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大的历史意义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抗日战争-永不忘记的历史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来临之际。无锡人不得不想起,60年前是多少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把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的。

  1937年10月6日,日本军的飞机轰炸了无锡火车站地段,工运桥堆积的千百吨粮?棉?丝?布,尽付一炬。8月16日?18日?20日,日本飞机又轰炸了西门,周山滨工业区和惠山等居民区,大批工厂?商店?民房被毁,炸死炸320多人。

  11月15日中华民国无锡县政府机关迁陆区桥。11月23日,日军分两路进犯无锡。一路从长熟白茆口登陆,于傍晚到达东亭,另一路从苏州沿京杭大运河至下甸桥上岸,受到国民革命军的抵抗。11月25日,日军侵占无锡,11月25日29日,日军残暴屠城,在周外繁华地区纵火,大火延烧10昼夜火车站至公远路三里桥至老北门、仓桥北门到三凤桥等寺区工厂、商店、学校、银行、戏院、医院、报馆、寺院尽付一炬。据不完全的统计,被杀同胞14150余人,烧毁厂房18537间,商店54268间,校舍8614间,机关团体房屋1626间,名胜建筑2105间居民住65600间,这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在60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能找到当年抗日战争的足迹。胜利门广场,这是无锡人家喻户晓的地方,也许今天许多人不知道,这个名字就是194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将北门(控江门)改名而来。除了胜利门在城中公园还有一块为人知的抗战胜利纪念塔碑,这是当年无锡人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

  我看了这部影片后,使我知道了我们要珍异今天的美好时光,只有振兴中华,把国家建设得强大了,才能不受外国人欺凌。

抗大的历史意义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民族危亡之际,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力量,肩负起驱除强虏、复兴中华的重任,同全国人民一道,用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民族独立和尊严的新的长城。血火交织的战争洗礼,使人民军队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得到了全面发展和壮大。抗日战争的伟大实践,形成、培育和发展了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集中体现在: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确保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忠实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敢于压倒一切敌人而决不被敌人所屈服,等等。这些传统和经验,已成为建军治军的重要原则和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伟大的抗日战争,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历史昭示是,落后就要挨打,强军才有国防。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的一百年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列强都曾侵略和欺凌过中国。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和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才得以一雪百年耻辱,从积贫积弱走向繁荣昌盛,中华民族才开始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世纪新阶段,胡主席根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jz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全面分析时代发展的要求和我国安全形势的变化,着眼实现党的三大历史任务、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深刻指出:我军要肩负起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国家利益的拓展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历史使命。这一新的使命,抓住了新形势下军队建设带根本性、方向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我军改革和建设的发展方向,极大地拓展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视野,实现了我军历史使命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认真汲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对于我军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抗日战争-永不忘记的历史

  同学们,童年时代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谁没有过天真的遐想?今天当你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时,你不觉得无比幸福吗?这幸福来自于一个不羁的灵魂----中国:在抗战中圆梦,在血雨中遐想。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她携着尘土,踏着泥泞,一路上经过亿万儿女的血汗的洗礼,但她何曾轻言放弃!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打击,在她心里永远烙刻着两个字----“坚强”,坚强给予她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不懈追求。

  然而我们的祖国毕竟经受了太多的磨难、太多的打击,命运的捉弄使她伤痕累累。

  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了祖国的河山,如秋风扫落叶般留下满目苍凉。

  曾记否,在中国的土地上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曾记否,流离失所的人们在沦陷的国土上苦苦挣扎,一片片沃土染成了腥红的血色。

  难忘那,天真美丽的梦想在所谓的“武士道”下被击得破碎不堪;

  难忘那,战火纷飞中一双双渴求和平的目光,在无情的屠刀下不暝;

  难忘那,悲怆的哭喊,在血腥弹雨中戛然而止。

  这国家的孱弱,民族的耻辱,叫我们怎能忍受、怎能遗忘!

