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研究课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教师教育课题研究自我鉴定

  20xx年10月,课题《张店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心理教育与调适研究》参加了淄博市教育科研课题的审批,并有幸成为淄博市重点课题。从课题开始实验起,市教育局领导一向高度重视,认真指导工作,使各项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一年来,在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经全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我课题组阶段性的目标得到扎实落实,至今已完成了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此刻课题组以及各子课题学校正在进行扎实的实验工作,处于攻坚阶段。现将我们在探究过程中的一些不成熟的认识,做法及体会作如下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前期准备工作

  (1)”心育心”培训工作。

  早在2005年10月就由点到面的举办了三期“心育心”工作,初期是每校一名教师,紧之后在20xx年春天举行了第二期培训,每校3—5名教师。透过网络研修,提交作业,理解专家点评,考试结业。学习了八个紧密联系教师工作的专题:师生沟通艺术、学生个性发展与教师对策、教师人际关系初论、厌教与厌学、师生心理疆界、青春期问题、教师心理平衡与自我调适、如何应对家长等八个专题。三期是由学校已经参加过培训的教师带领学校教师透过观看光盘、书写笔记体会、撰写反思等方式让学习到的理念深入人心,学以致用。

  (2)撰写实验方案,对全区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心理测量和问卷调查,调查我区中小学教师心理需求以及心理健康的现状,构成调查报告;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理论研究,搜集各种心理健康资料,进行理论储备;根据问卷数据统计分析存在的具体心理问题,进行全区教师心理知识前期普及和课题组骨干成员的专题培训。

  (3)聘请专家进行课题指导和实验人员培训。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教师职业心理现状分析。20xx年5月,对全区中小学校所有教师进行了《职业规划与心理需求》问卷调查,进行了初步的统计,分析了教师职业心理现状,撰写出调查报告。

  (2)召开子课题组学校申请动员会,经过三轮筛选,选出了八个课题实验学校:潘南小学——《教师负性情绪的产生原因及自我调节》、和平小学——《教师职业规划潜力与教师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城中小学——《教师间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研究》、张店区实验中学——《教师心理压力缓解和调试方法的研究》、淄博信息工程学校——《职业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压力应对》、南定中学——《全寄宿制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现状与压力应对的研究》、马尚一中——《班主任的心理现状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

  (3)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

  20xx年7月—11月举办了“张店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以期提高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培训第一阶段,暑假伊始,教育局为教师心理辅导员聘请了心理学专家讲授系统而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学校教育中的心理咨询》、《学校心里团体辅导》四门课程。个性是上海七宝中学杨敏毅教师传授的教师心理健康团队辅导活动操作方法,为各校心理辅导员掌握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开展“教师心理成长工作坊”,带给了鲜活并可模仿的实践资料,引起各校辅导员的热切关注。培训第二阶段,开学后利用四周时间,再次组织各校辅导员开展了互学互助式培训,从对杨教师的活动解析到学员代表的主持体验,以及对潘南小学和城中小学实地观摩习,各校辅导员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逐渐明晰并用心投入进来。

  (4)检查指导各子课题学校工作。

  20xx年11月份,课题组成员先后到各个子课题学校进行检查指导,了解子课题学校课题开展的状况,并对下一步课题的开展提出可一些切实可行的意见与推荐。并且把各个课题学校做得比较好的经验介绍到其他的学校,使得我们的子课题学校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5)全区学校大力开展教师心里团体辅导工作

  目前各校辅导员开始利用张店教育信息的心理健康网站交流教师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方案,大部分学校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已经在全区轰轰烈烈、扎实有效的开展起来,各位辅导员将为全区教师在工作中、生活中拥有健康欢乐的心境而勤奋工作。有的学校的教师工作坊以及团队辅导工作,已经做得得很有声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我们的课题,主要是透过组织教师参与学校团队活动,为他们带给一个释放压力的环境,营造一种心理自助和互助的氛围,使教师在活动中学会调适心理状态、减缓心理压力、解决心理问题、塑造良好的心态。同时,这样有利于教师用心的心态对待工作,提升专业发展的意识,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仅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也仅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有对自身职业的良好感受,也才能有对自身专业成长的期盼与追求,也才能将“爱与职责”的师德之魂内化为自身的教育行为,才能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推进与实施,成为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在课题阶段的初期我们主要到达了以下几点目的:

