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题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在这个暑假里,我和街舞舞团去旅游,有五个小孩、有八个大人。我们去了伊犁河、那拉提草原、金沙滩。

  首先我们去了伊犁河,进入伊犁河的价钱有两种:小孩10元大人15元

  10x5=5015x8=120

  然后去了那拉提草原,进那拉提草原价钱有两种:小孩100元、大人120元。

  5x100=500元120x8=960元

  最后去了金沙滩,进金沙滩价钱有两种:小孩大人都40.

  40x5=200元40x8=320元

  这次旅游一共花了多少元?120+50+500+960+200+320=2090元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8月2日

  这几天,我提前学了一些四年级的数学知识。我了解了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例如:216除以22.先看前两位,商如果不够1,就看前三位,拿22乘以9,得数看够不够216,如果乘积超过被除数,那就去乘上一位8。现在我们算一下:22乘以9,它的积是198,余18。18比22小,所以可以得9。

  看来数学的方法无处不在,数学真神奇呀!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201X年X月X日 星期X 晴

  今天上午,我写完作业,准备和爸爸玩儿一次摸球比赛。

  我首先准备一个大盒子,在盒子中放了3个红球,4个蓝球,5个白球。游戏规则是:每人只能摸一次,谁能摸到红球,谁就能得到奖励。

  开始摸了,爸爸每一次都能摸到红球,而我却总也摸不到。于是我怀疑起爸爸在耍花样,而爸爸却说自己运气好,并且其中还有数学道理呢。听到有数学道理,我便来了兴趣,端起盒子就跑到一边琢磨起来了。经过反复试验,我终于找到了答案。在这个盒子里,我一共放进了12个球,其中红球有3个,那么红球就占球总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能摸到红球的概率是25%,之后,我又根据这个答案摸了20次,果然,我摸出了5次红色的球。我把我的发现告诉了爸爸,爸爸满意地笑了,同时,我也我我自己的发现而高兴极了,这就是数学中的概率问题,我也知道了: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尽力争取。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日记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个题目:求圆锥的表面积。[题目]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6米,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点长是5米,求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我虽没有学习过求圆锥的表面积,但已经学习过圆柱的表面积,通过圆柱的表面积的解题方法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积,而圆锥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侧面是一个扇形,我虽没学过但我查了资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积是:扇形的面积=弧长×圆半径×1/2,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长是5米,而弧长是3.14×6=18.84(米),扇形面积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积加上底面积,就得到圆锥的表面积:47.1+3.14×(6/2)×(6/2)=75.36(平方米)。

小学三年级

  、设计思想

  通过这节课,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最初步的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分别学习了排列和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区别排列和组合: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例3是以中国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为背景,中国队所在的C组共有四个国家队,小组赛时要求每两个队踢一场比赛,要我们求:一共要踢多少场比赛。题目中给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四个队摆成正方形,两两相连;另一种是一字排开,每两个队都与其他三个队相连。要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连线的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是否与顺序有关。

  三、学情分析

  排列与组合作为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为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学习例1和例2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排列和组合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完全区别清楚;在例3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区别排列和组合,这是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排列,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组合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组合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搞清楚排列和组合的区别。#p#分页标题#e#

  关键: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优良环境,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问题能力、数学探索意识和数学探索能力、数学交流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获得解题的过程。

  七、课前准备

  学生对世界杯有所了解;

  教师准备课件;

  准备四面国旗;

  准备五分、一角、五角、一元钱硬币。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2、3、4三个数字,选择其中两个组成两位数,可以有多少不同的答案

  学生练习。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交流:你有哪几种数?如何排的

  检查有没有漏掉的

  学生补充,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5、小结:先固定十位上的一个数字,再把剩余的两个数字分别写到个位上,这样,依次轮换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也依次变化,这样一共有6种;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写出两位数。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

  6、大家做的都不错,每组组员互相握手庆祝一下!

