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分享育儿经验心得

  一、冷处理

  面对幼儿一些无原则的要求,家长要坚持不同意或不理会,让幼儿放任的哭,待幼儿冷静下来之后。再与她分析为什么没有满足她的原因,并要求她下次不许提出这种无理的要求。

  二、条件对换法

  如果孩子哭闹不止的话,可以先答应她的条件,但同时也要求他答应你一个条件并告诉他如果她的事没做到就会有一个很严重的后果,当然我们成人所要求的一定要是孩子能够办到的,比如下次你见到某某小朋友要打招呼等,以次来进行交换,另外我们答应她的事也一定要做到,这样才有信服力,以此来改善孩子任性脾气大的特点。

  三、分散注意法

  这点很重要也很有用,在孩子哭闹时,家长可用分散法来引导孩子,例如她平时爱听故事爱做的一些事,都可以现在用上来打消她刚才不合理的想法以及做法。

  四、鼓励法

  鼓励和表扬永远是培养一株小苗质的沃土,在鼓励和赏识的气氛下,孩子会变得越来越自信,与您会越来越贴心,当你们的心近了,孩子则更愿意与你交流,你的想法,她会更愿意采纳,孩子也会变得更温和,当她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时,当她不再随便哭闹时,当她很勇敢的和别人打招呼时,你都可以说“孩子,你真棒,妈妈很喜欢你现在的样子”相信孩子们会高兴的重复做这些事情,知道行为定型为止。

  相信有了以上几个方法,我们一定能改变一些孩子爱哭爱闹的问题,主要还需通过老师和家长,我们大人的一颗爱心去感化他们,让他们感受爱是关键,也让宝宝们开开心心地度过每一天。

  有人说: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老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有人说:老师甘为人梯,默默耕耘;有人说:老师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人认为,幼儿教师就是孩子王,带着他们玩好,不磕着碰着就行了。其实根本就不是,幼儿教师其实需要会多方面的技能,还要有爱心、耐心。从事了一段时间幼教工作的我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心得体会,在此与大家分享。

管理孩子的方法和技巧

让孩子独立+自律的8种策略

  孩子将来能否生活得幸福,仅仅取决于他是否拥有高学历吗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一个只懂得学习,事事都要父母代劳的孩子,即使取得了高学历,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也会因为没人可以依靠而苦恼,甚至工作,生活也会出现一团糟的情况。只有那些独立能力强,自律能力出众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这个大熔炉。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自律”的能力呢?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爱到适度,敢于放手。

  2.引导孩子合理安排生活。

  3.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4.启发孩子自己解决困难。

  5.和孩子一起寻找问题的根源。

  6.教孩子权衡利弊。

  7.鼓励孩子从失败中站起来。

  8.引导孩子与同伴协商问题。

  独立+自律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如果家长能做到以上八个方面的话,我相信,孩子离“独立+自律“的幸福生活就不远了!

中班级管理:家长如何正确对待教师对学生的管教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可是目前许多家长对教师管理孩子却极不理解,在孩子的面前表现出对教师的不满,使孩子不能很好地接受教师的管教,同时也使大部分教师束手无策,进退两难。这样不仅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而且助长了学生不服管教的习惯。那么如何正确对待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呢

  首先,家长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了解学生平时在校的表现,同时把学生在家中的行为反馈给教师,互相沟通,互相了解,共同教育好孩子,切忌把孩子往学校一送,不闻不问。

  其次,家长要在孩子面前维护教师的尊严,不要只听孩子的一面之词。作为家长要心平气和地和老师进行沟通,注意在交谈时尽量让孩子回避。

  最后,家长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如对教师给孩子布置的作业多与少提出不满,对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嫌浪费时间不满等。

  总之,当家长对学校教育方法和手段有不同的看法时,教师应晓之以理向家长做好解释说明;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方法有异意时,应及时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使大家更融洽并形成一种合力,使教育的整体效果稳步上升,逐步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程桂英老师提出的10个方法。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2。吸收教育知识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3。耐心倾听孩子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

  5。跟孩子讲道理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6。让孩子去体验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协商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8。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9。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10。真诚对待孩子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2018家长指导:家长如何管理家中

  初三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孩子们需要学的、需要练的东西确实很多。我们在给孩子适当加码的同时,也要考虑孩子的身心承受能力。如果无限度地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超出了孩子正常的身心承受能力,那么,不仅不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使孩子身心过渡疲惫,造成厌学,产生逆反心态,甚至影响身心健康。所以,只有科学运筹时间,合理安排学习,才能收到好的促进学习的作用。这里特别应强调的是,要保证好孩子的睡眠时间。一般应保证孩子有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宜,最低不能低于8小时的睡眠,一般情况下,家长应要求、督促孩子在晚上十点钟前睡觉。

