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观后感的技巧和方法
如何写观后感作文
一、对原文进行简要概括
读后感、观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个故事、一则报道或者看了一部电影、一个电视、一个节目后的感想。“读”和“观”是“感”的基础,所以,首先就要对“读”“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让读者明白你的“感”由何而来。然后再就其中你最关注的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
例如在写《残狼灰满》读后感的时候,就要先交代《残狼灰满》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书中有哪些人物,做了什么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样的。
★主要内容:《残狼灰满》这个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匹名叫灰满的狼酋的故事。
★主人公:灰满
★主要事迹、经过:在一次捕猎过程中,灰满不幸折断了一条前腿,它受了很大的痛苦,但屋漏偏逢连夜雨,不久,它又在一次搏斗中失去了一条后腿,由此,它成了一匹“废狼”,生存都成了问题。可坚强的灰满并没有一蹶不振,在强烈的意志支持下,在一匹小母狼的帮助下,它又站了起来。
★结局:为了让狼群知道它们的首领依然是勇猛顽强、有能力保护它们的狼酋,在一次捕杀岩羊的行动中,它和岩羊一起滚下了万丈深渊。
优秀示范
读《残狼灰满》有感
读完了《残狼灰满》这本书,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个高大、坚强的狼酋形象在我心目中树立起来。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匹名叫灰满的狼群首领,在一次捕杀猎物时不幸折了一条前腿,又在一次屠杀中被折去了一条后腿,使它成了一匹废狼、残狼,可是这并没有摧垮它心中顽强的意志,在一匹小母狼的帮助下,它又重新站了起来。为了让自己留在众狼心目中的形象永远是一个高大、勇猛、四肢健全的狼酋,在一次捕杀岩羊时与岩羊一起落入万丈深渊……
我掩卷沉思,眼里不禁泪花闪闪,多么伟大的狼酋形象!灰满为的不只是一个狼酋的位置,它所求的是在众狼心目中的地位与尊严。跟它相比,我感到十分羞愧。也许有人认为只要吃好玩好就行了,我却不这么认为。我发誓:一定要做一个坚强不屈的女孩,在我的人生中创下辉煌的成绩!
《残狼灰满》的狼酋精神将伴我一生一世!
名师精评
这篇读后感中,作者先是概述了残狼灰满的故事,它在磨难中一次次站了起来,成了一只坚强的狼酋。随后,作者感叹狼酋的坚毅精神,联系实际,谈这种精神对自己的启发。全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符合读后感的写作要求。
二、对内容的概括要有详有略
写读后感,“读”是基础,因此,在写作中首先要概括一下你所读的内容,为下一步写“感”作好准备。要注意的是,对内容的概括不能随意,而是要做到有详有略。通常情况下,所读内容中可能有几处内容都能引起你的感想,但一定要选择让你印象最为深刻的内容作为概括重点,这样的话,就会跟下文中写感想巧妙地衔接在一起,有利于整篇读后感的流畅。
例如,在写《西游记》的读后感时,要先交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中选取某个人物进行重点描述,略写其他内容,继而为下一步写自己的感想作好铺垫。
★主要内容:《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取经的故事,其中,菩萨心肠的唐僧、憨态可掬的八戒、任劳任怨的沙和尚和本领高强、机智勇敢的孙悟空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重点描写:每一章节几乎都以孙悟空为线索展开,几乎每一个故事中都有孙悟空的身影,可以说,无论是龙宫借宝、三打白骨精,还是勇战红孩儿……作者都将笔墨重点留在孙悟空身上,因此,较之于其他几人的表现,孙悟空的形象更让人难以忘怀。
★略写: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的故事和其他妖怪的故事。
★感想: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有很多困难,我们一定要像唐僧师徒一样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优秀示范
读《西游记》有感
放暑假了,我闲着没事做,就把《西游记》拿出来看。那本书我不知看了多少遍,但是每看一次都有新的收获。它是一本神话小说,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路上,他们打败了许多妖魔鬼怪,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取得真经的故事。