  7、下面我要问大家:如果每两个小朋友只能握一次手,那每一组要握多少次手呢

  二)拓展研究:

  1、大家再握一次看看,一共有多少次

  2、分析问题:我们说甲和乙握了手,乙和甲握了手,这算一次还是两次

  3、解决问题(教师小结):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但在数字排列中,交换数字的位置,所组成的数就变了,这和顺序就有关了。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不重不漏呢?让我们四个同学排成一直线,然后由其中一位同学向别的同学握手,握好就回到座位上,剩下同学也是如此,直到最后只剩一位同学,最后只要把每一位同学的握手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三、深入探究

  例3:(出示图片)

  1、02年世界杯背景简单介绍。

  2、理解题意: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组球队如下:巴西、土尔其、中国、哥斯达黎加。要求每两个球队踢一场,问我们一共要踢多少场

  3、学生思考。(拿出国旗图标连一连)

  4、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想得?如何做到不重不漏

  解答:将四个图标摆成一个正方形或一字排开,两两相连。

  思考:每个国家要连几条?(3条)每两个队之间要连几条?(一条)为什么?(排列)

  小结。

  四、练习

  1、作为奖励,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抢座位。

  1)游戏规则讲解,请学生游戏。(使学生明白这是和顺序无关的)#p#分页标题#e#

  2)学生讲解抢到椅子的是哪两个小朋友,有几种可能

  3)教师小结。

  2、老师这里有四个硬币,你看,如果从这四个硬币中任取两个,大家想一下,一共有几种情况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思考:我如果取了6角钱,应该怎么取

  教师小结。(关键:这是组合问题。)

  3、小兵到书店里买书,发现有三本书他很喜欢:《聪聪历险记》、《科学家的故事》、《大自然的奥秘》,但钱只够买两本,你认为小兵会买哪两本书?请你一一把它说出来。(关键:这是组合问题。)

  4、小刚、小红、小丽和小明准备星期天外出,他们之间准备每两个人之间都通一次电话,你想,他们之间一共要同多少次电话?并用线连一连。

  九、版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1、我们班级准备搞一次乒乓球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回去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应该要如何安排比赛,要比几场

  2、课堂作业第54页。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2月26日 星期一 晴

  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圆圆的东西,吃的饼干,玩的皮球,水杯垫,好多好多。这就像我今天认识的小数点,这是我的一位数学新朋友。原来它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去超市,它就躲在价签上,面包2.30元,果酱8.90元,这些小数点到底有什么用啊?去掉它看一看面包230元,果酱890元,哈哈,这回知道它的厉害了吧。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日记

  201X年X月X日 X天

  今天,我遇到一道数学题,并得到了一些窍门。

  第一题:幼儿园买进大小两种毛巾各40条,共用58。8元。大毛巾比小毛巾的2倍多0.12元。这两种毛巾各多少元?其实,这道题还是较简单的。只要用解方程就行了。先算出大小毛巾的价钱,在计算,不一会,我就做完了。

  乔布斯水果店原来将一批苹果按100%的利润(即利润是成本的100%)定价出售,由于定价过高,无人购买。后来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售出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腐烂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剩余的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定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62.5%。第二次降价的利润是:(1.302-40%×1.38-0.6)÷(1-40%)=25%,价格是原定价的(1+25%)÷(1+100%)=62.5%。接着道题要把这批苹果看成1,价格也看成1,这批苹果总共分两次卖,第一次卖了0.4,第二次卖了0.6。总的利润是30.2%,总的售出价格就是1.302,第一次卖了40%×1.38,1.302-40%×1.38就是第二次卖出的总货款。再减掉二次的成本60%,就得到第二次多卖出的钱。利润就是销售价比成本价多出来的钱再除以成本,所以用这个钱除以第二次的成本1-40%,就等于第二次降价后的利润,这时候需要注意,原来的定价应该是(1+100%),所以用(1+25%)÷(1+100%)相除就等于所要答案。不要担心题目有多难,无论什么数学题总会有答案的,数学就是这么简单,就要看你逻辑性、思维和分析能力是否强。希望你们也爱上数学!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4月1日 星期三 雨

  今天家里包铰子一共包了三大盘,我数了数一盆有68只。这时爸爸问我:“如果有六个人吃,每人得到多少。”我写了一道算式:3×68÷6我想:首先3×68有多少个铰子,我列竖式算出一共是204个。知道了铰子的总数,又知道把它平均分给6个人,那就很容易了,204÷6,列竖式算出结果是34。我告诉爸爸每人吃68只铰子。

