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分论点万能模板
议论文指导:分解论点的步骤与方法
A、并列式分解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性质和内涵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a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b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c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a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b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c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练习1:学会宽容。
(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
(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练习1、去恶从善
1、去恶从善应从小事做起。
2、去恶从善应有明确的是非观。
3、去恶从善需要足够的勇气。
练习2: 开拓
(1)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研发或改进工作,抢抓机遇赢得先机。
(2)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生产经营具有超前意识。
(3)敢为天下先,尝试别人没做过的事。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
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3:爱:a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b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c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a 珍惜拥有的亲情。 B 珍惜拥有的友情。C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课堂练习1:肩膀
(1)王选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2)李春燕用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
(3)洪战辉用宽大的肩膀撑起困境中的家庭。
高考议论文作文写作技巧:议论文4大板块
模板一:总分热点式
名校·模板绝技
这种模板是把总分这一常规形式和热点内容有效地统一起来。结构上的常规有助于考生考场正常发挥,内容上让文章贴近热点,具有时代气息。
“总分”有三种基本形式:1.先总后分。文章开头部分总括提出所要叙述事件的整体面貌、基本特征或中心观点,然后分别从若干方面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或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分论点具体加以阐述。2.先分后总。3.先总说,后分说,再总说。无论使用哪一种形式,都应注意,分总之间必须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分述部分要围绕总述的中心进行,总述部分应是分述的总纲或水到渠成的总结。
热点即近期受关注的话题。考生一般在考前都要注意这方面的素材积累。热点素材以“分”的形式出现,可以采取在文章列举事例、具体详细地加以描写等具体形式出现。
优点:操作简易,贴近时代
模板二:美句片断式
名校·模板绝技
这种模板一般是:开头好句好段,中间三个片断,结尾点题深化。
文章开头调动各种表达技巧,让其文采斐然,给阅卷老师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从而赢得阅卷老师的“欢心”,获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开头可以:1.巧用对偶,让文章有整齐美和韵律美;2.妙用比喻,让文章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3.巧用排比,使文章内容集中,节奏鲜明,有气吞山河之雄伟和水泻千里之壮观。片段可以是历史故事、现实故事、他人故事、自己故事、国外故事、国内故事等,尽量镜头式描述,各有代表性,多角度,有内在联系,不要重复。结尾可以卒章显志、深化议论、回首线索等。
优点:吸引眼球 推进观点
模板三:美段串牵式
名校·模板绝技
我们要在极短时间内打动阅卷老师,以期获得更高层次的作文等级,将多段落、多层次、多角度的美文统一在一篇文章里不失为一条捷径。这就要求我们将观点辐射、延伸出去,对其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然后可以采用小段落模式使其独立成段。这样,我们平时积累的美文片段就有了用武之地。但要注意的是辐射、延伸出去的内容虽然各自独立,却又紧紧围绕一个中心;还要注意各个部分必须是平行的,要防止各个方面交叉或从属。“一线穿多珠,形散而神聚”是这一模式的要求。
优点:结构醒目 化难为易
模板四:哲理论证式
名校·模板绝技
这一模式将哲理和论证过程统一起来,论证过程即为文章的结构模式。论证过程可以采用传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模式,思路清晰明了,充满哲理的内容紧紧跟随论证的每一过程,让文章处处展现出思想的光芒。这样的模式可以避免因结构过于传统而受阅卷老师排斥的现象出现,而文章的思辨性又可以让文章在发展等级上占优势。
优点:传统求新 突出思辨
2020高中议论文万能论据
先前我们讲过议论文的结构,本文再讲一讲一些论证的方法。统共七种论证方法如下:例证法、引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喻证法、归纳法和演绎法。下面重点讲解高考写作常用的四种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法
此法也叫事例论证法,作为常见,就是用典型的令人信服的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为啥要举出一些名人的例子呢?因为常言道“事实强于雄辩”这一句名言也就是论证的方法,让事实说话,典型事例面前,道理将不言而喻。
具体的例子,请大家参看下文。
2.引用论证法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引用的论证方法,也是极其常用的,使用频率仅次于例证法。由于引用的是世人公认的道理,虽然不像事实一般生动,却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能深刻地反映事物的本质,比事实更为深刻,所以具有更加巨大的说服力量。
3.比喻论证法
比喻论证法,是运用比喻来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议论文中的设喻,同样也是讲道理,却会让论点更易懂、更风趣、更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比喻论证法的妙处,是能够化艰深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