  (1)全区各学校的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正在持续开展。透过为期两个阶段的培训,各学校教师心理健康辅导员,大都能够主持教师团体辅导工作。并且心理健康辅导活动受到了学校的领导以及一线教师的一致好评。起到了必须的减缓教师心理压力的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解决心理问题、塑造良好的心态等潜力。

  (2)个子课题学校的课题开张扎实有效,有的学校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做法,有了必须的阶段性成果。

  (3)全区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得到了提升,学校也都把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列为一项重要的工作,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连,并且在学校督导评估中被列为检查项目。为全区教师心理健康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塑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意识得到了提升。

  (4)依据初期的《职业规划与心理需求》问卷调查,邹云慧、李东平撰写的《张店区教师职业心理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获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论文一等奖。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努力方向。

  (1)在资料的搜集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目前我们各个学校在进行了辅导工作之后,教师的反思体会没有很好的构成文字材料。以后我们要督促各个学校要及时积累好的经验,并尽可能扩大其影响。

  (2)需要进一步加强理论上的指导。本课题所作的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在全国也属前列,能够直接借鉴的资料不多。这就跟需要理论上的指导,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有效;这一点对各个子课题学校的工作也是有好处的。为以后课题的推广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3)在开展学校教师屯体辅导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学校领导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水平有很大的差别,有个别学校的领导尚未完全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好处。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做好本课题的研究,争取早出成果,用事实说话;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与学校领导的沟通合作,给教师心理健康工作带给良好的保障。

小学教育研究课题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的心得体会

  参加了小课题研究培训活动,对我的启发很大。是我知道了所谓小课题,指的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小课题的特点是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投资少、收益高。课题追求有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种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往往随问题而来,问题解决了,课题也就结束了。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小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还包括:

  1、“活动记录”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笔记”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是让你从一个或多个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教育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对教师有以下好处:

  ①案例写作为教师提供了一个记录自己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

  ②案例写作可以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③案例写作可以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

  ④案例写作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专题反思”是个体对自身教育观念及行为的认识、监控和调节。美国学者布鲁菲尔德认为:“反思性实践过程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

  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课题研究方案

  一、分析学生阅读现状

  阅读能力在我们语文学习能力中占据核心地位,它是学生理解课文的助手,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手段,但现实中学生的阅读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传统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下,学习计划安排、教师精力分配以及家庭教育的侧重点都发生了偏差,于是相应的,学生就养成了很多不良的阅读习惯:有的学生不爱读书,有的学生不会读书。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有些成绩优秀的孩子回家后只啃教科书,有些顽劣的孩子把时间都打发在了休闲上,根本不读书,长久下来,学生的阅读领域变得极为狭隘,所能接受的只能是漫画之类的休闲书刊。这种现象实为可惜。

  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我一直认为阅读是种习惯,既是习惯便可养成,从正面意义而言,阅读习惯的养成,还能由内而外转化人的气质,因此,在班级环境中,我们应该带领孩子领略阅读的乐趣,组建班级读书会,用心领着心、用生命领着生命,和孩子们一起走进语文教学新的领域——‘班级读书会’。在‘班级读书会’中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细细品读读书的情趣、积淀厚重的人文素养。

  二、营造班级读书氛围

  (一)、建立班级书架。“众人拾柴火焰高”,设想由每个学生提供3-5本书,我们书架中就有了200多本书,这样一来,既可以方便学生自己课余阅读,又可以与同学互通有无。这些书是动态的,新书被不断带来,而学生都阅读过的“旧书”则被定时清理出来,由学生带回去,这样就能使班级书架做到常换常新。为了更好的保管图书,提高图书的使用率,我们还可以成立了“班级图书管委会”,做好了图书的登记、借阅工作,确保书架正常运转。

  (二)、成立读书小队。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兴趣、人缘、家境等)组建“书友队”,共同研读一本书。一个小队读完一本书了就可以跟其他小队互换,这样,一学期每位学生只需买一本书,但也能阅读至少6本书,完全可以保证孩子的阅读量,教师开展阅读指导也比较便利。

