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报四年级内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数学小报

  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跟

  跟-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

  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

  S=a×a

  2正方体

  V:体积a:棱长

数学小报四年级内容

四年级数学日记手抄报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以下是为你精心准备的四年级数学日记手抄报,敬请期待!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和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和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4年级下册数学小报内容

  甲:我班有个李小曲,

  乙:钻研数学入了迷,

  丙:我们大家都叫他───

  丁:“数学迷”。

  甲:课堂专心听讲解,

  乙:课后多思多练习,

  丙:疑难问题党请教,

  丁:勤学习。

  甲:碰上数学大难题,

  乙:苦思苦钻斗顽敌,

  丙:不搞清楚不收兵,

  丁:追到底。

  甲:难题做了上千道,

  乙:困难克服几百起,

  丙:不灰心来不气馁,

  丁:不畏惧。

  甲:一次一道数学题,

  乙:草稿写了几大本,

  丙:梦里也在念数学,

  丁:x等于几

  甲:穷追猛打攻堡垒,

  乙:斗志昂扬迎胜利,

  丙:终于战胜“拦路虎”,

  丁:心欢喜。

  甲:铁棒磨针贵坚持,

  乙:锲而不舍必胜利,

  丙:数学竞赛奔头名,

  丁:真可喜。

  甲:成绩面前不自满,

  乙:一切都要从零起,

  丙:攀登险峰争第一,

  丁:有志气。

  甲:人人夸说“数学迷”,

  乙:刻苦攻关志不移,

  丙:长大成为数学家,

  丁:早努力!

数学手抄报

  今天,升完国旗回班的时候,我对陈茂茹说:“有英语单词大比拼,有语文经典手抄报,数学不会也有手抄报吧!”“怎么可能有数学手抄报呢,全写数字啊!”陈茂茹嚷到。

  我想了想,好像对哦,不过可以不需要全写数字,可以写一写数学小故事,关于数学家的名言等等。“你还真以为有啊!”陈茂茹笑着说。

  数学课快要结束的时候,王老师说:“星期三的时候要交数学手抄报,要8K的纸。”

  这下我望了望陈茂茹,“怎么样,我说有就有吧!”,她叹了一声“好吧,我认输了。”“关键是你怎么知道的呢?”“猜的,不过我还希望有体育手抄报、音乐手抄报……每个科目都有一个手抄报比赛就好了,我最拿手画画了。”

  “不要再说啦,不会真有那些手抄报吧!”“哎呀,不可能的啦,我又不是什么预言师。”

  呵呵,趁她们不注意,我又开始许这个愿望了,不好意思啦,小伙伴们!

数学下册手抄报内容

  10x=10×(x-1)+5×(x-1)

  解得x=3。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47250974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4.大小比较

  1.比较整数大小:比较整数的大小,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如果位数相同,就看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看下一位,哪一位上的数大那个数就大。

  2.比较小数的大小: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3.比较分数的大小: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分子相同的数,分母小的分数大。分数的分母和分子都不相同的,先通分,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数学小报

  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跟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跟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跟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跟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跟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跟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跟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跟“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跟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跟“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跟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课题 亿以内数的认识(例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知道生活中有比万大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跟亿”,类推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知道数级、数位。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揭示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的过程,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位值的概念

  情感、态度跟价值观:

  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意识跟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跟亿”,

  教学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 图片跟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我们以前都认识过哪些数

  2、数数:

  1)从689一个一个的数到712。2)从420一十一十的数到540

  3)从91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4)从200一十一十的数到1000

  3、在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比较大的数

  4、出示图片:

  在日常生活跟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

  北京市人口:13819000人

  请学生试着读一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更大的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请学生拿出计数器,一千一千地数,当数到10个一千时问: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多少

  强调:千位上的10个珠子怎么办

  2、请学生10个10个地数,当数到10个一万时问:是多少

  利用计数器问:怎么表示10个一万

  3、照这样继续数下去

  10个十万是多少

  10个一百万是多少

  10个一千万是多少

  学生在计数器上数数。

  师:一、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都是计数单位。

  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是什么关系

  4、把所学数位按数位顺序表排列起来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每个计数单位都要占一个位置,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4个数位是一级。

  说一说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

  三、巩固新知

  1、 做一做的1题数数

  2、 做一做的2题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万以上的数。

  3、练习一的第1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跟体会

  五、作业:做一个数位顺序表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

  亿级 万级 个级

  亿 千 百 十 万 千 百 十个

  万 万 万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 位位

  1 3 8 1 9 0 0 0

  ↑

  表示8个十万

下数学小报内容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病人一次喝药水35( ),家用浴缸大约能装水300( )。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5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摄入水分( )毫升,合( )升。

