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粮食的幼儿小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五年级关于珍惜粮食的作文:餐桌上的故事

  我们家里吃晚饭,有一个规定,就是要等到所有人齐了才能开动。

  “快出来吃饭了,今晚有好吃的。”妈妈用她最大的嗓门喊我们吃饭。我赶紧放下手中的笔,冲出房门。因为我知道,要是迟到了,妈妈可是要发脾气的。我走到饭桌旁】,问了问厨房飘出来的味道,说道:“如果没猜错的话,今晚的菜应该是我最爱吃的糖醋鲤鱼和清蒸排骨。”妈妈笑着从厨房端出热乎乎的饭菜,果然没猜错。

  我的手情不自禁地想拿起筷子去夹我最爱吃的菜,妈妈看出我的馋样,嘴里说道:“儿子,别忘了咱们家里的规定哈!爷爷和爸爸还没出来呢!”我听到这句话,赶紧放下了手中的筷子,静静地等待爸爸和爷爷的到来。

  终于等到爸爸和爷爷来了,我准备动手去夹我最爱吃的菜。这下爸爸由来说我了:“爷爷是长辈,你要先让爷爷先动筷子!”爷爷笑着说:“没关系,小孩子不懂事!”我看到爷爷和蔼的笑容,忍不住问爷爷:“爷爷,您当年吃饭是吃什么呢!是不是很现在的饭菜一样!”爷爷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放下碗筷,对我说:“孙子,爷爷当年可没有这么多好吃的。我们以前都是去山上挖野菜吃,经常吃不饱。肉的话,一年基本是只能吃上一回。所以,你要好好珍惜粮食,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听得出奇,然后坚定地回答爷爷:“记住了,爷爷,我一定会珍惜粮食的。”爸爸妈妈听完我说的话,脸上都乐开花了。今晚,我吃了一顿很有意义的晚餐。

  在以后,我一定会好好记住这些餐桌上的礼节,学会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的幼儿小故事

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粮食不是某个人的,而是我们大家的,我们都要爱护粮食。我有一个有关爱粮节粮的故事,给你讲讲吧!

  有一次,3岁的表弟到我家来玩。中午吃饭的时候,他把饭菜撒了一地。我说:“等他长大了一定会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他又是把饭菜弄得满地都是,这一次,我也忍不住了,对他说:“你要爱护粮食,知道吗?你看你这样多浪费呀!”表弟停了下来,噘着嘴,像是明白了什么,说了句:“哥哥,我记住了。”看着他那似懂非懂的样子,我又好笑又生气。等他要回家的时候,我说:“弟弟,我教你一首诗,叫《悯农》,让你爸爸妈妈给你讲讲是什么意思,下次来了一定要背给我听哦。”

  小朋友们,爱护粮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节约粮食,爱惜粮食,杜绝浪费,从我做起!

我家的节粮故事-珍惜粮食作文

  说到节约粮食,我家的家规可是少盛多添。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盛饭的时候,少盛一点儿,不够了,还可以再去添饭,这样就避免了盛多吃不完,剩下浪费。所以我家吃饭的碗很小,有时,家里来客人了都会感叹说:“你家盛饭的碗好小啊!”这时我就会骄傲的介绍“少盛多添”,大家总会竖起大拇指。外出就餐时也一样,点菜少点一些,不够了再添,这样也能避免浪费。有一次全家外出吃饭,菜点少了,盘子都空了,新添的菜还没上来,爸爸觉得很不好意思,难为情的说:“以后还是一次性点多一点儿吧,这样看着好尴尬呀!”爷爷大手一挥说:“这有什么尴尬,这样不会浪费,出门吃饭还是要像家里一样少盛多添,这叫少点再加!”大家笑着说好,这下我家的家规除了少盛多添,又加了一条:少点再加!我更加觉得把菜吃光光,是件光荣的事儿!

  我家还有一个节粮小能手,她就是我的妈妈。如果这一餐米饭做多了,剩下来,下一餐时,妈妈就会把它变成好吃的蛋炒饭、或是美味的饭团、又或是营养的蔬菜粥。如果面条多了剩下,下一餐,妈妈就会把面条变成炒面或者汤面。如果馒头剩下了,下一餐它可能会变成炸馒头片儿、烤馒头、炒馒头粒或是蛋包馒头。总之,剩下的粮食不会因为不好吃而被大家嫌弃浪费,因为妈妈都会把它变成美味的食物,换一个口味,大家还是开开心心的吃光,这样就不会浪费啦。

节约粮食的故事

  今天晚饭过后,爸爸给我讲了一个节约粮食的故事,让我觉得印象很深刻,而且,有很多感触。

  故事内容是:国庆长假期间,27名来自河北和广东贫困山区的小学生到广州参加希望工程“手拉手”活动,他们分别住进了荔园小学27名少先队员的家中。活动期间,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吃不惯家长们精心准备的鱼虾蟹美味,每天最想吃的还是面条、白馒头和野菜。住在高咏思家的丁肖霞晚上不愿意吃饭,她告诉高咏思:“今天我已经吃了两次饭了,怎么还要吃饭啊?”原来,她在家乡每天只能吃一顿饭!

