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律的书籍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法律在我心中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简简单单的谚语告诉了大家规矩的重要性。自古以来,规矩就无时无刻不在人们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规矩也在不断变化。到了今天,规矩仍以成千上万种形式出现,但是最大的规矩应该算是法律。

  自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广法家韩非子的思想时,法律渐渐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它让秦国兴盛起来,一统天下。经过改朝换代,法律也是在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在,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我国的法律也在不断完善。

  法律,简单地说,就是立法机关制订的用以规范人民行为的一种载体。像“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交通法;九年义务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法;惩罚恶人靠刑法等等都是法律的例子。

  法律约束着每一个人,法律让社会更加安定、更加和谐,让生活更加美好。但还是有不少人以各种理由,触犯法律,甚至还企图通过法律的漏洞占便宜。对于这样的人,法律会给予相应的惩罚。

  最小的小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一言一行。最常见的要属于闯红灯了。随时随地都能见到闯红灯的人。“红灯停,绿灯行。”是三岁小孩都清楚的规矩,然而能有几个人遵守呢?法律是严格的,记得前不久北京罚了两万闯红灯的行人,每人10元。曾记得去惠州时每一处斑马线都有“行人闯红灯罚十元”的标志。想起平时自己为了节省一点时间,闯了不知多少次红灯,真是倍感羞愧啊!

  如今人们生活提高了,但依然存在小偷小摸的、敲诈勒索等非法行为。无论他们的手段多么高明,都无法逃避法律的制裁。

  每个时代都有违反法律规定的人,他们的下场只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不管有多大的权利,不管有多大的胆量,终究要被绳之以法。俗话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我们要遵纪守法,做个正直的人。让我们共同努力,争取排除非法行为出现的可能,共同创建一个更加和谐、稳定的大家庭。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关于法律的书籍

法治伴我成长

  最近,我读了《第一本法律故事书》。这本书并不像我想象中的那样枯燥,而是用故事形式讲述案例,用严谨的法律依据剖析案例,把枯燥的法律变得有声有色,让我在阅读的同时,增强了法律意识,提高了法律素养。

  孟子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现在这个进步的时代,如果没有了法律,那么一切就将乱了套,不能再维持稳定的局面。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更是应该知法,懂法,守法,用自己的力量去带动身边的亲人,一起去创造一个安宁的社会。

  读书过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关于少年小宇制毒、贩毒的故事。故事中,小宇算是留守儿童,他小学毕业后就没再上学,而且还进了网吧,认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在好奇与贪婪的驱使下,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从这个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小宇没有受到合格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与社会保护。首先,他的父母没能履行教育小宇的责任,使小宇小小年纪就犯法;其次,学校在小宇没有上完义务教育所规定的课程时,没有让他继续读书;最后,网吧是不能让未成年人入内的,而这家网吧的老板显然是没有遵守规定,使小宇走上了堕落之路。

  我们不难发现,未成年人的安全与健康,与成年人有很大关系。监护者应用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法律意识应该从小培养,而与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家长,则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孩子。

  现在学校刚开学,初一新生刚刚步入初中的大门,家长们也是第一次送孩子上中学。在离学校不远的十字路口,经常会发生闯红灯的现象。可以看到,一名名家长骑着电瓶车,后面载着上学的孩子,在红灯下呼啸而过。这些闯红灯的家长有没有想过,自己背后的孩子是怎样的心情。老师都讲过,要遵守交通法,而自己的家长却不遵守交通规则,你们让他怎么想?也许当他有一天也面对红灯时,他或许会觉得这样做不对,但他极有可能也会闯红灯,因为他的家长就是这样做的。从众心理是中国式过马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更何况是跟自己家长一样的做法呢

  所以,家长们的榜样力量是很重要的。家长们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不仅仅限于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习惯和做人的品质,家长们应该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让孩子健康成长,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法,认识法并且守法,让孩子在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中成长。

  作为新世纪的小公民,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我们是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让法治教育伴我成长。