  很小就听说过王二小的故事,“在茂密的草丛中,一头牛正在津津有味的吃着草,然而,那放牛的小孩王二小却被日本鬼子抓了去带路,二小却把他们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让敌人给用尖枪给刺死了,从此,他的故事将永远流在我们的心中。”

伟大的抗战精神

  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65年前,当中华民族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完全解放,一种自豪感拥人民的心头。伟大的抗战精神昭告我们:万众一心,艰苦奋斗,百折不挠,敢于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不仅能击败任何外来侵略,而且必将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无论是共产党员,还是国民党中的爱国将领,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国之歌。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争:1937年,日本年产钢580万吨,飞机1580架、坦克330辆、大炮740门。而当时的中国,钢的年产量只有4万吨,军事工业薄弱,只能生产一些轻武器……。这又是一场让侵略者胆寒的战争: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狼牙山五壮士毅然砸枪跳崖;被敌围困河边,誓死不屈的8位女战士挽臂沉江。中国以伤亡3500万人的惨重代价,最终打垮了日本的一个小队。苦的磨难,压不垮中国人民;残暴的敌人,只能激发起中华民族誓死抗争的英雄气概。

  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奋起抵抗。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武装,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8年抗战,中国的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共进行重大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歼灭日军154万余人、伪军118万人。爆炸英雄李勇、女战斗英雄吕俊杰、神枪手李殿水……65多年前出版的《晋察冀画报》,记录了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不怕牺牲、英雄顽强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确保了全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军事经济学院政治教研室教授王松说。66年前的早春,34岁的冼星海只用6天时间,创作出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振聋发聩的吼声,伴随黄河的滔滔水音,传送至今。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誓词,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的宣言。冼星海的女儿冼妮娜动情地说:“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我们今天的事业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仍然需要唱响新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抗战的历史证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奋勇前进,就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抗日战争究竟将如何发展?中国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危亡关头,对民族前途、命运的沉重思考,灼痛中国人的心。关键时刻,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写就的《论持久战》等重要着作,系统阐述了全面全民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拨开人们思想认识上的重重迷雾。国难当头,方见中流砥柱。8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的立场始终如一;全面抗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的正确主张,贯穿风云变幻的抗战历史。

  旧上海火车站旁,一个小男孩和爸爸妈妈刚下了火车。妈妈抱着小男孩,爸爸提着行李,一家三口边走边谈笑。突然,他们身后响起了枪声和爆炸声。有几个人高叫:“快跑,日本鬼子来了!”顿时,敌人的子弹到处逃窜,手**遍地开花。三人立刻丢下行李,飞奔起来。但是不幸的是,一颗子弹穿过了爸爸的胸膛。爸爸惨叫了一声,倒下了。妈妈搂住小男孩失声痛哭。她大声地呼喊着爸爸的名字,但回答她的只有砰砰的手**爆炸声和人们的尖叫声。小男孩挥动他雪白的小手,叫着:“爸爸,爸爸……”一瞬间,昔日繁华的上海火车站变成了一片废墟。敌人的炮弹让妈妈不得不继续逃命。突然,一颗手**从远处飞了过来,妈妈见来不及逃命,便把孩子使劲往外推。孩子被摔在离妈妈几米远的地方。手**在妈妈的脚边爆炸了。妈妈倒在了血泊里,再也站不起来了。小男孩在废墟前惶恐不已、手足无措,他放声大哭,不停地叫着:“爸爸,妈妈……”就这样,小男孩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在敌人的炮火下死去了。

  那时候,日本黄军对南京来一次大屠杀,无论男女老少统统杀害。而其中一些婴儿以及小孩子,由于亲人都已经被杀害,没有大人的照顾最后也只能活活饿死。

  后来,我们中国人顽强抗敌,打败了敌人。

  让我们向那些光荣牺牲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死去的同胞默哀。

牢记抗战历史凝聚爱国力量

  2019年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8年前,中国被日本欺压着,而8年后,中国站了起来。

  1885年4月18日中国和日本签订《天津条约》;1895年4月17日中国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1931年9月18日,日本引发了“九?一八”日本侵华事件;1933年5月31日,国名党政府与日本签订《塘沽协定》;1935年7月6日中国与日本签订《何梅协定》。终于,经过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中国胜利了。而那些条约和协议也逐渐在废除。

  在这8年的抗日战争中,有多少英勇的抗日英雄赴汤蹈火,为中国的民族尊严而战。有赵一曼、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李大钊、杨靖宇、谢晋元……他们在抗日战争中表现的无坚不摧。而现在生活在蜜罐中的我们,虽说没有战争,但是能够想象,如果战争来临我们一定非常弱小,根本没有还手的余地,因为我们不能做到向他们那样。所以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这些抗日英雄的牺牲才换来的幸福平安的。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为民族尊严而战的精神,虽然不是上战场奋勇杀敌,但是也可以在其他方面为国争光!