4.比较论证法
比较法也是一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分对比与类比两种。
红框和蓝框当中的是两种本质相反的事实的对比,真理在对比中显现,学习写议论文,其实可以简单到把两种实例往一块摆,摆得清楚,也就看得明白,论证就在结构之中。
(1)类比论证法。所谓类比,就是借助类似的故事、实例以及作者安排的情境,进行由此及彼的推理。而且最重要的要完成推理,如果说摆事实和讲道理,主要是借用别人的,那么类比推理的完全是自己的创造。运用类比要注意所选取的“类体”要同类,不能相对或相反;在类比之后要剖析,要善于揭示,一语破的,一刀见血。
下面语段中的例子,从科学到人生,作者在论证中找到两者的一致之处,论证自然便极为清楚。
(2)对比论证法。所谓对比,就是将正反两方面论点以及论据加以剖析对照,实现否定错误观点,树立正确论点的目的。运用对比呢,要注意选取的对比内容的是非正误、新旧的区别,一定要明显,要有突出的对立关系;必须对所论述的对象的矛盾本质有深刻认识。
这是某一年的高考作文,多年前看过了之后便一直记得,文章的语言是生动的,对比也是鲜明的,把它放在这里,是希望大家除了跟文章学对比,也要悉心的体会其语言的妙处。
以上所概括的这几种论证方法,仅仅使用其中的一种,有时论述也会过于单薄。为强化说服力,许多议论文兼用多种论证方法。不过,使用多种论证方法一定要注意突出其中的一种,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中考议论文的写作技巧:学会分解分论点
①并列法。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②层进法。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如《在困难面前》可以分解成这样的几个分论点: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
③对照法。即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以显示思维的鲜明性。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
作文分论点示例
1. 人与自然
以自然为本含义远超过以人为本。
人类必须约束自己,为前人还债,敬畏自然,回归自然。
2.人与环境
人不仅要适应环境而且要战胜环境。
人应在不同的环境中磨练自己。
人与人互为环境,因此要优化环境,为他人提供环境。
3.人与艺术
人的发展和艺术的发展同步。
艺术的提高和普及是不断完善的过程。
东方人强调喜闻乐见,西方人强调推陈出新,所以莫言说:我看卡夫卡的小说到现在都没弄懂人怎么变成了小甲虫。
罗曼罗兰说:艺术创新能培养一批能欣赏艺术的人。
艺术为人类的思想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4.人和科学
科学从广义而言,有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狭义而言,有自然科学和科技能力。
我们必须顺应规律、探索规律、发现规律、敬畏规律。
科学的发展史无止境的,科学的精神是批判。
人们在探索中接近科学,完善自我。
要警惕生活中的伪科学。
2010年统计中国人的科学素养跟20年前发达国家的人均科学素养是一样的。
5艺术与科学
艺术与科学互为依据互为依存。
艺术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科学为艺术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载体和舞台。
艺术和科学相同点在于对规律的把握。
艺术与科学本质上是真善美的统一。
6.道德底线,高尚道德,公德
道德底线是起码的为人的基本原则。
道德底线就是良知、纯真。
守住道德底线,是职业道德的基础。
突破道德底线就是堕落。
高尚的道德是对人类负责的精神。
高尚的道德是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高尚的情感:尊重、尊严、平等、民主、友情、爱情、感恩、悲悯
道德底线又可看成是高尚情感、道德的回归。
拥有高尚的情感就是拥有良知。
在家庭和朝廷之间存在社会,在社会中都需要遵守的道德称为公德,职业道德是公德的具体表现形式。
余秋雨说:中国缺少一个公共空间。有人说日本的公德是世界上公认的,它的核心是不要让人讨厌;然而中国其实是有公德的,具体表现是不要让朋友为难。
7.关于追求与低调
事业的追求和人品的追求应该是相统一的,即德才兼备,表示他有追求,然而离开徳的才是往往被否定的,历史上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有德无才是被人看不起的。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议论文分论点的提炼与表达
一、怎样提炼分论点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先确定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提炼分论点的常用方法有:
1.追问原因法——即问一个“为什么”
追问原因法,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或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形成分论点。由于因果联系是存在于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因此,运用因果分析法形成分论点是议论文写作中使用得较多的一种方法。
例1:高考北京地区高考作文题为:以“安”为题材,“安”字含有“安定”、“安全”、“安宁”、“安逸”以及“安于”……等意思,自行选定角度写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如: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 ⑴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⑵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⑶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的目标无法实现。
例2:古训说:“不以规矩,难以成方圆”。现代人说,如何创新,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框框,突破规矩。请以“规矩”为话题作文。
分析: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中心论点):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再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①没有规矩,个人不能成才;②没有规矩,集体不能稳定;③没有规矩,国家不能发展。(兰子曰:这三个分论点不是对原因的追问,而是对“没有规矩”的后果的追问,是对“难成方圆”的解释)
例3:高考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本身就是一个句子(中心论点),无须扩展。对这个句子表述的现象追问原因,于是得到分论点: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⑶评判事物时所持的标准不同。
2.追问办法法——即问一个“怎么办”
所谓追问办法法,就是解决论证中的“怎么办”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途径。这些具体措施和途径往往就是文章的分论点。采用“追问办法法”提炼分论点,也必须先确立中心论点。
