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神话的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国古代著名神话故事

  神话故事总是充满幻想,但是它们又代表着一种文化,读神话故事就好像徜徉在幻想的海洋里面。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聆听先人留下的神话传说,不仅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更有助于他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1、盘古开天:传说很早以前,天和地是连在一起的,那个时候世界上什么生物也没有。盘古在这片混沌的天地间孕育了18000年后,醒了过来。他将天地劈开,变成了两部分,头顶的叫天,脚下的叫地。盘古施展神功,一直将天变得很高很高,天地之间的距离变得足够大。后来盘古实在太累了,就躺到地上死去了。盘古临死前,他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天空的云雾;声音变成了天空的雷霆;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皎洁的月亮,头发变成颗颗星星,鲜血变成江河湖海,肌肉变成千里沃野,骨骼变成树木花草,筋脉变成了道路,牙齿变成石头和金属,精髓变成明亮的珍珠,汗水变成雨露,盘古倒下时,他的头和四肢变成了五座大山。

  寓意:鼓励人们要有强大的力量,来为自己和别人带来光明。会对人类以及万物的起源有一个新的神话式的了解。

  2、女娲造人:女娲是一位女神。盘古开辟了天地之后,世界上还没有人类,女娲感到寂寞,于是她想照着自己的样子,用泥巴和水,捏出一些小东西来,她把这些小东西称作“人”。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造出来的,气概举动自然与别的生物不同,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女娲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闹,让世界到处都有她亲手造出来的人,于是不停工作,捏了一个又一个。但是世界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很久,双手都捏得麻木了,捏出的小人分布在大地上仍然太稀少。她想这样下去不行,就顺手从附近折下一条藤蔓,伸入泥潭,沾上泥浆向地上挥洒。结果点点泥浆变成一个个小人,与用手捏成的模样相似,这一来速度就快多了。女娲见 新方法奏了效,越洒越起劲,大地就到处有了人。

  寓意:因为女娲的慈爱和善良之心,才有了伟大的人类。女娲在神话中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

  3、后羿射日:古时候,天上有十颗太阳,他们每天一起出来,照得大地寸草不生,人们生活十分艰难。有个年轻英俊的英雄叫做后羿,他是个神箭手,箭法超群,百发百中。他看到人们生活在苦难中,便决心帮助人们脱离苦海,射掉那多余的九个太阳。他爬过了九十九座高山,迈过了九十九条大河,穿过了九十九个峡谷,来到了东海边。他登上了一座大山,山脚下就是茫茫的大海。后羿拉开了万斤力弓弩,搭上千斤重利箭,瞄准天上火辣辣的太阳,嗖地一箭射去,第一颗太阳被射落了。接着后羿又连续射掉了八颗太阳,最后只剩下了一颗。

  人们终于从炎热的生活里面脱离出来,再也不用受苦了。后羿也被奉为英雄,他的英雄事迹为人们广为传颂。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后羿的勇敢值得人们敬佩,他乐于助人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4、女娲补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把支撑天地之间的大柱断折了,天倒下了半边,出现了一个大窟窿,人类面临着空前大灾难。女娲目睹人类遭到如此灾难,感到无比痛苦,于是决心补天。她选用各种五色的石子,用火将它们熔化成浆,用这种石浆将残缺的天窟窿填好,随后又斩下一只大龟的四脚,当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人民又重新过着安乐的生活。

  寓意:女娲对人类的爱心值得我们学习。

  5、大禹治水:古时候,人们时常受到洪水的侵害。大禹主动请缨,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中的洪水斗争。面对滔滔洪水,大禹从前人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对洪水进行疏导,他带领群众凿开了龙门,挖通了九条河,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禹常年脚长年泡在水里连脚跟都烂了,只能拄着棍子走。;大禹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

  寓意:说明做事情要有恒心和耐心。大禹治水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恒心,做事有恒心,有耐心,并且吸取前人的教训,用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6、精卫填海:炎帝有一个小女儿,叫女娃。女娃十分乖巧,黄帝见了她,也都忍不住夸奖她,炎帝视女娃为掌上明珠。可是又一次女娃去东海却不小心掉进水里淹死了。她死后变成了一只鸟,叫“精卫”。精卫痛恨无情的大海夺去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要报仇雪恨。因此,她一刻不停地从她住的发鸠山上衔了一粒小石子,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她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回翔阒,悲鸣着,把石子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大海奔腾着,咆哮着,嘲笑她:“小鸟儿,算了吧,你这工作就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十分执著,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尽头,世界的末日,我终将把你填平的!” 轮到大海不解了:“你为什么这么恨我呢?” “因为你夺去了我年轻的生命,你将来还会夺去许多年轻无辜的生命。我要永无休止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把你填成平地。”

  寓意:精卫锲而不舍的精神,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受到人们的尊敬。学习她锲而不舍的精神,相信只要努力与坚持,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7、夸父逐日: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有一年的天气非常热,火辣辣的太阳直射在大地上,烤死庄稼,晒焦树木,河流干枯。人们热得难以忍受,夸父族的人纷纷死去。夸父看到这种情景很难过,他仰头望着太阳,告诉族人:“太阳实在是可恶,我要追上太阳,捉住它,让它听人的指挥。”族人听后纷纷劝阻。可是夸父却坚决要去追日。他追着太阳跑啊跑,当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寓意:夸父的勇敢与探险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8、嫦娥奔月:很久以前,一个叫后羿的青年与嫦娥结为夫妻。不久,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对人们伤害很大。后裔不忍看到百姓受苦,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后羿解救了百姓,很多人都来向他学习,其中有个叫蓬蒙的坏人。王母娘娘很欣赏后裔,赏了他能成仙的不死药。可是,后裔舍不得嫦娥,于是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一天,后裔出去打猎,叫蓬莱的坏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在危急时刻吞下了不死药,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以后,百姓们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寓意:遇到坏人时要勇于作斗争。了解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来源。

  9、愚公移山:从前有个老人叫愚公,他已经有90岁了。他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出行很不方便。有一天,他召集全家人开会,提议说要搬走这两座大山。愚公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于是全家人开始动起手来。一个月干下来,大山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变化。村里有个老头叫智叟,他看到愚公一家搬山,开始笑话他们。智叟对愚公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搬得动这两座大山呢?愚公说:我搬不动了,我的儿子、孙子……子子孙孙,都可以搬。愚公不理会嘲笑,带着全家,继续搬。他们的精神终于感动了神仙,帮助他们搬走了大山。

  寓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什么困难,只要有恒心就可以解决。学习愚公持之以恒的精神,以及相信人能够战胜一切的信念。

  10、牛郎织女:从前,有个聪明忠厚的小伙子叫牛郎,他有一头感情很要好的牛。一天,牛郎出去放牛,正好遇到了七仙女下凡洗澡。牛郎很喜欢最小的七仙女,小七仙女也喜欢他,两人结成了夫妻。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男耕女织,还生了两个孩子。可是不久,王母娘娘下凡来,强行把织女带回了天上。老牛看到牛郎非常伤心,要牛郎把自己的皮做成鞋穿着飞上天。牛郎很无奈地答应了,他拉着自己的儿女,飞上天去追织女。可是,王母娘娘变了一条河,将他们隔开了,两人非常伤心。喜鹊被他们感动了,都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相会。王母娘娘很无奈,只好允许两人在每年七月七日于鹊桥相会。

  寓意:真情最能打动人心的。

中国古代神话的故事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阳羡鹅笼

  东晋东间,阳羡这个地方有个名叫许彦的人,以卖鹅为生。每到赶集的时候,他就会挑着鹅笼,翻越绥安山,去集市上卖鹅。

  这天,又到了赶集卖鹅的日子,许彦像往常那样,肩挑鹅笼出门了。在绥安山的山道上,他遇见了一位书生。

  这个书生大概十七八岁,侧卧在路边。许彦觉得这么一个知书达礼的人,一般不应该这么毫无顾忌的在路上随便坐着,就放下挑子,把鹅笼放在地上,走到他的身边,问:“请问,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

  书生对他笑笑,说:“我自己定了很长的路,脚面又疼又肿,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似的。实在是走不动了。麻烦你,能否让我暂时在你的鹅笼中休息一下。”

  许彦以为书生在开玩笑。说:“你看看,我的鹅笼这么小,你怎么能够钻进去?山路这么崎岖,要不,我来搀扶你走路吧?”

  没想到书生真的钻进了笼子。许彦大吃一惊,可是仔细一看,鹅笼没有变大,书生也没有变小,他很自在地与双鹅并排坐着,但是,这么多的鹅也并未受到惊吓,好像书生没有存在一样。

  于是许彦也就径直肩挑鹅笼而去,一点都不觉得沉重。等到走了一段路,二人来到一棵大树下休息,书生从鹅笼里出来,对许彦说:“非常感谢你的帮助,我想要准备一些薄酒来感谢你!”许彦心里想,这个人也许是随口说的,就答应道:“那好啊!”

  可是,令他惊讶的是,书生说完果真就从口中吐出一个铜箱子,箱子中装着许多山珍海味、美味佳肴。碗、碟子、酒杯、酒壶,一切的器皿都是铜制品。菜肴也是鲜美味香,世上罕见。两人开始开怀畅饮。

  酒过数巡,书生又说:“我今天赶路的时候,原来有一个女子跟随,现在我想请她和我们一起喝酒,你看怎么样?。”

  许彦已经见过了他的奇术,心想也许他真的能变出一个女子来,就说:“好吧!”

  书生又张大口,从中吐出一个女子。年纪大约十五六岁,穿着丝绸的衣服,长得非常美丽。她见过许彦,就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喝酒。

  不一会儿,书生醉酒睡着了。这个女子对许彦说:“虽然我与书生结婚,其实我心里一直抑郁怨愤。前不久我遇到了一个男子,我就带着他一起出门了。现在书坐睡着了,我想请那个男子出来,希望你不要告诉书生。”

  许彦虽然很惊讶,但还是同意了。

  女子从口中吐出一位男子,年纪在二十三四岁左右,人长的聪颖可爱。男子先向许彦问寒问暖,寒暄了一番以后坐下来喝酒。

  这时,书生朦朦胧胧地醒了,女子口吐一个锦帐遮盖住了书生,不让他看见那个男子。书生让女子和他一起休息,女子就进了锦帐。

  外面只剩男子和许彦对坐。男子开口说:“这个女子虽然对我有情,但并不是真心的。我也偷偷地带了一个女人同行,现在趁着机会想见见她,请你不要泄露我的秘密。”

  许彦已经被眼前的情景弄糊涂了,想也不想就说:“你请便吧。”

  男子又从口中吐出一位妇人,二十多岁的样子。两人一起喝酒一起聊天,非常亲密。

  过了一会儿,锦帐中传来书生的动静。男子说:“他们俩已经睡醒了。”就把刚才吐出的妇人重新吞回口中。

  不多会儿,和书生一起的女子出来对许彦说:“书生马上

  就起床了。”就吞下了那个男子,独自一人面对许彦坐着。

  然后书生起来,对许彦说:“我刚才小睡了一下,你一个人坐着,一定很没有意思吧。天色已经晚了,我也要向你告别了。”于是吞下了女子,并且把刚才那些酒具杯盘等等,都收回口中。只剩下一个大约二尺宽的大铜盘。

  书生把铜盘送给许彦,并且说:“我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感谢你,这个铜盘就当作我们今天相遇的纪念吧!”说完就飘飘然走了。

  许彦呆呆地站着,手里拿着那个大铜盘,好像做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梦。

  后来许彦又多次从绥安山经过,但是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书生。他后来做官当了兰台令史,还拿出铜盘来招待客人。客人仔细看铜盘,发现上面刻着几个小字,意思是汉代永平三年制造。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骊山姥母

  骊山姥母原来是玉帝的三公主。九霄三首凶龙逃往凡间作孽,玉帝派她下凡追捕,途遇往桃山求道的书生杨天佑,二人一见钟情,喜结良缘。

  喜事传至天官,玉帝大怒,意欲发兵问罪。观音怕生灵涂炭,亲自带旨下凡敦促三公主回天庭。这时,夫妻已产下一子,取名杨戬。杨天佑攻书习武,全家喜乐融融。因此三公主不肯遵旨回天,观音只得转达圣意:“若不遵旨,罪及天佑父子,永遭沉沦。”三公主思夫及子,只好诀别亲人,含泪上天。因为犯了天规戒律,而三公主上天后,竞被玉帝压于桃山之下。

  十余年后,杨戬于玉泉山寻得玉鼎真人,拜师学法。真人授其神动,并告知他的亲娘被压于桃山之下,让杨戬前往相救。杨戬因而怒发冲冠,追上厮杀,一片孝心,使玉帝为之感动,特降旨放出三公主,让他们合家团圆。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征集了大批民工修筑万里长城。民工中也有一批读书人。平日只知道吟诗弄墨,却无缚鸡之力,整日挑砖运土,面朝黄土背朝天,哪里受得了!一个个叫苦不迭,怨声载道。

  一日,骊山姥母打坐在天官,忽见一股怨气冲上来。拨开云雾一看,见那些修筑长城的人全被扁担压弯了腰,步履踉跄,苦不堪言,不觉动了恻隐之心。她拿出一把红丝线,作起法术,往下一抛,只见满天丝线,飘飘忽忽,随风降落,一根根系在民工挑土的扁担上。

  说来也怪,这些红丝线一系在扁担上,百斤重担顿觉轻了八十。民工们挑得也轻了,跑得也快了,人人喜形于色,个个笑容满面。

  这件事很快被秦始皇知道了。他想,是什么红丝线,竟有这般神通,看来定不是凡间之物,而是仙家之宝了。于是下了一道圣旨,立即把这些红丝线全部收集起来,另派他用。

  圣旨一下,官员们不敢怠慢。当民工们晚上熟睡的时候,他们派人把扁担一根根收拢,将红丝线一条条解下,第二天送进了皇宫。

  秦始皇看看这些红丝线,跟一般丝线同样粗细,并无两样。可是这些红丝线却熘熠发光,用刀剑砍,砍不断;拿火烧,烧不烂。真是奇珍异宝啊!