  有些家长要求孩子晚上学到十一、二点钟,或孩子学得太晚家长也不去督促孩子休息。其实这并没有好处。因为晚上睡眠不好,白天的精力就不足,这必然会影响孩子白天的正常学习。这岂不是本末倒置了吗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其实并不是学习时间不足,而是学习效率不高。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让孩子精力充沛、精神集中的投入学习,才能提高学习的效率,才是我们家长更应重视的问题,更应帮助孩子解决的问题。

  家长怎样安排管理孩子的初三生活呢?相信大家都应该知道了吧!上述给大家讲解了怎么安排初三的生活了,大家可以多多去了解一下,生活的方法还是有那么几种,看你是怎么过了哦。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心得体会

  第一,制订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制订要根据自己学习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切不要好高骛远。学生家长要陪同学生进行良性的监督,切实保证现阶段的目标能够达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良好的执行力是关键。所谓执行力,就是能够把计划变成现实的重要工具,要是能把执行力做好那么提高学习能力就不言而喻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只有实践才是硬道理。比如说,一个学习的过程包括课前预习,上课听讲,下课复习,期末考试,等环节。把这些环节做好执行力就表现出来了。

  第三,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要提高时间管理能力,也要多读一些关于时间管理的书籍,从中领悟到适合自己的管理方法。

  第四,劳逸结合。当自己在学习压力大时候也要懂得去放松自己。不要一味地去学习,切不要死读书,读死书…这就要我们更好的把握时间。比如,早上起床后的记忆能力比较强,就多背诵一些语文,英语方面的文章。做到早睡早起。

  第五,明确的目标性。在自己制订的学习计划中,要有明确的目标,要知道自己首要做的是什么,第二要做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时间,统筹兼顾。切不要本末倒置。

  总结,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要做到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用坚实的执行力去执行,多读书做到劳逸结合,时间统筹兼顾,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才能有所提高。

用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

  经典教育著作《卡尔·威特的教育》讲的是老卡尔·威特如何把出生后被认为有些先天不足、痴呆的儿子培养为一位举世瞩目的“神童”,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书中丰富而有可借鉴价值的教育方法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其中,老卡尔对小卡尔的严格要求,是很多人关注的问题。有人认为老卡尔对小卡尔的要求过于“严格”了,这种严格要求是不妥当的,主张对孩子不能进行严格要求,而应该让孩子自由发展,或者对孩子降低要求,认为孩子长大就好了。

  我认为,本书讲的老卡尔对小卡尔的严格要求是有道理的。老卡尔对小卡尔的教育方法是非常严格的,但并不专制(专制的教育就是家长们强迫孩子盲从)。他对卡尔的严格教育是采用合理的方式和讲述一些道理来进行的,是在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对孩子做的不妥当或者做错事情的时候进行严格教育,这种教育方法是可以借鉴的。

  这让我想到小时候父亲对我练字的严格要求。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在县城教学,我在乡下上小学。在我上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父亲建议我好好练习,和我协商后制定练字计划:每天专心练半个小时两大张纸的字,周末父亲回来检查我的练字情况。有时候,因为小时候贪玩,没有按照计划练习,少些几张,父亲回来后,就问我:为什么没有写完?我说:我想玩就去玩了,忘记了写字的事了。父亲就说:你现在记得写字的事情吧?我说:记得。于是,父亲就让我把没有练习的字加倍补上,等我写完之后,父亲严肃地教育了我:要按照计划,每天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直至现在,我还记得父亲那认真的眼神在告诉我:要认真地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现在我非常感谢父亲对我练字的严格要求,一方面自己写的字也算不错,另一方面,养成了自己专心做自己应该做事的态度。

  小孩子在小的时候,有时,不知道自己坚持去做一件事,或者不知道如何去判断或者做好一件事,这需要父母的引导和帮助,但是如果父母已经给了孩子做事的指导,而孩子没有做好或者做错一件事,这就需要对孩子进行严格要求,而不是“放任自流”。当然,这种严格要求的教育方法是合理的,也是需要技巧和方式的,需要可以给孩子讲道理,分析事情的必要性或者重要性,让孩子明白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用合理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严格教育,让孩子养成做事的良好习惯,这是做父母应该关注的问题,这需要和孩子多沟通、多交流,让孩子明白父母对孩子的一片好心,也让孩子明白做事的道理。

