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文言文阅读方法
1)注释研读法。要学会借助注释读懂文言文。有些注释是提示性的,或交代文章出处,或简介作者生平,或提示时间背景,或解释题意、点明主旨;有些注释是诠释性的,对一些实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比喻义作交代,对一些虚词的用法作说明。读普及性的文言读物,要养成认真参看注释的习惯。
(2)猜读法。有些词或句不易理解,而且注释也没有,一时由找不到详释细译的书,这时需要猜测它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而或长烟一空”,有的书只注释“而或”为“或者”,“长烟一空”未注,读者先要“猜”“长烟”是什么,认定系指“大片烟雾”或“大片云烟”;至于“一空”,不是“布满整个天空”,而是“完全消散”。这种方法即称“猜读”。
(3)片段或全篇抄读法。在通读后,为帮助理解和记忆,可边读、边抄、边思、边记,摘段录句或照录全文,这也是许多人喜用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4)注译简析抄读法。这是一种费时较多的读法,看上去比较笨,但实际上极有好处。抄一句原文;给生字注音;给生词释义;有时还可对词性和用法,以及句式做一些说明;然后翻译一遍。一小节或一段结束,对主要内容作一小结。如此坚持不懈,搞它二三十篇,必有助于提高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高考文言常识与学习方法总结
[之 乎 也 而 何 乃 其 且 若 所 ]
一.【之】
(一)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们)。有时灵活运用于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
①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之:我)(《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数存之。(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且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邪?(之: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之:你)(《与妻书》)
2.指示代词,这,此。
①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季氏将伐颛臾》)
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前一个“之”,这样。后一个“之”,它。)(《季氏将伐颛臾》)
③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④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二)助词。
1.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
①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
2.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②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③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勾践灭吴》)
④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4.放在倒置的定语与中心语之间,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列传》)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②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③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
(三)动词,到……去。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②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③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齐桓晋文之事》)
④卒之东郭?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齐人有一妻一妾章》)
二【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
读文言文需要方法
学好文言文,对于我们中学生学好语文是一个重要的难关,甚至到高中,文言文更是语文中的主要内容,学好文言文,没有方法是不行的,只要掌握了其中的方法,那么文言文对于我们就像捡起路边的石头一样轻而易举。
读一篇文言文,不弄懂它的意思是不行的。首先,我们需要借助工具书来查找不懂的词,每一个文言文的意思我们需要记住,最好准备一本笔记本,把不懂的词的意思依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有一本自己的“词典”了。不仅在课文中学到的要记,而且我们看书时不经意碰到的也要记。但我们在本子上记录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最重要的,还是要把它牢牢的记在脑子里,这样随时都可以“翻阅”。这种方法是学好文言文最基础的,也是最有效的。如果认真的同学,不仅会领悟文言文的意思,甚至会写文言文了。
其实,文言文并不难学,它就像学习一篇现代文,只是需要把它转换成现代文,只要领悟它的意思,我们也就基本学会了。
背文言文的文章,是同学们最苦恼的一件事,它不像背现代文那么容易,一般来说背文言文是很嚼舌的,但只要我们掌握方法,它就不那么难了。首先,我们需要知道每句文言文的基本意思,最后通读文言文的大意,知道课文的中心思想,那么背起来也就不那么难了。