  秦始皇想:一根红丝线系在扁担上,都如此威力,如果把红丝线全都拧在一起,岂不威力无比吗?于是,他选派几个能工巧匠,编啊,绞啊,一直编绞了三天三夜,编成了一根又长又粗的鞭子。秦始皇非常高兴,他要亲自试试这根神鞭的威力。

  秦始皇摆驾出了长安,前呼后拥来到骊山。下了龙辇,只见他手握神鞭,扬手一鞭,“呼!”带起一阵狂风,紧接着山崩地裂一声响,顷刻间走石飞沙。那神鞭抽到的地方,就象斧劈刀砍一样,把骊山劈去了一半。秦始皇又惊又喜,这真是一条赶山鞭啊!我何不赶着骊山去填东海呢?也好让普天下的人都知道我的威风!秦始皇这么一想,就摔了九十九鞭,把劈下的那半面山摔成了九十九个包,九十九个洼,变成了九十九座奇峰,九十九个险谷,秦始皇一路挥鞭,赶着山直往东海方向跑。

  这一来,东海龙王可慌了手脚啦!他急匆匆出了龙官,登上天庭,奏知玉皇大帝,说秦始皇要赶山填海,毁他的老巢,请旨定夺。玉皇一听,啊!有这等事?当即传旨,命龙王的女儿三公主前去阻止。

  三公主聪明能干,法力无穷。她领了法旨,知不能力敌,只能智取,当即摇身一变,变成了一位村姑,在秦始皇要经过的长江边上,摆起了一个茶摊。果然,始皇赶山过了长江,一路上他不停地挥鞭,急急地赶路,人也乏了,口也渴了,忽见江边高高地悬挂着一个斗大的“茶”字,飘出一阵阵清香,原来是一个茶摊,这真是瞌睡送来了枕头。秦始皇高兴极了,就想喝上几口清茶,歇歇气,缓缓神,然后赶路。

  秦始皇握着赶山鞭来到了茶摊。一看,呀!只见那卖茶的村姑,一头乌黑漆亮的披肩长发.一双黑宝石的大眼,再配上一张樱桃小嘴,一笑一对酒窝儿,真是如花似玉,赛过天仙。秦始皇看呆了,心想,我这三官六院七十二妃,与她相比,全都逊色了!秦始皇真是一见倾心啊!偏偏在这时,三公主又对他回眸一笑,招呼道:“客官,想必是要喝茶吧。请坐,请坐!”三公主这一笑一热呼,更使秦始皇神魂飘荡。他喜孜孜地坐了下来,两只眼睛贪婪地盯着三公主,合不得移开。三公主呢,却满脸含笑,殷勤相待,给他沏了一杯香茶,说:“村野山茶,客官请勿见笑!”秦始皇慌忙品了一口,连声说:“好茶!请问村姑姓甚名谁,为何独自一人在此卖茶?”三公主见问,脸上生彩云,答道:“奴家名叫海姑,家住南山之下,只因家境贫寒,生活所迫,不得已在此抛头露面,卖茶糊口。”始皇一听,心里更加高兴,原来这村姑出身贫寒,我许她以富贵,还愁不归顺我吗?便说:“我是当今皇上。你只要随我进宫,保管你穿的是绫罗,吃的是山珍海味!”三公主一听,故作惊讶之色,继而又摇了摇头。秦始皇一看,急了,忙说:“我还可以给你造一座最美丽的宫殿,任你游玩消遣!”三公主还是摇了摇了头,秦始皇更加着急,又说:“我的美人儿,你究竟要什么呢?只要你抹掉脸上的愁云,露出笑容,要什么我都绐你。你快开口吧,不要急煞孤王了。”三公主见秦始皇总是握着那根赶山神鞭,一刻也不松手,便心生一计,说:“万岁所说是真?”秦始皇说:“有道是君无虚言。”三公主急忙跪倒在地,说:“谢主隆恩!”秦始皇喜不自胜,慌得丢下赶山神鞭。三公主心里暗自高兴。她趁秦始皇不备,瞅个空儿,刷!一把夺过了赶山神鞭,说:“我要的就是它!”三公主说完,“呼!”化作一阵清风,回东海龙官向父王复命去了。

  秦始皇不见了三公主,心里思念着哪!他登上庐山去寻找,踏遍山山岭岭,跨过了险谷深沟,也没见到三公主的身影,就坐在马耳峰下的巨石上休息。秦始皇不死心,心想,我是当今皇上,普天下的美女都应该属于我!他又急如星火地攀上九奇峰,一直登上了高山绝顶大汉阳峰。找啊,找啊,还是找不到他思念的美人儿。秦始皇站在汉阳峰顶极目遥望,但见云天相隔,白雾茫茫,不觉满腹相思,禁不住流下了眼泪。没奈何,只好失望地回长安去了!

  骊山姥母风华绝代,秀媚无匹。世间时有俗人惊其艳丽,乃生邪念,欲思轻侮。自此以后,骊山姥母则不再以少女姿容出现,遂装为老妪。人乃以老母称之。

  点击展开全文#art_sho;z-index:900;botto;;padding:0;%;height:50px;border-botto solid #f9f9f9;background-i-gradient(hsla(0,0%,100%,0),#f9f9f9);color:#1c6bcc;text-align:center;line-height:170px}#art_sho{position:relative;font-size:14px}#art_sho,#art_sho{position:absolute;top:-20px;left:50%;display:inline-block;-left:-4px;;height:8px;border-botto solid #1c6bcc;border-left:1px solid #1c6bcc;content:' ';transfor(-45deg)}#art_sho{top:-15px}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南柯太守

  于棼是唐代汉族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中的主人公。淳于棼做梦到大槐安国娶了公主,做南柯太守,享尽富贵。

  相传唐代有个名字叫淳于棼的人,原籍东平郡。在江南一带是个仗义行侠的人。

  淳于棼喜欢喝酒,爱发脾气。他懂得武艺,曾经在淮南节度使部下担任副将,因为他不拘小节的性格,一次酒醉之后,冒犯了主帅,被革掉官职,于是就回到了家里。从此后生活越发放浪,一味饮酒解闷。他有万贯家财,又收留着一班豪爽讲义气的人物,于是他的名声就传了出去。

  他家在扬州城东面十里地方。住宅南面有一棵古老的大槐树,枝干又长又密,绿荫沉沉,遮盖了好几亩面积。淳于棼天天和那些朋友们坐在树荫下面,尽情喝酒。

  贞元七年九月的一天,淳于棼酒喝得太多,已经酩酊大醉了。这时候,有两个朋友在席上扶着他回家,让他躺在厅堂东边廊檐下面,并对他说:“你就睡一会吧。我们还要喂马,洗脚,等你略微好一些才走。”

  淳于棼就解去头巾,靠在枕上休息。在迷迷糊糊中,他不知道是真的还是梦境,看见有两个穿紫衣的使者,向他跪拜说,“槐安国王派小臣们来邀请大驾。”

  淳于棼于是起身下床,整了整衣服,跟着两个使者走到门口。那里正停着一辆青色的小车,驾着四匹高头大马,旁边还有乇八个跟随的人。他们扶着淳于棼上了车,出了大门,径直向大槐树下的洞口驰去。

  淳于棼正奇怪他们要往哪里去,不料使者就赶着马车进入洞穴,他心里觉得很惊奇,却又不敢问。抬头一看,眼前的山河、景物、草木、道路,跟以前在人世间看到的大不相同。走了几十里,远远望见城墙,车马行人也多了,在路上来往不断。淳于棼旁边跟随的人大声吆喝,行人们也忙向两旁闪避。

  车子驶进了一座大城,只见朱红的城门,高大的城楼,气势非凡。城楼上题有“大槐安国”四个金字。守城门的人赶忙上前行礼招呼。接着,有个骑马的人跑来通知:“国王因为驸马远道来到,吩咐暂在东华馆休息一下。”说完,就在前面领路。

  走了一会,看到一处敞开的大门口,随从们恭敬地请他下车。淳于棼下来一看,只见彩色的栏杆、雕饰的堂柱、美丽的花木、珍异的果树,厅上陈设着桌椅、坐垫、帘幕、酒席,十分豪华。

  这时前门有人喊道:“右丞相快到了。”淳于棼赶紧过去恭候。就有一位身穿紫色长袍,手拿象牙朝版的人,大步走上前来,不用说他就是右丞相了。两人行过宾主相见之礼,右丞相开口说:“敝国国王不顾遥远偏僻,费尽周折把先生接来,打算跟您高攀婚姻,不知道先生同意不同意?”淳于棼说,“我是个微贱愚劣昀人,怎敢存这种奢望?”右丞相见他没有拒绝,就请他一同去拜见国王。

  丞相带着他出了东华馆,走了一百步光景,进了一扇朱漆大门,门里两边摆列着矛、戟、斧、钺等武器,一些侍卫官吏立在两旁。淳于棼看见人群中有个熟人,是他平日经常一起喝酒的朋友,名叫周弁,心里暗暗诧异,但是朝堂之上不敢上前问话。

  右丞相带领他走上大殿,殿上警卫森严,看来像是国王的住所。正中的王位上坐着一位魁伟严肃的人,身穿白色绢袍,头戴朱红花冠。淳于棼有点害怕,不敢抬头观看。旁边侍卫叫他下拜。

  只听国王说:“前些时候得到您家大人的吩咐,请先生您不要嫌弃我们这个小国,允许我把次女瑶芳许配给你,以成天作之合。”

  淳于棼一方面觉得好消息来得太突然,一方面畏惧国王的威严,于是俯伏在地上,说不出话来。

  国王又说:“您暂且住在宾馆里,结婚仪式我们会安排好的,请您先休息吧。”就传下圣旨,叫右丞相陪伴淳于棼一起回宾馆。

  淳于棼猜想这件婚事的来由,当初他父亲原是守卫边防的将领,后来陷落在他邦,从此连生死都不知道,可能是他邦已经讲和退兵,所以两边用结亲来表示和睦,所以今天才有了这招驸马的好事。想来想去心里很疑惑,到底也没弄清楚。

  这天晚上,羊羔、大雁、金钱、绸缎等聘礼,以及旗盖仪仗、歌舞乐队、酒席灯烛、车马礼物等等东西,全都备齐了。又有一群女子,戴着珠翠的凤冠,穿着金绣的霞帔、五光十色的装束、镶金嵌玉的饰物,后面都带着许多侍奉的侍女。这些女子。她们抢着跟淳于棼开玩笑,个个姿态妖艳,口才伶俐,叫淳于棼简直没法应付。

  有个女子对淳于棼说:“那一次是三月初三,我跟着灵芝夫人到禅智寺,在天竺院看有延跳婆罗门舞。我跟女伴们坐在北窗下石榻上。那时候您还年轻,也下马来观看,您还硬要来跟我们亲热,说些调笑打趣的话。我跟琼英妹妹把红手帕打了个结,挂在竹枝上。这事您难道记不起了吗?”

  淳于棼被女子问得哑口无言,只好说:“这些事情我都放在心底里,没有忘记!”

  正在他招架不住的时候,来了三个穿戴得很堂皇的三个男子,上前向淳于棼行礼说:“我奉国王命来给驸马做傧相。”

  其中有一个淳于棼看看十分面熟,便指着他问:“你不是冯翊郡的田子华吗?”这人回答说:“正是。”淳于棼赶忙上前,握着他的手,谈了好一会儿。又问道:“你为什么会住在这里呢?”田于华说,“我漫游到这里,承蒙右丞相武成侯段公瞧得起我,就住了下来。”淳于棼又问,“周弁也在这里,你知道吗?”田子华说:“周君是个显要的人物,担任司隶的官职,权势很大,我也几次承他照应。”

  两人说说笑笑,十分快乐。不久有人来传话说:“驸马可以举行仪式去了。”那三个傧相便拿起宝剑、佩玉、衣帽,请淳于棼更换。田子华说:“想不到今天能够看到您的大礼,将来可别忘了我做过您的傧相。”

  这时候有好几十个美女,奏起各种优美的音乐来,声音婉转清亮,曲调缠绵悲凉,真不是人世间所能听到的。还有几+个美女,捧灯执烛,在前引导。看看两边,都是金色绿色的帐幕,光彩耀眼,接连有几里长。淳于棼端正地坐在车中,心里恍恍惚惚,安定不下来,田子华却几次跟他谈笑,让他宽心。

  到了一处门前,上面题名“修仪官”,那群女子也热热闹闹地来到门旁,叫淳于棼下车行礼。在婚礼进行中,跪拜进退的仪式,跟人世间完全相同。等到新娘揭去头盖,淳于棼这才见到了妻子金枝公主的如天仙般美丽的容颜。

  结婚之后,夫妻俩越来越恩爱,淳于棼也越来越荣华富贵。他进出时坐车辆的规格,宴会时接待宾客的排场,仅仅比国王差一些。

  国王常常带着淳于棼和文武官员,到京城西面的灵龟山去打猎。那里山岭高峻秀丽,湖水广阔深远,长林丰草。他们在那狩猎,直到黄昏后才回城。

  有一天,淳于棼启奏国王说:“臣婿结婚那天,大王指示说是由于家父的吩咐。记得家父当初辅助边防将领,作战失利,陷落在他邦,到现在音信不通有十七、八年了。大王既然知道他在那里,请让我去拜见父亲大人。”

  国王忙说:“亲家翁守卫北方疆土,音信从未断过;何况路途遥远,你只要备了家信送去就行了,用不着自己走一趟。”

  淳于棼就叫妻子备办了孝敬和庆贺父亲还在的礼物,连书信一同差人送去。过了几天,回信来了。看看回信中写的,确实都是有关他老人家的事情。信里还有些想念和教导的话,情深意切,正跟过去一样。又问起亲戚的人事凋零、乡里的景物变化,再提到道路相隔很远,彼此音信不通。话说得十分悲伤。

  可是他老人家并不让淳于棼去探望,只说:“到了丁丑那年,就可跟你碰面。”淳于棼拿着信,悲痛地哭泣着。

  又有一天,妻子对淳于棼说:“你难道不想做官吗?”淳于棼说:“我放荡惯了,不懂得怎样办理政务。”妻子说:“你尽管担任好了,我可以帮助你。”妻子就去向父王说了。

  过了几天,国王告诉淳于棼说:“我国的南柯郡政务办得不好,太守已经革职,现在想借重你的大才,希望你委屈担任一下。就跟小女一起去吧。”淳于棼恭敬地接受了命令。国王就叫车管官员准备太寺的行装,拿出许多黄金、宝玉、绸缎、箱笼,还有婢仆、车马等等,都排列在大路口,让公主带去。

  淳于棼年青时候光知道仗义行侠,从来不敢存大富大贵的希望,现在平步青云,就上了一本奏章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他在奏章中说:“臣虽然出身将门,无足轻重,平日又没有真才实学。担当这样的重任,一定会败坏国政。想到所负的职责,更是十分重大。现在打算多找几个有才德的人,来弥补自己不周到的地方。颍川人周弁,现任司隶官职,为人忠直刚正,守法无私,是个很好的辅佐人才。冯翊人田子华,还未担任官职,为人廉洁谨慎,识时通变,深明政治教化的根本。臣跟这两人都有十年的交谊,深切知道他们的才能,可以把政务委托他们。因此恳请委派周弁为南柯郡司宪,田子华为南柯郡司农。这样才可使臣在办事成绩上有所表现,国家的法典制度也会有条不紊了。”

  国王读了奏章,全部批准,叫周、田两人同去。这天晚上,国王和夫人在城南设宴送别。

  国王对淳于棼说:“南柯是我国的一个大郡,土产丰富,人口众多,没有好政治就难以弄得有条有理。现在有周、田两位辅佐,望你好好努力,使得符合国家的期望。”

  夫人嘱咐公主说,“淳于驸马性情刚强,喜爱喝酒,而且年少气盛。你要知道做妻子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温柔顺从,你能好好地服侍他,我在这里也可以放心了。南柯离京城虽然并不太远,毕竟不能早晚都见面,今天你要暂时离开母亲,我心里真的很伤心!”

  淳于棼和公主恭敬地行礼作别,向南出发。他俩坐在车上,武士们骑马护卫着,一路上有说有笑,心情十分欢畅。

  几天后到了南柯郡。郡里那些大小官员、和尚道士、父老士绅、歌妓乐队以及掌管车马、警卫、仪仗的人,都争着出来迎接侍候。到处人山人海,充斥着撞钟击鼓、欢呼喧闹的声音,如沸如潮。欢迎的人群一直延续了十几里。

  抬头望见城墙、亭台楼阁,好一片壮丽的气象。进入那高大的城门,门上也有一块大匾额,题着“南柯郡城”。前面就是太守府,朱漆的敞窗厅堂,大门内陈设着刀枪剑戟,屋宇整齐幽深。

  淳于棼接任之后,立刻下去考察当地情况,给老百姓解除痛苦,行政事务都交给周、田两人去办,把南柯郡治理得很好。

  他做了二十年的太守,百姓都受到他的恩德教化,到处在歌颂他,给他建立功德碑和建造牲祠。国王也非常器重淳于棼,赏赐他封地、爵号,地位和宰相没什么两样。周弁和田子华也因为政绩卓著,几次晋升官阶。

  那几年里,淳于棼生了五男二女:男的都靠门荫封了官职,女的也跟王亲国戚的子弟订了婚,说不尽的荣华富贵,淳于棼当时的荣耀谁也比不上。

  这年,有个檀萝国来侵犯南柯郡,国王叫淳于棼练兵点将,准备出击。淳于棼上奏章保荐周弁统带三万人马,在瑶台城抗击敌军。

  不料周弁光凭血气之勇,没有重视敌人力量,结果吃了个大败仗,单身匹马,袍甲也没穿,连夜逃跑回到城中。敌人也收拾了军用物资铠甲等回兵。淳于棼把周弁关押起来,向国王请求处分,国王却宽赦了他们。

  就在这一月,周弁因为背上毒疮发作死了。淳于棼的妻子金枝公主又害了病,仅仅十天光景也死了。淳于棼就上奏章请求交卸太守职务,护送公主灵柩回京。

  国王也承受了丧女之痛,就派田子华代理南柯太守的职务。淳于棼伤心痛哭,护送丧车出发。丧仪出发时,一路上男女百姓号哭相送,官吏们摆设酒菜祭奠,也有攀住车辆挡住道路来挽留淳于棼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

  到了京城,国王和夫人穿着素服,出城哀哭,追赐封弓叫“顺仪公主”,重新备了仪仗、华盖、乐队,把灵柩葬在京城东面十里的盘龙冈上。周弁的儿子周荣信,也在本月护送周弁灵柩回到京城。

  淳于棼做了二十年大郡太守,跟满朝文武都有交情,豪门贵族,没有一个不跟他交好的。自从交卸职务,回京居住,出入不受拘束,交结宾客更多,作威作福,气焰一天比一天高。

  这无拘无束的行为已经招到了国王的猜疑和忌讳。这时候有人上了本奏章说;“天象出现变化,预示国家将有大祸,那时京城要迁移,宗庙会毁坏,事变由外族起因,却在最近旁的地方发生。”

  朝廷里都在议论是淳于棼贪图享受,越出本份,才引起了上天的预兆。国王就调走了淳于棼的侍卫,限制他的交游,将他软禁在家中。

  淳于棼仗着自己镇守大郡多年,从未有过错失,现在遭受这些没来由的诽谤,心里当然十分郁闷。

  国王也知道了他的心境,就对他说:“我们做了二十多年亲戚,小女不幸中途去世,不能跟你白头偕老,我的心里实

  在非常悲痛。你离家已有多年,可以趁这时回到本乡,看看亲戚族人。你的孩子们留在这里,不用挂念。三年之后,我会派人迎接你来。”

  淳于棼说:“这里就是我的家了,叫我再回到什么地方去?”

