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让梨背后恐怖真相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4岁让梨的孔融,却因不孝被杀的故事

  三国时代有个后现代潮人,曹操称酗酒误事,要颁布禁酒令,他说,美色更误事,那就该禁止人类做爱和结婚?曹操以孝治天下,他说:干吗要孝敬亲爹?他不过是为了发泄性欲。亲娘也谈不上伟大,不过是个容器,东西都出来了,还要给容器写感谢信吗?曹操实在看这人不爽,以不孝的名义杀了他。忘了说,这人是曾以四岁让梨的事迹而感动中国的少先队员——孔融。

  天生的脱口秀主持人

  历代文人开会,张爱玲上台演讲,题目是“出名要趁早”,坐在VIP席位的孔融不厚道地笑了。

  论出名,据说古人之间流行一个最简单的判断原则,那就是,登上小学语文教材才算真的红。论趁早,孔融4岁让梨,感动全国,司马光本来不服,但他砸缸时已7岁高龄,输了。

  让梨时,孔融还来点注解:我是小孩,按规矩应该拿小的。

  他红了,成了年度吉祥物、道德新模范。作为孔子的二十代孙,他的出身够正点,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推崇的就是长幼有序、温顺谦恭,他的成名,是一种必然。举国上下掀起了孔融造神运动,电视、广播、网络全部祥林嫂附体,24小时滚动讴歌。详情参见当年对雷锋或赖宁的轰炸式宣传。

  基本上,三国时代,广大人民哪怕去超市买袋盐、上班搭个地铁、去发廊洗个头,耳边环绕的也是杰出幼儿孔融的先进事迹。孔融巡回各地演讲自己让梨前后的心路历程,孔妈妈趁热打铁推出育儿书,讲述自己如何把一颗受精卵调教成崇高的小孩。

  享受巨星待遇之后,孔融完全明白公众爱的就是爆点。于是,10岁时,他做了一次漂亮又大型的自我营销。

  大名士李膺很荣幸地被他选中了。李膺喜欢在自家豪宅搞名人沙龙,而且够拽,非名流或世交不得入内。孔融牛啊,自称跟李家是世交,大摇大摆进去了,李膺困惑了,这小子谁呀,来混吃混喝的?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和你的祖先李老君(老子)曾是师友,我们当然算世交了。”多渊博啊、多睿智啊,大家鼓掌鼓掌。

  有个叫陈韪的太中大夫来晚了,听了旁人的转述,冷冷评价: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立即反驳,想必这位先生小时候一定聪明绝顶喽!

  这急智、这思辨、这气势,简直是吴宗宪郭德纲级别,李膺夸他“高明必为伟器”。按照东野圭吾的阴暗推理法,或许要问,陈韪是孔融请来的脱口秀搭档吗

  13岁,孔融的父亲逝世,他“哀悴过毁,扶而后起”,再度入选年度孝顺楷模。

  16岁,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张俭因得罪宦官被通缉,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让张俭留宿,结果事情败露,兄弟二人和孔妈妈“一门争死”,朝廷发话了,让孔褒抵罪,《后汉书·孔融传》在这里接了一句,“融由是显名”。

  到此,孔融成名四部曲完成。当哥哥孔褒走向断头台,孔融则成了忠孝仁义代言人,道德光环唰唰唰飞来,权力地位也随后赶到——他成了猎头们的抢手货,各地都请他当官。

  他拒绝了。

  难道是嫌官职太小

  直到司徒杨赐请他出山,他才欣然上任。杨赐派他去拜访新晋大将军何进,对方门童不懂事,没有及时通报,让他多等了一会儿,孔融怎能接受被别人耍大牌这种奇耻大辱?他转身就走人。何进也不爽啊,你丫狂个屁呀!派剑客刺杀孔融,该剑客够腹黑,说,孔融这么红,杀了他还不如利用他,以礼相待,显得你有雅量又重视贤才。何进不愧是优秀的政客,顺势做了次大度秀,推荐孔融去当更大的官。