只要我们把这些方法学会并去实践,我相信,文言文不会再是我们的拦路虎了。
高考状元学习方法总结:文言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总结
针对文言文阅读试题多以叙述性文字为主的特点,在进行整体性阅读时,要用心去查找文中的人和事,尽量把文中下列相关的内容圈点出来:人有几位,如何称谓;主角是谁,与他人关系怎样;事有几件,由几人所干;事件关系,有何意义,大体分分层次。接着审清题目,带着这些问题再去研读文段,不在无关处纠缠,要在紧要处下工夫。
1.文言实词的理解: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利用字与字、词与词的结构特点。采取由彼到此的联想方式,迅速理解词义。选项中给出的解释,可代入句中,结合上下文,反复印证。另外要特别注意词的多义、词的活用、词的古今异义、通假、词的偏义等文言现象。平时我们积累的一些成语中个别语素的解释,有时也能给我们一些启示,也要为我所用。
2.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理解句意为前提,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化虚为实,断定词性和用法。
3.“筛选信息”和“把握文意”:这是文言文阅读的最后两道题。要注意整体把握。尤其最后一道“把握文意”题,该题四个选项的设置。大多是按原文内容先后顺序排列的,往往选不恰当的项,这既对理解全文有帮助,也为解前面的题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此处宜稍放慢速度,力争做正确,做完后,回过头来检验前面几个题的正误。
答题技巧:
1.要学会圈圈点点,因为第I卷使用答题卡,圈点是可以的。把人物、主要事件划一划。
2.要先读文言文的最后一题,即内容的概括分析题。这个题实质上可称为“文言文的白话译文”,它对人物、对全文内容、对事件的分析都十分清楚明了。所以先读了此文。就相当于读了译文之后。再去看原文。事半而功倍。
3.要借助原文推断词义。不要想当然,要调动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储备。
4.文言文的翻译,要先看此句前面的文字含意。因为上下文是最好的提示。前面的句子理解了,后面的句子自然会水到渠成。
5.除了常见的文言实词以外(大纲规定的120个),还要在考前看一看课本中注释的其他文言实词,只看注释即可。
6.文言虚词要在“而、与、乃、其、所、为、焉、以、因、于、则、之”等常用词语上,再复习一下。
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演讲稿
曾有学生戏言: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作人。那为什么文言文的学习会成为大多数同学语文学习的一道坎呢?老师这里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文言文。“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达,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的意思。连起来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古人说话和写文章的表述是不一样的。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口头表达就是“吃饭了吗?”而书面表达就变成了两个字“饭否?”大家会发现,书面表述要简省的多,这无形当中给我们的理解增加了难度,另外文言文中还存在着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现象,同时文言文在句式表达上也和白话文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给我们的文言文学习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迈过这道坎呢?下面,老师就根据自己学古文及教学中得出的一些方法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文言文学习有所帮助。
首先,要大声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古人把朗读视为语文学习的最妙之法。在许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常能看到古代私塾的学生摇头晃脑地大声朗读的情景。对于文言文的学习,不仅要读,而且要高声诵读或者吟诵。我国近代政治家、文学家曾国藩甚至把高声诵读作为人生一大乐趣。他说:“读书声出金石,飘飘意远。”意思是:读书要高声读出来,读书的声音就像钟、磬这两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一样,非常美妙、动听,让人进入一种飘飘然的境界。而我们同学们越来越不重视朗读,甚至在早读课上,我们也很少听到那琅琅的书声,有的同学宁可在那儿默读,也不愿意读出声来,还有同学觉得读出声来很难为情。殊不知,我们对文言文的语感就是在一遍又一遍的大声诵读中培养出来的。所以,老师建议大家拿到一篇文言文,要能够做到大声诵读,甚至可以摇头晃脑地读,做到读准字音,把握停顿,读出感情,进而能够熟读成诵。
其次,要掌握方法。文言文学习中,有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疏通文意,即我们常说的翻译。有的同学,提到翻译也是直挠头啊,其实只要我们能够掌握一定方法,翻译起来也是很容易的。这里老师就教大家几招:
1、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同学们学习古文会发现,古文中有很多的单音节词,这时候我们要学会把这些单音节的词变成双音节。比如,七年级同学学的《郑人买履》里“宁信度,无自信也”,“宁”这个单音节词,我们在翻译的时候,就要把它变成“宁可”,“信”变成“相信”;再如,八年级才学的《晏子使楚》中“晏子将使楚”,将,变成“将要”使,变成“出使”楚,变成“楚国”,连起来就是“晏子将要出使出国”。