书中刻画了四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慈悲仁爱的唐僧,有好吃懒做、憨态可掬的猪八戒,有任劳任怨的沙和尚,还有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神通广大、本领高强的孙悟空。有一次,孙悟空到龙宫借兵器,他来到藏宝库,拿起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像玩玩具一样轻松自如。他还会驾筋斗云、七十二变、念避水诀……他不仅神通广大,还特别顽皮可爱。有一次,唐僧要八戒去化斋,他看到一个大西瓜,于是就把西瓜切成四块,然后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块、师父一块、猴哥一块、沙师弟一块!”但猪八戒经不住诱惑,竟把西瓜全都吃了,孙悟空看到了,就用法术把西瓜皮放在八戒脚边,结果八戒一连摔了四个跟头,摔得鼻青脸肿……读到这里,我忍不住笑出声来。孙悟空不畏艰险,把妖魔鬼怪打得直叫他“孙爷爷”。他遇到了神通广大的红孩儿都没有退缩,而是奋力地和他作战,但是红孩儿的三昧真火确实很厉害,虽然孙悟空被烧得几乎丧命,但还是拼命地和红孩儿作战,最终战胜了他。
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情节生动、引人入胜,有《龙宫借宝》、《三打白骨精》,还有《真假美猴王》……我读得津津有味,时常陷入其中,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一会儿生气,一会儿叹息,一会儿着急。作者的语言也特别生动有趣,读这本书,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而且从故事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有很多困难,我们一定要像唐僧师徒取经一样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取得成功。
名师精评
这是一篇很不错的读后感,小作者先是简要概括了《西游记》这本书的基本内容,然后重点介绍了孙悟空的所作所为,继而从“大圣”身上受到启发,明白了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困难,一定要勇敢地去克服这个道理。文章前后衔接紧密,内容详略得当,读起来很流畅。
三、要有感而发,不能为写而写
很多同学在写读后感时,要么是无话可说,要么是想说的太多,又找不到“有感而发”的“感点”。其实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在写读后感时要紧扣一个原则,就是认真阅读原作,在读的基础上寻找和自己思想产生共鸣之处,继而有感而发,做到不牵强附会,不生拉硬套,不说空话套话。总之,要“感于情”方能“动于情”,只有在原作中找到能感动自己的“感点”,才能有话可写。
例如在写《夜莺与玫瑰》的读后感时,就要先简要介绍这个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尤其要点出这个故事中让人感动或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地方,然后谈自己的感想。
★主要内容:《夜莺与玫瑰》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小伙子为了获得爱情,想为他倾心的姑娘送一朵玫瑰,但令人苦恼的是,他那里只有白玫瑰,这可不是随便就能送的。可他实在找不到适合送给姑娘的红玫瑰,为此,他烦恼不已。可事情随后有了转机,他这个苦恼的问题被一只可爱的夜莺听到了,热心的小夜莺决定帮助这位小伙,它就让花枝上的刺扎进自己的身体,然后用身上的鲜血将白玫瑰染成了红玫瑰,成就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可夜莺却因为流血过多而死去了。
★感想点:夜莺为了成全一段美好的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舍己为人的无私精神,让人感动得流泪。
优秀示范
读《夜莺与玫瑰》有感
在暑假里,我读了王尔德大师的《夜莺与玫瑰》。书中那些精彩的对话,感人的情节,至今让我深受感动。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男青年为了获得爱情,想要送给心爱的姑娘一朵红玫瑰,可当时他只有白玫瑰,为了这事,他觉得烦恼不已。这件事让一只夜莺听见了,它打听到可以用自己的鲜血来染红白玫瑰,于是让花枝上的刺扎进自己的身体。夜莺的鲜血把白玫瑰染红了,但夜莺却死去了。
夜莺为了帮助男青年实现愿望,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这种乐于助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纵观现实社会,在我们身边,不是也有很多乐于助人、不顾个人安危的事迹么?勇斗持刀歹徒的黄德山;勇抓持刀窃贼的姚振宝;勇救被劫女出租车司机的刘晓威;智擒系列抢劫出租司机案嫌疑人的韩胜利;勇抓偷车贼的李向昆;勇擒肇事逃逸司机的张振;勇斗窃贼的李洪;救火英雄梁铁练和污水井中勇救儿童的何士余,他们都是有着夜莺精神的人,都是为社会、人们所歌颂的英雄。夜莺和我们身边英雄们的善良、乐于助人,除了带给我们感动之外,还给社会传递了一种正义的能量,使得社会更和谐,更美好。我立志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长大后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名师点睛
这篇读后感中,作者先是简要介绍了《夜莺与玫瑰》这则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被夜莺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所感动,然后联系社会实际,讴歌那些见义勇为的英雄们,并表明了向这些人学习的决心。全文有感而发,一气呵成,非常不错。
