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科学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电

  1、电有不同的种类:根据地暖的形成可以把电分为摩擦形成的电、雷电、日常使用的电三大类;根据点的危险程度可以把电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电和有触电危险的电两大类。

  2、日常使用的电有交流电和干电池电两种。

  3、电源、电线、用电器、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流的环路叫电路。

  4、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用并联连接。

  5、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1、5V,串联则是3V。

  6、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7、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8、在户外遇到雷雨时,因为容易遭到雷击,所以不能站在树下躲雨。

  9、像铁片等那样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导体。

  10、像塑料那样不能够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之为绝缘体。

  11、电冰箱、彩电、日光灯用的电是交流电,手电筒用的电是直流电。

  12、电线外面的塑料皮使用时间久了会老化。

  13、脱毛衣时闪现的电火花是毛衣磨擦产生的电流造成的,这种现象叫做摩擦起电。

  12、观察手电筒,我们看到手电筒的亮灭是由开关(或按钮)控制的。

  14、导体有:人体、大地、水、金属、湿木。绝缘体有:塑料、橡胶、陶瓷、玻璃。

  15、电路连接一般有串联和并联两种基本连接方法,我们家里的照明电路一般是用并联方法连接的

  16、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时,就会发生短路。

  17、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3V。

  18、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输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的交流电。

  19、不能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220V的电器电路。

  20、电池的一端是铜帽,称为正极,有个“+”字;另一端是锌壳,称为负极,有个“—”字。

  第二单元新的生命

  1、繁殖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动物和植物都需要通过繁殖延续物种。

  2、许多动植物在繁殖方式上具有相似性,植物的花和动物的卵都要经过受精后才能产生新的生命。

  3、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的特殊构造使它能够承担生产种子、繁殖新生命的任务

  4、植物种子和动物卵的构造是与它们发育新的生命的作用相适应的。

  5、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与植物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有联系的。

  6、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7、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8、油菜花的四部分的构造: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9、不论是盛开的、谢了的、掉了的都可以算花,花蕾是指那些还没有裂开的花苞。

  10、油菜花有4个萼片,4个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11、根据花的构造,可以把花分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有些花具有雄蕊和雌蕊;有些只有雄蕊或只有雌蕊。

  12、在花的各部分构造中,雄蕊和雌蕊与形成果实和种子有关。

  13、豌豆花、桃花、牵牛花是完全花,结构完整。柳树花、南瓜花是不完全花。

  14、尽管各种各样的花在形状、颜色、气味、结构特征等方面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般花都有蕊(雄蕊或雌蕊)的部分,只是具有雌雄同株和雌雄异株的区别。

  15、只有四部分都齐全的花才叫做完全花,缺少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都叫做不完全花。

  16、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以后形成的。

  17、雄蕊和雌蕊有特殊的构造,使胚珠可以受精长成果实和种子。

  18、雌蕊顶端有一个柱头,底部膨大成为子房。用手去轻触雌蕊的柱头,会感觉到柱头有粘性,那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粘液,这些粘液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19、各种不同植物花的雄蕊,其形状、大小、颜色、气味等有差异,但花药上的花粉都很容易抖落。

  20、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21、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2、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是自体传播。所谓自体传播,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的,并不依赖其他的传播媒介,它的特点是果实成熟开裂之际会产生弹射的力量,将种子弹射出去。

  23、动物传播。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沾附在动物皮毛上的特殊结构,如苍耳;另一类是它们的果实具有鲜美的味道,足以吸引动物来吃。

  24、风传播。有些种子会长出形状如翅膀或羽毛状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木棉、蒲公英。

  25、水传播。靠水传播的种子其表面一般为蜡质不沾水、果皮含有气室、密度较水小,可以浮在水面上,经由溪流或是洋流传播,如莲蓬和椰子。

  26、种子萌发时,必须具备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27、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新的生命,条件适宜的时候,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

  28、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

  29、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30、种子萌发通常是胚根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逐步形成幼苗。幼苗就是种子的胚生长成的具有根、茎、叶的小植物。