2、联系旧知识,学会知识的迁移。在我教文言文的时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同学们把每篇古文都当作第一篇古文来学。即使是以前学过的文言实词或虚词,在我们眼里都当成是新的,它认识你,你却不认识。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联系旧知识,进行知识的迁移。七年级同学才接触文言文,可能积累的文言词汇比较少,但八、九年级的同学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完全可以学以致用了。我在教同学们学习翻译古文的时候,我就会问同学们,这个词你在以前的古文中学过没有,在那篇课文中是什么意思,用在我们这儿行不行?比如,《人琴俱亡》中“弦既不调”的“既”,“掷地云”的“掷”“月余亦卒”的“卒”,这些词,同学们会发现,在七年级的《赵普》这篇课文中都学过,“既薨“的”既“,“已经”;“碎裂奏牍掷地”的“掷”,“扔”,用在《人琴俱亡》都是可以的。而“卒用其人”的“卒”是“终于”的意思,用在“月余亦卒”上虽然行不通,但是我们在比较中,无形中又增加了积累,知道“卒”,除了做“终于”来解释,还可以解释为“死”。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既巩固了旧知识,获取了新知识,有培养了能力,真所谓“温故而知新”。今年的初三中考语文已经进行了改革,不考课内文言文,但是它所考察的文言实词却全是来自课内的,如果同学们能够做到联系旧知识,学会迁移,就算是考课外的,又有何难呢
3、成语解释法。我们现在的不少的成语都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很多词语还保留这原来的意思,因此我们也可以借助成语去理解。比如,《曹刿论战》中的“肉食者谋之”的“谋”和成语“不谋而合“的“谋”是一个意思,《爱莲说》中的“陶后鲜有闻”的“鲜”和“鲜为人知”的“鲜”意思一样。
再次,归类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知识的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文言文知识的积累,主要在词汇上的积累,同学们可以准备一本笔记本,有重点有针对的搜集、整理、积累。如古今异义的积累,通假字的积累,一词多义的积累等等。
最后,老师想说的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决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也曾有人质疑过:我们都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了,学习文言文还有什么实用价值呢?殊不知,我国是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凝聚着历史、文话、前人智慧的经典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因此,学会了文言文,就如同找到了一个打开历史大门的钥匙,让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历史、领悟前人的智慧、品味古人精妙的遣词造句,从而让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文言文学习方法指导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对于学习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学好?如何让我们学习成绩提升?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苦恼,为什么有些同学成绩那么好,每天花一样的时间,但是结果却是完全不同。其实主要原因还是自己学习方法问题。
在学校有不少同学,读书努力,但没有多思考为什么自己成绩提升不上去,反而归咎于自己不适合学习,其实死读书不对,活学活用,能够举一反三这样才可以学好知识,当然大多数同学做的不好,因为对于所谓的举一反三不明白怎么做。如果我们做不到,那么我们只要在上课时认真听课,精力集中,不分神,不考虑其他东西,这样我们就会提高自己成绩让我们学习有极大进步。
学习就要专心,还需要掌握方法,在上课时学的是基础,有了基础,我们就要自己扩展,有的人记忆力好,但有的同学记忆力差,我们就应该学会客观规律去记忆,比如记英语单词,我们就要经常记忆,还需要经常巩固,不然就算你当时记住了,但隔了一段时间就忘了,我们要学习,当然是要把这些知识完全掌握,不然光靠着自己死记硬背又能够有多少提升,死记硬背,只会事倍功半,取不到多大成果。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都不同,其他同学的学习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我们需要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现在的学习方法有很多,老师也给我们讲了很多学习方法,我们可以去试着学习看那个学习方法更适合自己,如果觉得自己有能力也可以自己思考新的学习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也就是提升成绩,让我们学习事半功倍。
不要认为学习方法不重要,为什么有很多人成绩一直上不去,为什么有些人每次学习都那么轻松,那是因为找到了自己学习的方式,也学会了运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这让自己在学习时学的更快,吸收的知识更多,我们为什么不去适应这样的方法,为什么不多努力一点只要我们愿意学习,总会提升上来。
成绩好坏在个人。自己是不是愿意学习,找到方法,就如同找到了打开宝藏的钥匙,找到了人生的方向,成绩好了,我们才可以为了实现自己未来的梦想,不然一切都只能成为空谈。永远不要认为学习方法不重要,也不要认为自己并不需要如何努力,只要掌握好学习的方法,掌握自己的学习技能,我们就可以提升我们的成绩。当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最终结果如何看你自己学习的结果。
谢谢大家!