  (三)、落实时间,开设“读书课”。教师要静心为学生安排阅读经典的时间,否则活动不能落到实处。一学期我们一共才教学20几篇课文,有些老师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来复习课文内容,这是不值的。我们可以尝试着开展了几节“班级读书会”的典型课。笔者在实践阶段开了儿童文学《窗边的小豆豆》之《大冒险》、《校歌》及《窗边的小豆豆》三次班级读书会。

  (四)、建立奖励制度。对读书活动中表现优秀的孩子应及时给予奖励,以保护他们的阅读热情,这就需要建立日常的奖励制度。笔者思考是否可以这样做:每看一本书或读书笔记撰写认真的,奖励一颗五角星;集十颗五角星换取一张书签,集五张书签换奖一本书。这样的奖励制度使人人都能受益,个个能积极争先。对设计精妙,感悟深刻的读书记录卡,在教室里予以张贴表彰,在学校网站上也积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成果。

  三、探究班级读书会模式

  模式如下:

  选择阅读内容——个体独立阅读——班级共同研读。

《〈三字经〉与德育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概况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是中国教育学会批准立项的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于2008年12月27日批准立项,课题编号:0801958A,课题负责人:贝新茝。中国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于2009年3月批复《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组在全国范围开展实验研究、发展子课题。子课题与总课题同属于国家级科研规划重点课题。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做人、做事、育人等深刻哲理。其中《三字经》这一部儿童启蒙经典,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东南亚等世界各地也被广为流传,经久不衰,更验证了经典的恒久效用。围绕《校园文明礼仪教育实验研究》总课题的目标与要求,《〈三字经〉与德育教育实验研究》子课题的研发与推广将成为总课题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将对总课题的研究产生重要积极的影响。

  l 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1. 围绕德育可行性实施途径这一中心问题,以《三字经》读诵、讲解、演练、落实教育为切入点,探索如何实现行政支持与课题研发相结合,科研指导与教师实践相结合,经典读诵与生活学习相结合,科研研究与社会大众支持相结合,实现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

  2. 围绕《三字经》经典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完成《三字经》经典教育高级讲师培养计划,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尽快建设一支学习型、科研型、深入力行型的高级讲师队伍。

  3. 构建《三字经》德育学科的研究平台,为从事《三字经》经典教育的教师和研究者提供研讨、交流、提升的机会。

  4. 完善《三字经》经典教育理论与课程体系,为各级各类实践基地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使《三字经》经典教育更为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

  l 本课题创新之处

  1. 《三字经》经典教育在全世界广为流传,是源于全民对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是对中华五千年优秀文化系统性认识的迫切需要,它具有最基本的识字功能,特别适宜于幼儿、小学生的启蒙德育教育。它与童蒙读物《弟子规》相辅相成。本课题的研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开发智力、丰富人文知识,最终形成文明礼仪的良善风气。本课题研究更注重于力行,在实践中使理论又得到丰富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理论。

  2. 《三字经》这部经典内容丰富,是中国的学术概论,内容包括品德修养、天文地理、生活常识、历史人物典范、人格培养等各方面素质教育的内容,具有目录索引的特点,是一部非常好的启蒙教育经典。所以研究的内容广、方法综合性强,具有德育资源整合的特点。

  3. 《三字经》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风格,轻松流畅,易读易诵,通俗易懂,男女老少皆适宜。其中深入浅出所阐述的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演变,系统性、连续性强,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本课题研究所达目标和研究内容,极大地丰富了经典教学中知识性教育的空白内容。

  l 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 预期课题中期成果

  a. 形成论文“《三字经》经典教育探究”。

  b. 收集《三字经》相关内容的教案范例,分为如下部分:正确人生观、教育方法、天文地理常识、中华文化科学的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人伦等揭示自然规律的系统整体学说、生活常识、中国历史发展、历史典故等。

  c. 形成经典读诵、讲解及德育故事动漫融合一体的音像读物。

  2. 课题最终研究成果

  a. 完善《三字经》经典教育体系。

  b. 建设一支优秀的力行型的高级讲师队伍。

  c. 在中华美德教育实验基地建立《三字经》教学实施机构。

  d. 形成《三字经》经典教育实验研究报告书。

  3. 最终转化成果

  a. 指导《三字经》经典教师研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b. 建设优秀的《三字经》经典教师队伍。

  c. 优化完善校园文明礼仪教育《三字经》子课题教育课程体系。

  d. 搭建《三字经》经典教学与科研的平台。

浅谈小学数学教育

  小学数学是一个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学科,同时也是学生未来深造的有力根基。本文就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小学数学教育;方法