法律在心中

  许多人通常认为,法律是在约束自己的自由,强迫自己做自己不愿做的事,还要向国家缴纳自己的部分收入,如果没有法律,自己必定可以得到理想的生活。现在让我们翻一翻世界的历史,似乎从古至今兴起的文明大国都拥有着一部影响深远的法律?法律的出现似乎代表着大国的崛起?中东的古巴比伦文明拥有着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罗马帝国的罗马法影响至近代西方民主国家,商鞅变法致使大秦帝国于七国中崛起,横扫天下,《联邦宪法》旳出世预示着美国的飞跃,《权利法案》成就了“日不落帝国”的宏图霸业。

  应当承认,法律确实隐隐约约“约束”了我们某些方面理想的“自由”,例如我国的法律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就让诸多学子为之愤慨,望着桌上带着血红数字的试卷大发脾气。不消说,我们学生自然是恨透了九年义务教育法。但如果让我们仔细想一想,没有国家法律保护下严格执行的的九年义务教育,年幼的我们一时头脑发热——“打工去!”没有知识的我们真的会为未来谋出一条好出路吗?国家之内全是文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这样的中国怎么强起来!(中国原创作文 )

  依此同理,让我们试想一下,依一些人们所愿,假如没有法律,该是怎样情景?失去法侓的保护,我们该多么脆弱呀!犯罪分子为非作歹,没有法律的制裁,他们会继续在社会上干尽恶事,无人敢阻。交通上,心中没有法律的我们驾车出行,闯红灯,各种各样的交通事故接踵而来,一些没有道德的司机冲撞行人后,置之不理,扬长而去。整个社会失去秩序。没有国际法制约的军事大国肆无忌惮的放出核武器,入侵弱小国家,烧杀抢越,无恶不作,世界毫无和平可言。

  法国启蒙运动思想家孟德斯鸠说过:“一个公民的自由要限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一旦超过法律之外,那他将不再自由了。而同样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家领袖伏尔泰所追求的自由观念则与之截然不同,他所宣扬的自由是毫无约束的自由,是当今人们美好的愿望,但不可能会实现,因为他的自由观念超出法律许可范围之内,拥有着许许多多不稳定的危险成分,超过法律许可范围外的自由便是一纸空话了!因此我们的自由是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

  相反,再让我们看一看有法律的社会,国家和平,公民不必担心自己的人身安全,社会秩序尽然有序,公民道德修养高。就连世界人民所向往的自由之地美国也是有联邦宪法等法律管制的!来保障公民利益。因此,没有来自任何国家或地区的人民不会受到法侓的约束,所有的世界公民都有着自己的保护伞——本国的法律,这部法律保护着本国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令所有的犯罪分子闻风丧胆。

  历史上国家法律被本国人民视为无物的国家,均无一例外走向灭亡。综上所述,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我们更应该心中有法,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将法律视为我们维权的武器,而不是拦阻自己自由的障碍,才能使我国社会更稳定,走向强国之路!心中有法,法存心中,尊纪守法,则国强!

有关法律

  法律就像是大海上的一艘船,上面可以自由地活动,但是它也有底线,一旦超出了底线,就会落入大海。说起法律,它让我想起了7岁时那天发生的事情,直到现在,那件事让仍我心有余悸。

  那天天气清新,阳光明媚,我和妈妈一起去郊外野炊,我妈妈把包放在副驾驶上,我坐在后排。在途中我们遇到了三个男人,看上他们去应该三十几岁的样子,那三个男人直直地在公路上向我们走过来,眼看车近了,他们并没有要躲的意思。妈妈急忙刹车,其中一个男人突然蹲下,眼看近了,妈妈急忙下车,说时迟,那时快,一个黑影闪了过去,妈妈感觉不对劲,回头一看,手提包不见了。我们急忙去追了几个男人?我边跑边喊:“救命啊,有人抢包了”。这时有几个好心的人走过来,他们了解情况后,也去追坏人,可是坏人已经跑远了。后来,妈妈报了警,几天后,那几个男人被抓住了。

  知法懂法,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法律是正义之火,是和谐之音,是文明之花,我们一定要学好法律,用法律保护好自己,就像妈妈当年一样!如果不报警,那个坏人也不会被抓,妈妈的包和钱也就不会回来了。

