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幼儿中班教育故事案例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能随音乐轻柔、优美的进行表演。

  2、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3、产生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熟悉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旋律和歌词。

  2、《孔雀》课件。

  3、《孔雀开屏》的录像、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的VCD一张。

  4、教师的孔雀服一件。

  5、蜡光纸、即时贴、胶棒、乳胶。

  三、活动重难点:

  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及学习冠形、掌形和孔雀展翅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

  四、活动过程:

  1、师幼问好!以猜谜的形式展开活动:

  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他是谁?(幼:想)

  这位小客人说了要考考中五班的小朋友,他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听好:

  说它象鸡不是鸡,尾巴长长拖到地,

  张开尾巴像把扇,花花绿绿真美丽。

  这位小客人是谁?(孔雀)噢!大家猜对了,是只漂亮的孔雀。

  2、出示课件《孔雀》,让幼儿观察孔雀的外形特征,了解其生活习性以及孔雀的种类。

  提问:(1)你在哪见过孔雀?它长得什么样子

  (2)你知道孔雀吃什么吗?(玉米、小麦、高梁、大豆及青草为主,再加上鱼粉、骨粉、食盐、小昆虫等。)

  (3)你见过绿孔雀,那还知道有什么孔雀?讲解孔雀的种类。(孔雀有绿孔雀蓝孔雀两种。)绿孔雀分布在中国云南省南部,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蓝孔雀分布在印度和斯里兰卡。由于野生种群的极度有限,使孔雀出现了白化变种,称为白孔雀。孔雀喜欢成群的生活在一起,喜欢阴凉天气)。

  3、播放录像播放录像《孔雀开屏》,让幼儿了解孔雀开屏的原因。雄孔雀开屏,雌孔雀不开屏。

  (1)一种是孔雀繁殖的季节开屏,雄孔雀开屏是吸引雌孔雀,并不是比美。

  (2)孔雀在人多的时候开屏是自我保护、防御敌害的本能。孔雀被傣族人称为“吉祥鸟”,是我国珍贵的观赏鸟类一,要保护好。

  4、让幼儿倾听歌曲《金孔雀轻轻地跳》,引导幼儿感受傣族音乐的轻柔优美。

  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到了谁?听到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

  5、教师示范舞蹈,请幼儿欣赏、感受傣族舞蹈的优美。让幼儿说一说喜欢舞蹈中那个动作?鼓励幼儿大胆模仿。

  6、教师教授冠形、掌形及孔雀展翅的动作。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要尽量伸直。掌形动作时手指与手掌用力伸直,使手指向上翘。练习屈膝时一拍一下。

  7、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听音乐完整表演,要求幼儿动作、表情优美。

  五、活动延伸:

  孔雀没有尾巴会怎么样?(会很难看)今天请小朋友们帮忙帮孔雀设计漂亮的尾巴。(用各种材料为孔雀装饰尾巴)。

  六、本节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了解了孔雀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并学习了各种动作来表现孔雀,体验到傣族音乐的特点。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不太积极,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要再深入一些 ,让幼儿大胆创编动作。本节活动基本完成活动目标,幼儿表现积极,能够大胆地随音乐轻柔、优美的进行表演。

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

  教师的引导

  虽然是科学活动,但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必要的。猜想、辩论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倾听、质疑。倾听他人的发言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至于质疑,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儿童总是在还没产生疑惑的时候就先得到了答案,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的需求。如果儿童在任何时候都依赖从成人那里获得答案,那么,他们对所有事物的解释都缺乏自己的想象和理解,他们就会彻底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成长的自信。因此,养成质疑的习惯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其次是多种表达方式。此环节主要是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有的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的方式记载下来;有的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在此次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游戏,幼儿理解了“蜷”这一现象,从而大胆地用动作、体态来表现自己的观察、发现等等。

  无论是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还是多种表达方式的培养,出发点都是为了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从而习得与他人不同的经验。

  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开发、生成和深化教育内容

  与西瓜虫的相逢、相识到相知,教师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空间,使孩子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知识经验,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自我成长,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当然,怎样引发幼儿后续的探究兴趣,使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兴趣与期待,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案例 相知后的期待

  活动即将结束,教师抛出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你还希望知道有关西瓜虫的哪些事情?”这下,孩子们的思维再一次活跃起来。有的问:“每只西瓜虫长得都是一样的吗?”有的问:“哪个是西瓜虫爸爸?哪个是西瓜虫妈妈?”有的问:“西瓜虫会说话吗?”有的问:“西瓜虫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还有的问:“西瓜虫会生小宝宝吗?”等等。多么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啊!“这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一一解决,那我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查查百科书,上网去找找,我们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西瓜虫的秘密,对吗?”

  教师的引导

  “有关西瓜虫,你还希望知道什么?”这个问题,你说它是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也好,是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也好,是拓展幼儿的经验也好,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关注幼儿的需要,始终使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兴趣,并期待下一次的邂逅。

幼儿园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

  当我们一家人过着平安健康的稳定生活,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但是我们是否想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这个大家庭:还有孩子没有完整的家,还有像留守儿童等特殊的孩子,他们在渴望我们大家能伸出援助之手!

  结合11月27日“感恩节”为了让孩子从小形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感恩他人的情感意识,幼儿园发出如下倡议:献出一份爱心,向云南,西藏等偏远山区的穷困孩子捐赠一些衣服和玩具,让他们也能像我们的孩子一样安心的学习,快乐的生活和健康的成长。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携手互助行动起来吧!

幼儿教育

  阅读是艺术,因为阅读就是探索的过程。下面是幼儿教育读书笔记,快来围观吧。

  最近我看了一本《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的书,确实是给我在幼儿教育的一个角开启了一扇门。

  这本书里的一个个的问题,一个个的案例,一个个分析都是从教师教育上发生的实例,掌握解决这些问题是每个一线教师必须具备的教育技能。里面还有教会教师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如何跟家长沟通使家园合作更有效。

  一、教师与儿童这个世纪的孩子都是在"6+1"的环境中长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全部围着一个孩子转,孩子从小生活在被关心的气氛中。所以当一个孩子要从家庭进入幼儿园时,总是有很多的问题会出现,比如情绪不稳定哭闹的、注意力不集中、挑食、身体较弱小、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强烈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要"随机应变",最好能拥有像孙悟空般的72变。既然没有悟空那种能耐,那就只有看书吸收本领了。

  碰到孩子如果哭闹,要是以前我便会跟孩子进行移情情绪,但是如果移情还是不管用时便只是用放任的态度处理,让他一个人冷静会。看了这本书以后我知道孩子也有自己的情绪,正确引导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很重要。老师首先要对这个情绪进行识别,深入的了解观察这个情绪产生的原因,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引导。

  首先鼓励幼儿将事情表达出来,一般我们常见的有移情情绪的方法,其实让幼儿宣泄情绪也很重要,让幼儿用活动来发泄不愉快的情绪,如让他去踢球、跑步、跳跃、大声吼叫等,在剧烈运动中将积累的情绪能量发散到其他地方。而且也要避免经常问幼儿不愉快的事情。 到了4-7岁的幼儿在活动时,已经具有与伙伴友好合作的愿望了。但是往往在真正合作的时候却出现了抢或是没有计划没有组织的合作,以前我一直也很头痛,觉得教师参与到活动中去好像影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如果不进入活动,再发展下去就会演变成矛盾。而书中呢也是极个小朋友在建构区搭建房子,由于分工不明确而发生了矛盾。案例中的老师没有急于介入,而是抓住机会引导他们独立解决交往中的问题。

  老师首先是说:"你们搭建的东西都很好,地方不够怎么办?"于是孩子们开始搭建游乐场。老师继续引导说:"游乐场真好玩,想想看,游乐场里还有什么呢?"于是孩子们又开始搭建木马、滑梯、小桥、游船等。孩子们自己开始分工忙起来。这样做有利于化解矛盾,减少冲突发生。因此,当幼儿发生矛盾冲突时,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与小伙伴之间的矛盾。

  二、教师与家长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和合作伙伴。教师有责任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以便双方能达成教育共识,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家长工作难做,但是很重要。家长一直以为孩子在幼儿园只是在玩,有的家长自己早上想睡懒觉,便很晚才送孩子来园,不重视幼儿园的教育。教师在有时间跟家长个别交流的同时,还应经常召开家长学校的交流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引导,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保持一样的教育观念。家长可以亲自参与孩子的活动中去,可以更快的转变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观念。这个学期我们组织了亲子类型的活动,以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孩子的活动中去。请家长来助教,请家长来体验做老师。 这本书开启了我一扇门,成为我学习新技能的一把钥匙。

  面对这类孩子,我们需要的还不只是接纳这个孩子,更需要深入地了解在他的生活中,成人用什么方式在和他交流,还有他的生活环境、饮食、作息规律等都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一个适合他的生活环境和具有规律的生活节奏,还需要帮助他的人给他提供可以学习的情景。让他看到大人是如何对待一条金鱼,如何收拾打翻在地的鱼缸,如何与人一起做一个事情,如何表达自己……当他看到这样的场景,会从中学习到怎样真正地去照顾一条鱼,会学会用抹布擦拭桌面上的水渍,会学会协助同伴做一个事情,会学会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读这本书,我就像在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字里行间充满着温馨爱与亲切。看着故事里的孩子们游戏、学习、捣乱,看着看着我就会被这些小家伙感染,跟着他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学习,一起思考,一起感悟,一起成长。