  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胜利日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胜利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日子,因为它让我们想起那些中国的耻辱。有些人说过去的事让它过去,但是这些不能忘,因为只有记住那些耻辱,才能圆中华的一个梦。勿忘国耻圆梦中华!

抗日战争-永不忘记的历史

  今天面对某些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纂改历史、企占钓鱼岛,我们怎能不义愤填膺?世界容不得他们胡作非为,中国更不会容他们肆意猖狂,他们的无耻必将遭到公正的审判。

  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历史的记忆留下了悲壮的回声。风风雨雨六十载,从任人宰割到屹立世界东方,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大,从改革开放到构建和谐社会,几经沉浮,世纪的钟声已敲响,今天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昨日交上了一幅美丽的画卷,锐意进取的浪潮为祖国的明天奏响了进军的乐章。

  冬之路,柳叶走不了,它经不起严峻的考验;云之路,家禽上不去,它只满足于珊栏的快乐;路之路,池水上不了,它只沉醉于僵死的安逸;只有不羁的灵魂才能沿着希望之路走下去。面对美好而又幸福的生活,我们应该“饮水思源”,是伟大的党和人民造就了全新的中国,我们更深深懂得:鲜血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汗水灌溉了神州大地繁荣的花蕊;拼搏托起了一个不羁的灵魂!

抗日战争—永不忘记的历史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整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共进行大规模和较大规模的会战22次,重要战役200余次,大小战斗近20万次,总计歼灭日军150余万人、伪军118万人。战争结束时,接收投降日军128万余人,接收投降伪军146万余人。 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东北人民和东北抗日联军同日寇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战斗,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他们在日本侵略者的大后方艰苦斗争牵制了数十万日伪正规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战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29军发动进攻,中国驻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1945年8月8日,苏联政府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8月9日,毛泽东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要求八路军、新四军及其它人民军队,在一切可能的条件下,对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年8月14日,日本政府照会美、英、苏、中四国政府,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终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9月9日,在南京陆军总部举行的中国战区受降仪式上,日本驻中国侵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至此,抗日战争终于胜利结束。

  关于八年抗战中国的损失,抗战胜利后,抗战赔偿委员会作出的《中国责令日本赔偿损失之说贴》指出,沦陷区有26省1500余县市,面积600余万平方公里,人民受战争损害者至少在2亿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战争结束,我军伤亡331万多人,人民伤亡842万多人,其它因逃避战火,流离颠沛,冻饿疾病而死伤者更不可胜计。直接财产损失313亿美元,间接财产损失204亿美元,此数尚不包括东北、台湾、海外华侨所受损失及41.6亿美元的军费损失和100多万军民伤亡损害。此外,七七事变以前中国的损失未予计算;中共敌后抗日所受损失也不在内。经过中国历史学家多年研究考证、计算得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共3500多万人,中国损失财产及战争消耗达5600余亿美元。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年8月13日,周恩来总理签署中国人民政府政务院通告,规定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不忘抗战历史

  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许许多多抗日英雄在战火中浴血奋战,顽强御敌,毫无畏惧,用生命、鲜血换来的。

  比如南京大屠杀,一个个日本军犹如幽灵、恶魔一般,手中拿着刀枪杀了我们的中国同胞,那时的南京尸横遍野,惨不忍睹。黄河也被染红,是那些中国同胞的鲜血染红的。最令人震惊的是还以尸体为背景拍下照片。引起了无数中国同胞的愤怒。

  不仅仅只是南京大屠杀,还有很多关于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有些历史也会通过电视来播放,比如《太行山上》、《黄河在咆哮》,这些电视剧……等等,每一个都感人肺脯。

  我曾经过听过外公讲述他小时候的故事,那时候他还小,就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日本鬼子侵略我的爷爷的家乡——滨海,天还没有亮,日本鬼子就挨家挨户的把老百姓从家中赶出去,让他们在坟墓前站成一排,里面有老人、妇女、儿童、还有外公的家人,日本鬼子用机关枪无情地扫射着,每当说到这个,外公都会情不自禁地潸然泪下。听外公讲起这个故事,都会让我对他们恨之入骨。

  让我们像那些献出生命的烈士们致以崇高敬意,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因为新中国就是他们所开拓的。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现在美好生活。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胜利了,虽然我们付出很大代价,但它也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则简单说一说。

  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抗战的胜利,还极大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为中国革命的彻底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胜利,积累了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这就是坚持团结,共同抗敌。抗日战争的胜利,向我们昭示了这条经验。在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完全可以说是团结抗战的结果。

  以上简单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虽然不是很全面但是从中还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虽然抗日战争离我们已经很遥远了,但是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伟大的战争,我们应该用心记住它,牢记先辈们的艰辛,在享受如今美好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50多年前先烈们在这次伟大的战争中做出的贡献。

  中国抗日战争,一次具有历史性的伟大的空前绝后的,对于中国极为重要的战争——值得我们记住!

