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端午节的诗有哪些

  1、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端午》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3、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9、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3、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15、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16、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杜甫《端午日赐衣》

  17、文字间金钗,消尽晚天微暑。无雨。无雨。不比寻常端午。陈三聘《如梦令》

  18、天气润罗衣,病起却忄欠微暑。休雨。休雨。明日榴花端午。范成大《如梦令》

  19、赢得儿童,红丝缠臂,佳话年年说。龙舟争渡,搴旗捶鼓骄劣。张榘《念奴娇》

  20、重午佳辰独掩门。巢燕引雏浑去尽,销魂。空向梁间觅宿痕。李之仪《南乡子》

  21、有意庄严端午,不应忘却重阳。菖蒲九叶,金英满把,同泛瑶觞。朱翌《朝中措》

  22、画帘开、束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

  23、逢佳节,粼粼波上,百舟争渡。奸当道,谣言布;遭放逐,悲难诉。王充《满江红》

  24、江上荒城猿鸟悲,隔江便是屈原祠。一千五百年间事,只有滩声似旧时。陆游《楚城》

  25、楚湘旧俗,记包黍沈流,缅怀忠节。谁挽汨罗千丈雪,一洗些魂离别。张榘《念奴娇》

  26、梅夏暗丝雨,春秋扇浪风。香芦结黍趁天中。五日凄凉千古、与谁同?万俟咏《南歌子》

  27、竞渡齐登杉板船,布标悬处捷争先。归来落日斜檐下,笑指榕枝艾叶鲜。钱琦《竹枝词》

  28、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9、我游南宾春暮时,蜀船曾系挂猿枝。云迷江岸屈原塔,花落空山夏禹祠。陆游《三峡歌》

  30、好是佳旦称觞,班衣拜舞,有鹓雏相对。后院婵娟争劝酒,端午彩丝双紧。王迈《念奴娇》

  31、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蛟龙得雨鬊鬣动,螮蝀饮汀形影联。刘禹锡《竞渡曲》

  32、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刘禹锡《竞渡曲》

  33、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黄公绍《潇湘神》

  34、侧闻屈原兮,自沉汨罗。造讬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殒厥身。

  贾谊《吊屈原赋》

  35、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汨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文天祥《端午感兴》

  36、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骑父稚子香囊佩,粉俏媳妇把景撷。许文通《端阳采撷》

  37、鱼腹魂销,龙舟叫彻,不了湖亭张戏。满庭芳芷。正艾日高高,葛风细细。刘辰翁《齐天乐》

  38、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39、艾虎钗头,菖蒲酒里,旧约浑无据。轻衫如雾,玉肌似削,人在画楼深处。周紫芝《永遇乐》

  40、稽古堂前,恰见四番端午又来江上,听鸣鼍急鼓。棹歌才发,漠漠一川烟雨。郭应祥《传言玉女》

  41、萱草榴花,画堂永书风清暑。麝团菰黍。助泛菖蒲醑。兵辟神符,命续同心缕。张孝祥《点绛唇》

  42、便收拾银瓶,当垆人去,春歇旗亭。渊明权停种秫,遍人间,暂学屈原醒。罗志仁《木兰花慢》

  43、独写菖蒲竹叶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瓯江死,舟楫何劳吊屈来。汤显祖《午日处州禁竞渡》

  44、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欧阳修《鱼家傲》

  45、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潘尼《送卢弋阳景宣诗》

  46、石榴一树浸溪红。零落小桥东。五日凄凉心事,山雨打船篷。谙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姜夔《诉衷情》

  47、叹家亡国破,汨罗归处。志洁行廉争日月,辞微文约传千古。子沉江,鹤驾泪淫淫,何其苦。王充《满江红》

  48、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49、乘兴挈朋侪,游赏遍、南峰佳致。崇仙岸左,争看竞龙舟,人汹汹,鼓冬冬,不觉金乌坠。杨无咎《蓦山溪》