例1:江西高考,话题“脸”
提炼:先把话题(题目)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城市的“脸”(即外显的给外人的整体形象)要美化。然后追问美化的方式:⑴美化自然环境;⑵改善城市治安;⑶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例2:湖南高考,题目“谈意气”
提炼:先把题目“谈意气”中的关键词“意气”扩展成一个句子(即中心论点):人要有意气,然后追问:人怎样才能有意气?于是得到三个分论点:⑴坚韧不屈,不畏风霜,不畏冷雨;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兰子曰:这三个分论点有些问题,这也是我们同学中常见问题,好像只要写出三个分论点就好了,不去管它是不是在同一个逻辑层面上,是不是有重复、交叉,这三个分论点都是在谈如何面对人生困境,实际上人生不仅仅有困境,还有顺境。可以用孟子的话来阐释意气,形成三个分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实在想用这三个分论点也不是不可以,修改一下,可以改为:⑴坚定不移:朝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努力;⑵勇敢不惧:勇往直前,不畏困难,不怕牺牲;⑶自信乐观,天生我才必有用,尽管几多风雨阴霾,总能拨开云雾见阳光。)
例3:命题作文《学会欣赏别人》。
提炼:标题就是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围绕“怎样学会欣赏别人”提出解决问题的三个具体做法(亦即三个分论点):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有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并借鉴,不求全责备,不嫉贤妒能;学会欣赏别人就是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3.追问结果法——即问一个“会怎样”
追问结果法,就是把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作为前提,去推想在这个前提下将会产生的结果(意义、价值、影响)。
例1:话题“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提炼: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前提,可以去阐发“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意义(结果)。这样我们可以想到:⑴在思维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那么多发明创造,才有“百家争鸣”的局面;⑵在文学艺术领域,正因为答案的丰富多彩,才有风格的多样、创作方法的多样,才有“百花齐放”的绚丽多彩;⑶在经济领域,正因为答案丰富多彩,我们经济才繁荣,社会生活才丰富多彩。
例2:以“拥抱生活”为话题
提炼:话题“拥抱生活”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⑴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会乐于为生活付出;⑵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会有奋斗的力量;⑶拥抱生活,热爱生活,就会创造美好的生活。(这三个分论点不在一个层面上,是(1)和(2)导致了(3),即乐于为生活付出,有奋斗的力量,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可以修改为:⑴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才能体会生活的美好,有发现美的能力;⑵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才能直面生活的丑陋,有改变恶的力量;⑶拥抱生活,热爱生活,才能超越生活的平庸,有创造新生活的信心。)
例3: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
提炼:题目《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为中心论点,无须扩展成句子,用推想结果的方法提炼:①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永不满足; ②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精益求精; ③这山望着那山高,人就会进取开拓。
4.追问对象法——即问一个“关涉到哪些人事物”
追问对象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谓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广东高考,话题“雕琢心中的天使”
提炼:将话题变具体一点为“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为它作中心论点,谓语“雕琢”可涉及的人有: 丛飞,李春燕,洪战辉等,于是可以组合成文章主体部分的三个内容:⑴丛飞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⑵李春燕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⑶洪战辉等用爱雕琢心中的天使。
例2:以“最美的颜色”为话题作文
提炼:把话题补充为“什么是最美的颜色”,于是可得到分论点:⑴绿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是生命的颜色;⑵红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热情;⑶白色是最美的颜色,因为它象征纯洁。
5.追问内容法——即问一个“关涉哪些方面”
追问内容法,就是先将由话题(标题)确定的中心论点用一个句子表达出来,再看这个句子的宾语可涉及到哪些人(事,物),然后补出来或者具体列举出来,即成为分论点。
例1:江西高考,话题“脸”
提炼:将话题扩展为一个句子:三国戏是一部“脸”戏(中心论点),再对宾语“脸”戏,进行具体分解,即得到三个分论点:⑴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的戏;⑵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诸葛亮的“脸”的戏;⑶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的戏。
例2:《拒绝窝囊废》文题
提炼:题目即为中心论点。对“窝囊废”进行具体分解,可以形成三个分论点:(1)拒绝平庸无能者(提倡德才兼备);(2)拒绝怯懦无聊者(提倡敢作敢为);(3)拒绝鼠目寸光者(提倡志存高远)。
值得说明的是:⑴没有明确的话题的作文,如材料作文以及话题隐含的作文,都可以先将观点用一个句子表述出来,然后再根据以上方法提炼分论点;⑵在具体作文时,上述五种有时要同时用到其中的几种,如:广东考生一篇优秀作文,三个分论点为:洪战辉责把自己雕琢成具有责任之心的天使;徐本禹把自己雕琢成具有报恩之心的天使;李春燕把自己雕琢成具有执著之心的天使。三个分论点运用于了第四和第五种方法。
二、分论点的表述
使用分论点的要求是: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同时要求语言表达警句化。