如何学好文言文
在语文学习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古诗和文言文。尤其是文言文,我喜欢背诵,愿意背诵。而且我也有自己的方法。
比如,像岳阳楼记、出师表这一类比较长的文言文,我把它们分成几个自然段,然后一段一段地背诵。都背下来之后,再连到一起背。慢不要紧,重要的是能记起来词,一直背到一字不差,(中间可以休息)然后在三天之内巩固住。否则你之前差不多就白背了。如果巩固住了,这首诗或文言文就算背诵下来了。
我背诵长恨歌,当初用的就是这个方法,只是因为长恨歌比较长,所以我背了一个半星期才彻底背下来,现在我随口就能来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了。
有人认为,文言文太难了,太复杂了。这种想法没有错,可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想想,文言文难、复杂,是因为它是文学中的精华。学好文言文,再学白话文,不就容易多了吗
只要找到方法,学习文言文就不难了,反而会为你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在现在的中国教育制度下,语文的教育,已经完全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和别的科目一样,在语文教学上的一切,都是为考试服务。但我们必须注意的是,汉语,作为一个民族的主要语言,母语,作为一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之一,它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有着其他物质及非物质遗产不可替代,不可比及的地位。所以语文的教育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表面教育上,换句话说,必须要有更加深入的层面。
而这层面,不是现代汉语。现代汉语大部分靠的是一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几乎已经上升到很理性的角度,这是与汉文化有比较大的不同。在汉文化里,中庸之道为其主心轴。因此,汉语也应该遵循此规律——其定位应该位于感性与理性之间——既有出世的幻想也有入世的思考。譬如欧阳文忠公之《秋声赋》就是一个极好的范例“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雨骤至。其触于物也,纵纵铮铮,金铁皆鸣;又如赴敌之兵,衔枚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与“嗟乎,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就是其代表。
由是,要学好语文,学好汉语,就必须学好文言文。学文言文的方法有多种。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听书上的翻译注解是不能够学好文言文的。每一个学生,必须去读文言文,去背文言文。在这里,我们应该借用古时私塾的教学做法,即通背之。阅读,容易分神,分神,则毫无意义可言;只有背才能将古文深刻的记在脑子里。温故而知新,背,不是一次性的事,学习文言文,必须天天背,大量地背。
背,才是王道。这个事实,历史已经有所证明。古时有哪个才子没有读过书,像那个方仲永,不读书,“泯然众人”_但读书了,有哪个人不是成天到晚地背书呢?的确,在现在的社会中,死记硬背只会让旁人觉得你学习方法愚蠢。但愚蠢的方法,也不愧为一种方法。其实,每一种方法都有它适应的问题。而对于学习古文问而言,“死记硬背”就是不二法门!
每个学生都应该多背古文,多学习其中的文化精髓。与此同时,学以致用也是必需的。
写文言文,看似是遥不可及的难题,但是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句式语法和用词规律,这是跟写现代文差不多的。写文言文,可以先从模仿开始。模仿好的结构与句式,就是成功的第一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在背诵与模仿的过程中,语感,即所谓的写作意识就被逐渐的培养起来。初期写作,可能是“为文而文”。其词句晦涩难懂不足为虑。但是当有一定的基础后,就绝对不能“为文而文”。这样会把整一个文言文写作概念带错方向。
其次,写文言文,无须讲究对称工整。虽然骈文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但是其文化价值不一定高。一篇文章中,稍微用此点缀一下,才是最好的选择。至于骈文,闲暇之时作为练笔工具也是可以值得提倡的。
如此,背诵与写作相结合,是对于文言文来说最重要的方法而学习语法与理解词义则是一种辅助手段。现在很多教学中往往是本末倒置,反客为主,这在考试内容上可以明显地显示出来——要在几分钟之内理解的,只有意思和一些最肤浅的文化含义。考试考查的重点不对,教学的方向也会因此发生偏转。但无论如何,国人必须重视古文教育应该有更多的文言文被搬上课本,小学里也应该开设古文课程,而不是单单的唐诗背诵。初中应该在学习初级古文的基础上将唐诗宋词各个派别的代表诗作基本学习完,高中则应该开始学习中高级文言文并开始文言文写作,唐诗宋词写作。等到高中毕业,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古汉语的中级写作能力和古文背诵量,即语句通顺,字词无错误,有一定的艺术造诣,尤其有自己深刻的内涵和古文背诵量,即经典古文的全文背诵的能力。这样古文教育才能算是一个成功,也才是汉语教学的一种成功。
也只有这样,国人才能有最基本的文化底蕴与气质。因此我才提倡现代古文远动
『闲闲书话』
关于现代文言文如何写的困惑
现代人写文言文碰到一个很头痛的事情,那就是,不但人家不认可写的文章,就是自己都左看不顺眼,右看不象文言。追究其原因,我认为大约有以下几个:
一、用字不古。这里又有常见两种情况:1)对于常用的现代化名词,如“社会主义”,“现代化”等,无法找到相应古名词代替,结果只能硬在文言文里引用,使得写出来的文言文显得不伦不类,这可见于许多当代老学者的文言文里,也可从廖承志与蒋经国的公开信里发现;2)即使不是一些非要使用的名词,谓词,也习惯于用一些用惯了的现代词使用,这在谓词使用上尤其明显,有些现代文言文不过变成了一种四字一断的形式,似乎有些古味,但实际上并不是文言文。