  不惊世骇俗会死

  后来孔融到北海郡为相——那是黑社会帮派黄巾军最爱骚扰的地带。孔融激动啊,“收合士民,起兵讲武,驰檄飞翰,引谋州郡”,争取摆平那帮混蛋,提升自己的业绩。可战场不听话啊,完全不按脱口秀舞台的规则来,孔融与黄巾军的交锋,如果拍成电影,就是他的丢脸集锦,只不过是细分成被打得落花流水、屁滚尿流、溃不成军等几种形态而已。经过这次教训,他痛定思痛,职业生涯规划必须重新制定。

  根据哀兵必胜原理,孔融开动脑筋,搞了一项重大发明,把从政当表演,化昏庸为艺术——这种风气到两晋南北朝愈演愈烈,以至于舆论倾向统一成:谁游戏官场谁就是牛人,谁勤政爱民谁就是SB,简直就是好吃懒做人士的福音。

  袁谭携大兵压境,“流矢雨集,戈矛内接”之时,本来是战争片,他搞成MTV,忙着拗造型,气定神闲地看书,谈笑自如,假装什么事都没发生。很有型吧?他以为是cospl4岁让梨的孔融,却因不孝被杀的故事y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确实灰飞烟灭了,只不过主语变成孔融自己。他仓皇逃窜,连老婆孩子都被俘虏,可怜他的家人,为艺术而献身。

  而孔融自己演得还挺High。

  有时他演暴君,有个下属叫氏仪,孔融心血来潮,突然觉得这姓氏太反动,“氏”是“民无上”,应该改姓“是”才对,下属敢不改么,不改就成了犯上作乱。孔融这新颖的思维大大启发了清朝文字狱,比如雍正皇帝火眼金睛,能从“维民所止”中看出是“雍正无头”,因此大开杀戒,实在太有创意了。

  因为租赋账目不清,孔融一天之内处死五个督邮,超有效率。对待一个心腹,爱他时把对方当儿子,恨他时就要直接砍人,太真性情了——磨刀霍霍时,邴原站出来质疑他乱来,这次孔融终于理屈词穷,开始耍赖,说自己不过是开个玩笑,怪邴原没有娱乐精神。邴原追问,怎么能拿别人的生命开玩笑?可是孔融内心或许想说,不拿生命开玩笑,怎能显得老子与众不同,世人都该加大对我的膜拜力度呢

  有时他演情圣——有个叫甄子然的孝子,不幸早夭,孔融虽然没见过他,但不妨碍孔融突然长出了对他的狂热哀思,不断为他“配食悬社”,活生生是三国版《人鬼情未了》;而蔡邕夸过孔融,蔡邕死后,孔融思念过度(其实热爱死人也是中国一大传统),模仿言情小说男主角,抓了一个长得有点像蔡邕的士兵来喝酒,睹脸思人,还深情吟诵《诗经》中的句子“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型”,简直是马景涛附体。

  任性、自我、刻薄、装B、反应快、口才佳、情绪化、人来疯、强词夺理、不惊世骇俗会死——这样的孔融,如果乖乖当一个脱口秀节目主持人,如同周立波,喝喝咖啡抄抄网络段子,闲来在微博上咬咬人,该是多么低碳环保,可孔融偏偏不。他杀了劝他接纳袁绍、曹操的左丞祖,但没过多久,情势所迫,他还是寄身于曹操。左丞祖也是,有些事,上头可以做,你娃不能说,这点简单的道理都不懂。

  神经质推荐神经病

  孔融和曹操,完全是一对反义词。出身上,一个高贵正统,圣人之后,NB闪闪;一个邪门歪道,“宦阉遗丑”。政见上,一个尊崇汉室传统;一个要取刘氏而代之。行事态度上,一个不切实际、哗众取宠;一个是“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但曹操需要孔融这个大名士来装点门面,所以一忍再忍。

