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文学地理常识

  1.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图被形象地比作一只头朝东尾朝西的金鸡。

  2.辽宁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简称“辽”,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沈阳市。

  3.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银川市。简称“宁”。

  4.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台湾省是中国地震最频繁的省份。 5.中国岛屿大约有5000多个,绝大部分分布在长江口以南的海域。

  6.中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度,南北距离约为5500公里。 7.河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中的“豫州”,因此简称“豫”,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郑州,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遣址。

  8.“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指的是贵州省,简称“黔”或“贵”,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贵阳市。

  9.西藏人民政府所在地拉萨市,在藏语中是“圣地”或“佛地”的意思。又因这里一年四季晴空万里,日照时间长,人们把它叫做“日光城”。

  10.中国南海有四个群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11.中国陆地面积约 960万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12.有“古代历史的博物馆”之称的 陕西省,是古代秦国的所在地,所以称“秦”或 “陕”。

  13.中国领土最南端在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14.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它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其人民政府所在地是乌鲁木齐市,简称为“新”。 15.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

  16.云南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昆明市,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闻名中外的“春城”。这里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气候温和,四季如春。

  17.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第三大岛是崇明岛。

  18.中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

  19.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

  20.吉林省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简称“吉”,人民政府所在地长春市是中国的“汽车城”。

  21.中国领土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22.辽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山东半岛是中国第二大半岛。

  23.与中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5个。东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朝鲜; 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俄罗斯;西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 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南面同中国相邻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

  24.同缅甸、老挝、越南相邻的中国西南 边疆省份是云南省,简称“滇”或“云”,省名来源于彩云之南。

  25.青海湖古代叫“西海”,蒙古语称“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色的湖”。青海省就是因它而得名的,这是我国唯一以湖泊而得名的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是西宁市。

  26.内蒙古自治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简称“内蒙古”,人民政府所在地呼和浩特市,意思是“青色的城市”。

  27.中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到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8.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河北省,在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所以河北简称“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石家庄。

  29.中国领土最东端在黑龙江省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30.甘肃省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兰州市。简称“甘”或“陇”,古所辖地为甘州和肃州,是故甘肃。

  31.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星,天王海王绕外边;唯有地球生物现,温气液水是由缘①。①温,适宜的温度。气,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32.昼夜交替和四季变化:地球自转,昼夜更换。绕日公转,四季出现。自转一日,公转一年。自西向东,方向不变。

  33.大洲和大洋:地球表面积,总共五亿一;水陆百分比,海洋占七一。陆地六大块,含岛分七洲;亚非南北美,南极大洋欧。水域四大洋,太平最深广;大西“S”样,印度北冰洋。板块构造学,六块来拼合;块内较稳定,交界地震多。 34.七大洲地形

  (1)亚洲:亚洲地形杂,中高四周洼。冲积平原广,山地高原大。 -江河放射流,水资源可夸。

  (2)欧洲:半岛缘海多,形体分节肢;山地居南北,中部平原低;地形平原主,海拔倒第一。

  (3)北美洲:东部高原联山地,西部山地接高原。东西相间高大陆,世称湖海在其间。

  (4)南美洲:安第斯山雄踞西,东部平原高原区。地形多为世界最,高原平原列首位。西部山脉为最长,亚马逊河流域广。热带雨林居世首,草原要数潘帕斯。

  (5)非洲:平均海拔六百米,号称大陆高原洲,东部高原连一体,西部沙漠平原有。

  (6)大洋洲:面积小,分两区,一大陆,二岛屿。大陆东西高,中部是盆地。

  (7)南极洲:四周环三洋,多年冰雪积;超过二千米,海拔数第一。 35.海底地形:浅海大陆架,外缘大陆坡;洋盆海沟岭,洋底不可测

  36.中国领土最西端在新疆帕米尔高原(73°E)。

  37.台湾海峡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从南到北连接着南海和东海,是中国海上运输的重要通道,人们称它为“海上走廊”。 38.有“煤海”之称的山西省,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简称“晋”,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太原市。

  39.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从公元7世纪开始就与内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经常往来,促进了藏、汉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发展。左图为西藏布达拉宫。

  40.同中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1.内海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海是中国的内海。

  42.中国领土东西跨经度有60多度,跨了5个时区,东西距离约 5200公里。

  43.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44.有“北大仓”(粮仓)之称的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北的省份,也是最东的省份,简称“黑”。

  45.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所在地 哈尔滨市,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世界地理知识大全

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位置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

  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

  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

  最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帕米尔高原;(73°E);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1、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

  3、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1、陆地国界线:2.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

  巴、印、尼、不、缅、老、越(14个)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文、印尼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县、镇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个省

  5个自治区

  4个直辖市

  2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三节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2010年达13.7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2、省区分布:人口最多:广东省;人口最少:澳门。

  3、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1、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

  (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2)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四、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1.5%,少数民族占8.5%。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人口最多。

  3、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的中部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台湾与福建为高山族,福建省有畲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东北为朝鲜族较多。)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彝族——火把节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维吾尔族——手鼓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

  汉族——赛龙舟

  朝鲜族——长鼓舞、跳跳板

  藏族——晒佛节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一、山脉纵横交织(P21)

  北列:天山和阴山

  1、东西走向的山脉中列:昆仑山和秦岭

  南列:南岭

  2、南北走向的山脉:位于中国中部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3、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中列:长白山、武夷山

  东列:台湾山脉(台湾山脉的主峰玉山是中国东部最高峰。)

  4、西北—东南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第一高峰)

  东岳泰山(山东)河北和山西(太行山)

  西岳华山(陕西)福建和江西(武夷山)

  6、中华五岳南岳衡山(湖南)7、省交界处湖北和重庆(巫山)

  北岳恒山(山西)青海和甘肃(祁连山)

  中岳嵩山(河南)西藏和新疆(昆仑山)

  二、地形复杂多样(P24)

  1、主要地形区及特征:

  青藏高原——冰川纵横

  内蒙古高原——开阔坦荡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云贵高原——地表崎岖

  塔里木盆地——最大的内陆盆地;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准噶尔盆地——绿洲和垦区

  柴达木盆地——内陆高原盆地和“聚宝盆”;平均海拔最高。

  四川盆地——红色或紫色盆地,内有成都平原(天府之国)

  辽东丘陵

  (3)三大丘陵山东丘陵,

  东南丘陵——林业和牧业

  东北平原——最大,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鱼米之乡

  2、山地面积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3,山区占2/3。

  3、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三、地势西高东低(P30)