  国王笑了笑,说:“你原是人世间来的,家可不在这里啊。”

  淳于棼听了这句话,不禁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如同一个大梦初醒的人,记起了很久以前的事情。他禁不住流下眼泪,请求回去。

  国王回头招呼侍卫的人送他回去,淳于棼感激国王的宽宏大量,再拜告辞出来。发现等在外面带路的正是从前那两个穿紫衣的使者。

  到了大门外,看见给他准备的车子很不象样,平日跟随他的仆人、车夫一个也不在,他不由感叹难受起来。

  上了车,走了几里光景,出了这座大城,四下里看看,正是当初来时经过的道路。山河田野,依旧跟从前一样。只是送他的两个使者,一点也没有前次的那般威风。

  淳于棼越加感到不快。他问两个使者:“什么时候可到扬州城?”

  两个使者自顾自唱着歌,爱理不理的,好一会才回答说:“不久就到了。”

  一会儿,车子驶出一个洞穴,淳于棼看到了家乡的街坊,也和当初一模一样。他禁不住一阵伤心,眼泪点点滴滴地流了下来。两个使者领着淳于棼下车,跨进家门,走上阶沿。

  淳于棼看见自己的身体正躺茌东边廊檐下面,不由大为惊惧,不敢上前。两个使者大声吆喝着淳于棼的姓名,喊了几遍,躺在那儿的淳于棼忽然醒了过来,站在这里的淳于棼也瞬即消失了。

  他抬头一看,家里的僮仆正在打扫院子,两个朋友正坐在榻上洗脚,太阳光还斜照在西边的粉墙上,喝剩的酒还留在东窗下杯盏中。可是梦中的光阴却那么快,好像已经过了一生一世了。淳于棼感慨叹息,就叫两个朋友过来,把梦中的经历告诉他们。

  大家都很惊异。他俩就跟淳于棼走到屋外,找到了那棵大槐树下的洞穴,淳于棼指着说,“我在梦中闯进去的,就是这个洞。”两个朋友认为有狐狸或树妖在作怪。他们便叫仆人拿起斧头,砍掉树根上的枝桠,折去丛生的枝叶,想弄清楚洞穴里有些什么东西。

  挖了一丈多深,发现一个大洞,洞底豁然明亮,可以放得下一张床榻。那里堆积着一些泥土,看来像是城郭、楼台、宫殿的模样。里面聚集着千千万万个蚂蚁。中间有一座小台,红红的象朱砂,两个大蚂蚁住在台上,白色的翅膀,红色的头,全身大约三寸长,另外有几十个大蚂蚁在周围护卫着,边上的蚂蚁都不敢走近。不用说这就是国王和夫人了。这里也就是槐安国的京城啊。

  又挖到一个洞穴,上面距槐树向南的树枝有四丈左右的距离。洞里的通道曲折,中间方万的,也有土城小楼,里面也住着好些蚂蚁。这就是淳于棼担任太守的南柯郡。

  另外有个}同穴,在西边两丈光景,中间广大空洼,有点象地窖模样。里面有一只已经腐烂的乌龟,壳大得象一只斗。由于积雨潮湿,生长着一丛丛小草,倒也十分茂盛,几乎把整个壳都掩盖了。这就是淳于棼打过猎的灵龟山。

  还找到一个洞穴,在东边一丈多地方,老树根象龙蛇一般盘屈着,中间有个小土堆,高一尺光景,这就是淳于棼在盘龙冈安葬公主的坟墓了。

  淳于棼回想前事,心里是说不尽的感慨,看看发掘出来的洞穴,都跟梦里经历的一模一样。他不愿意两个朋友把它们毁坏了,立刻吩咐仍旧掩盖堵塞好。

  这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暴雨骤降。到天亮时一看,洞里的蚂蚁都已迁走,不知道到哪里去了。梦中听到的预言,“国家将有大祸,京城要迁移”,现在果然应验了。

  淳于棼又想到檀萝国来侵犯的事,再邀了那两个朋友出去寻找踪迹。在住宅东面一里地方,有一条早巳枯干的山涧,涧旁有一棵大檀树,树上爬满了藤萝,抬头不见天日。树边有个小洞穴,也有好些蚂蚁住在里面。原来这就是檀萝国。

  淳于棼又想起了槐安国的酒友周弁、田子华,他们已经有十天没有来往了,于是就赶去探望他们,才知道周弁已经害急病死了,田子华也病倒在床。

  南柯一梦,让淳于棼感到繁华消歇,世事沧桑,联想到人生在世,也不过转眼之间,因此皈依道教,戒绝酒色。过了三年,正是丁丑年,病死在家,恰好符合梦中父亲信里的话。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白水素女》

  谢端,是晋朝福建侯官这个地方的人。他很小的时候就父母双亡,又没有亲属,邻居们就轮流照顾他,把他养大。

  谢端十七八岁的时候,开始自己独立谋生。他生性忠厚,勤劳规矩,彬彬有礼,性格恭顺谨慎,从不涉足不道德的事,乡亲们都夸他是一个好后生,很喜欢他。但是因为家境不好,所以一直没有娶妻。乡亲们都可怜他、惦念他,共同谋划给他娶媳妇,却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

  所以有时候,谢端就很羞怯的说:“我如此贫穷,怎么能够讨得起老婆呢?”因此,他一直一个人过着孤单的生活。不过,这样也有好处,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他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谢端每天很早起床,去田里干活,直到太阳下山才收工,一日三餐就凑和着吃,晚上很晚才睡,在家里收拾家务。

  有天,他耕田回来,在城下发现一个大田螺,像三升的壶那么大,金光闪闪,十分耀眼夺目。他觉得这个田螺是个稀奇的东西,就把它拿回家去,放到瓮中,用清水养着它。

  谁料有一天,奇迹发生了!谢端干完活回到家,一进家门,就看见屋子里被打扫得干干净净,衣服被洗得清清爽爽,桌子上还摆着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谢端吃惊得瞪大了眼睛,心想:这是怎么回事?神仙下凡了吗?不管了,先吃饭吧。

  这以后一连十几天,谢瑞每天起来到野外种田,等他回到家,就看见自己家中摆着热气腾腾的食物,有吃的有喝的,有汤有水,好像是有人特意给他做的。他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心里想:“这一定是好心的隔壁大妈给我做的,我一定好好去谢谢她。”

  谢端为了感谢大妈,就特意去向邻人道谢。邻居们都觉得受之有愧,纷纷说:“我们为你做的一切并不是要你感谢我们,大家都是邻居,应该互相帮助。”谢端觉得邻居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又不好直接说,于是多次跑到别人家里,表达自己的谢意。

  两边都不明白所以然,终于谢端直接说清楚,想问到底是谁每天给自己做饭,请他不用再费心了。邻人们都笑着说:“你这个孩子,真是奇怪。你明明自己已经娶了媳妇,藏在屋

  里给你做饭,不但不让我们看她一眼,还说是我们帮你的忙,说我们给你做的饭呢,你给我们开什么玩笑?”谢端无话以对,心里纳闷,难以释怀。

  谢端感到十分的蹊跷,万分的惊讶,又找不出话可说,心里云山雾罩的,却不知其中缘故。他决定把这件事情搞清楚。

  为了弄清事情的端倪,有一天,天刚拂晓,谢端就像往常一样,出门去干活,天亮时悄悄地回来,在篱笆外偷偷地窥视自己的家,观察屋里的动静。

  他看见一个非常漂亮的年轻女子从养田螺的瓮中出来,到灶前,点起火,做起饭来。谢端看得真真切切,连忙飞快跑进门,直奔那个瓮边去看那个大田螺。

  可是瓮里自己捡回的大田螺只剩下个空壳。他就又跑到到灶下去找那个女子。

  那个女子没想到谢端会突然回来,一下子措手不及。她急忙想要回到瓮中去,却被谢端拦住走不了。

  谢端问那个女子说:“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给我做饭呢?”

  女子回答说:“我是天河中的白水素女,是天帝的女儿。天帝知道你从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很同情你,又见你克勤克俭,安分守己,所以派我下凡来帮助你。派我暂且给你看守房合,做饭做菜。十年之内,使你家中富裕。等你将来找到妻子时,我自当回去。那时我再回到天上去复命。可是现在我的使命还没完成,却被你如道了天机,我的身份已经暴露,就算你保证不讲出去,也难免会被别人知道,我不能再呆在这里了,我必须回到天庭去。”

  谢端恳求白水素女留下来,但是她说:“我现在已经不能再留在人间了。你今后自己做饭,也许会很辛苦操劳,但只要你勤于耕田劳作,打渔采药,就可以维持生活。我这个壳给你留下,用它贮存米谷,就不愁没有粮食吃了。’

  谢端再三请求她留下,她始终不肯。这时,天上忽然刮起风,下起雨,白水素女瞬间身形一收就离去了。

  白水素女留下的螺壳,有非常神奇的作用,放一点米谷在里面,就是满满一壳,不管用多少,米谷总不见少。谢端感激神女的恩德,特地为她造一座神像,逢年过节都去烧香拜谢。而他自己依靠勤劳的双手和神女的帮助,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家里丰衣足食,只不过没有大富大贵而已。几年之后,有个乡人看中谢端为人,就把女儿嫁给他。他娶了妻子,过上了美满幸福的日子。后来谢端做了官,官至县令、郡守。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僧孺遇仙》

  牛僧孺,字思黯,是现在甘肃临洮人。他的祖父牛绍,官至太常博士,职位非常显赫。他的父亲牛幼闻,仕途不怎么顺利,才当了一个小小的陕西省华县的县尉。牛僧孺在真元年间,考进士没考上,伤心失望地从京师回到宛叶一带。走到呜皋山下,已经很累了,牛僧孺就打算到大安一带的百姓家中住宿。当时天已黑了,牛僧孺在恍恍惚惚中,就迷了路,没找到大安。就只好往前走,又走了十多里地,才走上了一条很平坦的路。这个时候,牛僧孺已经筋疲力尽,饥肠辘辘,两条腿就像灌了铅一样,实在是迈不开步子了。就在路边的石头上,稍作休息。这时候,月亮从东边的树梢慢慢地飘过来,把一切照得清幽寂静,牛僧孺在月光中四处打量,不见附近有什么人家,不免有一点沮丧。

  忽然,他闻到有异常的气味,像一种贵重的香料点燃所发出的清幽。牛僧孺立刻加快脚步向前赶,也不觉得前方有多远了。渐渐看到了忽明忽暗的灯火,虽然微弱的很,可是,牛僧孺还是抱着一线希望,心想可能是村庄人家,便往前面急走。

  道路的尽头,没有村落,只有一个院子。不久,他到了一座房前,看那门和院子,看来无疑是个大户人家。朱门大户,门外蹲踞着两个很大的石狮子,还有条可以容马车驶进去的车道,很有气势。

  右个穿黄衣服的守门人看到牛僧孺走过来,远远地就招呼问到:“公子从什么地方来?”

  牛僧孺答道:“我叫牛僧孺,考进士没考上,本来想到大安的百姓家借宿,不料,天黑迷路,不知不觉就走错了路来到了这里。只求住一宿,没有别的要求。”

  这个时候,门里有个梳着小发髻的丫鬟出来了,问黄衣人:“你在门外跟谁说话?”

  黄衣人连声说道说:“有客人,有客人。”

  黄衣人进去报告,不一会儿出来,笑着对牛僧孺说:“请公子进去。”

  牛僧孺问黄衣人:“请问,这是谁家的大房子?”

  黄衣人笑而不答,说:“只管进去,用不着问。”牛僧孺跟着他走过十几道门,到了大殿。殿上有奕奕闪光的珠帘遮挡着,有穿着红衣黄衣的守门人好几百,站在台阶上。左右的人看见牛僧孺,一齐高喝道:“拜见!”牛僧孺连忙远远地行礼拜见了帘子后面的人,虽然说,隔着帘子,迷迷糊糊地看不清面孔,可是,牛僧孺还是能明显地感觉到这个人的儒雅秀丽的气质。

  帘子里有人说道:“我是汉文帝的母亲薄太后。这是一座庙宇,公子本不该来,为什么你这么晚了,还会来这里?”牛僧孺说:“臣的家在宛叶,从京师考试,不料名落孙山,只好打道回府。可是,走错了道,怕死在豺狼口中,斗胆请求保护性命。”

  他的话说完,太后命入卷起帘子,自己离开坐位说:“我是原先汉朝的老母,您是唐朝的名士,我们之间,原不是君臣关系,希望不要多礼。就上殿来见面吧!”太后穿着白色的绢衣,容貌美好,风姿绰约,年龄不显得很老。太后笑眯眯地慰问牛僧孺说:“走路不辛苦吗?”接着,还亲切地招呼他坐下。过了一顿饭的工夫,听到殿内传出笑声,太后说:“今天晚上风光宜人,月光如水,偶尔有两个女伴要来找我,况且又碰上嘉客,如此的天时地利,不可不搞一个盛大的聚会。”

  太后招呼左右的人:“委屈二位娘子出来见见秀才。”过了好久,有两个女子从殿中走来,随从有好几百人。在前面站着的那个人,水蛇一样的细腰,苹果一样的脸庞,头发很厚,没有化妆,穿着青色的衣服,约二十多岁。太后说:“这是高祖的戚夫人。”牛僧孺便遥遥下拜,夫人也颔首还礼。另一个女子,肌肉柔嫩,身姿稳重,面容舒展,姿态潇洒,光彩照映远近,穿得花花绿绿,上面刺绣着不少图案。年龄比太后要小些。太后说:“这是汉元帝的王嫱。”牛僧孺又像对戚夫人那样下拜,王嫱也还拜。

  等到各位坐到座位上之后,太后让穿紫衣的宦官说:“去把杨家、潘家的姑娘迎来!”牛僧孺暗自纳闷:所谓的杨家、潘家的姑娘是谁呢?过了好久,看见空中落下了五色云彩,并听到说笑声越来越近。太后说:“杨家的姑娘来了。”忽听到车水马龙的嘈杂声音,又看见罗绮锦绣,鲜明晃眼,眼睛都没工夫往旁边看;就看见有两位女子从云中走下来。牛僧孺站起来,立在旁边,看见前面的一个人细腰长眼,面貌很美丽。穿着黄色衣服,戴着嵌玉的帽子,年龄三十岁左右。太后说:“这是唐代的太真妃子。”牛僧孺就伏到地上拜见,就像臣子拜见妃子。太真谠:“我得罪了先帝,所以朝廷不把我列在后妃行列中,使用这样的礼节,不是太不实在了吗?不敢接受。”退了几步做了回拜。还有一个,肌肉丰满,眼神灵活,身体小巧,皮肤洁白,年龄极小,穿着宽大的衣服。太后说:“这是南齐时代的潘淑妃。”牛僧孺又像对待妃子那样拜见她。潘淑妃也远远地行拜了牛僧孺。

