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青春期叛逆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青春期那些叛逆的事作文

  叛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是青春期的一种自然现象,但如果不及时的调整,后果也是很严重的。

  “你给我过来。”“我不,我偏不。”这不,我又因为叛逆这个捣蛋鬼使坏,和妈妈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怎么回事呢?且听我从头道来:我放学回家后,立刻扔下了书包,跑到电视机前,打开就开始看。这时,妈妈从厨房里出来,一看见我在看电视,气不打一处来,冲上来就关掉了电视,又开始喋喋不休:“还没做完作业,就开始看电视,你怎么这么不知道上进啊…….”我打断了她的话:“今天的作业很少,好不容易能看我喜欢的电视节目,怎么了?我看一会儿有什么错呀?你们平时不是说要劳逸结合吗?怎么,这次又成我的不对了?”“你还学会强词夺理了,这是劳逸结合吗?你给我过来。”“我不,我偏不。”我气冲冲的跑进了自己的房间,不再理会妈妈。

  也许叛逆时期的孩子就是这样,别人让你往东,你偏要往西。

  记得还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姥姥家,姥姥和姥爷非常高兴,拿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招呼我们。姥姥姥爷和妈妈都在外面做饭,我在屋里等,有时也帮帮忙,但大多数时间是在和小猫玩。

  这只小猫长得非常可爱,也非常调皮。正因为它调皮,却给我带来了一场灾祸——它把暖瓶碰倒了。只听随后而来的是“啪”的一声,暖瓶碰碎了。妈妈闻声赶来,看见这一场景,竟然不分青红皂白的教训起我来,唉,又是一番喋喋的教导,如同和尚念经一般,说起来没完没了。我对她解释道:“这不是我碰倒的,是小猫碰倒的。”尽管我极力的解释,可她就是不听。“你这孩子还学会撒谎了,看来不教训你是不行了。”姥姥姥爷急忙拉住她:“别打孩子,有话好好说。”委屈的泪水在我眼里打转,不一会儿就如潮水一般涌出,我心里想:既然不相信我,那我还多解释什么。我把头扭向一边,这让妈妈更生气了。而姥姥和姥爷却很配合:姥爷把妈妈拉住,姥姥则护着我去了院子里。这才让事情缓和了一些。但我并没有因此善罢甘休。我因为这件事和妈妈赌气,所以住到了同学家里。

  唉,明明可以和妈妈好好沟通,我却没有去做。我咋这么叛逆呢!看来要好好调整了。

  非我想叛逆,只是被叛逆的心理操控了。

女孩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

  一个人的青春,剥夺了他的全部自由,就与同我们这些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女生,在心中不禁也有一种莫名奇妙的恐惧感,到底是在恐惧什么,是在恐惧青春期满脸的痘痘,还是在恐惧我们即将面临的青春期叛逆。

  电视上经常播出的:一个青春期叛逆的女孩子,因为不听父母的劝告而擅自离家出走,最后遭到绑架,被卖到山沟里当“童养媳”;一个大学青春期叛逆的学生,因为受不了老师长时间的压迫,从50楼上跳楼自杀,摔得面目全非;还有一个中学青春期叛逆的哥哥,讹诈多名小学生,讹来的钱全去网吧当点卡了,最后被警察发现,判10年有期徒刑。有着这些可怖的例子,让我们该怎么面对接下来的青春、接下来的路。

  11岁的人生,真的很荒唐,我的叛逆行动似乎就从现在开始了,原来那个懦弱,听话,没有主见的性格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开始悄悄地远离我,现在的我已经成为了一个叛逆、多嘴、主见多得不得了的人。我们离我们需要拯救的青春,是公交车站牌与站牌之间那么远呢,还是一亿光年那么远呢。

  叛逆的青春,是我们永恒的一个记忆,我们在叛逆中寻找开心,寻找快乐。使人生像梅子一样,又酸又甜;不像刚出烤箱的巧克力,含在嘴里又苦又涩。叛逆的回忆,也许是美丽的。

青春的叛逆

  青春,一个充满了叛逆的词语。叛逆,一个充满了青春的词语。

  尽管我们与父母的人生经历,生活经验,社会地位不同,对社会规范的熟悉程度也不同,在生活态度,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方面难免产生较大差异,易产生逆反心理,但父母毕竟是过来人,他们已经一步一步走过来了,知道哪个路口上有一个坑,哪一条马路车多危险,多听听他们的建议,未必无益。