  31、很多动物都要产卵,卵有相似的构造,卵可以发育成动物。

  32、卵孵化成动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

  33、像青蛙、鸡这样繁殖后代的方式叫做卵生;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34、鸟类的卵由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及胚胎等部分组成。

  35、蛋白和蛋黄都是胚胎发育时的营养库,为胚胎发育成小鸡提供物质和能量。蛋壳膜可以保护里面的生命体,气室可以储存少量空气,保证生命的延续。

  36、小鸡孵化的基础是种蛋,种蛋大小要适中,要选择新鲜有生命力的种蛋。

  37、小鸡孵化发育的主要外界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等。在孵化过程中,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

  38、有的动物通过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直接产下小动物,卵生和胎生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39、雌性动物产的卵与雄性动物产生的精子相结合才可能发育成新的生命。

  40、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41、还有少数动物是卵胎生动物,如大肚鱼、孔雀鱼、某些毒蛇(腹蛇)、某些鳖鱼。

  41、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水分、空气和适当的温度。

  42、植物的花蕊中雄蕊产生的花粉传到雌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长,形成果实。

  43、构造齐全的花,由雄蕊、雌蕊、花瓣、萼片四部分组成,这样的花叫做完全花。缺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不完全花。

  44、蚕豆种子的构造分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蚕豆的胚芽发育生长后变成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成根;子叶提供养分。

  18、十字花科的花有4个花瓣。

  19、雌花和雄花都是单性花。既有雄蕊,又有雌蕊的花叫做两性花。

  41一朵完全花是由花瓣、萼片、雄蕊、雌蕊组成的。

  42植物的花蕊中的雄蕊产生花粉传到雌蕊上的柱头上,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受精的胚珠发育成果实。

  43植物花朵的花蕊可以分为雄蕊和雌蕊,只有雄蕊,没有雌蕊的花是雄花,它是单性花。

  45种子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和水分,适当的温度。

  46、大多数的哺乳类动物都是胎生动物。

  47、还有少数动物是卵胎生动物,如大肚鱼、孔雀鱼。

  第三单元食物

  1、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因为食物中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3、按人们的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成粮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调味品等;根据食物的来源,可分为来源于植物的食物和来源于动物的食物等。

  4、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

  5、糖类和脂肪能提供身体需要的能量。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

  7、没有一种食物会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要吃各种不同的食物。

  8、搭配膳食营养要做到品种多样,并保持合理数量。

  9、为了保证对营养的吸收,有的食物适宜生吃,有的食物适宜熟吃。

  10、食物由生到熟会发生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有的变化是有利于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1、烧熟后食物容易消化;味道更好;许多细菌都被杀灭了。

  12、熟的马铃薯和生的马铃薯一样富有营养,但熟的马铃薯含有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13、绝大多数的动物类食物是必须经过烧熟的,不能够生食。

  15、食物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

  19、面包的变质发霉是霉菌大量繁殖引起的,霉菌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20、由于大多数的霉菌都含有对人体有毒的物质,所以发霉的食物是绝对不能够食用的。

  21、霉菌生长需要营养。

  22、储存食物的方法很多,冷冻法、曝晒法、腌制法、密封包装法、真空包装法、高温或低温灭菌法……无论何种方法,目的都是为了破坏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减慢食物的变质速度。

  23、生产厂家为延长食物的保质期,通常会放人一些防腐剂类的食品添加剂,特别是水分较多的食物。这些食品添加剂或多或少对人体有害。保质期较短的食物,通常不含此类食品添加剂,是有利健康的绿色食品。

  24、微生物生长和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温度等条件。

  25、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26、观察包装袋,可以获取食品的有关信息,便于我们了解食物的营养成分、配料、保存方法等。

  27、干燥的条件,可以较长时间地保存食物。

  28、检测淀粉可以用滴碘酒的方法。如果滴上碘酒,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淀粉。

  29、检测脂肪可以用挤压涂抹观察油渍的方法。如果食物在白纸上涂抹,白纸变得油腻更透明,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30、检测蛋白质可以用燃烧闻气味的方法。