家长如何教会孩子管理时间

  孩子也有“拖延症”:不按时完成作业、做事拖拖拉拉……这是很多爸妈烦恼的问题。爸爸妈妈们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给孩子制定过计划表,或者让孩子承担拖延的后果……但这似乎并不总是有效。发现、培养、引导孩子对事情的兴趣,才是时间管理的核心,三招教你的孩子管理时间。

  现在家长们都意识到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具体做起来,似乎方法有限。我目前所看到的主要是这两种:一是让孩子做计划制定时间表。这个办法我们自己小时候都实践过,都知道那是什么感觉——有用,但似乎永远不奏效。另一个方法是新观念:让孩子承担后果。这个也有用,但是我觉得在这两者之间,我们还需要给孩子更多的方法和工具,去帮他们。

  一、感受时间

  时间管理的教育应该从让孩子感受时间开始。只有对时间有了感觉,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才能去管理它。另外,让孩子感受时间,我们可以从幼儿期就开始做,免得等孩子大了再培养时间观念有难度。

  感受时间的方法很多。比如,对于三四岁的孩子,在他还没有能力看懂表时,我们可以做这些事情帮助他体会时间:

  让孩子熟悉基本时间概念:上午、下午、晚上、半夜、清晨、黄昏、前天、明年……可以给孩子讲解,也可以让孩子猜现在是什么时候。我女儿有一阵没事就问我“妈妈前半夜是什么意思?”给她讲过了,她还是想起来就问,大概对这个概念很着迷。

  看着表,跟孩子一起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试试看,你都会发现一分钟其实很长呢!

  给做不同事情的时间段起名。我那天要给她弄点干果吃,就用广播的语调说:“现在是松鼠时间,请松鼠宝宝松鼠妈妈和松鼠姥姥都做好,耐心等待!”让孩子有一段时间完成一个任务的概念。

  领孩子观察表。我隔一会让女儿看表的指针都偷偷走多少了。小孩大概5岁才能真的读懂表,但是现在可以让他去观察。

  给孩子报时更具体一些。比如,说我们几点几分做的什么事情,我们用了多少分钟做完什么事情。

  跟孩子玩计时做事的游戏。比如,看看我数10个数能不能做完什么事;看看今天穿鞋用了多少分钟,有没有比上一次少;我躲起来两分钟,看你能不能把这些收拾起来……

  给孩子讲时间带来的变化,比如,讲他更小的时候说什么话、怎样做事、多高;讲他长到多大会有哪些变化。用回忆和展望未来去体验时间带来的变化。

  让孩子对四季、月、年等宏观的时间概念有感受。还可以给他讲妈妈小时候怎样,将来你长大了妈妈老了什么样,让他去想象。

  给他时间期限的概念,比如食品的食用期限、工作的期限、交电费的期限等。也可以适当给他的事情制定小小的期限。

  让他知道准时、提前和迟到的概念。“哎呀,今天送报纸比平时都早啊!”

  让孩子做事情有开始和完成的概念,要知道每一件事情什么时候是开始和结束,而不是这个事做一下,又去做另一个事。

  二、理解时间的意义

  对于大一些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讲道理、讲故事,让他慢慢领会到时间的意义。

  比如,我们可以给孩子编时间银行的故事,让他把时间看作是一种资源,是一种可以像银行存款一样提出支配的东西。我们谁都不能生产时间,只能越提越少,所以要珍惜使用。

  我们还可以让孩子去分析相同的时间,做不同的事情,所带来的不同的价值,让孩子明白每个人的时间是均等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它。

  我们可以跟孩子一起设想一些关于时间的荒唐问题,比如,假如你每天比别人多出两小时、假如你有星期八、假如你可以买到更多时间、假如你可以做时间旅行、假如你可以把时间作为礼物送给别人……让孩子从不同角度认识时间。

  学会给要做的事情分类。对于上小学的孩子,就可以训练他去做时间表。

  我们经常让孩子做时间表,但其实在列时间表之前,很重要的是让孩子先看清自己都要做哪些事情。如果对自己要做的事情没有个清楚的认识,那么列时间表就是在排流水账。我们小时候做时间表就都是这么做出来的,最后证明很低效,通常只有两天生命力,基本执行不了。

  所以,时间表的前身应该是个“Todolist”——要做的事。列完这个,我们要教给孩子去评估这些事情:哪些是必做的,哪些是可以放放的,哪些是自己想做的,哪些是可以不做的,哪些是自己喜欢的和要忍受的。然后我们可以给孩子不同颜色的笔,让他给它们分类,同时该删的删、该推迟的推迟。重点的排在前面。喜欢和不喜欢的用颜色或笑脸等图案分开,这样他会有意识地搭配,做到劳逸结合、动静穿插。如果满眼看去,都是不喜欢的事或都是脑力活动,就需要调整。