  过了一会儿,太后命令摆上酒席。不一会儿酒菜就送来了,又香甜,又干净,种类多得很,但都叫不出名来。牛僧孺只想填饱肚子,还没等饱,太后又叫人拿来了各种酒。那些吃喝的用具全都像当帝王的人家用的。太后对太真说:“你怎么很长时间不来看我?”太真表情很恭敬地回答说:“三郎玄宗常去华清池,我跟着侍候皇帝,所以来不了。”太后又对潘妃说:“你也不来,怎么回事?”潘妃掩着嘴笑得说不出话来。太真就看着潘妃回答说:“潘妃向我说,东昏侯放纵无忌,整天出去打猎她感到烦恼,所以不能时常来谒见。’

  太后接着又问牛僧孺:“现在的天子是谁?”牛僧孺回答说:“当今的皇帝是先帝的长子。”太真笑道:“沈婆的儿子做了天子了,太出奇了。”太后说:“是个什么样的君主?”牛僧孺回答说:“我身为一介书生,根本不可能了解国君的德行。”太后笑着说:“你不要疑虑太多,如道什么就说什么好了。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你就只管说好了。”牛僧孺说:“民间流传着吾皇圣武的说法。”太后连连点头称是。

  太后又命上酒并演奏音乐。奏乐的艺人都是年轻貌美的窈窕女子。酒轮了几圈儿,乐队也随着停止了演奏。太后请戚夫人弹琴,夫人在手指上戴上了玉环。它的光辉照到了四座。夫人拿过琴弹了起来,那琴声很哀怨。太后说:“牛秀才是偶然的机会来到这里,各位娘子又是偶尔来探望我,现在没有什么可以用来尽情表达平生的高兴。牛秀才当然是有才的读书人,为什么不各自做诗来表达心意呢?这不是很好的事吗?”于是交给每人一支笔和一些纸,稍过了一会儿,每个人的诗都做完了

  大家拿来一一品味,只见太后的诗写道:“月寝花官得奉君,至今犹愧管夫人。汉家旧是笙歌处,烟草几经秋复春。”大概的意思是说,月夜在佛寺中侍候君王睡觉,到现在觉得对不起管夫人,汉朝原来吹笙唱歌的地方,早已变为荒烟野草之地多年了。王嫱的诗是:“雪里穹庐不见春,汉衣虽旧泪痕新。如今最恨毛延寿,爱把丹青错画人。”这首诗歌的大概意思是说,雪地里的蒙古包那地方根本没有春天,牛僧孺仍旧穿着汉朝的衣服,不断伤心流泪,现在最恨的就是毛延寿,故意用颜料把人画走样。戚夫人的诗写的是:“自别汉宫休楚舞,不能妆粉恨君王。无金岂得迎商叟,吕氏何曾畏木疆。”这首诗歌的大意是,她自己自从离开汉朝宫殿再没跳楚地那种舞蹈,再不能梳妆打扮都怪君王,没有钱怎能请来商山四皓,吕氏哪里怕周勃他们呢?杨太真的诗是:“金钗堕地别君王,红泪流珠满御床。云雨马嵬分散后,骊官不复舞《霓裳》。”这首诗歌的大意说,金钗落到地上的时候,告别了唐玄宗,眼泪流满了御床,从马嵬兵变分开以后,骊山宫中现在没人跳《霓裳羽衣舞》了。潘妃的诗歌是这样写的:“秋月春风几度归,江山犹是业官非。东昏旧作莲花地,空想曾披金缕衣。”诗歌的大意是说,时间不断流逝,江山未改,旧官已面目全非,东昏侯原来曾建金莲花地方,还曾空想穿上金线的衣服。

  看了大家的诗作,太后再三邀请牛僧孺作诗,牛僧孺推辞不掉,便答应要求,作了一首诗:“香风引到大罗天,月地云阶拜}同仙。共道人间惆怅事,不知今夕是何年。”他的意思是说,一阵香风把牛僧孺引到了仙界,月光满地,云彩护阶,拜见洞天中的仙人,一起叙说人间伤心的事情,忘记了今晚上是哪一年。另有善于吹笛的一位女子,梳着短发,衣服很华丽,容貌也很美,而且很有魅力。是潘妃带来的,太后让她靠近自己坐着。不时让她吹笛子,也不断叫她喝酒。

  牛僧孺对她的身份暗自好奇,心里想:“这个人足谁呀?也没有自我介绍,太后也没有接见,真是奇怪。”太后好像看到了牛僧孺的心思,回过头来看着他,问道:“认识这个人吗?这是石家的绿珠啊。潘妃当作妹妹养着,所以潘妃与她一起来。”太后接着说:“绿珠怎么能没有诗呢?”绿珠于是表示了歉意,然后作了一首诗:“此日人非昔日人,笛声空怨赵王伦。红残翠碎花楼下,金谷千年更不春。”诗歌的大概意思是说,今天的人已不是从前的那个人,笛声白白怨恨赵王伦。当年跳楼而死,使金谷园永远失去了春光。写完诗后,酒又拿来了,绿珠一饮而尽,好像不胜其悲。

  太后说:“牛秀才从远处来,今晚上谁人跟他作伴?”戚夫人首先站起来推辞说:“儿子如意已经长大,当然不能相陪,也确实不该这样做。”潘妃也推辞说:“东昏侯认为玉儿身死去国,玉儿理所当然,不该辜负他。”绿珠推辞说:“石卫尉性格严厉急躁,他曾经斩下每人手行酒令。所以,今天就是死,也不可涉及淫乱的事。”太后说:“太真是本朝先帝的贵妃,与你做伴,更没有可能。”于是回头看着王嫱说:“昭君开始嫁给呼韩单于,后又作了株累弟单于的媳妇,本来是按自己的心意,再说严寒地方的胡鬼又能做什么?希望昭君不要推辞。”王嫱不回答,低眉羞涩怨恨。不一会各自回去怵息。牛僧孺被左右的人送到昭君的房中。一夜温存,不在话下。

  当天快要亮了的时候,太后身边侍候的人告诉牛僧孺早早起床,昭君垂泪握手,和他依依惜别,难合难分,那种绝望的感觉,使得牛僧孺徒生感伤。正在难合难分的时候,忽听外面有太后的命令,牛僧孺于是便出来见太后。太后说:“这儿不是郎君久留之地,应该赶快回去。马上就要分别了,希望不要忘了刚才的欢聚。”又吩咐侍从斟酒,为牛僧孺饯行。可是,由于场面悲凄,喝了两巡就停了。戚夫人、潘妃、绿珠、太真等人都流下了眼泪,牛僧孺终于辞别而去。太后让朱衣人送牛僧孺去大安。到达西道时,牛僧孺扭头一看,就找不到送行的人了。

  当时天才亮,牛僧孺到了大安里。讲述了自己昨天夜晚的神奇经历,又打听附近的显赫人家。那里人都摇摇头,说:“这里,荒山野岭的,没有什么人家。不过,距这十多里,有个薄后庙,供奉着一些泥的神仙罢了。”牛僧孺又返回去,看那庙宇,荒凉破败,根本进不去人,不是昨晚所见到的景象了。可牛僧孺衣服上的香味十多天也没散,牛僧孺一直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穆王西游》

  周穆王名字叫姬满,父亲是周昭王,母亲是房太后。昭王南巡耐死在途中,就立了穆王为周朝的国君。当时穆王已经五十岁了,他在位五十四年,一共活了一百零四岁。

  穆王年轻时就喜欢修炼成仙的道术,比他的父亲还喜欢玩耍作乐和到处巡游,常常幻想着学黄帝那样乘车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那时从西方极远的国度,来了一个变戏法的人,叫做化人。这人本领很大,能够在火焰中来去自如,毫发不伤,能站在半空中不掉下来,能把一座城市从东方搬到西方,又能毫无阻挡地穿墙进壁等等。

  穆王极其敬佩化人的本领,几乎把他看成是天神下凡,无微不至地招待他。可是这个古怪的化人,对于那些华丽的卧室、精美的佳肴、动听的音乐、娇艳的美女等等,一点也没有兴趣,在他看来,人间的东西都太鄙陋了。

  一天,他邀请穆王到他那里玩玩,好奇的穆王就答应了。

  化人伸出自己的一只衣袖,让穆王拉住了,然后腾空上升,一直到了半天云里,才停止下来。穆王由化人导引着,走到他住居的宫殿。化人的宫殿真是金碧辉煌,庄严华丽,到处装饰着璀璨的珍珠和温润的美玉。看到这样的宫殿,再和自己的比一比,穆王觉得十分惭愧。

  后来化人又请穆王再到一处,没有别的东西,只看见各种各样美丽的光影和色彩,把眼睛都看花了。又听见各种各样的音乐,把心思都震荡得迷乱了。这些色彩和音乐都非人间所有。

  穆王不敢久留,请求化人带他回去,化人甩手把穆王一推,穆王就从半空中坠落下来,一下子就醒了。张开眼睛一看,原来还好端端地坐在宫殿上,左右的侍从都是刚才见过的那些人,案上刚斟的酒里还冒着小泡沫,才端上的菜正冒着热气。穆王问侍从自己刚才在哪里?侍从们都十分惶恐,说天子并没到哪里去,只不过打了一个盹。

  旁边坐着的化人也说,我和您只是去仙界神游了一趟,实际上身体并没有移动。

  这一来更惹得穆王游兴大发,心想神游都这么有趣,那么真到各处去游玩一下,岂不是更有趣。于是就想敖法黄帝,乘车马游遍天下的名山大川。

  穆王遍寻天下好马和驾车者。这时,有一个叫造父的人,献给穆王八匹骏马。这八匹马来历不凡,它们原来是夸父山上的野马,是武王伐纣定了天下后,放在夸父山的战马的后代子孙,所以在野性中还保留着祖先的英武气概。

  造父在夸父山捕获了它们,加以驯养并且给它们取了名字,分别是:骅骝、绿耳、赤骥、白牺、渠黄、逾辉、盗骊、山子。它们有的奔跑起来能足不践土,有的则比飞鸟还快,有的一个晚上能跑万里,有的背上还生有翅膀,能在天空飞行等等。

  造父把八匹骏马献给周穆王以后,周穆王就叫人把这些马在东海岛的龙川附近养着。那里有一种草,名叫“龙刍”,普通马吃了这种草,一天都可望跑一千里,更何况神奇的骏马。古语说“一株龙刍,化为龙驹”,就是指东海岛的这种神奇的草而言的。

  造父不但善于养马,还善于驾马。他的驾车本领,是从他的老师泰豆那里学来的。泰豆先在空地上竖立了一些木桩,木桩与木桩之间的距离,刚刚能放下一只脚,泰豆就叫造父在这些木桩之间穿花似的或走或跑,或来或往,要做到完全

  不摔倒甚至连触都不触动它们一下。造父学了三天,就学会了。泰豆自愧不如,将自己的绝技——驾驭八匹骏马的车,也传授给了造父。

  从此穆王坐着八匹骏马拉的车,由当时最有名的驭手造父驾车,到各地游玩。在路上,穆王得到一只白狐狸一只黑貉子,用它们祭祀了河神。

  英俊的穆王欲周游天下,命人驾着八匹骏马,带着随从,向东进发。至孟津,渡黄河,沿太行山西麓向北挺进,直达阴山脚下;转而长途西行,绕河套,溯河源,登上祁连山;再西行数千里,来到西王母之国、西方的极地——昆仑。当他的车驶到弱水时,河里的鱼、龟、鳄鱼等自动为他搭起了浮桥。接着穆王登上了昆仑山,在天界的瑶池上拜见了西王母。高贵尊荣,容貌绝世。穆王手持白圭玄壁,而且为了表示友好,赠送白色丝绦一百匹、彩色丝绦一百匹。

  王母娘娘再三拜谢,接受了礼物。因为早已知道穆王要来,王母娘娘早就准备了丰盛的酒席,盛情地款待了穆王。一时间,鼓乐齐鸣,歌女们跳起了动人的舞蹈。喝的是蜂山石缝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树上的果实。在酒席上,西王母唱道:“天上飘着悠悠白云,道路啊漫长得无穷无尽。无数的高山大河把我们阻隔,从此一别将难通音信。然而你将长生不老,相信以后还能重逢。”

  穆王唱和说:“找回到神州故土以后,将使华夏各国都能和睦相处,使万民都过上平等富足的生活,到那时我会再来看望你。不会过三年时间,我就会再来到你的郊野看望你。”

  王母娘娘说:“自从我来到西方国土,就居住在这荒郊野外。和老虎豹子为伴,和乌鸦喜鹊共处。我恪守着为善之道,因为我是天帝的女儿呀。但是为什么百姓却要和你相分离呢?在一阵阵喧闹的鼓乐声中,我的心情却起伏荡漾。百姓的子孙后代,只有寄希望于青天了。”

  歌声真挚,琴声悠扬,周穆王也落下了几滴惜别之泪。

  辞别了王母娘娘,周穆王就登上日落之处的弁兹山。把和王母娘娘的会见记录下来,铭刻在弁兹山的石头上。石刻竖立在一棵大槐树旁边,题额为“西王母之山”。

  王母娘娘和周穆天子在这美丽的天山脚下演绎了一场缠绵隽永的爱情故事。但是,和天下所有悲情故事的结局一样,多情终为薄情负。穆天子口口声声答应王母一定会回来迎娶她,结果却杳如黄鹤一去不复返,再没了音讯,害得王母娘娘在瑶池边望穿秋水,饮恨终生。于是就有了唐朝诗人的这首爱情挽歌:“瑶池阿姆倚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

  也许是因为王母娘娘因怀恨穆王的负情而嫉妒天下所有的男欢女爱,所以才会如此狠毒地拆散《天仙醌》里的董永和七仙女,用银河隔断相爱的牛郎和织女。总之是使有情人不能成眷属。

  后来祭父从郑圃赶来拜见穆王,报告说徐偃造反作乱。穆王急忙回到国里平复了战乱。过了三年,穆王又出行于原野,到了山西的雷首山和太行山,然后又回到周朝的都城镐京。当时令尹喜已经跋涉过流沙和草地到了终南山之北,周穆王也追随着他走过的路,请来了隐士尹辄、杜冲,他俩都住在草地树上搭的屋子里,周穆王也来和他们同住,他们的住处被称为“楼观”。后来祭父从郑圃赶来拜见穆王,报告说徐偃造反作乱,穆王才又回到国里平复了作乱,使社稷平安。穆王登昆仑山时,喝的是蜂山石缝中的甘泉,吃的是玉树上的果实,又登上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全部得到了腾云飞升的道术。他之所以还以凡人的形象在世间出现,是想现身说道,告诉人们修炼的结果。何况穆王喝的是玉石制成的膏浆,吃的昆仑山上的甜雪,还有素莲、黑枣、碧藕、白桔等仙果,怎能不延年益寿、长生不老呢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嵩岳梦游》

  三礼的田醪很有文采,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和他的朋友邓韶相类似。他们都是因为人太老实,不能把优点显示出来。田谬的家住在洛阳。元和年间癸巳那一年中秋节的晚上,田谬携带酒具,傍晚从建春门出来,准备和好朋友邓韶去郊外赏月赏桂。田谬走了二三里地,在中途遇到了邓韶,邓韶也携带着酒具从东边走来。两个人在路边停下马,还没有决定住哪里去。这时又有两个书生骑着青白色的马,也从建春门那边出来。他们与田谬、邓韶作揖见礼,然后说:“二位君子带着酒具,莫非是寻找今天晚上赏月的地方吗?我们有个庄园,水筑台榭在洛阳一带是出名的,往东南走离这几里地,倘能调转马头一同前往,敝人不胜荣幸。”

