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读书笔记45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2019年党员读书笔记作文

  自去年12月转正以来,我内心除了兴奋,还有一丝忐忑,因为加入共产党这一先进组织的夙愿终于实现,随之我又感觉到了压力,自己要如何努力才能与共产党组织保持一致的先进性,思来想去,我认识到必须在思想上武装自己,因此选择了《做最好的党员》来研读。这本书观点新颖,紧跟时代的步伐,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深刻的道理:案例鲜活,学习榜样不是“高、大、全”式的人,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普通人;可操作性强,不强调应该怎么办,而是告诉你面对工作中的困难到底该怎么办,观点和建议会给你的实际工作带来帮助。

  《做最好的党员》主要从“最好的党员怎样想、最好的党员怎样做、最好的党员怎样说、最好的党员怎样学”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最好的党员。其中“最好的党员怎样做”是我最为关心的,作者也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在文中从头到尾都在告诉你面对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到底要“怎么办”,对于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我是非常值得学习的。比如每个人在工作中都难免会遇到冲突和矛盾,那么该如何更好地化解矛盾和冲突?书中提出了化解矛盾的四步曲:第一步:积极询问;第二步:认同感受;第三步:请求,征得允许;第四步:解释和提出尽可能多的选择方案。再比如,书中提到,对最好的党员而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是共产党员的工作岗位,必然是最能闪光的岗位。可又如何面对平凡而又很难出闪光点的岗位呢?书中是这样诠释的,在最好的党员眼里,工作没有贵贱之分。最好的党员能将平凡的工作做到不平凡,能在人人厌倦的地方不厌倦,而且能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 “爱一行、干一行”是人们职业生涯中最理想的状态,可绝大多数人无法实现这样的理想。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党员的岗位都是很平凡的。“不是我没能力,而是这个工作无法让我充分发挥。如果让我做另外的工作,我相信自己绝对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是很多人普遍存在的心理。我们容易抱怨工作太平凡、太枯燥、太没有挑战性,我们以为换了个工作就能将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发挥到极致,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可是我们都忘记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一个对工作不爱、对专业不精的人,到哪里都不可能把工作做的最好。越是简单的枯燥的挑战性小的工作越要做到极致,因为做到极致的困难本来就很小。可能由于你做得最好,才能显示你潜在的能力,才有机会去获得更多挑战的机会。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给我的另一个收获那就是对“工作创新”的诠释。自己一直认为只有技术改革、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才能体现创新。看了这本书后,才知道这是自己思想的一个误区。创新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对于从事一般行业的人来说,创新就是从改善工作方法开始的。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我们通过不断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其实就是最好的创新。

  读完全书后我感觉获益匪浅。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这里想到了;以前困惑的问题,这里给出了答案。最重要的是以直白浅显的道理讲述了该如何去做,对于今后工作和生活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保持先进性,读书是一种方式,今后一定要多读书,读好书。

  【2019年党员读书笔记:论共产党员的休养】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位优秀领导人,他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公开演讲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篇著名的关于党员、党性的文章。怀着学习的目的,我再次研读了这篇文章,对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修养”

  所谓的“修养”,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正如少奇同志在第一章所说,“一个比较幼稚的革命者,由于他:(一)是从旧社会中生长教养出来的,他总带有旧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包括成见、旧习惯、旧传统)的残余;(二)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的实践;因此,他还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敌人,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性。”

  联想到自身,作为在学校里学习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我也如同少奇同志第二条所述,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能深刻的认识到敌人、自己,以及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这一点在毛主席的论著里也有体现:所谓的“幼稚病”即是如此。因此,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学生党员,需要不断地修养,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条件,去掉自己的不成熟,在关键时刻不动摇,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第二,如何去“修养”

  在中国古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说自我反省的问题。《诗经》上有这样著名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然而,这些古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触皮毛,而未切要害。

  恰如少奇同志所言:“他们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这样去修养。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

  的确,“修养”不是养生,更不是违心的“修道”。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革命修养,是从革命实践中完善和总结革命理论的过程。对于学生,便是在日常学习中,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的过程。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外来敌对势力的侵蚀,防止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进攻,防止国内分裂势力的挑拨、防止不明真相的闹事。从这个方面说,党员的自身修养也是一种保证我党先进性、进步性和坚定性的重要法宝,是维持我党我国长治久安的执政基础。

  第三,修养中要反对的思想。

  针对党员的各种思潮,少奇同志总结了六种应该坚决反对的思想意识:

  1. 入党动机不纯;

  2. 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3. 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

  4. 剥削阶级意识,不择手段;

  5. 计较小事、不识大体;

  6. 小资产阶级的急性病、动摇性,流氓无产者和某些破产农民的破坏性等。

  即使是在71年后的今天,以上所述的不少问题仍然在党员队伍中有所体现,也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目前党中央也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而要说到党风廉政,更应该从小抓起,从青年、学生党员抓起,让年轻党员充分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修养,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修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不辱这面鲜红的党旗,才能坦然面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发展献出鲜血与汗水的革命前辈。

党员读书笔记45篇

2019年党员读书笔记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位优秀领导人,他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公开演讲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篇著名的关于党员、党性的文章。怀着学习的目的,我再次研读了这篇文章,对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修养”

  所谓的“修养”,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正如少奇同志在第一章所说,“一个比较幼稚的革命者,由于他:(一)是从旧社会中生长教养出来的,他总带有旧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包括成见、旧习惯、旧传统)的残余;(二)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的实践;因此,他还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敌人,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性。”

  联想到自身,作为在学校里学习了二十多年的学生,我也如同少奇同志第二条所述,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能深刻的认识到敌人、自己,以及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这一点在毛主席的论著里也有体现:所谓的“幼稚病”即是如此。因此,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学生党员,需要不断地修养,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条件,去掉自己的不成熟,在关键时刻不动摇,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第二,如何去“修养”

  在中国古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说自我反省的问题。《诗经》上有这样著名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然而,这些古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触皮毛,而未切要害。

  恰如少奇同志所言:“他们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这样去修养。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

  的确,“修养”不是养生,更不是违心的“修道”。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革命修养,是从革命实践中完善和总结革命理论的过程。对于学生,便是在日常学习中,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的过程。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外来敌对势力的侵蚀,防止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进攻,防止国内分裂势力的挑拨、防止不明真相的闹事。从这个方面说,党员的自身修养也是一种保证我党先进性、进步性和坚定性的重要法宝,是维持我党我国长治久安的执政基础。