  哪怕孔融给曹操推荐了祢衡这个不靠谱的愤青,曹操也没有发作。祢衡颇有点文采(写的《鹦鹉赋》颇得李白推崇)、恃才傲物、愤世嫉俗、唯我独尊,孔融对他颇为迷恋,将世上最重磅的褒义词统统打包,献给他——很多时候爱一个人,是因为从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爱人不过是自恋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祢衡是知名毒舌派,讥讽曹操的猛将荀彧长得“仪容端方”,可以借他的脸去吊丧。他和孔融一对刻薄鬼天天展开吹捧与互相吹捧,一个是“仲尼不死”,一个是“颜回复生”,拿肉麻当有趣。祢衡在世上只喜欢两个人,孔融和杨修,喜欢他们的方式是亲自当他们的父亲,把大自己20岁的孔融称为大儿子,把小自己2岁的杨修称为小儿子。语言恶毒点、行为乱套点,都可以四舍五入当优点,但问题是,祢衡一旦耍起个性来就太失控了。如果说孔融只是神经质,那么祢衡就完全是神经病。

  孔融每天循环在曹操面前推荐祢衡,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曹操给他面子,决定见一见。但祢衡不配合呀,对曹操冷嘲热讽,态度嚣张,曹操让他当鼓史,当众表演,祢衡不穿制服,疯狂演奏重金属音乐,被负责礼仪的官员呵斥,于是,雷人的一幕来了——祢衡当着曹操及众人的面,把自己脱个精光,脱衣舞男都没他神色自如,不愧是重口味摇滚青年啊!曹操自嘲道,本想羞辱祢衡,没想到被祢衡羞辱了。

  连孔融都觉得祢衡玩过头了,让祢衡去道歉,曹操很高兴,准备接见他,结果祢衡穿着麻布粗衣,手持三尺大杖,以泼妇骂街的姿态,展开以曹操为主题的长篇谩骂秀。曹操怒了,说,我杀你如同杀一只麻雀或者一只老鼠那么简单!但他没杀——为什么?就像荣格说的,很多被现代认定为精神病患者的人,在过去往往还能得到特殊礼遇,他们反常的精神状态,恰恰被视为不同寻常的证明。祢衡极端自恋又极端自卑,可以轻视天下任何人,却容不得别人一丝一毫的轻慢,典型的人格障碍,但他在三国时代还小有声望,曹操用了个传统招数,借刀杀人。

  祢衡的死没有让孔融产生任何一点危机意识,相反,曹操要杀杨彪,孔融威胁说你如果杀杨彪我这个官就不当了,曹操作罢,孔融发现,这丫果然是怕我的,更加肆无忌惮。

  性格缺陷决定命运

  孔融完全把跟曹操唱反调当成人生主打兴趣爱好。

  曹操攻破邺城,跑到袁绍墓前祭奠,还“哭之流涕”,同一时间曹丕则马不停蹄地抢占了袁绍的儿媳妇甄氏,当袁绍儿子是死的。父子二人实在是相映成趣。甄氏也NB,让曹操、曹丕、曹植三人为之坠入情网,曹植为她写了《洛神赋》,全是废话,但正是这些废话,证明了甄氏在曹植心中的地位。对于这桩丑闻,孔融的正义感不定期发作,他给曹操发了条短信,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智商情商皆一流的曹操居然没看出是讽刺,问孔融这是用的什么典故,很新鲜啊。孔融说,以现在人来推断,古代应该是这样的。据说曹操学习了批量脏话,以浇胸中块垒。

  曹操征讨乌桓大胜,孔融大煞风景地嘲讽他欺负弱小,宛如土匪。曹操颁布禁酒令,这让“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孔融怎么活?孔融写信给曹操,大喊:我反对!曹操回复他,夏桀、商纣因酒而亡国,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孔融杠上了,那当年徐偃王因为滥行仁义而亡国、燕哙因为谦让而亡国、鲁国因为崇儒而损害了国力以至亡国、夏商两朝亡国同样还因为女人,那我们是不是该把仁义、谦让、儒学、婚姻等统统一并戒了