  目前小学数学教育模式仍过于传统,制约了小学教育的创新发展。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看重书本上所描述的“死”的东西,却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致使学生往往得到了知识却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令一个弊端就是,教师仅重视学生智育的发展,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教师会将课堂时间安排的很满,阻碍了学生自我思维发展,学生接受知识十分的被动,同时教师不能够结合实例来传授知识,知识似乎是强加在学生的头脑中的,即使学生储备了知识,却失去了自我学习的能力。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养成。

  作为日常从事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讲,必须要按照新课标新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教育过程中,不仅要着重于智育的发展,同时还要发展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学生全方面的素质能力,让学生不仅能够收获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要能够结合实践,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以后深造提供坚实的基础,我们在具体到实践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孩子在少年时期,对任何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具有探索知识的潜质,因此在小学阶段,教师必须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要改变教学方式,提倡活动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要解脱孩子的思维空间,使其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更多的接触自然,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的兴趣,实现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讲具有重大的意义,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让学生自我拓展知识空间,自我学习能力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的基础,有助于学生能够探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的养成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所获得的东西要比书本上获得的更为丰富。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研究数学智慧分析数学方法,能够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去学习,去思考。

  为了在数学教育中实现我国培养全方面人才的目标,教师要解除传统观念的限制,开辟出新的教学之路。在现代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所扮演的角色,要从传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主角”。教师要开辟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积极让学生展开互动,在课堂上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要做出正确性的引导式作答,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让教师明白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按着我国新课标的标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对于一个数学问题的解决,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方式予以解决,同时留下伏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维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下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展开互动,提倡学生对课堂上所讲述的教学内容进行激烈的讨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积极学习倡导先进的教学理论,并将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切实的掌握学习方法,要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向学生展现学习过程,显示学习方法的透明度,使学生在探求新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

  传统的“应试教育”中的“考试制度”早已经不适合对当今学生进行很好的评价,构建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是综合评定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基础。长久以来,“应试教育”模式严重的制约了学生个性化多方面发展,让学生认为“考试分数”才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统考升学的模式让教师无法合理的对学生展开真正的素质教育,因此,要培养出个性化多样化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改变教学活动中的教学评定,即从单一的考试评定方式变成从学生日常学习中多方面多角度入手,以多样化的指标来对学生进行全方面的评定;也要改变单一笔试的考评形式,要实现笔试、口试、面试、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等相结合的综合性考评形式,同时在进行学生中和评价排名时,要将考试分数作为参考内容,要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以及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思维的灵活度等多方面作为评定的主要内容进而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与生活,达到学以致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既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结果,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因为,只有学生经历了获取知识的过程,才能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体现出数学的价值。为此,我注重多方面的结合,以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具有生活实际背景的数学实践活动,这样做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又能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践性。通过活动,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在数据整理中,获得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班内汇报交流过程,也是数学交流提高的过程。

  2.与生活问题相结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发掘出有价值的练习作业,让学生在现实中寻求解决方案。”数学练习要引进相关的生活问题,使学生学用结合。