  第三,修养中要反对的思想。

  针对党员的各种思潮,少奇同志总结了六种应该坚决反对的思想意识:

  1. 入党动机不纯;

  2. 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3. 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

  4. 剥削阶级意识,不择手段;

  5. 计较小事、不识大体;

  6. 小资产阶级的急性病、动摇性,流氓无产者和某些破产农民的破坏性等。

  即使是在71年后的今天,以上所述的不少问题仍然在党员队伍中有所体现,也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目前党中央也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而要说到党风廉政,更应该从小抓起,从青年、学生党员抓起,让年轻党员充分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修养,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修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不辱这面鲜红的党旗,才能坦然面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发展献出鲜血与汗水的革命前辈。

教师党员读书笔记

  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我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自己对如何开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今天,我们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号召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这种情况下,党员的先进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党组织、每一个共产党员,是无私无畏、冲锋在前、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还是畏首畏脚碌碌无为、徒有虚名,形势将迫使我们必须做出应有的回答、接受新的考验。

  为了保证党确定的目标实现,党章对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强调每一级、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过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个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处处走在前头,成为群众的表率和榜样;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吃大苦、耐大劳、顶大梁、挑重担,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转向,成为群众的中坚和核心;要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向党组织反,使自己

  成为党组织和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做实现目标的模范,主要是指共产党员要成为一心奔四化的模范,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模范,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模范。这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殷切希望,我们每级党组织、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以此来要求自己、衡量自己、检查自己,看自己在这三个问题上是否真正起到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建立在党员高度觉悟基础上的,是我们党的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在党员身上的具体表现,这种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只在头脑中想,也不能在口头上讲,而是要在执行党的任务中,在实际行动中发挥出来,体现出来。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不懈的努力,在实现党的任务目标的实践中起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成为各项工作的模范,处处成为群众的榜样,这样才不愧为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员的先进性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个党员同志应根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到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去,明确目标,认真对照,好的发扬光大,差的地方立即赶上。

  认真把握“三个代表”的精髓与时代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总揽全局,非常精辟,十分深刻,是对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在世纪之交面临各种新形势,新问题之际,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同志的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角度,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毛、邓建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我们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相统一的。同时,“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为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做好工作提出了最基本要求,对指导当前社会转型期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后,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党员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始终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从严要求自己,用“三个代表”的要求真正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在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保持艰苦奋斗;在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多做贡献,少谈条件。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牢记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第一,牢记宗旨,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努力按照人民利益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第二,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坚定地站在改革的前列。要积极自觉地投身于改革开放,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实践,大敢探索,团结和带动群众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第三,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第四,艰苦奋斗,发扬传统,身体力行发挥共产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看到前途和光明。

  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具有很强的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党在新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不仅要靠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正确,还要靠我们广大党员的共同奋斗。要把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广大党员躬行实践。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再美好的理论、动听的言谈也必须建立在实际行动上。社会上的确存在着普通群众对部分党员的不满和质疑,这就需要我们将党员的先进性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而不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人。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对得起人民群众对党的期待和信赖,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葆我们党的生机与活力。

党员读书笔记大全作文

  在园区局最近进行的党员读书活动中,我读了《做最好的共产党员》一书,这是一本加强党性修养的励志类书籍。观点新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鲜明的事例对比来讲述深刻的道理,可操作性强。此书紧紧围绕最好的党员怎样想、怎样做、怎样说这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一个最好的党员。我认为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注重沟通、以诚待人。敢于说真话是对事业负责,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体现,同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我们强调讲真话,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善于讲真话。真话怎么讲,分寸如何把握,如何达到最好的效果,也有智慧和技巧。要说有益于问题解决的话,不说不利于问题解决的话。不说空话,不夸大、不掩饰事实,要想自己的想法容易被别人接受,就必须改变说话方式。

  二、注重学习、提高能力。“学”和“干”密不可分,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新时代,学习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淘汰。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好的待遇只能管用一时,但好的学习却能管用一世。最优秀的学习者,总是主动充电、主动钻研的,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才能吸收更多的养分充实自己,并运用到工作当中,真正干得“出彩”。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定要活到老、学到老。

  三、注重思考、团结助人。作为共产党员,在工作上,要把自己当成工作的主人,以“不缺位、做到位、不越位、能补位”四个方面来严格要求自己。面对工作时,不是被动应付,而是要自动自发。在与人相处时,要懂得团结,所谓“人心齐、泰山移”,想要将事情办得顺利,先得让心情舒畅。要时刻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能够以宽广的胸怀去包容和理解他人,能最大限度团结人。

  四、注重创新、脚踏实地。对于最好的党员来说,做事只有一个衡量标准,要做就做最好,做事情既要讲能力,更要做认真,脚踏实地的完成每个任务。不仅如此,做最好的党员不仅需练就一流的干劲,还要有一流的方法,不断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书的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在不断地进步,受益颇深: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书中想到了;以前困惑的问题,书中给出了答案。今后,我要进一步以身作则,实事求是,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

  【党员读书笔记: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刘少奇同志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位优秀领导人,他于1939年7月在延安马列学院公开演讲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是一篇著名的关于党员、党性的文章。怀着学习的目的,我再次研读了这篇文章,对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首先,什么是“修养”

  所谓的“修养”,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不断前进,不断完善的过程。

  正如少奇同志在第一章所说,“一个比较幼稚的革命者,是从旧社会中生长教养出来的,他总带有旧社会中各种思想意识(包括成见、旧习惯、旧传统)的残余;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的实践;因此,他还不能真正深刻地认识敌人,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性。”

  联想到自身,我也如同刘少奇同志所述,没有经过长期的革命实践,不能深刻的认识到敌人、自己,以及社会发展和革命斗争的规律。这一点在毛主席的论著里也有体现:所谓的“幼稚病”即是如此。因此,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需要不断地修养、加强学习,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条件,去掉自己的不成熟,在关键时刻不动摇,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第二,如何去“修养”

  在中国古时,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这是说自我反省的问题。《诗经》上有这样著名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说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批评。然而,这些古语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只触皮毛,而未切要害。