关于第一点,我认为主要还是因为文言文被荒芜近一百年(实际上是从清末新政开始的),没有在社会上形成一股较大的写作力量,结果使得大量涌现在社会里的现代化名词得不到文言简写的规范。实际上,文言文在古代,也同样碰到新名词涌现的问题,但因为社会上的压倒性写作是文言文(不要以为古代的写作都是文言文,例如唐朝的变文,南宋的朱子语录,明朝的话本小说,如三言二刻,还有介于二者的《三国演义》体裁),使得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名词很快得到规范。所谓“规范”,就是按照更古的文言文法,把新出现的名词进行统一的简化,当然,这个过程不是政府命令下进行的,而是由大多数人在交流作品时形成的共识,朝廷定期的科举考试制度的命题和作文、奏折、塘报公文也起到了这样的作用。所以,如果写作文言文能在将来形成一个较大规模的运动,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至少部分解决。清末梁启超就是一个尝试者,梁启超的文言文(见他的《饮冰室文集》)里含有大量的新名词,而他试图对这些名词进行文言规范化,由于他的名望,使得他文章写法为社会上许多人所效法,形成了所谓“梁启超体”,当时有些老学究讥笑梁文是文白夹杂,我认为是偏颇的,除非这些老学究写文章时回避声、光、电、化和其他新名词,但他们做不到。
关于第二点,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现代文言文教育的问题,一句话,缺乏练习。现在中学的文言文课文不是没有,虽则少了些,更重要的是教师从不让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甚至连造句都不做。其次,主要因为“小学”的教育进行得很少,所谓古人说的小学,就是文字学,使得现代人掌握的汉字很少,不能变通地使用单个字表达意思。一旦写起文言文来,字到用时方恨少,写去写来,就是现在知道的几个字,结果当然被人家或自己看来是现代文的简化,而不是道地的文言文了。
二、现代文言文在风格上单一。实际上,古典文言文是有很多文体风格的。例如先秦古文,它已经和两汉以后的文字有较大的差异了,《左传》的风格就是其中之一,《论语》则是另一种风格。魏晋时期兴起的骈文,即四六文又是另外的风格。中唐时期兴起的古文运动,本是反抗骈体文,复古先秦古文,即无韵无格律的古文,但因时代不同,这个古文已经与先秦古文有较大区别了,以后的古文基本上是韩愈的复古运动风格的模子。但以后的文言文并不都是古文(狭义古文),有些文章实际上是古文和骈文的混合,这在檄文,奏折里大量采用。现代人基本上是模仿韩愈古文的写作,更直接的是追逐清桐城派的写作风格,对于其他文体,如骈体文,练习得不多,结果使文章显得才气不足。要知道,虽然骈体文辞藻华丽,重形式轻内容,但它却有使文章华丽的优点。完全地模仿桐城派的写作风格,或不自觉地模仿了,使得文章显得很俗气,不客气地说,一些知名老学究的文言文就带有这种俗气。
解决的方法,还是多读古代各种文体风格的文章,多练习。
三、诗词化文言文。许多人练习文言文是从爱好古典诗词以后开始的,古典诗词在现代中国有远多于练习文言文的参与者。古典诗词虽然是古典文学的重要一方面,却决不是文言文,即使使用它来写作增加了文章的优美。要知道,古人的写诗虽然是广泛的业余爱好,却不是日常最主要的写作方式,以古典诗词的方式写作文言文有一个明显的缺陷,那就是缺乏必要的虚词使用,如“之、乎、者、也、耳、邪、耶、惟、夫、若”等字的使用,这些字的使用,使文章抑扬顿挫,粘接通畅。要知道,古人写文言文很注意文章的音韵,写完一篇文章以后,常常要反复吟诵,这些虚词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四、典故掌握太少。典故不能多,但在一些关键地方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使叙述简练,不需要罗嗦重复,而简洁是文言文的基本精神。
以上四条,是我能想到的原因,肯定还不够。
文言文和方块字是中华传统文化能够保持数千年而不坠的基本原因,以前一些学者忽略了文言文的“公约”(即Protocal)功能,以为只要方块字就能保持传统文化了,这是片面的。简单举个例子:《朱子语录》就是用南宋福建方言写的,现在没有几个人读得懂。由于中国地形复杂,疆域辽阔,被分成许多方言区,而且难于做到官话被推广到各地(就是现在都还做不到普通话的完全推广),如果写作采用口语化,即白话,相信现在没有几个人能理解古代的典籍了。而且倘若没有文言文规范写作,方块字本身也将变化,比如现在的粤语方言下,涌现了许多其他地区人民看不懂的字,现在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在漫长的几千年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汉字势必将发生很多区域性的变化,无法作为一个统一文字体系传承文化了。
【现代文言文】
<钓者为何钓吾钩之鱼?>(
独立与花前月下,看男女缠绵叙意,回顾古今风月秘史,鉴古人为情所困,借吾失恋之训,劝当世之愚人,世本无情爱,唯有势力人,男者好色,女者贪财,此乃古今之大理。
吾少无桃花运,性本爱美女,误落情网中,一去七余栽,虽纵横情场一生不下马,笑傲愚人花前失蹄,吾却身患重伤,回想之,悔之莫及,因年少无知。故人言之择其爱者而爱之善莫大焉。故沉于情海无数,昨日失恋,今寂寞,恨当时太茫然,吾七栽风月,归属何在?如今落的两泪连连,今日捧酒畅饮,恨世污,愤女恶,以醉解忧忧依然,精神恍惚,六神无主,终日以泪洗面,谁言吾之痛心
看世间烟雨风尘。品人生酸甜苦辣,曾以为妻乃天下奇女,世人中圣洁之女神。今观之,女人乃一丘之貉。缘断灰飞湮灭,留得碎心抱头哭,世事一场大梦,吾心依旧冰凉,曾羡吴三桂一怒为红颜,曹操为文祭动用百万雄师,静而思之,实为不值,求吾之爱者却失爱吾之人,故吾以为相爱非得相聚。
登峰方知天之高,居海之中才知海之阔。七栽风雨,才知吾乃居于虚幻之中也,世无孔子谁定是非之真?然则今日之失,实非吾之所愿。吾成于爱,败于情,虽有相爱之情,却无相聚之意,非妻不爱吾,而吾无财也!
