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历史学习要点总结
1.“循序渐进”──就是人们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自身的智能条件,系统而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它要求人们应注重基础,切忌好高骛远,急于求成。循序渐进的原则体现为:一要打好基础。二要由易到难。三要量力而行。
2.“熟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辩证关系,把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我们知道记忆与理解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理解,理解才能透彻;另一方面,只有在理解的参与下进行记忆,记忆才会牢固,“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用“自我诘难法”和“众说诘难法”去质疑问难。
3.“自求自得”──就是要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尽可能挖掘自我内在的学习潜力,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自求自得的原则要求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
4.“博约结合”──就是要根据广搏和精研的辩证关系,把广博和精研结合起来,众所周知,博与约的关系是在博的基础上去约,在约的指导下去博,博约结合,相互促进。坚持博约结合,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
5.“知行统一”──就是要根据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把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切忌学而不用。“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以知为指导的行才能行之有效,脱离知的行则是盲动。同样,以行验证的知才是真知灼见,脱离行的知则是空知。因此,知行统一要注重实践:一是要善于在实践中学习,边实践、边学习、边积累。二是躬行实践,即把学习得来的知识,用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
高中历史学习总结
当前的高考,历史学科主要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表达既要符合题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决于某种教材。因此,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一要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能力;二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一、工夫要下在备课上。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关键在于备课。因为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上课时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备课时一是备学生,即了解学生的知识底细;二是备目标,即明确教学目标;三是备教材,即明确课文的重点、难点内容;四是备教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类型,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只有选择好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首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应将高考考情、考纲要求融进各单元、章、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应了解每一章、节知识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应用“导读法”实施课堂教学。变“教”为“导”,变听讲、记笔记为思考理解和书面语言表达的过程,引导培养、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对知识的综合归纳能力和对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
三、注重习题课,精选练习,让学生体验成功。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对于学校教育所持的基本观点是“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 ”。说到底,我们学校的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成功,教会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是核心。通过教师的帮助和引导,学生获得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生也学着教师的做法,自己独立评析题目,运用有关原理来解析问题。这样就内化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功感会激励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关于高中历史课教法的研究与探索 1、目前考纲在能力要求方面,具体提出的要求是: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论证能力、合理的逻辑思维组织能力、简洁通畅的文字表达能力,这种表达既要符合题目考察目的之要求,又不能限定取决于某种教材。
根据上述这些要求,教学方法必须改变,一要设法培养提高学生的思维、理解、表达能力,二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具体做法:①高一、高二应用"导读法"教学。所谓导读法,就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课文的方法,尽量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归纳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这种方法共分四步。第一步,凡讲各章、节课文,具体讲每一个目时,均一一列出子目,然后分析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并记录,每一子目的内容。第二步,只提示每一个具体目应列几个子目,让学生在限定时期内自己看书,作出笔记,然后分析、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修改笔记。第三步,凡讲各目,不再提示,让学生自己看书后分析决定应列哪些子目,并在规定时间内做完课堂笔记,教师与学生讨论,借以引导学生向正确方向靠拢,同时也使学生修正了各自的笔记。第四步,每一节课各目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做好读书笔记,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讲,讲的正确即予肯定,不正确则让另外的学生来补充,内容一旦完善便予肯定。实际上到这一阶段,90%的学生都可做对。②高三年级应安排三遍教学过程。原因有三:一是高考题覆盖面广,知识点分布较合理,重点突出,命题角度新颖,难度体现了高考的意图,经得起推敲;二是阅读、分析它尚可了解命题的规律;三是一切能力要求分别融会在各个具体试题之中,读、思历年高考题便可在不知不觉中达到适应高考的水平,从而提高应试能力。否则,要具体讲这些能力要求,是很抽象和有些枯燥的。③应努力在教学中与其他学科横向进行联系,促使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体说,历史科教学,可以、并且应该:与地理学科联系;与语文学科联系;与政治学科联系;也可以与外语学科联系。