  我喜欢这本书。因为书里没有深奥难懂的语言,没有惊人的创见,没有苦心的劝导,有的只是老师对孩子浓浓的爱,一种发现优点的眼神,一种可以温暖孩子心灵的光,引领幼儿成长。透过马老师的眼睛,我更好地看到了孩子们的世界:一个宁静的世界,一个充满力量的世界,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我觉得应该像她学习,用心去体会孩子,真心将自己的生活和孩子们融汇在一起。

  幼儿园老师,绝对不是我们以前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个“能带孩子的人”。同其他工作一样,幼儿教育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个人魅力,创造才华.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并不是仅仅有“爱心”就足够的。我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要成为一名我自己心中的理想幼儿园教师。

  《指南》虽然细化描述了幼儿在五大领域的学习与发展,具有指向性和显示可操作性,可是它并不是就简单的“说明书”,《指南》同时蕴含着十分深刻的教育理念。正确理解其教育理念是幼儿教师和家长学习。运用《指南》的前提,是有效填补教师专业空白,开启家长固化思维的工具。

  一、 快乐地玩,有效地学。

  《指南》需要遵循的原则中将珍视幼儿生活的游戏的独特价值放在首位,是经过多方论证和考量的。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形成自我决策的能力并实现自我的价值,游戏会使得儿童体验成就尤其独特的价值,同时也有着强有力的法力支援,《儿童权利公约》中明确规定: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从事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

  二、 放慢脚步,慢慢成长

  “教育即生长,教育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要尽可能让儿童在充裕的时间自由发展,成长虽缓慢却发展彻底。

  三、 扬起所长,补齐缩短。

  每一个儿童有自己的独特学习风格,只能所长各不相同。引导幼儿教师和家长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改“扬长避短”为“扬长补短”,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并最终实现面向全体、全面的和谐发展。

幼儿园教学设计案例

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

  活动期间,教师忙得不可开交,场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幼儿忙忙碌碌,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起初因为有新鲜感,幼儿还比较乐意参与活动,但到了后期,幼儿兴趣明显减弱,总是在被动地参与活动,部分幼儿甚至发出“怎么又是柿子啊”的抱怨。因此,在活动结束后,我们立即组织教师进行反思。大家认为,因为有了开幕式、闭幕式,所以整个活动的节日气氛比较浓厚,有些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给予幼儿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比如“好吃的柿子”“各种各样的柿子”“柿子大变身”等,但是大多数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是教师预设的,都是从领域出发以知识为线索来设计与组织的,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不仅如此,活动安排得太密集,时间也很仓促。教师们开始意识到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从知识导向走向经验导向,课程的实施不能拘泥于形式,要把目光聚焦到幼儿的现实生活、实际需求、真实体验上来,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新经验的建构。因此,我们决定转变视角,听听幼儿是怎么想的,让幼儿过他们真正想过的火柿节。

  第二次活动

  又一年的西溪火柿节来到了。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我们在第二年的活动中保留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环节以及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够给予幼儿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机会的活动。同时,对活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作了调整,不再事先设定好目标,编制好课程内容,而是更多地让幼儿来设计,更加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家长的参与,凸显节日活动的民俗氛围,放慢节目活动的节奏,把火柿节的各项活动穿插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帮助幼儿获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关联的学习经验。

  我们首先发动家长趁国庆长假带幼儿到两溪湿地现场感受火柿节的盛况,丰富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获得真实体验。接着,我们广泛收集中大班幼儿的意见,听听他们想在“红红火柿节”中开展哪些活动,并组织大班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画在“火柿节策划书”中。此外,我们还专门召开园级家委会会议,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下,第二次“红红火柿节”的课程框架基本形成。由于幼儿设想的大部分活动属于健康体育类,于是,我们准备组织“火柿节亲子民俗运动会”。最后,我们打算把幼儿在“红红火柿节”中亲手完成的作品、各项活动的花絮照片进行展示,帮助他们回顾和交流火柿节中的感受。

  在开幕式上,我们将原来需要排练的大班幼儿的节目表演简化成日常孩子们就在进行的锣鼓队和舞龙队表演,孩子们还用真实的柿子拼出国旗、龙等各种图案,用仿真柿子叠出一米多高的柿塔,凸显了民俗节日喜庆的氛围。在亲子运动会中,我们将竹篮、扁担、箩筐、独轮车、竹筛等民间劳作工具作为运动器械,凸显民俗节日的特点。

  为了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节日活动,我们在前期向家长介绍开展民俗节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去现场参观西溪火柿节,建议家长平时与幼儿多聊聊相关话题。在火柿节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节日环境的布置和活动材料的准备,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亲子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们按照惯例进行了反思与研讨。教师们普遍觉得放手让幼儿自己策划活动内容。幼儿的主动性增强了,体验更加真实了;前期生活经验的铺垫和家长的参与使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了.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了;放慢活动节奏使各项活动开展得更加充分了。同时大家也认识到了这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幼儿自己设想的活动中有一部分仍旧是延续前一年的内容,比如吃柿子、画柿子、种柿子树等,真正具有强烈“原表达”欲望的内容不多,且缺少内在动机推动下的持续探究活动。在前期经验的铺垫中,基本上都由家长带领幼儿去参观、实践,教师不在现场,不便于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幼儿设想的游戏有很大一部分是体育游戏,虽然幼儿从中得到了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方面的发展,然而这些教育目标是否非得在火柿节活动中达成呢?这进而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民俗节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本次火柿节中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幼儿,但是活动的大部分准备工作仍由教师和家长承担,幼儿只是现成的操作者。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我们体会到让幼儿自己提出活动设想也需要建立在感性经验和内在动机之上。如果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内在动机不够强烈,那些看似幼儿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仅仅是完成教师的任务或简单模仿而已,缺少深刻的情感体验。然而对幼儿已有经验和内在动机的了解,需要教师在自然的情境下对幼儿进行持续细致的观察和客观深入的分析,教师应该参与到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去,帮助幼儿积累和提升经验,注重通过“原表达”动力支持下的节日活动激发他们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兴趣,积累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三次活动

  今年是我园第三次开展“红红火柿节”活动了,我们在前两年活动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使之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并着重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调整。

  今年我们不再集中在2周内开展活动,而是从9月份启动,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开学初。大班教师就把火柿节的话题抛给幼儿:“幼儿园一年一度的‘红红火柿节’很快又要开始了,今年的火柿节你们最想做些什么?你们以前去西溪湿地参加过火柿节,那里的人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孩子们一听就很兴奋,“两溪湿地里有很多柿子,我想去摘柿子。”“摘下来的柿子吃不完可以去卖。”……

  9月下旬,西溪湿地的火柿节隆重开幕了,教师应幼儿的要求组织了亲子采摘活动。采摘区内,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特制的工具采摘柿子,看着渐渐满起来的果篮,幼儿别提有多高兴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幼儿还观摩了果农熟练采摘、有序装篮、合作搬运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劳还组织幼儿去集市感受了火柿买卖的热闹场景。

  回到幼儿园后,幼儿对火柿节的兴趣更浓了,他们除了经常谈论火柿节的话题外,还主动用绘画方式表现摘柿子情景,自发地在区域活动中玩起了叠柿子、运柿子、买卖柿子等游戏。从幼儿日常交流的话题和自主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卖柿子和运柿子有着浓厚的兴趣。顺着幼儿的兴趣,我们把接下来的活动内容确定为卖柿子及“运柿子民俗运动会”两个主要部分。吸取上一年的教训,今年“运柿子民俗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由幼儿自己完成。有些游戏规则也由幼儿自己讨论制定,因此,幼儿参与“运柿子民俗运动会”的积极性很高,玩得也很快乐。

幼儿教育案例小故事

  从事幼儿园教育事业快有一年了,在我以前的印象中仅仅只认为幼儿园带小朋友很简单,但是等到我当上了幼师,才慢慢发现真正的幼儿园教育并不是我所想的,要了解孩子在这个年龄段的性格、想法等各方面,这样才能更全面地教育他们。

  孙川是个懂事的孩子,平时爸爸妈妈在外面工作,他和奶奶生活,所以对奶奶有点“黏糊”。由于上学期学期末要回老家,所以提前一个月就放假了,待在家里的时间比较长。这学期对于他来说就像是新生刚入园一样,有很多的不适应,但他在学校也不表现出来,直到后来有一次,孙川在家不肯来幼儿园上学,奶奶问他为什么,他说老师骂他。

  奶奶来到学校询问我们老师,老师说,这段时间孙川特别调皮,经常和小朋友打闹,所以老师批评了他一下,并没有骂他。奶奶知道了原因,并教育他,让他上课要认真,在幼儿园要听话,这样老师就会喜欢他了。孙川奶奶还乘孙川不注意与我们两位老师交流,说:“孙川这孩子蛮听话的,就是有的时候需要鼓励,多表扬表扬,要说他好。”刘老师说:“我们知道了,您放心吧,我们会多关心他的。”上课时,孙川坐的很好,我就表扬了他,其他小朋友也很快坐端正了。良好的情绪一直延续到吃点心,吃点心时,我又一次鼓励孙川,结果孙川快乐而又快地吃完了点心。