  31、根据食物的来源,我们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

  32、按照生活习惯,可以把食物分为粮食、蔬菜、水果、鱼、肉、奶、蛋类、水产品、调味品。

  33、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冷冻冷藏、晒干、制成罐头、真空包装、灭菌、腌制等。

  34、膳食营养原则:荤素搭配、粗细粮搭配、每日补充水果蔬菜、喝一些水、少吃零食。

  36、含有丰富的糖类或脂肪的食物能提供给我们能量。

  37、生的食物可能带有细菌、寄生虫卵、残留农药,多吃会危害人体健康。

  38、食物中的配料可以增加营养成分,增加风味。但一些添加剂对人体有害。

  39、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鸡蛋、瘦肉、鱼、豆、奶制品;脂肪丰富的食物:油、肥肉;糖类(淀粉)丰富的食物:谷类、红薯;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水果、蔬菜;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水产品、调味品。

  40、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而且熟食比较松软,也容易被消化。

  41、生的食物能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所以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42、在适宜的环境里,微生物能很快地繁殖与生长。当越来越多的微生物分解、吸收食物中的营养,并排出废物时,食物便腐败变质了。

  43、影响霉菌生长速度的有温度、空气、水分、光照等因素。

  44、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引起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空气、水分等条件。

  45、储存食物的方法主要有:冷冻法、暴晒法、真空包装法、密封包装法、腌制法、高温或低温杀菌法等。

  46、食品的特点、包装和保存方法、配料都会影响保质期的长短。

  47、我们可以从食品包装上获取的信息有: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营养成分、储存方法、食用方法、食品名称。

  48、很多食品中添加了添加剂,常用的添加剂有转化糖浆、膨松剂、乳化剂、食用香精等。

  49、食物在温暖、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第四单元岩石和矿物

  1、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而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有规律组合而成的。

  2、岩石、矿物不仅是组成地球外壳的重要物质,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3、不同的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形态、性质和用途。

  4、人们识别岩石和矿物是根据它们的特性。

  5、人类生产、生活用品的许多原料取自岩石和矿物。

  6、岩石是各种各样的,在颜色、花纹、颗粒大小、手感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

  7、水泥块、瓦片、混凝土块都不是岩石。

  8、岩石都是天然的、比较坚硬,它们在地球上广泛分布;岩石在颜色、软硬、轻重、表面有无花纹、光滑还是粗糙等方面是各种各样的。

  9、岩石颗粒的情况是识别各类岩石重要的依据之一。

  10、在地质学上,岩石是按成因分类的。根据成因,岩石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11、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12、岩石的结构主要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以及相互关系等。

  13、合理利用矿产资源的最好行动是生活中减少对物品使用的浪费,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等。

  14、“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物痕迹等”是指岩石的构造。

  15、一般页岩是具有层理构造的,花岗岩具有斑点,在页岩和石灰岩中可能会存在生物痕迹。

  16、砾岩颗粒比较粗;花岗岩的颗粒粗或中等;砂岩和大理岩颗粒中等;石灰岩、页岩颗粒比较细。

  17、砾岩最主要的特征是颗粒比较粗,由小石子或卵石构成。花岗岩一定都是由不同颜色的颗粒组成,看上去斑斑点点的。页岩的显著特征是颗粒很细,有书页一样的层理。石灰岩的特征是颗粒很细,滴稀盐酸冒气泡。

  18、地球上已知的矿物有近4000种,常见的有五六十种。各种矿物都具有一定的外表特征和物理性质,可以作为鉴别矿物的依据。

  19、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三种矿物组成。

  20、岩石都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组成的。

  21、矿物是组成地壳岩石的重要物质,每一种矿物都由一种物质组成。

  22、观察描述矿物内容主要有矿物外表颜色、光滑度、透明度、条痕、光泽、硬度、晶体形状以及用途等。

  23、有的矿物具有多种颜色,有些矿物具有相似的颜色。

  24、矿物的颜色、条痕、硬度是识别矿物的重要依据,矿物的条痕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25、颜色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特性,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26、不同的矿物有着不同的颜色,因此有许多矿物以颜色命名,如赤铁矿是红色的、褐铁矿是褐色的、黄铜矿是黄色的、白钨矿是灰白色的、蓝铜矿是天蓝色的、硫黄是黄色的。