1.“扣得住”,是说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该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如果是有的从“是什么”的角度说,有的从“为什么”的角度说,又有的从“怎么办”的角度说,就是没有“扣得住”中心观点,这样写文章实际上论点就难以集中了。比如有的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了如下的论述提纲:读书是苦的,但苦中有乐;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聪明,所以其乐无穷;读书要有目的、有方法,才能真得其乐。这三条,每条回到一个问题,而不是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就是没有“扣准”。(这种毛病与我们说的层进式结构不同,如果用层进式,应该是围绕一个方面深入表述,而不是全在面上,泛泛而谈。比如:提出问题:读书是苦的,哪有什么乐趣?分析问题:读书苦在过程,乐在结果。结果并不是最终的成败,而是自身的成长。解决问题:我们要不畏艰苦,化苦为乐。)
2.“分得开”,是说所列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某同学以“读书乐”为题列的如下提纲就没有分开: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读书可以提高素质,陶冶情操,三乐。第三条所说的“提高素质”实际包容了第一条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这就造成了逻辑混乱,思路不清。
3.“排得顺”是说分论点的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也是以“读书乐”为题,某同学的如下提纲就有排得不顺的毛病:读书能使人解烦恼,振作精神;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读书能使人热爱生活,热爱工作;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情操。这几个分论点都是从“为什么”的角度阐述“读书乐”的,所以是“扣得准”的。但它有“分不开”的问题,第1和第3似乎可以合并。这里还有顺序的问题,第1、第2,应本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2后1;第3、第4,应该先说哪一条?恐怕得先4后3。如果1、3合并,那么比较合理的顺序应该是:读书能给人丰富的知识,高度的智慧;读书能使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情操;读书能使人精神振奋,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下面的提纲就符合“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的要求:
⑴针对青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可以增加知识;读书可以明辨是非;读书可以增长才干;读书可以陶冶情操。
⑵针对曾经失去过读书机会的某些中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可以增补知识;读书有助于工作;读书有益于教育子女。
⑶针对老年人,从“为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可使老有所养(神);读书可使老有所长(智);读书可使老有所为。(可以修改一下:读书可使老有所长;读书可使老有所为;读书可使老有所安。)
⑷针对不善于读书的人,从“怎么办”的角度回答问题: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要注意“博”与“深”的结合;要注意学以致用。(可以修改一下:要明确读书目标;要注意方法得当;要学以致用。)
⑸针对不爱读书的人,从“是什么”的角度回答问题:读书乐在“学而有思”(知识的习得);读书乐在“每有会意”(情感的共鸣);读书乐在“学以致用”(技能的掌握)。
从上面的论说提纲我们还可以看到,同样是回答“为什么”,因为针对对象不同,回答的内容也有所不同,所谓“扣得住”,如果严格要求,就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从“排得顺”的方面看,分论点之间是有并列关系,有的则是递进关系。
拟写议论文分论点示例讲解
议论文分论点常常从“类——是什么” “谁——对象”“因——为什么”“果——会怎样”“法——怎么做”等五个方面分析。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以免造成逻辑混乱。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果”的角度。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过去——现在——未来,人——集体——国家,物——人,自己——他人——社会。
拆分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分论点不宜过多,两三个、三四个即可,他们的内涵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的联系,把分论点内容总合起来要能揭示中心论点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内涵。
2、分论点应从统一分类标准划分,他们之间在内容上不能重复和交叉。
3、分论点之间有时是并列关系,有时是递进关系,其排列应符合一定的逻辑顺序,不可随意放置。 4、分论点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标目,段意明晰;各个分论点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强求。
5、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30字之间。
6、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议论文如何设立分论点
一、技巧讲解
一篇议论文大致可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议论文的结构布局主要是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本论部分的结构安排要有新意、有深意、有个性、有层次,一种常用的、基本的方法是分解中心论点,然后用几个分论点(实际已作了中心论点的论据)依次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或阐述。
下面,结合实例谈谈论点分解的方法:
1.横向分解法
横向分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横向展开分解论点。我们通常将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和“解决问题(怎么样)”三部分,但是我们不一定要在同一篇文章中将这三问题全部阐释清楚,可以选择自己得心应手的部分,从不同的角度展开论述。
(1)横向分解“是什么”。
①从中心论点的内涵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的本质属性的角度对其
进行分解。