  田醪、邓韶对两位书生的邀请很满意,就跟着他们前往。问两位书生的姓名,都被这两位书生用别的话岔开。走了几里地,月亮已经升起在半空了。到了一小门。刚进去时觉得很荒凉,又走了几百步,就有特别的香味迎面扑来,真是到了仙境了。那里泉水和瀑布交流,松树和桂花夹道。奇花异草,明烛照耀如同白昼;俊鸟腾飞,和天上的明月相辉映。田谬、邓韶连连称叹。

  二人要求传杯痛饮。书生问道:“您的酒器中酒的味道怎么样?”田谬、邓韶回答说:“我们带的是乾和五酿。即便上清官里的佳酿,估计也不比这种酒的味道好。”书生说:“我有瑞露酒,是提取百花甘露精炼而成,不知与您的美酒,哪个更好?”于是对随从的小童说:“折一支烛夜花,倒给二位先生品尝品尝。”烛夜花每枝四朵,深红色,花形圆如小瓶,直径三寸多,绿叶形似酒杯,触碰它还有余香。小童把花折来,在众人中一共传饮数巡。花汁的味道又甜又香,美酒的昧道又烈又醇,夹杂在一起,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喝完了酒,这两个书生又带着二人往东南走,过了几里来到一个门前。书生揖请二位客人下马,又用酒杯装上了烛夜花中剩下的瑞露酒,赏给从者每人一杯。这些侍从们都喝得大醉,各自停步于门外。书生于是领着二位客人入内,这时就有几十只鸾鸟仙鹤腾舞着来迎接。迈步向前走,花更多了,酒味更美了。那里的百花都散发着芳香,把花枝压得低垂于路旁。凡是经过池馆堂榭,全都陈设着盛筵,好象等待什么人的样子,只是不留田谬、邓韶去坐。田谬、邓韶喝多了,走得又很疲倦,要求暂时小憩。

  书生说:“坐一坐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对您二位不

  利罢了。”田醪、邓韶连忙惊问其中的缘故。

  书生说:“今天晚上,天上群仙在这座山岳聚会。因为您知礼仪请您引导升降。这都是群仙的座位,尘世间的凡人不宜触动啊。”说完,就看见正北花烛在天空绵亘不断,仙乐使天空沸腾起来。在金堤之上停驻着云母做的双车,在瑶幄之内摆设着水晶做的果盘。群仙正演奏着《霓裳羽衣曲》。书生向前走进,命田谬、邓韶给夫人行礼,夫人掀开帷幕笑着说:“下界的人却能懂得礼仪,然而衣服食物的气味还是这样的熏人,不可让他们靠近贵婿。可以各赏他们薰髓酒一杯。”

  田谬、邓韶领赏喝完薰髓酒,觉得肌肤温润,渐渐与平常人不同,呼吸都有奇异的香气。夫人问身边侍者:“是谁把他们召来的?”回答说:“卫符卿、李八百。”夫人说:“那就令这两个童子接待。”于是二童把田谬、邓韶领到神仙的背后纵目观看。田谬问童子说:“主持仪式的人是谁?”童子回答说:“刘纲。”田谬又问:“充当侍者的是谁?”回答说:“茅盈。”问:“东邻弹筝击筑的女子是谁?”回答说:“麻姑、陶自然。”他们又问帷幄之中坐着的夫人是谁?童子回答说是西王母。二人不胜惊愕,感觉是实实在在的来到了神仙的世界。

  不一会儿,有一人驾鹤而来,王母说:“刘君久望。”有玉支问道:“赞礼的人来没来?”于是把田谬、邓韶领进去,站在碧玉堂下左边。刘君笑着说:“刚才由于莲花峰士奏章的缘故,事情必须决断处置因此耽搁。还有许多客人没来,怎么说久望呢?”王母说:“奏章言事的人所为何事?”刘君说:“浮梁县令祈求延长寿命。因为他这个人凭贿赂当官,以苛刻残酷的办法处理政务,在办案上生私情,没有遵循古人的忠恕之道,惟独在财产上拼命钻营,巧取豪夺的办法层出不穷,自己给自己留下覆灭的结果,因而折损余寿。但因莲花峰士屈从于他的意旨,把他的奏章写得很恳切,特请您将浮梁县令的死限再延五年。”田谬问:“刘君是谁?”一个童子回答说:“是汉朝天子。”

  过后,又有一个人驾着黄龙,带着黄色有铃铛的龙旗,以笙歌为前导,以嫔嫡为后队,到了王母的瑶幄下。王母又问道:“李君为什么来迟了?”李君回答说:“因为下令让龙神安排水旱的计划,兴雨弥漫淮蔡,用以歼灭妖逆。”汉帝说:“对老百姓怎么办?”李君说:“天帝也有这个疑问,我一道表章就解决他的疑惑了。”汉帝说:“可以让我听一听你的表章内容吗?”李君说:“不能全部记住,只略举大纲吧。那道表章大意是:某县的一个人,德政通及千万百姓,治理百姓履行职责,该深则深,该薄则薄,不敢怠误荒废,不敢劳动雨师之车。平定中夏巴蜀的妖孽,不费天府。扫荡东吴上党的妖孽,大部分被廓清,只有一方还处在不祥的氛围中。如果让岁时丰收,人心安定,这就养肥了群丑。只要庄稼歉收,灾害发作,一定使人心摇动。如此老百姓就会群起而攻之,可以席卷全国,灾祸就会殃及三州的逆党。安定天下疾苦的百姓,这样的功劳是最大的,所受的损害也最小。因此,烦请龙神前来施水,厉鬼前来行灾,由此天诛,以资天下百姓的战力。”汉帝说:“表章很好,既已允许,可以提前祝贺诛除妖孽了。”书生告诉田谬、邓韶:“这个人就是开元天宝年间太平天子李隆基。”

  不久,又听到仙乐从空中传来,手擎红色符节的人在前面大声说:“穆天子来了,奏乐!“群仙都站起来,王母也离开座位拜迎,两个皇帝也降阶出迎,然后一起入帷幄之中环坐而饮。王母说:“为何不把老轩辕拉来?”穆天子说:“他今天晚上主持月官的宴席,因此来不了。”王母又说:“瑶池一别之后,山谷几经变迁移动,刚才来时观看洛阳东城,已变成土丘废墟了。定鼎门的西路,转眼间又变为热闹的市朝。而人们的名利思想还像旧时一样,可悲可叹哪!”接着,穆王把酒,请王母唱歌。

  王母就用珊瑚钩敲击玉盘而唱道:“劝君酒,为君悲。”又吟诵说:“自从频见市朝改,无复瑶池晏乐心。”王母持杯,穆天子唱道:“奉君酒,休叹市朝非。早知无复瑶池兴,悔驾骅骝草草归。”唱完以后,与王母回忆以前二人瑶池会时的旧事。于是又重新歌唱一段。二人都相互的唱和祝酒。一会儿,汉帝又说:“我听说丁令威能唱歌。”就命左右之人去把他召来。丁令威来到,汉帝又派子晋吹笙来伴奏。丁令威唱道:“月照骊山露泣花,似悲仙帝早升遐。至今犹有长生鹿,时绕温泉望翠华。”汉帝持杯良久,感慨良久。王母娘娘说:“应该把叶静能召来,让他唱一曲时下的事。”一会儿,叶静能也来到,跪着给各位神仙敬酒,又引吭高歌。歌唱完了,唐玄宗凄惨良久,诸仙也觉得惨然。

  于是黄龙持杯,也在车前殍了又拜致祝词。接着,西王母赏赐众人礼品,鲛绡的织物五千匹,海人的文锦三千端,琉璃琥珀器皿一百床,明月般的骊珠各十斛,众神欣喜领赏。一会儿,进献法膳,共几十道美味佳肴,连田踢、邓韶也借了光。田谬、邓韶饮了酒。这时有仙女捧着玉箱,托着红纸和笔砚而来,请写催汝诗。于是刘纲作诗写道:“玉为质兮花为颜,蝉为鬓兮云为鬟。何劳傅粉兮施渥丹,早出娉婷兮缥缈间。”于是茅盈作诗写道:“水晶帐开银烛明,风摇珠飒连云清。休匀红粉饰花态,早驾双鸾朝玉京。”巢父作诗写道:“三星在天银河回,人间曙色东方来。玉苗琼蕊亦宜夜,莫使一花冲晓开。”这些诗送进帷幄以后,就听里面有环佩响动的声音。于是就有几十位玉女引领仙郎入帐,召田醪、邓韶去执行礼仪。

  礼仪完毕,两个书生又领着田谬、邓韶向夫人辞行,夫人说:“不是没有最好的宝物可以赠送给你们,只不过你们没有力量携带罢了。”于是各赏他们延寿酒一杯,说:“可以增添人间三十年的寿命。”又命卫符卿等领着他俩回人间,不要让他们归途寂寞。于是两个童子领着田谬、邓韶离去。一路上二童又折烛夜花给他俩倒瑞露酒喝,二人每走一步都恋恋不合。卫符卿对田谬、邓韶说:“夫人白昼升天,让鸾鸟仙鹤驾车,这样的事情,只是在于长期积习罢了。积累仁德而又胸蕴才学,却始终不能享受爵禄,我不相信这样的事。倘若您能够跳出尘缘的牢笼,能够解脱世俗的桎梏,从现在开始十五年后,我在三十六峰等待您,希望您二位在人间珍重自爱,咱们后会有期。”

  和两位神仙依依惜别之后,田谬、邓韶又从来时的东门出来,双方握手告别。分别以后,只不过走了四五步,再回过头看,哪里还有什么神仙和侍童的踪迹?只有嵩山巍然耸立,直刺青天。他们找到一条砍柴人走出的小路,沿路回来。等到回到家里,已过去一年多了。而家里人因为他们二人杳无音信,都以为他们死了,为他们招魂下葬北亡B山原野之中,坟上的草已经老了。于是田谬、邓韶就抛弃家室,一同进入少室山,再也没有消息了。

有关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一、共工怒触不周山

  据传说,颛顼(Zhuān Xū)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住在)子帝五(今河南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

  但是颛顼也办过不合情理的事情。有这么一条律令就是他定的:规定妇女在路上和男子相遇,必须避让一旁;如果不这样做,就被拉到十字路口打一顿。这条法律虽然是传说,但是说明了在颛顼那个时期,由于生产方式的变化,男子成了氏族中的主导力量,妇女的地位己经低于男子,父系氏族社会过取代了母系氏族社会,男子在社会上的权威已经确立。

  与颛顼同时,有个部落领袖,叫做共工氏。传说他是二人首蛇身,长着满头的赤发,他的坐骑是两条龙。(出场就很有神话色彩)

  据说共工氏姓姜,是炎帝的后代(一个是炎帝的,一个是黄帝的)。他的部落在现在今天的河南北部。他对农耕很重视,尤其对水利工作更是抓紧,发明了筑堤蓄水的办法。那个时候,人类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水的利用是至关重要的(注意与后文联系哦)。共工氏是神农氏(神农氏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农业发展做成重大贡献的人)以后,又一个为发展农业生产做出过贡献的人。

  共工有个儿子叫后土(好熟悉的名字!注意与后文联系),对农业也很精通。他们为了发展农业生产,把水利的事办好,就一起考察了部落的土地情况,发现有的地方地势太高,田地浇水很费力;有的地方地势太低,容易被淹。由于这些原因,非常不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共工氏制订了一个计划,把土地的高处的土运去垫高低地,认为挖下洼地垫高可以扩大耕种面积,高地去平,利于水利灌溉,对发展农业生产大有好处。

  颛顼部不赞成共工氏的做法。颛顼认为,在部族中至高无上的权威是自己,整个部族应当只听从他一个人的号令,共工氏是不能自作主张的。他用这样做会让上天发怒为理由,反对共工氏实行他的计划。于是,颛顼与共工氏之间发生了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表面上是对治土、治水的争论,实际上是对部族领导权的争夺。(这是统治者经常用的方法,为了一己之私,不顾整体利益)

  要说这两个人比起来,力气上,共工氏要强;论机智,他却不如颛顼。颛顼利用鬼神的说法,煽动部落民众,叫他们不要相信共工氏。当时的人对自然知识缺少了解,对鬼神之事都极为相信,不少人上了颛顼的当,认为共工氏一平整土地,真的会触怒鬼神,引来灾难,因此颛顼得到了多数民众的支持。(落后就要挨打呀,而且是自己打了自己嘴巴子)

  共工氏不能得到民众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坚信自己的计划是正确的,坚决不肯妥协。为了天下人民的利益,他决心不惜牺牲自己,用生命去殉自己的事业。他来到不周山(今昆仑山),想把不周山的峰顶撞下来,来表示自己的坚强决心。(为了众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让我想起一句话——我爱生命,但更爱真理!)

  共工氏驾起飞龙,来到半空,猛地一下撞向不周山。雾时间,一声震天巨响,只见不周山被共工氏猛然一撞,立即拦腰折断,整个山体轰隆隆地崩塌下来。天地之间发生巨变,天空中,日月星辰都变了位置;大地上,山川移动,河川变流。原来这不周山是天地之间的支柱,天柱折断了,使得系着大地的绳子也崩断了,只见大地向东南方向塌陷。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因为天空向西北方向倾倒,日月星辰就每天都从东边升起,向西边降落;因为大地向东南塌陷,大江大河的水就都奔腾向东,流入东边的大海里去了。(这就是神话了!充满了想象色彩)

  共工氏英勇的行为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在他死后,人们奉他为水师 (司水利之神),他的儿子后土也被人们奉为社神(即土地神),后来人们发誓时说"苍天后土在上",就谈的是他,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的敬重。(在此应验之前要求注意的地方!)