  3.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课外活动对于知识的掌握、理解和熟练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识只有亲身体验,才会理解深刻,运用自如。所以,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要加强课外活动。例如:教学“观察物体”后,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到学校大门的内外两面进行拍照,体验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这样做加强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体会到了解决问题是一种享受。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改变现有的教育理念及方式,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在实际教学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要着重于对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让教学课堂成为学生与老师,学生与知识互动交流的平台。同时要积极倡导现代先进的教学理论,让学生真正的了解到小学数学的功能和价值。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拓展学生广阔的视野,培养学生对社会自然的感知力,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灵活的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来,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学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为了更好的促进自己成长,立足三尺讲台,研究课堂教学,不把课题研究当作一阵风,结题就了事,不断反思不断进步,为了在实践中做出更多的成绩,我想对一学年来的几点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缺乏坚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个名字叫“坚持”,我们都能记住这醒目的话语。很多时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时间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学校教科室的倡议下我热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报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课堂实效》个人研究课题。那个时候有点摸着石头过河的感觉,但我们每个人都非常努力的做着课题。每堂课都尽力做好与自己课题有关的工作,但是由于“忙”的借口,让我们逐渐激情勇退,这项工作的投入度与力度相对减弱。各种各样的借口成了“坚持”的绊脚石。我们都不会忘记奥运会上,我国体操男团在比赛场上完美的表现,我们都清楚在这成功瞬间的背后是他们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结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课题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们缺乏对它的思考。再往下细追究还是我们处于被动研究状态,只浮于表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在问题面前我们选择的是什么?回避还是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举例而言,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很多与个人课题有关的环节确确实实做了,心里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准备,可是时间却一天天过去,总以“忙”“没时间”而懈怠、搪塞,常常这样自我安慰,甚至有时候是任务迫在眉睫了,灵感也才随压力而来。课题研究工作是一个过程性很强的工作,我们只有把它时时放在心上,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实践,不断的积累,不断的总结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践行。把在做课题过程中的点滴随时随地记录下来整理好,这就是一笔谁也拿不走的宝贵财富。好多时候,我觉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结果,甚至把上一节个人课题汇报课也当作一种负担甚至是烦恼,总觉得耽误了我手头的很多实质性的工作,其实,细细想来,这不正是在研究、在学习、在提高吗?我们在践行点滴的同时,也是在使自己不断丰满起来。读了这篇文章,我真想告诉自己:多一点现实,少一点虚拟;多一点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育事业要发展,教育科研需先行。教育科研对于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在行动中探索,积极参与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教育课题研究自我鉴定

  “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课题,从申请立项、确定方案、确立子课题,构想策划、理论学习、前期调查,到此刻已经一年时间了,一年中,根据科研资料把科研思想渗透到平时的教学研究活动中,举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让自我逐渐成长。回想这一年来,虽然忙绿却感觉很充实,在研究中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遇到了困惑与不解。现将自我开展课题工作以来的状况总结一下。

  一、课题研究进展

  这一年根据学校“以爱育爱,构建小学和谐课堂的研究”大课题的统领下,我首先进行了理论学习,结合认识及班级学生具体状况,确立了自我研究的子课题“引导质疑,主动解惑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确立好子课题之后,做了一份前测调查试卷,分析了学生当前的状况,制定好自我的实施目标与方案,在自我的日常教学中渗透,实施。平时阅读理论书籍,让自我在理论上有依据,是自我成为知识型教师。并且每月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摘抄,每学期根据自我的教学中的得失书写教学案例及反思,分析学生发展的个例。准时参加学校根据教科研课题开展的各项工作,并在活动中用心交流自我课题研究中的收获与疑惑。

  在开题立项时,请来教科所教师指导确立子课题;确立课题之后,本人用心参加了实施阶段课题展示课,给教科所专家上了一堂语文课,为了培养学校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学校请来教科所教师为大家作了精彩讲座,等等。

  二、取得的课题研究成果

  这一年中,首先自我提升了认识,取得了必须的成果。给专家上了课题展示课,在读书讲座的感染下,写了论文,在国家获奖,区级获奖。同时指导学生学生的作文在市级刊物上发表。自我积累了很多教学中的第一手资料,为自我的科研和教学带给宝贵的经验。