珍惜自己 正视人生—读法制教育书籍有感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每个人不仅需要有一双善于洞察周围的双眼,还需要有一颗警惕的心。作为一名中学生来讲,我们更应该学法、守法,用法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善待自己的人生。

  在本周的星期一的下午法制教育活动过后,我回到家里又看了一些关于法制教育的书籍,我看完后发现:我们是一个法治社会,所做的一切都要遵纪守法;要使我们的人生走得辉煌灿烂就必需知法守法,而且要持之而行!就我们中学生现在而言,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强学校校风校纪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校风校纪和法制宣传教育是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预防犯罪最基本的因素。

  (二)学法守法才能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只有我们懂得法治,才会早期发现,采取有针对性的实在措施,要时常关注自己周边地区不良动向和危险信号,采取措施,才能保护自己、保护他人。

  没有人会料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但我们可以通过法制让自己的活得更加精彩。

  珍惜自己,正视人生!

法律书籍 读后感

  在《社会契约论》的第一卷里,卢梭得出过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专制的政府要成为合法的政府,就必须让每一代年轻人都可以自由地决定是接受它还是拒绝它;如果做到这一点,该政府就不再是专制的政府了。

  我在想我在决定接受我们的执政党时有没有选择的自由,没有,我都从来没有奢望过会有,也就无所谓了。但据说我有选举的权利,我又在回忆我的选举权行使的历史。

  从小时开始选什么优秀、三好、干部,这些班级内的选举时,我是有表决举手的权利的,但选的对象多为老师时常在班里表扬的好学生,我也因此得到过实惠:没做过什么事,但老师常表扬文章写得好、字很漂亮,也就得过什么优秀的,但我自认为自己真不怎么优秀来着。印象很深的一次选举班长,原任班长是个学习成绩很好,但不关心他人的女生,全班对些很有非议,于是选举的结果是该女生下课了。但班主任在选举后进行了长时间的演讲,表述该女生的成绩和与众不同,看着年迈老师的期盼,放学时间已到,没有任何事能与家里的饭菜香和此时的饥饿感相比,在老师要求下全班又重新投票,女生继续当着班长,一波才算了了。

  没有人去怀疑老师的权威,也不可能有人去质疑第一次选举的有效和第二次选举的拉要票作弊,学生的民-意在此可见无力。

  再说宪法给的选举权吧。在高中时,有同学到了18岁,参加过选举了,据说投了票的还给点钱什么的,以车费还是以什么名义给,我记不清了,但学生有总比没有好。问那些被选举的人他认识不,都不认识,也不了解,反正有多种原因可以决定选择其中之一:名字好听一点的,或者性别为男的,或者听说过的,或者住在同一小区的,或者一个学校毕业的,或者……总之,有一个条件正好对上眼感觉舒服就成,至于是不是符合真正的被选举的条件,道德、知识水平如何,都无关紧要,政府或者有关组织(想象中的公正机构)会帮我们把关的。后来才知道,一切制度的制定时,都要把当政者当成贼来防,而我们忘记了这一点,以为人性本善,漏洞大开,贼也纷入。以至于贼会骂,我不是生来是贼的,还不是体制提供的机会,我只是牺牲品。

  说远了,不过直到现在,我也没真正按我的意愿行使过选举权,都是别人画好的馍让我点,馍的口味如何,没有人知道。刑罚中剥夺政治权利的处罚,是不能参政议政,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剥夺与否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于他们而言这根本不算处罚。

法律

  在我们的生活中,法律是不可缺少的。因为有了它,社会才会安定;有了它,人们才能过上安稳的日子;有了它,我们的家园才会和谐;有了它,坏人才会得到应有的惩罚。总而言之,法律是人民安全的保障,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坚实屏障。

  小时候,法在我心中很模糊,总记得,妈妈告诉我,过马路时,要走斑马线,不要闯红灯。和小朋友玩时,爸爸告诉我不能欺负小朋友,要跟小朋友和睦相处,互相谦让。那时,我并不知道法是什么,我想这就是法吧。伴随父母的唠叨,法在我心中已有了雏形,法就像一条条的规章,一道道可逾越的界限。