历史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高一历史教师,在我半年的历史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和钻研教育方法,以及与同学生的亲密接触中,逐渐的了解到许多学生及教师在高一历史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今天就同各位同仁做一点探讨。
第一,从学生的角度讲,很多学生将高一中国近现代史当作是炒初中历史的“冷饭”,学习兴趣不高。从我们现在的历史学习课程安排中看到,初中的历史包括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许多内容,现有的高中一年级历史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且很多时候自认为已经学习过了,没有必要继续投入更多的精力也可以轻松的完成历史课程的学习。这种心态,应当说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么?高中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内容,是不是炒了初中的“冷饭”呢
我个人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已经读过高中二年级的学生的答案也是否定的。根据我们现在所采用的由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史》课本内容来说,我们应当说学生的看法是有一定的依据的,的确,很多内容已经在初中的历史学习中接触过了,喜新厌旧是高一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非常正常的心态,我们应当加以理解;但是,学生的看法是非常简单、片面和偏激的,他们只是依据自己个人的好恶来判断高中的历史学习。真实的情况是,高中的历史学习不仅仅是把初中残留的“冷饭”,而是从一个更新的角度的学习,把仅仅停留在背诵阶段的学生的知识,从理解联系的角度重新诠释,进而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生脱离机械记忆的层面,开始学会在逻辑思考的前提下用联系的观点来看问题。
第二,高中历史学习的特点,实现学生学习“由机械记忆历史内容,到用逻辑思维能力探讨历史问题的转变”。高中的历史学习,是为培养学生用逻辑思维,联系的观点看待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讲,初中的历史学习的机械记忆方法,存在着学习的惯性,依然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方法;除了极个别的学生能够很快适应学习方法的改变外,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仍然存在于单纯的机械记忆的层次上,由此造成了班内学习成绩的高低差异。
在这个层面上,高中教师除了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外,更加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组织教学以及其他的教学方法,譬如考试,在高一历史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诱导并最终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其自觉或不自觉的走到高中历史教学所要求的轨道中来。因此,高一历史教学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在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历史作为一门社会学科的地位在过去的考试中没有获得其相应的尊重,高中历史课向来被认为是一门辅助课程。无论是高考“3+2”的考试,还是“3+X”的考试,历史这门悠久的传统学科始终被人们冠以“水泊梁山军师—无用”的称号。直到现在,在区分文理科的基础上进行的“3+小综合”的模式下,历史同其他学科相比终于有了出头的一天。但是,我们也仅仅把历史这门学科当作小综合学科的一角,而没有意识到历史已经逐渐走出阴影,慢慢的主导了综合考试。
从高考中的“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地理知识来评价,古代‘丝绸之路’‘同今天的西部大开发计划’的历史联系?”,我们已经可以觉察到一种苗头:历史,在未来高考文科考试中,必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份额,最终影响整个高考的文科考试。就如同我们当年的科举考试一样。
但是,从现实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部分教师都没有意识到这种根本性质的变化,还是用老的眼光来看待现在的高中历史学习,进而影响了我们高一历史教学工作的改革;而且这种观念,还将继续制约我们高中历史教研工作的不断改进,限制着学生学习习惯的进一步改善。
2017高考历史改革
近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版内容,历史部分删除了选修部分的宗教改革和阿里改革。几乎在同一时间段内,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将教材中的8年抗战一律修改为14年抗战,将抗战的起点定在九一八事变。
关于这两项改革内容,体现了近几年来国内教育改革的主导方向:第一是宏观看待历史,第二是强调借鉴作用。以下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历史常明老师进行考试大纲变化解读。
1、宏观看待历史
宗教改革删除的是选修的部分,但是在必修三中的宗教改革部分还没有删除,所以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历史常明老师建议同学们的着眼点在于这两部分对于宗教改革的描述究竟有什么异同。宗教改革,在英文里被叫做“Refor”,如果直译过来,就是改革。
换而言之,在西欧国家看来,所谓宗教改革并非只是在宗教一方面进行改革,而是影响到整个社会,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的民众看来,宗教改革的影响要远远高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其原因也就在于此。