四、要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来写
一篇读后感中,“感”很关键。通常情况下,一本好书、一篇好文章或是一部好电影,其中的“感点”较多,要选择其中让你感受最深、感想最多的一点去描述,而不是泛泛而谈,没有重点,结果让整篇读后感看上去内容平淡,感想很少。
例如,在写《马小跳》的读后感时,先简要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进行描述,最后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想。
★主要内容:《马小跳》这本书中主要是讲一个叫马小跳的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经历。他非常调皮,经常会和同桌发生一些小摩擦,同时,他和其他同学玩得也很快乐,还有几个死党呢,还有他时不时搞出的一些恶作剧,让人哭笑不得。
★感想点1:马小跳非常调皮,充满童真。
★感想点2:马小跳和同学玩得很快乐,有死党、重友情。
★感想点3:当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非常有趣,和他在一起,只有笑声,没有任何烦恼。因此,在写《马小跳》的读后感时,我们就可以抓住他有趣这一点,再联想起自己有趣的童年生活,会产生诸多感想。
优秀示范
读《马小跳》有感
《马小跳》这本书是我过生日那天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我拿到这本书就爱不释手,马上就翻开读了起来。
这本书主要写了马小跳的学习和生活经历,这些事都是我们经历过的,但这些事在马小跳身上,就变得有趣而好玩儿!比如马小跳和他的“冤家同桌”路曼曼之间,总有一些琐碎的事发生。还有马小跳和他的“死党”朋友玩耍的情形,都向我们反映了他们天真无邪的性格,能感觉到他们的快乐!
我觉得马小跳最有趣的一面,还是他天真可爱的性格,是他让我想起了童年的丰富多彩与那些美好的记忆。其实,像《马小跳》中的趣事、傻事,在我们身上也会发生。
说到这儿,我想到童年时的一件趣事。那是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在电视上看到火车在铁轨上行驶,心想:这列车怎么能在铁上行驶呀?我也来试一试。于是,我找来一根铁棒,拿来我的小车当火车,骑到上面想在铁棒上行驶。不料,才刚刚“启程”,我就“四脚朝天”了。我“哇——”地大哭起来,妈妈闻声赶来,了解了情况后,又好气又好笑,“唉,你这捣蛋鬼!”
写作来源于生活嘛!《马小跳》这本书让我找到了童年的“影子”。我非常喜欢这本书。
名师精评
这篇读后感中,作者先简要介绍了《马小跳》这本书的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马小跳的有趣和天真快乐,并由此联想到自己快乐的童年,全文前后衔接自然,内容轻松活泼,读起来很有趣。
五、要结合现实谈出自己的感想
一篇好的读后感,最终的落脚点是结合现实谈出自己的感想。这里的“现实”,既可以是个人的实际情况和他人的现实情况;也可以是社会现实或是经验教训之类。总之,将所读内容与自己或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流露出真实的心声,让文章更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例如,在写《读〈饭盒里的头发〉有感》这篇文章时,先要介绍《饭盒里的头发》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继而联系自己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阐发自己的感想。
★主要内容:《饭盒里的头发》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贫困生和盲人妈妈的故事,他因为经常在妈妈做的饭中吃出头发而受到同学们的议论,但懂事的小孩从来也不说什么。直到后来,同学去贫困生家中时才惊讶地发现,他妈妈竟是一个盲人。
★联系现实:小作者可以联系自己在现实中和妈妈的关系,想想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的种种作为,想想自己是否会为有一个辛勤照顾自己的好妈妈而自豪呢
优秀示范
读《饭盒里的头发》有感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饭盒里的头发》。
这个故事里的贫困生,每天都只吃豆豉,而且豆豉里还总是有头发。原来他的母亲是个盲人,但她每天都坚持给儿子做饭。
我默默地读:“邻座同学几乎每天吃午饭时,都会先从饭盒里拣出几根头发,然后若无其事地吃饭。这是个令人不舒服的发现。‘可见他的妈妈有多邋遢,饭盒里竟然每天都有头发!’同学们私底下议论着。不过,为了顾及他的自尊,谁也没有说。只是大家对他的印象大打折扣。”我读到这里,不禁想到:他母亲也真是的,为什么每次给儿子做的饭里,都有头发呢?她难道就没看到吗?不过虽然他的同学很讨厌他,但行动上还是很尊重人,这一点也不错。
我继续往下读:“跟随他来到了县城外很偏僻的一个山村。‘妈,我带同学来了!’听到同学兴奋的声音,房门打开了。‘我儿子的同学来了?让我看看。’同学年迈的母亲边说边摸索着墙壁走出来。原来她是盲人。可见,她的母亲是多么关心他啊。虽然她看不见,但她坚持给儿子做饭,万一切到手怎么办?可她不怕,可见她对儿子的爱多么无私啊!同学的饭里虽然有头发,但他也若无其事,因为他知道母亲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怎么还能再去苛求呢?”