  不过那时的我依然觉得法离我们很远,很远。上学后,老师常常告诉我们,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在老师的教育小,法自我心中扎根了。我经常在电视新闻报道上,在报刊上,甚至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看到了一幕幕因违反法律而导致的人生悲剧,这让我意识到遵纪守法应该从小做起,让法的警钟时刻在我耳边响起。

  其实,法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心中有法,遵法,守法,用法,我们才能成为守法的公民,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必将吧“法”字牢记心头,做一个无愧于自己,无愧于国家,无愧于时代的好少年。

法治护航,快乐成长—读法治系列书籍有感

  我总认为法治离我们遥不可及,甚至是难以触碰到的;认为只有杀人放火、抢劫勒索这些严重行为才算得上犯法;认为法治根本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直到读了关于法治一系列的书后,才使我有了对它更深一步的认识。

  在这些书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个小故事:2019年5月25日,网上一则关于"实拍北京朝阳奶西村3男子轮流殴打一少年"的视频引起广泛关注,这个视频长达8分40秒。视频显示,在一处四周无人居住的空旷地点,三名男子赤裸上身,轮番殴打一名少年。挨打的这名少年身穿花纹t恤,蓝色裤子,脚着一双黄色运动鞋。三名打人的男子起初用膝盖猛磕少年的腹部,该少年则用双手护住腹部。随后,一名男子用鞋抽打少年的脸部,并飞踹少年,为此这名男子的鞋还掉落在地上。另一名男子则用胳膊肘击打少年背部。殴打持续近5分钟后,几名男子轮流双脚起跳去踩踏少年的上身甚至头部,并拿起砖头和石块用力抛掷在少年身上和头部。这名少年捂着脑袋躺在地上,抽泣起来,并不时疼得叫出声来。殴打近10分钟后,该少年昏迷在地上,其中一名男子竟然向少年头部小便。在画面中,除了三名打人男子和被打少年,还有一名持手机拍摄的男子,该男子在视频中出现过一次。在殴打这名少年的过程中,这三名赤背男子不时地开着玩笑,带着调侃,审讯着被打少年:"是不是你告的密?"此视频出现在网络后,引起网友关注。很多人说“看了几分钟视频实在看不下去了。"还有许多网友表示,视频内容太过暴力,不忍直视。大部分网民都认为殴打行为性质太过恶劣,希望能够严惩几名打人者,并希望被打的孩子能够尽快好起来。

  少年,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栋梁。然而,有些花儿枯了,有些栋梁朽了。为什么!说起来真是让人扼腕长叹!那些拥有大好前程的少年,有的只是一语不合,便抄起刀子,举起拳头,狠狠地挥向朋友、同学。其实,他们之间,并没有不共戴天之仇。仅仅因为话不投机,便闯下大祸,失去自己大好前程,真不值啊!

  在这些书中,还数《宪法》对我的影响之大。它可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强调的是树立法治信仰,提出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要以法治凝聚共识,让人民群众充分相信法治,自觉运用法治。它弘扬法治精神,提出坚持法治教育和法治实践相结合,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形成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法治,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不是一个缥缈的概念。它无处不在,如此真实,触手可及!用法治护航,使我们快乐成长!

不可错过的10本法律书籍

  1、《公民权利义务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陈百顺 赵波

  本书内容是与公民权利义务有关的典型案例剖析。全书采取知识要点、以案释法、法条链接等形式,紧紧围绕普法宣传的重点、法律规定的要点、群众关注的焦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司法实践的难点,结合普法学习、法律运用和司法实践进行全面阐释,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法律素质,增强依法维权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艾其来 郭槿安

  全书结构清晰,分为五大章节,将与未成年人权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分门别类,每一章节又将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以问答的形式分条展开,细致入微。内容涵盖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受抚养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财产性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人身性权益保护、未成年人人格性权益保护等各个方面。