  最后,孔融直接戳穿曹操真正的动机,无非是节省粮食,以备军用,(你娃明明想篡权),哪里是怕亡国。

  谁喜欢总是听反对自己的声音呢?受虐狂除外。差别只在于普通人听了只能默默地给对方画把叉,而皇帝可以直接干掉他来个痛快。连范晔这个对孔融多有偏爱的人,在《后汉书》里也评价孔融在这次论争中“发辞偏宕,多致乖忤”,已经逾越了曹操为他设置的容忍底线,杀他是毋庸置疑。

  像孔融这样高调的话痨,找点把柄简直易如反掌。他曾经鼓励人们在饥荒时,如果自己的老爸不可爱,又只剩一个面包的情况下,不妨把这个面包送给素不相识的路人甲,让老爸饿死算逑。他还说过,父亲对子女有什么恩惠可言?他的本意只不过是发泄情欲罢了。母亲对于子女来说也谈不上多伟大,好比一个盛放东西的瓦罐,子女生下来就如同东西从瓦罐里倒出来,难道还要给瓦罐写感谢信,侍奉瓦罐终老

  这些话,在现在看来都够出位,更别说以孝治天下的三国,简直是体贴地为曹操杀他制造理由。于是,曹操为这个推崇忠孝的孔子的后人制定了罪名,不忠不孝,理直气壮地杀了他。

  李敖评说“孔融的遭遇,是乱世中一个真人的悲剧”,其实这一次,乱世真是冤枉了,孔融的悲剧是他自己的性格悲剧,确切地说,是性格缺陷决定命运。

  他的攻击性太强,见谁灭谁,不依不饶,这样的路线,在官场简直是死路一条。

  哇哦,权术真是个技术活,高级政客都是影帝影后嘛。孔融演技不好,城府不够,又离经叛道,如果他的叛逆更有逻辑根基,那简直就是后现代潮人一枚了。可是,就像王菲说的,为了什么而叛逆很重要,不清楚方向的叛逆没有意义也没有力量。

孔融让梨背后恐怖真相

孔融不让梨

  这些天来,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在愤怒地谴责“毒胶囊”。但在另一个事件中,公众,尤其是知识分子,却表达着与之相反的立场:在小学一年级语文考试中,上海一名小学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题目时,称“我不会让梨”,被老师打了大大的叉。这名小学生说,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有网友认为,“言之有理”就算对。而知识分子则纷纷表示,小小孔融不可能有那么高的觉悟,孔融让梨的故事根本就是鼓励虚伪,不应当再以之教育孩子了。

  其实,按照孟子的说法,孔融让梨不是什么觉悟,而是人天生的良知。设想桌子上有两个梨,一大一小,对面是你的兄弟,你会拿大的还是小的?大多数哥哥都会拿小的。兄弟血气相通,照顾弟弟乃是哥哥的本能。也正是根据这一点,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当然,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这样,他会拿走大个儿的。现在的问题是,社会应当鼓励哪一种?古人记载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初也许在表彰孔融之幼而聪慧,后来则主要以此教化少年儿童养成辞让之习惯。

  这样的教化当然是要教导人约束自己的行为。婴幼儿常不明辞让,这也许就是人欲。如果人人都不明辞让,社会就必然被丛林法则支配。一个孩子如果不进入社会,过鲁滨逊式生活,那他怎么做都可以。他如果要进入社会,就需要经过教化,知道如何自制,否则自害害人。教化的目的就在于训练人们遵守各种伦理规则,并形成自觉遵守它们的道德意识。

  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人。‘这样的人知道辞让,孟子说:“辞让之心,礼之端也。”辞让意味着他人作为应被尊重的对象进入自己的策略制定过程中。他仍然会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制定行动策略时会考虑对方能否接受自己的行为。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通情”能力。因为考虑了他人,他会节制自己的欲望,不再追求通吃,而只拿自己应得的那一份。

  若这一意识成为社会绝大多数人的习惯,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达到“不同而和”的状态: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会相互伤害。比如说,自己虽然要赚钱,也不会生产显然会伤害他人健康的毒奶粉、毒胶囊。