他的儿子可真是孝顺啊,饭盒里有头发也不说。如果我在吃饭时发现有头发的话,早就和妈妈吵起来了。妈妈每天都要去上班,下班后还要给我们一家人做饭,又要做家务,我本以为这都是妈妈应该做的,从没想过要帮妈妈分担点儿。现在想想,妈妈每天可真是辛苦啊!有时候我还会和她吵架,现在可真是后悔啊。我以后不能再这么做了,我平时不能动不动就和妈妈吵,没事的时候,还要帮妈妈做一些家务,这样妈妈就不会那么辛苦了。
母爱真是伟大啊!
名师精评
本文中,作者详细介绍了《饭盒里的头发》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述了一位盲人母亲对儿子伟大的爱。然后笔锋一转,联想到自己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些事情,感叹母亲真的很辛苦,决心以后为妈妈分担一些家务活儿。文章结合实际谈感想,情感十分真挚。
观后感及影视短论的写作技巧
一)“评什么”
在影片中可评的角度很多。就一部影片而言,可以评主题、评人物、评细节、评场面、评艺术特点、评电影语言的运用等;就多部影片来说,可综合评论一系列影片,阐明某一时期电影艺术创作的倾向和特点;可综合某一类影片(如惊险片、探索片等)进行评论;可综合同一类问题(如古装片的雷同化等)进行评论;另外,还可以进行电影专评,如平添编剧、评导演、评演员、评摄影、评美工、评音乐等。
面对这些可评的内容,初学写影评的中学生具体应如何处理呢?最好的办法是“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抓住影片中给自己留下印象最为深刻、最能激发自己写作欲望的问题来写,这样便于对问题作深入细致的评论,忌面面俱到。
影评写作可以有长有短,可着眼于一部影片的一个镜头,也可以着眼于一种电影现象。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要对一部影片作出全面的评价比较困难,练习写影评,可从评论一个人物形象、一个情节、一个场面入手,可对演员演技。拍摄技巧、导演意图、影片风格、色彩、语言、音乐等进行单一的评析。随着写影评水平的提高,就可对某一人物形象,如影片中的学生、教师、军人等银幕形象发表看法,也可以从纵向谈某一阶段电影的回顾或某一体裁电影的回顾,分析其得失;或从横向谈某一风格的电影,如西部电影、贺岁片、娱乐片等,或横纵向结合,谈一个导演的风格,如谢晋模式、张艺谋现象等到。初涉影评写作不宜贪大求全,而应从一点一滴写起,思考挖掘,连缀成篇。
(二)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濛濛》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开始练习写作影评时还应该注意:语言要朴实,要个性化。写影评一定要讲真话,讲自己的话,不要抄袭别人的评论。唯独自己的感受和朴实的语言,才会使自己的评论富有个性和新意,也才会给读者带来清新的感受。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
观后感的写作方法有哪些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
观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观”生发的,“引”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如所看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观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在引出“观”的内容后,要对“观”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写观后感最忌的是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往往使观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藕”断而“丝”连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
一篇好的观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观后感始终要受“观”的约束,开头要引“观”,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观”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回扣“观”的内容不放松。以上四点是写观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关于电影观后感的写作方法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观后感怎么写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观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一遍,先写张鸣鸣如何品学兼优,再写张鸣鸣的父亲突然去世,母亲因承受不了这一打击而重病缠身;接着写张鸣鸣从自己学梳头开始,怎样担负起繁重的家务,接受一个个严酷的考验,然后写她在社会的帮助下一天天长大。最后结尾时才写到:我要向张鸣鸣学习,不被困难所屈服,从小要学做自己能做的事。针对这样一篇结构的观后感,我首先肯定他看得很认真,记住了影片的情节,但从观后感的文体要求上看,是不合格的。因全文只有最后一句“感”,虽然这句“感”的内容贴切,但文章没抓住感”这个重点,写偏了,好像一篇电影内容简介。