  放学时,奶奶来接孙川,孙川特别的高兴,飞快地跑到奶奶身边,抱住奶奶说:“今天老师表扬我的,说我表现好。”

幼儿园教育叙述案例

  一、背景五月中旬我园要开展全镇公开课,是关于美术领域的,经过商讨这个重担落在了我们中班幼儿的身上。虽然我们班没有特别好的美术功底,但我对幼儿充满信心。为了引导幼儿知道快乐是人人都会有的基本情绪,我设计了本节课《我最高兴的事》。为了给幼儿提供开心快乐的氛围,首先,我用幼儿熟悉的乐曲边听歌曲边走进课堂,让幼儿一同体验高兴的情绪。其次,让幼儿一同坐在地毯上观赏自己高兴时的照片,激发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同时请幼儿说一说自己觉得高兴的事。最后教师准备一些快乐的照片,让幼儿互相讨论是什么高兴的事,是怎么做的,从中让幼儿认识到做不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动作。整节课下来幼儿们的注意力一直在我的身上打转,这让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成功。但最后环节让幼儿动手操作出现了问题,当我请幼儿们回到座位上绘画时天天和仪仪同时坐在了一个座位上,两个人发生了争议,让我措手不及。

  二、过程

  平时上课时,幼儿们都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上课,所以不会发生这类事件。但是,这节是公开课,为了能更好地突出这节课,我在活动中设计了三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请幼儿对着镜子做自己高兴时的动作;第二个场景是坐在地毯上一起讨论自己最高兴的事;最后一个场景是请幼儿自己动手画《我最高兴的事》。前面两个场景幼儿们都很配合,我想最后一个场景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了吧。因为在最后一个场景中我做了很多工作,我怕幼儿们抢座位,所以分别在桌子上贴了四种水果分成四组,又在每张桌子旁边放好五把椅子,这样幼儿到自己那组拉开椅子就可以坐了。我刚请幼儿们坐下准备绘画时,忽然听到有个女孩子说:“你坐那边去?”我回过头一看,仪仪和天天同时坐在一个座位上,天天很不愿意地说;“不好。”仪仪又很不耐烦地说:“你坐那边去吗,这里太挤了,我都不能画了。”没办法,我只能把他们分开,然后我对天天说:“天天,这里太挤了,我们换个座位再画吧。”天天没回答,只是低着头,我怕耽误上课的时间,把他换到了旁边的座位上,就继续讲我的课了。可没过多久就听见有人在哭,我回头一看,原来还是天天,没办法,我只好走过去问道:“天天,你怎么了,为什么哭啊?”天天一听是我就哭得更厉害了,没办法,为了能继续把课上完,我只能先安慰他:“天天,别哭了,你看有这么多的客人在,被他们看到了就不好了,老师知道你是最听话的好孩子,老师最喜欢天天啦!”一听这话天天的情绪明显有所好转,我又接着说:“是不是老师给你换了位置你不高兴了,傻孩子,那里太挤了,我知道天天的画画得很漂亮,所以,老师就给你换了一个大位置,这样绘画时手就不会碰到别的小朋友了,画出来的画才会更漂亮了。”天天听了我的话慢慢地就不哭了,情绪也慢慢地稳定下来了,我见刚才的话对天天很有效,又忙说道:“天天画的肯定很漂亮,我们画好后给后面的客人老师看一看,客人老师看了肯定会喜欢的。”天天这才静下心来开始绘画。

  三、分析

  面对这个突发事件让我感触很多,虽然这节课上得挺完整,但我的心中留下了一个问号?为什么他会这么激动呢?平时给他换位置他从来不会这样的,这次是怎么了,是不是有别的原因呢

  课后,我找天天和仪仪谈话,通过谈话让我恍然大悟,原来问题出在了我的身上,而不是他。经过一番交谈,原来那个位置是天天先坐下的,仪仪是后来才坐在那里的,按理说应该是仪仪换位置,而不是天天,怪不得天天会哭,是受委屈才会这样的。因为天天只不过是一个中班的孩子,当他受了委屈时哭是他发泄情绪的最好办法,作为老师的我却没能发现这一点,没能及时地去了解问题、解决问题,因而引出更严重的问题。当时我就向天天承认了自己的过错,也对仪仪进行了适当的教育。

  四、策略

  1.让孩子学会分享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很多家长因为疼孩子,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孩子,让孩子养成了自私的习惯。为此,我们请家长配合,让孩子从家里带一些自己平时喜欢玩的玩具,到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互相交换着玩。体验与同伴一起玩游戏带来的快乐。

  2.让幼儿养成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我们请家长配合,要求幼儿在家、在园、在外做到尊老爱幼、有礼貌、不骂人、不讲脏活、不打断别人说话等。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当好孩子的榜样。当孩子有进步时,教师和家长要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

  五、结果

  坏毛病不是一天养成的,要改变也不是几天就见效的。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累计教育,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每天一来到幼儿园,孩子们都很热情主动地跟教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看到同伴遇到困难时会主动地去帮助别人、每次到吃饭的时间,孩子们都会争当值日生,帮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到他们的进步我很欣慰,当然,这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作为教师,我们要观察每一个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这些优点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有感

  俗语说:“罗马不是一日造成的。”学生的转化也是如此,而此时的教师就必须有“滴水穿石”的恒心。这句话让我感触很多,教育孩子我们要循循诱导,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的典型事例,随时随地、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园教育案例

  用多种方式学习

  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小美跳绳姿势标准,跳得轻松。在与小美妈妈交谈中了解到,小美爸爸跳绳跳得好,在家经常指导小美,还通过视频引导小美学习跳绳的要领。得知这个信息后,教师也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一起欣赏跳绳的录像。幼儿从录像中感知跳绳的要领,惊叹录像中阿姨精湛的跳绳技艺,产生了强烈的学跳绳愿望。

  幼儿会连着跳几下后,很有成功感与满足感,急于跟教师分享。常有幼儿对教师说:“老师,你看我跳,我能跳15下。"“我能跳20下了。”“我比你更多。”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对他们说:“你们跳累了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数数别人能跳几下,看看谁跳得比较轻松。”幼儿观察同伴跳绳后,教师与幼儿交流,然后请小美和小奇(小美跳绳的动作规范,小奇运动能力很强)比赛跳绳。小美30秒钟跳了58下,小奇30秒钟跳了45下。小美跳完呼吸自然,而小奇跳完说“累死了”,马上想蹲下。教师问:“谁跳得多?”“为什么小美跳了58下还不觉得很累,而小奇跳了45下却非常累?”孩子们纷纷说,小美用手腕摇绳,脚尖着地跳,而小奇脚抬得很高,落地声音很响。幼儿从同伴的比赛中吸取经验,不仅领悟到跳绳姿势很重要,而且进一步明白了跳绳的要领。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幼儿能连续跳50几下了,而有的幼儿只能跳1O下左右,有4个幼儿还不能连贯地跳。会跳的幼儿看到不会连贯跳的幼儿常常会跟他说:“手不要停下来,要一直甩。”看到有的幼儿落地比较重就会说:“你跳得轻一些。”……教师见状,组织幼儿交流,问谁想当教练。听到叮以当教练,幼儿自告奋勇,开始师徒结对。小姚教小蒙,小蒙很努力地跳,小姚在一旁一边鼓掌一边说:“就这样跳,跳得很好,继续跳,不要停下来,再跳一跳就能连续跳很多多了。我就是这样学会的”博博已经能连续跳十几下了,只是落地重,跳得很吃力。轩轩边看博博跳边说:“要跳得轻一些,不能让我听到你的脚步声。”博博跳了一会儿,轩轩便示范起来。他们两个一会儿比赛看谁跳得轻,一会儿比赛看谁跳得多。小西在指导小丁,他很认真地观察小丁的动作,然后对小丁说:“不要撅屁股,撅起来就跳不好了。”小丁听从小西的提醒,慢慢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势,很努力地学习,跳绳姿势改善了许多……

  跳绳比赛

  经过师徒结对学习,幼儿跳绳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连贯跳绳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天,小兰和小奇说:“老师,我们想比赛跳绳.看谁赢得多。我们要记录下来。”他们拿来笔和纸,画好记录表开始比赛。他们一个人跳.一个人数、记。第一局,小兰跳了10下,小奇跳了19下,小兰输。第二局还是小奇赢。到了第三局.小兰说一定要多跳几下才能赢。虽然小兰跳时身体有些摇晃,但她咬牙坚持,终于赢了。他们的比赛引来了其他孩子的围观。活动结束,小兰、小奇利用记录表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比赛过程与结果,其他幼儿也产生了跟同伴比赛的愿望。于是,教师说:“如果你想跟同伴比赛,你想选什么样的对手?”小蔡说:“要选实力相当的,要不很快就被对手打败了。”其他幼儿也表示同意。

