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
数学日记长方体
有趣的数学题可以锻炼小朋友的大脑,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2016六年级数学日记,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对长方体的一次接触
前不久,我们学习了长方体,我对长方体又有了一次新的认识。
在数学课上,我们首先学习了长方体的几个面。让我知道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后来我们又剪开了长方体,使我在剪开长方体后能正确而快速的画出前后、左右、上下面并会在展开的情况下找出a、b、h。。使我又进一步的了解长方体。
第二天,我学会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一个长方体长为10,宽为8,高为4(单位:c,算式可列:2×10×8+2×10×4+2×8×4=160+80+64=240+64=304(c)。在最后我们的陈老师出了一个“陷阱题”如:一个鱼缸为长方体长:5c宽:7c高::3c做一个这样鱼缸要多少平面厘米玻璃?我算的是:2x5x7+2x5x3+2x7x3=70+30+42=100+42=142(c)。正当我得意洋洋时,老师说出的答案如晴天霹雳一般打在我身上,听完老师的讲解我才恍然大悟(正确算式如:5×7+2×5×3+2×7×3=35+30+42=65+42=107c)。原来,鱼缸上面不用玻璃,啊,这数学也得贴近生活呀!我在心里想: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方体!
数学日记:长方体和正方体
这学期我们学的第一个单元学的就是长方体和正方体
我知道了关于长方体的这些知识:它有12条棱,6个面和8个顶点;相交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每相对的两条棱的长度是一样长的,并且每相对的一对面的面积是相等的,如果有一对面的面积是正方形其余的四个面的面积就是一样的。长方体表面积的公式是:长x宽x2+长x高x2+宽x高x2,还有一个是(长x宽+长x高+宽x高)x2。它的体积公式是:长x宽x高。
关于正方体的知识是:它有12条长度完全相同的棱,6个面积完全的面和8个顶点。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公式是:棱长x棱长x6,体积公式是棱长x棱长x棱长。
正方体和长方体积体统一的公式是:底面积x高和横截面的面积x长。
关于容积的是:容积的长度是从里面量的,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计算容积的公式是和计算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一样的。题目让你求出容积单位的话,可是题目的第一步先让你求出体积单位的话,你就要从体积单位换算成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之间的近绿是1000。
认识长方体的体积课件
教学目标:
1、在操作中,感知出大小与它的长、宽、高等有关。
2、能运用长、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借助学生自己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述及课件的动态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体积公式的运用及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过程:
一、比较大小,复习引入
1、比一比。出示书包、文具盒。问:谁大?谁小
其实刚才我们在比他们的什么?体积指的是什么
2、说出下列图形的体积是多大?你是怎么想的?(都是有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拼成的)
小结:要知道一个物体的体积,只要知道这个物体含有多少个这样的体积单位。
3、出示橡皮。问:什么形状?它有体积吗?体积多大?请你估一估,猜猜它有多大
4、揭示课题。
二、动手操作,感知认识
1、拿出12个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小组合作摆一个长方体,并说说它的长、宽、高是多少?体积是多大
2、汇报交流。问: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你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摆的吗?体积是多少
还有不同的摆法吗?(学生边说,老师边演示四种不同的摆法)
3、观察发现:通过刚才的摆,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4、再一次合作摆。边摆边说你们组摆的长方体的长、宽、高是多少?又是怎么摆的
三、启发探究,自主建构
1、出示长5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
问:要摆成这样的长方体需要多少个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你能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吗?(开始活动,发现不够摆)
问:不够,怎么办?你能在头脑中想象,把它补充完整吗?(又开始活动)
2、汇报交流。并演示摆的过程。
3、出示长8分米、宽4分米、高3分米的长方体。你能摆这个吗
4、听要求摆。
(1)自己摆一个长6分米、宽3分米、高2分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2)想象一个9米、宽7米、高4米的长方体,并说说它的体积。
5、思考总结。体积与长、宽、高有怎样的关系呢?并快速验证黑板上的数据。
四、解决疑难,运用拓展
1、解决橡皮的体积。要求它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师提供测量数据,让学生求体积。
2、自己求数学书的体积。
3、出示:亚光纸箱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8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4、小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五、全课总结
观察长方形及联想
今天上课的时候,徐老师帮助我发现了许多长方形的学习用品。像尺子、橡皮、书、文具盒、作文本、课程表、刨子……都是长方形的学习用具。这一发现,我好高兴。
接着,徐老师叫我们拿出尺子量学习用品。我量的是快乐大作文读本。我量了半天也量不出来,过了一会儿,终于量出来了。它的长是22厘米,宽是18厘米。我发现对应两边的长相等,对应两边的宽也相等。我觉得这个发现真有意思。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很多长方形的物品。比如:电视、黑板、空调、窗子、讲台、桌子、凳子、床……我想:今后我要多多观察,争取做生活的有心人。
长方形
长方形是什么?你可能会说,长方形就是长方形了,只是一个图形而已,这又有什么可问的呢?那么,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正方形是什么?孩子说:“那是一块块积木”。有了足够的积木,便可以搭成各种各样的物体:房子、汽车……它可以帮孩子们打开智慧的大门,在图形的世界里去感知去创造更美好的事物。
长方形是什么?同学们说:“那是答题卡上的一个个空格”。如果你已经做上那由一个个小小长方形组成的答题卡,那就证明了你已是一名中学生了。当你奋笔疾书时,你就会明白中学的压力,以及竞争的激烈。这个图形在时时警示我们: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吧!