  08级临床七年三班冯俊080111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发生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一次雪洗百年耻辱、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经受了严峻的锻炼和考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赢得广大人民的拥护,成为领导民族解放和振兴的坚强核心,带领中国人民的经过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写下了光耀千古的篇章。抗日战争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从1840年以来,列强对中国发起了多次侵略战争。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这些战争均属中国失败。列强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并多次割地赔款。中国人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可歌可泣的民族解放斗争,结果都失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改变了百余年来屡战屡败的纪录,第一次取得了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一次雪洗百年耻辱、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奋勇抗敌,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法西斯,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洗刷了中华民族的耻辱。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

  梁启超在论述中日甲午之役时说,那是“日本与李鸿章之战”。日本一些人因此也得出中国人没有民族观念的结论。几十年过去了,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洗礼的中国人不再是晚清帝国时所可比拟了。中国的抗日战争已是一场完完全全的民族自卫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全国各族、各地、各阶层的人民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国共两党结束了十年的内战;国民党内部停止了长期存在的纷争;蒙古、藏族、维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参加抗战;广大的工农群众用辛勤的汗水默默支撑着中国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构成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最基本的力量。中国知识分子在呼唤民众进行抗日方面,起到了先锋作用,战时内迁西南高校的师生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弦歌不辍,保存了民族的精英力量。大批青年学生更直接走上前线,形成了难以估量的代表正义的强大力量。中国工商界在抗战之初,将沿海沿江的工矿企业内迁,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工业基础。远在海外的侨胞对祖国抗战作出了无私的奉献,国民政府发行的公债,三分之一由华侨购买,抗战初期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中,有一半是归侨。中华民族真正是地无分东西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幼,都踊跃投身于这场神圣的战争中。经过中国人民八年浴血奋战,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得以废除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赢得美英苏的尊重,赢得国际大国的地位,从而使中华民族以充满自信的姿态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三、抗日战争考验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一面旗帜。在那强敌入侵、山河沦丧的严重时刻,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倡导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大限度地动员全国军民奋起抗战;是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同志提出全面抗战的路线,指出了争取抗战胜利的正确道路,制定了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燃起了人民战争的熊熊烈火,成为坚持团结、坚持抗战、坚持进步的中流砥柱。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力量得到了壮大,党员发展到130余万;军队扩充到120余万;民兵200余万;根据地扩大到19块,人口1亿。战斗取得了辉煌的作战成果:敌后战场作战12多万次,歼灭日军52万、伪军118万人;正面战场作战4万多次,战斗24次,歼灭日军53万,受降日军128万、伪军146万。

  经过了抗日战争锤炼,中国共产党已经能够比较正确地掌握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恰当而纯熟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在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强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这就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战场。

  在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十年多时间里,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没有多少外援的情况下,几乎是孤军奋战,顽强抵抗,使日本法西斯深深陷入“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虽然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也牢牢地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对其他国家的反法西斯侵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的抗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战场之一,持续时间最长。由于中国军民抗击和消耗着绝大部分日军精锐部队,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它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欧战爆发后,国民党战场方面陆续进行了第一次长沙战役、桂南战役、枣宜战役、豫南战役、中条山战役、第二次长沙战役等,抵抗了日军的疯狂进攻;八路军方面则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在华北向日军大举进攻,这场历时3个半月的大破袭战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军20645人、伪军5155人,并破坏了河北和山西的铁路和公路等交通动脉。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不断扩大,游击战争日益发展。1939年,解放区战场抗击的日军就达到日本在华兵力的62%。据日方统计,仅日本华北方面军在1940年就进行了20123次战斗,由此可见八路军的游击战给了日军多么频繁的打击。正是由于中国抗战的牵制,才使日本不得不放慢南进的速度。因此,中国的抗战无疑是控制局部战争迅速向全面战争扩展的中坚力量。

