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怀人物素材积累
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那天晚上,我在家里看“感动中国2008颁奖仪式”,其中一个特殊的团体引起了我的注意力,他们共有十三个人,他们叫:十三农民工团队,最小的刚成年,最大的已经六十多岁了。
2008年初,在我国湖南一带,发生了罕见的暴风雪,天地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不是那种浪漫的白色,而是了无生机的白色。高速路上,大大小小的车动弹不得,车上的人无水无粮;城乡镇区,断水断电,到了晚上,以往再繁华的街道,如今也是伸手不见五指。看远处,一辆中巴车缓缓驶来,车上坐着的正是十三农民工团队!到达湖南灾区时正好是大年三十,十三个人里面只有一个人有手机,他们就用这一部手机流着泪向家人传达新年祝福。下了车,他们来不及休息,就与解放军一起搬运物资给车上的乘客,他们不顾冻得发紫,已经失去知觉的脚,与人们一起去铲雪。在别人问起他们的名字时,谈猛只是说:我们是十三位农民工!
5月12日,泪水占据了我们的脸庞,大地颤抖,一片废墟,欢声笑语化为了苦涩的泪水。美好的家园十几秒内化为乌有,被埋的人还在苦苦等待着救援。在地震的重灾区汶川,我们又见到了他们的身影,他们就是十三农民工!他们是最早挺进汶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日夜奋战,共救出了十二个人,刨出了四十多具尸体,地震过后,他们还自费为幸存下来的小孩子们办了一个幼儿园,多么纯朴善良的人啊!记得他们说:“去郴州只是为了做一些对社会有用的事;而去地震灾区是因为我们是唐山人,我们明白地震时的心慌和失去家人的痛苦,当初是全国人民帮助我们,现在是我们回报社会的时候!”在他们身上,我看见了大爱,他们质朴却勇敢,倔强而善良,我要学习他们的精神,学习大爱无疆。
我要永远铭记十三农民工的所作所为,去认真学习他们的精神,他们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
中考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
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了一种恬然悠逸的情怀。田园生活是安逸的,是为文人墨客所赞美的,更是留在我记忆中的一段有关美好童年的一道风景!
烈日炎炎,闷热的空气中隐含了一丝辛苦的汗臭味。
站在土坡上向下望去,金灿灿的麦田中映出了家人的身影,一股愉悦涌上心头,我撒开脚丫子就向他们跑去,干燥的土地上留下了我欣喜的脚步。
植物都是具有灵性的,成熟的麦子像是感受到了我愉悦的心情,生起逗弄我的念头,总是有意无意地阻挡我的脚步,遮挡我的视线——父母模糊不清的的身影消失了!
听着风传来麦子的逗笑声,一种委屈由心底散开,以光的速度蔓延到我的身躯。我伤心地坐在田梗上哭泣,等待着寻着哭声而来的家人。
风声哗哗地取笑我,周围的麦子还在有意无意地逗弄我,我哭得更加厉害了---为什么家人还不来找我!
我委屈地站在田埂上,望着毫无动静的田野,刚才闻声而来的家人,此时全部消失了踪影!
刚才逗弄我的麦子听了风的劝告,不再理我,太阳似是察觉到了我内心的阴暗,更加卖力地传递热量,想要驱赶我心中那股沉闷的气息。汗珠从头上,从身上滴落下来,滴落在田里,更滴落在我心里!我站在阳光下,已经感觉不到任何事物了。我慌,我的心慌了——本来只是想喊家人回去吃饭的,而现在已经被搞得不知所措了。
静谧的田园中,我坐在田埂上鼓弄着手上的麦子,而躲在麦田中的家人正悄悄向我逼近,这幅美丽的图画在我心中掀起千斤巨浪:我原以为家人走了,留下我一个,原来他们只是为了吓吓我而躲起来,成人怎么也这么幼稚呢
我欣喜地抱着妈妈的胳膊,诉说着我今天在学校的奇闻乐事。妈妈耐心地聆听,时不时发表她的看法;父亲此时急忙地跑过来帮妈妈抬扁担,我又将好玩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慈爱地拍拍我的肩膀,牵着我的手准备回家吃饭;爷爷奶奶在前面聊关于我和弟弟的顽皮趣事——这是多么温馨的田园风景啊!