如,XX年高考湖南一考生写“意气”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意气”内涵的发掘,对其进行分解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坚韧不屈的;充满意气的人是勇敢不惧的;充满意气的人是自信乐观的。虽然作者以“充满意气的人”为引子展开,但三个层次的实质都集中在“意气”的内涵上,即坚韧不屈、勇敢不惧、自信乐观。XX年高考安徽考生写的《阅读是一种孤独》,也是从“阅读”内涵的角度分解论述的: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精神上的孤独。
②从中心论点的外延入手进行分解。即从中心论点所涉及的范围的角度其
进行分解。如,XX年高考江西一考生写“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个命题,就是着眼于“语文”的外延拓展,对其进行分解的:在那一泓清泉里,我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在那一泓清泉里,我观赏了优美的生活图景;在那一泓清泉里,我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在那一泓清泉里,我领悟了宽容的博大。考生着眼于“语文”的外延,从历史到现实、从自然到人文,从不同的侧面,向人们展示“语文”的丰富博大。
(2)横向分解“为什么”。
这是一种因果分解,主要分析提出中心论点的意义和原因。如,XX年高考吉林省一考生写的《帮助——盛开的花朵》一文,在提出“帮助,是盛开的花朵,自有她的芬芳和硕果”之后,这样安排分论点:帮助是盛开的花,她点燃生命的希望;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开出了青春的芬芳;帮助是盛开的花朵,她结出了事业的辉煌。实际上,作者也正是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帮助”的意义。
(3)横向分解“怎么办”。
就是从解决问题办法的角度分解论点。如,XX年高考广东考生写的《爱,用心来传递》,在确立了“爱,需要我们用心来传递”的中心论点之后,从三个方面分解论点:请露出笑容,把心澄净清澈,用真诚传递爱的心志;请道一声礼让,把心放宽飞翔,用宽容传递爱的感情;请伸出双手,把心焙烘加热,用帮助传递爱的信号。作者从“笑出真诚”“做出宽容”“伸出援手”三个方面,阐述传递爱心的途径和方法。
2.纵向分解法
纵向分解,就是按照议论文由浅入深的顺序,或者分析、解决问题的顺序,逐步地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论述。
(1)时间为序,纵深推移。
如,《在荣誉面前》一文这样分解论点:荣誉只表明过去;有了荣誉时不能
骄傲;应把荣誉当成新的进步的起点。作者将“荣誉”放在时间的链条上,着眼过去、现在、未来三个视角安排分论点,从而将议论引向了纵深。
(2)由表及里,逐层剖析。
如,《扫盲表彰会》一文这样安排分论点:四位“脱盲先进”却有三位未脱
盲,其原因是当事者不重实效而又好大喜功;此举可以糊弄不重调查、喜听好言的上级领导。其后果是欺骗愚弄群众,贻误大业;铲除官僚主义,让形式主义在大众面前曝光,使之无地可容是杜绝这类现象的方法。
(3)步步推进,解决问题。
这种分解方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步骤,步步跟进,
以解决问题为归宿。
如,《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文在提出“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之后,这
样分解论点:
①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
②为什么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a.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
b.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
c.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③怎样使生活丰富多彩
a.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
b.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3.修辞分解法
修辞分解法,就是借助比喻、对比、比拟等修辞手法,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
(1)比喻式分解。用比喻的手法化抽象为形象,论点不直接表明,而是借
助喻体,形象化地表达,使文章富有语言美、意蕴美。如,XX年高考河南一考生写的《教育是门艺术》在提出“艺术性的教育引导学生走向光明”这一中心论点之后,这样分解论点:教育是导航标;教育是启明星;教育是支船桨。从三个方面,阐述教育的艺术性,形象而富有启发作用。
(2)对比式分解。运用联想、对比思维,用对比手法分解中心论点,往往
是两个分论点,涵概正反两个方面。如,XX年高考广东一考生,面对“铭记与忘记”这个话题,调动联想、巧用对比写的《米卢与孔明》一文这样分解论点:(对米卢)我们铭记他的失败,忘忆他的成功;(对孔明)我们铭记他的成功,忘记他的失败。由此反思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文明。这种联想、对比思维,显示了作者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3)比拟式分解。调动想像思维,采用拟人、拟物的修辞手法,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追求说理形象化和趣味性。如XX年高考河南考生写的《在爱的牵动下飞翔》一文,在确立了中心论点之后,采用比拟式分解:(借“风筝”之一口向“引线”告白)爱我就不要把我牵得太紧;(借“蛹”之口向世人宣誓)不要用剪刀,剪开我周身的束缚,痛苦让我自己来承担。在饶有趣味的情节化段落中完成对论点的证明。
二、范文引路
读书是快乐的
贵建明
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
喧闹和繁杂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主旋律,人和人的碰撞,人和物的磨擦是人们无从逃避的必修课,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的多样化给人们带来许多诱惑和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焦虑和烦恼——心灵,时常被揉搓得疲惫不堪。我们该到哪里去找心灵的憩息地呢
有人选择轻歌曼舞的筵席,有人选择五光十色的荧屏,有人选择费心劳神的麻牌,但我要说一方有书的天地,是更适宜我们心灵憩息的乐园。
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古人云:书中日月长。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将世事沧桑、人生百态尽展眼底。在有月或没月的夜晚,去会见曹雪芹,去访问罗贯中,去聆听鲁迅的教诲,瞬间完全进入了心灵被净化的状态。以书为伍,少了一分浮躁,多了一分沉静;少了一分庸俗,多了一分儒雅;少了一分愚蠢,多了一分睿智。仿佛与对贤相对而坐,感到心灵充实丰盈,思想豁然开朗。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打开一部史书,犹如展开一部历史的长卷谛听历史的脉搏,咀嚼人生的甘苦;翻开一册文学经典,如同走进一片风景胜地,诗情画意呼之欲出。李白的孤傲,陈子昂的愁怀,鲁迅的激昂,朱自清的深情,梁实秋的淡雅,一一呈现在面前,心境与文学互为水乳,不由自主地跟随作者进入了如诗如画的意境。古贤今哲所论述的广泛空间,纵横万里,上下千年,读之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思。