  恰如少奇同志所言:“他们片面夸大主观的作用,以为只要保持他们抽象的“善良之心”,就可以改变现实,改变社会和改变自己。这当然是虚妄的。我们不能这样去修养。我们是革命的唯物主义者,我们的修养不能脱离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对于我们最重要的,是无论怎样都不能脱离当前的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而是必须结合这种斗争去总结、学习和运用历史上的革命经验。”

  的确,“修养”不是养生,更不是违心的“修道”。共产党员的修养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革命修养,是从革命实践中完善和总结革命理论的过程。对于学生,便是在日常学习中,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自己的人格,丰富自己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的过程。同时更要注意防止外来敌对势力的侵蚀,防止资本主义糖衣炮弹的进攻,防止国内分裂势力的挑拨、防止不明真相的闹事。从这个方面说,党员的自身修养也是一种保证我党先进性、进步性和坚定性的重要法宝,是维持我党我国长治久安的执政基础。

  第三,修养中要反对的思想。

  针对党员的各种思潮,刘少奇同志总结了六种应该坚决反对的思想意识:

  1. 入党动机不纯;

  2. 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

  3. 自高自大、个人英雄主义、风头主义;

  4. 剥削阶级意识,不择手段;

  5. 计较小事、不识大体;

  6. 小资产阶级的急性病、动摇性,流氓无产者和某些破产农民的破坏性等。

  即使是在71年后的今天,以上所述的不少问题仍然在党员队伍中有所体现,也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目前党中央也非常重视党风廉政建设,而要说到党风廉政,更应该从小抓起,从青年党员抓起,让年轻党员充分认识党的性质、宗旨,不断在日常生活中提高自己的修养,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修养和提高自己的思想。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不断加快,国际形势不断变化,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党员干部只有加强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才能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就武警部队而言,要建设一支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现代化武装警察力量,必须以更大的力度抓学习、强素质。我们要以对党的事业和部队建设高度负责的精神,努力学习掌握建设现代化武警部队所必需的知识,更好地担当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才能不辱这面鲜红的党旗,才能坦然面对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发展献出鲜血与汗水的革命前辈。

  【党员读书笔记:党员素质教育学习读本】

  根据公司党总支下发的关于《开展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的通知》要求,为积极响应党员读书活动,提高自身党性修养,近段时间我认真读完了《党员素质教育学习读本》这本书,获得些许感悟与大家共勉:

  一、共产党员要重视理论学习和思想修养,跟上时代步伐 在这个复杂多变、飞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与挑战时刻共存。本公司也不例外,身处复杂的内外环境,我们虽然已经走出了一条光明大道,但仍有各种困难和风险在等着去克服,在多种多样的挑战、压力和风险面前,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共产党员要重视自身的理论素养和思想修养,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和感悟,内化为一种自身的素养,变成自觉而不是强加的、自然而不是勉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式,从而提高正确看待事物,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共产党员要培养高尚的品质和优良的作风,树立党员形象 切实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雷锋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他所做的那些“平凡”小事上体现出来的是他的高尚道德,拥有的伟大人格,而这种人格就是一种非凡的力量,值得我们不断感受、学习;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我们坚守的是一份责任,我们党员要耐得住平凡,要深守点滴平凡事汇聚成大事的理念,做任何事都要周全到位,不怕艰难困苦,发扬革命传统精神,树立正确的利益观,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物欲所诱,不为人情所扰,才能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光荣本色。

  三、共产党员要遵守党纪国法以及良好的素养,做到自重自警 在当代中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正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各种各样的诱惑如影随形,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迫切要求党员要保持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高度的法律意识,保持党的高度统一性,增强心理素质,发挥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共产党员要想正人先要正己,遵守党纪国法,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工作生活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根据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在自重、自省、自警、自勉中,坚定不移地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努力奋斗。

  四、共产党员要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国际间的竞争重点也转向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经过这么多年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也要看到,在这么多年高速发展之后,也出现了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面对这个形式,我们共产党员要干一行爱一行,学一行钻一行,立足岗位,努力掌握和运用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知识,提高为企业服务的本领。

  读书学习,收获颇丰。读书学习的过程,让我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政治素养、锤炼了道德操守、提升了思想境界,今后我将继续坚持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为企业的稳定发展贡献一个共产党人应尽的责任。

  【党员读书笔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

  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我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使自己对如何开展学习、为什么要学习、如何永保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及今后在工作中如何发挥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为更好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加深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理解,不断增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今天,我们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号召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全面小康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在这种情况下,党员的先进性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党组织、每一个共产党员,是无私无畏、冲锋在前、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还是畏首畏脚碌碌无为、徒有虚名,形势将迫使我们必须做出应有的回答、接受新的考验。

  为了保证党确定的目标实现,党章对党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强调每一级、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都要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过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个人所担负的各项任务。在生产、工作、学习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处处走在前头,成为群众的表率和榜样;要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吃大苦、耐大劳、顶大梁、挑重担,在任何情况下不动摇、不转向,成为群众的中坚和核心;要及时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向党组织反,使自己成为党组织和群众密切联系的纽带。在新形势下,我们要做实现目标的模范,主要是指共产党员要成为一心奔四化的模范,一心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的模范,一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模范。这是党中央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殷切希望,我们每级党组织、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以此来要求自己、衡量自己、检查自己,看自己在这三个问题上是否真正起到作用。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建立在党员高度觉悟基础上的,是我们党的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性质在党员身上的具体表现,这种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只在头脑中想,也不能在口头上讲,而是要在执行党的任务中,在实际行动中发挥出来,体现出来。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不懈的努力,在实现党的任务目标的实践中起带头作用、骨干作用和桥梁作用。成为各项工作的模范,处处成为群众的榜样,这样才不愧为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

  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党员的先进性也是具体的、历史的。每个党员同志应根据自己的岗位和职责,把党员的先进性具体到工作、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去,明确目标,认真对照,好的发扬光大,差的地方立即赶上。

  认真把握“三个代表”的精髓与时代意义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切实加强党的建设问题,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xx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总揽全局,非常精辟,十分深刻,是对党的建设