  5月6日 星期四 晴

  今天妈妈让我买4棵生菜和两元的豆腐,到了菜店我选了四棵生菜,然后让那个奶奶给我拿了两元的豆腐。然后奶奶告诉我生菜3.9元豆腐2.7元。我算出来一共要多少钱了,一共是6.6元,她应该找我3.5元。我付完钱之后就顺利的回家了。

  我回家之后爸爸妈妈都夸我买得菜好吃。

  9月26日 星期日 晴

  今天,风和日丽,爸爸带我去钓鱼。爸爸的鱼竿长,有6米,也就是600厘米。我的鱼竿短一些,只有4米,也就是400厘米。爸爸钓的鱼又大又多,大的有35厘米长。而我只钓了几条10厘米左右的小鱼。虽然我没有爸爸钓的鱼大,但是今天我却很开心!

  6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们去买菜,我们买了2斤黄瓜、1斤西红柿,还有2斤我最爱吃的土豆。回来的路上爸爸问我:“黄瓜正好有4只,咱们一家三口,妈妈不吃黄瓜,我们两个人每人吃几只?我想起了以前学的除法,我说:“4÷2=2,每人吃两只。”爸爸点了点头,笑着说:“你算得真对!”

  我今天很高兴,不仅跟着爸爸去买了菜,而且还会算数了,真是太好了。

  2月26日 星期一 晴

  生活中到处可以看到圆圆的东西,吃的饼干,玩的皮球,水杯垫,好多好多。这就像我今天认识的小数点,这是我的一位数学新朋友。原来它躲在我们生活的每一角落。去超市,它就躲在价签上,面包2.30元,果酱8.90元,这些小数点到底有什么用啊?去掉它看一看面包230元,果酱890元,哈哈,这回知道它的厉害了吧。

  4月1日 星期三 雨

  有一个周末,我院子里的好朋友来我家玩。我准备捉弄一下她,就说:“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咱们每人只能喊出1、2、3、4,4个数,谁先喊道32谁赢,我来计数。你输了要接受惩罚哦!我先喊,2!”她想了想,说“不对!你已经知道了规律,我怎样都会输的!”

  因为32-2=30,30=5×6,5=1+4=2+3,所以我只要第一个喊出2并与她喊的数字之和是5我就能赢。本来我想利用这一规律,没想到竟然被她识破了!

数学三年级上册日记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有两道题把我给难住了。

  1、体育馆的东区共有30排座位,呈梯形,第一排有10个座位,第2排有11个座位,……这个体育馆东区共有多少座位

  2、有一串数字,第一个是10以后每个数比前一个大5,最后一个是90,这串数字连加的和是多少

  妈妈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如实的对妈妈说了,妈妈听后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淘气的孩子,老师很不喜欢他,因为他上课老做小动做。一次,老师正上课的时候,他又在做小动作,老师就让他算一道题,从1加到100,老师以为他可能就会安静一会了。可他很快就算了出来了,答案是5050。老师很惊讶,就问他是怎么算的。他说:“1+99=100、2+98=100、3+97=100、4+96=100、5+95=100、6+94=100……最后有50个100就是5000,还有一个50,再加上50就等于5050了。”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伟大的数学家,他就是高斯。

  我通过妈妈讲的这个故事,知道了遇到什么事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过了几分钟,那两道数学题就算出来了。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用方程解应用题

  今天,我学会了怎样用方程解应用题。

  首先,我给大家讲讲解方程的要点:做方程先要解:设·····,再写方程,方程的等于号要对齐,最后几步算式开头的数字要和“解”对齐。

  既然讲了要点,咱们做一道题吧!

  例1.四一班有60名同学,其中男生是女生人数的3倍,这个班有多少男生,多少个女生

  解:设女生有x人。

  x+3X=60

  4x=60

  x=15

  15×3=45(人)

  答:有15个女生,45个男生。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更多进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与改进措施

小学三年级英语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