  1、我国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三级地势阶梯的概况:

  阶梯名称平均海拔主要地形区分界线第一阶梯4000米以上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二阶梯1000—2000米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准噶尔盆地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三阶梯500米以下东北平原辽东丘陵华北平原山东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经济、水能的影响:

  (1)对气候:使海洋湿润气流从东至西深入内地,形成降水;

  (2)对河流: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3)对交通:东西向的河流沟通了东西交通;

  (4)对经济: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

  (5)对水能:在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有利发电。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一、气候复杂多样(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越往北气温就越低。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南北普遍高温。

  寒温带(一年一熟)

  中温带(一年一熟)

  温度带的划分暖温带(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亚热带(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带(一年三熟)

  空间分布规律: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

  湿润地区(森林)

  半湿润地区(森林草原)

  半干旱地区(草原)

  干旱地区(荒漠草原)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1月0℃等温线

  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南方地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二、季风气候显著(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

  1、季风:夏季——偏南风(西南季风来自印度洋,东南季风来自太平洋;)

  冬季——偏北风

  2、冬季风几乎不带来降水。

  3、夏季风影响雨带推移及带来的旱涝灾害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夏季风弱:南涝北旱

  大兴安岭

  阴山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以东为界线

  三、特殊天气

  1、寒潮:冬半年影响中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2、梅雨:江淮流域。

  3、台风:夏秋季节

  4、沙尘暴:在干燥的春季多发生。

  四、气象灾害

  1、洪涝:夏秋季节

  2、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3、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

  一、外流区为主

  1、外流区(面积约占64%,径流量95%以上)

  注入太平洋: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澜沧江

  注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怒江。

  注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

  (2)中国之最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

  世界上开凿最早、长度最长的运河京杭运河

  2、内流区(面积约占36%,径流量不足5%)

  (1)主要内流河:塔里木河(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

  青藏高原湖区:青海湖(我国第一咸水湖,也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东部平原湖区:鄱阳湖(第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二、滚滚长江

  (1)发源地: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2)注入海洋:东海

  宜昌(湖北省,上中游划分地)

  湖口(江西省,中下游划分地)

  (4)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5)主要支流: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汉江(长江最长的支流)

  (6)主要湖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2、水能宝库:水能丰富

  3、黄金水道:航运价值高

  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中下游地区兴建分洪蓄洪工程,加固江防大堤。

  三、滔滔黄河

  (1)发源地:巴颜喀拉山

  (2)注入海洋:渤海

  河口(内蒙古,上中游划分地)

  桃花峪(河南,中下游划分地)

  (4)主要支流:汾河、渭河

  2、“地上河”的成因与危害及治理

  (1)成因:①黄土高原土层疏松,地形支离破碎

  ②中游地区夏季降水集中,冲刷作用大

  ③中游地区植被差

  ④下游地区是平原,水流平缓,泥沙沉积。

  (2)危害:下游的河堤决口改道。

  (3)治理:①根本在于加强上中游地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

  ②下游:加固江防大堤;修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利枢纽工程。

  河流长江黄河发源地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青藏高原上的巴喀拉山注入海洋东海渤海长度6300千米,我国第一长河5464千米,第二长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75万平方千米上中下游的划分源头——宜昌——湖口—入海口上中下源头——河口——桃花峪——入海口上中下支流与湖泊北: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南:乌江、湘江、赣江鄱阳湖、洞庭湖、太湖、巢湖汾河、渭河流经省区青、藏、川、滇、渝、鄂、湘、赣、皖、苏、沪;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流经地形区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水文特征流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流量小、汛期短、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存在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

  1、主要类型: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

  2、自然资源的特征

  (1)自然资源的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2)自然资源数量巨大,但又是有限的。

  二、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1、可再生资源:是指被人类开发利用后,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2、非可生再生资源:指今人类开发利用后蕴藏量不断减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

  三、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核能、氢能等。

  1、特点: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

  2、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

  1、土地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

  2、人均土地面积不及世界的1/3。

  3、我国的基本国情:“人多地少”

  二、类型齐全

  1、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耕地、林地、草地等(各类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图)

  2、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居世界前列。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

  3、中国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以及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

  三、区域差异明显:(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

  1、耕地分布: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2、林地分布:东北、西南(天然林)、和东南山区(人工林和次生林)。

  3、草地分布:北部、西部内陆地区。

  四、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耕地:提高耕地的生产力;适当开垦荒地,提高利用率。

  2、林地: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3、草地:确定合理的载畜量,划区轮牧,保持草地生产力。

  4、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5、中国的耕地保有量不得低于18亿亩。

  第三节中国的水资源

  一、时空分布不均

  空间分布不均: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夏秋多,冬春少

  年际变化大

  缺水带

  少水带

  平水带(过渡带)

  多水带

  丰水带

  二、兴建水利工程

  1、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南水北调工程(最大规模)。

  2、时间分布不均——兴建水库。(小浪底)(三峡水利枢纽)。

  南水北调(西、中、东三线方案)

  引黄济青

  3、跨流域调水引大入秦

  引滦入津

  引黄入晋

  三、节约用水

  1、缓解缺水问题的根本途径:节约用水,合理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建立“节水型社会”。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1)地跨多个温度带:温带、亚热带、热带。

  1、优越的海洋自然环境(2)大陆架面积宽广。

  (3)海水温度适中。

  2、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黄渤海渔场

  舟山渔场(最大)

  南海沿岸渔场

  北部湾渔场

  长芦盐场(最大)

  淮北盐场

  布袋盐场

  莺歌海盐场

  二、海洋资源的保护

  海洋资源存在的问题: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成因:沿海工厂和城市向海洋排污、石油污染处于严重、赤潮的频频出现。

  治理: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力度,防止海洋污染,并对海洋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

  第四章中国的主要产业

  第一节农业

  一、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1、农业:直接利用土地、气候和水资源所从事的生产活动,一种让“土地奉献”的产业。

  二、中国农业的发展

  1、中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1)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较快。

  (2)中国农业生产的地区分布趋于合理。(新型农业:创汇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

  (3)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

  三、主要农作物分布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商品粮基地)

  纤维作物(棉花:新疆,黄河和长江中下游地区)

  油料作物(油菜:长江流域;花生:山东、河南)

  经济作物糖料作物:南甘北甜(甘蔗:广西;甜菜:新疆、内蒙古等地)

  饮料作物(茶叶:福建、云南、浙江、四川等地)

  药用作物

  四、畜牧业分布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伊犁马)

  西藏牧区(西藏牦牛)