我强调学生应以“感”为主,从文字上看,“感”的内容大约占影片主要内容的四、五倍。文中适当引用影片内容,是为“感”服务的。因此,引用电影内容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具体叙述,更不要什么细致的描写。观看了《伟人爱迪生》后,要求学生:谁能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有个同学说:本片主要讲述爱迪生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扫地下室的清洁工成长为一个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的过程;还有个学生补充说:主要讲了他发明电灯的事,我将两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比较:前者准确些,后者只是无数发明中最突出的一项,并肯定他们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然后让学生抓住一点谈自己的感受。如爱迪生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怕失败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克服以叙述故事为主的毛病了,不仅突出“感”字,而且读后能感人。
有的同学写观后感,只是在开头提一下“观了某部影片后,大有启发”等字样,以后就脱离了原片,说上一通自己的感想,牛头不对马嘴,无实际意义。要让“观”和“感”相吻合。如观了《火烧圆明园》,发现有的同学“感”与“观”内在联系不紧,有的根本无联系,他们写了一下影片内容后,就写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如何在中国烧、杀、抢。抓不住影片的主题思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从中找了几篇写的好点儿的进行评讲、引路。有个叫王天波的同学在题为《落后就要挨打》一文的结尾时这样写到:影片中那几根石柱至今还挺立在圆明园的废墟上,仿佛在警示人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作为新中国的接-班人,一定要学好本领,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不让历史悲剧重演。在这段结尾中,习作者再次将“观”到的“几根石柱”抓住,发表“落后就要挨打”的“感”,使文章全文一体,使“感”发于“观”、“观”服务于“感”。
要写好“感”就该联系实际,深入发挥,把自己的“感”写深、写透。这里的实际,不是单指自我实际,还包括他人实际,社会实际。如观了《四个小伙伴》,我让学生说说丁小东等四个小伙伴他们开始错在哪里?你们也有过他们的想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认为四个小伙伴错在认为只做一件好事就会成功。有个同学说,他自己原来就有类似的想法,每年三月五日,他都做一件好事,他认为自己就是雷锋似的好少年了。还有个同学说,他为班级主动打扫过两次清洁,有的一次也没主动打扫,却还被评为“红花少年”。认为老师、同学们偏心。看了《四个小伙伴》后,他和四个小伙伴一样,都认识到只有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观后感的写作技巧
一、简述原文内容。
可以先交代所读书或文章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提出自己的观点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尽量不要大段地叙述所读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二、亮明自己的基本观点。
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观点句表述的是文章的中心观点,它在文中的位置是灵活的,可以在篇首开门见山,也可以在篇末深化主题。
三、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并注重联系实际。
读后感的重点部分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这样比较有说服力。(选自《作文指导报·小高版》)如需购买,可进入官方微书店放心选购!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还应当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四、把握好“读”与“感”的关系。
首先,先“读”而后“感”。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选自《作文指导报·小高版》)如需购买,可进入官方微书店放心选购!