  其次,学生得到了收获。此刻学生由原先的不知提问题,能主动提出问题,问题的提出也有浅显的向有内涵的发展。并且还敢于大胆质疑教材不当之处,如:在教学《苹果里的五角星》这一课时,课题中的五角星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带引号(以前教材上有),我就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苹果里到底有什么?孩子们纷纷发言,这时一个孩子满脸疑惑,小手似举非举,眼神中充满着不解却有不确定。这时我提问了他,他吞吞吐吐的说:“教师,我认为题目里的五角星要加引号。不是真的五角星。”最终的声音能够说低不可闻。这让我喜出望外,孩子有了疑惑,敢于质疑,还说出了自我的看法,我们的孩子不恰恰缺少这一点精神。难怪孩子这么为难,的确,质疑的是书本呀。我狠狠表扬了他一通,并把教师之前的想法说了出来,同时告诉孩子,科学家之所以成为科学家,是他们在必须基础之上,对于一些不确定的敢于产生质疑,这才得到新的理论,发明新的事物,如果不这样,社会将永不会提高。此刻我们的任务教授他们知识,而是培养各种潜力,可能孩子此刻的想法并不完整、成熟,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有了这种潜力,思想、观念就会日趋成熟、完善。

  三、课题研究中的困惑

  一年过去了,课题研究中有收获的同时也有困惑。

  1、为了问题而问题。部分孩子不是发在内心想了解某些东西主动朗读,质疑,而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教师要提问,不说不行。这样就产生了问题肤浅,没有内涵的现象。是课题研究走形式,达不到预设的效果。

  2、有了问题不解惑。

  问题提出了,我的任务就完成了。部分孩子抱着这样的想法,已提出问题就是结束,而止于思考,解惑做得不到,如何调动学生有疑之后主动解惑是下头要做的重点,因为仅有疑,而不能得到解决,是没有作用的。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充满乐趣的过程,在下头的研究中我会再接再厉,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争取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系统更扎实,让研究成果为更多学生服务,让更多的学生得到提高和发展。

课题研究教育随笔

  现代语言学认为,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运用口头语言和适当的表达方式进行的思想情感的交流。口语交际并不是简单地等于听话加上说话。听话、说话往往是单方面的活动,而口语交际则是双向互动的。口语交际比单纯的“听话”、“说话”要求要高,除了听得明白,说得清楚之外,还要根据对象和场合恰如其分地予以应对。据闻,歌唱家关牧村曾去英国访问演出,在一次酒会上,主人开玩笑说:“你的歌喉太迷人,我们要用市长来交换你!”关牧村微笑着回答:“实在对不起,我只能把歌声留给你们,因为来的时候我把心留在祖国了。”主人诙谐幽默,客人答话更是大方得体,既不失对外国友人的友好态度,又把自己热爱祖国的一片真情充分地表露在他们面前。由此可见,口语交际能力,乃是一种在交往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敏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世的能力。教学实践也证明听话、说话的能力,是在长期语言实践中历练出来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养成习惯,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那么对于小学生来说,口语交际的教学要求应是怎样的呢?笔者认为有三个主要方面:

  一、规范与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语言。儿童进校前是在自然状态下学习语言的,而且往往带有自己的特定的方言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刚入学的儿童,其口头语言普遍存在着缺陷,如说话不完整,缺乏条理性,用词不当,夹带方言土语,常有重复等等。儿童入学后,教师应注意用书面语言来规范儿童的口头语言,要求他们坚持说普通话。在儿童表达时,教师随时、及时地纠正其语病,并要求他们说话完整清楚,让对方听明白。

  二、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求他们“听人说话领会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三、要注意言谈举止,讲究文明礼貌。有没有礼貌直接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问路不施礼,多走二十里”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怎样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一、结合生活实际练习。

  在训练口语交际的方法上,强调的是双向互动,这是不同于以往说话训练的一个显著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的训练都是现实的口语交际,至少也要让学生感到是现实的口语交际。用于永正老师的话说,就是抓住生活中提供的交际机会进行口语训练,或者是在课堂中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交际是相当频繁的,我们要善于抓住生活中提供的交际机会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如:开学了,班上来了插班的同学,老师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和“互相介绍”。学校开展读书活动,老师在班上组织学生进行“小蜜蜂读书交流会”,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书介绍给大家,把自己一些好的做法或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因为某些原因需要调课,请学生帮忙找科任老师协商……笔者就曾经有过这么一段经历:老师正在教室里和孩子们一起兴致昂然地陶醉在课文的情节中,可是隔壁教室却传来一阵又一阵的吵叫声,影响了大家的学习。学生不由自主地皱起眉头,向门外、窗外投去很不满的目光。老师便抱歉地对孩子们说:“大概是别班的同学在玩游戏或比赛什么的,太激动了。这可怎么办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学生便七嘴巴舌地帮助出主意:“去向他们提意见。”“找上课的老师说一说,让他们注意点。”“好,咱们就派代表去说一说。”