  第二天,幼儿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开始比赛。为了缩短画表格的时间,教师按幼儿事先讨论好的要求打印好记录表。比赛开始,每一对幼儿都忙着跳、数、记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如,有的用金牌表示赢局,有的用自己的学号表示赢局,有的用花来表示赢局,有的用打勾表示赢局……

  幼儿学习跳绳持续了两个月,从最初的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再到积极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训练幼儿跳绳,而是追随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发展需求,时而放手,时而支持,让幼儿自由玩绳,自主跳绳,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跳绳的经验和技能,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也得以全面提高。

  【案例二:红红火柿节】

  我园地处杭州西溪湿地附近,当地富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火柿节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之一。近几年来,我园将火柿节引入课程,支持幼儿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园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不断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教师也经历了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

  第一次活动

  从古至今,西溪盛产火柿。金秋十月,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为了使幼儿对本土民俗文化有更加丰富的感受,我园决定借助西溪火柿节开展民俗节日活动——红红火柿节。

  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大的收获呢?我们召集骨干教师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作为一个节日活动,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可以在活动开始时搞一个开幕式,在结束时搞一个闭幕式,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加深印象;有的说:根据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五大领域着手设计课程内容:有的说:红红火火的柿子、高低不同的柿子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建构五大领域课程内容的同时可以将美术领域作为重点,鼓励幼儿进行充分的表达、表现。

  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红红火柿节”的课程雏形。整个活动持续两周,前有开幕式,后有闭幕式,中间的主体部分是五大领域的活动。在活动筹备期,教师鼓励大班幼儿与家长合作设计火柿节吉祥物,并通过全园幼儿与教师的公开投票选出最佳设计图,然后由幼儿园根据设计图制作吉祥娃娃人偶。在开幕式上,一教师扮演吉祥娃娃人偶与幼儿现场互动,大班幼儿表演了歌舞节目,孩子们还在教师带领下在园内亲手种下了柿子树。节日活动的主体部分便是教师们精心设计并组织的20多个涉及五大领域的活动。比如,“火柿节的由来”“各种各样的柿子"“柿子称重"“吉柿向前冲”“运柿子"“柿子套圈"“儿歌《柿子红》”“绕口令《卖柿子》”“柿子大变身”“柿子树写生”“纸浆火柿”“水墨柿子”“我爱家乡的火柿”等。在闭幕式上,教师展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摄影作品以及亲子小报等。

幼儿教育案例

  区域活动时,小朋友都在全神贯注的玩着,只听见“哇”的一声,随着哭声,只见点点倒在地上哭泣。老师问是谁干的,旁边的小朋友七嘴八舌的说:“是阳阳!”老师生气地问:“阳阳,你为什么要欺负点点?”阳阳红着脸,很委屈的说:“我想玩她的小汽车,可点点就是不让我玩,也不给我汽车,我才推她的。”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如何解决幼儿间的冲突

  王老师在教一套新操中的某一节操时,在示范讲解的基础上让幼儿对动作进行模仿练习。为了保证动作的质量,王老师在幼儿模仿练习的初始阶段,就十分注重动作的细节,发现幼儿有错误动作马上纠正,并严格要求每一位幼儿的动作都做到准确、到位、整齐划一。你认为该教师的做法正确吗?请你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

  大二班的佳佳爸爸向幼儿园提意见“你们幼儿园为什么不教孩子写字,学拼音,你们教孩子什么呀?以后上小学跟不上怎么办?”如果你是大二班的老师,你会对佳佳爸爸说什么

  琳琳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楚楚动人,但是个性内向,各方面能力都很弱。一次,班里开展“好朋友”主题活动,琳琳的“朋友树”上挂着许多好朋友的名字,老师问琳琳,你的好朋友是谁?琳琳说是明明,可明明却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又说嘟嘟是她的好朋友,嘟嘟又说:“我不是琳琳的好朋友”……琳琳一连说了几个小朋友的名字,小朋友都否定了。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列进行分析。

  凡凡今年4岁了,对幼儿园集体生活适应很慢,入园时哭闹厉害,不肯参加集体活动,不与同伴合作分享玩具,出现明显不合群现象。结合案例,分析影响学前儿童与同伴交往的因素。

  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

  某幼儿园小班小朋友丽丽在户外活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如果你是这个小班的主班老师,你会如何妥善处理此事

  在室外自由活动时间,中班的小安快乐地拍着皮球,他一路跟着皮球跑,一不小心碰到了小华身上,小华摔倒在地,膝盖摔破了。小华站起来很生气,骂道:“讨厌,王八蛋。”小安于是也开始回骂:“撞了你怎么了,哼!”两人开始吵起来。小华准备打小安,这时老师走了过来。(1)请分析这一事件产生的可能原因;(2)如果你是老师你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请说明你的处理方式及理由。

  小亮3岁半,在幼儿园里,他很喜欢搭积木,每当有人问他谁搭得漂亮时,他总是说自己搭得好,而事实并非如此。请结合幼儿自我评价的有关原理加以分析。

  “独生子女”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中的普遍现象,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都围着一个孩子转,不免让这些孩子产生“娇”“骄”二气。结合案例,试分析应如何做好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工作。

  几个学生正趴在树下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一位教师看到他们满身是灰的样子,生气地走过去问:“你们在干什么?”

  “听蚂蚁唱歌呢。”学生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胡说,蚂蚁怎会唱歌?”教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

  严厉的斥责让学生猛地从“槐安国”里清醒过来。于是一个个小脑袋耷拉下来,等候老师发落。只有一个倔强的小家伙还不服气,小声嘟囔说:“您又不蹲下来,怎么知道蚂蚁不会唱歌?”请对该教师的行为作出评析。

  在小班区角活动中,露露在美工区用树叶拼贴了一张《小金鱼》后拿给王老师看,王老师看了一眼说:“真棒!”,然后转身对刚从建筑区跑出来的妙妙说:“你怎么出来了,快回去。”妙妙说:“老师,我不想玩了!”王老师说:“不行,你今天就玩这个,快进去!”妙妙低头走进了建筑区……。请问你是如何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的?如果你是王老师,你会怎么做

  小强在幼儿园里经常为了抢夺玩具与小朋友发生冲突,有时甚至出现对小朋友拳打脚踢等攻击性行为,幼儿园里的小朋友都躲着他。

  结合案例,试分析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有哪些。

  小明3岁上床睡觉前非要吃糖不可,妈妈一个劲儿地向他解释睡觉前不能吃糖的道理,小明就是不听,还用高八度的嗓门哭起来。妈妈生气地说:“再哭,我打你。”小明不但没有停止哭叫,反而情绪更加激动,干脆在床上打起滚来。那么我们应如何正确引导儿童控制情绪

  从对某幼儿园大、中班幼儿的调查来看,中班80%的幼儿,大班98%的幼儿都喜欢教师面带笑容。这种情绪时时感染着幼儿,使幼儿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心情放松,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与信任感。结合材料,试分析如何建立良好师幼关系。

  琪琪和表姐小薇差半岁,同时上了幼儿园小班。由于小薇爸爸妈妈工作忙,不久她被送到了小镇上奶奶家。小镇幼儿园的老师非常强调知识学习,一年后,小薇已经能认许多字了,而琪琪却整天沉浸在游戏中,几乎不用学习,一个字也不认得。爸爸妈妈开始为此担心,怕幼儿园这样的教学会影响琪琪今后的学习。你觉得琪琪父母的担心有必要吗?为什么

  近日,幼儿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如南京某女童因要上厕所被老师打肿脸,西安某幼儿因上课说话被老师罚跪等等。你认为如何才能遏制类似的幼儿园暴力事件

  在老师的眼里,3岁半的小武可是一个“小能干”。记得刚进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都在哭,只有小武一个人在哭声的包围中自得其乐地玩着,老师还为此让他当了好几天的“大班长”呢!可是,小武又是一个让老师特别费神的孩子,因为他什么事儿都要自己动手,并且都要按自己的方式去做,别人教他也不行,更不用说让别人帮他去做了,为此小武也没少吃亏。“这孩子这样自以为是,将来会有大苦头吃的!”每每当小武使“倔”时,老师总是这样无奈地说。

  请就小武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小武是你班上的孩子,你会怎么做

  一孩子家长向园长反映教师体罚幼儿,经教师说这个孩子很调皮,也与其家长多次沟通,家长只是道歉,也未见孩子有所改变。请结合这一案例分析家长与教师的做法。

  目前,我国由于升大学竞争和就业竞争的现实性矛盾,学校教育陷入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而这种竞争也影响到学前教育阶段,如社会上风行的“零岁方案”、“神童方案”。一些家长和幼教机构难以摆脱这种短视的教育做法,表现为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重智力培养轻人格因素培养等错误倾向。一些幼儿园迫于家长压力或经济利益的驱动,办起了各式各样的兴趣班、特长班。请你从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这一角度分析以上现象。

  在老师眼中,斌斌是个“笨孩子”,因为他的记忆差,反应慢,他知道老师不喜欢他,所以在幼儿园里很少说话,有一次学习舞蹈,斌斌也学不会,老师很生气,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他:“你真笨,这个也学不会。”导致斌斌回家后告诉妈妈说他不想上幼儿园。