  理论的重大发展,对于在世纪之交面临各种新形势,新问题之际,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团结、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江xx同志的报告从历史和时代的角度,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毛泽东、邓小平建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同我们党的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是一致的、相统一的。同时,“三个代表”是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它为党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做好工作提出了最基本要求,对指导当前社会转型期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后,更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党员所应肩负的历史责任,在工作和生活中,应始终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从严要求自己,用“三个代表”的要求真正体现在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在经济发展、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保持艰苦奋斗;在社会生活方式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必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工作,多做贡献,少谈条件。新的历史条件下,充分牢记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第一,牢记宗旨,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努力按照人民利益标准衡量自己,要求自己。第二,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坚定地站在改革的前列。要积极自觉地投身于改革开放,坚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勇于实践,大敢探索,团结和带动群众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第三,立足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第四,艰苦奋斗,发扬传统,身体力行发挥共产主义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看到前途和光明。

  保持党员先进性,必须具有很强的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党的观念和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基础和前提。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党在新时期的目标和任务,不仅要靠党的理论和路线的正确,还要靠我们广大党员的共同奋斗。要把这一思想真正贯彻落实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广大党员躬行实践。说的好不如做的好,再美好的理论、动听的言谈也必须建立在实际行动上。社会上的确存在着普通群众对部分党员的不满和质疑,这就需要我们将党员的先进性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体现出来,而不是严于律人,宽以待己,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的人。因此,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看到自己肩上的责任,要对得起人民群众对党的期待和信赖,从严要求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自觉实践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永葆我们党的生机与活力。

党员读书笔记作文

  “我们任何一项政策的正确性都必须由群众来检验,而且事实上一直是这样做的。我们自己也不断检查我们自己的决定和政策,一旦发现错误就加以改正。我们从所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出结论,并尽可能广泛地加以实施。通过这些方法,共产党同人民大众的关系就能不断得到改善。”(《同英国记者斯坦因的谈话》1944年7月14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88——189页)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今天的我们重温伟人的这样一段谈话,仍然感到十分亲切、大有裨益。

  我们党的性质和它将近一个世纪的奋斗史也正是“发现错误就加以改正”、“同人民大众的关系不断得到改善。”的历史。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条光辉的道路,让我们党在曲折中浴血奋战、团结全国人民共同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我们党的一贯作风。了解红军长征历史的人都知道,长征既是一个军事的壮举、史诗,也是一个我党我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长征。长征结束了,但坚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工作没有结束。延安时期,李鼎铭先生在边区参议会二届会上提出“精兵简政”议案,受大多数议员支持。毛泽东批示:“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会思想、官僚思想、形式思想的对症药。” “全面抗战已经四五年了,人民经济有很大困难。而我们大机关不精干,又不适合今天的战争环境。教条思想就是不管环境变了,总是死啃不合时宜的条文……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不论谁提出的意见,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办!”

  很明显,是否能够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我们党历来是本着对人民负责的高度来衡量的。在战争时期是这样,进入了现代化建设时期仍然是这样,《沈浩日记》里面的字里行间无处不是传达出这样的一些信息,充满了对人民的感情,充满了对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急切,充满了对人民的血肉真情!难怪村里的乡亲们说沈浩:人民的好儿子!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这是我们党的基本宗旨;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是《中国共产党党章》的根本精神;保持与人民群众的鱼水亲情,是我们这支队伍从困难走向胜利的制胜之宝。

  今天,我们经过了几十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一定的物质条件。但是我们这个队伍里也有个别人却在“糖弹”的进攻面前打了败仗;还有个别人只注意研究和自己有关的“小利益”、胸无大志,至于人民群众的疾苦、基层同志的工作和生活困难于自己是不痛不痒;这样的人难道不是背离了党的宗旨吗

党员读书笔记精选作文

  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军龄的转业军人,对军队题材的文学作品有一种不能割舍的情怀,特别是读了军旅作家王树增创作的《解放战争》,她与其说是一幅军事战争的历史画卷,不如说是一篇记录着我们中国共产党精神历程的壮丽史诗。

  应该说解放战争的这段历史,自己还是比较了解的,但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又有了一份新的感动和感悟。感动的,不仅仅是书中对战争细节的揭秘或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宣示,更多的是感悟到的书中所揭示的一个人类历史发展永恒不变的规律——人民是决定历史前进的最终力量! 解放战争在世界战争史上堪称奇迹。内战初期,各个方面的实力都大大超过共产党。在军事方面,军队达470万,而且有美国提供的精良装备以及日本投降后几乎所有上交的战备物质;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只有127万,且大部分还是汉阳造这样的简陋装备。无论是内部,还是当时的世界舆论,都认为这场战争的胜负没有悬念,就连当时苏联的斯大林也建议中国共产党与谈判。可战争的进程却在短短的4年里来了个大翻盘,让世界上军事分析家始料不及。国共军事力量对比如此悬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以弱胜强取得最后的胜利呢?因为所有这一切根本无法用简单的军事理论去阐释。偶然中体现的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根本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团结了要求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独立愿望的先进知识分子、工人、农民、民族资产阶级等一切革命力量,实行了符合中国人民要求的一系列政策。

  在政治方面,共产党所主张的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中国,抗战结束之前,毛泽东就说过,我们要建设一个这样自由民主的中国,即:“在广泛的民主基础之上,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成立包括广大范围的各党各派和无党无派代表人物在内的,同样是联合性质的民主的政府,建立一个自由、独立、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

  在经济方面,我党的土地政策使农民真正成为农村和土地的主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参军支援前线成为热潮。正如毛泽东所指出,“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介石的胜利。”在延安的时候,有记者曾经问过毛泽东说:“你能不能和军队作战当中取胜?”毛泽东给的回答,根本就没有提到“军队”两个字,他说:“那就要看我们的土地改革工作完成得好不好。介石肯定要失败,因为他反对农民的土地要求,如果我们能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一定会胜利。”而这也正如作者所言:“这场战争与其说是军事的胜负,不如说是共产党以土地改革为引领,逐步获得民心的过程,是人民对战争双方作出了胜负的选择。”淮海战役时我们只有60万人,有80万人,但共产党背后有500万老百姓的支持!陈毅元帅在谈到三大战役时曾经深有感触地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什么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人民,只有人民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而不能有丝毫动摇,人民群众为什么义无反顾、舍生忘死,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也毫无怨言,就是在于我们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推动者这一基本观点,充分调动包括一切爱国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而共同奋斗,我们党也因此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和拥护。