  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1、畜禽饲养为主

  2、四川、湖南、河南是中国商品生猪的主要产区

  3、饲养方式由农户分散饲养向专业化生产转变

  第二节工业

  一、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东部沿海工业得以改造提升

  2、工业布局相对均衡东北老工业基地得以全面振兴

  中西部地区得以拓展和升级

  二、中国工业的分布

  1、煤炭是中国第一大能源,山西、内蒙古、陕西是中国主要产煤区。

  2、石油是中国第二大能源,大庆油田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长庆油田、胜利油田、中原油田、华北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等也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

  3、记住水电站的位置(P94)。

  4、中国是世界上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中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东部沿海地区有鞍山、唐山、邯郸、莱芜、张家港和上海等,中部地区有太原、武汉、湘潭、新余、马鞍山等,西部地区有包头、攀枝花等。(在图上找出)

  5、机械工业:形成辽中南、京津唐、山东半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武汉、重庆等全国性大型机械工业基地。

  6、纺织工业:以棉纺织工业最为重要。上海、天津、青岛、石家庄、郑州、西安、武汉等地是主要的棉纺织工业基地。(在图上找出)

  三、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沿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第三节交通运输业

  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交通运输业的特征:先行发展

  二、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

  1、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运输。

  2、铁路干线

  (1)南北向的有: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线-焦柳线、宝成-成昆线等;

  (2)东西向的有:滨洲线-滨绥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沪昆线等。

  (3)综合性的交通运输枢纽有:北京、上海、郑州、武汉、广州等。

  三、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选择

  运输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缺乏灵活性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门对门”服务水路运输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速度慢、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航空运输速度快、舒适、安全运量小管道运输运量大、运价低、损耗少、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1、人们出行或运输货物,要根据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以及路途的远近和具体要求,来选择最佳的交通运输方式。

地理奥秘知多少

  从小学升入高中,从原来5门课增加到了7门课程中就有“地理”。

  在小学里,从来都没有真正的接触过地理,这次的地理之旅是我感到无比新奇。脑海中也会浮现出许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有些地方人口稠密,另一些地方却荒无人烟?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为什么塔里木盆地是西部大开发的热土?这一大串地理问题或许在学完后才能各个击破!

  想要学好地理要应善于观察,发现问题,要学会读图表,熟练运用,要联系实际,勤于实践,还要放开手脚,扩宽视野。只要完全做到以上这四点地理就会和你成为“好朋友”。

  地理主要是研究地球的理论,在古代由于活动的范围小,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识世界,我国古代有“天国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直到一五一九年到一五二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20世纪,人类进入了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并且从人造卫星上拍摄了地球的照片,确证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超为庞大的球体,平均半径六千三百七十一千米,最大周长四万千米,表面积约五点一亿平方千米。地球太大了,为了便于看到它的全貌,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了比例把它缩小,只做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仪可不是正的,二十与水平面成六十六点五度角。

  我们还认识了赤道,赤道的纬度为0度,全球零度至三十度为低纬度地区,三十度至六十度为中纬度地区,六十度至九十度为高纬度地区。在地球仪上,链接南北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任意两条相对的经度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

  地球不是不动的,它自西向东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二十四小时,也就是一天,这样的自转形成白天和黑夜,在自转的同时还在不停的绕太阳公转,也是自东向西,公转一周是一年。

  哈哈,如果学好地理这一门学科走遍天下也不足为奇,这一些知识可是让自己终生受益。

地理必修一知识点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直接威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关自然灾害的知识分散在自然地理各章节中,是近几年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和高考关注的热点之一。复习时要将与自然灾害有关知识通过整合,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专题知识体系。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纯自然的原因而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或严重人员伤亡的一类自然现象。自然灾害与地理环境因素直接关联,按成因可分为天文灾害、气象气候灾害和地质地貌灾害。

  天文灾害

  太阳活动的表现、标志、周期及对地球的影响是高考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太阳活动的表现分别是黑子和耀斑的增多,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活动周期约为11年。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黑子增多,耀斑增强的年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天文灾害:①电离层扰动,给通信、导航、定位带来影响;②导致气候异常,危及人类的健康;③高能粒子会对在空间运行的航天器及对宇航员产生辐射损伤。

世界地理欧洲西部知识总结

  自然环境特征

  一:位置范围

  1.位置:纬度位置:北温带为主,35oN-60oN,10oW-20oE

  海陆位置:北接北冰洋,西靠大西洋,南临地中海

  2.范围:北欧、西欧。中欧、南欧

  3、轮廓特点:曲折的海岸线

  世界上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岛屿和海湾。主要半岛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南部有巴尔干、亚平宁、伊比利亚,主要岛屿有不列颠群岛和冰岛,主要内海有北部的波罗的海、南面的地中海、东南面的黑海,边缘海有北海,比斯开湾是著名的海湾

  二:地形:

  1:特征:平原、山地为主,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深受冰川影响

  2:分布平原:北海、波罗的海沿岸,莱茵河以东波德平原、以西西欧平原

  山地: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南部阿尔卑斯山脉,博朗峰本区最高

  阿尔卑斯山脉是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3:冰川地貌:芬兰、瑞典众多的冰川湖,“千湖之国”芬兰

  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

  东欧平原和波状起伏的冰碛丘陵,

  阿尔卑斯山脉高山带峰峦挺拔、谷地宽阔、两侧多湖泊等。

  三: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

  1:特征:海洋性特征显著

  2:东西差异:西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差异;北部是极地气候,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3: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成因

  纬度位置大部分地区位于北纬35°~60°之间,属温带气候海陆分布西临大西洋,大陆轮廓曲折,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为平原,山脉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经过,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作用

  四:河湖

  1:特征:本区多平原,降水量较多,河网较密,水量充沛,因大陆轮廓曲折,又受山岭的限制,不利于长河的形成,河流短小。

  2:主要河流:

  莱茵河发源在瑞士,流经德国鲁尔区,注入北海世界航运最繁忙,货运量在世界上仅次于密西西比河

  多瑙河,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注入黑海。世界流经国家最多(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国)。

  基尔运河: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

  3:欧洲河流航运价值高的原因

  自然原因:该地区河流径流量丰富、水流平稳汛期不明显、含沙量小,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经济因素:主要河流流经国际较多,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各河流之间有众多的人工运河连接,形成了完善的内河运输网,提高了河流的航运价值

  4:湖泊:

  西北部和阿尔卑斯山脉两侧:(多为冰川作用形成)