  该教师的做法对吗?请根据幼儿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分析。

  一项研究表明:缺乏自尊感的儿童很容易形成自卑、退缩、不合群等性格特征;有自尊的儿童是积极、富有朝气、机智、好与人交往的。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自尊的感受主要来源于周围的人们,而教师、父母是最重要的影响力量。为了保护、培植、发展幼儿的自尊感,幼儿教师必须走出减弱、损害幼儿自尊的误区。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帮助儿童建立自尊

  某教师因临时有事,私自请人代课,园内教师议论纷纷后被园长发现,园长决定在年终师德考核时给其不合格。有教师说此教师的做法合理,上课哪位教师都是上,不都一样;也有教师说不合理,否则,以后老师都请人代课,怎么管理呢

  联系材料分析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一节绘画课上,教师让幼儿看黑板。师:小朋友们,黑板上有什么?幼:有人。幼:有山。幼:有树。接着又问第二幅画。师:小朋友们,画上有什么东西?幼:树。幼:叶。幼:枝。教师示范绘画并进行指导,教师看幼儿画的五花八门,又指导说再看老师画一遍,结果全班画的都一样,只是与老师的相比更为粗糙。结合案例分析:

  (1)该教师在教学方面存在哪些问题

  (2)该教师违背了哪些学前教育的原则,请指出并提出合理建议。

  某报报道,湖南湘潭市一位家长写信说,他的孙子在幼儿园被老师体罚,脸上和身上明显有伤痕,而且弄得大小便失禁。孩子回到家时埋头不语,时而大喊大叫。一提到幼儿园就恐惧万分,他们向幼儿园投诉,对方虽然道了歉,但态度很不诚恳……

  请结合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谈谈幼儿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实施教育?如何看待教师的体罚行为

  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沟通,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做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你比上次进步了”。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一所幼儿园的点心时间,孩子们正在喝豆浆,由于豆浆太烫,雨夕小朋友不小心将豆浆弄泼了,孩子的腿被豆浆烫红了。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应如何正确处理烫伤事故?又该如何做好幼儿园安全教育与风险防范

  亮亮喜欢打人,经常有小朋友因此找王老师告状。今天小朋友们坐在餐桌前等待吃饭时,明明经过亮亮的身边,顺手戳了亮亮一下,亮亮还手打了明明一下。这时王老师经过,看见亮亮打人,一把抓住他,用力的戳他的肩膀,并生气地说:“看你还打人!”见此情景,小朋友们纷纷数落亮亮曾经打过自己,王老师听后更生气,用力拍他的肩膀,同时大声吼道:“你真讨人嫌!小朋友们都不喜欢你!”问题:请从儿童的角度,评价王老师的教育行为。

  元元,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的照顾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而且老人没有文化。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元元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针对材料分析元元出现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矫治建议。

  儿童在两三岁的时候经常说“我的”,开始不让人家动他的东西。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孩子逐渐会用“我”这个词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请你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幼儿教师在幼儿园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直观形象的教具,以帮助幼儿理解教学内容;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讲到“大象用鼻子把狼卷起来”时,总是用手做出“卷”的动作;说到“大象把狼扔到河里去”,又用手作出“扔”的样子。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出相应动作,脸上会露出会意的笑容。

  (1)此案例体现了儿童思维发展中的什么特点

  (2)根据该特点,教师应如何有针对性的教学

  某幼儿混合班开设的课程几乎与小学一年级相同,老师的教育教学也搬用小学上课的方法,教幼儿拼音、识字、计算等知识和技能,期中、期末还进行考试、评分,很少组织游戏和体育活动,对唱歌、图画课不重视,经常改上拼音、识字、计算及智力训练课。结果一年半载下来,班里的幼儿体质明显下降,生病回家的有好几位,在班里上课的也多是无精打采。这班幼儿升入小学后,多数对语文、数学课不感兴趣,而对考试分数却分分计较,他们的体、智、德、美综合素质还不如没有受过学前教育的同年级其他同学。运用所学的有关学前教育原理的理论对此现象加以分析和评论。

  新生入园,小班来了一个肖晓的小朋友,她很乖很听话,到园不久就与几名小朋友熟悉了起来,并成为了好朋友,当时老师认为这孩子适应性和交往能力比较强,就没有特别关注她,连续几天一直都很乖很听话,注意力也很集中,就这样过去了近两个星期,一天正当午餐时她却大哭起,面对端上来的饭菜一口也不吃,老师走过去蹲下来亲切的劝慰她可她根本不听,哭得更厉害了,老师无计可施,决定走开,让她自己安静一下,但无济于事,老师只好再次耐心哄她可仍然大哭不止。这时一位小朋友走来来站在她面前试图拉她的手,她愿意了,小朋友随口便说:“你不哭了,我们在一起玩吧,我们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妈妈就来了。”其他小朋友见这个小朋友上前劝说他们也围了上来,这一会儿她不哭了,擦擦眼泪吃起饭来。

  请谈谈您从这件事例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一个炎热的夏天,张某工作很忙,特地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个玩具让他玩。张某忙完家务,给孩子准备洗澡水,叫儿子洗澡。连喊几遍,孩子说:“爸爸,我不洗澡,我没空。”爸爸给他讲道理,他却说:“不,我偏不。”张某生气了,一把抢过玩具,强行把孩子按入浴池。可是趁张某拿肥皂的时候,孩子跑走了。张某气不过,抓着孩子狠揍了两下屁股,接着强行给他洗澡。孩子大哭大闹……。结合案例,分析此阶段幼儿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国外有媒体指出,中国的小孩越来越不会玩了。他们发现,中国的父母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穿着干干净净,不允许他们做那些可能会使衣服弄脏的游戏。同时,中国很多的年轻父母觉得游戏对于孩子的成长意义不大,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画画、英语、钢琴等。请结合游戏对成长的作用分析这些父母的做法。

  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

  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心急如焚地来找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招呼她坐下,她急不可待地对医生说:“医生,我的孩子4岁半了,近来表现一反常态。”前几天,有位同学来到我家,问他:“爸爸喜欢你还是妈妈喜欢你?”他说:“爸爸喜欢你”弄得这位尚未结婚的朋友(女)满脸尴尬。昨天在公园玩滑梯,我让他回家,他却说:“让我替小狗玩一次。”……唉!这孩子这么小就……真急死人啦!心理医生说:“不用急,不是小孩有问题,而是大人有问题,这是正常现象……”这位年轻妈妈听后,顿时开朗了许多。

  根据上面的案例,回答下面问题:

  (1)年轻妈妈从紧张到开朗说明了什么

  (2)材料中反映的情况说明了孩子的什么

  (3)你认为医生应对这位妈妈说些什么

  在一次游戏活动中,某小朋友在做“炒菜”访谈,不知什么时候,她把娃娃的玩具搬到了走廊上。老师看见了,对她说:“娃娃的东西怎么能到处乱放呢?赶快把这些玩具搬回去。”她很不情愿地搬了回去。老师听到她在嘀咕着:“我都没游戏玩,我想到外面去玩。”就这样,这堂课由于老师没有充分准备好游戏活动的条件而没有顺利进行。

  请你用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等相关原理分析上述案例。

  亮亮3岁了,妈妈给亮亮讲故事,可是亮亮一会说外面有小猫在叫,一会说要玩皮球,总是不能专注地坐下去。结合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加以分析。

  涛涛在我眼里,是个什么都要慢半拍的“低能儿。”他对事物的反应能力有时可以用“太差了”来形容。经常瞪着大眼睛,呆呆的想事情,我叫他名字三、四次,他都没有反应。有时小朋友都去洗手了,他还愣在座位上不知在想什么,等小朋友一个一个都洗好了手,他却突然蹦到我面前,高喊:“老师,我还没洗手呢!”我不喜欢涛涛,说实在的他挺烦人的。然而,有件事却改变了我对他的看法。一天上常识课时,我无意中提了这么一个问题:“哈哈镜里的人为什么会高?”这个问题对于6岁的孩子来说,是有难度很大的,班上别的小朋友都只有瞎猜。不料涛涛却认真的说起来:“老师,镜子不平呀!”我很吃惊,我怀疑他曾经听说过其中的道理,便问:“你怎么知道的?”“我是想出来的”涛涛回答说。我望着涛涛的小脸,突然有些惭愧…

  请运用所学教育理论分析在下面案例中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策略,对你有什么启示

  沫沫今年三岁了,她最喜欢吃冰激凌。有一次因为天冷,妈妈没有给沫沫买冰激凌,她就伤心地哭了起来,这时爸爸给了她一块巧克力糖,沫沫立刻又笑了起来。又有一次,她看见隔壁家的小朋友哭了,也跟着哭了起来。

  根据材料,试分析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趋势及培养学前儿童良好情绪的基本策略。

幼儿园教育案例

  【案例一:我们这样学习跳绳】

  幼儿是如何学会跳绳的?大家可能会说要练,练多了,自然就学会了。然而,幼儿喜欢单调重复的练习吗?怎样让幼儿带着积极愉悦的情感学习跳绳?怎样有效支持幼儿获得跳绳的经验呢?下面是笔者带领幼儿学习跳绳的经历。

