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好 白居易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江南好

  江南好。江南有桑。 桑有纤弱的身子,纤长的颈,纤秀的臂,纤美的足。桑住在小镇,小镇依河而建,小河匍匐逶迤。黄昏时桑提着白裙,踏过长长的石阶。黄昏的河水是粉色的,河面上似乎洒了少女的胭脂。桑慵倦的倒影在河水里轻轻飘摇,桑顾影怀思。 桑躲进闺房写字。连毛笔都是纤细的。桑写,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两只鸟歇落树上,悠然地梳理羽毛。桑扔掉笔,趴到窗口,就不动了。桑常常独自发呆,然后,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窗外风景。 桑在一个清晨离开小镇,离开温润的江南水乡。一只小船推开薄雾,漂向河的下游。那天桑披着盖头,穿着大红的衣裙。唢呐呜哇呜哇扯开嗓子,两岸挤满了看热闹的人群。

  人群兴奋并且失落——那么婉约多情的桑,竟然嫁到了北方。 桑跳下船,掀掉盖头。桑上火车,泪眼婆娑。桑坐上汽车,表情渐渐平静。桑走下汽车,盖头重新披上。唢呐再一次呜哇呜哇地响起,这是北方的唢呐。花轿颤起来了,桑的心一点一点地下沉。 从此桑没有再回江南。却不断有银钱、粮食、药材和绸缎从北方运来。那本是江南的绸缎。江南的绸缎绕一个圈子,终又重回江南。

  桑离开江南一个月,有男人来到小镇。他跳下船,提了衫角,拾级而上。他有俊朗的面孔和隼般的眼神,他有修长的身材和儒雅的微笑。他坐在小院,与桑的父母小声说话。片刻后他抱抱拳,微笑着告辞。他跳上船,船轻轻地晃。他盯着胭脂般的河水,目光被河水击碎。他叹一口气,到船头默默坐下。他静止成一尊木雕,夕阳落上长衫,每一根纤维却又闪烁出迷人的红。 桑住着北方的宅院,神情落寞。当然也笑,笑纹一闪而过,像夜的惊鸟。有时喝下一点点酒,红酒或者花雕,眼神就有了迷离缤纷的色彩。然后,桑将自己关进房间,开始写字。

  她写,江南好。纸揉成团,又取另一张纸。再写,江南好。再揉成团,再取另一张纸。突然她推开窗户,看午栖的鸟。她开始长久地发呆,红了唇,红了脸,红了眼圈,红了宅内风景。 老爷说,想家的话,回去看看吧。桑说,不用了。老爷说,总写这三个字,料你是想家了。桑浅笑不语。笔蘸着浓墨,手腕轻转。三个字跌落纸上,桑只看一眼,便揉成团。旁边堆起纸山,老爷摇摇头,满脸无奈。

  男人在某个深夜潜入大宅。仍然身材修长,仍然一袭长衫。他提一把匣子枪,从墙头轻轻跃下。他悄悄绕过一棵槐树,就发现自己中了埋伏。他甩手两枪,两个黑衣人应声倒下。他闪转腾挪,似一只凶猛矫健的豹子。后来他打光了子弹,再后来他中了一枪。子弹从下巴钻进去,从后颈穿出来。子弹拖着血丝,镶进宅院的土墙。男人轻呼一声,缓缓倒下。月似银盘,男人俊朗的面孔在月光中微笑。

  桑倚窗而立。从第一声枪响,桑就倚窗而立。她只看到了墙角的毛竹,她只听到了密集的枪声。枪声戛然而止,她就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她趿了鞋,推开门,走进宅院的深处。她看一眼男人,闭了眼;再看一眼男人,再闭了眼。她的手轻轻滑过男人的后颈,男人的微笑在她的眸子里凝固成永恒。她站起来,往回走。她走得很慢,脚步声充满悲伤。

  第二天桑死去了。她的身上没有任何伤痕,她的饮食和以往完全一样。一切都是那般蹊跷,诡秘万分。老爷请来大夫,两天后大夫得出结论。他说她想死,于是就死了。一个人悲伤到极致,一个人想死到极致,就会死去。这没什么奇怪,所有人都是这样。 桑留了遗书。一张宣纸,三个字:江南好。 人们就说,桑是太想家了。 只有死去的男人,明晓桑的意思。 因为他的名字,叫做江南。

江南好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引用白居易的诗句,我和儿子踏上了探寻南京之旅!