  听完文章,我问爸爸:“她为什么每天只吃一顿饭呢?”爸爸说:“因为她那里很穷,吃不上饭啊。”听了爸爸回答,再看看餐桌上我浪费的那些米粒,足以喂饱两只鸡!想到许多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还吃不饱饭,而我每天都这样浪费,感到很惭愧。

  以后,我一定要好好吃饭,不要再浪费食物了,我要做一个节约粮食的好孩子。

珍惜粮食

  小时候在外婆家,外婆给我讲了许多神话童话故事。而印象最深的是一个有关粮食的故事,至今记忆犹新。

  故事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个大财主家的儿媳妇,看到自家家财万贯,金银珠宝等应有尽有,怎么用也用不完,而每日每餐饭菜做很多,吃不完就倒泔水缸里,久而久之,被灶神爷告到了玉皇大帝那里。玉帝一听非常吃惊,就下令天兵天将在第二天的午时三刻,下凡到这财主家做实地调查,如果情况属实,一定严惩不贷。仁慈的观音菩萨听到这个消息,想给这家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当晚就托梦给这财主家的儿媳妇,要她把倒在泔水缸里的饭菜捞起来吃干净,不然她和她的家要遭灭顶之灾。这儿媳妇睡到半夜一下子惊醒了,醒来清楚记得观音菩萨说话时的表情和所说的话。想起平常生活中自已奢侈的行为,她立即起床把泔水缸里的饭菜捞得一粒米都不剩,把这些饭菜用清水一次一次淘洗干净,然后在锅里烘干,用油炒了让全家人连夜吃掉。

  次日午时三刻,刚才还是晴朗的天气忽然变得风雨大作电闪雷鸣。忽然,三声振聋发聩的雷鸣电闪在这家的屋顶炸响,天兵天将来到她家厨房,在泔水缸里连续捞了三次,也没有捞着一粒米,只好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复命。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从此这家人勤俭持家,不敢再浪费一粒粮食。这是在儿时,糟塌粮食给我的第一次“震撼教育”。

  还是在儿时,每天吃饭时,母亲总要求我把碗里的饭菜吃完,粒米都不能剩。母亲说,如果吃饭时碗里剩下米粒,久而久之,小孩子的脸上就会长出麻子,变成了丑八怪。虽然那时候朦朦胧胧,对母亲的话也似懂非懂,也不知道脸上长麻子是什么模样,丑八怪是什么模样,但看母亲说话时那严肃的表情,就知道不爱惜粮食,后果是多么的可怕。长大后才知道,那是外婆及母亲为了让我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品行而编出来的故事。

  十九岁那年,我又受到一次深刻的爱惜粮食的教育。那一年我写了一篇小说,自我感觉不错,就跃跃欲试拿去拜访一位老作家。那时他大约有五十多岁了,对我这样的文学爱好者非常热情又和蔼可亲。他看了我的习作后提了很中肯的意见,让我按他提的意见修改。不知不觉就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了,他去食堂买了一份米饭和洋葱炒肉让我吃。可那是四两一份的米饭,再加上菜,我吃了一半就吃不完了,便有点难为情地说:“老师我吃不完了,剩下的饭菜倒哪?”让我至今也无法忘记的是老师让我先放那,过了一会儿,老师端起那剩下的饭菜吃了起来,而且还一边吃一边说:“这么好的饭菜怎么能倒掉呢?古语说浪费粮食是有罪的。你们这些年轻人哪!”我一下子想起了小时候外婆给我讲的故事,想起母亲说过的话,面对老师这平静的举动和话语,我既震惊又羞愧,一时说不出话来。

  正是父母亲和老师用他们不同的教育方式教导了我,使我在生活中对粮食,对辛勤耕种的农民充满了深深的敬意。我也真切地期望比我年轻的朋友、还有现在出生在这样一个富裕时代的孩子们,也能够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品质并将其落实到行动中,而不是仅仅只会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一首诗。

  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和对环境的破坏,这些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粮食也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就在不久前,非洲一些国家数以万计的人,没有粮食挣扎在死亡的边缘,看得人触目惊心。对于一个有着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问题更是重中之重。而一些地方为了眼前经济利益,不顾国家三令五申,大量的良田和耕地被用来盖了高楼建了工厂,已经形成了城市包围农村的发展趋势,昔日那绿油油的麦田,现在也变成了生钱快的苹果园、葡萄园,甚至是座座高楼大厦!面对这样的现实景况,我感到莫名的沉重和悲哀。

  大概是白天老想着这样的事,这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北方天旱了,南方水淹了,饥饿的人们发疯地涌到高楼下的苹果园里,拿着成捆的钞票却买不到可吃的馒头、米饭。梦醒了,我惊了一身冷汗。但愿这永远只是个梦!