  3、《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宋玉珍 严月仙

  本书精选大量关于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典型的案例辅助讲解,内容详细生动,涵盖了保护妇女权益的方方面面的法律知识:妇女婚姻家庭权益维护、妇女财产权益保护、妇女劳动权益维护、侵犯与妇女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相关的犯罪等,体例完备,架构严谨,对于如何提高保护妇女合法权益、法治意识具有重要作用。

  4、《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丛文胜 张静西

  本书对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方面有较好的指导作用。由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担任总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莫纪宏担任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组织编写,凝聚了业内权威专家的智慧。全面介绍了老年人婚姻家庭权益保护、老年人继承权益维护、老年人社会权益保护、老年人养老保险权益保护等法律知识,内容丰富,方便读者全面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5、《务工人员权益保护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陈百顺 胡俊平

  全书结构清晰,共分五大章节。每一章节都将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做了解析,给出了解决办法,便于读者查阅,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极高。内容全面丰富,如农民工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的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农民工的劳动保护与福利、女性农民工的特殊保护等,每个知识点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讲解,通俗易懂。

  6、《军人权益保护法律适用指南》

  本册主编:艾其来 刘佳迪

  全书结构详细清楚,每一个章节将读者关心的热点、难点以问答的形式全面展开,便于读者阅读,旨在为读者提供法律知识服务。涵盖了现役军人、革命残废军人、退出现役的军人、革命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维护相关合法权益等内容,全面充实,具有较强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7、《消费者维权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宋玉珍 陈娟

  本书为了适应新的普法形势要求和满足全民学法用法的需要,从人们关心的法律热点和难点问题入手,以人们最为关注的各种权益保护为核心内容,通过典型案例进行深入浅出地法律适用讲解,是指导人们依法行使权利和依法维护权利的法律自助用书。本书主要涉及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交通消费权益保护、食宿消费权益保护、购物消费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知识。

  8、《征地拆迁维权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艾其来 胡俊平

  本书从实际出发,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问答形式展开,精编常见问题及疑难问题,力求能够对征地拆迁相关执法人员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同时为群众提供维权法律指南。本书涵盖土地征收与征用、房屋征收基本常识、房屋征收决定及补偿、房屋征收评估、房屋征收与补偿中的法律责任、房屋征收与补偿的其他问题等内容。

  9、《服刑人员维权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丛文胜 杨文

  本书专门针对监狱服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编写而成,主要围绕监狱服刑人员及其家属关注的权利、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刑期折抵等一系列问题给予专业、全面的释解,可以帮助和鼓励监狱服刑人员更好地适应监狱生活,认罪伏法,踏实接受改造,积极表现,把握减刑机会,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监狱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执法水平。

  10、《国家赔偿法律指南》

  本册主编:艾其来 熊林林

  本书通过设立知识要点、解析典型案例、链接相关法条的形式,将国家赔偿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剖析,对公职人员依法行政、依法办案,对各级法院赔偿委员会的审判工作,对各级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办好国家赔偿案件,对法学院校的师生学习、研究国家赔偿法,均具有较好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本书内容包括行政赔偿范围、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刑事赔偿范围和请求赔偿时效四个部分,针对行政赔偿与刑事赔偿中的常见问题作出解读,内容全面、案例详实。

有关法律的经典书籍

  一、西方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

  1.柏拉图著:《法律篇》

  2.孟德斯鸠著:《论法的精神》☆

  3.梅因著:《古代法》

  4.格罗索著:《罗马法史》

  5.彭梵得著:《罗马法教科书》

  6.达维德著:《当代主要法律体系》

  7.梅利曼著:《大陆法系》

  8.霍姆斯著:《普通法》√

  9.卢埃林著:《普通法传统》

  10.凯尔森著:《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11.哈特著:《法律的概念》

  12.贝勒斯著:《法律的原则》

  13.伯尔曼著:《法律与宗教》

  14.伯尔曼著:《法律与革命》

  15.韦伯著:《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

  16.昂格尔著:《现代社会中的法律》

  17.诺纳特等著:《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

  18.麦考密克著:《制度法论》

  19.萨维尼著:《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

  20.米尔恩著:《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

  21.德沃金著:《认真地对待权利》

  22.德沃金著:《法律帝国》

  23.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24.卡多佐著:《法律的成长••••法律科学的悖论》