  青春的叛逆,是一个必需的过程。青春的路,每个人都要走,每一人都会遇见那个有坑的路口,过那一条车多危险的马路,过去了就过去了。你跨过了那个坑,你就胜利了。但如果你不敢走,父母帮不了你,只能告诉你,先迈左脚,然后跨过去。最后,就只能在背后默默地祝福你能够跨过这个坑。似乎不曾走过这条路得人,他的青春就是不完整的。

  我也正处在青春期,和父母吵架那是常有的事。但比起其他的人来说,我听话很多。因为至少我和父母吵完之后,尽管很看不服父母的观点和做法,但我也会努力地去尝试,然后再向父母认错。最后和好。所以,我比别人少摔了几跤,少了些疼痛。

  何必太掘犟呢!试试听听父母的话吧!

关于青春期叛逆的作文

  轻舞的叛逆

  湛蓝的天空,深邃的大海,无垠的草原,那便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自由天空。看,一群鸟儿在飞,那样的活泼,那样的美……

  ——题记

  十二三岁的我们是处于花季中的少男少女,我们渴望自由、渴望蓝天、渴望飞翔、渴望有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天堂。

  学习途中,太多坎坷,太多心酸,向谁诉说?打开QQ,找到好友,倾诉一番。家长还怪我们不重视学习,玩忽职守,可他们哪里看的到我的内心,他们早已被“三好生父母”的称号迷乱了心智。老师只意味着抄、默、罚。于是,我们开始反抗,努力挣脱束缚,要做一只自由鸟,一个浪迹天涯、四海为家的流浪鸟。他们说这是为我们好,而我们却不领他们的情,和他们唱对台戏成了我们唯一感到解脱的方式。叛逆,也许早已成了我们的专属名词了吧。

  仰望天空,为何不是一片蔚蓝?风雨飘摇中,瑟瑟的我们,换上舞鞋,插上翅膀,慢慢飞起。独舞,失落的心在风中尽显苍凉,为何他们不懂我们

  叛逆的我们,自傲的我们,青春的我们,花样的我们,已在学习中失去自我,失去了个性,属于我们的只有一副躯壳……

青春期叛逆的作文范文

  青春期有人生精彩的小花絮,也有令人烦恼的叛逆。

  当我们是幼年的时候,也只是一个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小幼童。当我们渐渐成长为一个少年时,我们就慢慢地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悲欢离台。但当我们成长到一个花的季节时,就开始肆无忌惮地蔓延生长。那时的我们懵懵懂懂,正处叛逆时期,什么事情都不会去想太多,自己喜欢就做,不会去顾及后果,这也是人生危险的一个阶段。一点小敏感就容易产生冲动,甚至对老师家长的忠告产生叛逆。

  青春期大家都会有一些’小情绪,会有自己独立的想法。比如说:有时自己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与人交流,不想说话,只想自己一个人;有时自己想与身边的人疯成一片,无忧无虑地玩耍,嬉戏:有时自己叉想闹一点小脾气,其实本没什么事,但自己就是不开心,想与他人争吵起来,其实这些想法是每一个青春朔的人们都会有的,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是,在家长眼里看来就是叛逆。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去“了‘解”你,就是因为家长的太想“了解”而导致了孩子们对家长的做法太不了解,促使了家长与孩子们之间总有一道墙。其实,家长与孩子们是可以成为很好很好的朋友的,最主要是看父母们怎样去处理他们与孩子们相处。这一点很关键,方法不对,就会使孩子从朋友变成陌生人。方法对了,自然就会和孩子成为知心好友。

  当然,青春叛逆期过得好与坏,最主要还是靠自己怎样雕刻和装饰它了,雕刻的好,就是一件很美的工艺品;雕刻得不好那就是一个废木头了。要学会做人,要学会冷静处理生活中遇到的方方面面的的问题,凡事要学会换位思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人对你好要懂得感恩,他人对你不好,要学会宽容。这就是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用它装饰人生,你的人生将变得多姿多彩,令人羡慕。如此,当你跨过了青春叛逆期,迎来成年,你就会发现,因为你在青春叛逆期经受了考验,你成熟了,长大了,拥有了一笔难得的财富,以后的路你走得很顺利,事业也很成功,人生变得辉煌。而那些在青春叛逆期随心所欲又没得到家长很好引导的人,成年了也许还在跌跌撞撞,四处碰鼻,因为他们不懂如何与人相处,凡事以我为中心,稍不如意,便心情烦躁,不知所措甚至迷失方向。原因就是没经受青春叛逆期考验。