  27、条痕指的是矿物粉末的颜色,将矿物放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擦划,留下的粉末痕迹就是条痕。

  28、矿物条痕的颜色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一致,比如金,颜色和条痕都是金黄色。石墨的颜色和条痕都是黑色。也可以和矿物的颜色不一致,比如黄铁矿的颜色是浅铜黄色,但条痕是绿黑色。

  29、条痕对不透明矿物的鉴定很重要,而对透明矿物来说,意义不大,因为它们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似白色。

  30、矿物抵抗刻画和磨擦的能力称为硬度。矿物的硬度比较固定,通常人们确定矿物硬度的方法是用两种矿物相互刻画,即用已知硬度的矿物来确定未知矿物的硬度。

  31、矿物的硬度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滑石、石膏、方解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32、按从软到硬的顺序排序,应该是云母、长石、石英。

  33、地质、建筑业上钻探机的钻头,我们平时划玻璃的玻璃刀就要用硬度最大的金刚石来做;在钟表等仪器中,快速转动的部分要用硬度稍次于金刚石的刚玉来做轴承。

  34、石英:像玻璃的光泽半透明;长石:光泽与蜡烛差不多不透明;云母:光泽与丝绸差不多不透明。

  35、完整的石盐晶体是立方体,石英晶体是六角柱的,辉锑矿是柱状或针状,方解石是平行四边形或者六面体。

  36、砂岩:颜色均匀、颗粒明显。页岩:有层理。砾岩:由卵石和泥土组成。

  37、页岩、砂岩、石灰岩、砾岩、大理岩、花岗岩是常见的岩石,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38、滴过稀盐酸的岩石要用清水洗干净。

  39、在地球运动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因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受到压力和高温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是变质岩。

  40、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41、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的岩石叫做化石。

  42、石英、云母和长石都是自然界的矿物。它们在自然界很少单独存在,通常都是几种混杂在一起组成花岗岩。

  43、世界上已经发现矿物近4000种。各种矿物的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是不同的。

  44、矿物的用途很多,吃的盐;做豆腐需要石膏;做铅笔芯需要石墨;中药里的雄黄;做首饰用金、银和钻石,制造钟表和计算机要用到石英;花岗岩用于雕塑,这些都是从矿物中获取的。

  45、观察和描述矿物的方法很多,如观察矿物的形状、颜色、透明度、光泽,也可以借助工具比较矿物的硬度、条痕。

  46、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广泛应用于研磨、切割、抛光等重要工具中;硬度最小的是石墨,是重要的固体润滑剂,还可以用于制作铅笔芯。

  47、我们可以用指甲、铜钥匙、小钢刀粗略地把矿物分为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回形针)刻画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48、地质学家在面对不知名的矿物时,常采用野外观察、用显微镜观察和对照资料、图鉴等方法来识别。

  49、石英、云母和长石的硬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石英长石云母。

  50、鉴别矿物的硬度在建筑、珠宝、雕塑行业中很有意义。

  51、岩浆岩有:花岗岩、玄武岩、浮石、流纹岩、气泡石、绳状岩等。

  52、沉积岩有:砂岩、砾岩、页岩。

  53、变质岩有:大理岩、板岩。

  54、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55、衡量矿物的透明度,可以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三种。

  56、写出三种观察岩石的方法:用放大镜观察岩石颗粒;岩石互相敲击;在岩石上滴稀盐酸。

  57、在研究岩石时,根据颜色不同、条纹不同、颗粒大小不同……可将其分为许多类。

  58、观察、描述矿物时,不需要用的方法是:矿物的大小。

  59、火山岩的特征:岩石上有很多小孔。

  60、水泥不是自然界的天然矿物。

九年级物理电学知识点

电的知识小学生日记

  电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电是什么吗?它的用途是什么?让我来告诉你有关电的一些小知识吧!发电厂发出的、通过电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高压电有5500V以上;电可以分为没有触电危险的和有触电危险的两大类;在户外遇到雷雨时,不要躲在树下,更不要躲在孤零零的一棵树下。大树容易遭到雷击。不由靠近高压电线、铁塔、变电所。这些地方的电更危险。5500V以上的高压电,能越过一段距离电击,使人触电死亡。学校和家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220V的电。不要用这些电线、插座的电做实验;电流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发光;电路故障了,我们可以用电路检侧哪里出了问题。我们也可以用替换法来排除故障,使灯泡亮起来;像铜丝那样可以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导体。