  50、门艾钗符关何事,付与痴儿呆女。耳不听、湖边鼍鼓。独炷炉香熏衣润,对潇潇、翠竹都忘暑。许及之《贺新郎》

  51、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赵以夫《芰荷香》

  52、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

  53、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苏轼《屈原塔》

  54、人命草头露,荣华风过尔。唯有烈士心,不随水俱逝。至今荆楚人,江上年年祭。不知生者荣,但是死者贵。文天祥《端午》

  55、当年忠血堕谗波,千古荆人祭汩罗。风雨天涯芳草梦,江山如此故都何!流棹西来恨未消,鱼龙寂寞暗风潮。文天祥《端午感兴》

  56、谁念词客风流,菖蒲桃柳,忆闺门铺设。嚼徵含商陶雅兴,争似年时娱悦。青杏园林,一樽煮酒,当为浇凄切。南薰应解,把君愁袂吹裂。张榘《念奴娇》

  57、吴天五月水悠悠,极目烟云静不收。拾翠有人卢女艳,弄潮几部阿童游。珠帘枕簟芙蓉浦,画桨琴筝笮艋舟。拟向龙楼窥殿脚,可怜江北海西头。陈子龙《五日》

  58、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卢肇《竞渡诗》

  59、幽欢一梦成炊黍,知绿暗,汀菰几度。竹西歌断芳尘去,宽尽经年臂缕。梅黄后,林梢更雨。小池面,啼红怨暮。当时明月重生处,楼上宫眉在否?吴文英《杏花天》

  60、看龙舟,看龙舟,两堤未斗水悠悠。一片笙歌催闹晚,忽然鼓棹起中流。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锦看吴儿。

15首最经典的端午节古诗词

端午节的诗句和意思

  端 午 (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注释】

  ①端午: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日。自:自从。

  ②屈原(前340—前278):中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战国时代楚国政治家。名平,字原。因贵妃郑袖、令尹子兰、大夫靳尚等诋毁排挤,被贬黜流放。楚败于秦,郢都失陷后,自沉汨罗江。相传端午节习俗就是源自对屈原的纪念。

  ③楚江:楚国境内的江河,此处指汨罗江。

  ④直臣:正直之臣,此处指屈原。

  译文:

  节气中端午节的来历是因谁开始的,自古以来传闻是为了纪念屈原。

  只能嘲笑楚江尽管空阔浩渺,也不能洗刷尽忠臣的冤情。

  【简释】

  端午即农历五月初五日,为民间“一年三节”之一。相传此日为我国第一位伟大诗人屈原投江自尽日,后人伤其冤死,特以粽投江祭祀并划船捞救,遂相沿而成端午节日食粽和龙舟竞渡的风俗。作者这首绝句更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尽管后人百般歌颂、祭祀,像屈原沉江这样的悲剧毕竟发生了,如此冤屈是不能简单地洗刷干净的。这首诗言近意远,言简意深,很有力量。

  《和端午》

  【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译文】

  龙舟竞赛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载哪里还能回还啊?国破身死现在还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绝唱之离骚在人世间了!

  《乙卯重五诗》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译文】

  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

  节令门.端阳

  (清)李静山

  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译:(过端阳节的时候)买了樱,桃,桑椹,菖蒲,而且买了雄黄酒,并且在家门口贴上了黄符纸 (注意雄黄,菖蒲,黄纸都是辟邪的),(虽然贴了这么多辟邪的东西),但是还是担心债主找上门来

端午诗歌

  一、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注释

  ①碧纨:绿色薄绸。

  ②芳兰:芳香的兰花,这里指妇女。

  ③流香涨腻:指女子梳洗时,用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杜牧《阿房宫赋》:“弃脂水也”。