留在心底的风景抒情美文
我的故乡是莘县古城镇的一个小村,名叫荣庄,出处不可考,我以为是欣欣向荣的“荣”。记忆里还保存着奶奶念的一首歌谣:出了西关,雾气腾腾,看见荣庄,似乎北京。
乡下人的想象里,有金銮殿的北京应该是最美的人间天堂。而“雾气腾腾”,是说故乡的树多,最多的是杏树,曾有过“杏花村”的美称。所以每读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那一指,就把我的魂魄指回了故乡。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一场濛濛春雨之后,杏花次第开了,房前屋后、坡上坡下,一团团、一簇簇,粉堆玉砌,“道白非真白,言红不若红。请君红白外,别眼看天工。”邻家的篱笆门里也探出一枝春色,风晴日暖,蜂儿嘤嘤嗡嗡,正是“红杏枝头春意闹”,春色如许,难怪刘商“不逐浮云不羡鱼,杏花茅屋向阳居。”
杏的样子有些像梅,无论是花、果、还是枝干。但有人说,小家碧玉哪能比梅的大家风范?就如月季之于玫瑰,芍药之于牡丹。我觉得“四君子”之首的梅固然令人景仰,但那份高洁只能远观,又因一首《红梅赞》,梅往往让我联想到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江姐,铁骨铮铮,似乎少了些温婉。而杏花,尽管没有梅的神韵和风骨,甚至“红杏出墙”成了轻薄的代名词,但有“杏花春雨江南”的诗句,所以杏花给人更多的是温馨、恬淡和安然。特别是在这个还是春寒料峭的 季节, 故乡的杏树的确是一个慰藉心灵、暖人魂魄的话题。
杏的四季都是风景。
花开是温柔烂漫的笑靥,醉人心脾;花谢满地堆香雪,亦没有零落成泥的悲切。“花褪残红青杏小”,青杏如豆,绿叶成荫,衍生出新的希望。杏树的嫩芽可以采来做茶,那刚长出的小叶子并非绿色,而是淡红柔绿的绝美交融,嫩嫩地透着阳光,比花另有一种让人心疼的美。后来学中国画,见传统技法以汁绿蘸胭脂曙红点嫩叶,正是那种嫩生生初到尘世的感觉,实在妙绝。
“端午时节杏儿黄”,未到端午,嘴馋的小孩子就开始爬墙上树,冒着被大人责骂的危险摘那酸倒牙的青杏,流着哈喇子,把尚未变硬的杏核小心咬开,知道里面水汪汪的白色杏仁还不成形,我们就塞进耳朵里暖,像孵小鸡一样,坚持到再没有耐心,取出来,轻轻剥去那一层外衣,运气好便可以得到一颗小小的晶莹剔透的“心”。
大人们体会不到这样的乐趣,只严密防范小孩子糟蹋未熟的果实。有一次我跟着邻家姐姐去家东坡上偷摘她家的杏,不小心踩断了一根老枝,我们急中生智,两个人合力拖着一枝子累累青杏,一路骂着偷杏贼回家报告去了。
后来我们就被分派了任务去“看杏”,我提个小竹篮儿,搬个小板凳,坐在杏树下,眼巴巴等着“白背儿”的青杏一天天变黄,也有红色的品种,朝阳的一面像抹了胭脂。
熟透了的杏在绿叶间闪烁,我揪着自己的麻花辫,仰脸期待最灿烂的那一颗落下来,那香甜中带一点微酸的味道,好多年在我的梦里萦绕。我还喜欢杏仁的苦香,以致如今朋友聚会,我拒绝五花八门的各色饮品,只要一瓶烫的露露,那暖暖的杏仁味,不但让胃熨帖,更把心带回故乡,带回儿时的踏实与满足。
杏是落叶乔木,但它的叶子能坚持到初雪,黄黄绿绿中斑驳着点点暖红,虽不够璀璨,却自有它的一份含蓄与淡然。
落光了叶子的杏树更是意蕴悠远的风景。小树嫩枝蜡红,舒展着,在寒风里也并不瑟缩;而老树虬枝,疏影横斜,更像国画里的枯笔飞白。不管落不落雪,杏树在冬天都站成最美的姿态。
元宵节,村里烟花绚烂,家东的杏树却在月下静默着,不忧不喜,像滚滚红尘里的旁观者。我和小伙伴们按照大人的指示,举着灯笼绕树一周,祈祷它来年依旧含笑东风子满枝。
三十年白云苍狗,故乡与时俱进,如今很难找到杏树的影子了 故乡的杏树只能是留在心底的风景。忙忙碌碌中,梦回“杏花村”都是一种奢侈,只好读一读陆游的诗,以示思乡之情:
世味年来薄如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2015年丹东中考满分作文精选:留在心底的风景
一、撒哈拉之心
一望无垠的黄沙,连到天的尽头,让人心惊,让人畏惧。然而三毛选择了撒哈拉,选择了这片广阔的、赤裸的沙漠。不大的房子,简单的生活。每天开着小吉普去沙海里兜几圈,等丈夫回家,看书,写作,如此而已。她的心是广阔的赤裸的简单的,正如这沙漠。她说,撒哈拉之心--那是我在这世上唯一的名字。
二、敲钟人卡西莫多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企图占有吉普塞女郎未遂,便诬蔑她,使她被判死刑。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冒死将她救出。但教会有诬蔑艾斯梅哈尔达为巫女,将其绞死在圣母院楼顶。卡西莫多被这无耻的行径激怒了。他将副主教从楼顶上推下。之后,自己便****在艾斯梅哈尔达坟前。
三、铁打的保尔
一个普通工人的孩子,努力拼搏、顽强斗争,成长为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不怕牺牲,同外国占领军、白党匪进行战斗。身带弹伤、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却高昂着头顽强的抗争着。他便是那钢铁打造的保尔·柯察金。钢铁般的精神。
四、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天火,宙斯为了惩罚他,指派威力神和暴力神用铁链把他钉在高加索山上。但他傲然不屈,拒绝河神与众神使者的各种诱和,最终在宙斯的雷电中沉沦于大地深处。
这些,留在我心底,成为一道道永恒唯美的风景。 更多中考满分作文推荐参考:
1.锦州中考语文满分作文精选:那不一样的美丽
2.2015南京中考满分作文范文:想想别人
3.2015年上海中考满分作文赏析: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4.2015青岛中考满分作文:身边风景也动人
5.2015年丹东中考满分作文:留在心中的风景
6.2015丹东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留在心中的那份感动
7.2015辽宁辽阳中中考满分作文赏析:青春感悟
丹东语文满分作文赏析:留在心中的回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
请以“ 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贵州安顺中考满分作文赏析:留在我心底的风景
当看到名川大山的你回到家中,多少不免有些感叹。当看到惊奇建筑的你,多少不免有些惊奇;当看到感人瞬间的你回到家中,多少不够有些感想。此刻,我的心早已被一处尚未出名的景象所吸引,永远不可改变。
思绪的月光宝盒打开了,一幕幕令我注目的情景在眼前闪过,刹时,便定格在了去九寨沟旅游的路上:当时的天空分外晴朗,万里无云,晴空高照,小鸟在枝头啼鸣,小狗在街旁嬉戏。顷刻,我感觉有些腹涨,便要求停下车来,休息一会儿。看见远处有一商店,便叫下爸妈买一点土特产去孝敬外婆,姥姥。而妈妈执意不下来,说是小腿酸账,不想走路。可爸爸却精神焕发,神情坚定地跳下车,说是开车久了,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走了许久,见湖光在眼前闪亮,我的心灵便受足了震憾。
只见那群围绕这湖的大山,似一蜿蜒的巨龙,守护着珍珠。最为奇异的则是那数十棵耸立在山头的孤松,似一个班的斗士,永不放弃。还有数十棵沉在湖中的沉香,发出着香味,清爽朴鼻,还有更奇异的则是这湖的颜色与清澈度。湖中颜色,沧桑多变。一片为红,似炭火之红,让人感受到当地的热情。一片为蓝,让人感受到这片蓝天下的曼妙。一片为绿,让人感受到森林中发出的清香。