  关于共工氏和颛顼争夺帝位,怒撞不周山的传说,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在那时我们的祖先尚不知如何解释各种各样的自然现象,不了解和掌握自然规律,因此在自然面前是那样的无力,因此把各种疑惑归之于神的存在,自然之力被形象化,人格化。所以创造了神话传说,歌颂心目中的英雄,也就塑造出了神话中盘古、女娲、黄帝等等传奇人物来。

  至于传说中的共工氏,当然并不一定实有其事,然而他那种勇敢、坚强,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的大无畏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尽管前边所讲的神话和传说是后人的臆想和艺术加工,但在反映原始社会的某些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接近历史的真实,象部落首领的被神化,就反映了原来是服务于部落的首领转化成了高踞于社会之上的权力。原始社会也就开始有了阶段的分化。

  二、女娲补天

  中国上古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这就是女娲。据说天地开辟以后,大地上虽然有了山川、湖泊、花草鸟兽,可是还没有人类的踪迹。大母神女娲想创造一种新的生命,于是她抓起了地上的黄土,仿照自己映在水中的形貌,揉团捏成一个个小人的形状。这些泥人一放到地面上,就有了生命,活蹦乱跳,女娲给他们取名叫做“人”就这样,她用黄泥捏造了许多男男女女的人。但是用手捏人毕竟速度太慢,于是女娲顺利拿起一截草绳,搅拌上深黄的泥浆向地面挥洒,结果泥点溅落的地方,也都变成一个个话蹦乱跳的人。于是大地上到处都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女娲还使男女相配,叫他们自己生育后代,一代一代绵延。在神话中女娲不单是创造人类的始祖母,而且是最早的婚姻之神。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宇宙突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大变动,半边天空坍塌下来,露出一个个可怕的黑窟窿,地上也也出现一道道巨大的裂口,山林燃起炎炎烈火,地底喷涌出滔滔洪水,各种猛兽、恶禽、怪蟒纷纷窜出来危害人类。女娲见人类遭受这样惨烈的灾祸,就全力补修天地。她先在灌河中挑选许许五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一个个补好。又杀了一只大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竖在大地四方,把天空支撑起来。接着杀了黑龙,赶走各种恶食禽猛兽,用芦苇灰阻塞了横流的洪水。从此灾难得以平息,人类得到拯救,人世间又有了欣欣向荣的景象。为了让人类更愉快地生活,女娲还造了一种名叫“笙簧”的乐器,使人们在劳作之余进行娱乐。女娲是产生的母系氏族社会的神话人物。这个神话,反映出当时人类对自身起源和自然现象的天真认识。至今在我国西南的苗族、侗族中还流传着女娲的神话传说,并把她作为本民族的始祖加以崇拜。

  三、女娲造人

  最初的人类是哪里来的?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有这方面的老神话,认为人是神造出来的。我们中华民族也有类似的神话,那就是女娲抟士造人的故事。

  传说女娲是从大地里生长出来的女神,人首蛇身,神通非常广大。她是怎样造人的呢?有一种说法,说她跟众神合作,共同创造了人。《淮南子.说林训》上说:"天神黄帝在造人时决定男女性别,天神上骈负责造出人的耳朵和眼睛,天神桑林专管造出人的手足四脚。这样来造人,尽管一天有多次化育(女娲七十化),可是毕竟速度太慢了些。于是女娲便想出个新办法,用手抟黄土造人。她将黄土加上水和成泥,在手中揉搓着,捏成了一个个小泥娃娃。说也奇怪,这些小东西刚一放在地上,就活了起来。女娲很高兴,用辛勤的劳动,不断地创造了自己的儿女。可是这样,一个一个地捏,还是太费力气:于是她又想出一个更简便的办法,把一箱荆条编成的大绳,放在黄泥上一甩,甩出来的泥点立刻变成了一个个小人,大地不久便出现了一群群活蹦乱跳的男男女女了。伟大的女神就这样造出了千百万的儿女,让大地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4 蚩尤之戰

  黃帝與炎帝都是大有功於人民的兩個大的部落首領。由於各有自己的利益和主張,彼此之間離心離德,終於釀成了一場大戰。炎帝以火為進攻武器,而黃帝則以熊、羆、狼、豹、虎等猛獸為前鋒,以鵰、鶡、鷹、鳶等凶禽作旗幟,雙方在阪泉之野展開一場惡鬥,直戰得血流成河。結果是黃帝戰勝了炎帝。後來黃帝又懾服了東西南北四帝,取得了中央天帝的地位。傳說黃帝長有四張臉,可同時看到四面八方,所以無論發生什麼事情,都逃不過他的眼睛。還有一個名叫"后土"的臣子輔佐他,這后土手執繩子,管制四方。在黃帝的統治下,原始社會變得井然有序,獲得了暫時的和平和發展。

  5 刑天=形夭

  刑天為炎帝近臣,自炎帝敗於阪泉,刑天一直伴隨左右,居於南方。蚩尤起兵復仇被黃帝削平,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刑天吞不下這口氣,他一人手執利斧,直殺到中央天帝的宮門之前。黃帝也不是好惹的,他親自披褂出戰,雙方殺得天昏地暗。刑天終於不敵,被黃帝斬下了頭顱。黃帝把它的頭顱埋在常羊山裏。沒了頭顱的刑天卻突然立起身來,把胸前的兩個乳頭當作一雙眼睛,把肚臍當作嘴巴,左手握盾,右手持斧,向著天空猛劈狠砍,戰鬥不止。

  這正是: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6 夸父逐日

  在北方一座叫做"成都載天"的大山上,有一個巨人名夸父。他的耳朵上掛著兩條黃蛇,手裏握著兩條黃蛇,魯莽而神勇,他是大神"后土"之子"信"所生的兒子。

  有一天,夸父忽發奇想,要去追趕太陽,和太陽賽跑,甚至把太陽逮住。說幹就幹,他邁開長腿,朝著正向西方傾斜的太陽奔去,一瞬間就越野跑出一千里,一直把太陽追到禺穀。當夸父逼近太陽的時候,突然感到口渴極了,就趕忙跑到黃河、渭河去喝水。兩條河都喝乾了,口渴還是止不住,他又向北方跑去,想要喝大澤裏的水。大澤又叫"瀚海",十分寬廣,水倒是夠他喝的,可是他還沒跑到目的地,在半路上就渴死了。在他手裏的拐杖落下的地方,長出了一片青翠茂密的桃樹林,這延綿千里的桃樹林為後來的人們提供了清涼隱蔽之所。

  7 精衛填海

  女娃是炎帝的女兒。有一次她到東海遊玩,海上忽然起了風濤,她不幸被淹死在海裏。死後她的靈魂化作了一隻鳥,形狀像烏鴉,頭上有花紋,嘴白而腳紅,名叫"精衛",住在北方的發鳩山上。她悲恨年輕的生命被無情的海濤吞沒,因此常常口含西山的小石子、小樹枝,投到東海裏去,要想把大海填平。

  一隻小鳥,含一些小石子,就想把大海填平,可見她是多麼的悲憤,又是多麼的壯烈。誰不欽佩她堅韌的毅力?誰不傷念這美麗的生命

  8 羿射九日

  在帝堯統治的時代,天上十個太陽一起出現,猛烈的陽光無情地燒焦了土地上的稻麥莊稼,曬死了樹木花草。人們沒有食物,饑餓乏力。而猛獸凶禽也由於環境惡化食物短缺四出為害,以人為食。人間的帝王堯日日夜夜向上天禱告、呼救,於是天帝命令他最勇敢的一個神射手"羿"下界除害。羿長得虎背狼腰,配上天帝所賜的彤弓素箭,十分威猛。他與妻子嫦娥一起降臨人間。

  羿來到原野上,輕舒猿臂,彎弓搭箭,對著天上的十個太陽,一連發出了九枝流星一般的利箭。只聽得颼颼的風聲,箭箭中的,九個太陽紛紛墜地,天地間頓時清涼下來。羿十分高興,正想鏟滅最後一個太陽,只見匆匆趕來的帝堯急忙向他擺手,堯說:"萬物生長離不開太陽,留下一個吧!"羿恍然大悟,收回了弓箭。地上萬民感謝羿的巨大功德,但是十個太陽都是天帝的兒子,羿殺死了九個,也得罪了天帝,所以他只好留在人間了。

  9伯鯀息壤治水

  帝堯時代有過一次大洪水,持續時間至少有二十二年。堯憂心如焚,大家向他推薦了一個叫"鯀"的天神來治水。他是黃帝的孫子,他父親的名字叫駱明。鯀用築堤修壩的辦法來阻擋洪水,開頭有些效果,但不久就被四處潰決的堤壩弄得焦頭爛額。鯀正在思考時,一隻貓頭鷹和一隻烏龜走過來對他說:何不從天庭盜些息壤出來?息壤,就是一種常生不息的土壤,只要弄一點出來投向大地,馬上就會生長加多,積成山,堆成堤,洪水還怕不能堵住麼?聽了這條妙計,鯀連夜飛上天庭偷取息壤,不待天明,就開始用它來修補堤壩了。果然有效,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但在洪水就要平息的時候,息壤被盜之事讓天帝知道了,他勃然大怒,派火神祝融下凡把鯀殺死,奪回息壤。洪水於是又再度漫延開來,天下萬民又處在一片"苦海"之中。

  鯀的屍體躺在羽山上,三年不腐。他的腹中正孕育著新的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將完成父親未竟之志。

  鯀入羽淵

  10 大禹治水

  鯀的屍體三年不腐,用他的精魂孕育出一個新生命,這就是他的兒子禹。禹出生時,頭上長一對堅利的角,形狀是一條虯龍。禹逕上天庭,請求天帝准許他代父治水,以解民困。天帝不但答應了,還派了應龍等大小天神幫助他。禹一方面指揮群龍劈山開路把水引到大海裏去,一方面用天帝賜給他的息壤到處填土,把人類居住的土地加高了,有的地方更聳了起來,成為四方的名山。在他的熱誠感動下,黃河之神河伯送給他一幅治水的地圖──河圖,大神伏羲送給他一支量度大地的工具──玉簡。禹為了平息洪水,周歷了九州土地,天下萬國,終年在外勞碌奔波,三過家門而不入。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洪災終於消滅了,人們又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

  11

  盘古开天地

  我们人类的祖先,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古时候流传着一个盘古开天地的神话,说的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宇宙不过是混混沌沌的一团气,里面没有光,没有声音。这时候,出了一个盘古氏,用大斧把这一团混沌劈了开来。轻的清的气往上浮,就成了天;重的浊的气往下沉,就成了地。以后,天每天高出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氏本人也每天长高了一丈。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就很高很高,地就很厚很厚,盘古氏当然也成了顶天立地的巨人。后来,盘古氏死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胡子变成了星星,嘴里最后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雾,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身上的肉变成了土地,四肢变成了山脉,血液变成了江河,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万物欣欣向荣起来,才有了现在这个鸟语花香的美丽世界。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神话。

  神话毕竟只是神话,现在谁也不会相信真有这样的事。但是人们喜欢这个神话,一谈起历史,常常说从“盘古开天地”起。这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征服自然的伟大气魄和丰富的创造力。那么,人类历史究竟应该从哪儿说起呢?后来,科学发达了,人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化石,证明人类最早的祖先是一种从古猿转变而来的猿人。我国科学工作者在祖国各地先后发掘了许多猿人的遗骨和遗物的化石,可以看到我们祖国境内最早的原始人,已经有一百万年以上的历史。像云南发现的元谋猿人,大约有一百七十万年历史;陕西出土的蓝田猿人,大约有八十万年历史;拿有名的北京猿人来说,也有四五十万年的历史了。这里,我们就从北京猿人说起。北京猿人生活在周口店一带。那时候,中国北方的气候比现在温和湿润。山上山下,生长着树林、灌木和丰茂的野草。凶猛的虎、豹、狼、熊等野兽,出没在树林和山野中。那里还生长着大象、犀(音xī)牛和梅花鹿。猿人的力气比不上这些凶猛的野兽,但是他们和任何动物根本不同的地方,就是猿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这种工具十分简单,一件是木棒,一件是石头。木棒,树林里多的是,但它是经过人砍削的;石头呢,是经过人工砸打过的,虽然很粗糙,但毕竟是人制造的工具。他们就是用这种简单的工具来采集果子,挖植物的根茎吃。他们还用木棒、石器来同野兽作斗争,猎取食物。但是,这种工具毕竟太简陋了,他们获取的食物是很有限的,靠单个人的力量,没法生活下去,只好过着群居的生活,共同劳动,共同对付猛兽的侵袭。这种人群就叫原始人群。

  几十万年过去了,猿人在艰苦的斗争中进化了。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发现另一种原始人的遗迹。这种原始人的样子,已经和现代人没有什么两样。我们把他们叫做“山顶洞人”。山顶洞人的劳动工具有了很大的改进,他们不但能够把石头砸成石斧、石锤,而且还把野兽的骨头磨制成骨针。别看这一枚小小的骨针,在那时候,人们能磨制骨针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了骨针,人们可以把兽皮缝成衣服,不像北京猿人时期那样赤身裸体。山顶洞人过的也是群居生活。但他们的群居生活已经按照血统关系固定下来。一个集体的成员都是共同祖先生下来的,也就是同一氏族的人。这样,人类社会就进入了氏族公社时期了。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这十个太阳都是天帝的儿子,喜爱一起在天空中玩耍,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天帝,他派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叫后羿把他的儿子们吓回来,顺便剿灭横行的禽兽。

  后羿携着妻子冷美人嫦娥下到凡界,看到千里焦土、遍地枯骨,听到百姓对太阳的诅咒,气得后羿怒火中烧,对着天上弯弓搭箭、作势欲射,可十个太阳却有恃无恐,依然嬉戏,后羿心头那把无名业火高三千丈,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使出平生绝艺连环箭法,一连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但杀了天帝的儿子,天帝怪罪于他,把他和嫦娥贬到凡间做了凡人。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后羿觉得对不起嫦娥,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并说:“天上等级森严,在人间倒也逍遥自在。不过凡人终将一死,若要长生,就必须渡弱水,翻火山,登上昆仑,去向西王母求取不死灵药。”

  后羿凭着盖世神功、超人意志,越过炎山、弱水,攀上悬崖峭壁,来到昆仑山顶。西王母钦佩后羿的作为,同情他的遭遇,但仙药只剩一颗,便说:“不死药是用不死数结的不死果炼得,不死数三千年开一次花,三千年结一次果,炼药又需三千年。现仅剩一颗,两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一人独食即能升天成仙。”

  后羿回来和妻子嫦娥商议想找个吉日分食,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当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娥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娥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是说嫦娥经受不住天上生活的诱惑,趁后羿外出狩猎,独自吞食了不死药,嫦娥由于背弃了丈夫,怕天庭诸神嘲笑,就投奔月亮女神常羲,想在月宫暂且安身。可是月宫空无一人,出奇的冷清,她在漫漫长夜中咀嚼孤独、悔恨的滋味,慢慢地变成了月精白蛤蟆,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九色鹿

  恒河旁边,住着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它的角像雪一样白。九色鹿每天到河边吃草喝水,这儿有它的一个好朋友,那是一只乌鸦。

  有一天,一个人不小心掉进了河里。九色鹿看到了,赶快跑到河边,不顾危险,掉进河里去,把那个人救上岸来了。那人要谢九色鹿,九色鹿摇摇头说:“我救你,不是为了叫你谢我。你回去吧,只要你不告诉大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那个人说:“一定、一定,我什么也不告诉人家。”说完话,就回去了。

  这个国家的王后,一天夜里做了个奇怪的梦,看见一头鹿,它的毛有九种颜色,他的角像雪一样白。她醒来对国王说:“我要九色鹿,拿它的皮做坐垫,您快给我找来。要不,我就要死了。”

  国王告诉全国的老百姓:谁能找到九色鹿,就分给他半个国家,还给他满满一盆金子。

  可是谁也没见过九色鹿,谁也不知道九色鹿在哪儿,只有一个人,就是九色鹿救了他的那个人知道。他想:“这下可好了,我可以有满满一盆金子,还分到半个国家呢!”他跑到王宫里,让国王带上兵马和他一起去捉九色鹿。

  这天,九色鹿正伏在地上打瞌睡,它的好朋友,就是那只乌鸦,站在树枝上,看见远远问那个人:“九色鹿救了你,你为什么反而要害他呢?”