  五:资源

  石油(北海)煤(英国、德国)铁(法国)

  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

  1:农业类型:

  乳肉畜牧业(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粮食生产(法国)

  家禽生产(丹麦)园艺生产(荷兰)

  地中海农业(法国: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

  2:乳畜业发达: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日照不足,气温日差较小,很多地区不适合发展种植业,而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适合发展乳畜业

  二:工业

  欧洲西部是经济发达地区,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三分之一。本区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二分之一,其中德国居第一位。

  工业分布:“十”字形

  三:发达的旅游业

  南欧阳光、沙滩;北欧:峡湾;中欧:阿尔卑斯山;诸多人文景观:雅典巴台农神庙,

  罗马古斗兽场。巴黎风光:艾菲尔铁塔,凯旋门。伦敦的塔桥和大本钟。水城威尼斯。

  瑞士风光:阿尔卑斯山滑雪。

  四:国家居民

  (1)国家和地区:有世界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居民:国家众多,人口稠密,白色人种为主,人口稠密区沿着煤矿和工业地带分布,略呈“十字型”,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匈牙利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德国

  自然地理特征

  一:位置和范围

  欧洲大陆上“十字路口”

  海陆:欧洲中部,是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西欧通往中欧,北欧通往南欧的必经之路,水陆空交通便利。

  二:地形

  北部和南部的地形差异: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

  北部是北德平原,地势低平,气温较低,冬冷夏凉、土壤较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粗放经营,人口较稀;

  中部谷地和宽广的山地,宜于农耕和放牧;

  南部巴伐利亚高原和阿尔卑斯山脉,广布森林和草地

  三:河流

  易北河威悉河-------注入北海莱茵河多瑙河------注入北海黑海

  社会经济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水平高,以畜牧业为主

  农业的南北差异

  北部:波德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阴冷夏季凉爽、光照、热量不足;地势

  低平,土壤较贫瘠,适合发展乳肉畜牧业。

  南部:高原、山地,广布森林和草地。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盛产葡萄、烟草、水果、啤酒花。

  二:工业

  现代化工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欧洲经济实力最强,贸易额居世界前列

  有利:丰富的煤炭、钾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

  不利: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进口,产品一半依赖国际市场

  分布:莱茵——鲁尔区:埃森、杜伊斯堡是中心,南部慕尼黑宇航、飞机、微电子

  分布特点:工业布局大分散小集中,分布较为均衡,工业由北向南发展

  三: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全国最大城市

  汉堡: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世界重要金融中心

  慕尼黑:南部工业中心,德国宇航、飞机、微电子工业中心,啤酒之都

  [注意]鲁尔区的兴衰(必修内容)

  丰富的煤炭资源

  离铁矿区近,靠近法国东北部洛林铁矿区

  区位优势充沛的水源

  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河运方便并直通海洋

  广阔的市场

  生产结构单一:集中于煤炭、钢铁、电力、机械,煤炭、钢铁是基础

  煤炭能源地位下降:石油、天然气的广泛应用,使煤的比重减少、新技

  衰落原因术炼钢耗煤量降低

  世界性钢铁过剩:产量增加,经济危机及替代品广泛使用,使用量减少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传统的生产和组织形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数量减少、规模扩大,新建迁移的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综合整治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如钢铁工业日益集中到西部,有的把高炉建到荷兰海边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有德国最稠密的铁路和高速公路网,航运繁忙,运输的一半是铁矿石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控制污染排放,建立完善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和植树造林

  英国

  (1)西欧的岛国

  全称:“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简称“联合王国”

  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爱尔兰岛的东北部。大不列颠岛分为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三部分,其中英格兰是政治、经济中心地区

  (2)工业化最早的国家

  第一次工业革命形成了曼彻斯特的纺织和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煤炭产地)。二战后,出现的汽车、飞机、电子工业分布在伦敦周围以及英格兰中部、苏格兰南部、石油加工业在北海沿岸地区,原油自给有余

  (3)农业

  西部——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乳畜业发达:降雨较多,日照较少,多汁牧草生长好。

  东南部——种植业集中地区(小麦、大麦):降水较少一些,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季节较长。

  (4)首都伦敦

  伦敦跨泰晤士河两岸,最大城市和港口。曾是著名的雾都。

  法国

  (1)自然地理环境

  欧洲西部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

  (2)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

  巴黎盆地是法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农业区。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盛产葡萄。

  矿产:里尔煤矿区——北部;洛林铁矿区——东北部

  煤、石油不足,大力发展水电和核电,核电比重达70%

  (3)重要城市

  首都——巴黎

  地中海沿岸——马赛(港口、福斯的东侧)、福斯

  福斯敦刻尔克(临海型钢铁工业----日本福山、意大利塔兰托、中国宝山)

文学常识:地理常识

  1、阴:山北水南阳:山南水北

  2、左:东为左右:西为右。

  3、河:黄河。江:长江

  4、五岳:泰山(东)、衡山(南)、华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5、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九华山、峨眉山、普陀山。

  6、六合:天、地、东、南、西、北六个方位。

  7、八荒: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

  8、中国的古称:九州、神州、赤县、华夏、九土、中华、华夏。

  9、重要城镇名,古今对照。

  苏州:姑苏

  成都:锦官城

  南京:金陵、建业、建康、丹阳、江宁、白下、石头城。

  扬州:维扬、扬城、淮上、江都、广陵。

  北京:大都、燕京、神京。

  开封:大梁、汴梁、东京。

  镇江:京口。

  杭州:临安、武林、钱塘。

  10、我国部分城市别称。

  昆明——春城

  苏州——中国的威尼斯

  重庆——山城、雾城

  拉萨——日光城

  广州——花城、羊城、五羊城

  徐州——彭城-

  11、长江上的“三个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世界之最

  1)世界面积最小的国家—梵蒂冈

  2)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3)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4)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6600千米)、第二长河---亚马孙河、第三长河---长江、第四长河---密西西比河

  5)世界面积最大的洲:亚洲(面积4400万平方千米)。

  6)世界海拔最高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2350米)。

  7)世界海拔最低的洲:欧洲(平均海拔约300米)。

  8)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面积约1.8亿平方千米)。

  9)世界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300万平方千米)。

  10)世界最大的岛:格陵兰岛(217万平方千米)。

  11)世界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或南洋群岛0多个)。

  12)世界最大的海:珊瑚海(479万多平方千米)。

  13)世界最大的内海:地中海(250万平方千米)。

  14)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最大的内陆湖,最大的湖泊:里海(37万多平方千米)。