众所周知,宗教改革产生于西欧从中世纪到近代过度的时期,中世纪的重要特征就是政教合一,宗教已经影响到西欧国家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过去选修四中所描述的宗教改革只侧重于宗教的单一方面,而必修三中则从西方人文主义发展的角度强调了宗教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更为宏观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也更加接近这段历史的真实样貌和西欧国家对于这段历史的真实评价。而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未来的命题方向也应该侧重于宏观考察,这与近年来考试越来越强调事件的宏观作用、事件与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趋向也是一致的。
将八年抗战调整为十四年抗战,则同样是为了更宏观、更真实地看待抗战历史。早在2005年,胡锦涛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时,就已经正式公开提出:“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经过史学界多年的讨论,此次正式作为结论落实到高中历史的教材当中。
其实八年抗战和十四年抗战,本质上并没有冲突。八年抗战是指从卢沟桥事变开始的全国性抗战,十四年抗战是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的局部抗战在内的整体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两种提法在史学界同时存在,过去一线老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时也会使用“十四年抗战”的提法。而将这种提法写入教材则意在肯定卢沟桥事变以后在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抗战,同时也是从历史角度肯定了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抗日斗争、特别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英勇斗争和其他一些中国军队的奋起抵抗的牺牲和付出。
不过也有学者对此次修改表示疑虑,认为十四年抗战只是大陆抗战,而台湾的抗日斗争则一直从清末的日本入侵(1874年)延续到抗战胜利(1945年)。这个问题的提出可以说同样也是深刻的。未来的教材中也许会考虑到这种意见,对十四年抗战的内涵进行新的解释和规范,侧重于理论诠释的部分。
至于考试的层面,则未来会侧重于从九一八事变到卢沟桥事变之间的一段历史史实,比如伪满洲国成立、华北事变等,以及会对日本侵华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从日本入侵台湾、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二十一条等作为整体性线索进行考察。
2、强调借鉴作用
删除选修中的阿里改革的部分,主要是强调改革的借鉴作用。岳麓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册的导读当中强调“社会通过改革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而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原因,则是“汲取历史的智慧”。换句话说,就是拿历史上的改革为参照,对现在中国的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中国古代的三次改革(商鞅变法、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戊戌变法都是深入到中国的土壤的,可以为中国目前的改革提供一些经验与教训,梭伦改革与中国古代三次改革形成对照,可以从中西对照的角度观察,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日本和俄国是中国的邻国,并且在古代也属于农耕社会,文明形态与中国较为相似,这两次改革与中国的戊戌变法相比较可以看出中国在近代化的转型中出现的问题,也为当下的改革提供指引作用。
相比之下,宗教改革和阿里改革对于目前中国的借鉴意义并不是很大。特别是阿里改革,本身是为了维护封建制度的改革,阿里在进行经济和军事改革以后,成为了封建秩序的统治者和维护者。这显然对于中国当下的改革借鉴意义不是很大,甚至与同一时期的近代化改革的潮流不符,所以高考去掉了这一部分的考察,未来的教材改革中也有可能对这一部分削弱甚至取消。
在命题方面,未来对于选修一即改革部分的考察侧重点应该在改革的背景和影响方面,突出改革的原因与作用,这才是改革的实质问题。可以参考的是目前新课标卷改革部分的选考题目,虽然北京卷不一定会将选考题目单列为一项,但命题的方向总体应该接近。
中学历史教育随笔
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是为“应试”服务的,始终以高考为目标。所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之下,历史这门学科长期成为单纯的复述性的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学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
具体而言,从教学方法来看,比较单一,陈旧,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的不够突出,很多时候,我们是以讲解法与讲述法相结合为主,学生的调动很不够,很大程度上是教师的“一言堂”,实际上这些都是应试教育留下的病根。
从教学结构来看,我们大多以历史知识经验传授型的教学结构为主。这就使得学生很难形成具有主体意识的理念和精神,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是完全相悖的。
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历史课的内容是讲述人类历史。人类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一定的地方进行的,由一定的人物“扮演”一定的事件。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成为历史课内容的四要素,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太偏重于四要素的传授,而容易忽略搜集与处理信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思想教育方面来看,教师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时,只是给出一个或几个结论,说这一事件是爱国的,那一个人物是英雄,学生茫茫然,似懂非懂,很明显情感教育在历史课堂上是落实的很不够。
以上这些问题在我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也是经常出现的。