而蓝的那片最为清澈,从湖面凌空而上便可看到万千鱼儿在水中畅游,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真乃奇景。不一会儿,黄昏便开始了,漫漫落下的夕阳,把山上的孤松倒影带进了湖面,好似奇异地将湖面平分为若干块,正如此萨,美味而香甜。夕阳西下,只留我孤身一人在此目视前方,领略着鬼斧神工的大自然带给我们的惊悚,带给我们的惊奇及感叹。
莫言作品中的乡土情怀
10月11日,瑞典文学院面向全球公布:来自中国的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莫言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本土作家。
从1981年短篇小说《春夜雨霏霏》发表,到去年的《蛙》荣获茅盾文学奖,莫言小说创作已走过三十年。他至今创作了11 部长篇,一百多部中短篇。由于风格不断变化,莫言先后被划入现代派、寻根文学、新历史小说等不同的流派。对这种贴标签的做法,他很幽默地表达了看法:“大多数所谓的文学思潮,与自己的作品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小说是作家创作的,思潮是批评家发明的。”
莫言的作品中,关于人性、种族的思考被纳入历史变迁的宏大史诗中,语言、结构方面的先锋探索更加注重融合传统文化和民间资源,强化小说故事的传奇性和喜剧性,呈现出举重若轻的轻逸之美。
一直以来,农村生活始终是莫言叙述的中心,他以自己的创作,建构了“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 这样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乡土世界。他每部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都是从这里登场。他多次谈到故乡对于作家、对于他自己的意义:放眼世界文学史,但凡有独特风格的作家,都有一个文学的王国。福克纳有他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马尔克斯有他的马孔多小镇,鲁迅有他的鲁镇,沈从文有他的边城。而这些文学的王国,无一不是在它们君主的真正故乡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
在1976年参军离开农村以前,莫言在真实的高密县东北乡贫瘠的土地上当了20年农民。这 20年是极左政治路线下民生艰难的时代,留在他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是饥饿、神鬼故事和母亲的叹息。莫言小说中那千奇百怪的故事,对自然、社会、人生惊世骇俗的看法,都和母亲、童年、大自然、故乡紧密相连。
当然,莫言也认识到故乡对作家的局限性,如何使故乡的梦境成为贯通人类普世性价值的纽带,这是莫言乡土小说的愿景。
著名文学评论家陈思和教授认为:“莫言的乡土小说,一方面是他对民间艺术风格的自觉、理性的追求,一方面是与民间的文化形态紧密关联。”而在莫言看来,民间是一个巨大的话题,可以把它简化为作家的创作心态问题:是为老百姓写作?还是作为老百姓写作
毫无疑问,莫言选择的是后者。作为老百姓写作,是作家自己就是老百姓的一分子,不去担当道德的评判者、教化者,保持老百姓的立场、思维和方法。在关于长篇小说《四十一炮》的对话中,他说: 写几篇小说算不上知识分子,比那些乡村中会讲故事的老人,无非是多认识几个字而已。概括起来讲,莫言的民间立场是站在弱小生命和自由人性的立场上描写民间的苦难与抗争,张扬个性自我。自觉运用民间艺术资源,在小说的语言、故事、结构等方面全面复活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的活力,追求文学的民族化、本土化。