  同学们,我们现在就处在这一时期,但不要大惊小怪,只要我们听老师家长的话,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人为善,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就可以顺利成长。

青春期的叛逆

  青春,想象中本应是充满活力充满阳光的,而珊珊来迟的青春期却带来了孤单,独立,我们的活力,阳光中多了叛逆。

  青春的叛逆是可怕的。

  进入青春期的我们,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渴望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而爸爸妈妈过多的干预和唠叨总会让自己很厌烦,哪怕是爸妈多一句的叮咛,都是一种??隆N颐撬孀拍炅涑ご螅?睦硪苍诓欢媳浠??睦锘?芰撕枚嗝孛埽?胝乙桓觥八?崩此咚担?飧觥八?庇只崾撬?肯敫嫠吒改福?从植辉附咏??衔??撬枷肜咸祝?浜螅?荒芄焕斫馕颐牵幌胝乙桓雠笥眩?从植恢?琅笥鸦岵换岢雎糇约海?岵换崛衔?约夯岸啵幌胄丛谌占潜纠铮?从值P母改竿悼??淙环?捎忻魑墓娑ǎ?恍硗悼此?艘?剑??改甘浅け灿质羌嗷と耍?⌒〉母觳彩桥〔还?笸鹊模∽约撼渎?嗣?埽?蛘也坏角闼叩亩韵螅???约航ソシ獗眨?苌儆氡鹑私涣鳌M??斐晌?艘坏阈∈露?宥??员鹑舜蠓⑵⑵??约阂惨虼烁?映劣簦??友岱痴飧鍪澜纾

  现在的社会,渐渐出现了一些“punk”“Hip-hop”“非主流”之类的新名词,影响着中学生。他们穿着时尚,前卫,说着“火星语”,给人一种叛逆的小痞子的感觉。他们的“强悍”已经迫使家长管不了他们,甚至对他们失去了希望,任由他们鬼混。男生们则认为留着长长的刘海,蓬松的头发,再穿着另类的衣服,佩戴着首饰便是酷,是帅,是美:女孩子们总是梳着个性的“非主流”发型,同样穿着奇装异服,佩戴着首饰,还会时不时扮下可爱样,装成淑女,便是靓,是俊,是美;殊不知,这种开放改变了传统的少男少女气质,在许多人看来,他们与社会正统不符,因此对他们十分反感。

  如今走在街上,无论在哪里,总会看到三五成群的男男女女聚在一起,整日无所事事,要么去上学,三心二意,把学习当儿戏;要么去玩,溜这里逛哪里,频频出没于网吧。家长管不了,他们渐渐学会吸烟,喝酒,顶撞老师。这已不是原本的中学生了!他们桀骜不驯的性格,傲慢无礼的态度,叛逆的行为,注定了他们的可怕。

  青春的叛逆是可怕的。难道进入青春期,渐渐长大的我们自控力就要那么差吗?昔日中学校园书声琅琅,中学生个个阳光四射,充满朝气与活力;而如今,中学生渐渐厌烦了学习,个个失去了往日的魅力。改变了我们民族的传统!

青春叛逆期

  我非常羡慕国外的一些家庭,虽然我不知道它们的真实性,但从一些书籍,影片中所描述的来看,那是大部分中国孩子体验不到的。

  有许多的中国家庭存在这这样一种情况,在这种家庭里,父母为了孩子的学业而扼杀了孩子几乎所有的兴趣爱好。实际上不止这一种,还有很多像这个一样令人难受的现象。如,父母不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以“防止孩子误入歧途”的名义私自拆开孩子的信封,或者偷看孩子的手机,乱翻孩子的QQ,电子邮件,或者微信。又或者是乱翻孩子房间,甚至偷看孩子的日记。而正当我们16岁的时候,受到这些压迫也是最明显的年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青春叛逆期。

  一位叫阿忆博士的心理学家,在走访了形形色色的16岁人之后,获得了一个整体的印象:在这个年纪,这一批自行其事的少年正感受着来自师长们的不理解和不信任所形成的无形的压力。他们认为正是这种压力从根本上妨碍了自己的个性,理想,自由生活,纯美的爱恋。16岁的一切烦恼都来自这种压力的摧残。