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其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我实际的历史教学工作中,我要完全达到《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在课内课外下大功夫,研究学生、研究课堂、挖掘教材、多学习、多听课,在历史教学中以课程标准为指导,更好的完成历史的教学工作。
随着课改的逐步深入,历史学科的高考试卷体现出了新情境,新材料的特点,材料解析是高中历史课堂上史料教学的主体形式,因材料解析题能够培养和考察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获得,培养学生对观点的归纳和提炼以及对文字的组织等多方面、深层次的能力,所以高考试卷对它是情有独终。因此史料教学越来越得到了高中教师重视,成为历史课堂中每课必见的内容,在今天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限的时间内应该怎样进行史料教学?因为并不是史料用的越多越好,也不是每个问题都必须用史料去证实去解析。我们进行史料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问题适合用史料教学去完成解读?因为毕竟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怎样取舍?这是今天我们应该也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史料教学目的:
通过史料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最大限度地从史料中获取信息,理清思路,提炼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有效信息的获取、分析和论证能力。
及史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力。
二、课堂常见问题:
1、史料堆积,占用大量时间,课堂任务完不成,效率低。
2、展示史料,却不分析或者教师自己分析给出答案,学生能力得不到锻炼。
3、将史料教学的作用当成呈现教材各个叙述的一种引证,来让学生感受历史教材叙述的真实性,这些史料的地位是附属于课文内容之下的,只是帮助学生从课本中学到“事实”的一种附属品,仅仅是起到点缀的作用。
日前听了岳麓版必修二的第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一课。课标要求: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教者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1课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任务。在完成这部分内容时一共用了9则材料。第一部分材料为5则,用在了解决英国是否具备工业革命的条件的问题上;第二部分材料4则,用在了工厂制度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影响上,基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看来,本节课的重点应该在探讨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方面,课堂中的第二部分的4则材料是关于这个重点的,但再运用这些则材料时,因为前面的5则材料已经用了大量的时间,教师也不可能有很多时间去详细的分析这四则材料,因此仍然是由教师阅读材料,教师分析,教师得出答案,学生只是在不断的确认史实,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和提高。
在这里,教师用了大量的史料,却忽视了史料教学的最重要的目的,即:培养学生能力。
三、史料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史料的数量要适当。
2、史料使用的环节要恰到好处。
3、史料的分析过程应引导学生来完成,教师不能包办代替,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论从史出”的能力。
历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培养
海原一中张海军
现在的高中生,老听有人评价有太大逆反心理,但无论怎么逆反,孩子们寻求向上的心态大多是有的,或许他们的表现方式有问题,但善于引导能就能使孩子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逆反的心理大多表现在跟老师和家长有代沟————我们说的他们不喜欢听,他们喜欢的我们又不欣赏。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往往没有一个理想一个追求,或者他们有的理想和追求都很简单很实际,比如追星什么的。如果能引导他们树立一个高尚的理想,孩子好像突然间变了个人。而且,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也往往注意到,孩子们并不是绝对的没有高尚的理想。曾经认为不是好学生的孩子在升国旗等大型活动中,对国家的观念很是让我感觉到吃惊,他们的态度不是我们想像中的丢而锒铛,反而很严肃,很认真,在班会上表扬也能得到一致的认同。只不过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态度上升成一个理想的高度,当提到我们应该对革命先烈表示尊重时他们认同,但你要说我们应该举办个爱国主义主题的班会他们又认为很“土”。高中生的这种在某些细节上体现出来的态度无法上升成我们希望的理想,或许这就是我们教师和学生的代沟。如果我们能在日常的教学中时时注意将爱国主义的观念溶入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孩子们的高尚的爱国主义理想,纵使不能在三年的高中生活中得到我们希望得到的,但我认为总会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一些高尚的痕迹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有素质的学生。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以及生活技能素质等。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主要依靠学校课程的教育来完成。作为中学基础课之一的历史课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仅传授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给学生的思想感情以深刻的影响,可以清楚地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帮助他们奠定科学世界观的基础,形成良好的品德。历史科目的这一价值说明了它在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教育的永恒主题是爱国主义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我注意将爱国主义用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从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斑斑,风云叱咤的爱国主义史诗,更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材料。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我从点(落实关键点)、线(捋清基本线)、面(广铺知识面)这三个方面改进教学,再现历史的情景,突出情感的作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达到教育的目的。