今吾廿岁有余,在古则有成家立业之说,而今吾却一无所拥,虽有大器晚成之象,妻却丝毫不知,故拂袖而去,今已是他人之妻,并身怀六甲。吾痛心疾首,亦无它之良策,看他等爱之绵情之缠,恨无刀剑不能刺之,欲与同归噩耗之中,恨之极,爱之深,终日茶饭不进,欲以削发为僧,经故人深解,吾知家有考妣,为一女巫弃家离异,实为不值,此非君子之为。识时务者为俊杰,爱沉心底,重归尘世。
吾少时家景贫寒,父之教曰:寒窗苦读,一朝登榜,光宗耀祖。少则担负起兴族荣家之重责,苦心人天不负,族中吾少有长进,却栽在一女巫之手。有负师之教诲,有违父之本意,有背祖辈之期望。常言道:善始实繁,刻终盖寡。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今吾愿弃情投业,以改幼稚之失,还吾枭雄之誉。
后:吾常想,吾生于世间,当以天下大任为己任,其因福祸避趋之?愿聚九州之虎狼创华夏之伟业,愿结天下有识之士振中华之雄风,愿以个人卑历为例,劝当世之豪杰莫为女巫以误年华,好儿郎何患无妻?功业惧成,随之缘来,勿急!愿诏告四海之兄弟,天下能人贤士事业为重,婚姻次之,爱情为轻!
【文言文句式目录】
判断句
被动句
倒装句
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结构有: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采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傫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练习1]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①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②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③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④何由知吾可也
⑤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⑥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
⑦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
⑧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
1.省略主语。
(1)承前省。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
(2)承后省(也作蒙后省)。如:“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自述省。如:“(予)爱是溪,(予)得其尤绝者家焉。”
(4)对话省。如:“(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2.省略谓语。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宾语。如:“可烧而走(之)也。”
4.省略介词宾语。如:“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之)掩户。”
5.省略介词“于”。如:“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焉。”
[小练习]补充下面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①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
②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
③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④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⑥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⑦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⑧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
⑨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文言文~成分~特殊句式~~
句子的成分就是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等。
一、判断句式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1、“......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2、“...,......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3、“......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无标志判断句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二、被动句式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1、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列传》)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
2、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3、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同上)“暴见于王。”(《孟子.梁惠王下》)
4、“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5、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资治通鉴》)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
三、倒装句式
(有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等形式。)
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
1、主谓倒装(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
2、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3、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
4、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
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生乎吾前”既可译为“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固先乎吾”的“乎吾”则一定要作状语。
四、省略句式
句子成分的省略,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不过,文言文中的活力句更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形:
1、省略主语有承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文言文中的第三称代词“之”、“其”不能作主语,也是文言文中主语多省略的原因之一。如:“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年矣,而乡邻之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徒,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有时一个复句或一段话中多处省略主语,这些主语并不一贯,即所指不是同一对象,在阅读和翻译时要注意。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的主语要补充出来。
2、省略谓语为主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为主要补充出来。
3、省略宾语宾语的省略有两种情况:省略动词的宾语和省略介词的宾语。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这句话就省略了动词谓语“拜”的宾语“之”又如:“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这句话中省略了介词“与”的宾语“之”。在文言文中,介词“以”、“为”、“与”的宾语"之"往承上文省略。在译成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动词宾语或介词宾语要补充出来。
4、省略介词在文言文中,介词“于”和“以”常被省略。如:“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张衡传》)句中省略了介词“于”。又如:“赐之彘肩。”(《鸿门宴》)句中省略了介词“以”。泽为现代汉语时,省略了的介词也要补充出来。