节约粮食的小故事

  “民以食为天”,这话我深有感触。

  小时候,在爷爷的怀里,就得知粮食对人的重要。饭桌上,爷爷见我们兄妹拔饭丢了饭粒,他便心疼地一颗颗拣起往嘴里送,一边讲起他缺粮少米的那些日子:“我娃,爷像你们大时,你祖公哪养得活你爷,早就送到地主家放牛讨饭吃去啦!那时一斗米能买一大坝田呢!”往后,父亲的唠叨里依然还夹杂着一些共和国饥饿的历史,三年的自然灾害不知饿死了多少人,那险些饿死而又活过来的人们自是把粮食看得格外珍贵,对粮食自有一份特殊感情。

  我能记起的只是大集体最后那年分粮的事了。爹娘都是队上的好劳动力,共挣了400多个工分,一年下来也只分到1000多斤稻谷,这还是我家分到粮食最多的一年。听娘讲,要是往年顶多只能分个800斤稻谷,不掺这就掺那,一年总没能吃上几顿白米饭。我当时还看见队长三狗大爷笑眯眯地把队里分剩的几十斤苞谷叫寨上穷得叮当响的那几家背了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寨上人欢天喜地的把集体田地,沸沸扬扬地分了又分,我家分到一亩水田和几亩旱地,几块黄泥巴土,爹娘为此还高兴得几夜没合上眼。

  当人们带着极大的热情打理手中的土地,种下各自的希望时,一场罕见的灾害向我们地方袭来,饥饿又一次卷土重来,靠国家的供应、救济,我们才淌过了吃蕨粑和野菜充饥的日子。到了1984年,风调雨顺,我家就丰收了一回,全家人靠4亩地收了3000多斤稻谷,比集体时多了4倍,打那时起我家就开始吃上了白米饭,那是爷爷们从未过上的好日子。

  1992年,我到县城读高中,在城里听人家讲杂交稻种能够增产两倍,于是就省了半点钱半信半疑的到种子公司去问,好心的阿姨帮我装好稻种后,千叮万嘱要按科学方法种植,我用笔记本记了整整两页,喜滋滋地趁周末赶回家去讲给爹娘听,爹哪里肯相信:老子几十年都是栽一把秧子,栽一根会结得好谷子才怪,还要栽两次,又麻烦又费时,一根一根怕是要栽到别人收谷子。我好说歹说,还把报刊上杂交水稻增粮增产的报道让他看,他勉强答应育4包稻种,我特地请了几天假,在家帮爹搭了个简易的育秧棚,把秧子育了出来,让他们在家慢慢地栽。放假回来,姐告诉我:栽小秧那阵子,寨上别家洋芋都除了草,苞谷全下了种,就我家还未做那些活,3个人差不多栽了半个月才完事,寨邻看了都说:“他家今年是在办怪,怕是要两头结谷子。”

  秋后收割奇迹出现了,经爹苦心管理,那年我家稻子出奇的好,收割时我看着那壮实的秧杆和饱满的谷穗,一根种苗竟发出十多根来,我也惊奇,开始感叹科学的神奇,当然寨上的堂公伯叔们就更觉奇怪了。在往年的基础上,我家多收了3000多斤,稻子压弯了爹那坚实的肩膀,我发现爹一贯愁眉不展的脸上溢出了难得的笑容,从此他开始相信科学,带头宣传科技。

  寨上的人傻眼了,多收了3000多斤,算起来应该是两头结谷子啦!杂交水稻给他们大开了眼界。第二年,家家户户买来杂交稻种向我家取经。打这后,寨上的粮仓都能装得满满的,不愁吃不上白米饭了。

爱惜粮食

  上海奉贤区智学教育集团百合花文学社陈周涵

  一天中午,奶奶叫小红吃午饭,奶奶准备了大米饭,南瓜菜,红烧肉,小红和奶奶都很开心。

  奶奶吃完饭到外边去了,小红看着半碗米饭吃不下了。于是她偷偷的把饭倒进了垃圾桶。这时,正好被回来的奶奶看到了,奶奶和蔼可亲地说:“小红,你会背《锄禾》吗?小红背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奶奶说:“你看一粒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蕴含了农民的多少辛勤的汗水啊!”小红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说:“奶奶我错了。”