  在很多宽容的家庭里,你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舒心或无所顾虑,在另外一些家庭里却不是这样。你必须不断地以各种方式来警告父母,“时间到了。”“我要自己下地了。”但是他们又不像那些无知的父母疏懒于管教自己的子女,又没有西洋家庭里脉脉含情的父母的从容。他们紧盯着你,拼命企图得到你的日记,拆开你的信封。他们抱着古代坚持用残忍的包办婚礼来减少子女青春失误的那种父母之爱,要求知道你的一切。可你却珍惜你的有隐私权,你真恨不得如法炮制地拆开母亲的几件信封,然后告诉她,“请记住你现在的愤怒!这和我的愤怒没两样!”的确,隐私权,成长的标志。一个女孩可以为自己的日记被好友不经意的探看而失声痛哭。16岁,心理在日渐丰满,你开始把你迷乱的星空,羞于启齿的冲动,向往,怒气,以及不成熟的思路统统记录下来,直到婚前,日记恐怕是你最好,最了解你的秘密伙伴。

  你没有支配自己时间的自由。在这一点上,父母比老师更令人无法忍受。他们不打算把上大学对于中年生活的好处用一种显而易见的办法说给你听,或许他们也不清楚读书的真正好处,他们只是想以父母的名义强迫你放弃别的兴趣。一位夫人对自己16岁时被妈妈劈手夺走手中的《悲惨世界》随即投入火中而记忆犹新。她那时必须为两年后的高考读烂那几本已经烂熟于心的数理化课本。

  有很长一段时间,你饭桌上的时间是靠沉默不语的赌气打发掉的。今天的高考已经不像1978年那样艰苦,50万名额竟有1000万人投考。今天的竞争只是应届毕业生的事,没有过多的成年人与你较量,本来你可以轻松应付它,只因为父母过分要求你把所有的精力都献给它,你才那么讨厌它,那么讨厌读书与考试。很多时候父母只是在享受责骂孩子而带来的快感,他们并不能给出更好更完善的意见,这样的责骂,有什么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也和那些父母一样,只能分析出这种现象,也并不能给出更好的意见,只是,来提醒16岁的少年少女,不要因为父母而放弃爱好和梦想。不妨大胆一点,去反抗,去斗争,是的,不妨大胆一点,如果这都做不到……

  那这样的人生,哪里有趣了……

  你已经没有回头的路了,即使是跪着也要走完你的人生。

叛逆青春期

  人生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正如小沈阳在小品中说:“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这一世来去匆匆,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同样在这个期间,也有了叛逆的心理和行为。

  不是吹,在年龄小的时候我是典型的乖乖女,可长大了以后,就经常和父母对着干,嘴上是不说,可心里都快顶上天了,他们说东,我非要西。他们说学习,我就非要玩。虽说成绩没往下滑,但也没少惹父母生气。还有一点,我不大清楚,有时莫名其妙的就悲伤起来。被父母看见了,总会挨骂,因为我总哭鼻子。心中便有了二十多分的不愿意。

  只记得这样一天,天气很冷。我偏偏喜欢出门逛街,妈妈叫我多穿些衣服,怕我感冒着凉,我就故意少穿些,也不知道当时是怎么想的。走了一圈回来之后,就感冒了。父母仍然无微不至的照顾我,我真的感觉当时很难过,可就道歉的口吻我总是说不出来。借此

  ,我同样想对父母道声歉:“爸爸妈妈,对不起。感谢你们这14个春秋的培养与呵护。我会努力学习的,将来报答你们。”

女孩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一个词,叫做“青春期叛逆”,一提起这个词,给人的直接印象便是孩子不听父母的话,叛逆的一种现象,我想在这之中是有很大误区的,人们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部分真正的“青春期叛逆”究竟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这很是个值得商榷的话题。

  我想站在同龄人的角度来说清楚一些东西,澄清楚一些误解,看清楚它的本质,那么到底什么才是大人们口中所谓的“青春期叛逆”呢?首先要弄清楚普通父母所理解的叛逆是怎么回事,说白了就是不听父母的话了,样样事情喜欢顶嘴了,你要他这么干他偏那么干,讲到底就四个字:不好管了。这就是大多数父母口中的叛逆,那么我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假设一个人突然跑过来,叫你去做一件事情,但却不告诉你原因,就说是为了你好,你会去做吗

  我想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吧!这就是所谓的“青春期叛逆”的核心问题!!!小的时候大家都傻傻的,自己的想法很少,全都是听父母的话,父母叫我们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也不会去问原因,或者问了原因虽不情愿但还是在父母的威严下照做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长大了,他接触的事物多了,看的书也更多了,他有自己的想法,这时父母的想法就不再是权威了,而是一个建议,他们有权选择或坚持自己的想法,关键是他们更喜欢自己独立地去处理事情,即使出错他们也想自己承担这个后果,但一定要自己实践,父母提的好的建议他们会采纳。