其次,要准确选择感受点。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这个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掌握真才实学才是最重要的;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否则会给浑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
初写读后感,同学们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学生例文欣赏
信念不败 人生不倒 读《老人与海》有感
周末,我读了《老人与海》这本书,书中的老人——圣地亚哥已经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了,尽管他在别的渔夫眼里是个失败者,尽管他费尽力气捕到的大马林鱼在归途中一再遭到鲨鱼的袭击,最后被吃的只剩下鱼头、鱼尾和脊骨,但这都没有摧毁老人那不屈的信念。
看了这本书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看到了海滩上那巨大的鱼骨,仿佛看到了老人梦中的狮子,也仿佛看到了我记忆中那颗不起眼的弹珠。
记得去年“三八”节,妈妈带我去她单位参加文艺活动,其中一项夹弹珠游戏让我记忆犹新。游戏开始了,我代表妈妈兴致勃勃地拿起筷子夹弹珠,然而碗里的弹珠像故意跟我作对似的,我一夹,它就溜。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夹起一颗弹珠,谁知它圆圆的身子一滚,又滑落到碗里去了。顿时,我像泄了气的皮球。无论妈妈和她同事怎样鼓励,我都提不起精神再去夹弹珠了。“就这斗志呀?”妈妈同事的一句话,把我的眼泪都说出来了。我心里愤愤不平:就这斗志,怎么了?在读完《老人与海》后,我才知道我的斗志真是马尾串豆腐——提不起来。小小的弹珠怎么能跟大鲨鱼相提并论呢?圣地亚哥在和鲨鱼搏斗时,鱼叉被鲨鱼带走了,他就把刀绑在船桨上继续作战;刀子断了,他就用木棍作战;木棍也没了,他干脆就用船舵作战。我跟弹珠作战,“枪”始终在,我却断然投降……老人永不服输的顽强意志,不正是我所缺少的吗
我们的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当挫折一次次来临时,我们需要有老人圣地亚哥那样钢铁般的意志和永不言败的信念,去支撑我们战斗,勇往直前。信念不败,人生不倒,这就是《老人与海》给我的启示。
观后感的写法技巧指导介绍
观后感其实很好写,有套路的,一般来说800字到100字,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1.开篇立意,简单介绍所观看的影片。
2.表达自己的观点,分第一点第二点等序号方式,每个观点后举影片中的例子,加强自己观点。
3.结尾的时候结合影片简略总结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提几个影片当中不足的地方。
观后感,从日常应用上来看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三类:摘抄式,概括式,有感式);从文体上来讲属于议论文的范畴:有观有感,有叙有议,观为感之先,感缘读而发,观以感为主,感以观为基,形式灵活,富于变化,能够及时地反映生活,影响生活,又是考试常出、写作简便的文章体裁之一,所以我们必须准确熟练地掌握它运用它。我们平常所说的读后感是广义的,包括读后感、听后感、观后感、看后感、做后感等;狭义的专指读后感。
点题(点):读了之后心潮长(2小句)
引述(引):如此这般概括讲(少于三分之一篇幅)
议论(议):抓住核心说一句(1小句)
联想(联):古今中外正反想(一半以上篇幅)
结尾(结):结尾方法须注意
上挂下连谈希望
写好观后感作文的写作技巧
读后感写的是自己读了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后的感想。观后感写的是看了一部电影或一出戏剧一部电视剧一场演出一幅书画后的感想。二者的写作要求是一样的:既要写看到的作品的内容,又要写由此产生的感想;作品内容要写得简略,感想要写得具体;要有叙述有议论。怎样写出符合要求的习作呢?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理解作品,选定感发点。
理解作品是写读后感、观后感的前提。我们要认真研读观看作品,理解作品的写的或表现的内容是什么,要说明什么道理赞扬人物的什么精神。在此基础上思考:这篇(部)作品的哪些情节精彩,为什么说它精彩?哪个地方使自己深受启发,受到了怎样的启发?哪个地方引起自己的联想,引起了怎样的联想?自己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自己不喜欢那个人物,为什么不喜欢?这样以来,我们就会产生好多的感想,把所有的感想排排队,比较一番,看看其中哪一个(最多两个)感想最深刻、最有话可说、最有现实意义,就把这个(最多两个)感想作为这篇读后感、观后感的感发点。
二、起个凝练醒目的题目
读后感、观后感的题目要凝炼醒目。题目可以提示出习作的内容,如《〈周恩来〉观后感》、《读〈邱少云〉有感》;也可以提示出感发点,如读了《小马过河》写读后感,用“要亲身尝试”做题目。
三、开头要简洁,为下文做铺垫
读后感、观后感的开头要简洁明快,为下文做好铺垫。如“《灯光》读后感”这样开头:“读了《灯光》,我被郝副营长的英雄事迹感动得流下眼泪。”紧扣题目只用一句话就交待明白了读的文章是什么,总的感受是怎样的,为下文介绍郝副营长的事迹和具体写自己的感受做好了铺垫。
四、引述作品有关内容再分析议论亮出感发点