  15)世界最大的淡水湖:苏必利尔湖(82400平方千米)。

  16)世界最深的湖:贝加尔湖(1620米)。

  17)世界最大淡水湖群:北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安大略湖)

  18)世界最长的山系:科迪勒拉山系(15000千米)。

  19)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9000千米)。

  20)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600万平方千米)。

  21)世界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500多万平方千米)。

  22)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

  23)世界最长的裂谷带:东非裂谷带(长6000千米)。

  24)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亚马孙河

  25)世界陆地的最低点---死海

  26)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最难治理的河流----黄河

  27)世界最大的水电站---长江三峡水电站(其次是伊泰普水电站)

  28)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

  29)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

地理知识三百问

  41.世界有哪些主要石油生产国、消费国和出口国

  世界石油开采量在本世纪内以迅猛速度增长,1921年首次突破一亿吨大关,1950年超过5亿吨,1979年创造了31.7亿吨的历史最高记录,近几年略有下降。在二次世界大战前,石油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和委内瑞拉,在六十年代以前的一个世纪内,美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中心,产量经常占世界三分之二左右,号称“石油帝国”。但六十年代后,美国石油产量在世界上的地位日趋下降,而中东新兴产油区的地位日益上升。1973年波斯湾地区石油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8%,进入八十年代后由于人为的因素而有所下降,但仍占世界总产量的近30%,该地区石油生产执世界牛耳的局面将长期保持下去。以国别论,1981年石油产量最大的国家是苏联(6.04亿吨),其它还有5个年产石油在一亿吨以上的国家,它们是沙特阿拉伯(4.82亿吨)、美国(4.29亿吨)、墨西哥(1.2亿吨)、委内瑞拉(1.05亿吨)和中国(1.01亿吨)。年产2,500万吨以上的国家还有英国、印尼、阿联酋、伊朗、尼日利亚、利比亚、科威特、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和挪威等10国。以上16国合计产量24亿多吨,约占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的87%。

  与世界石油生产地区相对集中的特点不同,世界石油消费地区分布极广。由于石油对现代工业、农业、交通、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等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而石油的消费极为广泛。而由于石油生产地区的相对集中,故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需要进口石油。不过从消费量看,以美国和西欧消费量为最大,以1977年为例,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占世界的30%,西欧约占近四分之一,其它为苏联、日本等国,而世界最大石油产区中东的消费量却很小。

  由于世界石油资源及其消费量的显著不平衡,造成世界石油贸易呈现出来源高度集中、销售对象分布极广的显著特点。1979年石油的国际贸易量为18.3亿吨(包括原油和石油制品),占总产量的58%,进口石油的约有140个国家,出口石油的国家却不到30个。这些出口国在地理上可分为六组,即“一大五小”:(1)波斯湾地区1979年提世界石油总出口量的55%,主要供应欧、美及亚、太地区;(2)北部非洲(包括利比亚、阿尔及利亚、埃及和突尼斯),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9%,主要运往欧洲;(3)非洲几内亚湾东岸(以尼日利亚为主,还包括加蓬、安哥拉和刚果),占世界的7%,多输往西欧、北美;(4)拉丁美洲北部(以委内瑞拉和墨西哥为主,还包括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占世界的10%,主要供应北美;(5)苏联,占世界的9%,大部分运往欧洲;(6)远东(以印尼为主,还包括中国、文莱和马来西亚),占世界的5%,主要供应日本。

  42.世界煤炭资源的分布有何特点?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出口国和进口国有哪些

  人类对煤炭的利用历史悠久。煤炭不仅是重要能源,也是特别重要的化工原料。煤炭中最重要的是无烟煤,含碳量一般在90%以上;其次是烟煤,含碳量75~90%;再次是褐煤,含碳量60~70%;此外还有泥炭,含碳量最低,煤质最差。

  世界煤炭资源非常丰富,据1980年资料,仅探明可采储量就达6,875亿吨(其中硬煤4,878亿吨,褐煤1,997亿吨),地质储量至少还要十几倍于此。同其它资源一样,世界煤炭资源在地区分布上也是不平衡的。全世界拥有煤炭资源的约有80个国家。共有大小煤田2,371个。这些煤田绝大部分位于地质史上气候温暖和地壳结构活动带的低洼地区中,其中地质储量在5,000亿吨以上的7个大煤田是苏联的勒拿、通古斯、泰梅尔、坎斯克——阿钦斯克和库兹巴斯,巴西的阿尔塔—亚马孙,美国的阿巴拉契亚。此外,储量超过10亿吨的煤田尚有近200个。从资源的地区分布看,集中北半球,其中以亚洲、北美洲最为丰富,在全球地质储量中分别占58%和30%,欧洲占8%;而南半球则数量极少。以国家论,储量最多的是苏联,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五分之二,其次是美国,约占四分之一强,以下为中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澳大利亚、英国、印度、波兰、南非和民主德国。以上11国一直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煤炭生产国和出口国,约提供世界总产量的87%和总出口量的95%。(1980年世界煤炭产量和出口量如72页表)

  煤炭消费遍及各经济领域。煤炭不宜长途运输,煤炭生产国消费了大部分煤炭,因此国际贸易规模不大。近年虽发展较快,但1981年贸易量亦只达27,109万吨,仅占硬煤总产量的9.7%(褐煤发热量低,基本上没有国际贸易)。美国一向是世界主要煤炭出口国,约提供世界贸易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其次是澳利大亚、波兰、南非、苏联等。进口煤炭最多的是日本,约吸收世界煤炭总贸易量的近三分之一,其次是法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

  43.什么是“世界粮食问题”

  粮食问题是当今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之一。世界粮食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占世界人口大多数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粮食匮乏,营养不足,又没有能力更快地增加粮食生产,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另一方面,有些发达国家粮食又大量“过剩”。