  ④这句指妇女们在发髻上挂着祛邪驱鬼、保佑平安的符录。

  赏析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本名“端五”。《太平御览》卷31引《风土记》:“仲夏端午、端、初也”。亦名“端午”、“重五”、“重午”。民间有端午吃粽子、赛龙舟、吊屈原等风俗。

  本篇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篇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篇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的祝贺。

  二、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作者】苏轼 【朝代】宋代

  肩舆任所适,遇胜辄留连。

  焚香引幽步,酌茗开静筵。

  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

  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

  忽登最高塔,眼界穷大千。

  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

  深沉既可喜,旷荡亦所便。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归来记所历,耿耿清不眠。

  道人亦未寝,孤灯同夜禅。

  译文

  乘坐小轿任性而往,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

  在寺院里焚香探幽,品尝香茗与素斋。

  蒙蒙细雨时作时停,清幽小窗更显妍丽。

  这里四面环山,如坐盆中,难见太阳,草木自生自长,苍然一片。

  登上寺内最高的塔,放眼观看大千世界。

  卞山的影子映照在城郭上,太湖烟波浩渺,浮天无岸。

  像卞山这样深厚沉静当然喜欢,也喜欢太湖吞吐云天,无所不容的旷荡气度。

  游兴还没有结束,但村落中已经出现袅袅炊烟。

  归来后记下今天的游历,心中挂怀无法入眠。

  道潜也没有睡意,孤灯古佛,同参夜禅。

  赏析

  诗的开头四句,直叙作者乘坐小轿任性而适,遇到胜景便游览一番。或焚香探幽;或品茗开筵,筵席上都是素净之物,以见其是在寺中游览,四句诗紧扣题目中的遍游诸寺。

  “微雨”以下四句,转笔描绘江南五月的自然景色,蒙蒙细雨,时作时停,寺院的小窗,清幽妍丽,四面环山,如坐盆中,山多障日,故少见天日。草木郁郁葱葱,自生自长,苍然一片。苏轼本人对此四句诗很欣赏,自谓“非至吴越,不见此景”(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这四句诗捕捉到了湖州五月的景物特点。

  当诗人登上湖州飞英寺中的飞英塔时,放眼观看大千世界,笔锋陡转,又是一番境界:诗人进一步描绘了阔大的景物。“卞峰照城郭,震泽浮云天”二句,写景很有气魄,既写出卞山的山色之佳,又传神地描绘出浮天无岸,烟波浩渺的太湖景象。此二句诗与“微雨”以下四句,都是写景的佳句。

  据《苕溪渔隐丛话》记载:“东坡渡江,至仪真,和《游蒋山诗》,寄金陵守王胜之益柔,公(即王安石)亟取读之,至“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乃抚几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这就可见王安石对“峰多”两句是如何赞赏了。但这两句的意境,又完全出现在《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的写景名句中。“盆山不见日”与“峰多巧障日”差可比肩,“震泽浮云天”比起“江远欲浮天”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个大手笔,写诗要能放能收。苏轼这首诗,在达到高峰之后,他先插入两句议论,以作收束的过渡,对眼前所见的自然美景,发表了评论,说他既欣赏太湖的那种吐吸江湖、无所不容的深沉大度,又喜爱登高眺远,景象开阔的旷荡。紧接此二句,便以天晚当归作收,却又带出“墟落生晚烟”的晚景来,写景又出一层。最后四句,又写到夜宿寺院的情景,看似累句,实则不然。与道人同对孤灯于古佛、同参夜禅的描写,正是这一日游的一部分。

  这首纪游诗,作者在写景上没有固定的观察点,而是用中国传统画的散点透视之法,不断转换观察点,因此所摄取的景物,也是不断变化的,体现出“遇胜辄流连”的漫游特点,诗人的一日游,是按时间顺序而写,显得很自然,但又时见奇峰拔地而起,六句写景佳句,便是奇崛之处,故能错落有致,平中见奇。

2015年端午节诗歌

  【第1首】

  屈子颂

  掬一捧汨罗水,

  她甘甜清凉,

  溢满粽香。

  生生不息的龙子龙孙,

  聚拢在端午时光,

  祭奠不朽的屈子,

  到处是凝泪的面庞。

  手捧滚烫的角粽,

  包进去的是一腔悲壮!