  像电线外抱着的塑料那样不能通过电流的物质,我们称它们为绝缘体;我们利用导体把电送到人们需要的地方。我们利用绝缘体阻止电流到人们不希望有点的地方;不要用湿布擦,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我们有好好保护绝缘体;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电路连接的方法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我们家里的家用电器一般都并联的。科学知识是无限,地球上的能源是有限的,让我们学习无限的知识,去了的让我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解节约地球上的有限能源吧!

物理必修一最易混淆的电学概念

  1、电子与电荷,电子是物质中的一种基本粒子,它带负电。电荷是人们对电的一种传统的认识。在古代,因人们对电的本质缺乏认识,认为电是附着在物体表面上的,因而把电称为电荷。物体“带电”和“带了电荷”是同一个意思。现在大家所说的电荷,一般是指带电的物质微粒,如带电的原子核、质子、电子及正、负离子等。显然电荷这一概念的范围要比电子大。

  2、自由电子与自由电荷,自由电子是指脱离了原子核束缚的电子,而自由电荷既可以是自由电子,也可以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中的自由电荷则主要是正、负离子。

  3、带电与导电,带电是指物体失去电子或得到多余的电子,从而使物体对外显电性。导电则是指导体中有电流,其实质是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

  4、导体与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几乎没有自由电荷。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两者可相互转化。如在常温下玻璃是一种非常好的绝缘体,但在加热到红炽状态时,它就变成了导体。

  5、导体与导线导体是指容易导电的物体。而导线则是指用导电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的电线,它一般用来连接电路元件使之组成电路,一般导线的电阻很小,常常可以忽略不计。

  6、电中性与电中和电中性是指一种状态,即原子核所带的正电与核外电子总共带的负电电量相等,整个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电中和是指一种过程,当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带负电的物体上多余的电子转移到带正电的物体上,从而使两个物体都恢复成不带电的状态。

  7、电源与电压电源是指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或定义为是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源的作用是在电源的内部不断地使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以持续为电路两端提供电压。电压是使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因为电路两端的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所以电路中必须有电源才能有电压,然后才能得到持续存在的电流。

  8、电量与电流电荷的多少叫做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人们把它称为元电荷。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流的大小可用一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的多少来表示。

物理电学总结

  一、电场基本规律

  1、库仑定律

  (1)定律内容: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与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2)表达式:k=9.0×109N?——静电力常量

  (3)适用条件:真空中静止的点电荷。

  2、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1)三种带电方式: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

  (2)元电荷:最小的带电单元,任何带电体的带电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e=1.6×10-19C——密立根测得e的值。

  二、电场能的性质

  1、电场能的基本性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电场力要对电荷做功。

  2、电势φ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电势能Ep与电荷量的比值。

  (2)定义式:φ——单位:伏(V)——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具有相对性,相对参考点而言。但电势之差与参考点的选择无关。

  ○2电势一个标量,但是它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该点电势比参考点电势高,还是低。

  ○3电势的大小由电场本身决定,与Ep和q无关。

  ○4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零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4)电势高低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电场线判断: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φAφB

  ○2根据电势能判断:

  正电荷:电势能大,电势高;电势能小,电势低。

  负电荷:电势能大,电势低;电势能小,电势高。

  结论:只在电场力作用下,静止的电荷从电势能高的地方向电势能低的地方运动。

  3、电势能Ep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由于电场和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由位置决定的能量。电荷在某点的电势能等于电场力把电荷从该点移动到零势能位置时所做的功。