“点”,指的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要点。爱国主义与历史联系非常紧密,我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实到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去,重点放在能够激起学生爱国热忱,培养学生爱国精神的具体历史知识的“点”上。概括说来,就是要抓住那些闪耀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并以之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基点,使学生从具体的史实,尤其是从可歌可泣的爱国志士身上,体会到爱国的情感,受到切实的教育。比如在学习辛亥革命前后的民主思想时就可以用陈天化、邹容这样的和学生年龄相差不大的杰出人才为例:陈天化大声呼吁炎黄子孙要救亡必须反帝,反帝必须推翻这“洋人的朝廷”,他用血泪凝成《警世钟》、《猛回头》等著作,通俗酣畅,言词悲壮,每写到辛酸处,竟是泪珠与笔墨齐下,因而能引起广大群众的共鸣。当日本政府颁布“取缔清国留学生规则”,《朝日新闻》诋毁中国学生“放纵”、“卑劣”,为维护祖国尊严,他主张立即回国,而汪精卫等人却情愿忍气吞声,于是陈天华决定蹈海殉国。他的壮举引起了全国悲恸,形成了拒俄反帝的新高潮。我在补充陈天华以笔作刃,以身殉国这两个细节后,再叫学生齐声朗读教材上摘录《猛回头》的部分内容,从中体验他的拳拳赤子心,一个反帝爱国的勇猛战士,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知识分子的光辉形象顿时丰满起来,给学生以强烈感染。正是由于抓住了邹容、陈天华这两个闪耀着爱国主义思想光辉的“点”,才使这节课渗透了爱国情,较好地做到了寓教于史。同时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当下青年的爱国主义行为,比如在汶川大地震中青年的表现。这样在做到历史教学的同时也穿插时事的教育,孩子们也感兴趣,课堂气氛也良好。课后,学生们都反映他们在这一节课中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深刻得多,而且在思想上也受到很大震动,虽然不一定做多激发了他们立志勤奋学习、日后报效祖国的愿望,但潜移默化肯定是有的。
“线”,指的是历史的基本线索。我每讲完一章节或者是重大历史事件后,都要围绕其基本线索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轮廓。通过综合复习,使学生牢固掌握。“线”是由“点”连接起来的。由落实关键点到捋清基本线,可以使学生从中国近代史的历史线索中理清爱国主义这一主线,真正懂得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史。如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我抓住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一步一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回忆帝国主义怎样发动侵略战争,以强权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以及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侵略的种种罪行,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在这我也尝试从正面去理解资产阶级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好像普遍认同这点。有时我也自嘲:现在的孩子恐怕认为自己是“资产阶级”比自己是“无产阶级”要多一些,从两个角度分析近代化中先进的中国人为国做出的贡献反而能让他们体会爱国主义这一个永恒的高尚理想。有利于激发振兴祖国的热情。为此,我还进行了重点讲述。重点讲了孙中山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领导人民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开创了民主共和的先河,功不可没。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我以辛亥革命为基点前后展开,通过讲述孙中山的革命经历来阐明他爱国主义思想发展的线索:一是创立兴中会时期,由上书变法到立志革命,建立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完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转折。二是辛亥革命后,为了维护民主共和先后发动了两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表现出屡败屡战,愈挫愈勇的革命精神。三是在五四运动爆发后,旧民主主义革命终结时,探索真理,以俄为师,具有继续革命的精神。通过这些讲解,使学生对孙中山一生救国、致力革命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也被孙中山的爱国奉献精神所折服,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困难面前坚忍不拔的勇气。当然,近代史的其他线索还有很多。聚点成线,在落实具体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无疑会使学生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深刻。
“面”,指的是有关历史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多侧面、全方位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我从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只有广铺知识面,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如在讲到不平等条约中领土的被宰割情况,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回忆被割取的领土的重要位置,丰富的物产等,激发学生对失去的山河的爱恋。又联系现实的政治大事如通过香港、澳门的回归引导学生关注其过去、现在、未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总之,历史课的爱国主义教育要寓于历史知识的教学之中,不能急于求成,“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完成教学基础目标的同时,能触动学生的一点爱国主义的心弦都是好的。我们应当深入发掘历史课的爱国主义因素,把爱国情渗透到历史知识的点、线、面当中去,这样就能避免空洞说教,真正收到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