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书是良师,读旧书如见故人,看新书如遇新知。以书为师似与先贤对话,如同今哲低语,以明净的心灵与智者娓娓道来,忘记了一切得失荣辱,有的只是一分恬淡求知的心境,一颗祈求解读人生的心灵,让心绪得到安祥和宁静。书又是益友,痛苦时,书给你安慰;消沉时,书使你振作;迷茫时,书给你方向。与书为伍,如有良师益友指路导航,目光可以穿越历史的漫长隧道,透彻人生的真谛。
我们的心灵需要文化的浸润滋养,读书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心境。只要有心读书,便可忙里偷闲。人人都知道开卷有益,但忙人与书无缘,俗人与书无分,若非有意有情,很难与书结为“百年之好”。没有阅读的人生是残缺的人生,学会了读书,就学会的了沉静心灵,参悟人生,拥抱生活。
让读书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增知,修心,养性,致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写法指引]文章开头引用戚继光的名言“养性莫若修身,至乐莫若读书”,打出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主体部分从“为什么”的角度,将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读书之乐,得于目而富于心,愈久愈深;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
读书之益,增知,获趣,致雅;读书之喜,结良师益友。结尾照应开头之意,以反问出之,收束干脆利落。
作者在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感方面用足了功夫:写读书之乐,则有“书中有秦汉的冷月,唐宋的歌舞,明清的悲歌”;写读书之益,则有“陶冶性情,益人心智,发人深思”;写读书之获,则有“沉静心灵,参悟人生,拥抱生活”。丰富而畅达的比喻、排比,尽显作者表达个性。
三、针对训练
1.训练目标
①正确分解分论点。②结构完整。③书面整洁。
2.题目设计
阅读下面的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②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干戈。——管仲
③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④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雨果
⑤非但我们不能强制自然,还要顺从自然。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⑥美的真谛应该是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造就了环境的美。——冰心
请以“和谐”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立意自定,标题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思路指引
写“和谐”这个话题,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打开思路:
①从“和谐”涉及的范围思考。可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国际关系等方面写作。对个人而言,可从生活、学习、工作、健康等方面去谈;对一个家庭而言,可从父慈子孝、夫妻和睦等方面去谈;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可从农民工待遇、社会保险、干群关系、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等方面去谈。
②从“和谐”产生的条件思考。比如信任与和谐,要想和谐首先需要信任,没有人和人之间的信任,人和单位,人和政府之间的信任,和谐就不会产生。此外,宽容、友爱、善良等人格精神和健全的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③从“和谐”的结果的来思考。“家和万事兴”,和谐可能使家庭万事兴
旺,美满幸福;“美在和谐”,和谐可以创造出千姿百态的生活美和艺术美;和谐可以创造盛世,真正的太平盛世应该是和谐的社会。
[参考拟题]①洒一缕春阳②成长与环境③逆风而行④百炼方能成钢⑤蓬
生麻中,不扶则直⑥童心可敬⑦早恋=自毁⑧唱响正义之歌⑨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和谐⑩和谐来自友善
4.例文点评
追寻和谐之美
玉梅
天空的美,是穿一身蓝;森林的美,是披一身绿;太阳的美,是热情奔放;月亮的美,是皎洁柔和……和谐之美,更令人惊艳,令人回味,她宇宙间最伟大的美丽;她是宇宙间所有生灵永远的追寻。
和谐之美给生命带来激情,给生活带来温馨,期盼和谐的人们,让我们一起
追寻和谐美的足迹——
和谐之美在宽容中。有宽容才会有和谐。宽容是人类情感的种子,她能在人类心灵和片静土上让根发芽,在爱的呵护下茁壮成长。宽容之心是伟大的,她浇熄怒火,化解仇恨;她感化邪恶,播种善良。她无私奉献从不计较得失,她能化悲痛为力量,解千愁为云烟;她可与快乐相伴,毫无掩饰,她可与幸福同行畅游天地。她可让人间充满真情,让人们享受阳光般的温暖,雨露般滋润。宽容是和谐的摇篮。
和谐之美在诚信中。诚信人性的底色,她是一切美德的心灵土壤,她默无声息地孕育着和谐之美。诚信好比一枝玫瑰,在和谐之春的花园中她最美,美得妍艳欲滴,美得热人心潮。百花丛中她最美,美的无瑕、美的高尚。有了诚信,和谐之美足以体现!愿你拥有诚信之花,送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人间多一缕和谐的馨香,多一曲和谐的旋律,多一首和谐诗篇。
和谐之美在友善中。友善之与和谐,如春花之与之阳光,如春草之与雨露,拥有友善之心,你的身边才会绽放和谐的鲜花。携一颗友善之心,面对鸟语花香的自然。对每一朵花友善,你会拥有一个花香四溢的春天;对每一只鸟友善,你会拥有一个燕歌莺啼的清晨。只要你对每棵树、每一滴水,每株草友善,你就会拥有一个天蓝、草绿、水清、树茂的世界;只要你对每一个人友善,你就会朋友如柔云,新亲如细雨,让你拥有快乐的天堂;只要你对一切真心善待,世上的一切将会更加美丽和谐。
和谐之美在淡泊中。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淡泊就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任天上云卷云舒”。有淡泊情怀之人,方能享受和谐之美,和谐之美绝不容忍名利所缚。苍鹰搏击长空,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羽翼,因此享有自由翱翔的蓝天;风帆乘风破浪,不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樯桅,因此享有浩潮壮阔的大海。其实,你也一样,只要你拥有淡泊的情怀,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和谐乐园。
追寻和谐之美的人们,只要你播下宽容的种子,送上诚信的玫瑰,带上友善之心,伴着淡泊的情怀,充满和谐之美的人间天堂就会向你敞开大门。