  (2)定义式:——带正负号计算

  (3)特点:

  ○1电势能具有相对性,相对零势能面而言,通常选大地或无穷远处为零势能面。

  ○2电势能的变化量△Ep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4、电势差UAB

  (1)定义: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之差。也叫电压。

  (2)定义式:UAB=φA-φB

  (3)特点:

  ○1电势差是标量,但是却有正负,正负只表示起点和终点的电势谁高谁低。若UAB0,则UBA0。

  ○2单位:伏

  ○3电场中两点的电势差是确定的,与零势面的选择无关

  ○4U=Ed匀强电场中两点间的电势差计算公式。——电势差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

  5、静电平衡状态

  (1)定义:导体内不再有电荷定向移动的稳定状态

  (2)特点

  ○1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内部场强处处为零。

  ○2感应电荷在导体内任何位置产生的电场都等于外电场在该处场强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整个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个等势面。

  ○4电荷只分布在导体的外表面,在导体表面的分布与导体表面的弯曲程度有关,越弯曲,电荷分布越多。

  6、电场力做功WAB

  (1)电场力做功的特点: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位置有关,即与初末位置的电势差有关。

  (2)表达式:WAB=UABq—带正负号计算(适用于任何电场)

  WAB=Eqd—d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匀强电场

  (3)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

  WAB=-△Ep=EpA-EPB

  结论: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

  7、等势面:

  (1)定义: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

  (2)特点:

  ○1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

  ○3两等势面不相交

  ○4等势面的密集程度表示场强的大小:疏弱密强。

  ○5画等势面时,相邻等势面间的电势差相等。

  (3)判断电场线上两点间的电势差的大小:靠近场源(场强大)的两间的电势差大于远离场源(场强小)相等距离两点间的电势差。

  三、电场力的性质

  1、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电荷有力的作用。

  2、电场强度E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点受到的电场力F与电荷的带电量q的比值,就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

  (2)定义式:E与F、q无关,只由电场本身决定。

  (3)电场强度是矢量:大小:单位电荷受到的电场力。

  方向:规定正电荷受力方向,负电荷受力与E的方向相反。

  (4)单位:N/C,V/

  (5)其他的电场强度公式

  ○1点电荷的场强公式:——Q场源电荷

  ○2匀强电场场强公式:——d沿电场方向两点间距离

  (6)场强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

  3、电场线

  (1)意义:形象直观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理性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2)电场线的特点:

  ○1电场线起于正(无穷远),止于(无穷远)负电荷

  ○2不封闭,不相交,不相切

  ○3沿电场线电势降低,且电势降低最快。一条电场线无法判断场强大小,可以判断电势高低。

  ○4电场线垂直于等势面,静电平衡导体,电场线垂直于导体表面

  (3)几种特殊电场的电场线

  四、应用——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平衡问题,加速问题,偏转问题)

  1、基本粒子不计重力,但不是不计质量,如质子,电子,α粒子,氕,氘,氚

  带电微粒、带电油滴、带电小球一般情况下都要计算重力。

  2、平衡问题:电场力与重力的平衡问题。

  3、加速问题

  (1)由牛顿第二定律解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运动(不计重力),只受电场力Eq,粒子的加速度为a=Eq/若两板间距离为d,则

  (2)由动能定理解释,

  可见加速的末速度与两板间的距离d无关,只与两板间的电压有关,但是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不一样,d越大,飞行时间越长。

  3、偏转问题——类平抛运动

  在垂直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速度为v0匀速直线运动。

  在平行电场线的方向:粒子做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带电粒子若不计重力,则在竖直方向粒子的加速度

  带电粒子做类平抛的水平距离,若能飞出电场水平距离为L,若不能飞出电场则水平距离为x

  带电粒子飞行的时间:t=x/v0=L/v0——————○1

  粒子要能飞出电场则:y≤d/2————————○2

  粒子在竖直方向做匀加速运动:———○3

  粒子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4

  粒子出电场的速度偏角:——————○5

  由○1○2○3○4○5可得:

  飞行时间:t=L/vO竖直分速度:

  侧向偏移量:偏向角:

  飞行时间:t=L/vO

  侧向偏移量:y’=

  偏向角:

  在这种情况下,一束粒子中各种不同的粒子的运动轨迹相同。即不同粒子的侧移量,偏向角都相同,但它们飞越偏转电场的时间不同,此时间与加速电压、粒子电量、质量有关。

  如果在上述例子中粒子的重力不能忽略时,只要将加速度a重新求出即可,具体计算过程相同

  五、电容器及其应用

  1、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电源给电容器充电)

  充电过程S-A:电源的电能转化为电容器的电场能

  放电过程S-B:电容器的电场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2、电容

  (1)物理意义: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

  (2)定义:电容器所带电量Q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电压U的比值就叫做电容器的电容。

  (3)定义式:——是定义式不是决定式

  ——是电容的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

  (4)单位:法拉F,微法μF,皮法pF

  1pF=10-6μF=10-12F

  (5)特点

  ○1电容器的带电量Q是指一个极板带电量的绝对值。

  ○2电容器的电容C与Q和U无关,只由电容器本身决定。

  ○3在有关电容器问题的讨论中,经常要用到以下三个公式和○3的结论联合使用进行判断

  ○4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则电容器的电压不变。电容器充电完毕,再与电源断开,则电容器的带电量不变。

物理电学知识点

  知识要点:

  1、基础知识

  对于电学综合问题,状态分析往往是解题的第一步,如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和导线切割磁感线运动,应分析其受力状态和运动状态;对于直流电路的计算,应首先分析其电路的连接状态;对于电磁振荡,通常需要分析振荡过程中的一些典型状态。

  2、电场知识点:

  电荷在其周围空间激发电场,静止电荷激发的电场是静电场。电场对处在场中的其它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荷在电场中移动时,一般说来电场力对电荷要做功,在静电场中,电场力对电荷所做的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在静电场中电荷具有电势能。在静电场中引入场强和电势这两个物理量,来分别描写静电场有关力的性质和能的性质。只有深入地理解场强和电势的概念,才能加深对电场这一概念的理解。

  静电场是不随时间变化的场,在空间各点描写电场的物理量场强和电势,均不随时间变化。但是,在场中的不同点,场强和电势的数值一般来说是不同的,它是随着空间点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关于这一点在中学物理中要特别注意,因为我们经常研究匀强电场,在这一特殊的匀强电场中,各点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是相同的,而一般的电场却不是这样,必须考虑场强和电势在场中不同点的分布情况。

  电力线和等势面是分别用来形象地描写场强和电势在空间中的分布的工具。对于它们的性质及描写电场的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对于深入理解电场的概念、形象的建立电场的模型和图象非常重要,而且对于解决很多电学中的问题也是非常有用的。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电场中一些概念的学习,如:电场力对电荷的功、电势能,应对照力学中的重力对物体做的功,重力势能来学习和理解。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平衡和运动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力学问题。所以静电场的学习是对力学问题的一次很好的复习和提高的机会。

  3、稳恒电流知识点:

  这部分知识内容要注意以下几点:

  (1)树立等效思想,学会画等效电路图

  课本中,在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时,所说的串联电路的总电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都是指等效电阻。在讲电池组时,所说的电池组的电动势

  电池组的内阻也是分别指与所说的电池组等效的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所谓甲与乙等效,是指在所研究的问题上,甲与乙的效果相同。在电路计算中,经常把一个电路,用另一个与之等效的电路来代替,这就是画等效电路的问题。一个电路用一个什么样的等效电路来代替,要根据讨论的问题的性质来决定。

  (2)对理想化问题的处理:

  对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采用理想化模型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很多情况下可忽略电表对电路的影响,即降电流表和电压表均看成是理想电表;有时忽略电源的内阻;很多情况下,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但在有些情况下,却不能做这样的理想化处理。在题目中如果没有明显的告诉我们是否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理想化处理时,一点要仔细分析题意,来判断是否可以做理想化处理。