  3.在○里填上“>”、“<”、或“=”。

  40升○4000毫升 8升800毫升○8800毫升

  45+25×12 ○(45+25)×12 300×20+20 ○ 301×2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3200 ( )×( )=4800

  5.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那么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5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度,顶角是( )。

  四年级数学手抄报内容文字二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0、1、2、3、4、5、6、7、8、9这些数字。那么你知道这些数字是谁发明的吗

  这些数字符号原来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后来传到阿拉伯,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就把它们叫做"阿拉伯数字",因为流传了许多年,人们叫得顺口,所以至今人们仍然将错就错,把这些古代印度人发明的数字符号叫做阿拉伯数字。

  现在,阿拉伯数字已成了全世界通用的数字符。

数学小报内容

  上楼梯的学问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临平第一小学205班 沈依诺

  我的妈妈一点也不胖,却整天喊着要减肥。这不,吃饭吧,只吃一点“猫饭”;上楼吧,好端端的电梯不乘,偏要爬楼梯,要知道我家可住在14层啊。

  今天,妈妈又要爬楼梯了。“你妈妈从1层爬到2层用了10秒,那么,她从1层到14层需要多少时间呢?”爸爸考我。我一听,便脱口而出:“14x10=140(秒),太简单了。”

  “你上当了!你妈妈每爬一层,即一个间隔是10秒没错,从1层到14层到底有多少个间隔呢?你再好好想想。”爸爸轻轻拍着我的脑袋。

  我是丈二与尚摸不着头脑,便扳起了手指头:1层到2层,1个间隔;再从2层爬到3层,又一个间隔;再从3层到4层,又一个间隔……原来从1层到14层只有13个间隔。应该是13x10=130(秒)。

  “噢!是130秒,不是140秒。因为1层不用爬,所以从1层到14层只有13个间隔。”我尖叫起来。

  “对了,层数—1=间隔数,你可要记住了。”爸爸哈哈大笑。

  原来,上楼梯也有学问。

  数学名言

  1、给我五个系数,我讲画出一头大象;给我六个系数,大象将会摇动尾巴。——柯西

  2、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L·克隆内克

  3、发现每一个新的群体在形式上都是数学的,因为我们不可能有其他的指导。——达尔文

  4、纯数学是魔术家真正的魔杖。——诺瓦列斯

  5、数学是无穷的科学。——赫尔曼外尔

  6、数学对观察自然做出重要的贡献,它解释了规律结构中简单的原始元素,而天体就是用这些原始元素建立起来的。——开普勒

  7、数学中的一些美丽定理具有这样的特性:它们极易从事实中归纳出来,但证明却隐藏的极深。——高斯

  8、数学不可比拟的永久性与万能性及他对时间与文化背景的独立行是其本质的直接后果。——埃博

  9、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10、上帝创造了整数,所有其余的数都是人造的。——克隆内克

  11、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是数学。——伦琴

  12、没有任何问题可以向无穷那样深深的触动人的情感,很少有别的观念能像无穷那样激励理智产生富有成果的思想,然而也没有任何其他的概念能向无穷那样需要加以阐明。——希尔伯特(Hilbert)

  13、现代高能物理到了量子物理以后,有很多根本无法做实验,在家用纸笔来算,这跟数学家想样的差不了多远,所以说数学在物理上有着不可思议的力量。——邱成桐

4年级下册数学小报内容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我们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展、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以往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把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上,并且把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平时数学学科的教学,谈谈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中的一些做法。

  一、在互动中“说”数学

  单调的、千篇一律的教学活动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好奇心很强的小学生。因此教学中老师可以开展一些游戏、竞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比赛中练“说”,在“说”中发展思维能力。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的竞赛活动,让学生说思路比速度,使学生在应用计算性质、定律进行运算时做到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如“37+7”,要求学生迅速说出得数,并叙述计算过程。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连续说出了几种不同的思路:

  A、把37分成30和7,7加7等于14,14加30等于44;

  B、把37分成34和3,7加3等于10,10加34等于44;

  C、把7分成3和4,37加3等于40,40加4等于44。

  在紧张热烈的气氛中,大家说话的方式方法和速度在比赛中提高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在比“说”的训练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细心听题,专心看题,认真思考问题,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培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就非常注重让学生在互动中学数学,在课内合作交流,更在课外开展各种小组研究学习活动。活动中学生倾听、质疑、说服甚至争论,他们有时针锋相对,争得面红耳赤;有时又为同伴的精彩发言所折服,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分享成功的喜悦。开放、互动的课堂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了大量合作与交流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发表见解,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合理地补充,及时强调反思自己的观点,达到较完美的认知,“为交流说数学,为探究说数学”,为获取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在动手实践中“做”数学