  但是,一百多年前,部分现代知识分子却觉得,“孔融让梨”所教导的伦理规范是落后的。今天的知识分子仍在重复这样的看法。他们信奉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的人性论:人生来只知道满足自己的欲望,且只应当满足自己的欲望。按照这样的伦理预设,孔融一定会抢大个儿的梨吃,以实现自己利益之最大化。但现在,孔融这个小小孩子竟然知道辞让,那说明孔融天生就是虚伪的,而中国先贤讲述这个故事教育孩子辞让,则是道德强制。他们对虚伪、对道德强制展开猛烈的批判。

  由于种种历史机缘,这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在中国终于实现了。当代中国基本上已经没有教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都不教孩子正常的伦理规范——不切实际的高调的道德宣传,毋宁对正常的伦理、道德教育起反作用。在这种教化真空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确实都是知识分子所理想的“理性经济人”,赤裸裸地追求自身物质利益之最大化。

  结果就是,毒奶粉、毒胶囊的生产者被成批量地生产出来。知识分子现在指责这些人没有丝毫廉耻之心,问题是,你们不是一直在说,道德不重要,廉耻是虚伪吗

  层出不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提醒人们,当代中国之问题决不仅在于制度之不合理,而在于伦理之崩塌、社会之溃散。以前的乱世也没有如此之多的食品安全事故。

  中国社会必须实现一次彻底的价值“更化”;抛弃过去一个世纪激进知识分子贩卖的反道德、反伦理的价值观,回归传统,回归儒家。以此重建人心,重建教化体系,重建社会,重建人际间的信任。没有这些努力,所谓制度变革,不过是空中楼阁。毒胶囊或许没有,但会有更多毒物四处蔓延。

孔融让梨的五大理由

  人们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不吃大的,吃小的,昨天我去采访了他,他才告诉我真正的原因。

  一、因为孔融最讨厌吃梨子,看见梨子就没有胃口,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不好意思说,只好拿个最小的说一些大道理,其实他只喜欢吃苹果。

  二、因为孔融知道,他家的梨树出了毛病,大的能酸掉牙,梨越大,就越酸,梨越小就越甜,所以他义不容辞地选择了个小的。

  三、根据孔融丰富的经验,他知道,大梨子里有虫,怕,所以呢,吃小的最保险,最放心。

  四、因为在前一天,他老爸对他说过:“你如果明天吃个最小的那个梨子,我就给你吃一大筐苹果,再给你三十元零花钱,怎么样?”孔融心动了,就照办了。

  五、头一天晚上,周公托梦来说,让孔融吃小的,大的里面个个有虫,如果吃小的,不但没有虫,而且也会出名,还会大富大贵呢!孔融就……呵呵!吃了最小的一个!

  好你个狡猾的孔融,如果我让梨也会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我连苹果西瓜都让了。

孔融让梨的七大理由

  历史上的孔融让梨成为一世佳话,而其中,含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理由:

  1。广告上说道: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大鸭梨。孔融偏偏是个送礼爱好者。

  2。书上说,水果越大,含的激素就越多。于是,孔融便毫不犹豫地让了出去。

  3。孔融正想拿起大鸭梨品尝,突然,导演大吼:“傻瓜!我们在拍中华传统美德的戏!”

  4。孔融正想品梨,孔父与孔母手握机关枪和火箭炮:“平时我们是怎么教你的?!”

  5。孔融听说爸爸昨天带回了几个仿鸭梨手雷,正想一试,哪知是真的大鸭梨?孔融泣不成声。

  6。孔父正想向客人展示他的“移魂大法”,咦?怎么把隔壁阿呆的脑壳给换上了

  7。既然这位大哥帮俺写了这么多理由,我孔融也只好照着做啦!!!