  掬一捧汨罗水,

  她醇如琼浆;

  柔似雄黄,

  那是诗人屈子留下的华美篇章。

  刚直不阿的屈子,

  忧国忧民的屈子,

  你的眼里充满了悲伤,

  你的《离骚》演奏出唯美绝唱;

  你的《天问》和《橘颂》,

  你的《九歌》与《九章》,

  都是文学史上非凡的标榜!

  奔流不息的汨罗江,

  在中华大地上荡气回肠,

  深吟浅唱的汨罗江,

  你接纳了数不清的角粽,

  你承载了道不尽的画舫,

  不知道,

  你能否让屈子的心,

  不再哀伤

  拿起笔吧,

  让屈子的情感穿越时空,

  引领我们奔向希望,

  在诗人的节日里,

  尽情张显诗的力量!

  【第2首】

  粽香遐想

  伴随着改革开放

  节假日更加精彩纷呈

  像模像样

  小长假的设置

  让传统的端午节也极尽张扬

  商家抓紧时机

  卯足了劲

  出台各种新花样

  休闲 旅游 购物----

  极尽人之所能 想之所想

  端午文化大餐

  可谓名目繁多 各种各样

  在飘着粽香的汨罗江

  炎黄子孙深情地祭拜屈原

  把爱国主义传唱

  划龙船 赛龙舟

  锣鼓震天响

  越来越有气场

  艾草、菖蒲驱邪避瘟

  可在现代化的居室中

  已难找到适合挂它的门框

  端午诗会却越来越像样

  诗歌把人们带入高雅的殿堂

  平服了焦躁

  把最美好的语言来品享

  粽子—永远都是端午的主唱

  吃粽子没得商量

  如今的粽子

  可谓名目繁多

  金粽子 银粽子

  包裹着足够的黄金

  也闪亮登场

  可我

  依然眷恋着孩童时那最简单粽子

  我只偏爱那传统的粽香

  年年都要过端阳

  儿时包粽子的场景

  我永远难忘

  五月节包粽子

  那可是当年的大事一桩

  江米 红枣 苇叶早早备齐

  盆盆盞盞摆在地上

  母亲坐在小板凳

  一包就是一箩筐

  孩子们吵闹着要帮忙

  乖巧的姐姐站一旁

  小院里洒满了笑语

  一地的阳光

  妈妈包的粽子个个好品相

  结结实实 饱满 紧帮

  棱角分明 周正 漂亮

  品尝馈赠 情深意长

  同住在一个大杂院

  左邻右舍都要相互送往

  巧媳妇会受到众邻的夸奖

  贤妻良母的美名谁不想当

  苇叶绿 苇叶黄

  糯米粽子甜又香

  端午那天把饭当

  还能蘸上一点糖

  那时的粽子

  虽不像今天这般的丰富

  可吃起来却格外的香

  那种特殊的独有的甜香

  是我童年记忆中的永不忘

  那饱满的粽子里

  包着母亲的无限爱心

  包着母亲的追求和向往

  它引我深思

  引我遐想

  手捧香粽

  有如捧着一部端午节的文化典章

  在物质极大匮缺的年代

  这普普通通的粽子

  是母亲曾经的追梦

  是母亲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是母亲勤劳智慧的结晶

  是母亲无私奉献的热血一腔

  它深刻的内涵

  已经深深地沉积在我的心房

  今天

  端午文化有了更丰富的内容

  形式也更加多样

  咀嚼着绵软甜甜的粽子

  难忘那传统的粽香

  愿这纯正 朴实的糯香

  长长久久永留在心上

关于端午节的诗歌

  【宋】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端午节5句英语短文

端午节的由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