  去南京,纯粹是机缘巧合,因为朋友的朋友盛情相邀,一切皆是方便,自然成行。

  说实在话,我对南京知之甚少,有限的知识都是来自书本,尤其是看了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一文,让我对这次南京之行充满了期待!

  车子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于凌晨拂晓时分到达南京长江二桥,晨光中,南京长江大桥甚是雄伟壮观,一根根钢索拉纤排排林立,不断的向后延伸。放眼望去,桥两边江水连天,烟波浩渺,车子疾驰,似大鹏展翅。

  俯视桥下,一艘艘南来北往的船只穿梭其中,使无尽的长江变得有限许多,不由得让人想起了李白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昔时景,昔时情,昔日人,仿佛历历在目!

  想当年诗人李白黄鹤楼登高,怀着依依惜别之情目送孟浩然离去,起点之高,情怀至深与我今天急不可待的心情天壤之别,在此重温李白的诗句,使这次的南京之旅有了一个诗意的开头!

  行没多久,友人又指着窗外说:“快看!这是瓜洲!”

  “啊!瓜洲!就是那个京口瓜洲一水间的瓜洲吗?”

  “正是!”

  哎呀!这真是一次诗意的旅行,真是让人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美好的诗句里,让人充满无限遐想的瓜洲此刻就在眼前,也许是目光受限,没有看见船只,只见一汪浩水,也是气度不凡!

  我与儿子竟相读出王安石的诗句: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今天,王安石也是面朝瓜洲,心里想着与此一水相隔的故乡南京,与此时的我们心情何其相似,唯一不同的是我乃是俗人,一个过客!

  如今瓜洲就在眼前,而诗人安在?代问一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江风徐徐,余音缭绕......

  从洛阳到南京,几个小时的旅程逾越千年,在长江边,邂逅李白与王安石,借助诗人的目光,踩着诗人的脚印,领略诗人的情怀,好不快哉!

  未有酒,也有些许醉意┄┄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江南好风景

  瑟瑟西风,满地菊花寒香来。正是那幕“冲天香气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辉煌绚烂不由得使诗人黄巢吟叹“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林盖白色一片——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路边赛著名诗人岑参写下“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著”的大雪纷飞。描绘了“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往里凝”的八月飞雪奇景。更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烂漫奇异。

  天涯共此时——月

  李太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自古拖月寄情。思乡之情远隔一方,正是“我寄愁心与明月”这样的苦苦思念,把所有的哀伤,忧叹融入到月色中。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四海之内,月下当空,月夜思乡,月光如水。

  又逢中秋佳节,秋露打湿了月光,想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水家。”“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倾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南好

  细雨带着愁绪敲打在点点深绿的屋瓦上,墨色瓦片熏染着斑驳的白墙,微风带着忧郁吹来那江南的花香,千年古道上,绿波荡漾。倚靠在粉墙黛瓦上,看着涓涓细流走向那遥远的地方。江南,诗一样的江南,多情的江南,定格在风中的流年。

  岁月在这里匆匆走过,带走了繁华与喧嚣,留下了静谧与诗意。伴着清晨湿润的气息,我漫步在江南小巷上,细雨连绵,增添多少情意。岁月,在这里写下多情的江南。不知丁香一的姑娘是否还在,多想打把油纸伞,与她共吟那多情的《雨巷》,与她共度短暂时光。欣赏他水乡独有的甜蜜微笑,欣赏她独自一人的忧伤。

  溪水,在这里潺潺流淌,那纤细的身躯诉述多少情思,像一支歌,一支久置的歌。我听出亭宇楼台上小家碧玉的情思,听出金缕折扇富家公子的风流,如离人的泪一般澄澈,如天空一般晶莹。细水,缠绵不断,与石板,与青苔。我在这里寻找,寻找春天丢失在这里的梦想,看绿草喷涌,泼满一地。