  25.卡多佐著:《司法过程的性质》√

  26.博登海默著:《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27.波斯纳著:《法理学问题》

  28.波斯纳著:《超越法律》

  29.波斯纳著:《法律的经济分析》√

  30.考特、尤伦著:《法和经济学》

  二、中国理论法学和历史法学(共30种,精读3种,通读3种)

  31.瞿同祖著:《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32.张晋藩著:《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

  33.张晋藩著:《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34.梁治平著:《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

  35.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

  36.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

  37.曹漫之主编:《唐律疏议译注》

  38.孔庆明著:《中国民法史》

  39.艾永明著:《清朝文官制度》

  40.邱远猷著:《中华民国开国法制史——辛亥革命法律制度研究》

  41.许章润著:《书生事业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其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

  42.夏勇著:《人权概念起源》

  43.张文显著:《法哲学范畴研究》√

  44.倪正茂著:《法哲学经纬》

  45.卓泽渊著:《法的价值论》

  46.郭道晖著:《法的时代精神》

  47.王人博、程燎原著:《法治论》√

  48.程燎原、王人博著:《赢得神圣——权利及其救济通论》

  49.谢晖著:《价值重建与规范选择》

  50.季卫东著:《法治秩序的建构》

  51.朱苏力著:《法治及其本土资源》☆

  52.朱苏力著:《道路通向城市》

  53.朱苏力著:《也许正在发生》

  54.高鸿均、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

  55.何勤华著:《中国法学史》

  56.何勤华著:《西方法学史》

  57.张乃根著:《西方法哲学史纲》

  58.张文显著:《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

  59.沈宗灵著:《现代西方法理学》

  60.沈宗灵著:《比较法研究》

  三、宪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学和国际法学(共15种,精读2种,通读2种)

  61.孙中山著:《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建国方略》☆

  62.龚祥瑞主编:《比较宪法与行政法》√

  63.甘雯著:《行政法的平衡理论研究》

  64.孙笑侠著:《法律对行政的控制——现代行政法的法理解释》☆

  65.宋功德著:《行政法哲学》

  66.关保英著:《行政法的价值定位》

  67.周佑勇著:《行政法基本原则研究》

  68.袁曙宏著:《行政法律关系研究》

  69.应松年主编:《行政程序法研究》

  70.龚祥瑞主编:《法治的理想与现实》

  71.刘善春著:《行政诉讼价值论》

  72.李浩培著:《条约法概论》

  73.潘抱存著:《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

  74.高健军著:《国际海洋划界论——有关等距离/特殊情况规则的研究》

  75.孔庆江著:《法律视角中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四、刑法学30种(共30种,精读2种,通读2种)

  76.贝卡利亚著:《论犯罪与刑罚》☆

  77.加罗法洛著:《犯罪学》

  78.菲利著:《犯罪社会学》

  79.哈特著:《惩罚与责任》

  80.小野清一郎著:《犯罪构成要件理论》

  81.陈兴良著:《刑法哲学》☆

  82.陈兴良著:《刑法的人性基础》

  83.陈兴良著:《刑法的价值构造》

  84.刘树德著:《宪政维度的刑法思考》

  85.肖扬主编:《中国刑事政策和策略问题》

  86.储槐植著:《刑事一体化》

  87.高铭暄主编:《刑法学原理》

  88.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

  89.刘艳红著:《开放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研究》

  90.陈兴良著:《共同犯罪论》

  91.苏彩霞著:《累犯制度比较研究》

  92.翟中东著:《犯罪控制——动态平衡论的见解》

  93.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

  94.胡云腾著:《死刑通论》√

  95.孙力著:《罚金刑研究》

  96.于志刚著:《刑罚消灭制度研究》

  97.张明楷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98.赵秉志著:《侵犯财产罪研究》

  99.马克昌主编:《经济犯罪新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最近发生的火灾事件2022

儿童科技手工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