  人民的选择,以及人民何以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解放战争》一书所承载的另一个重要命题,《解放战争》以其宏大的战争叙述,再一次向我们诠释了这样一个真理,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是执政的基础。顺民心、合民意、谋民利,是我们党执政的基础,也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正是人民的选择和支持使中国共产党赢得了胜利。审视这段历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战争中作战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其实是政治的较量和人心向背的较量。“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广大人民谋福祉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在创建新中国的艰难进程中,共产党人高举理想的旗帜前赴后继,其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理想,为建立一个民主、自由、平等的中国而奋斗的理想,赢得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热诚而坚定的拥护,而人民一旦认清他们的社会理想,迸发出来的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足以摧毁一个旧秩序并创建一个新世界。”坚持执政为民,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一个执政党存亡与否,在于他对人民群众的态度。党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党风好,则民心拢;党风坏,则民心散。 因此必须树立宗旨意识,要有正确的群众观。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群众拥护作为第一荣誉,处处从群众的需要出发思考问题,从群众的利益出发进行决策,多办群众最急、最想办的“惠民工程”。必须树立宗旨意识,要有正确的权力观。要明确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人民赋予的权力必须为人民服务,这是权力的根本属性。领导干部只能拥有权力的使用权,这种使用权只能体现在为人民谋利益上。要明确权力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人民赋予的权力越多,领导干部的职位越高,对人民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有了这样的认识,才能增强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才能谨慎使用权力,正确使用权力,不滥用权力。必须 树立宗旨意识,要有正确的利益观。要当好人民的公仆,领导干部必须树立为人民谋利益的观念,必须树立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观念。必须 树立宗旨意识,要有正确的政绩观。要用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目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内容;要用实践的观点看待政绩,把重实干、求实效作为实现政绩的途径;要用全面的观点看待政绩,把党和人民的要求作为评价政绩的尺度。绝不能造成“一代人的政绩,几代人的包袱”,切切实实地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得到人民称赞的政绩。

  铭记历史,是要鉴往知来。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着又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革。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如何才能打赢这场“攻坚战”、“持久战”呢?历史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改革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以优良的作风、创新的精神、赢得民心,才能打牢执政的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党员读书笔记精选(二):《苦难辉煌》

  苦难之后是辉煌,不经历苦难,哪里来辉煌?金一南先生的这部《苦难辉煌》是第一本把中共早期历史放在国际大背景下解读的书,是第一本用战略思维、战略意识点评历史的书,是第一本可以作为大散文欣赏的历史图书。它向我们再现了一幅20世纪20至30年代中国革命历经磨难挫折走向辉煌胜利的历史全景画,读后颇有感触。

  历史给中国共产党人的磨难,超过了所有其他政治团体和党派。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谁也不会想到就是那样一个不足五十人小团体,小组织,几十个人,渺小的力量,迅猛发展壮大,更是成为了以后中国发展的领导力量。在异常艰苦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就像是一直浴火的凤凰,在履历了苦难与挫折之后走向了辉煌与胜利,这靠的是一大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靠的就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长征无疑成为了中国革命无比艰险的一个缩影,它是红军将士同险恶的自然环境和凶恶的反动军队之间展开的一场大搏斗。《苦难辉煌》这本书详细、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画卷,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同时也描写了众多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这是这些人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和坚定信念,甘愿吃苦,宁愿战死,也不愿掉队、离队,忠贞不渝地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朝着远大目标冲锋向前,方才成就了我们和平的今天。

  掩卷而思,不禁感叹:生活在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头上数十架飞机轰炸,数十万敌人围追堵截是什么样的场景,我们也无法想象徒步二万五千里,翻过皑皑雪山,趟过滔滔急流,走过茫茫草地……是何等的艰险,但是我们却深刻的感受到红军将士们视死如归、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如果没有一种坚定的信仰,没有一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装备低劣、缺衣少食的红军将士,怎么能够战胜凶顽的反动军队,怎么能够征服险恶的自然环境,怎么能够从人们无法想像的艰难困苦中拼杀和奋斗出来

  想想我们现在,那种精神、那种信仰是不是正是我们所缺少的吗?口袋富足了,精神却匮乏了,房子变大了,灵魂却渺小了,我们读着历史,却在忘记过去,读读我们党的苦难与辉煌吧,洗涤我们的心灵,鞭策我们的灵魂。

  《苦难辉煌》也告诉我们:其实没有神,中国工农红军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人最不能免得是失误,人最可贵的也就是改正失误。我们党也走过弯路,也受到左倾、右倾思想的影响,但最终能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正是能够实事求是的面对党内、党外形势,不调整和变更战略,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红军长征由初期陷入困局到后来踏上坦途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战胜并最终取代教条主义的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等同志领导红军正确把握客观规律,坚持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把“打”与“走”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

  在和平和发展能为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国家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实际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前面并没有一条洒满鲜花的道路,需要踏过一片片荆棘,迈过一道道门槛。甚至是前人从未遇见过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责任,依然是带领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从辉煌走向更加辉煌。这就要求人们像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那样,善于开动脑筋,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大到建设好国家,小到做好个人工作都离不开实事求是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正是传承了这一精神,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成绩,先烈们用生命为我们开创了新的天地,我们作为后来人,正在续写着历史,必须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跑好属于自己的一程,做好历史的传承者、创造者。

  金将军着手写这本书前,仅整理资料就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其间,他读了500多本书,整理了200多万字的笔记,历时2019年时间最后形成52万余字的作品《苦难辉煌》,在充斥这学风浮夸,学术造假,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中,金将军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事实求是,尊重历史真相的态度也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我们的一生并不一定经历多大的苦难,也并不一定会取得多大的辉煌,但是踏踏实实的走好我们的每一步,每个平凡人坚实的每一步将成就我们国家的最终的辉煌。

有关党员读书笔记

  此次学习我的感受如下:

  一、党员干部要加强学习,提高理论素质

  保持领导班子及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党员干部必须首先加强政治理论等方面的学习。不学习,政治上就不可能成熟,就不可能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只有认真学习,真正具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理论素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努力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才能够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增强履行历史责任的自觉性,坚定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能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不说空话,多干实事,方能顾全大局,带领人民群众共同致富,才能够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把握方向,解决矛盾,应对自如,经受住任何考验。不学习新的知识,就要落伍。只有扎扎实实坚持学习,才能不断地得到提高。