[简评]升格回顾:标题醒目,嵌入“追寻”一词,富有动态美。结构完整,匀称,主体部分由分论点明晰的匀称段落构成,相辅相成,匠心独运。语言富有文采,文中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兼排比的语句,形象而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颇具抒情色彩;丰富的四字短句,节奏感极强。
议论文指导:议论文分解分论点基本模式
面对高考作文灵活、宽泛的话题题目,有些同学往往打不开思路,写不出新意,拿不到高分。关键是平时要注意锻炼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具体到高考话题议论文考生往往感到困难,感到无话可说,文章难以深入,但只要我们仔细地探索就一定有章法可寻,即都有它自己的基本模式,现在我们从议论文分论点分解的角度给大家提供几种模式。
一、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示例1:谈勇敢:
①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②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③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示例2: 以“肩膀”为中心,进行分解。
(1)肩膀是亲情的牵挂(肩膀装载着幸福);
(2)肩膀是友情的寄托(肩膀承载着快乐);
(3)肩膀是爱情的相守(肩膀搭载着甜蜜)。
二、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爱:
①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②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③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例2:“人要有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追求不泯,意志不衰。
③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流芳百世,才能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
议论文万能分论点
一、导入:
二、什么是分论点
论证某一方面观点,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每一层、每一面,就是一个分论点。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是中心论点的具体化。因此,提炼分论点的前提是确立中心论点,并用一个句子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怎样提炼分论点。
A、并列式分解
1、类——是什么,主要是回答类别和性质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类”。
例1:勇敢:勇敢是富贵不能淫的品质。
勇敢是贫贱不能移的人格。
勇敢是威武不能屈的气节。
例2:谈意气:意气是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高歌。
意气是杜甫“致君尧舜上,当使民风淳”的肺腑之言。
意气是毛泽东“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壮怀。
练习1:志节操行
(1)志节是自我激励的法宝。
(2)志节是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的支柱。
(3)志节是衡量人道德品德的一杆秤。
练习2:中国人的气质
(1)
2、因——为什么,主要是回答原因和目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因”。就是把中心论点作为结论去追溯这个结论产生的条件和原因。
例1:说安:确立中心:安全是生产得到保障的前提。
没有安全,生产将受到威胁。
没有安全,劳动者生命得不到保障。
没有安全,长期赢利目标无法实现。
例2: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例3:爱:因为爱,任长霞直面黑暗,九死不悔。
因为爱,丛飞燃烧自己,点燃希望。
因为爱,黄伯云亮剑出手,奋斗不息。
练习1:学会宽容。
(1)因为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因为宽容是去除嫉妒的良方。
(3)因为宽容既给别人以鼓励,同时也使自己有所收获(融洽了人际关系,你会较多地得到援助之手)。
练习2:质量就是生命
(1)产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的发存发展。
(3)产品质量关系到一个国家地区的形象。
3、法:怎么样、怎么办,主要是回答方法和途径方面的问题,可以简称为“法”。
例1:谈意气:中心:人要有意气。
(1)人要有意气,就要坚韧不屈,不畏风霜冷雨。
(2)人要有意气,就要勇敢不惧,不怕牺牲挫折。
(3)人要有意气,就要自信乐观,笑对人生坎坷。
例2:学会欣赏别人:
(1)学会欣赏别人,要求自己要胸怀坦荡、虚怀若谷的作风。
(2)学会欣赏别人,要努力发掘别人身上的闪光点,学习借鉴。
(3)学会欣赏别人,要互帮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例3:手:确立中心:用双手播撒爱。
(1)用双手播撒健康的种子。
(2)用双手播撒希望的种子。
(3)用双手播撒爱心的种子。
例4:我是一株百合:中心:要开了艳丽的花,证明自己。
(1)(邰丽华)用坚强努力,证明自己。
(2)(魏青刚)用朴实真诚,证明自己。
(3)(尾山宏)用不懈追求正义的精神,证明自己。
练习1、去恶从善
1、去恶从善应从小事做起。
2、去恶从善应有明确的是非观。
3、去恶从善需要足够的勇气。
练习2:开拓
(1)根据顾客的需要及时研发或改进工作,抢抓机遇赢得先机。
(2)根据时代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生产经营具有超前意识。
(3)敢为天下先,尝试别人没做过的事。
4、果——会怎样,主要是回答结果和效能方面的问题(意义、作用、价值、影响),可以简称为“果”。
例1:梅花香自苦寒来
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
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
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例2:谈意气
①人有意气,才能有豁达的胸襟。
②人有意气,才能千古留名。
③人有意气,才能摧不垮,压不倒。
例3:珍惜拥有
①珍惜拥有,才能感受快乐。
②珍惜拥有,才能把握幸福。
③珍惜拥有,人生才能多姿多彩。
练习1:抓住今天
A.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时间。
B.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希望。
C.抓住今天,就是抓住了成功。迎向风雨。
练习2: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①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②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
③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