  但若父母提出一个建议是不合理的,他们就不予施行,除非他们的父母说服他们,而大多数父母都是只告诉孩子要这么做,但从来不告诉孩子为什么这么做,从这点上来看应该说孩子还是很讲道理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处于这个阶段的父母是什么样的,首先本来是个皇帝级别的人物,说什么,无论错对(更多的家长碍于面子,即使是错的,但说出的话也一定坚持就是对的),孩子都会去做,现在突然孩子不愿意做了,自然是感到恼怒,还被问到为什么要做时又说服不了孩子,最终就摆出家长的威严!一定要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那么一个懂得自己思考,有自己想法的人为什么要听你的话呢,我想一个正常人都不会同意,那么当这两种思想碰撞在一起的时候,就一定会出现火花,接着矛盾就产生了。家长们为此起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青春期叛逆”,只知道他们的孩子不听他们的话了,却不知道他们这种行为实则是硬逼着孩子做一件他们说不出道理的事,这样谁会去做呢?我觉得这个叛逆应打引号,真的要说叛逆也只能说是家长感觉到他们“皇帝”的宝座动摇了,这种现象应该是孩子学会独立思考问题,主动思考问题,有是非判断力的好现象。若家长真的说的有理,或者说服了孩子,我想大多数孩子还是都会接受的吧!只是更多的家长只知道叫嚣,或者莫名地发怒,更有愚者说什么“我把你生出来的!你竟然不听我的话!”

  正如同纪伯伦所说的:孩子虽然是借你而来,但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孩子并不是你的一件物品,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需要的是一个讲道理,在这段时期能够善意引导他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制独裁”的父母,是的有时候父母是经验丰富,但这也要因事而论!并不是说年纪大的人说的话就一定比年轻的人说的话来得更有道理。孩子能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的想法其实是件好事,何谈叛逆一说,家长应善意地引导,而不是担心“皇帝”的宝座不稳而采取的暴力“镇压”的政策,这只会显示家长的愚昧和使问题更加激化导致孩子变成真正的叛逆!到那个时候你再说什么,即使是对的,他也会给你倒着干,“假叛逆”成了真叛逆的时候,到那时是多么可悲啊!

  的确,我也并不否认的确有些孩子是因为自身原因而产生的叛逆,但这个也同样不容忽视。凡事都应挖掘它的本质,就如文章的本质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来表达你的思想,来获得别人的共鸣一样,“青春期叛逆”的本质是什么呢?真的。只是叛逆而已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话题,是一个能引起人们深思的话题。

女孩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叛逆

  现在就开始改变,麻雀也能上青天!

  --蔡依林

  从读书到小学毕业,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都是名列前茅。上初中,我考上了离家几公里的二中,因为离家远,所以就在学校宿舍住下来。在没有父母的管束下,我结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同学,在那些同学的影响下,我常常迟到旷课,很快地,我从一个成绩优异的乖乖女变成一个街头辣妹,学校出了名的问题学生,成绩当然也一落千丈。

  后来这件事被我的父母知道了,母亲气得哭了,父亲暴跳如雷,四处找杆子打我,而我却若无其事,冷冷的站在角落。

  过后父母对我的事不闻不问,只是尽义务,每个月给我生活费,仿佛对我这个女儿已经彻底失望了。

  大年过节来客,吃饭的时候,一个亲戚问起我的情况时,父亲叹息了两声,说:“花儿开得就太早枯萎。”我听了这句话气冲牛斗,扒了几口饭就回房间。我躺在床上,回想起以前的我,我怀念小学时的我,小学时候的我从不敢迟到,更别说旷课,我一直恨着那些社会上的流氓,还发誓过长大后绝不做那种人,而现在,我和他们的距离近在咫尺。想着想着,眼泪不禁簌簌流下······

  从此以后,老师眼中的坏学生没有了,同学认为的问题学生不见了,“朋友”心目中的“好姐妹”消失了,而是多了个不苟言笑、一天到晚捧着书的我。

  期中考试,我的成绩跃居全班前十名,身边的人都惊讶我的变化,这个出了名的问题学生突然不迟到不旷课了,变成一个勤奋努力、积极好问的书生,简直脱胎换骨一样。

  期末优秀生选举,我被评上了,当我拿着奖状站在讲台上发言的时候,眼泪像小溪一般恣意在众人面前流淌,使我哽咽难言。

  当被人问起我为什么变化会那么快时,我总是回答:“那,只不过是青春期的叛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心理学入门书籍

新课标考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