  二、党员干部坚定信念,讲正气

  党员干部要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与革命气节,一个革命政党,必须有一股浩然正气,这样才能具有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党员干部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和传统美德,要在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培养和弘扬高尚的人格品质,保持革命气节,要做到在任何情况下,都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改变革命的初衷,不丧失必胜的信心,不怕困难,不信邪,坚持真理,维护党的原则,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想、不良倾向和邪恶势力作斗争,坚持廉洁奉公,艰苦奋斗,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和"酒绿灯红"的侵蚀影响面前一尘不染,正气凛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信念、信仰、志向,锤炼自己的意志品质,真正塑造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三、党员干部讲民主,发挥集体智慧

  党员干部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遇事要多商量,多沟通,互相帮助,互相扶持,听取群众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让大家讲话,不搞家长制。增强党性,从大局出发,维护党支部和领导班子的*结,敢于坚持原则,对存在的问题,勇于发表意见,不搞奉承迎合。党员干部在坚持民主集中制方面起表率作用,既善于充分发扬民主,又善于实行正确的集中,养成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的好习惯。党员干部在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基础上,紧密*结在党中央周围,自觉维护党的*结统一和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四、党员干部勇于开拓进取

  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认真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按照这条路线办事,我们的工作就会顺利开展,偏离这条路线,我们的工作就要受挫折。新世纪新形势,面对中国发展的良好机遇,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新情况、新问题,党员干部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五、党员干部是作风优良,群众信任的表率

  我们共产党人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员干部应走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办事公正、公开、公平,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用权为民,还是以权来谋私,是对党员干部的严峻考验,因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员读书笔记

  通过党校培训的集中学习以及课后自学,我重点认真学习了《党章》,围绕如何在新时期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学习。

  虽然还不是党员,但我坚持用党员的要求严格自律,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这次学习,我加深了对新《党章》的理解,党员的八项权利和八项义务,进一步强化了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并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班级团支书的我,一定要从多方面提升自我,发挥先进性,发挥带头和表率作用,为作出更大的贡献。

  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首先必须了解能成为先锋模范的土壤,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为广大人民拥戴的深层次原因:

  《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开始就规定了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思想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的阐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最广泛地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思想。党的实际生活证明,党章不是“纸上的手段”,不是无足轻重的东西,而是很大程度上关系着党的前进与后退、壮大与缩小、胜利与挫折。在党执掌政权之后,它还关系着整个国家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的创立、实施及其不断自我完善。任何一部经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认并对党内生活产生效力的党章,都将对构筑党的组织,实施党的政治主张,维持党内生活、工作秩序,并对整个国家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共产党以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行动指南。马克思思想是我们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基础。马克思思想是基础原理,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这两个理论成果,是中国的马克思思想,即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基本原理,又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实际经验。正因为有了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战胜一切艰难挫折,取得一个个胜利。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思想最好的继承和创造性的发展,为我们开创中国社会思想事业的崭新局面做出了重大贡献。以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决定因素。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争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思想事业新的胜利的基本要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国共产党要求党员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思想奋斗终身,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作贡献,为人民的利益,在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思想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严制党,发挥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提高党的战斗力,把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思想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党的建设必须坚持党的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思想事业的领导核心。只有中国共产党具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能力和强大的凝聚力。它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由此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符合国情,代表民意,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地提高了广大群众对社会思想现代化事业奋力拼搏的自觉性,它通过共产党的自身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能够把人民群众带动起来,组织起来,共同为实现社会思想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奋斗。

  党章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我们的各项工作当中去,还有许多环节和工作要做,作为一名党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要牢固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入党对每个党员来说都是一件十分神圣的事情,凝聚着我们对党的伟大事业的追求,对共产思想信念的信仰。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从思想上真正入党,就要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忘记自己在党旗下的誓言,做到理想常在、信念常驻、本色不褪。在新的时期下,时代在前进,改革在深化,社会在转型,如果我们广大党员没有远大理想,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前进的动力。

  我还要在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每个党员都要结合实际工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当前科技局既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为此单位制定了未来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规划,能否顺利实现目标和完成规划,关键在于党员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坚守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提出了三项最根本的要求,这是党员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第一,共产党员必须是工人阶级的有共产思想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规定,反映了党员条件的本质,明确规定了党员应该是什么样的人。具备共产思想觉悟,是党员思想入党的集中表现,也是与一般群众区别的重要标志。共产思想觉悟,主要体现在对工人阶级的地位、根本利益和历史使命有正确的认识,有为共产思想事业而献身的精神。要具有共产思想觉悟,我们要学习马列思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掌握科学社会思想理论,树立社会思想必然胜利,共产思想一定要实现的信念;第二,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思想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为实现共产思想奋斗终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思想事业奋斗的过程中,是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就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第三,共产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这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思想社会制度。这决定了共产党必须对共产思想事业无限忠诚,乐于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乐于承担艰巨任务,乐于在改革开放中开拓奋进,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在群众中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特权,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普通一员的本色。这里关键是永远二字,就是说,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无论地位、条件、环境怎样变化,都要保持普通劳动者的本色,同周围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

  最后,必须始终遵守党章,积极奋斗。党章,作为党规党法,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其实也就是党内生活的“度量衡”。它规定和测度着所有党组织和党员的政治方向、政治行为和政治表现。有了这些标准、规则,党内的一切生活才有规矩,才能够处于有序的状态,每个党员和党组织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如果说,日常生活中的“度量衡”不可缺少的话,那么,党内生活的“度量衡”更是不可缺少。

  党中央明确提出,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阶段,要把党章作为学习的重点。我作为一名党员,应当将党章作为自学的重点。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集中概括了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了党员先进性的基本要求。学习、理解和认同党章,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办事,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

  党章篇幅不长,但每段内容、每个观点都是以科学的理论为基础,都是宝贵的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内涵丰富,寓意深刻。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是对每个党员的毕生要求。通过在入党积分子极培训班以及党章学习小组的讨论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党章内容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习好党章,目的是贯彻好党章。而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是体现在生活实践中,所以,我建议:1、可以组织一些入社区活动,例如慰问老人,宣传党章等活动;2、将党内存在的各种问题交由各小组讨论寻找对策,以此加深理解与增强课堂互动性。