为了增强习作的说服力,接下来要把作品里引发自己感发点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引述出来,再对这些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和议论,然后亮出感发点。如写“《周恩来》观后感”,用几十字引述周总理到农村去访贫问苦、到工厂去视察生产、到地震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在病重住院期间还坚持批阅文件的感人事迹后,再经过一番分析议论,然后亮出感发点:“周总理为了祖国和人民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呀!”别人读了会觉得习作的感发点有理有据,入情入理,值得信服。
五、立足感发点引申联想
亮出感发点后,还需要联系社会生活中类似的或相反的事例、现象,展开分析议论,以增强文章的现实意义和感染力。如看华君武的漫画《假文盲》写观后感,在亮出感发点“假文盲的行为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后,联想到社会上一些人随地吐痰践踏草地不走斑马线等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并分析议论他们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又联想到小同学在乘车时主动为老年人、孕妇让座的事例,与前者进行对比,然后褒扬小同学的高尚品质。这样以来,不仅文章的内容丰富了,而且有了针对性,有了现实意义,感染力就增强了。
六、结尾注意强调、升华感发点
读后感观后感结尾时要注意强调和升华感发点:如“《小兵张嘎》观后感”这样结尾:“张嘎凭着机智勇敢战胜了敌人,他是一个小英雄。我要学习张嘎,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和考验。”既强调了感发点——嘎子机智勇敢,又说了自己要机智勇敢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和考验,从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文无定则。初写读后感观后感,同学们可以按这个步骤写,在基本掌握了写作方法后就要追求创新。相信你们一定能写出优秀的读后感、观后感。
如何写出真情流露的观后感
一、正确把握文章内容。常见的观后感一般包括三大块内容:1、内容简介。用简单几句话概括影片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读了一篇课文归纳主要内容一样,做到既完整又简练。2、发表评论。写这部分时,同学们可向自己提这样几个问题:你对影片中哪件事印象最深刻,为什么?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哪个场面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只要选择其中一个问题深入思考并写下来,就构成了自己对影片中某人或某事、某个镜头的个性评价。3、抒写感受。这是观后感的主体部分,学生往往言不由衷,空喊口号。最有效的方法是作比较:或将片中人物与自己比较,寻差距,找不足;或与身边熟悉的人相联系,阐发自己的观点;或将电影中的先进事迹与生活中、社会上的现象比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谈感受。在写作时,同学们可简单列举一些亲身经历、耳闻目睹的事(或人)使自己的感受有血有肉,叙议结合。一句话,只有联系自己,联系生活和实际,才能写出真情实感。
二、找准写作的切入口。一部电影人物众多,内容纷繁,情节纵横交错。写作时不能面面俱到,必须找到一个切入口展开全篇,好像一条红线将“简介-评论-感受”三块内容串连起来。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1、选择一个人物。一部电影看完,有的同学对主角赞不绝口,有的对某一配角记忆深刻。不管怎样,只要挑选一个人物,透过其言行举止走入他的内心,由此而发表评论,抒写感受。2、截取一个片断。即选择影片中的一个小故事或一个独立的情节展开。如电影《任长霞》中,表现任长霞一心为民的事例很多。同学们就可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作为切入口,联系实际谈感受。3、描写一个镜头。即采用特写或素描的方法,生动描述影片中感人至深的一个镜头,引发自己的情感共鸣,进而谈体会说感受。
三、循序渐进写出特色。初学观后感的同学可按照常见的“简介-评论-感受”三段式顺序谋篇布局,这样容易上手。有时,“评论”和“感想”可合二为一,边点评边写感受。有了一定基础后可突破固定结构,采用边叙边议边抒情等方式,围绕一条中心线索,写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写好观后感作文的方法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二、读后感/观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三、写读后感/观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观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四、写读后感/观后感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是要重视“读”
在“读”与“感”的关系中,“读”是“感”的前提、基础;“感”是“读”的延伸或者说结果。必须先“读”而后“感”,不“读”则无“感”。因此,要写读后感首先要读懂原文,要准确把握原文的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语句的含义,深入体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准确选择感受点