一节生动的历史课
作为高中生,我已经上过无数的课程,问我曾经最生动的一节课是什么?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一节历史课。
那一节历史课讲的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内容。那天,有老师来听课。上课铃声一响,我们都坐在了教室里等待老师们的到来。历史课开始了,首先老师跟我们说这一节的内容是文艺复兴。然后,历史老师打开了PPT,开始了这一课程。首先,我们看到了一段两分半钟的视频,为文艺复兴课程打开了序幕,同学们都看得津津有味。然后老师“牵”着名人的手,像讲故事般,为我们上课。PPT上显示出无数文艺复兴的先驱,首先是但丁、彼得拉克和薄伽丘这文坛三杰还有他们的作品,放映的同时,老师为我们讲解他们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贡献。然后,老师顺其自然得为我们讲解了文艺复兴发生的起因经过及结果、影响,我们做完了笔记,老师又放映了文艺复兴后三杰——米开朗基罗、达芬奇和拉斐尔,我们看到了他们独一无二巧夺天工的作品,不禁为他们感叹。后来,老师也给我们介绍了16世纪英国杰出的文艺复兴巨匠,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课程剩下最后十分钟,老师流畅得给我们讲出了文艺复兴里人文精神的含义和影响,最后三分钟,老师邀请了一位同学,朗诵了歌颂人文精神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这位同学读得十分投入,慷慨激昂,他读完后,全班响起了一阵阵热烈的掌声,读完后,也就下课了。
那一节历史课,让我印象深刻,觉得很生动,在那节历史课里,我们在轻松的氛围里收获了知识,也愉快的心情中领略了人文主义。
历史“生命”课堂的构建
1、改变教学观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生命课堂的新理论。
传统课堂是建立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上,强调刺激――反应,把学习者看做是对外部刺激作出被动反应、即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生命”课堂则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基础,它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把学习者看做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并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播者与灌输者。尤其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要构建“生命”课堂,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落实好新课标,视学生为鲜活的生命体,树立现代教学观、主体性的学生观、广义的知识观、发展性的教学目标观,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自己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
2、运用多样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增进课堂生命活力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各种现代化科技成果被动用于教学中,既推动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使历史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生命发展的一种场所,历史课堂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投影、录音、录像、微机的演示,扩大和改变视觉和听觉途径,提高视听效果,再现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尤其是计算机程序教学,可将教师的思维过程用计算机的画面和文字体现出来并形成教学软件,把本不能再现的历史现象,真实地或“近似地”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光、形、色、音等多种信息作用于学生,在他们的大脑皮层留下很多较深刻的现象痕迹,可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还可使更多的学生有思考和参与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加课堂的活力,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印象,提高学生记忆历史知识的质量。而且教师可以把教学的静态设计和动态设计结合起来,形成活而不乱的课堂教学,增强师生的热情和参与兴趣,使课堂教学显露出无限的生机来。例如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性质,教师在运用微机设计的战争形势与战争路线图及展示了战争的局面后,向学生提出假想,根据当时战争的形势分析,一战结果是必然的吗?如果你是德国的总参谋长,你是否有办法来赢得这场战争?可从战略上,外交上考虑,然后又提出,如果你是法国的统帅,你将如何对付这位德国总参谋长的办法?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讨论得非常热烈,想出了很多办法,提出了很多设想,最后教师指出,战争的结果不是必然的,但无论哪一方胜利,都不能改变战争的帝国主义性质。通过这样的讲座与分析,学生不仅加深了印象,而且活跃了思维,锻炼了表达与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对提高教学质量会产生积极作用,回使历史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四史教育
回头看看自己的初心,不忘初心就不会忘记前进的方向。2020年随着“四史”教育的进一步推进,这一脉相传的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通过学习,深刻领会这些年国家发展的历程。知史而爱党、知史而爱国,正因为知道这些年走过,中国的发展是由多少前辈兢兢业业、如履薄冰的一步步探索着走出来的。作为生活在社会主义新中国的80、90、00后才更应该明白,作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幸福的一代,在需要我们开始担当使命,实现中国梦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习前辈的发展历程,理解前辈的传承精神,才能站的更稳,走的更好,才能不辱使命的坚定不移的沿着前辈开辟的道路前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富强的国家砥砺前行。