  炊烟,在这里袅袅升起。飘,飘向那广袤的天空。炊烟,轻轻静静地笼罩着静谧的大地,增添祥和的气息。灰色,灰色的身躯在空中弥漫,放飞我的思绪,如同寥寥几笔的山水写意,带来几分诗情画意。曾几何时,那乡村甜蜜的气息,曾几何时,那心中久违的爱意,炊烟一同带来,一起带走。

  园林,掩映在翠竹芭蕉之中,藏匿着江南。溪水弯曲浸湿多少岁月,奇花怪石彰显多少诗情。亭宇楼阁雕龙画凤,显示曾经的辉煌。扶摸着红漆雕花的栏杆,感受这其中独有的风情。八角楼台与满园春色相映,玉雕陶器与岁月相依,不知这里是否住过一位少女,头簪碧玉玛瑙饰,手持镶金美人扇,在某个夏天,与园中公子相望

  江南,诗一样的江南,多情的江南,我愿与你一起定格在风中的流年。

江南好作文

  大家都读过白居易的《江南好》吧,诗中夸得是江南的美丽景色。而我倒觉的是在夸的是我班新转来的同学江南。你们会说白居易是两千多年的人士怎么会知道如今的事呢?不过江南这个同学的确很好。

  说江南好是因为她学习好。她上课时的坐姿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坐的端端正正,好似一尊佛像巍然不动,而我趴在桌子上好似一条精疲力竭的蛇。她每次考试在班上都是前几名,这次的期末考试又以288分刷新了我班的最高纪录287。5分。说她学习好是当之无愧的。

  说江南好是因为他人品好。我这个人别人叫我帮别人一下我总是爱帮不帮,心情好时帮别人一下,心情不好时吼别人几下而江南无论在心情好或坏都会帮别人。所以我觉得白居易的是在夸江南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儿时初读这首词,便对江南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在儿时的印象中江南是水乡,处处都是水,想法确是天真烂漫 。少时又懂得,江南好,好在乌镇的秀丽、周庄的古朴、姑苏的典雅、杭州的人美。

  高三时,曾在散文《江南》中提到:“不知为什么,江南总有一种独特的气质在吸引着我。江南,我是要去的......”却不曾想到今日,脚已踏江南之上。

  从车窗望去,江南一带的房屋很是有特点:四四方方的房身犹如中原地区的平房,但又较平房多了一丝破旧,并且它是有房顶的,由黑色的瓦片砌成,是那样的“尖锐、一丝不苟”。车继续行驶着,清晨时分,已来到姑苏城外。

  说到姑苏,要提到她的园林艺术。北京一带的园林多是皇家园林,如: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等。而江南一带的园林多是私家园林,如:拙政园,留园,定园等。既是私家园林,便较皇家园林多了一份轻松少了一份庄重。苏州园林园内庭台楼榭,游廊小径蜿蜒其间,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题词铭记无处不在,为园林平添了浓郁的人文气息。涓涓清流脚下而过,倒映出园中的景物,虚实交错,把观赏者从可触摸的真实世界带入无限的梦幻空间。若人在画中游,或说人静而画在行......

  到了苏州,脑海中自然会出现这个地方——寒山寺。在这里要想寻到张继的身影,并不是难事。寺内到处可见不同手迹的这首《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昔人已经不在,在的是,今人追寻古人的情怀。可以说是寒山寺的钟造就了张继的梦,或说是张继的诗成就了寒山寺的名 。张继这个名字俨然已与寒山寺融为一个整体 。人们记住了名落孙山的张继,而与张继同时代高中的状元郎,却早已随寒山寺的钟声一起,沉沦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将江南之水融化于一

  身,却丝毫不落痕迹。傍晚的西湖,婀娜多姿、美不胜收。雷锋塔倒映在湖面上,让人不得不想到那人、那景:

  阴雨天。西湖上。断桥边......