  像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能够发现不少有意思的口语交际训练的课题。

  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不可能事事都在生活中进行,所以大量的口语交际训练还是模拟性的,即采取创设交际情境的方式进行口语训练。以下是于永正老师的一个课例。

  于老师一走进课堂便对小朋友说:“这节课我来画几朵美丽的菊花,小朋友一边看一边练习说话,好吗?”说着,便伸手去拿彩色粉笔。可是,粉笔盒里没有彩色粉笔了,于是抱歉地对小朋友说:“真对不起,老师太粗心了,没有彩色粉笔,这可怎么办呢?”老师的话音刚落,小朋友便七嘴巴舌地帮助出主意:“去借!”“去向一(1)班的李老师借!”“可是怎么借呢?该向李老师说些什么呢?”这样老师就把儿童带入情境,激发起学习的动机。老师告诉小朋友,借东西要说清楚借什么,借多少,还要注意使用礼貌语言。当儿童领会了怎么说之后,老师便在课堂上组织他们进行演练。

  通过抓住契机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教师还要有双重的角色意识。教师和学生,除了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之外,还要像日常的口语交际中的某甲、某乙那样,构成交际关系。

  二、通过读写促听说。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是孤立地发展的,口语交际能力与思维能力等息息相关。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也直接影响着口语交际的能力。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让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并组织交流讨论。要抓好朗读、背诵、复述,注重语言积累,注重语感培养。让学生多读课外书籍,多读报纸,多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等等。这些训练抓好了,就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

教育者课题研究心得体会

  在学校领导和总课题组的关心指导下,我组美术课题工作以“为终身学习奠定基幢为核心,以激发“学习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艺术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倡导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参与美术文化传承、完善评价机制”等崭新的美术教育理念。在本学期开展的课题工作中,我们努力学习新课标精神,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转变教育观念,理清思路,进入新的课程环境中去认识美术教学,站在新的教师角色位置感受新课程给教师与学生带来的创造和发展空间,在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现将这学期课题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把握教改动向,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作为课题组长,我积极组织开展每月的教研活动,收集各种资料和图片,认真做好体会和收获的记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美术课程标准》,进一步提高认识,把握教改动态,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对教育实践中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寻找新的理解和追求,并在教学中把这些理念落实到课题实践中。从学习中提高了自身的理论修养。

  2、强化集体备课,协同攻关

  本学期我们不断加强集体备课活动,通过备课组活动,实现资源互补,优化组合,一改过去单打独战、各自为教的局面,通过几教几评和听课评课制度,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取长补短。从而有效地营造了课内课外的教研气氛,增强教师教学水平。为课题的实施奠定基础。

  3、开展课题实践,在美术课堂上渗透多元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我们认真抓好课堂教学,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强化他们的好奇心,启发学生敢于想象和联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引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实现创造性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让美术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生活,鼓励学生对各种材料、工具的特性进行尝试和探索,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

  4、开展美术兴趣小组,积极进行展示

  老师每周组织开展三次兴趣小组活动,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探索新知识,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作能力、欣赏能力。“六一”期间,并将学生绘画手工作品展示在校园,激起学生欣赏美、热爱美、创造美的学习兴趣。取得非常好的效果。起到非常好的交流互动作用。

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学会“感恩”实施方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让孩子学会感恩,尊重他人。把感恩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始终,使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激和怀想那些有恩于我们的人,拥有做一位高尚的人的思想基础。

  一、课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问题的提出

  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探索一条科学规范、民主和谐、人文化的学校管理之路,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缺少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本着对症施治的原则,本校试用从古代文化典籍中选用儒家思想--感恩,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2、意义