孔融让梨的不是梨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孔融的小孩,拿着最大的梨不吃,让给了父母。这个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无一例外地用来教育孩子。这个故事就是深受中国人认可的“孔融让梨。”

  也许,有一些西方人会问,不就是一个梨吗?自己吃了不也是没什么关系,况且,父母可以吃别的梨啊!为什么要把给自己的让给父母吃呢?别人不是希望你吃吗?孔融的做法实在是多此一举。或许,在西方人眼中,孔融的做法他们完全不能接受。但是在中国人的眼中,孔融是一个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好孩子。为何呢

  中国人与西方人的礼节有很大差异,西方人在很多事情上都是不拘小节的,而中国人恰恰相反,中国人很注重某些小节的,有时候,你不经意的一瞬间,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就会使旁边的中国人对你的印象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中国人历来很注重礼节,“孝”乃百善之首,中国人岂不重视?孔融让梨的行为,既是对双亲尽孝的表现,又是古中国文化道德的以个缩影,它在中国人眼中是一种崇高的,必须的优秀品质。孔融让的不只是单单的一个梨,给父母,还有他那份尽善尽孝的善心,他让的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水果,他给父母的还有父母在精神上的满足,父母因为他的孝心感动了,虽然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这对于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来说,是多少有几分舍不得的,但是孔融做到了,他的父母虽然不期望吃到最大的梨,但是孔融让梨的一刻,他们对孔融教育的收获就已得到了,他们也特欣慰了。

  也有人认为孔融让梨很笨。有最大的梨干嘛不自己吃?最大的梨不是最好吃吗?孔融把梨让给他人完全是因为他不算计个人得失,这种态度与众多文人雅士的追求志同道合,孔融让梨,完全出自他本人自愿,他是古中国道德思想的较高境界,一个梨,对于一个七岁小孩是多么具有诱惑力啊!但孔融却豪不自私地让给了父母。

  孔融让梨的不是梨,他让出去的是孝敬,让出去的是亲情,让出去的是给父母的欣慰,让出去的是计较得失的贪心!

孔融让梨的故事和道理

  在东方也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只不过分的不是蛋糕,而是梨。故事的名字就叫孔融让梨。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人以孔融懂得分享,谦让为学习榜样。圣人毕竟是圣人,但现实中我等凡夫俗子在大利面前能否保持谦让和分享呢

  同样是分东西,西方强调的是通过规则来保证每个人公平,而在东方似乎更强调通过人的道德修为约束来保证公平。那么这两种方法孰优孰劣呢

  曾经有一位老师将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交流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大多都说孔融具有谦让的美德、要如何学习云云。惟独一名学生,语出惊人:如果孔融不让梨,他的哥哥们会揍他。这是他不得已的选择。也许在他哥哥们的眼里,他这不是谦让,而是一种屈服。

  细细分析故事的本身:兄大弟小,兄之于弟是强者,弟之于兄是弱者;梨有大小,大梨乃大利者,小梨乃小利者。强者占大利,弱者占小利,何来谦让?要是强者将占据大利的机会让给弱者,这才叫谦让(因为强者本来就有力占据大利)。

  其实人性是本私的,在面对梨的时候,心理想的是大的,如果嘴上硬说选小的,相必也是一种自欺欺人吧。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家长很可能表扬选的最小梨的那位孩子,而对那位挑选了大梨的孩子进行了批评,这样压抑孩子本性的误导,很可能间接导致了孩子们学会了撒谎,然而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另一个家庭,却发生了不同结果,家长鼓励挑选小的苹果的孩子,赞扬他们的友爱精神,并且表扬挑选大苹果的孩子,称赞他们勇于追求自己想要的,这种对人性的尊重和肯定是不是更好呢

  在西方还有另外一个“约翰争梨”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约翰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大小不同的苹果,我和弟弟们都抢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红最大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孩子们,这个苹果最红最大最好吃,你们都有权利得到它,但大苹果只有一个,怎么办呢?那咱们做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3块,你们3人一人一块儿把它修剪好,谁干得最快最好,谁就有权得到它。”结果约翰干的最好,就赢得了最大的苹果。

  约翰和他们的兄弟无论年龄多小,都是他们妈妈眼中拥有独立人格和意志的“人”,而不是可以任由成人意志驱使安排的“屁孩儿”。“约翰争梨”,正视人的天性和权利,通过制定和执行规则,实现了人的权利和义务之间、个人利益诉求和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统一。

  当然,这种“争”,是“明争”,不是“暗斗”,更不同于抢、夺。它必须在两个条件下进行,一是有一套大家认同的规则,二是有“裁判”监督规则的执行。

  其实无论是“孔融让梨”还是“约翰争梨”教育者都应该对孩子充分的尊重,鼓励他们表达内心真实想法,感受,并给孩子创造一个公平的舞台。这样我们孩子才能成长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而这种教育孕育于生活细节中,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以尊重和爱为前提,精心设计的。

  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真谛所在吧!