  战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和消费水平虽有了一定提高,但人均粮食消费量增长的绝对量仍比欧美小得多,消费水平仍很低,人均每年仅约230公斤(发达国家约为540公斤)。战前和战后初期,亚、非、拉地区是粮食净出口区,现在则变成粮食净进口区。这固然与亚、非、拉国家改变过去“饥饿输出”的不合理现象有关,但同时也说明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的不足。进口粮食成为他们的一项沉重负担。粮价的波动往往给发展中国家造成极大的困难,他们不时感到帝国主义“粮食武器”的威胁。粮食不足,阻碍着发展中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这是当前世界粮食问题的主要方面。但另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的粮食却出现“过剩”现象。战后发达国家粮食人均产量的增长幅度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有些发达国家的粮食越来越“过剩”,余粮国家拼命争夺国外粮食市场,粮食“过剩,使这些国家的农民遭受一定损失。尽管发展中国家粮食不足,但发达国家的存粮却大量积压。因为发达国家为维持粮食的较高价格,宁可积压或销毁,也不愿低价供应发展中的粮食不足国家,而这些粮食不足国家却往往由于无力购买,而使大量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不但如此,缺粮最严重的中非、西非,每年还要向欧美出口大量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几十万吨花生、近百万吨可可豆等等;缺粮的亚、非、拉地区,却要生产大量农业原料和热带农产品向发达国家出口,如果他们不这样做,就会断绝外汇收入。可见,所谓“世界粮食问题”的症结,不在于生产满足不了需求,从而存在着饥荒的威胁,而在于发达国家庞大的生产能力与发展中国家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这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制度的后果尚未根除、帝国主义剥削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旧经济秩序没有彻底改变的结果。解决亚、非、拉粮食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发展生产、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以及改变不合理的旧经济秩序。

  44.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生产和消费的地理特点如何

  经济作物是轻工业的主要原料,其产物几乎全部供销售,因此也被称为商品作物。经济作物种类很多,包括纤维作物、油料作物、嗜好作物(有时称饮料作物)和药用作物。天然橡胶和大豆等,有时也包括在经济作物之内。

  世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大多与粮食作物相反,粮食生产分布比较普遍,且与人口分布大体一致,而在世界粮食总产量中投入世界市场的比重较小(仅约十分之一左右),且主要粮食出口国都是发达国家。但是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则往往是高度集中在少数地区,尤其是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仅仅是在某些温带经济作物(如甜菜、大豆和某些油料)及少数亚热带作物(如棉花、葡萄)生产方面占的比重较大,热带作物则几乎完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分布所以有此特点,主要原因是这些经济作物的生长大多对自然条件有特殊要求,同时商品率很高,价值规律和竞争的作用特别明显,因此通过竞争逐步集中到了少数条件最有利的地区。另外许多经济作物的生产往往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不宜实行机械化,因此趋向于人口密集、劳动力便宜的少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除自然条件限制和劳动力昂贵及其它社会、历史等因素影响经济作物生产比重较小外,还因为他们对蔬菜、肉、乳等的消费量大,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劳动力用于这些不适宜长途运输的农畜产品的生产方面。

  世界经济作物产品的消费地区与生产地区相反,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一方面由于它们的加工工业比较发达和人均消费水平较高,吸收了较多的经济作物产品;另一方面也由于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方式限制发展中国家加工自己的农产原料,而它们却把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原料经过加工后再部分出口谋利,致使它们成为农产原料的主要进口地区。

  世界天然纤维原料作物有棉花、麻类和木棉等,其中最主要的是棉花。棉花原产印度,喜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温带和热带季风地区最适宜生长。由于灌溉技术的进步和对棉花质量要求的提高,战后棉花日益向具有灌溉条件的干旱地区集中,而且棉花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机械化发展又较晚,棉花经压轧去棉籽后运输成本不比棉织品高,这些因素都影响了棉花生产和消费在地区分布上的不一致。世界棉花生产主要有四大地区:第一是亚洲大陆南半部,包括苏联的中亚和外高加索以及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还有一些西亚国家等,此区约占世界棉花产量二分之一以上;第二是美国南部;第三是拉丁美洲,主要是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哥伦比亚以及中美洲地区;第四是非洲,其中以埃及和苏丹长绒棉最为著名。世界棉花消费目前仍以发达国家为多,除美、苏和澳大利亚棉花自给有余外,所有其它发达国家所需棉花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发展中国家所产棉花则大量供应发达国家。

  世界油料作物多以一年生为主,包括大豆(有时也将大豆列为粮食作物)、花生、油菜、向日葵、芝麻等,另外,棉籽、亚麻籽、大麻籽也是榨油原料。多年生油料植物(如油橄榄、油棕、椰子和油桐等)占次要地位。油料作物生产的地区分布与粮食作物有些类似。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地方都有油料作物的种植,只是品种不同而已。不过,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个别油料作物的分布比较集中。世界上产油料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大豆、棉籽、花生等)、中国、苏联(向日葵、棉籽)和印度(芝麻、花生、油菜籽和棉籽)等。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许多油料的生产上都占重要地位:花生、芝麻各占五分之四,亚麻籽占五分之三,大麻籽占70%,油菜占三分之一,大豆占近四分之一以及100%的油棕和椰子。油料作物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出口商品,西欧和日本油料产量较少,是世界最大的油料进口地区。

  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甜菜。甘蔗是亚热带、热带作物,原产印度,后传播世界各地。八十年代初期,世界每年生产糖约9,000多万吨,其中近三分之二为蔗糖,余为甜菜糖。世界甘蔗生产绝大部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拉丁美洲约占二分之一,主要集中在巴西、古巴、墨西哥、多米尼加和阿根廷等国;亚洲占四分之一,主要在印度、中国、菲律宾、印尼和泰国;其余则产在非洲(南非、毛里求斯等)和澳大利亚等地。有的蔗糖生产国按人口平均的产糖量很高(如古巴、毛里求斯可达500公斤以上),但消费量却很低,所产原糖主要供出口。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食糖总消费量远远大于发展中国家,其人均消费量约为发展中国家的三倍多。发展中国家每年净出口原糖1,000多万吨,几乎全部供应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甜菜生产、消费的地理特点与甘蔗不同。它是温带作物,欧洲是甜菜最大产区,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以上。在欧洲,由英国向东经荷兰、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民主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一直延伸到苏联的乌克兰,以及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等,许多肥沃的平原和河谷都盛产甜菜。北美是第二个主要甜菜产区,产量约占世界的9%左右。可见甜菜糖主要生产国是发达国家,它们生产的甜菜糖主要供国内消费,而且尚供不应求,几乎所有甜菜生产国都要进口原糖。

  世界主要饮料作物有咖啡、可可和茶叶,除日本、苏联有少量的茶叶外,几乎全部产在发展中国家。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以巴西、哥伦比亚为最多)和非洲;可可多集中在西非和巴西;茶叶则以亚洲的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为主要生产国。但是咖啡与可可的消费地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只消费了世界咖啡与可可总消费量的不到五分之一。发展中国家茶叶的消费量较咖啡、可可为大。