  初次跳绳

  幼儿升人大班,教师按惯例带领幼儿开展跳绳活动。刚开始的几分钟,跳绳场面比较热闹。可不久,有幼儿就说:“老师,我不会跳。”“老师怎样跳呀?”会跳几下的贤贤则说:“太累了。”运动能力强的轩轩艰难地、不连贯地跳了几下,说:“唉,太难了!”孩子们“知难而退”,有的收好绳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着绳子追逐跑,有的拿着绳子挥舞……教师只好终止跳绳活动。

  初次接触绳子,孩子们从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整个过程持续了不到1O分钟。为什么会这样?通过查阅资料和分析,我意识到跳绳需要有一定的对绳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体素质,如平衡能力,手、眼、脚等协调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儿初次接触绳子,对操控绳子缺乏经验,理所当然会出现觉得跳绳很难、不知怎样跳、太累了等情况。看来学会跳绳不是一时半刻的事。于是,教师决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先不练习跳绳,而是通过各种玩绳游戏帮助幼儿储备一定的跳绳技能,锻炼身体素质,并持续激发他们的玩绳兴趣。

  自由玩绳

  教师对幼儿说:“今天我们不跳绳,我们来玩绳,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两个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教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情绪高涨地找玩伴玩了起来。奇奇、晖晖、远远、坤坤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两个绳子棒,使劲地挥动绳子,边挥边说“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文文、涵涵、西西、轩轩四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边甩边念“渔网、渔网,捞、捞、捞”,念完马上把绳子放低,另外两人马上从绳子上跳过,有时举绳人念完马上把绳子分别举到头顶、肩膀、腰部,另两人则根据绳子的高度尝试跳过或钻过。瑶瑶、宁宁、萌萌三人共用一根绳子,其中两人牵着绳上下晃动,另外一人尝试从晃动的绳上跳过,或从晃动的绳下爬过、侧身翻滚过……

  孩子们自由地、尽情地玩着,不断推陈出新,他们还自己制定游戏规则,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过程。

  幼儿玩绳时的动作有甩绳、晃绳等,他们还用走、跑、跳、爬、钻、滚等动作尝试经过晃动的绳子。这些动作锻炼了幼儿的手臂、手腕力量与灵活性,发展了幼儿对晃动的绳子的判断能力及躲闪能力,提高了幼儿的肌肉力量与耐力,为幼儿的跳绳活动作了身体素质和技能方面的铺垫。同时,在自由玩绳中。幼儿是带着积极的情感参与游戏的,他们越玩越开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绳

  一次,教师的跳绳引来了孩子们的围观。有的问:“老师,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说:“老师,你跳得可好了。”……见孩子们颇有热情,教师趁机说:“我以前也不会跳,后来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学会了,不信你们试试。”果然,会跳几下的孩子马上加入跳绳的行列,不会跳的孩子也跃跃欲试,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时停下脚步观看。

  半个月后,孩子们对跳绳的热情又有所升温。于是,教师开始细致全面地观察幼儿的跳绳情况,有了以下发现:(1)参与度。59%的幼儿经常参与跳绳,34%的幼儿偶尔参与,7%的幼儿不参与。(2)跳绳能力。24%的幼儿能连续甩绳跳,63%的幼儿是甩一下绳跳一下,13%的幼儿甩绳与跳同时进行。(3)跳绳姿势。幼儿的姿势五花八门,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摇绳一只手不摇,有的手臂向旁边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绳时手臂太靠后,无法连贯甩动,有的靠肩关节带动手臂和手腕摇绳。参与跳绳的幼儿全都整个脚掌着地跳,有的幼儿跳时经常往后踢,有的幼儿跳时脚抬得很高。另外,还有幼儿蹲着跳,身体前倾着跳,身体后仰着跳,等等。

  从观察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儿虽然经常跳绳,对跳绳的热情较高,但跳绳能力有限,跳绳姿势也不规范。跳绳的规范动作应该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与手肘约呈90度角为基本准备动作。用手腕力量摆绳,跳跃时双脚并合,脚尖或前脚掌有节奏地踏地跳,着地时膝盖微曲。因为跳绳姿势的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幼儿能否熟练跳绳,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戏中慢慢渗透跳绳的动作要领一

  在游戏中学习

  为了规范跳绳动作,提高幼儿的跳绳水平和兴趣,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游戏。

  游戏1:蹦床。有时在真正的大型蹦床上跳,有时模仿在蹦床上跳(双脚向上跳,落地时前脚掌着地)。玩的时候,有时听教师的口令玩,有时听哨声的节奏玩,有时听音乐的节奏玩。节奏快,幼儿蹦得快;节奏慢,幼儿蹦得慢。在幼儿对“蹦跳”有一定节奏感后,手摇与脚蹦同时进行,即手往后摇的同时脚马上蹦跳。

  游戏2:盲狼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盲狼。游戏开始时,小兔跳着游玩或跳着去采食物,盲狼闭眼听。谁的脚步声被盲狼听到,谁就可能被抓。

  游戏3:老鹰和小兔。幼儿扮演小兔,教师或幼儿扮演老鹰。老鹰飞来了,小兔快速躲闪;老鹰飞走了,小兔悠闲地跳。

  游戏4:青蛙和蛇。一个幼儿扮演青蛙,一个幼儿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儿手拿绳棒,用手腕把绳子像蛇一样摆动起来去碰青蛙,青蛙跳着躲闪。

  游戏5:跳晃动的绳。两个幼儿拿绳棒左右晃动绳子,另一个幼儿从晃动的绳子上跳过,比一比谁跳过的次数多。

  用多种方式学习

  在区域性体育活动中,教师观察到小美跳绳姿势标准,跳得轻松。在与小美妈妈交谈中了解到,小美爸爸跳绳跳得好,在家经常指导小美,还通过视频引导小美学习跳绳的要领。得知这个信息后,教师也利用自由活动时间与幼儿一起欣赏跳绳的录像。幼儿从录像中感知跳绳的要领,惊叹录像中阿姨精湛的跳绳技艺,产生了强烈的学跳绳愿望。

  幼儿会连着跳几下后,很有成功感与满足感,急于跟教师分享。常有幼儿对教师说:“老师,你看我跳,我能跳15下。"“我能跳20下了。”“我比你更多。”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对他们说:“你们跳累了需要休息的时候,可以去数数别人能跳几下,看看谁跳得比较轻松。”幼儿观察同伴跳绳后,教师与幼儿交流,然后请小美和小奇(小美跳绳的动作规范,小奇运动能力很强)比赛跳绳。小美30秒钟跳了58下,小奇30秒钟跳了45下。小美跳完呼吸自然,而小奇跳完说“累死了”,马上想蹲下。教师问:“谁跳得多?”“为什么小美跳了58下还不觉得很累,而小奇跳了45下却非常累?”孩子们纷纷说,小美用手腕摇绳,脚尖着地跳,而小奇脚抬得很高,落地声音很响。幼儿从同伴的比赛中吸取经验,不仅领悟到跳绳姿势很重要,而且进一步明白了跳绳的要领。

  过了一段时间,有一部分幼儿能连续跳50几下了,而有的幼儿只能跳1O下左右,有4个幼儿还不能连贯地跳。会跳的幼儿看到不会连贯跳的幼儿常常会跟他说:“手不要停下来,要一直甩。”看到有的幼儿落地比较重就会说:“你跳得轻一些。”……教师见状,组织幼儿交流,问谁想当教练。听到叮以当教练,幼儿自告奋勇,开始师徒结对。小姚教小蒙,小蒙很努力地跳,小姚在一旁一边鼓掌一边说:“就这样跳,跳得很好,继续跳,不要停下来,再跳一跳就能连续跳很多多了。我就是这样学会的”博博已经能连续跳十几下了,只是落地重,跳得很吃力。轩轩边看博博跳边说:“要跳得轻一些,不能让我听到你的脚步声。”博博跳了一会儿,轩轩便示范起来。他们两个一会儿比赛看谁跳得轻,一会儿比赛看谁跳得多。小西在指导小丁,他很认真地观察小丁的动作,然后对小丁说:“不要撅屁股,撅起来就跳不好了。”小丁听从小西的提醒,慢慢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姿势,很努力地学习,跳绳姿势改善了许多……

  跳绳比赛

  经过师徒结对学习,幼儿跳绳的积极性不‘断增强。连贯跳绳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天,小兰和小奇说:“老师,我们想比赛跳绳.看谁赢得多。我们要记录下来。”他们拿来笔和纸,画好记录表开始比赛。他们一个人跳.一个人数、记。第一局,小兰跳了10下,小奇跳了19下,小兰输。第二局还是小奇赢。到了第三局.小兰说一定要多跳几下才能赢。虽然小兰跳时身体有些摇晃,但她咬牙坚持,终于赢了。他们的比赛引来了其他孩子的围观。活动结束,小兰、小奇利用记录表与大家分享他们的比赛过程与结果,其他幼儿也产生了跟同伴比赛的愿望。于是,教师说:“如果你想跟同伴比赛,你想选什么样的对手?”小蔡说:“要选实力相当的,要不很快就被对手打败了。”其他幼儿也表示同意。