五、疑问句式
文言疑问句,一般都有疑问词,疑问词包括疑问代词(谁、何、曷、故、安、焉、孰等),疑问语气词(乎、诸、哉、欤、耶等)以及疑问副词(岂、独、其等)。有时也不用疑问词。
另外,还有些表示反问的习惯用法。
六、否定句式
文言否定句,所用否定词有否定副词(不、非、勿、毋、弗、否等),否定代词(莫)以及否定性动词(无)。
【语文古文中,如何区分特殊句式,如: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等】
倒装句(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语后置)
(一)、宾语前置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否)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师说》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只要)余情其信芳(美好)。 《离骚》屈原
东望愁泣,若不自胜。 《柳毅传》李朝威
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所(代词,“之人”)不忍视。 《柳毅传》李朝威
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而良人未之知也。 《齐人有一妻一妾》〈孟子〉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彼且恶(何)乎待哉? 《逍遥游》〈庄子〉
沛公安在? 《鸿门宴》〈史记〉
夫晋,何厌之有?(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吾实为之,其又何尤(怨)? 《祭十二郎文》韩愈
洞庭君安在哉? 《柳毅传》李朝威
无情郎安在? 《柳毅传》李朝威
3、介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
《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情形),何以异?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何以能田(畋)猎也? 《庄暴见孟子》〈孟子〉
不然,籍何以至此? 《鸿门宴》〈史记〉
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苏轼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卫风?氓》〈诗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陈情表》李密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奚以知其然也? 《逍遥游》〈庄子〉
4、特殊结构:用"之"、"是"将宾语提前。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
宋何罪之有?(宋国有什么罪过?)
惟命是听 (成语)
惟利是图 (成语)
惟马首是瞻 《冯婉贞》
惟兄嫂是依 《祭十二郎文》韩愈
惟你是问。
5、普通宾语前置
在一般性的宾语前置中,大家要注意语感。
宾语前置总结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
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是”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
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不”、“未”“毋”、“无”、“莫”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第三、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唯”,构成“唯......是......”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等。
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业文面向南坐。”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二)、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张溥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愚公移山》〈列子〉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例如:
《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可以不负戴于道路也《寡人之于国也》〈孟子〉
举所佩玉抉以示之者三。 《鸿门宴》〈史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
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荀子〉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韩愈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史记〉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邶风?静女》〈诗经〉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赤壁赋》苏轼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苏轼
柱以白壁,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晶。 《柳毅传》李朝威
命坐于灵虚之下。 《柳毅传》李朝威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主语后置;固定句式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主语后置;固定句式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教学实施过程:
(四)、主语后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
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 《虎丘记》袁宏道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美哉,我少年中国。
五、固定句式
吾孰与徐公美?——孰与,与…比怎么样 《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
《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劝学》〈荀子〉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奚以…为,哪里用得着…呢,表反问 《逍遥游》〈庄子〉
山峦为晴雪所洗。——为…所…,表示被动关系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课后题)
今日见辱问于长者。——见…于…,表被动的固定格式 《柳毅传》李朝威
“他人之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之谓也,…说的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孟子〉
不亦……乎 相当于“不是……吗”
以为、以……为……意思是以为、认为、把……当作、用……做……。例如: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
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
如……何 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 “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岂……哉(乎)、独……哉意思是难道……吗例如: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与其……孰若……、与其……宁……可译为与其……不如(宁可)……
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鸿门宴》)
与人刃我,宁自刃。(《鲁仲连传》)
与其……宁…… 相当于“与其……宁可……”
⑴"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意思是"把……怎么样"、"对……怎么办"或"怎么对付(处置、安顿)……"。例如:
如太行、王屋何?(如何处理太行、王屋这两座大山呢?)
奈并累若属何?(把你们一起连累了可怎么办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啊虞啊我拿你怎么办呢?)
⑵"……孰与……"、"……何如……"。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救赵孰与勿救?(救赵与不救赵哪个有利?)
惟坐待亡,孰与伐之?(与其坐而待毙,哪如起而进攻他们?)