三字经里的孔融让梨故事

  故事原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最早应见《世说新语笺疏》:

  续汉书曰:“孔融,字文举,鲁国人,孔子二十世孙也。高祖父尚,钜鹿太守。父宙,泰山都尉。”融别传曰: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

  《后汉书·孔融传》李贤注“《融家传》曰:‘年四岁时,与诸兄共食梨,融辄引小者。’大人问其故,答曰:‘我小儿,法当取小者。’由是宗族奇之。”

  白话译文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期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孔融四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来客很多。有一盘香梨,放在寿台上面,母亲叫孔融把它分了。于是孔融就按长幼次序来分,每个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独给自己的那一个是最小的。父亲奇怪地问他:"别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却分到小的,为什么呢?‘孔融从容答道:"树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长辈,是做人的道理!"父亲很是高兴。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神童。4岁时,他就能背诵许多诗词,并且还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们。”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 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孔融让梨

  在大山深处,孔融一家生活在那,由于孔融的让梨事件,令全家人为之一惊。但为了不张扬,孔融他爸特意从卡里取出10000元,给孩子他哥与姐每人100的封口费。正巧,一记者开车开错了方向,误入大山,孔方(孔融他哥)见其人扛着摄像头,手抓麦克风,口袋里还装着笔记本,便小心翼翼地走过来,一脸赔笑的问:“敢问您是否就是那位专题记者?”

  那记者上上下下把孔方看了一番,方开口:“正是在下。”孔方喜上眉梢,对记者说:“我有重大新闻!”记者听后,先是半信半疑,但此时又无较好内容,只好问:“不妨说来听听。”“可以。”孔方说:“但是……”还没等孔方说完,记者便从包里取出10万元,往地上一放,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一旦查证属实,剩余30万也是你的。”孔方大喜,扫视四周无人,方开口……记者听后大惊,连忙奔进山中。

  现在,我们看看孔融那吧,当天晚上,孔融正准备睡觉,突然一阵巨大的声音,把孔融的床震得陷了下去,是不是大地震了?惊慌的孔融连上衣都不穿便飞奔出去,但紧接着一阵阵闪光刺得睁不开眼,“孔龙,你能详细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景吗?”孔融一边揉眼,一边吼道:“你才是恐龙呢,我是孔……”还没等他说完,又有一个记者问:“作为现在无数幼儿园小同学的粉丝,你有何感想?”孔融沉思了一会说:“自豪!”“还有呢?”另一个的记者问。

  “困。”孔融一下子打了三个哈欠,他发现,父母正被CCTV的教育栏目组访问:“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第二天,孔融脸上多了两个黑眼圈,但这并没使广告商放弃,按他们的话来说,这么好的摇钱树笨蛋才不要,再说了,给他画个妆,神探也看不出他脸上的黑圈……孔融受不了,躲到了别的村庄,但是,它好比一个八路军,记者如一群鬼子,走到那,那个村子就遭殃,刚漆好的门槛,才不到一分钟,又被踏平了……四天后,孔融终于受不了,他走了,他除了把悲伤与遗憾留给了那些记者与商家,同时,也在门上刻下了一行令人不由自主的去好好思考的一番话:“我这梨,该让,还是不该让?”