  今后我将遵照中央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章,自觉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认真学、反复读,细心领会,深入思考,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我将把认真学习和履行党章作为毕生要求。我要以这次学习的收获作为良好开端,把今后的学习搞得更好。

党员读书笔记范文

  初拿《做最好的党员》这本书,便被这鲜红的封面震撼了,心瞬间沉静下来,思考这入党几年来走过的路。我想,每一位共产党员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坚定的位置,那里有着对于这个身份最崇高的敬意以及促使自己不断前进、勇于奉献的精神。但是,在当前社会,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党员的先进性受到了新的考验,甚至有一些党员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寻不到当初入党时的那份的“忠诚”,忘却了入党时的那句诺言。不是党性的了解不够,而是未能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融汇贯通,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所应担当的那份责任。

  本书便很好的诠释了“如何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它以浅白,短小,精炼的语句,直击人们的心灵深处,震撼着每个人的内心灵魂。它对“如何做最好的共产党员”提出了八个实质性的要求,分别为:“讲忠诚”、“当先锋”、“敢担当”、“重求实”、“爱学习”、“善创新”和“有敬畏”。每一条都能以点出发,有点及线,全面覆盖。

  其中,在“讲忠诚”一章内,便向读者介绍了几位先进人物感人事迹,如:模范复转军人李文祥在战争中将忠诚化为穿越枪林弹雨的勇气,在和平年代他的忠诚便是服务相邻,忠于党和人民;普通工人郭明义无偿献血54次,其总量相当于自己血量的10倍多等等,以鲜明事例感动着人们,在理解的同时,发人深省,让我们明白“诚信无声,但力量巨大”。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忠于党,忠于人民。

  在“有敬畏”。作者举例向我们介绍了“心怀敬畏为人民“的模范法官宋鱼水。她公正而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秉公执法,公平断案,让当事人和代理律师绝对心服口服。她当法官2019年,没收过一份礼,没办过一次人情案,连佩服她的当事人邀请他出席联谊活动或观光旅游时也能婉言谢绝。这就是宋鱼水法官,她真正做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同时,她精湛的业务更是对职业的敬畏。她经手的案例,很多在中国司法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经典判例。她将审判庭变成了生动的法制课,使旁听群众换个角度重新认识了法律,使抽象的法律变得生动具体。宋鱼水认为,做法官也要做学问。她说:“时代的进步,给法官带来了很多挑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站在审判实践的前沿。”她一直不断学习,不断追求,用良好的党员素激励自己前行。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在党的先进性的指导下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不断增强自己的党的宗旨意识。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史,就是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就是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历史。因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该不断加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要牢牢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要不断增强党的意识,加强党性修养。党的意识是党员的灵魂。增强党的意识,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同党保持一致,跟党同心同德。其次,要增强组织观念,自觉维护党的团结,保证党的政令畅通,使党的意志和要求得到全面落实。

  3、要立足本职,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首先,我们党员要加强学习。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用先进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论充实自己的头脑,要学习文学艺术,提高自己的文化底蕴,还要关心时事,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学习还包括向典型学,学习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先进思想,如我们看到的胡忠夫妇无私奉献,敢为人先的英雄般的事迹。他们夫妻俩用自己的双肩担起几十名孩子生活、学习的责任,带着他们朝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殷雪梅老师遇到危险时,挺身而出,保护下了自己的学生。这些优秀的人民教师都在用自己的言行教育着孩子们,用自己的爱心温暖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然而,在平时的工作中,他们都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着。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更应经常向身边的老师学习,要多听课,多参与教研活动,学习他人的教学经验,以更快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合上书,内心依旧澎湃,成为最好的共产党员,是组织对我们的考验,更是对自己的历练,面对这本红色读物,我们明白了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要做什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做最好的共产党员。

党员读书笔记优秀范文

  凝聚着中央编译局百余名编译专家无数心血的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以下简称“两套文集”)是党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战略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也是中国百年马克思主义传播史和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事业最具权威性的成果之一。两套文集的出版得到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各级党政干部的高度重视,人们自觉地把两套文集作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文献。不仅如此,两套文集的面世也很快引起了全社会广大群众的关注,刚刚上市,就呈现出热销的态势。

  这一现象从一个侧面昭示出伟大的理论所具有的特殊的力量:一方面,它反映出新时期全社会全民族对理论思维的需求;另一方面,它进一步说明了马克思主义所特有的理论的力量。恩格斯有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言,不仅科学的发展,而且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思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成就,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我们既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又要节省资源保护环境;既要调动一切因素改善民生,又要保证子孙后代的可持续发展;既要立足于中国的发展壮大,又要充分考虑国际格局全球战略,等等。在这种背景下,健康的、科学的发展无论如何不能仅仅建立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而必须求助于清醒的理论思维和理论智慧。

  过去1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证明,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理解方面,在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方面,马克思主义具有其他各种理论所不可比拟的特殊的理论力量。正因为如此,尽管过去100多年,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经历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 经历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但是,无论世界经历了怎样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始终是世界思想界难以回避的强大“磁场”。近两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一次在全球范围内把人们对理性思维的渴求的目光聚焦到马克思的理论上。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创新,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群众。我们必须善于用科学的理论思维把握现实的发展,在全球化背景下解释中国的发展经验、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发现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把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都凝聚到加快发展促进和谐上。这正是党中央在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的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战略任务。

  在这种意义上,两套文集的应运而生具有特殊的意义。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两套文集不仅努力使选材更精当、译文更准确、编排更合理、资料更翔实,确保编译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而且更好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逻辑和理论的力量。例如,在篇幅体量上,考虑到已经出版的经典著作的各种全集、选集和单行本的特点和局限性,两套文集既防止篇幅过大,又防止失之过简,定位于一个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篇幅适中的基础性和权威性读本,从而较好地兼顾了理论探讨学术研究和干部群众学习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在体例编排上,采用按年代编排与重要专著单独设卷相结合、以及按专题性论述编排的编辑方法,既反映经典作家的思想发展历程,又突出经典作家重要著作和重要理论问题的地位;特别是在著作的选取上,既考虑兼顾经典作家各个时期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重要思想的论述,又突出了他们著述中与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例如,突出了《资本论》及其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学手稿的篇幅等),从而,既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又突出了它的现实针对性。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简要地揭示两套文集中所包含的重要的思想逻辑、理论视野和方法论原则等等,展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殊的力量,说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研读这两套文集所选取的经典著作,即“重读经典”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所具有的特殊的意义。