岭南梅开早,何如北地春
与"孰与"、"何如"这种用法相同的还有"孰若"、"孰如"、"何若"等。
⑶"不亦……乎?"可译为:"不……吗?","难道不……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⑷"何(奚、曷)以(用)……为""何以为""何……为"。这是三个同义的说法,可译为"哪里用得着……呢?"、"还要……干什么呢?"
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世方乱,安以富为
上岸击贼,洗足入船,何用坞为
胜自磨剑,人问曰:"何以为?"(磨剑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吾英王,奚跪为?(我是英王,为什么要给你下跪呢?)
⑸"何……之为"。这个格式的意思是"还算得上……"、"还谈得上什么……"、"还说什么……"。
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还谈得上什么恩惠呢?)
国仇未报,何以家为
何以名为?臣夫桑下之饿人也
⑹"得无"、"无乃"。"得无"又写作"得毋"、"得微"、"得非"等,意思是"该不会"、"莫不是"、"只怕是"、"岂不是"、"莫非"等。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日饮食得无衰乎
得毋有病乎
"无乃"又写作"毋乃"、"非乃"、"不乃",意思是"岂不是"、"莫非是"、"恐怕要"等。
求,无乃尔是过欤?(恐怕要责备你吧?)
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恐怕不可以吧?)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岂不是晚了点吗?)
固定句式总结
固定格式也叫固定结构,或者凝固结构。它的语法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它的分类可按表达语气的种类分为四种:
第一种:表陈述语气常用的有:有以(有......用来)、无以(没有......用来)、有所(有.....的)、无所(没有......的)、比及(等到......的时候)、为......所。
第二种:表疑问语气常用的有:奈何(怎么办)、何如(怎么样)、如......休(把......怎么样)、得无......耶(大概......吧、恐怕......吧)等。
第三种:表感叹语气常用的有:何其(多么)、一何(何等、多么)、何......之(怎么......这样啊)等。
第四种:表反问语气常用的有:无乃......乎(恐怕、只怕)、不亦......乎(不是......吗)、得无......乎(难道......吗)、孰与、孰若(跟......相......)何......为(为什么......呢
)
文言文学习方法口诀
文言文短小思想深刻,结构层次也较清晰。
同学们学习文言文,积累知识须坚持。
初学方法要定格,贪多求全不消化。
文学常识心里明了,字词语义认读准。
翻译不能全盘上,多看注释勤思考。
重点句、关键句、特殊句,直译意译相结合。
熟读背诵经常用,看看“提示”文意通。
谦虚认真学古人,妙笔生花文章新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作文
文言文,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词语。可别看这三个字结构简单,看似十分容易理解,却在学习上难倒了不少同学。
从小学开始的《杨氏之子》,《伯牙绝弦》,《学弈》和《两小儿辩日》,再到初中的《论语》十二章,《世说新语》两则等等这些文言文。
而同学们也从刚刚认识文言文,到初步了解,渐渐理解,再到现在的必备学习。
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是一道难题,不仅学不会还很难学懂。但往往这个时候,老师都会告诉我们“学习文言文是有方法的”。
方法?是的,学习了这么多的文言文,多多少少都会总结出一些有效的方法。在这儿,我也有一些方法教给大家。
1.多读
在遇到文言文的时候,大家不必在过于害怕。首先是要把文言文读上几遍,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若如遇上自己没学过,不认识的字就要去查字典,查到以后,再把拼音写上,以免忘记。这样一来,就先解决了文字上的困扰。
2.理解
读完课文后,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将它带进课文中去,就可以大概知道一下它的意思。然后再注意重点字或词语的理解。
3.翻译
一句一句的翻译。这个是老师教的方法。翻译的时候要根据上一步的一个大概的意思,和自己的一些理解来进行。而且翻译是不能急的,你一着急了,就可能忽略掉了一些小细节。这就可能导致你翻译出来的意思和原来的翻译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翻译一定不能贪快,要一句一句来。
4.多记多背
除了以上三种现有的方法外,在平时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要多积累,多记一些重点字和重点词语的意思。例如:“之”,“乎”,“矣”……同时最好能够将它背诵出来,这样不仅能记牢固,也会对考试中的课外文言文有帮助。
5.想象
想象也是一种方法。在背诵文言文的时候,你可以再次根据课文意思,在脑海中浮现出那个画面,想象他所描述的一切。这样,当你背到一句的时候,只要在脑海中有画面,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下一句了。
以上五种方法,是我在学习文言文时,几乎都要用到且又有效的方法。
从现在来看,文言文已成为了学习中的各一部分,考试中的重要分数。
所以,希望我的方法能对大家学习文言文起到帮助,令大家以后不再害怕文言文了。
世说新语,伯牙绝弦,文言文,论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