  橡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世界人工橡胶的发展。天然橡胶在世界橡胶消耗总量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天然橡胶原产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引进到东南亚。东南亚某些地区现在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最多;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产量也较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者,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二;其次是苏联、东欧,约占四分之一;发展中国家仅消费世界天然橡胶的十分之一。

  45.海和洋有区别吗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实海和洋不是一回事,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二、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全球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深度较浅,一般在二、三千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海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水温因受大陆影响而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盐度受附近大陆河流和气候的影响也较明显,水色以黄绿色较多,透明度小。海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边缘海和地中海两种类型。大洋靠近大陆的部分,被岛屿和半岛分隔开,水流交换畅通的称为边缘海,如东海、南海、日本海等;介于大陆之间的海称地中海,如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如果地中海伸进一个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又称为内海,如渤海、波罗的海等。

  46.四大洋的一般特征如何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是相互通联的,它们的划分大致是太平洋东以巴拿马运河和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大西洋分界;西以马六甲海峡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最南端的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印度分界;太平洋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分界。大西洋东以苏伊士运河和通过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印度洋分界;北以挪威最北端的诺尔辰角,经斯匹次卑根群岛东南端、冰岛,横穿丹麦海峡至格陵兰岛南端的费尔韦尔角,沿戴维斯海峡南边,最后达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一线和北冰洋为界。四大洋一般特征的基本地理数据列表如79页表:

  47.何谓大陆架、大陆坡、洋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海底的地势起伏并不亚于陆地,既有坦荡的平原,也有雄伟的山脉和深达万米多的深渊。根据海底的地形特点,可把海底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三部分。

  (1)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和岛屿的浅海区,是陆地向海

  洋自然延伸并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坡度极为平缓,海水很浅,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但宽度各地差别很大,在陆地为平原的地方,大陆架一般很宽,可达数百至一千公里,如太平洋西部、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紧邻的陆地若是高原或山脉,大陆架宽仅数十公里,甚至缺失,如南美大陆西岸大陆架甚窄。全世界大陆架面积约为2,712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7.5%左右。

  (2)大陆坡:即在大陆架外侧一个陡急的斜坡,它是大陆架向洋底的过渡地带,宽度20~100公里不等,总面积和大陆架相仿。大陆坡上往往有深切的峡谷地形,规模可起落数千米,超过陆地上最大的峡谷。大陆坡是大陆的边缘,故其底部才是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正是在这个分界处,地壳由于不同的地质结构而发生巨大的裂缝,出现了一系列狭长的深渊—海沟,它是洋底最深的地方。这一地带地壳至今仍在强烈活动着,多火山地震。目前大洋中已发现20多条深海沟,大部分在太平洋,深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有的超过10,000米。

  (3)洋底:洋底是大洋的主体,占海洋总面积80%左右。洋底的起伏形态与陆地一样,十分复杂,但分布很有规律。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高峻脊岭,它彼此相接,全长约八万公里,贯通四大洋,统称大洋中脊。最为壮观的大西洋中脊宽达1,500~2,000公里,约占大西洋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对高度约1,000~3,000米,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呈“S”形,南北延伸。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有火山露出水面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4,000~5,000米,这里分布有海岭、海峰、海台、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海盆底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48.什么洋流?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怎样

  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不断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面受长期而稳定的风向吹送形成的;此外,还与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岛屿的分布等有关。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成逆时针方向。每个环流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属于寒流。

  (2)在北纬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纬环流。其环流方向为逆时针方向,环流西部为寒流,东部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季风洋流。冬季吹东北季风,表层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吹西南季风,表层海水向东流,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4)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质。

  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有很大影响,寒流经过的地区对气候有降温、减湿的影响;而暖流则对沿途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49.什么叫暖流?什么叫寒流

  洋流按其性质可分暖流和寒流两种。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的海区水温高的称为暖流,一般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皆属暖流。暖流流经的海区和沿海地带,一般较同纬度其它海区气温高、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凡流动的洋流,海水温度比经过海区海水温度低的称寒流,一般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海流皆属寒流。寒流会使流经海区和沿海地带的气温降低、降水减少。东西方向流动的洋流,一般属暖流性质,唯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由于受南极大陆及海上浮冰的影响,海水温度较低,属寒流性质。

  50.季风洋流与西风漂流各有何特点

  季风洋流是洋流的一种特殊形式,在季风的影响下随着季风的变化而在一年中发生两次流向相反变化的洋流。赤道以北的印度洋最典型,它位于热带季风区,夏季半年洋流在西南季风吹送下作顺时针方向流动,加强了南赤道洋流;冬季半年刮东北季风,洋流作反时针方向流动,形成显著的赤道逆流。西风漂流,位于南北纬40°~60°之间西风带的海域内,因受强大的西风推动,海水自西向东连续不断的流动而形成的洋流。在南半球,因没有大陆的阻挡,西风漂流横穿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南部,形成环流性质,称为西风环流。在北半球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

  51.太平洋有什么特点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海洋,它的面积达17,967.9万平方公里,占地球表面的35.3%,为海洋总面积的49.8%,比地球上陆地总面积还大五分之一。东西之间最大长度,从巴拿马到克拉地峡为19,900公里;南北之间最大长度从白令海峡到罗斯冰障为15,900公里。太平洋是世界最深的大洋,它的平均深度为4,028米,(不包括属海为4,282米)比全世界海洋的平均深度还要深324米。水深超过3,000米的大洋底面积占85.7%。全世界海洋中已发现深度超过10,000米的海沟有六处,全部在太平洋,其中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最深点位于北纬11度22分24秒,东经142度35分30秒,水深10,92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太平洋是世界上水量最多的大洋,整个大洋的水量为72,374.7万立方公里,约占世界海洋总水量的53%。太平洋还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岛屿面积共44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岛屿总面积的45%,大部分岛屿分布在西部和西南部海域,东部的岛屿既少又小。伊里安岛是太平洋中最大的岛屿,面积78.5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岛,为世界第二大岛。太平洋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大部分处于低纬地带,北部受北冰洋影响较小,所以太平洋水温较高,表层海水平均温度为19.1℃,比世界海洋的平均水温高1.7℃。该大洋还具有较完整的环流系统。太平洋的海底地形非常复杂,高低起伏变化大,大洋中部有一系列海底山脉和海底高原及宽广的深海盆,边缘有深海沟,与周围大陆板块交接处多火山地震,称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太平洋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宝库,拥有极丰富的海洋资源,鱼产量在各大洋中居首位;石油、天然气、煤等是浅海区的主要资源;深海区的锰结核尚未利用,至今仍以较快速度堆积着。太平洋在国际交通方面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东有巴拿马运河,西有马六甲海峡,沿岸有许多优良港湾,中部有许多岛屿可作为中继站,所以联系亚洲、大洋洲和南、北美洲的许多重要海、空航线都通过这里,它是世界各国人民互相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和活动场所。