  重读两套文集所收录的经典著作,我们再一次强烈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固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实践品格和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力量和当代价值之所在,也是我们能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据之所在。

  通读两套文集,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也没有脱离开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而封闭地构造任何理论体系,他们无论是对传统哲学理论的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宗教批判、政治批判、资本逻辑批判,还是对科学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总结、对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追求、对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构想,都不是单纯的理论描述的问题,不是简单地以各种方式“解释世界”的问题,而是深刻的现实批判和历史分析,是推动“改变世界”的实践问题。

  因此,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建构中,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从来不是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两个逻辑,而是一个内在统一的逻辑,即是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宗旨,批判和改变现存世界的逻辑。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所包含的价值关怀、理论视野、科学方法、批判精神,它的强大生命力和历史意义,不仅不会局限于 19世纪,也绝不会为20世纪人类的理论与实践所穷尽。甚至萨特、德里达这些思想家在分析人类社会的发展时,也明确强调马克思主义对于当代人类、对于历史发展,是不可超越和不可或缺的。重读经典,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这种实践品格,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防止理论研究中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我们发现,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有时存在着“弘扬马克思学说当代价值”与“开展历史文本解读”之间的脱节,即存在着思想逻辑和历史逻辑的分离。一方面,强调开展马克思经典文本解读的研究者,有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为解读而解读”的现象,甚至把文本解读复杂化、晦涩化、神秘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现实意义的研究者那里,有时则存在着许多没有文本依据的似是而非的、外在附着式的、贴标签式的、表层类比式的“理论联系实际”。如果我们真正回到经典作家的思想精髓,就会发现,上述两个方面,即思想的逻辑和历史的逻辑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不可分离的,缺少以马克思经典精神的文本解读为基础的当代价值和意义的阐发往往缺少对于重大问题的理论穿透力和说服力,而脱离马克思学说的当代批判指向的单纯文本解读则容易变成没有现实力量的,纯学术的逻辑推演。

  重读两套文集所收录的经典著作,我们再一次深刻地感受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世界思想”所包含的宏大的全球化视野和深刻的理论穿透力。这是我们在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依据和思想引领

  马克思恩格斯在工业文明尚未在全球范围内充分发展充分展开的时代,已经通过工业文明的力量和资本的逻辑深刻地预见到了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资本主义工业化运动结束了各个孤立的、彼此分离的民族历史,开辟了“世界历史进程”。工业化与现代性的不断扩展、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强有力推进,使世界任何地方的本土问题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同全球问题和世界问题紧密交织在一起。今天我们生存在一个多元差异,又彼此生存攸关的全球化时代,面临着众多前所未有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就中国人生存最切近的语境而言,我们必须面对两大现实:一是发达工业社会的状况及其通过全球化进程对后发展中国家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二是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现代性选择和社会发展路径。这两个方面的现实都既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的问题。经典作家历来强调具体地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地分析各国各地区的问题,但是,他们的“世界历史思想”又清晰地告诉我们,对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问题,都必须放到全球化的视野中,放到共同的世界历史进程中去审视。因此,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必须防止“本土问题”和“全球问题”、“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的脱节。我们所追求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一定是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的马克思主义,具体说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毫无疑问必须把“中国问题”作为我们的落脚点和聚焦点,但是,决不能孤立地就中国问题而研究中国问题,必须学会从中国的视野去透视世界问题,进而从世界的眼光和全球化的视角去审视中国问题。我们发现,在现实的理论研究中,这一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有时我们会看到两批不同的理论研究者在各自相对独立地、分别地讨论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例如,西方哲学研究和中国哲学研究的分野和彼此的成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脱节,等等。其结果,封闭地探讨中国问题、孤立地描述世界问题、绝对地用世界问题来剪裁中国问题、绝对地强调中国问题的独特性等片面现象在我们的研究中都不少见。在这种意义上,重读经典,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全球化视野,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重读两套文集所收录的经典著作,我们再一次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思想所特有的植根于生活世界的人文关怀和民生情结。这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能够打动群众、掌握群众的理论力量之所在,是我们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础之所在。

  我们发现,普通群众,甚至大多数党员干部通常很少直接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人们常常担心经典作家思想深涩难懂、理论体系庞大、理论阐述复杂。实际上,我们如果阅读一下经典作家的文本,就会为他们对现实人的生活世界的关心、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分析所打动,为他们的深切的人文关怀和民生情结所打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理性和理论异常发达的德国,但是,他们对抽象的理论思辨和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推演深恶痛绝,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哲学时曾指出, “哲学,尤其是德国哲学,爱好宁静孤寂,追求体系的完满……就像一个巫师,煞有介事地念着咒语,谁也不懂得他在念叨什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19页。)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明确把“现实的生活生产”当作历史的基础,反对脱离日常生活的历史观, 他们即使在研究宏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现象时,也明确反对那种从几条普遍的原理和观点出发,停留于思辨的逻辑推演的抽象化研究方法。例如,马克思在论述人的实践时,总是把它作为具体的、感性的活动,并揭示它的历史的和现实的具体内涵;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时,其用意并非为人下一个定义,而是表明,对人的认识必须涉及到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世界的所有方面;马克思在揭示现代社会运动时,并非抽象地推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原理,而是深入到劳动、价值、生产、交换、流通、工资、资本、地租、利润、价格、供给、需求、市场等社会经济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同经典作家对于现实的生活世界、对人的具体存在、对人的生存问题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相比,倒是今天我们的许多理论研究具有抽象病的征兆,不少理论研究把经典作家关于现实问题的有血有肉的理论分析变成了远离生活世界的抽象的理论概念、理论原理和理论体系。因此,无论是我们的理论研究者,还是党员干部群众,如果能够静下心来阅读一些经典著作,一定会被深深地吸引住,一定会感受到伟大理论所特有的力量。

  总之,这些经典著作带给我们的不是抽象的理性思辨的王国,而是饱含人文关怀和人文价值,来自于实践、来自于生活的理性逻辑和理论力量, 是真正以人为本、关心人、说服人的活的理论和文化精神。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读书笔记西游记好词好句

西游记读书一至十回笔记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