  例如《三角形的面积》的教学:

  A教学:

  师:怎样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呢?我们来做个试验。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生拿纸片)。

  师:大家看看书上的示意图与箭头所指的方向,跟着老师一起做。我们将这两个纸片完全重合后,把一个纸片旋转过来,再平移到这个位置,然后向上推(生边看书,边跟着老师做)。师: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概括为“重合——旋转——平移——上推”。我们再做一遍。(生再做一遍,并口念“重合——旋转——平移——上推”。)师:现在我们发现这两个三角形形成什么形状了?生:平行四边形。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是什么关系呢?……

  B教学:

  师:怎样求三角形的面积呢

  我们能否思考一下:

  1、我们原来是怎样求平面图形的面积的?它对我们有帮助吗?2、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呢?对我们有帮助吗?3、用三角形纸片试试看。一张有困难的话,能用两张吗?(生动手操作。)师:能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吗?谁愿意交流一下?……

  A老师的教学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变成了简单地执行老师的任务,变成了一种对书本的模仿与复制,学生只需手的运动而无需脑的兴奋,它的功效将会大大降低。B老师的教学体现了动手必须与动脑相结合,因为动手实践需要一定的思维空间与思维坡度,需要一种积极探索的心理状态,需要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思维活动。

  在我们的课堂中要想方设法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将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成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交流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感官,从中感悟并理解新的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与过程,获得数学知识的经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这样在整个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并能很快就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

  三、在生活情境中“悟”数学

  例如,教学“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时,我让学生在10厘米、6厘米、5厘米、4厘米4根小棒中任选3根做三角形,看看谁做成的三角形多。学生接到任务后马上动起来。展示时,有学生发现用10厘米、5厘米、4厘米3根小棒或用10厘米、6厘米、4厘米3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进而将围成的与未围成的进行对比观察,从而感悟出要做一个三角形必须是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在新课程实践中,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和只运用某一种学习方式,那样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极其单调的,学习生活是非常贫乏的。我们应积极寻求学习方式的整合,使知识和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目标在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中、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得以实现。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提供生活情境,为基本的学习内容提供充分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探索机会,让学生亲自经历“现实题材——提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或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丰富学生数学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健康而又可持续地发展。

4年级下册数学内容小报

  我们知道,学习数学需要通过复习来循序渐进地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有的同学简单地把复习理解为做大量的题目,也有的同学认为复习就是记忆、背诵课本中的有关概念、定理、公式等。可见,许多同学对复习的认识还存在误区:没有真正认识到数学学科的特点,在复习方法上没有和其他学科区别开来。

  数学是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习数学就是学习解题。搞题海战术的方式、方法固然是不对的,但离开解题来学习数学同样也是错误的。其中的关键在于对待题目的态度和处理解题的方式上。

  ——首先是精选题目,做到少而精。只有解决质量高的、有代表性的题目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绝大多数的同学还没有辨别、分析题目好坏的能力,这就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来选择复习的练习题,以了解高考题的形式、难度。

  ——其次是分析题目。解答任何一个数学题目之前,都要先进行分析。相对于比较难的题目,分析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知道,解决数学问题实际上就是在题目的已知条件和待求结论中架起联系的桥梁,也就是在分析题目中已知与待求之间差异的基础上,化归和消除这些差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反映出对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理解程度和数学方法的灵活应用能力。例如,许多三角方面的题目都是把角、函数名、结构形式统一后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而选择怎样的三角公式也是成败的关键。

  ——最后,题目总结。解题不是目的,我们是通过解题来检验我们的学习效果,发现学习中的不足的,以便改进和提高。因此,解题后的总结至关重要,这正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机会。对于一道完成的题目,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总结:

  ①在知识方面,题目中涉及哪些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在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应用这些知识的。

  ②在方法方面:如何入手的,用到了哪些解题方法、技巧,自己是否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

  ③能不能把解题过程概括、归纳成几个步骤(比如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题目就有很明显的三个步骤)。

  ④能不能归纳出题目的类型,进而掌握这类题目的解题通法(我们反对老师把现成的题目类型给学生,让学生拿着题目套类型,但我们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题目类型)。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手抄报四年级上册

数学手抄报 四年级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