乡土情怀作文
心灵的沿海地带,是受难船驾着疲惫身躯扑向的地方,或遇暴雨飓风,或遭暗礁伏击,即便沉船,那流向港湾的潮水依旧携着它曾不顾安危投入海湾怀抱的信念涌动着。
常言世事如棋,却未曾知道故乡给了你这盘棋和志在赢棋的信心
远离故土,那乡思便如丝般积淀,环绕于身边,直至束缚,直至窒息。那种欲罢不能的不羁正是乡土永不削弱的亲和气息。
乡土可使人陶醉,行至故土的街巷野荒,即便阴沉渐雨,却饶有一番诗兴。街边的喧闹与夹杂着袭来的乡音总是令人倍感愉悦。偶尔哼着歌调的骤雨是一场丰富人们生活方式的欢奏。
乡土亦可使人彷徨,游子对于异地的房屋不过是一个管理者,而故乡的土地,每缕风和每寸春光皆由他掌权,异地街市的嘈杂,那陌生的方言,穷冬烈风中那裹着蜷缩着的身躯,那匆匆走过的在路灯下被拉长身影却突然隐匿的背影。对自身应重返故乡或是异地漂泊的游子选择了踌躇,对故乡的思恋成为一种无法抹去的痛楚。直至他们事业有成,厌倦了城市喧嚣,有足够的信心去完成故乡对其不变的期待之时,才发现,并非自己略晚投入故乡怀抱,而是故乡自其离她而去便伸出双手呼唤着他回来的依赖。
故乡对游子来说是一份寄托,对恒久挚恋于她的怀抱的乡人,是一种望月残犹歌故乡月明的爱恋,是一种让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向往。
乡土的呼唤是震慑游子心的呐喊,她令人们辨清方向,走上回家的道路。
中国人的乡土情怀作文
他,曾经的国民党高级军官,现在的年逾古稀躺在病床上的老人。
他的房间,一把中式躺椅,一个画着牡丹花的茶杯,一叠来自大陆的苏州云锦,还有一小摄临行前带来的乡土……那些都是他的宝贝,旁人碰不得,夜深人静时,抚摸着它们,泪便不自禁地涌出。
他住院时,执着地要将这些带到病房中,说“死也要和它们在一起。”
病房中的他话不多,总是默默看着窗外那片海,那片海的尽头……
服药很配合,吃睡很配合,但病情却一天天恶化,医生说他心情压抑,需要放松。
儿女以为他害怕病情,便安抚他,陪伴他,却不见效果。
一个星期过去了……
医院里来了位大陆的小女孩治疗白血病,他听了,便不顾阻挠地去看望,回来后,伏在老伴身上,他痛哭,像一个受了委屈的小孩,那是他第一次情感的发泄。他命令医院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设备替女孩看病,因为她是他孙女。
入夜,捧着那撮乡土,看着无际的大海,颤抖着双臂,对老伴说:“我想回家,把土还回去,它也想家了,落叶归根,我也要回家啊!”
签证、协商……儿女为这事奔波着。
他捧着飞往北京的机票,凝视着,眼神它含深深的眷恋和喜悦,像已偎依在母亲怀抱中的小孩。想像着长城变样了吗?故宫,颐和园依旧金碧辉煌吗?变成北京的“北平”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惊喜呢?像要相亲的惴惴不安的小伙子!那夜,他久久不能入睡,翻来覆去……
次日,他将那把躺椅,那个茶杯,那叠云锦,那一撮泥土,包起来,亲吻后说:“伙伴们,我们回家了。”
5小时的航班,近60年的分别,漫长的等待,他踉跄地走下机舱,天如此蓝,地如此宽,空气如此新鲜。今日,终于重逢了。
闭上眼,张开怀抱,他感觉像是到了仙境,风拂过,好似母亲温暖的手。
故宫,颐和园,一切如旧,而北京带给他更多的惊喜。
看着京剧,听着北京话,吃着北京烤鸭……身边走过自己的大陆兄弟姐妹。前所未有的温暖。
他说:“回家,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