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会有许多感想和体会;对同样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更是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启迪。以大家熟知的“滥竽充数”成语故事为例,从讽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领悟到没有真本领蒙混过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馅”,认识到掌握真才实学的重要性;若是考虑在齐宣王时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领导者要有实事求是的领导作风,不能搞华而不实,否则会给混水摸鱼的人留下空子可钻;再要从管理体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进一步认识到齐宣王的“大锅饭”缺少必要的考评机制,为南郭先生一类的人提供了饱食终日混日子的客观条件,从而联想到改革开放以来,打破"铁饭碗",废除大锅饭的必要性。
一篇读后感,不能写出诸多的感想或体会,这就要加以选择。作为初学者,就要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又觉得有话可说的一点来写。要注意把握分析问题的角度,注意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众多的头绪中选择最恰当的感受点,作为全文议论的中心。
初中作文课中,除了写“读后感”外,老师还会要求同学们在看完一部电影、电视片或参观完某一展览后写“观后感”,观后感的写法与读后感是一样的,只需在第一部分简述所观的内容,然后引出观点、展开论述就可以了。
谈谈观后感及影视短论的写作基础技巧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艺术,以其生动的直观性和逼近生活的真实感而易有广泛颀赏性。一部优秀的影片能使人得到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陶冶。许多同学在观看影片后常会有感而发,尝试写作影评,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影视鉴赏能力,端正我们的审美观念有相当大的帮助。因此,在看电影时不能漫不经心,而要全神贯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画面、音乐、对白、音响、表演等方面都要体察精微,并及时捕捉闪光的东西。这样在写的时候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写影评,应该把握好这样几点
1、捕捉住感受点。一部电影涉及的方面很广,需要品评的着笔点很多。这就需要对电影反复回味思考,用心灵再度感受,把握往影片中最能动人的地方,并使之在自己的笔下得到理性的升华。如观看了《泰坦尼克号》,不能只简单地叙述这场爱情故事,而要从主人公生与死的考验中感悟到人性的光芒。
2、抓住细节,诠释其深刻涵义。所谓细节,是影片画面中对表现对象的局部或细微的变化进行精要细致的描绘。细节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道具的运用,色彩的调度,声音的变化等。典型的细节对展现人物性格、设置悬念、推动情节发展都起着积极作用。如《大转折》中先后三次出现蒋介石的背影,每一次出现都预示着******军队下一次的失败,通过三次背影的刻划,将蒋介石政权日薄西山的局面富于象征性地体现出来。
3、立意要新,开掘要深。写影评要有新意,要有独到的见解,抓往要点,自感而发。要做到有新意,一是要抓住影片内容,结合台社会现买;二是要准确把握住影片的精神实质,挖掘影片本身所包含的深刻内涵。例如对张艺谋电影的分析要紧扣住时代背景,但也不必要都从思想意义角度分析,如巩俐在张艺谋电影中的形象塑造,张艺谋电影中的男性形象等,都是可以开掘的领域。
4、要实事实是地分析评价。鲁迅先生说过:评论作品必须坏处说坏,好处说好,还要知入论世。他说倘若论文,最好的是顾及全篇,非目顾及作者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况,这有较为确凿。对影片作实事来是的评价,要求我们用全面的观点,不是顾其一点,而是观照全片。顾及编导的意图、表演的全部以及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等等,作恰如其分的分析与评价。不能强导演、演员、片中人物所难,求全责备。同的,我们在写影评时,也不能人云亦云,如评《情深深雨濛濛》时,有一位同学冷静地指出编导将荧屏中的军阀(如萍、依萍的父亲)形象拔高了——他遇见美丽的女子就抢来作为姨太太,可原因居然是她们像自己的初恋情人。
5、要重视影片的艺术分析。电影是通过艺术手段来表现主题、塑造人物、抒发感情的,所以影评要重视对影片艺术的高下进行分析。这种分析应具体详细,由表及里,言之有物;评价则应观点鲜明,实事求是。在艺术评析中,字里行间渗透出电影意识,尽可能恰当地运用电影艺术名词术语,还需要有对电影艺术的深刻感受与理性把握。这可以通过阅读电影理论书籍和多欣赏优秀影片来解决。
叙议要结合,突出评论。影评离不开叙事。但切忌过多地叙述故事,要突出分析写评价。当然,所评所析不得脱离影片孤立地进行。
设计好影评的标题至关重要。一般来说,它由正副标题构成。正题--揭示文章的中心,必须简明扼要,而又耐人寻味,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给读者带来审美愉悦,它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副题--点明评论对象,交待片名或评论角度,它是正题必要的补充。二者相得益彰,能使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