  那个人说不出话来。

  国王叫他的士兵让开一条路,把九色鹿放了,并且下了个命令:“以后,谁也不许来捉九色鹿。”那个人呢?他没有拿到满盆的金子。也没有分到半个国家。国王叫士兵把他绑起来,仍到恒河里去了。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什刹海的传说

  什刹海在北京鼓楼的西南方,宽阔的水面,四面种着高大的柳树、槐树、杨树,风景好极啦。什刹海夏天可以划船,冬天可以滑冰。解放后,政府又把什刹海彻底挖了一下子,又在岸边上建立了水泥栏杆,把古老的什刹海打扮得更美丽了。什刹海的刹字,在北京人嘴里念快了,就跟“季”、“价”、“窖”差不多了,因为这个,就有了活财神沈万三(原来北京西便门外有一座“白云观”,庙观里的“财神殿”,据道士说:财神老爷就是北京的“活财神沈万三”。另外传说:沈是元朝末年苏州人,名叫沈富,号叫仲荣。因为他在弟兄里行三,所以人都叫他沈万三。沈万三很有钱,是当年江南第一个有钱的人,明朝朱元璋做了皇帝,打算扩建南京城墙,又没有那么多钱,沈万三抢头替皇帝修了三座城门,皇帝朱元璋心里很嫉妒这个有钱的沈万三,后来,抓个差错,就把沈万三杀了。这是南京的故事。沈万三没到过北京,可是北京却流传了沈万三的故事。)挖十窖银子的民间传说。

  提起沈万三来,老北京人没有不知道他的,他是“活财神”。活财神应该是很有钱的了,可是他手里一个钱也没有,穷得连衣服都穿不整齐,那么,他怎么会叫活财神呢?他呀,他能知道地下哪里埋着金子,哪里埋着银子。那么,他怎么不挖点金子、挖点银子,换换衣裳呢?不行,沈万三平常说不出来哪里有金子,哪里有银子,要想跟沈万三要金子、银子,得狠狠地打他,把他打急啦,他胡乱一指哪里,挖吧,准有银子,也许是金子,并且,打得越厉害,从他指的地方挖出的金银就越多,这么,人都叫他“活财神”。

  可是,谁肯打他呢!他家里的人,不忍打他,一般老百姓呢,又没有平白无事打人的道理。这样,沈万三跟那些不肯打他的人,就都穷得吃不饱饭,穿不整齐衣裳。这一天,皇帝要修建北京城了,皇帝又不愿意把他库里的钱拿出来,就跟大臣们商量“就地取材”的办法,大臣们说:“这一片苦海幽州,哪能弄出这么多钱呢!”皇帝说:“没法子也得想法子!”后来,有人把活财神沈万三的事,告诉了皇帝,皇帝高兴了,吩咐马上把沈万三给抓来。

  官兵奉了皇帝的“圣旨”,飞快地跑到沈万三家门口,等到了沈家门前,官儿也笑啦,兵也笑啦,原来是一个很破旧的小门,一个兵乐着说:“活财神就住这么个小门儿呀!”官儿说:“甭管他门儿的大小,只要把沈万三抓到了,咱们就交差啦。”一个兵上前敲了几下门,就见从里边出来一个老头儿,身量不很高,穿着一身破裤褂,他问:“你们这些人找谁呀?”“找沈万三。”老头儿说:“我就叫沈万三。找我有什么事呀?”官儿说:“皇帝叫我们找你,你跟着我们走吧。”沈万三知道不去是不行的,就跟着这些官兵见皇帝去啦。

  皇帝正在殿上等着沈万三呢,官儿上来回禀皇帝说:“奉旨抓到沈万三,现在殿外等候。”“把他带上来。”沈万三上殿见了皇帝,皇帝一瞧沈万三,心里就犯了嘀咕:就是这么个穷老头子呀?他会是活财神?靠不住吧!“有错拿的没错放的”,这是老规矩,问问他吧:“你叫沈万三吗?”“我叫沈万三。”“你知道哪里有金子,哪里有银子吗?”沈万三说:“我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皇帝急啦:“你不知道哪里有金银,你为什么叫活财神?”沈万三说:“那是旁人那么叫我的,我不是活财神。”皇帝发了火,一拍桌子,说:“你这是妖言惑众,你是妖人呀!”皇帝吩咐武士说:“把这个妖人拉下去,给我狠狠地打!”武士把沈万三拉到殿下,推翻了就打,沈万三刚一挨打的时候,嘴里还嚷:“我不是妖人呀!别打啦!”武士说:“只要你说出来哪里埋着金银,就不打你啦。”沈万三喊着说:“我不知道哪里有金银呀!”“不知道就打。”唰!唰!唰!直打得沈万三肉都翻花啦,血都流出来啦,这时候,沈万三喊了一句:“别打啦,我知道哪儿有银子。”武士住了手,回禀了皇帝,皇帝说:“带他挖去,挖不出银子来,再打!”沈万三带着官兵,走到一块空地上,往下一指,说:“你们就在这里挖吧。”果然,挖出来十窖银子来,说故事的人,说的真详细,说这十窖银子,一窖是四十八万两,总共四百八十万两。北京城修起来啦,这埋银子的地方,就成了大坑啦,大坑后来有了水,就叫了“十窖海”。

  北京城修起来以后,皇帝还是贪心不足,他想得到更多的金子,更多的银子,就又把活财神沈万三抓来啦。这回,皇帝更凶恶啦,见着沈万三,马上一瞪眼,大声向武士们说:“给我加劲打这个妖人,非打出他九缸金子,十八窖银子来不可!”沈万三又被打了个死去活来,打得他真急啦,就又带着一帮官兵,出了安定门,往西北走了不太远,又是一片大空地,沈万三说:“这里有九缸金子,十八窖银子,可是得有开窖的钥匙,钥匙是什么呢?是马兰花,你们找吧。”

  这帮官兵一想:野外空地上,还能没有马兰花吗?官儿下了一个令:“赶快找马兰花!”说也奇怪,这么大片空地上,连一根马兰花的苗儿也没有。这时候,官儿也火儿啦,大声地喝斥沈万三说:“你这打不死的妖人,你知道这儿没有马兰花,却偏说马兰花是开九缸十八窖的钥匙,你不想活啦!走!咱们见皇帝去!”官兵把沈万三又带到了皇帝那里,皇帝知道了这回事,更气恼啦,只吼了一句:“把这个贼妖徒,给我往死里打!”武士们看着皇帝的脸色,紧一阵慢一阵地打那沈万三,他们盼着沈万三说出九缸十八窖的另外的钥匙来,好让他们的皇帝高兴。没想到,沈万三岁数大啦,挨了一回又一回的打,实在受不了啦,只听得一声咯儿喽!沈万三两眼一翻,两腿一伸,活财神就变成死财神啦。九缸十八窖的钥匙,到底没找着。后来,这块地方做了给皇帝练兵的教军场,也没找着这把钥匙。现在,这块地方盖了大楼,也没找着这把钥匙。可是,直到今天,人们还说着教场没有马兰花,没有马兰花就开不了九缸十八窖哩!

  孔雀公主与傣族王子

  1000多年前,奔流不息的澜沧江边,盛开着101朵花;茫茫的大森林里,有101个国家。在这101个国家中,最美丽、最富饶和治理得最好的是勐董板,即人人都向往的孔雀国。据说,孔雀国位于茫茫森林边缘,那里的山最绿,水最清,花最清,花最香,人也长得最漂亮,并且每个人都有一件孔雀羽衣,穿在身上便可以飞,在这个国家里,人人有事做,个个有饭吃,没有吵架,没有盗窃大人知书达理,小孩天真活泼,村村寨寨和睦相处,官家百姓都以善待人,这样美的地方,谁不称赞,谁不喜欢,谁不向往!

  孔雀国王和孔雀王后是两位慈祥的老人,他们共同生育一七个女儿,被称为孔雀七公主。孔雀七公主长得一模一样,每隔七天,她们便要告示别父母,飞到金湖里洗一次澡。金湖坐落在茫茫森林里,隐藏在绿色群山之间,湖的上空云雾缭绕,在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湖面宽阔无比,一片碧波,像一面镶着宝石的明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四周的鲜花绿叶,孔雀七公主每次飞到这金湖里洗澡,都十分快乐,总想多玩一阵,但又担心父王母后挂念,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去。

  一天,她们照例来到金湖里,七姐妹游呀游呀一会儿潜力入水底,一会儿浮出水面,一会儿相互泼水,一会儿相互追逐,玩得十分开心,差点儿忘了回家,当她们想起父母正在焦急等待,急忙近回岸边穿衣时,最小的妹妹孔雀七公主南穆娜的羽衣却不见了!她们找遍了周围的草地,也找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呀,茫茫森林无人迹,难道是天神盗走了?孔雀七公主哪里知道,盗走羽衣的不是天神,而是勐板加王子召树屯。召树屯王子七天前带领随从到森林里打猎,为追逐一只金鹿来到这碧波荡漾的金湖边,看见孔雀七公主正在金湖里洗澡,那美丽的身影、花一样的笑容,深深地迷住了他,他一见钟情,爱上了最小的七公主南穆娜,可是,正当他想唱一首情歌表达爱意时,孔雀七公主穿上羽衣飞走了。

  王子一片茫然,站在湖边发呆,此时,王子的好朋友神龙看出了他的心思,急忙跑来对他说,“七天以后,孔雀七公主还会再来的。你可以在湖边搭一个树棚,住在那里,耐心等待。等到孔雀七公主再飞来洗澡时,你便悄悄走过去,取走羽衣,这样她便无法飞走,你就有机会表达爱情了。”

  王子召树屯按照神龙的安排,搭了个树棚,在里面等了七天七夜。到了第七天早晨,像一道彩虹,孔雀七公主果然又飞来洗澡了!云雾弥漫的金湖立即金黄色光闪闪,七姐妹脱下衣裙像七朵睡莲飘入湖中。王子召树屯想起好朋友神龙的话,悄悄地从树棚里走出来,取走了年纪最小的七公主南穆娜的羽衣,此刻,孔雀七姐妹已经洗完澡,踏上绿茵茵的湖边,六个姐姐已穿好衣服,正在慌慌张张地帮助小妹妹寻找羽衣,王子召树屯的心返而有点不安起来。“不能让她们太着急!”他从容地从树棚里出来,走到七公主南穆娜身边,很有礼貌地作了道歉,说明自已取走羽衣并无恶习意,而是为了表达爱慕之情,南穆娜公主台头一看,见召树屯王子英俊魁梧,容貌像宝石般闪光,心想,:这不是普普通通的人,一定是个有理想,有智慧而又心地善良的青年。不觉一见钟情,也深深地爱上召树屯。于是,两颗纯洁的心碰在一起,两股甘甜的水流在一起,俩人都用明亮的眼睛交流了相互爱慕之情。六个姐姐见小妹妹爱上了召树屯,不知如何是好,更加焦急,一次又一次催促小妹妹快点从召树屯手中接过羽衣,飞回孔雀宫殿。可是,孔雀七公主却一动也不动,微低着头,默默地站着,她已把占燃爱情之火的心,交给了召树屯王子,无法再离开她,六个姐妹明白:善,能使人献出一切财富去帮助他人;爱,能使人产生巨大力量去创造幸福。她们了解小妹妹的心,理解小妹妹的爱。六个姐姐都认为:不能拆散已经交了心的恋人,不能毁掉刚刚建好的花园。于是由大姐姐作主,同意将小妹妹南穆若娜留在召树屯身边。召树屯和南穆若娜立即双手合十,感谢六位姐姐成全了俩的爱情。六个姐姐姐又一次向小妹妹祝福后,挥泪告别,飞回孔雀国去了。

  召树屯与孔雀公的结婚大典刚结束,边境便函爆发了战争,为了保卫国家的安全和百姓的生命财产,召树屯告别新婚的妻子,带领士兵到前线抗击敌人。临行前,他一再嘱咐妻子:“请多保重,如果感到寂寞孤单时,可回忆我们在金湖边相见的情景,这样,爱神就会飞到身边,给你无限力量与温暖。”孔雀公主牢牢记住丈夫的话。人间既洋溢着幸福,也充满了灾难。当召树屯一离开心爱的妻子,灾难就落在孔雀公主南穆若娜的头上,负责祭祀的摩祜拉在国王面前诌会飞的孔雀以主为“妖女”是她给勐板加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恶毒地说,“只有用孔雀公主的血祭勐板加的神灵,勐板加才会消除灾难。”老国王不明真相,误码听了摩祜拉的谗言,决定忍痛处死自己的儿媳——孔雀公主。这突然降临的灾难,令孔雀公主南穆娜十分伤心,她并不怕死,但决不能被冤枉而死。那么如何才能掊离危险呢?美联社丽善良的孔雀公主在次冷静地思索着。当士兵将她押到刑场时,她猛然想起丈夫临走时的嘱咐:“如果你感到寂寞孤单时,或回忆在金湖边相遇的情景,这样你就会获得无限力量和温暧。”哦,有了!正是在金湖边召树屯取走了羽衣,一想到这里,她立即翩翩起舞,飞离地面,在天空向勐板加的头人和百姓告别之后,便飞回自己的家乡——勐董板孔雀国去了。打败了入侵的敌人,召树屯王子凯旋归来,一走进宫殿,就听到妻子南穆若娜被诌害的消息,十分悲痛。父王为了安慰他,把全勐板最漂亮的姑娘都召到宫里,任由他挑选一个做一个做妻子。但召树屯一生只爱孔雀公主,不会再娶加外的女人。他决心要去寻找妻子,哪怕孔雀国远在天边,沿途有无数艰难险阻,他也要去。爱情使他产生巨大的力量。召树屯挎上战刀,毅然离开了宫殿,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寻找爱妻的路途。他走了999天,在神猴和神龙的帮助下,从巨蟒身上越过了能熔化刀剑的黑河,翻过了像风车不断旋着的大风山,终于到达了孔雀公主的家乡——孔雀国。

  爱情的力量最终战胜了邪恶势力,失散的夫妻又团圆了。此时,满天彩霞。孔雀国的所有男人都有为纯洁的爱情而欢呼,所有姑娘都为夫妻团圆而起舞。在孔雀国住了一段时间,召树屯便告别岳父岳母和孔雀国的所有臣民,治国有方,勐板加年年风调雨顺,丰衣足食,全勐的百姓都说,这都是美丽善善良的孔雀公主带来的。

  从此,傣族人民更加崇拜孔雀,热爱孔雀,把孔雀视为吉祥幸福的象征。由于这一缘故,又派生出一系例习俗:赕佛的时候,教徒们喜欢把朝佛的更多保佑和恩赐;家里添了女儿,你父母亲喜欢起个孔雀的名字,希望女儿的心灵有如孔雀公主一样纯洁;在城镇里,人们常常在主要的街道塑上一尊孔雀公主的雕像,认为吉祥的孔雀会给城镇带来繁荣和昌盛。

  生肖的传说

  据说,古时候,人们是没有生肖的。十二生肖是后来玉帝给排定的。

  玉帝为了给人们排定生肖,决定在天廷里召开一个上肖大会。他给各种动物发了道开会的圣旨。

  那时候,猫和老鼠是很要好的朋友。它们生活在一起,像兄弟一样。开上肖大会的圣旨送到了猫和老鼠那里,它们都很高兴,决定一起去参加。猫很会打瞌睡,它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开会前一天,就预先和老鼠打了招呼。

  “鼠弟!你知道我是很会打瞌睡的。”猫大爷客气地说,“明天去上肖的时候,倘使我睡着了,你叫我一下好不好?”

  老鼠拍着胸脯说:“你放心睡好啦!到时候我会叫醒你的!”

  猫大爷说了声“谢谢你。”就抹抹胡子,放心睡着了。可是,第二天早晨,老鼠很早起来,吃过早饭,独个儿上天廷去了。对正在熟睡的猫,它一声也没有叫。

  住在清水潭里的龙哥哥,这天也得到了开上肖大会的通知。龙是生得很威武的:浑身有亮晶晶的鳞甲,加上一个大鼻子和一把又粗又长的大胡子。它想:这一次选生肖,自己非被选上不可。但是龙哥哥有个美中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头上光秃秃的,缺少一对美丽的角。它想:如果我再有一对美丽的角,那该有多好啊!想呀想的,它就打定主意,决心要借一对角来戴上。

  正巧!它从清水潭里钻出来一看,就看见一只大公鸡,挺着胸脯,在岸边踱方步。那时候,公鸡头上是有一对大角的。龙哥哥一见,高兴极了,连忙游过去,向公鸡扫呼:“鸡公公!明天我要上肖去,把你的角借我戴一戴好吗?”

  鸡公公回答说:“啊呀,龙哥哥!真对不起,明天我也要上肖去呢!”

  龙哥哥说:“鸡公公,你的头太小了,戴上这么一对大角,实在很不相称,还是借给我戴吧!你看我这个光头,多么需要一对像你一样的角啊!”

  就在这时候,从石头缝里钻出来一条蜈蚣。蜈蚣是很爱管闲事的。它听了龙哥哥的话,插嘴说:“鸡公公!你就把角借给龙哥哥用一回吧。如果你不放心,我来做保人,怎么样?”

  鸡公公想了一想,自己就是没有这一对角,也够漂亮了,就答应由蜈蚣做保人,把角借给龙哥哥。

  第二天,天廷里就开了一个盛大的上肖大会,各种动物都到齐了。玉帝在动物中选出了牛、马羊、狗、猪、兔子、老虎、龙、蛇、猴子、鸡、老鼠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玉帝为什么只挑这几种动物呢?譬如:挑了鸡,为什么不要鸭子?挑了老虎,为什么不要狮子?他到底是根据什么挑选的?这些,我们一点也不知道。

  挑选出十二种动物以后,还有一个麻烦的问题,就是排定先后的次序。

  当时,在这件事情上有了争执。特别是由谁领头的问题,议论纷纷。玉帝说:“你们中间牛最大,就让牛领头做第一肖吧!”