  乘船泊于湖面上,船到过的地方,总会漾起层层涟漪,兴趣盎然。向西望去,太阳的一半已落了下去 ,余晖将一半湖面照耀的红光粼粼。至此,也终于领略到古人的一句话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到了杭州,留下深刻影响的还有当地美女。早就听说,杭州出美女,果然名不虚传。当地美女之多,着实令我震撼,毫不夸张的说,遍地都是。瘦的骨感美,胖的丰腴美。有这样美的西湖在,养育出这么多的美女,在情理之中。

  游江南,也终明白,文客的江南在笔下,游人的江南在眼中。少年游江南,感慨万千,赋诗一首《江南,少年游》,诗曰:

  江南好,

  江南美,

  最美不过江南水。

  一望无垠西湖镜,

  映出沧桑谁是谁。

  江南好,

  江南美,

  少年梦把江南睡。

  停泊荡漾水中醉,

  悟出千万女子泪。

白居易

  在“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面上,一位身着官服的人站在画舫上,看着“日出江花红胜火”的美景,完全陶醉在春日江南的婀娜当中……我眼中的白居易,这么多情,这般陶醉。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人间美景的化身。我喜欢他那“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细心发现和对美好春天的悉心欣赏,喜欢他那“半朽临风树,多情立马人”的深情感叹和对人生的黯然神伤。我更喜欢他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离离原上草,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大火无法烧尽那小草的生命,春风吹来,那生命的绿色又重新铺满大地,无论是古老的荒路,还是荒废的古城,在荒路瓦砾间都有它亮丽的身影。读了白居易的诗,我看见了青春的美好和大自然的美丽。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朵同情百姓疾苦、忧国忧民的伤感之花。她可怜琵琶女的悲惨身世,同情琵琶女的凄婉人生,于是,用那“枫叶荻花秋瑟瑟”的笔触写出了“别时茫茫江浸月”的伤感之情,情感的芦花在秋叶的凉风中瑟瑟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啊,此时的白居易也是身处被遗忘的角落里的人,处境悲哀,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在官场的伸张正义抵不住小人的谗言献媚,数年的心血免不了被贬斥的厄运。读了白居易的诗,使我多了一份对世事的哀叹,多了一份同情心。

  我眼中的白居易,是一枝熬寒凌雪、不屈于官场腐败的红梅。他虽然是朝廷命官,但爱憎分明,敢于直抒己见,利用诗歌直抒胸臆,讽刺和鞭挞贪官污吏,揭露朝廷的黑暗统治。他痛恨“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腐败官吏欺压百姓的强买强卖,他同情“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自叹“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的愧疚,他嘲讽“三千宠爱在一身,从此君王不早朝”的糜烂昏庸。读了白居易的诗,我看到了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格,使我学会了明辨是非,与一切黑暗势力作斗争。

  如今,物是人非,千年又一季,而白居易的诗歌及其精神仍然鼓舞着我们。野火春风中的小草,秋江夜中的那轮明月,风雪寒天中的腊梅,这就是我眼中的白居易。

江南好

  人人皆道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为之倾心。“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柳永为之留步。诗一般的江南,袅娜出沁人的馨香。绸缎一样细软的气息里,绣满了淡淡的惬意,就像一首瑰魅的诗,缀满了多情的文字。

  江南的雨是湿润的,连绵的,似总也下不完,使人像身处雾境中一般。

  江南烟雨,总是朦胧,似隔帘探花,似触非触。雨、独爱江南,这一片清幽之境若是少了这细雨轻烟的笼罩,便也映不出江南的神秘了。三月,雨落新绿,春意盎然,画水廊桥,洗衣石处,持伞微蹲。看落水涟漪、不甚高雅。七月,雨打新荷,梅子黄时,墨意深处,青竹帘下,采荷高歌。观心莲初绽,出泥不染。即是无雨,空气中也弥漫水气,似雾似烟,隐约若现,远近人家,白墙黑瓦,古风新韵。夜灯起时,点点星光。愿取下北斗,舀上这一方烟雨,隔夜的天空,也必将添上一缕遗忘,烟雨江南。