  这个事情可能很麻烦,开始会花费很多时间,但是我相信如果家长同孩子坚持一段以后,孩子会逐渐熟练起来。其实孩子不见得每天都要这样去做,关键是培养一种合理分配时间的意识。

  在设计这个时间表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教给孩子如何分析事情的轻重缓急、如何统筹安排、如何事后总结修改、以及要看到不喜欢但必做的事情的意义。

  上学的孩子如果能够写日记,那也会帮他加强时间观念,他会看到自己的一天实际上都是怎样度过的。

  三、给孩子时间管理的动力

  最后非常想说的是,我们现在常常责怪孩子时间观念不强、不会管理时间等等,但实际这只是问题的表象,我觉得更根本的问题是,孩子没有去管理时间的动力。

  管理时间的动力来自哪里?我想有很多方面,比如自主的感觉。如果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由支配时间,那么他就能体会到力量感、掌控感、独立自主的感觉,还有成就感和责任感。所以在实践时间管理时,要给孩子留点自由度。如果他感觉到的都是被动和无奈,那么这个动力就小了。

  不过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他对事情的兴趣。我们可以想象,如果孩子一天要做的都是让他没精打采的事情,他还有什么劲头去管理时间呢

  所以我总结,时间管理的关键词不是效率,而是憧憬、向往、期盼、目标。我们让孩子可选择的活动中,当然要有他不喜欢但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更要有让他为之期盼的事情。当孩子足够想做这个事情时,他会为了它而提高所有事情的效率。如果一天中多数事情都是能让他开心的事情,他的效率怎么会不高呢

  发现、培养、引导孩子对事情的兴趣,才是时间管理训练的核心。

2018家长指导:初三家长管理孩子三大忌

  忌恐吓、冷落孩子。

  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地用诸如“不要你了”等话恐吓孩子,让孩子因害怕而“就范”。也有的采取冷落的办法,给孩子“冷脸”看。长期这样恐吓、冷落孩子,孩子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恐惧等反应,甚至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忌对比中“抹煞”孩子的努力。

  很多家长追求完美而忽视孩子的努力,因为孩子没达到“最佳”或“理想”标准,就抹煞其成绩。如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常常把自己的孩子与邻居的孩子相比,一次没考好,就对孩子说:“你看人家小王就是比你聪明,这次又比你多考了2分。”长期抹煞孩子的成绩,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逐渐变得自卑、压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外界的评价转为自我评价,长期对孩子持否定评价,会影响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并失去信心。

  忌夸张言辞影响孩子。

  很多时候,家长都没有注意自己的言辞中带有夸张的成分,“小事化大”,有些家长还会把事情“歪曲”。如孩子不小心犯了错误,有的家长会夸大后果,这样容易刺激倒孩子,孩子以后干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变得胆小,而且更容易犯错,即使犯了错误也不敢对家长说,也为以后的许多不良行为,诸如撒谎、爱吵架、欺骗等行为埋下祸根,孩子长大后也容易犯错。

  家长要成为孩子的一面好镜子。当孩子不听话或调皮时,家长靠“言语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对孩子心灵造成的创伤却是深远的,老师和家长们应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要教育好孩子必须先从自己做起。

如何管教孩子

  相信从小长大的你,一定有和我同样的感觉,父母管教孩子都离不开一个字——打。打好像就是她们的法宝,却是我们的致命伤,有时,越是打越激起我们的反抗情绪,那到底该如何管教孩子呢

  管教孩子,打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我们可以换种方式来惩罚孩子,这或许比打的效果好上百倍,比如说让孩子离开犯错误现场,让其独处。若是孩子犯错误了,你还在犯罪现场狠狠地教训孩子,那只会适得其反。在这种情况下,最首要的就是将孩子带离犯错误现场,然后用让他独处来惩罚他。

  多数孩子,看到自己和别人有了不同的待遇之后,心里便会不舒服,从而慢慢的在独处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渐渐的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才无法享受同等的待遇,进而再加以引导,让其改正错误,问题就巧妙解决了。

  还可以采取取消式惩罚,这个就需要父母们很好的抓住孩子的痛点,你所取消的要是她们特别在意的。若是你说取消去图书馆,若这正是他所希望的,那你的取消就变得毫无意义,反而成了奖赏了。当孩子犯错误时,你要擅长抓住痛点来教育,取消她们此刻最想做的事情,他就会知道若是犯错,我就会失去很多,以此来增强他的重视性。

  管教孩子,真的不是一个打字就能解决的,而需要方法和用心,相信孩子也不是不愿意改造的顽物。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交流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