  大家都满意,连老虎也赞成。不料小小的老鼠却翘起大拇指说:“应该说,我比牛还要大!每次,我在人们面前一出现,他们就叫起来说:‘啊呀!这个老鼠真大!’却从来也没有听见人说过:‘啊呀,这头牛真大!’可见在人们的心目中,我实在比牛大!”

  老鼠这一番话,简直把玉帝弄糊涂了。玉帝说:“难道真有这样的事吗?我看不见得吧?”

  猴子和马都说老鼠胡吹。但是老鼠理直气壮地说:“你们要是不相信,可以试一试!”

  鸡、狗、兔、羊等都同意试一试,玉帝也同意了,他就带了十二种动物到人间去。

  事情真如老鼠所说的一样,当大水牛在人们面前走过的时候,人们纷纷议论说:这头牛真大。这时,狡猾的老鼠突然爬到牛背上去,用两脚直立起来。人们一见牛背上的老鼠,果然立即就惊呼起来:“啊呀,这只老鼠真大!”

  玉帝亲耳听见了人们的惊呼。他皱皱眉头,无可奈何地说:“好吧,既然人们都说老鼠大,我就让老鼠做第一肖。至于牛,就屈尊第二吧!”

  这样就算确定下来了。现在的十二生肖就这是样:老鼠是第一肖,牛是第二肖。

  老鼠做了第一肖,得意洋洋地回来了。睡眼蒙胧的猫看见了,奇怪地问道:“鼠弟,怎么啦?今天没有开上肖大会吗?”

  老鼠神气活现地回答道:“你还在做梦呢!上肖大会早已开过了,有十二种动物上了肖,我是第一名!”

  猫大爷着实吃了一惊,圆睁着两眼,问道:“那你为什么没叫我一道去?”

  老鼠轻描淡写地回答道:“忘记了!”

  猫大爷气得胡子根根翘起,大声嚷道:“小东西,你不讲信用!你不是亲口答应叫醒我的吗?要不然,我也不会放胆睡着。你害我误了一件大事,我要跟你算账!”

  老鼠一点也不肯认错。它满不在乎地说:“哼,有什么账可算呢?叫你,是情分,不叫你,是本分。我又不是你的跟班!”

  这一下可把猫大爷气坏了。它“呼哧呼哧”地喘着气,突然把牙齿一磨,“呼”的扑上去,咬住老鼠的头颈。老鼠只把后腿弹了两下,“唧唧”叫了两声,就断了气。

  从此,猫和老鼠就成了死对头,直到现在还是这样。

  再说鸡公公开了上肖大会回来,一肚子不高兴。它想:玉帝把龙哥哥排在自己前面,很可能和那对角有关系。它决定把那对角讨回来。

  鸡公公走到清水潭边,看见龙哥哥正在兴高采烈地在那里游水,它就很有礼貌地说:“龙哥哥,请你把角还给我吧!”

  龙哥哥一听,吃了惊,不知所措地说:“啊呀,鸡公公!你要角做什么呢?说实在的,你没有角,看起来比长着角更美丽。可是对我说来,一对角是多么需要啊!”

  鸡公公听了,很不高兴地说:“龙哥哥,不管你多么需要角,可是借了人家的东西,总是要还的呀!”

  龙哥哥一时答不上来。它沉吟了一下,忽然很有礼貌地对鸡公公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鸡公公!现在我要休息去了。这件事,我们以后再谈吧!”说完,不等鸡公公回话,就一个闷子,钻到水底下去了。

  鸡公公又气又恨,拍着翅膀,在清水潭边拚命地叫喊:“龙哥哥,角还我!龙哥哥,角还我!……”可是龙哥哥躲在潭底睡大觉,理也不理。

  鸡公公叫喊了半天,喉咙也叫哑了,力也乏了。它无法可想,决定去找保人蜈蚣说话。

  鸡公公在乱石堆里找到蜈蚣,把龙哥哥不肯还角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一遍,最后说:“蜈蚣叔叔,你是保人,这件事你不能不管。”

  蜈蚣昂着头想了半天,慢吞吞地说:“我想龙哥哥会把角还给你的。如果,它真的不肯还,那么,我也没有办法可想。鸡公公,你是明白的,它躲在水里,叫我怎么去找它呢?”

  鸡公公气得满面通红,说:“可是当时你是自愿做保人的呀!难道有这种保人吗?出了事情就不负责任了!”

  蜈蚣也发急说:“鸡公公,那可不能这样说。当初你借角给它,完全出于自愿。我插上来,不过做个太平保人罢了。再说,我当初做保的时候,也想不到龙哥哥会不讲信用的。要是我能预料到这一点,也就不会给它做保了。”

  “那你说怎么办呢?”鸡公公压住火气问。

  “我说吗?我说它要是真不肯还,你就只好自认晦气了。这也只怪你自己当初没有三思而行,太鲁莽了些。”蜈蚣说。

  “怪我自己?”鸡公公瞪着眼睛逼进了一步问。

  “当然,首先应该怪你自己没有三思而行。”不知死活的蜈蚣回答说。

  鸡公公气得满脸通红了。它伸长了颈,一下子就啄住蜈蚣的脑像,甩了几下,吞到肚子里去了。

  从那时起,每到夏天,我们就常常看见公鸡在院子里啄蜈蚣吃。并且每天天一亮,鸡公公就想起了它失去的角,总要放开喉咙大叫几声:“龙哥哥,角还我……”

  月下老人的传说

  唐朝时候,有一为名叫韦固的人,有一次,他到宋城去旅行,住宿在南店里。

  一天晚上,韦固在街上闲逛,看到月光之下有一各老人席地而坐,正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而他身编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的大布袋。

  韦固很好奇的过去问他说:“老伯伯,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

  那老人回答说:“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以后更加好奇,就再问说:“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又是做什么用的呢?”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不管男女双方式仇人或距离很远,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他们就一定会和好,并且结成夫妻。”

  韦固听了,自然不会相信,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但是他对这古怪的老人,仍旧充满了好奇,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老人已经站起来,带着他的书和袋子,向米市走去,韦固也就跟着他走。

  到了米市,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过来,老人便对韦固说:“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还便是你将来的妻子。”

  韦固听了很生气,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便叫佳奴去把那小女孩杀掉,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刺了女孩一刀以后,就立刻跑了。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却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光阴似箭,转眼十四年过去了,这时韦固以找到满意的对象,即将结婚。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人长得很漂亮,只是没间有一道疤痕。韦固觉得非常奇怪,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为什么他的眉兼有疤痕呢?”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说来令人气愤,十四年前在宋城,有一天保母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有一个狂徒,竟然无缘无故的刺了她一刀,幸好没有生命危险,只留下这道伤疤,真是不幸中的大幸呢!”

  韦固听了,愣了一下,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的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他想: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小女孩?于是便很紧张的追问说:“那保母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且问得蹊跷,便反问他说:“不错,是个盲妇,可是,你怎么会知道呢?”

  韦固证实了这各式时候,真是惊讶极了,一时间答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平静下来,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是,全盘说出。

  王泰听了,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月下老人的话,并非开玩笑,他们的姻缘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妇两更加珍惜这段婚姻,过着恩爱的生活。

  不久这件事传到宋城,当地的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便把南店改为“订婚店”。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白娘子的传说

  小青在深山里练功夫,也不知练了多少年,看看自己的本事练得差不多了,就赶回杭州来,寻法海和尚报仇。

  这时候,法海和尚还在看守着雷峰塔。小青寻到净慈寺,就跟他在南屏山下大战起来。他们打了三日三夜,小青越战越猛,法海和尚只累得“呼哧呼哧”直喘气。两人从净慈寺前打到雷峰塔下,小青挥起一剑,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雷峰塔倒坍了,白娘子从塔里跳出来,和小青一道围打法海和尚。法海和尚本来就已支撑不住,如今再添了个白娘子,哪里还敌得过!只好且战且退,想找个机会逃走。他心包慌忙地,退到西湖边,没防一脚踏了空,“扑通!”跌进西湖里去了。

  白娘子见法海和尚掉在西湖里,便从头上拔下一股金钗,迎风一晃,变成一面小小的令旗。小青接过令旗,举过头顶倒摇三摇,西湖里的水便一下子干了。湖底朝了天,法海和尚东躲西藏,找不着一个稳当的地方。最后,他看见螃蟹的肚脐下有一丝缝隙,便一头钻了进去。螃蟹把肚脐一缩,法海和尚就被关在里面了。

  法海和尚被关在螃蟹肚子里,从此再也出不来啦。原先,螃蟹是直着走路的,自从肚子里钻进了那横行霸道的法海和尚,就再也直走不得,只好横着爬行了。直到今天,我们吃螃蟹的时候,揭开它的背壳,还能在里面找到这个躲着的秃头和尚哩!

中国古代神话故事

  中国流传着很多神话传说,都是是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爱情憧憬,一起来看看这些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吧!

  天将救人间

  很久以前,有一天,玉皇大帝在天宫呆烦了,便命手下打开天门,想欣赏一下人间景象。他向下一看,只见大地上山青青,水绿绿,百花争艳,处处传来欢歌笑语。

  玉皇大帝看着看着,竟吹直了胡子,瞪圆了眼睛,气愤愤地说:“原先,总觉得天宫是最美好的,哪里想到,下界竟超过了我们天上。”于是,他连天宫也没有回,便发出一道圣旨,命手下的一员天将,速速去放一把火把人间烧光。那位天将怎敢违背玉帝的旨意,只得离开天宫,直奔人间。

  他来到人间一看,人间的生活和天宫截然不同。人们的美好生活,不是依靠别人的血汗获得的,而是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换来的,他非常羡慕过这样的日子。但这位天将知道,违背了玉皇大帝的旨意,就有被杀头的危险。他反复地想了又想,最后他决心牺牲自己保住美好的人间。

  他拿定主意后,便回到天宫禀明玉皇大帝说:“已经遵照旨意把人间放火统统烧光了。”玉皇大帝听了,哈哈大笑说:“谁最幸福?只有我玉皇大帝;哪里最美好?只有这超越人间的天堂。”

  过了一段时间,玉皇大帝又坐得气闷了。他忽然想起了被毁灭的人间,就想看看大地上的一片瓦砾,来解除内心的烦闷。随从们扶他来到天门前,打开天门一看,只见大地比原来更加繁荣,人们的生活更加美满了。玉皇大帝气得快要疯了。大吼着:“胆大的东西,难道你吃了熊心,吞了豹胆,竟胆敢违抗我的旨意!”立刻吩咐左右侍从们,把那位天将押上天庭,不问青红皂白,推出去砍了头。

  那位善良的天将虽然被玉皇大帝杀了,可是,他那拯救人间的心并没有死。他的一滴鲜血掉在大地上,被一个老和尚看见了,于是用大红色的绸子把这滴血包了起来。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傍晚,那滴血变成了一个小娃娃,他痛哭着告诉人们:“明天晚上,专横不讲道理的玉皇大帝要派一员天将来到人间,把人间烧毁。快去告诉所有的人们,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点起火把,要接连不断地点三个晚上,这样就能迷住玉皇大帝的眼睛,逃过这一次大劫难。”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普天下,大家都知道了玉皇大帝要派人来烧毁人间。于是,人们都按着那个小娃娃的指点,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燃起了用松树枝扎成的火把;火把一点着,便发出了熊熊的火焰。一天、两天、三天,人间大地上,烈火熊熊,一直烧了整整三个夜晚。

  专横的玉皇大帝,亲眼看到人间燃起了大火,才“满意”地笑了。回到天宫睡觉去。

  女娲升天的故事

  女娲历尽辛苦,好不容易把天补好、把地填平了,使灾祸平息,人类又获得了新生。大地上欣欣向荣,春夏秋冬依序而过,天气随季节的变换而发生改变。世界上的恶禽猛兽相继死去,剩下的也都改变了性情,非常驯善,成了人类的朋友。

  人们丰衣足食,过着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人们把吃不完的粮食放在田间地头,根本无须放到仓库里,因为人人都有,谁也不会去拿别人的。刚生下来的婴儿,人们干脆就把他们放在树上大鸟的巢里,孩子和鸟儿一起玩耍,睡在鸟巢里,树被风儿吹得摇来摆去,就像天然的摇篮一样。老虎豹子也不伤人,孩子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扯着它们的尾巴玩。就连人们踩在大蟒身上,它也只是打个滚翻到一旁去,根本不会对人的行为动怒。那时,可真是人类的“黄金时代”。

  女娲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类生活得如此美好,很是欣慰。为了让人类能更快乐些,她还制造了一种叫芦笙的乐器。这种芦笙一吹便可以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来,它的形状像凤鸟的尾巴,有十三只管子,插在半个葫芦里面。女娲把芦笙送给孩子们,孩子们一吹起它,便会禁不住跟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起来,有了芦笙,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了。

  女娲制造的芦笙,时至今日还有人在吹奏着。在我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这种芦笙与青年男女们的纯真爱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每年的春天,当桃花盛开的时候,在月光明媚、天朗无云的夜晚,人们便来到平坦的地面上,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吹起悠扬的芦笙,围成圈子,唱歌跳舞。他们或是两人对舞,或是男的吹着芦笙在前面引导,女的摇着响铃在后面跟随,跳到情投意合的时候,便成了最亲密的人。

  女娲看到人类安居乐业了,忽然感觉到了劳累,需要休息休息了。于是,她登上雷车,驾起飞龙,让白螭在前面开路,让腾龙在后面跟随,黄雀簇拥着她的车子,天地神灵前呼后拥地围在她车子周围,护送着他上天去了。

  女娲这时十分欣慰,她回想着自己所做过的一切:用黄泥创造了人类,给大地带来了生机,使自己不再孤独寂寞,历尽千辛万苦补天、填地、杀黑龙、收洪水……在回忆中,她乘龙驾云,不知不觉间已升到了九重天顶。进了天门,来到天廷,向天帝把自己所做的工作报告了一遍。

  从此以后,女娲便在天廷住下了!她像位隐士一样悄悄地生活着。她从不居功自傲,更不炫耀自己的功绩。她把这一切都归功于大自然,她觉得自己只不过是顺应着自然的意愿,为人类做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事情。

  神女峰的神话故事

  人人都知道,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喜玛拉雅山脉的珠穆朗玛峰。可是你知道吗?很久很久以前,那里是一片浩瀚的大海,终年四季如春,是一片富足美丽的乐土。

  突然有一天,从黑云里钻出了一条长着五个脑袋的恶龙,尖利的牙齿,血红的眼睛,可怕极了。

  岸边森林里的动物们惊慌地四处逃跑。恶龙扑了个空,生气地甩动着尾巴,掀起了滔天巨浪,把这一片森林洗劫一空。

  可是,五头龙并不罢休,动物们逃到哪里,它就把大水带到哪里。不几天,美丽的乐园变成了浊浪滚滚的大海。

  动物们都想除掉这条恶龙,但是谁又能敌得过它呢

  正在这时,从海面上飘来五朵瑰丽的云彩,云朵落下,变成了五个美丽的神女----祥寿、翠颜、贞慧、冠咏和施仁。她们披着雪白的仙衣,就像五朵洁白的雪莲。

  飞禽走兽们惊喜地叫起来,含着眼泪向她们顶礼膜拜。

  “神母呀,你们看看,五头恶龙把我们害得好苦呀!”

  祥寿神女说:“大家不要哭了,我们就是为这件事来的。”

  原来,这五头恶龙因为触犯了天条,才逃到了人间。但是,它不思悔改,仍然继续作恶。现在,它正趴在山坡上睡大觉,发出了雷鸣般的鼾声。

  五位神女拔下头上的灵簪,化作五把亮闪闪的宝剑,愤怒地刺向恶龙。刀光落处,五颗头纷纷落地。

  恶龙再也不会作孽了。五位仙女手挥拂帚,退尽了大水,恢复了大地美丽富足的原貌。

  神女们惩治了恶龙以后,化作五座高峰,永远留在了喜玛拉雅山。这就是翠颜仙女峰(也就是珠穆朗玛峰)、祥寿仙女峰、贞慧仙女峰、冠咏仙女峰和施仁仙女峰。今天,当地的藏民们还把这五座山峰称为“神女峰”呢。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读书的意义议论文800字高三

有关勇气成功的名人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