  五、中国人民的抗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配合作用,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国人民最早举起反法西斯战争的义旗,并以举国奋战最先开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战场。从“七·七”事变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人民在困难重重的环境中独自奋战了四年时间,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60%以上的陆军,使它陷于其中而不可自拔,有力地配合了苏联的对德作战和美英在太平洋的作战。对欧洲和亚洲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战略配合作用

  从1939年9月欧战爆发到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英、法、苏等国虽然已经先后参战,但在亚太地区仍然是中国孤军奋战的局面。尽管如此,中国军民还是以自己的巨大牺牲拖住了日军的主力。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然用于侵华战争,只有二成投入到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场。由此可见,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迫使日本陷入“中国泥潭”而不能自拔,使其长期难以与德、意结成军事同盟,从而延缓了战争的扩大并大大有助于其他国家的抗战。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在1941年5月27日指出,不断加强的“中国的壮丽的防御战”是阻止希特勒征服世界的计划接近完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曾经一向对中国的抗战表示轻视的丘吉尔,也不得不在1942年4月18日写道:“我必须指出,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15个师团,也许会有20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可能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特别是解放区战场的抗日斗争仍然十分激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则展开持续不断的游击战争,1943年,八路军和敌人作战24800余次,毙伤敌伪军136000余人;新四军与敌作战5300余次,毙伤敌伪军66000余人。解放区军民抗击着64%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中国的抗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中国战场的战斗有力地支持了美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到1945年日本战败时,向中国战区(包括台湾和越南北纬16°线以北地区)投降的日军共128.3万人,这个数目大约相当于全部海外日军274.6万人(不包括关东军)的46.7%。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和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财产损损失和战争消耗约达5000亿美元。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成为世界上最野蛮,最残酷的一页。因此,1945年1月6日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再次表示,我们“忘不了中国人民在七年多的长时间里怎样顶住了日本人的野蛮进攻和在亚洲大陆广大地区牵制住大量的敌军”。斯大林也肯定“中国人民及其解放军的斗争,大大地便利了击溃日本侵略力量的事业”。这正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局所作出的最为重大而突出的贡献之一。

  六、抗日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首先,正是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得以废除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的独立。随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中国战略地位的重要性终于为美、英等盟国所承认。为了使中国坚持对日本的有效作战,美、英特别是美国在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问题上的态度逐渐积极起来,而此时的国民政府也及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决心解决这个问题。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分别在华盛顿和重庆签订《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与换文》(简称《中美新约》)和《中英关于取消英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其有关特权条约与换文》(简称《中英新约》),宣布取消美、英两国在中国的治外法权及有关特权;取消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终止该条约及其附件给予两国的一切权利;英国交还天津和广州的租界,放弃英籍海关总税务司权;等等。在美、英的影响下,其他在华享有特权的国家也相继宣布放弃在华特权,与中国签订新约。这些新约的签订,标志着在法理上结束了西方列强在中国享有的百年特权,雪洗了中国人民的百年耻辱,使中国从此摆脱了半殖民地的地位,获得了国家的独立,成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

  其次,与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获得国家独立相伴随的,是中国在国际上获得了政治大国的地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26个抗击法西斯的国家于1942年1月1日—2日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布签字各国为了将这场反法西斯战争进行到底而协同作战。几乎与此同时,包括中国、泰国和印度支那的中国战区成立。以这两件大事为标志,世界反法西斯大同盟终于得以形成,从而奠定了最终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基础。值得注意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名方式,在美国的支持下,美国、英国、苏联和中国排在26个国家之首,并比其他国家提前一天签字,其他国家则按字母顺序排列于第二天签字,这就使中国作为“四大国”之一正式出现在国际文件和国际舞台上。尽管与其他三个国家相比中国仍然贫弱,尽管美国出于其战时和战后长远战略利益的考虑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但是,从根本上说,正是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英勇抗战和民族的巨大牺牲,才赢得了中国应有的国际地位。

  今天,当我们站在21世纪的高度、在世界历史发展的视野下、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审视这场发生在60年前的伟大的惊心动魄的战争时,不禁深深感到: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对外来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雪洗了中华民族的耻辱;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民族觉醒,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转折点。抗日战争考验和锻炼了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胜利奠定基础。中国抗日战争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历史上的一次雪洗百年耻辱、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得以废除近代以来的不平等条约,赢得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英勇抗战,才使中国赢得美英苏的尊重,赢得国际大国的地位,从而使中华民族以充满自信的姿态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它留下的政治遗产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优秀干部推荐理由50字

志愿书入党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