  52.太平洋完整的洋流系统是怎样分布的

  太平洋的洋流多而复杂,形成的环流系统在各大洋中是最完整的。在盛行风系、邻近大陆的海岸轮廓、岛屿分布及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在赤道至南北纬40°左右的范围内,南北各形成一个完整的环流系统。北部为顺时针环流,由北赤道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北太平洋暖流和加里福尼亚寒流组成;南部为反时针环流,由南赤道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西风漂流和秘鲁寒流组成。这一环流系统因位于中纬度,水温较高,所以称为暖水环流系统。在北纬40°~50°以北的太平洋中又形成一个较完整的逆时针环流,由阿拉斯加暖流(阿留申暖流)与千岛寒流(又称亲潮)组成,千岛寒流同黑潮相遇后,其中一部分东流,随同北太平洋暖流回到极地海域,形成一个水温较低的寒水环流系统。在南纬50°以南直到南极大陆的高纬地区,因无陆地阻挡,故西风漂流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形成全球性的西风环流。

  53.秘鲁寒流为什么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寒流

  秘鲁寒流又称洪堡德寒流,是寒流中最强大的一支。它始于南纬45°左右,贴近南美西海岸北流直到赤道附近,洋流长3,700~5,500公里,宽370公里以上,流速平均每小时0.9公里。在向北流动的过程中,由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加以沿岸盛行南风和东南风,表层海水向西偏离海岸,使平均深约100米的中层冷水上泛到海面,海水温度很低。年平均水温一般为14°~16℃,比周围气温低7°~10℃,使近岸洋面多云雾,日照弱。由于海水上泛带来了大量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丰富饵料,因此秘鲁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之一。

  54.太平洋表层水温分布特点及其原因如何

  太平洋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表层海水温度高于其它各大洋。年均温在20℃以上的洋面约占太平洋总面积的88%,其中年均温在25℃以上的面积约达35%。太平洋与其它大洋一样,其海水温度升高的热力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因此,表层海水水温分布理应呈与纬线平行的带状分布。但由于有陆地的存在、洋流性质的不同、气压风向的不一样,使表层水温分布另有特点。从高低纬度来看,赤道附近年平均水温为25°~28℃,愈向高纬水温愈低,等温线走向基本上与纬线一致。从东西部来看,在南北纬40°间,东部等温线受寒流影响向低纬弯曲,西部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高纬弯曲,即东部沿岸水温低于同纬度西部沿岸之海水温度;在北纬40°~60°间,东部沿岸海水等温线受暖流影响向北弯曲,西部沿岸受寒流影响而向南弯曲,即东部沿岸的海水温度高于同纬度西部沿岸的海水温度。而且在北纬45°~50°间和南纬50°~60°间,海水等温线的分布特别密,这主要是寒暖流交汇处温差变化大的缘故。从南北太平洋来看,南太平洋表层水温要低于同纬度北太平洋表层的水温1°~2℃,这主要是海陆分布形势使北太平洋受北冰洋影响小,而南太平洋受南极影响大的缘故。从太平洋冬夏水温变化来看,太平洋西部,由于受亚洲大陆的季风和入海径流水温的影响,表层水温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冷、夏热。

地理知识

  欧洲水系的主要特点 多瑙河和莱茵河为什么具有重要的航运价

  欧洲水系与其自然气候有直接关系

  欧洲西部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湿润型 其水系水网密布全年流量充沛且稳定 支流众多

  多瑙河和莱茵河正是如此 这也奠定了其航运价值的基础 全年皆可通航 流域广到达地域多

  其二 欧洲西部经济发达 航运需求大 也就是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所以航运价值高 有黄金水道之称

  欧洲水系特点:

  1.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2.水量丰富平稳,有利于航运;

  3.流程短,多注入大西洋和附近海域。

  多瑙河和莱茵河为什么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1.流经国家多;

  2.水量丰富平稳;

  3.流程短。

  为什么说非洲是一个高原大陆

  非洲是世界著名的高原大陆,平均海拔高度750米,仅次于亚洲和南极

  洲;但非洲高原面积之广冠于各洲,在全洲总面积中40%的面积海拔在500~

  1,000米之间,35%在1,000~2,000米之间, 2,000米以上的面积占5

  %,即 75%的面积海拔在500~2,000米之间。全洲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大致以刚果河口与埃塞俄比亚高原北部边缘一线为界。东南部地势最高,海

  拔多在1,000~1,500米以上,叫高非洲,自北而南有埃塞俄比亚高原(被

  称为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西北部地势较低平开阔,大型波状

  起伏的高原台地地形为主,海拔一般在200~1,000米之间,叫低非洲,除个别山地外,绝大部分为被低缓岗丘分隔的浅平洼地和盆地,起伏不大。加

  上整个非洲大陆轮廓比较完整,四周为高陡海岸,更显出非洲是一个高原大

  陆的特征。

世界地理知识点归纳北极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北极地区的气候终年寒冷。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是指地球自转轴的北端,也就是北纬90°的那一点。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附近北纬66°34′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冬季,太阳始终在地平线以下,大海完全封冻结冰。

  夏季,气温上升到冰点以上,北冰洋的边缘地带融化,太阳连续几个星期都挂在天空。北冰洋中有丰富的鱼类和浮游生物,这为夏季在这里筑巢的数百万只海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同时,也是海豹、鲸和其他海洋动物的食物。北冰洋周围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平坦,没有树木生长。冬季大地封冻,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夏天积雪融化,表层土解冻,植物生长开花,为驯鹿和麝牛等动物提供了食物。

  同时,狼和北极熊等食肉动物也依靠捕食其他动物得以存活。北极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千百年以来,因纽特人在这里世代繁衍。最近,这里发现了石油,因而许多人从南部来到这里工作。

  1909年,两名美国人——罗伯特·皮埃里和弗雷德里克·都声称是自己首先到达北极,但是,谁也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此后的各种研究证明,皮埃里至少到达过距离极点数千米的地方。

  总结:北冰洋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周围是众多的岛屿以及北美洲和亚洲北部的沿海地区。北极地区究竟以何为界,环北极国家的标准也不统一,不过一般人习惯于从地理学角度出发,将北极圈作为北极地区的界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体育游戏中班教案

新婚快乐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