  江南的山是灵性的,虽无质感、缺霸气,但能聚人气,育一方深沉

  江南素以水鄉著稱,但江南的山,蔥鬱靈秀。雖然沒有拔地而起的孤芳自賞和橫空出世的王者傲氣;也不像北方和西部的名山那樣讓人頂禮膜拜,讓人栈陶恐。可是,江南的山是人性化的,它們飄溢著南方特有的靈氣和一種人間仙景般的柔情。遊江南的名山,不會有攀崖的艱辛、孤旅天涯的沉重感。因為江南山重水複,移步換景,山不轉水轉,山窮水盡之處,又有新景觀新風光讓你豁然開朗,讓人留連忘返,美不勝收。

  江南的荷是女性的,柔软的,温婉婉动人,使人为之倾心。

  盛夏,正是荷花满湖的季节。那荷叶展绿叠翠,浑圆宽阔,碧盘滚珠,皎洁无瑕。在翠绿的荷叶丛中,一枝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像一个个披着轻纱在湖上沐浴的仙子,含笑伫立,娇羞欲语;嫩蕊凝珠,盈盈欲滴,清香阵阵,沁人心脾。这颜色各异的芙蕖,红的像灯笼,粉的如初夏,白的似初雪,美不胜收;有的含苞欲放,有的争先恐后的开放着,远远望去就像一盏盏莲灯,陪衬着那肥大的荷叶和酒盅般的莲蓬,千姿百态,魅力非凡。满湖莲花的江南是那么的美,那么的富有诗意啊!

  江南好,到过这里的人定会领略到江南的那份不同寻常,那份逍遥自在,以及那份浓浓的诗意。

江南好

  自从我学完了忆江南这一首古诗,便对江南有了深深的向往。许许多多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多次对江南作诗作画,赞美江南的山水,从古至今,这里是中国文人的迷梦,幻想四季的美丽:春季里绿堤闻春晓,夏季里荷乡深处弄莲子,秋季饮酒看明月,冬季踏地寻腊梅。

  江南的水静得让你觉得落一个螺丝钉都能听见,春天到来时,江水特别绿,绿得像蓝色的叶子,清得可以看见江水的沙石,天空上的鸟儿飞来飞去,好像在翩翩起舞,鸟儿的影子倒映水中,让你感觉就在你的面前,想和你互相交流,江边的花红得比火焰还鲜艳,从高处看江边的花聚在一起,好看极了!像一把红艳艳的伞。

  “千里莺蹄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诗写了江南水乡的村子里的景色,成千上万的诗篇更加激发了我的好奇心,想早点领略江南是如何深深的陶醉着许多著名的诗人画家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江南好》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注释】

  ⑴忆江南:唐教坊曲名。作者题下自注说:“此曲亦名‘谢秋娘’,每首五句。”按《乐府诗集》:“‘忆江南’一名‘望江南’,因白氏词,后遂改名‘江南好’。”至晚唐、五代成为词牌名。这里所指的江南主要是长江下游的江浙一带。

  ⑵谙(ān):熟悉。作者年轻时曾三次到过江南。

  ⑶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⑷绿如蓝:绿得比蓝还要绿。如,用法犹“于”,有胜过的意思。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鉴赏】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在大诗人杜甫的诗里常常可见,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两种不同的颜色互相映衬,使诗意明丽如画。白居易走的也是这条路,从他的诗里也可见端倪,“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春草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人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逗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这就既落实了“好”字,又照应了“忆”字,不失为勾通一篇意脉的精彩笔墨。三、四两句对江南之“好”进行形象化的演绎,突出渲染江花、江水红绿相映的明艳色彩,给人以光彩夺目的强烈印象。其中,既有同色间的相互烘托,又有异色间的相互映衬,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着色的技巧。篇末,以“能不忆江南”收束全词,既托出身在洛阳的作者对江南春色的无限赞叹与怀念,又造成一种悠远而又深长的韵味,把读者带入余情摇漾的境界中。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三首《忆江南》,这是其一。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苏轼关于西湖的诗

忆江南 唐 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