练习3: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叫好。
A.“胜于蓝”是学生努力的结果,标志着他们的发奋取得了成绩。
B.“胜于蓝”是老师的期望。教师不但希望学生有真才实学,更重要的还希望学生能打破前人(当然也包括自己)的学术,有所创新。
C.“胜于蓝”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要发展,时代要前进,就需要一代更比一代强。
5、对象内容法:看这个句子(中心)所涉及到的人、事、物。
例1、珍惜拥有:珍惜拥有的亲情。
珍惜拥有的友情。
珍惜拥有的爱情。
例2、脸。论点:三国戏是一部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奸绝”曹操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智绝”孔明的“脸”戏。
三国戏是一部关于“忠绝”关羽的“脸”戏。
课堂练习1:肩膀
(1)王选用柔弱的肩膀担负起历史的使命。
(2)李春燕用瘦弱的肩膀担负起十里八乡的健康。
(3) 洪战辉用宽大的肩膀撑起困境中的家庭。
B、递进式分解
1、设疑法。即依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提问思路来提炼分论点。例:论点: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1)生活丰富多彩是指生活不应是一种模式。(是什么)
(2)符合人的本性(人具有多方面的精神需要);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益于身心健康;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为什么)
(3)要会工作,也要会休息,培养多方面的生活情趣;社会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怎么样)
课堂练习:谈风度
(1)风度是一种美德,一种富有教养的臻于完善的气质和风采(是什么);
(2)有了风度,能受到别人的敬重,人与人之间增进爱心,有利于和睦相处(为什么);
(3) 有风度,须加强道德情操的修养,摒弃粗俗言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风度(怎么样)。
2、按意义上由浅入深的顺序对论点进行分析。
论点:在困难面前
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
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课堂练习:嫉妒
(1)嫉妒心理往往导致缺德行为。
(2)妒嫉心是人们前进的动力。一个缺乏妒嫉心的人,往往是安居“下游”、心甘“落后”的人。
(3)将妒嫉心化作追赶他人的动力。
C、对比式分解:即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情况加以对照比较,从而从正反两个方面提炼分论点。
例:适度的爱
(1)爱子适度,才能使孩子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爱子不当以至溺爱,不但不会使孩子茁壮成长,反而会阻碍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课堂练习:如何估价自己
① 正确估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不足,就会不断努力,不断前进;
②过高地估价自己,瞧不起别人,刚愎自用,不思努力,就会停滞不前。
D、辩证法分解:是依据辩证思维的法则,采用多角度、多侧面的方法,由点到面,由主到次,由表及里地提炼分论点。
例:学与问
① 学而知、学而广,勤学与好问是连在一起的;
②不能问者,则学不能进,不能学者,则不能有问。
课堂练习:走与停
四、分论点的表述注意的问题。
要求:扣得住、分得开、排得顺。
1、扣得住——所列的几个分论点应从同一角度回答同一问题。不能一个从“类”的角度,一个从“因”的角度,造成逻辑混乱。
2、分得开——分论点之间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叠,没有包容关系。这样能够使作文内容更充实。
3、排得顺——分论点先后顺序要合乎逻辑,合乎情理。例如:人——集体——国家,物——人。
第一,必须有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只能一个)。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
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最好在第一小节摆明中心论点,三四行文字即可。
第二,必须在中心论点下面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又曰分论点)。决不容许眉毛胡子搅在一起,仿佛在考查阅卷人的分层次水平!什么是讲道理?讲道理就是“分析”,分解和剖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好比一个大西瓜,你用思想的解剖刀把它一分为二(两个小论点)。先看这一半——瓜瓤红红的、瓜子黑黑的,尝了一口甜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向阳,光照好(夸张了)。再看另一半——瓜瓤白白的、瓜子瘪瘪的,尝了一口酸酸的,于是得出结论:这一半朝北,光照不好。这就是“分析”。这就是通过剖视,把握事物的内部构造和内部矛盾、外部联系和外部矛盾。做到了这一点,“道理”和“理论”就自然而然地出来了!我再强调一遍:考生朋友们无论如何要分解出两个或三个小论点!
第三,小论点之间的关系,在考场上应当回避“并列式”,采用“递进式”。并列式,容易相互干扰、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似分而未分。递进式,层层深入,逼着你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可能出现“平面铺陈”的毛病。
第四,平面铺陈,是目前高考作文的一大通病,要下工夫纠正!典型的例子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爱因斯坦的记忆,做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雷锋的记忆,做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移植何老师的记忆,考好高考作文(真有其事)……如此写下去,可以写到猴年马月,永无终期。高考议论文,决不容许“马儿啊,你慢些走,让我把这平坦的草地看个够”;你必须骑上骏马,要么跃上高山,要么跳下大海!
第五,如果你实在“递进”不起来,那么,请采用下面的分析方法:立足于“中心论点”,向“前因”和“后果”两个方向探索。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例:前因——分“主观”和“客观”,客观是“世界是千变万化的”,主观是“看问题的角度、标准和方法是多样的”;后果——一分为二,有“正确的答案”和“不正确的答案”,“正确的答案”又可分为“最佳的”、“较佳的”等等,而追求“最佳的答案”是为了更好地创新和创造。请看,如此向“前”、向“后”追索,一张说理之“网”就很快铺展开来了,有关“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思想“亮点”便一一闪烁出来。当然,我们并不要求考生(单个的)把握每一个“亮点”,你只要抓住其中一两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