树一面旗帜,守一方平安。即使是幸福的80后,但是伴随着自己成长的经历,那一面党旗的颜色,从来都是那样鲜艳。小时候,听爷爷讲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曾经神州大地遍布着饥荒、洪水、疾病,那时候一面面红色的党旗,带领着全国各地的广大群众开辟田地、修建水库、生产发展,焦裕禄、孔繁森、申纪兰,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站在那一面面党旗下,带领着祖国一步步的走向今天,党员就是发展;1998年特大洪水,江西是重灾区,当时洪水已经淹没了很多村庄,河流堤坝即将决堤,在奔涌的洪水中,一只只冲锋舟,一名名冲锋在一线的党员,一面面党旗下,一个个党员带领着战士,坚守在最危险的堤坝上,这也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党员就是担当;**年汶川大地震,当时有张在一张废墟中竖起的党旗照片我历历在目,那些男女老少党员们汇聚在旗帜下践行着“人民利益至上”的庄重承诺,挺身而出与人民休戚与共,震撼着心灵,讲述着党员就是信仰;2020年疫情来袭,人民网报道里牺牲公职人员中党员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十 ,每次读着新华社的文章,我仿佛看见奋斗在一线的那些党员,他们的故事,他们以身作则,展现了一个党员不辱使命,树一面党旗,守一城平安,这便是共产党人的伟大。
从1921年建党至今,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99年的光辉历程,这一路历程是党带领中国走过,是党的领导让中国有了如今繁荣昌盛,这盛世中国梦。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这份伟大的共鸣让我渴望,让我共鸣,人说读史以明志,正是在学习“四史”的过程中,我才能深刻的领会到,国家的发展,党的伟大事业,生在如今前所未有的盛世中华,如何能不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这个国家的发展,为之奉献青春而在所不惜!
历史开学第一课
一、概说历史
(一)历史的定义
1. 广义历史: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
2. 狭义历史: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过程。
3. 历史学:研究历史的学问,简称史学。与历史的概念相对应,历史学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1)广义历史学:世界上一切科学都可以称为历史学。
(“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即历史科学。”——马克思·恩格斯)
(2)狭义历史学:研究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
(二)历史分类
1. 传统的史学分类:纪传体、编年体、记事本末体(历史叙述体)、类书和政书等。
2. 按时间分:通史、断代史和阶段史(没有本质区别)
3. 按空间分: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
4. 按内容分:综合史(总史)、专门史、资料汇编、年表、历史地图等
(三)高中为什么要开设历史课程
1.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以史为鉴,增强辨别力、洞察力,提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等。
2. 运用历史学科可以对学生有效开展德育工作。
3. 高考的需要。历史学科在高考文综试卷的300分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4. 高二会考的重要科目,决定能否及时毕业,获取普通高中毕业证。
(四)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1. 课前预习、自主探究、形成习惯。
2. 认真听讲、记好笔记、积极互动。
3. 课下巩固、训练做题、提升能力。
4. 及时复习、日积月累、点石成金
5.其它方法:
多看——博闻强记,丰富自己的史学知识。
多思——通过现象,发掘本质。
多动手——善于总结。
二、新版高一历史教材说明
(一)总体框架和主线
1. 以时间为经:勾勒纵向渊源流变,时序清晰。
2. 以空间为纬:展现不同地区、民族、国家的横向互动。
3. 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为主线,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二)必修一——政治文明史
1. 基本要素: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动、政治家。
2. 基本线索:
中国古代政治史:核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世界古代史: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
中国近代史:侵华史、抗争史、近代化。
世界近代史:英、法、美、德等国资本主义整体的建立。
中国现代史: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外交成就。
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
(三)教材体现出的科学史观
1. 全球史观——是一种超地区,超民族的史学观念,即用全球的视角和宏观历史学的研究方法,从总体上考察研究世界史。
2.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1)横向看: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
(2)纵向看:包括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和信息时代)
3. 现代化史观。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进程。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4. 社会史观:是社会学与历史学的有机结合,引导让你们的眼观向下,从社会空间的视角研究历史,有关注“大人物”到聚焦“小人物”。
5. 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推进人类历史前进的动力。
(四)历史文本设计体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
1. “三导”:教材前设“导读”、单元前设“导语”,每课前设“导引”。
2. 正文为大字体,阅读部分为小字体,两者相间,互补互动。
3. 每颗设置活动探究课题。
4. 课中有“历史纵横”、“学思之窗”和“模块链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学习。
三、高考历史能力考察目标
1. 获取和解读信息(读取信息)。
2. 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
3. 描述和阐释历史(阐释历史)。
4. 论证和探讨历史(讨论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