  (3)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来分析问题

  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分析物理问题往往可以不考虑过程的细节,使问题得到简化,有关反电动势的问题比较复杂,是物理中不做要求的内容。直流电路中有关反电动势的问题,一般可避开反电动势的概念,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比较容易解决。养成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习惯,掌握用能量的观点分析物理问题的方法,对物理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4)从函数关系的角度来讨论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任何一个物理公式,都是表示该公式中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哪些量是不变的,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变量之间存在这因果关系以及在我们所研究的问题中,将哪个量当做自变量,哪个量看作是它的函数,它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函数关系等等。这样研究问题,可以加深对物理规律的理解,更有效地利用物理工具来解决物理问题,防治简单的乱套公式。这样的分析方法,对解决电路计算的问题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4、磁场知识点:

  磁场中各物理量的方向之间的关系比电场中要复杂,要很好地掌握判定电流(直线电流、环形电流、螺线管)产生的磁场的方向的右手螺旋法则和磁场对电流和运动电荷的作用力的方向的左手定则,必须很好地树立空间立体观念,并能根据需要将立体图形改画成适当的剖面图,实现立体图形平面化,以利于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要很好地掌握洛仑兹力的特点(总与磁场方向垂直,与速度方向垂直,因而对运动电荷不做功)并能结合力学的基本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掌握安培力的特点,并能结合力学的规律解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和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的问题。

  在学习中要与电场对比,了解研究场的方法的共同点,但更要注意磁场与电场的不同点。

  5、电磁感应知识点: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用来确定感应电动势普遍适用的规律,必须深刻的理解它的意义,熟练的掌握它的应用。对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我们应注意:A、明确磁通量f、磁通量的变化量Df=f2-f1、磁通量的变化率Df/Dt,它们各自的意义,尤其是要注意它们的区别。B、它的研究对象是一闭合回路,即用它求得的是整个闭合回路的总的电动势,用它来确定某一段电路的感应电动势,一般说来是很不方便的。C、由于在中学阶段我们只会计算在一段时间内磁通量的平均变化率,因而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公式e=nDf/Dt求得的是在该段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应当指出,后两条并不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本身的局限性,前面已经说过,它是用来解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时普遍适用的规律。这种局限性只是由于中学阶段我们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知识不足造成的。

  (2)对于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力线时,可用公式:e=Blvsinq来计算导体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动生电动势)。对于该公式应注意:A、公式中的B,一般说来是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如不是匀强磁场,需要求导线所在处的各点B的大小相等;导线与磁场B的方向、与导线运动方向都垂直,如不垂直时,需将导线在磁场B的垂直方向,速度v的垂直方向投影,式中l可理解为这个投影的长度;一般说来,要求整个导线平动,即各点的速度相同,如导线在磁场中转动,导线上各点速度不相同时,应先将导线(或导线在与磁场垂直、与速度垂直方向的投影)分成很多小段,认为每一小段上各点速度相同,再求各小段速度(在空间上)的平均值,式中的v既是上述的平均值;式中的q是v与B之间的夹角。B、该公式求得的是一段导线上的感应电动势。C、公式中的v是某一时刻的即时速度,e为该时刻的即时感应电动势,若v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则e为该段时间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在中学阶段,求某段导线的感应电动势,求即时感应电动势,我们必须用公式e=Blvsinq。

  (4)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用能量及其转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的方法是物理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在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中,要特别注意用能量及其转化的观点和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A、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加深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楞次定律是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或者说,它是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必然结果。可以将楞次定律理解为:感应电流总是反抗产生它的原因。如反抗原磁通的变化、反抗导体与磁场之间的相对运动、反抗原来电流的变化(自感),其实质都是要求产生感应电流的外界因素做功,从而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感应电流的)电能。B、在解决有关电磁感应现象的问题中,注意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即可使问题得到较简化的解决,又可加深对物理问题的理解。

  6、交流电知识点:

  关于交流电的初步知识,主要有交流电的产生、变化规律和表征交流电的物理量,变压器的原理及电能的输送。交流电的问题实质是电磁感应和电路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分析交流电问题,应运用电磁感应的规律和电路分析知识。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清理整治违规用地

会计职业生涯人物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