  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在帮助着我们,父母、师长、同学还有各行业的,他们都有恩于我们,如何回报他们呢?老师很有必要提醒、引导教育学生自小学会感恩,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感谢老师辛勤教导,感谢同学关心帮助,感谢一切付出多人。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感恩教育,旨在唤醒孩子内心深处最美好的善的天性,从我做起,从小做起,找到善心,善行的源头,让每位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与祖国的培养,感恩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与同学的帮助,感恩与身边一切关心自己的人;那么这个人必定是一个集大孝、小孝于一身的高尚的人,所以培养学生感恩情怀势在必行。

  各年级段具体内容如下:

  低年级:吟诵《弟子规》,学会礼貌用语,不挑食,不挑衣。了解衣食的来源,记住父母生日,教师开“二十四孝”故事会。

  中年级:记背《弟子规》,写读书笔记,习惯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给父母帮做力所能及的事,给父母筹划过生日。完成爱心家庭作业,每学期开展两次征文活动,会算亲情账。

  高年级:记背《弟子规》并按其内容做事,每周写一篇心得体会,阅读感恩之类的文章,熟练用礼貌用语,不挑拣衣食,不乱花钱,会算亲情账。上学之余帮父母做家务活,干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每周一下午班会上一节感恩专题课,交流感恩事例,互评感恩效果。完成爱心家庭作业,每学期开展两次征文活动。

  三、课题实施方法:

  (一)支持与保障

  健全强有力的实验研究机构,组织全校教师共同参与的强大阵容。从教师、家长做起,“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孩子成长树立良好的形象。

  从博大精深的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摘取可用资源,从当代社会实践中,全球文化交流中搜选素材,特别从身边的例子当中,选知恩报恩的典范。

  (二)实验的基本思路和实验策略

  思路:

  1、健全机构

  2、营造氛围,选择传统读物:《弟子规》

  3、充分利用电教网络资源

  4、定期布置学生做一件力所能及的感恩身边人的事,并从中筛选典型示范

  5、资料积累:收集并保管好文字材料、图片、录像典型事例等档案

  6、评估

  实施策略:

  1、树立净化社会风气,提升校园品味的自信心,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人品素质,学习成绩自然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懂得如何做人。

  2、在课堂中创设情景,首先让每位教师树立正确的素质教育观,把教育学生“做人”作为着力点。仅有开发学生智力的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健康的人格,丰富多彩的情感。指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自己的父母,家人的优秀品质及家族的好传统,好风气。引导学生体会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是最真挚和无私的,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所说不完的,这种恩情比天高,比海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力量。如果人类有爱,那么首先应该爱自己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连孝敬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都做不到,谁还相信他是个“人”呢?又有谁愿意和他说打交道?通过具体活动,努力将学生的感恩教育,对家庭道德的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学习动力,实现知行统一。

  3、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

  ①这个课题研究,旨在提升全体学生道德素质、净化校园和所涉及家庭风气,范围广,时间长,应督促,鼓励每位学生参与。

  ②学校组织各班每周星期一班会,让学生交流为父母,为家庭做的事,让学生民主评议,选出本周“感恩活动”模范、标兵。并记录在案,上交课题研究组。

  ③学校建立长效机制,由主管德育的副校长任组长,班主任任组员,由少先大队共同督促检查,引导学生从小事,力所能及的事做起。长期坚持下去,养成习惯,酿造品德,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把褒奖“感恩活动”典型事例作为学校长效制度坚持下去。

  ④每周星期一下午自习学生互评一次,教师把典型事例点评,推广。让学生汲取典型,并付诸于自己的行动。

  ⑤每月让家长对孩子感恩行为评价一次,并把评价反馈学校。

  3、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

  ①选择良好的文章、书籍

  ②选择有教育意义的光盘

  ③教唱孝亲歌曲

  ④为父母做一件事

  ⑤为父母过一个生日

  ⑥写感恩词

  ⑦定期交流

  知道感恩的原因,践行感恩的行为,坚持感恩的传统

  四、课题组织机构

  (一)组织机构

  课题组长:何永红

  副组长:张世民、肖叶东、伍楚栋、周北辉

  研究人员:(任课教师)

  (二)所达到的目的:

  通过感恩教育让学生发扬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待人诚恳的传统美德,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时之念想。知道感恩给我们生命的人,感恩给我们知识的人,感恩给我们衣食住行的人……置身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考试题及答案2022

教育励志名言名句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