  第二天,幼儿选择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开始比赛。为了缩短画表格的时间,教师按幼儿事先讨论好的要求打印好记录表。比赛开始,每一对幼儿都忙着跳、数、记录,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如,有的用金牌表示赢局,有的用自己的学号表示赢局,有的用花来表示赢局,有的用打勾表示赢局……

  幼儿学习跳绳持续了两个月,从最初的兴趣盎然,到知难而退,再到积极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没有训练幼儿跳绳,而是追随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发展需求,时而放手,时而支持,让幼儿自由玩绳,自主跳绳,从而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跳绳的经验和技能,运动兴趣和身体素质也得以全面提高。

  【案例二:红红火柿节】

  我园地处杭州西溪湿地附近,当地富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幼儿园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火柿节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节日之一。近几年来,我园将火柿节引入课程,支持幼儿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我园的课程内容和实施方式不断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教师也经历了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的转变。

  第一次活动

  从古至今,西溪盛产火柿。金秋十月,火红的柿子挂满枝头,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为了使幼儿对本土民俗文化有更加丰富的感受,我园决定借助西溪火柿节开展民俗节日活动——红红火柿节。

  怎样才能让幼儿在活动中有更大的收获呢?我们召集骨干教师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作为一个节日活动,需要一定的仪式感,可以在活动开始时搞一个开幕式,在结束时搞一个闭幕式,使幼儿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气氛,加深印象;有的说:根据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可以从五大领域着手设计课程内容:有的说:红红火火的柿子、高低不同的柿子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建构五大领域课程内容的同时可以将美术领域作为重点,鼓励幼儿进行充分的表达、表现。

  经过讨论,我们形成了“红红火柿节”的课程雏形。整个活动持续两周,前有开幕式,后有闭幕式,中间的主体部分是五大领域的活动。在活动筹备期,教师鼓励大班幼儿与家长合作设计火柿节吉祥物,并通过全园幼儿与教师的公开投票选出最佳设计图,然后由幼儿园根据设计图制作吉祥娃娃人偶。在开幕式上,一教师扮演吉祥娃娃人偶与幼儿现场互动,大班幼儿表演了歌舞节目,孩子们还在教师带领下在园内亲手种下了柿子树。节日活动的主体部分便是教师们精心设计并组织的20多个涉及五大领域的活动。比如,“火柿节的由来”“各种各样的柿子"“柿子称重"“吉柿向前冲”“运柿子"“柿子套圈"“儿歌《柿子红》”“绕口令《卖柿子》”“柿子大变身”“柿子树写生”“纸浆火柿”“水墨柿子”“我爱家乡的火柿”等。在闭幕式上,教师展出了幼儿的绘画作品、手工作品、摄影作品以及亲子小报等。

  活动期间,教师忙得不可开交,场面看上去热热闹闹,幼儿忙忙碌碌,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起初因为有新鲜感,幼儿还比较乐意参与活动,但到了后期,幼儿兴趣明显减弱,总是在被动地参与活动,部分幼儿甚至发出“怎么又是柿子啊”的抱怨。因此,在活动结束后,我们立即组织教师进行反思。大家认为,因为有了开幕式、闭幕式,所以整个活动的节日气氛比较浓厚,有些活动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够给予幼儿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比如“好吃的柿子”“各种各样的柿子”“柿子大变身”等,但是大多数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是教师预设的,都是从领域出发以知识为线索来设计与组织的,忽视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兴趣需要。不仅如此,活动安排得太密集,时间也很仓促。教师们开始意识到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从知识导向走向经验导向,课程的实施不能拘泥于形式,要把目光聚焦到幼儿的现实生活、实际需求、真实体验上来,要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新经验的建构。因此,我们决定转变视角,听听幼儿是怎么想的,让幼儿过他们真正想过的火柿节。

  第二次活动

  又一年的西溪火柿节来到了。有了第一年的经验,我们在第二年的活动中保留了开幕式和闭幕式环节以及一些贴近幼儿生活、能够给予幼儿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机会的活动。同时,对活动的内容及组织形式作了调整,不再事先设定好目标,编制好课程内容,而是更多地让幼儿来设计,更加重视幼儿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家长的参与,凸显节日活动的民俗氛围,放慢节目活动的节奏,把火柿节的各项活动穿插在日常活动中进行,帮助幼儿获取与本土民俗文化相关联的学习经验。

  我们首先发动家长趁国庆长假带幼儿到两溪湿地现场感受火柿节的盛况,丰富幼儿的经验,帮助幼儿获得真实体验。接着,我们广泛收集中大班幼儿的意见,听听他们想在“红红火柿节”中开展哪些活动,并组织大班幼儿把自己的设想画在“火柿节策划书”中。此外,我们还专门召开园级家委会会议,积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在幼儿、教师、家长的共同参与下,第二次“红红火柿节”的课程框架基本形成。由于幼儿设想的大部分活动属于健康体育类,于是,我们准备组织“火柿节亲子民俗运动会”。最后,我们打算把幼儿在“红红火柿节”中亲手完成的作品、各项活动的花絮照片进行展示,帮助他们回顾和交流火柿节中的感受。

  在开幕式上,我们将原来需要排练的大班幼儿的节目表演简化成日常孩子们就在进行的锣鼓队和舞龙队表演,孩子们还用真实的柿子拼出国旗、龙等各种图案,用仿真柿子叠出一米多高的柿塔,凸显了民俗节日喜庆的氛围。在亲子运动会中,我们将竹篮、扁担、箩筐、独轮车、竹筛等民间劳作工具作为运动器械,凸显民俗节日的特点。

  为了让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节日活动,我们在前期向家长介绍开展民俗节日活动的重要意义,发动家长带领幼儿去现场参观西溪火柿节,建议家长平时与幼儿多聊聊相关话题。在火柿节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让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节日环境的布置和活动材料的准备,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亲子活动。

  活动结束后,我们按照惯例进行了反思与研讨。教师们普遍觉得放手让幼儿自己策划活动内容。幼儿的主动性增强了,体验更加真实了;前期生活经验的铺垫和家长的参与使活动的开展更加顺利了.节日的氛围更加浓厚了;放慢活动节奏使各项活动开展得更加充分了。同时大家也认识到了这次活动存在的问题:幼儿自己设想的活动中有一部分仍旧是延续前一年的内容,比如吃柿子、画柿子、种柿子树等,真正具有强烈“原表达”欲望的内容不多,且缺少内在动机推动下的持续探究活动。在前期经验的铺垫中,基本上都由家长带领幼儿去参观、实践,教师不在现场,不便于帮助幼儿提升经验。幼儿设想的游戏有很大一部分是体育游戏,虽然幼儿从中得到了身体素质和动作技能方面的发展,然而这些教育目标是否非得在火柿节活动中达成呢?这进而引发了我们的思考:民俗节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本次火柿节中的课程内容主要来自幼儿,但是活动的大部分准备工作仍由教师和家长承担,幼儿只是现成的操作者。如何改善这一状况呢?我们体会到让幼儿自己提出活动设想也需要建立在感性经验和内在动机之上。如果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内在动机不够强烈,那些看似幼儿自己的想法,实际上也仅仅是完成教师的任务或简单模仿而已,缺少深刻的情感体验。然而对幼儿已有经验和内在动机的了解,需要教师在自然的情境下对幼儿进行持续细致的观察和客观深入的分析,教师应该参与到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中去,帮助幼儿积累和提升经验,注重通过“原表达”动力支持下的节日活动激发他们对本土民俗文化的兴趣,积累对民俗文化的认识,萌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第三次活动

  今年是我园第三次开展“红红火柿节”活动了,我们在前两年活动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使之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和需要,并着重对实施方式进行了调整。

  今年我们不再集中在2周内开展活动,而是从9月份启动,一直延续到10月底。开学初。大班教师就把火柿节的话题抛给幼儿:“幼儿园一年一度的‘红红火柿节’很快又要开始了,今年的火柿节你们最想做些什么?你们以前去西溪湿地参加过火柿节,那里的人们都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孩子们一听就很兴奋,“两溪湿地里有很多柿子,我想去摘柿子。”“摘下来的柿子吃不完可以去卖。”……

  9月下旬,西溪湿地的火柿节隆重开幕了,教师应幼儿的要求组织了亲子采摘活动。采摘区内,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幼儿和爸爸妈妈一起用特制的工具采摘柿子,看着渐渐满起来的果篮,幼儿别提有多高兴了。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幼儿还观摩了果农熟练采摘、有序装篮、合作搬运的全过程,感受到了劳还组织幼儿去集市感受了火柿买卖的热闹场景。

  回到幼儿园后,幼儿对火柿节的兴趣更浓了,他们除了经常谈论火柿节的话题外,还主动用绘画方式表现摘柿子情景,自发地在区域活动中玩起了叠柿子、运柿子、买卖柿子等游戏。从幼儿日常交流的话题和自主游戏中的表现可以看出,他们对卖柿子和运柿子有着浓厚的兴趣。顺着幼儿的兴趣,我们把接下来的活动内容确定为卖柿子及“运柿子民俗运动会”两个主要部分。吸取上一年的教训,今年“运柿子民俗运动会”的各项准备工作主要由幼儿自己完成。有些游戏规则也由幼儿自己讨论制定,因此,幼儿参与“运柿子民俗运动会”的积极性很高,玩得也很快乐。