儿童孔融让梨的故事

  〔原文〕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译文〕作为兄长要善待弟弟,作为弟弟要尊敬兄长,兄弟之间和睦相处,这也是对父母的一处孝顺。与人相处时把财物看得很轻,哪里还会产生怨恨呢?与人说话时做到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失了。

  〔故事〕孔融让梨

  汉朝时,有个叫孔融的孩子,十分聪明。孔融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有一天,家里吃梨。一盘梨放在大家面前,哥哥让孔融先拿。你猜,孔融拿来了一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见拣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

  爸爸看见了,心里很高兴:别看这孩子才四岁,还真懂事。就故意问孔融说:“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儿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父亲又问他:“你不是还有个弟弟呢,他不是比你还要小吗?”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父亲听了,哈哈大笑:“好孩子,好孩子,真是一个好孩子。”

  孔融才四岁,就知道让梨。上让哥哥,下让弟弟。大家都称赞他。

  拓展阅读:孔融让梨和威廉挑钱

  孔融让梨的故事家喻户晓:孔融的父亲拿了一些梨给孩子们吃,让孔融先挑,可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父亲问他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回答,自己最小,所以应该吃小的,大的给哥哥吃。这故事被用作儿童教育的好教材,成为千古美谈,它美就美在孔融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谦让品德。

  近来看到一个外国儿童故事,说有个叫威廉的孩子,人们拿五分和十分的硬币给他时,他总是拿五分的。许多人都不相信,屡次试验,无不如此。因此人们都说这是一个傻孩子。一位智者听说这事后,也亲自试验了一回,威廉仍然拿了五分的硬币。智者哈哈大笑,拍着威廉的肩膀说:你真聪明。威廉也笑了。这个孩子长大后当上了美国第九任总统。试想,如果威廉第一次便拿了十分的硬币,从此就不会再有人拿硬币让他挑了,那么他就只能拿到这一枚十分的硬币;而他每次都拿五分的,人们觉得奇怪,才会不断来试验,这样他就可以拿到若干个五分的硬币。这就是小威廉的聪明之处。

  我想,听了这个故事,谁都不能不惊讶小威廉的聪明,如果不点破,许多人恐怕仍莫名其妙。这在美国也是一个美谈,不过,与孔融让梨不同的是,这美谈不是美在品德上,而是美在聪明上。

  中国也有许多赞扬孩子聪明机智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文彦博灌水漂起掉进树洞的皮球、曹冲称象等。但威廉的故事若发生在中国,人们恐怕未必会有好的评价,一旦明白了他的用意,恐怕就会说他贪,或者说这孩子太有心计,太狡诈了。由此也可见中西文化的差异。

  然而,我既赞赏孔融让梨,也赞赏威廉挑钱。孔融让梨体现了谦让的美德,这种美德任何时代都需要。现在这种谦让的品德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了:有不少人希望别人谦让,自己却并不谦让,非但不谦让,还巧取豪夺,把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贪婪地据为己有。孔融让梨是儿童故事,但应当向孔融学习的首先是大人。大人们只有像孔融那样谦让了,才能为孩子们做出榜样。大人中应该向孔融学习的首先是官员,官员们只有像孔融那样谦让了,才能给其他人做出榜样。有句话叫“从娃娃抓起”,谦让的美德当然也要从娃娃抓起,但不能只抓娃娃,更要抓大人,尤其要抓官员。

  再回到威廉挑钱上来。小威廉的聪明智慧确实非常人所能及。市场经济下的中国也十分需要这种聪明智慧,这种聪明智慧说白了,就是怎样在不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前提下赚到更多的钱。赚钱两字有些人可能还听不顺耳,甚至有些反感,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爱钱,只不过是为了表现所谓的高尚,“君子不言钱”而已。既然是市场经济了,就应当改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旧观念,接受市场经济带来的新观念,把小威廉的聪明智慧用在商场上,一定会财源滚滚。

  赏析

  孔融让梨和威廉挑钱,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挑小的、少的。“孔融让梨体现了谦让的美德”,而威廉挑钱“美在聪明上”。威廉挑钱“在美国也是一个美谈”,在中国“未必会有好的评价”,这反映了中西文化的差异。作者“既赞赏孔融让梨,也赞赏威廉挑钱”。孔融让梨,威廉挑钱,两个故事,一个言德,一个言才。德才兼备,中西结合,无往而不胜也。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退休感谢语简短

孔融让梨的故事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