长方形是什么?老师们说:“那是一张张黑板”。当同学们带着花儿一般的笑脸走进校园,迈入课堂时,老师们便在黑板上写下探索的过程,给同学们传授知识,让同学们享受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长方形是什么?工程师说:“那是在工地上完成的一张张设计图”。当依照设计出来的图纸建成各种各样的建筑时,会感到至高无上的成就感。
长方形是什么?文学家说:“那是图书馆里的一本本饱含智慧的书籍”。当你徜徉在书的海洋里,当你如饥似渴地阅读着一篇篇美文时,你会感受到文字的优美、奇妙。
长方形是什么?宅男宅女说:“那是一部部有无限流量的手机”。合理运用手机,看国家大事,看百科小知识,看电子书等等,可以了解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获得适当的放松。
长方形是什么?善良的人们说:“那是一张张方正的钞票”。当贫困地区的人民受苦受难时伸出一双双援手,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长方形是什么?它是一面冉冉升起的五星国旗,当你瞻仰它时,你会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
长方形是……
长方形是什么,有着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我喜欢长方形,因为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给了我许许多多的启示。长方形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会带领我们、引领我走向美好的未来。
长方形的发现
今天,徐老师让我们找长方形的学习用品。我找到了许多长方形的学习用品,如:铅笔盒、尺子、橡皮、本子、刨子、还有书等等,这个惊奇的发现让我十分开心。
接着,徐老师让我们量一种学习用品。我量的是一张作文纸。我量出来的结果是:作文纸长21厘米,宽16厘米。这时,我发现它对应两边的长都相等,对应两边的宽也相等。这个有趣的发现让我非常高兴。
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长方形的物品,如:电视机、空调、冰箱、黑板、桌子、椅子、门、床等等物品。今后,我一定要做一位生活中善于观察和发现的有心人。
认识长方形
今天上课的时候,徐老师先引导我们找长方形的学习用品,我用心一找,找到了铅笔盒、橡皮、作文夹子、书、尺子、刨子等学习用品,我非常开心。
接着,徐老师让我们动手量学习用品。我量的是文具盒,它有四条边,它的长是20厘米,宽是8厘米。我发现它对应的两边都相等。这是怎么回事呢?我觉得有点奇怪。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长方形的物体,比如桌子、椅子、箱包、纸币… …我觉得这堂课的收获真大呀!今后,我要多观察,多思考,做个有心人。
长方体的认识说课课件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27~2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方体,掌握长方体的特征,初步学会看立体图形。
2、使学生认识并理解长方体的长、宽、高。
3、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2、初步建立“立体图形”的概念,形成表象。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体模型、长方体形状的纸盒、长方体框架。
学生:长方体形状的物品、小棒和小球等学具、用学具做的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师:画面上是什么图形?(长方形)现在请你们认真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演示由6个长方形围成一个长方体的过程)
2、师: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体,是不是由6个任意的长方形都能像这样围成一个长方体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继续研究和长方体有关的一些知识。(板书课题)
3、师:周围有很多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从主题图中找一找。(电脑抽象出长方体的图)
师:你带来了哪些长方体形状的物品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请你拿出自己准备的长方体的物品,用手摸一摸。
师介绍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师边指边说:长方体两个面相交的部分叫做长方体的棱。请你找出长方体的棱。
3、指导学生观察:三条棱相交的地方叫作长方体的顶点。用手摸摸看。
4、师: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独立观察、小组合作探究长方体特征。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现在请你拿出长方体的物品,仔细观察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看看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
小组里说一说,然后把你们的发现填在数学书中的表格里。
提示:同学们在数面、棱、顶点的数目时拿着长方体的手不要来回转动,要想一想怎样数比较好,不重复也不遗漏。(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观察)
2、汇报交流,归纳长方体的特征。(课件一步步出示问题及答案)
在汇报交流时注意:
(1)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数面、棱、顶点的个数。
在数棱的数目时,如果学生不理解相对的棱,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相对的棱。
(2)学生介绍长方体面及棱的特征后教师分别再用课件演示加深理解。
(3)让学生指一指特殊的长方体中哪些面是相同的,哪些棱的长度相等。
3、拿出学具按照表格中的问题完整说一说长方体的特征。
4、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三)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动手操作,深化认识。
(1)拿出学具动手插一个长方体的框架,想想应该选用哪些小棒,怎样较快,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自己动手。
(2)师:在制作中你发现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每一组棱的长度怎么样
2、认识长、宽、高。
(1)师:我想知道做这个长方体的框架共需要多长的铁丝(出示教具),需要量出几条棱的长度,为什么
师: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这三条棱的长度相等吗?怎样求总棱长
(2)师:像这样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认识立体图形中长方体的长、宽、高。
3、认识不同位置放置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横着、竖着、侧着摆放长方体框架,分别让学生指它的长、宽、高。
五年级《长方体的认识》说课稿
设计意图:教学中给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在动手中发现,在讨论中明理,在合作中体验成功。)
3、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先放手让学生自学,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
4、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立体图
先让学生把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放在桌上不动,变换着角度去观察,最多能看到几个面?然后动手画长方体或正方体的立体图,同时指出,看不到的部分要画成虚线。
(设计意图:从直观形象入手,强化感知过程,清晰学生的表象,有效地建立空间观念,发展想象力,突破难点。)
(三)拓展应用,实践创新。
1、基本练习:
①几有几个面,8个顶点,12条棱的立体图形都是长方体。
②长方体的6个面一定都是长方形。
③相交于三个项点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2、看图想象。
先给出长方体的一组长、宽、高,根据要求想象。
3、挑战尝试。
你能切一刀,把一个六面体变成长方体吗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题的设计,既练习了重点、难点之处,又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什么
[附板书]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