  从此以后,小红吃饭一粒不剩,再也不倒饭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浪费粮食,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它们是农民伯伯汗水的结晶。

爱粮食节约粮食小故事

  月饼的故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晚上,我高高兴兴地和爸爸妈妈到外婆家吃饭。

  一进门,外婆就乐呵呵地招呼我:“艾艾,快来尝尝外公刚买来的鲜肉月饼!”一听这话,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大声嘀咕道:“这种月饼我不要吃的,真是倒胃口!”一旁的爸爸尴尬地摇摇头:“你真是太幸福了,有的吃蛮好了!”外婆也无比感慨:“小时候,我还为吃不到月饼大哭过呢!”

  原来,外婆小时候买东西不仅要花钱,还要凭票,买米用粮票,买肉用肉票……逢年过节,更要起个大早,天不亮就要赶到镇上去排队,起码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买到定量的菜。现在想来,真是艰苦啊!

  外婆说她总是难忘那个中秋节。那一年,天黑蒙蒙的,作为家中老大的外婆照例拿着篮子去买菜。那时,买菜的人队伍排得像长龙,外婆被挤得都要喘不过气来了。天渐渐亮了,外婆想从口袋里掏出美味——一小块月饼填填肚子。她一摸口袋,马上傻眼了:月饼都成泥粘在了衣服的口袋上。外婆难过极了:家里四个孩子分吃一个月饼,我没有舍得吃,想不到现在竟被挤得没法吃了。买完了菜,她垂头丧气地走在了回家的路上,一见外婆妈妈,她就泪如泉涌,伤心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听着听着,我的眼眶不禁润湿了。我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平时吃饭还总是挑三拣四。现在想想,外婆的童年生活真是令我匪夷所思啊!想到这儿,我看着桌上的毛豆、芋艿、月饼,惭愧地笑了笑,然后慢慢地吃了起来,恍然间发现原本不爱吃的食物原来也是那么的可口。

  在特别的日子里忆苦思甜,虽然那个时代的灰暗早已远去,但我们的光明生活确是要需要我们的“成长”才能一直到永远!

爱惜粮食的故事

  一天,天上黑乎乎的,只有几颗小星星在眨着眼睛。“吃饭了!”妈妈大声喊道,小红和弟弟像两只活泼的小鹿跑出了房间。

  小弟弟趁小红不注意,挖了一口饭扔在了桌子下。小红看到了,她假装没看到就问:“弟弟,刚才是不是你扔了一口饭?”小弟弟说:“不是。”小红指了指弟弟吃饭的地方说:“那这儿怎么会有饭粒呢?”小弟弟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姐姐,我吃完饭后就捡起来,请你原谅我。”小红说:“弟弟,你要知道这一粒饭就是农民伯伯的一滴汗呀,《锄禾》的古诗,你记得吗?”弟弟惭愧地说:“姐姐,以后我会爱惜粮食的。”

  天空中调皮的小星星看到了,也高兴地笑了!

节粮小故事

  林柳君

  当你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倾倒吃剩的饭菜时,你可曾想到四川地震灾区中还有很多与我们同龄的伙伴,他们顷刻间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他们是怎样的缺水断粮啊?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现在,全国已发起节粮的号召,我们身边也有许多人加入节粮的行动中来。我的外婆也不例外。

  我的外婆每当看到饭桌上的饭粒时,都会一粒一粒地拾起来放进嘴里,她还经常吃我们剩下的残渣剩菜,我常常问外婆为什么这么做,外婆都这样回答我:“你想啊,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耕耘,多么辛苦啊!”

  有一次,我和外婆去饭店吃饭,外婆点了许多我爱吃的食物。还没坐稳,菜就上来了。道道都是闪着油光,令我垂涎三尺……吃完“大餐”后,我抹了抹嘴角的油,准备回家。外婆却大叫:“服务员,打包!”我的脸顿时红了起来,轻声对外婆说:“ 外婆我们还是别打包了吧,在众目睽睽之下,太丢人了。”“丢人,什么丢人?现在连公司的董事长吃饭都打包,我们干嘛不打!这些食物都是农民伯伯用汗水换来的,你懂不懂节约呀!”外婆生气得说,“你们不是有学过一首诗叫《悯农》嘛,现在背背!”我只好背了出来……

  现在,我知道:节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科技手抄报内容50字

小学生节约粮食手抄报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