  卖柿子活动同样以幼儿为主体。首先,两个大班的幼儿通过商量决定搞“义卖献爱心”活动,一个班级卖柿子,一个班级卖与柿子相关的绘画、手工作品。接着,大家相互交流,明确了完成义卖活动需要做的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制作海报、确定摆摊地点、准备要卖的商品、商定价格、制作价格牌、制作收银盒、设计招揽客人的策略等。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大家决定做一幅海报。由于海报的面积比较大,一两个幼儿很难完成.所以他们决定分组进行:一部分幼儿画柿子树,一部分幼儿画柿子并剪下来,还有一部分幼儿画人物,最后合成一幅完整的海报 这一过程充分展现了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切准备就绪,大家在集市门口找了一块空地摆好摊位,把海报放到显眼处,女孩戴上蓝底印花的头巾,男孩围上蓝底印花的围裙,开始叫卖:“快来买啊!新鲜的柿子哟!快来看一看啊!”“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又香又圆又大的柿子喽!”人群中有一个叔叔上前来买柿子,孩子们连忙向他介绍不同品种的柿子,第一笔生意终于做成了。孩子们信心倍增,有的吆喝得更大声了,有的敢于主动招呼路人前来购买,有的有条不紊地向客人介绍柿子的种类、价格。四大篮柿子一会儿就卖得差不多了,从中幼儿充分感受到了只要努力付出就会有收获的道理。

  另一边,卖与柿子相关的绘画、手工作品的摊位前,幼儿的叫卖声也吸引了很多前来购物的人们。“好看的柿子工艺品只要5块钱一个,买一个就可以帮助有需要的人,快来买呀!”在孩子们的吆喝声中,顾客越来越多,不一会儿,孩子们就卖出了十几样自制的与柿子相关的绘画、手工作品。看着收银盒里逐渐多起来的钱,他们高兴极了。

  在今年的火柿节活动中,我们更加注重给予幼儿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的机会。课程的内容也更多地体现幼儿意志,尊重幼儿的实际需要,使幼儿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锻炼。教师则可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细致地观察、解读幼儿,从而更加科学有效地引导幼儿获得发展。实践证明,具有内在动机的、自主的活动才能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原体验”——快乐体验,即“做想做的事的快乐、全力投入活动的快乐、把做不到变成做得到的快乐、想办法下功夫进行创造的快乐……”

  目前,民俗节日活动已成为我园园本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我们已获得了一些经验,但对儿童的研究是永无止境的,我们的探索仍将继续。

  【案例三:当孩子邂逅西瓜虫】

  邂逅西瓜虫,本是一个孩子随机观察到的现象。作为教师,应跟随孩子的步伐,敏感地去捕捉孩子感兴趣的教育信息,通过孩子的自主探索活动,引领孩子真正走进科学,体验科学发现的乐趣。在一次由孩子邂逅西瓜虫后生成的观察认识型科学活动——《认识西瓜虫》中,我对教师的引导作用有了一些思考。

  尊重和支持幼儿自发产生的兴趣和观察点,增强幼儿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皮亚杰曾经说过,如果说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还有什么价值的话,那就是对儿童观察能力的训练。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起码也表明了观察对儿童学科学的重要意义。巴甫洛夫的实验室里也有这样的座右铭:“观察,观察,再观察。”由此可见,科学家的研究也离不开观察。

  案例 偶然的邂逅

  雨后的早晨,小朋友跑来告诉我:“老师,地上爬出来好多小虫子。”当教师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在西瓜虫上时,就敏感地抓住了这个非常好的教育契机。

  我们将西瓜虫宝宝小心翼翼地请进用鞋盒自制的昆虫盒内,并提供给孩子人手一只放大镜。活动中,通过层层递进的提问来引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如在第一次自主观察中,我们提问:“你看到了什么?”让幼儿对观察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与印象。在第二次细致观察中,我们提问:“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来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教师抓住了孩子的兴趣点和观察点,从西瓜虫的外形特征入手,把对活动计划的关注转化为对童心的关注,并引导幼儿在学习中观察,在观察中学习。

  教师的引导

  西瓜虫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常见的,所以孩子并没有在意它的存在。五、六月份的雨后,是西瓜虫出没最为频繁的时候。孩子们对动物有着天然的感情联系,虽是偶然观察到的现象,但充满好奇,急切地想知道有关它的所有问题。比如,它有没有眼睛?有没有鼻子?是怎么走路的?它住在哪?它吃什么?它有朋友吗?它有敌人吗?等等。因此,当孩子邂逅西瓜虫的那一瞬间,教师就应该利用这种从生活中发掘的学习题材,促使幼儿对科学产生亲切感,拉进幼儿与科学之间的距离,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身边的科学知识。

  适时帮助幼儿形成问题,使幼儿获得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无意识的邂逅以后,教师应引领幼儿去进一步触摸科学,感受科学。

  案例 邂逅之后的相识

  当有幼儿说出它的名字叫西瓜虫时,教师适时提出:“为什么要叫它西瓜虫呢?跟它的外形、长相有关系吗?它的名字根据什么而来的呢?”幼儿再次用放大镜进行深入观察。有的孩子说:“西瓜虫身上有一条深一条浅的花纹,象西瓜皮一样。”有的孩子说:“我轻轻碰碰西瓜虫,西瓜虫就蜷起来了,圆圆的,象小西瓜一样。”此时,答案的正确与否似乎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们在整个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教师的适时引导,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

  教师的引导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把围绕西瓜虫进行的观察、讨论、寻求正确答案等机会都交给孩子,引导孩子通过观察到的现象,了解为什么它的名字叫“西瓜虫”,而不是直接告知:“小朋友,今天我们来认识西瓜虫。”这样的引导主要是发展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主动探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多少。

  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是重要的教育内容

  案例 相识后的相知

  在“进一步了解西瓜虫的生活习性”这一环节,教师给孩子提供了自制大昆虫盒。昆虫盒内为小西瓜虫们创设了一边干燥、一边潮湿的环境。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孩子猜想:“西瓜虫喜欢潮湿的地方还是干燥的地方?并说说自己的理由。”接着,孩子们有的选择西瓜虫在“用太阳表示干燥的指示牌下”,有的选择西瓜虫在“用雨滴表示潮湿的指示牌下”,双方通过辩论的形式说出各自的理由。有的孩子说:“西瓜虫喜欢在干燥的地方,因为这样就不会觉得冷。”有的孩子说:“西瓜虫喜欢在潮湿的地方,因为它会怕热。”有的孩子说:“西瓜虫喜欢有太阳的地方,因为太阳晒在身上很暖和。”还有的孩子说:“下雨的时候,我就喜欢踩水,觉得很好玩,西瓜虫也喜欢有水的地方”……最后孩子在明确实验目的后,再通过亲自操作、观察,进行“西瓜虫找家的试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教师的引导

  虽然是科学活动,但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必要的。猜想、辩论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孩子学习倾听、质疑。倾听他人的发言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至于质疑,从儿童发展的角度来看,如果儿童总是在还没产生疑惑的时候就先得到了答案,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的需求。如果儿童在任何时候都依赖从成人那里获得答案,那么,他们对所有事物的解释都缺乏自己的想象和理解,他们就会彻底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失去成长的自信。因此,养成质疑的习惯对于幼儿自信心的发展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其次是多种表达方式。此环节主要是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观察中的做法、想法和发现。有的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把他们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的方式记载下来;有的活动教师可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体验。在此次活动中,通过观察和游戏,幼儿理解了“蜷”这一现象,从而大胆地用动作、体态来表现自己的观察、发现等等。

  无论是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还是多种表达方式的培养,出发点都是为了引导幼儿与同伴相互学习,从而习得与他人不同的经验。

  支持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不断开发、生成和深化教育内容

  与西瓜虫的相逢、相识到相知,教师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索时间、空间,使孩子能积极主动地自我建构知识经验,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自我成长,自我提高,自我发展。当然,怎样引发幼儿后续的探究兴趣,使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兴趣与期待,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思考。

  案例 相知后的期待

  活动即将结束,教师抛出了一个具有开放性和挑战性的问题:“你还希望知道有关西瓜虫的哪些事情?”这下,孩子们的思维再一次活跃起来。有的问:“每只西瓜虫长得都是一样的吗?”有的问:“哪个是西瓜虫爸爸?哪个是西瓜虫妈妈?”有的问:“西瓜虫会说话吗?”有的问:“西瓜虫的家是什么样子的?”还有的问:“西瓜虫会生小宝宝吗?”等等。多么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啊!“这么多的问题还需要我们去一一解决,那我们回去问问爸爸妈妈,查查百科书,上网去找找,我们一定会发现更多关于西瓜虫的秘密,对吗?”

  教师的引导

  “有关西瓜虫,你还希望知道什么?”这个问题,你说它是激发幼儿继续探究的欲望也好,是引发幼儿的进一步思考也好,是拓展幼儿的经验也好,最终目的只有一个:关注幼儿的需要,始终使幼儿对身边的事物保持高度的兴趣,并期待下一次的邂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护理工作计划及年度工作计划

晚会活动流程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