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金钱观

  中国传统的教育里,孩子是不能接触钱的,因为"君子,小人"。我们不少人大概到了成年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父母每月工资是多少。可是,今天的社会进入了商品社会,孩子不可避免地要与金钱打交道。对每个家庭来说,如何帮助孩子协调欲望和资源之间的关系,培养一个经济上有责任感的孩子,是一个新的课题。

  我认为从小对孩子进行金钱观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金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孩子认识社会如何运转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从简单易懂的方式教育孩子呢。有一个幼儿园老师在带着孩子参观新的幼儿园,介绍财务室--叫做阿里巴巴山洞--时说,这是爸爸妈妈来给小朋友交学费的地方,爸爸妈妈把钱交给幼儿园,然后幼儿园拿来交房租,给老师发工资,买玩具纸笔,买食品水果。

  另外,平时,爸爸妈妈也应该让孩子知道,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是树上长出来的,而是工作换来的。这样,孩子也逐渐明白了工作的价值。过去,不少父母在孩子提出金钱方面的问题时,经常难以启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其实,孩子是有足够的理解力的,他们也有权利了解社会运转的这一机制,只要我们成年人坦然地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语言解释给他们听。

  孩子经常遇到的金钱方面的问题,往往和购买欲望有关。孩子刚会走路时,可能就会指着东西要这要那了,吃的啦,玩具啦,琳琅满目。我们大人经常采取的对策是:"哎呀,妈妈没带钱呀。"时间长了,孩子也变聪明了,说:"你不是有卡吗?"或者,他自己说服小店主,赊一个玩具回家来了!于是,买还是不买,成了大人和孩子之间无休止争论的焦点,也出现商场里令无数父母头痛的对峙场面。

  有的父母觉得,我们小的时候那么苦,想要什么都没有,现在家境好了,孩子想要个玩具,那能有多少钱,还有什么可犹豫的。何况,这些玩具对孩子成长也有好处呀。可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再丰富的资源,有穷尽的时候。孩子正是从小时候买玩具开始,学会如何对待欲望,需要和资源的合理分配的。无穷尽地索取的孩子,任何愿望都立刻得到满足的孩子,长大了难以胜任大事,也难以从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快乐,产生幸福感。

  有一个孩子家长讲了一件这样的事。他在美国的时候,和一些香港巨富家庭子弟有接触,他感触很深。这些孩子,大多有在美国打工的经历。家里绝不是缺乏资源,可是很多孩子要自己打工挣零花钱。他曾与一位香港社会学家探讨此事,到底这是一个家族的偶然兴起,还是有意为之。这个社会学家说,这是家族培养接班人精心设计的战略。看到这些富家子弟打车专挑面的而避开夏利,在路边摊上买日用品和礼物,假期在公司里从底层做起去认真地实习,文本非常钦佩他们做父母的理性和深思远虑。从小明白工作的价值和工作能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躺在祖先的树荫下乘凉,这不仅有利于家族事业的延续,对孩子将来能幸福而有价值地过一生,也至关重要。

  美国有不少儿童财商教育方法,大都建议从孩子3,4岁就开始让他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有的人主张,孩子每周完成一定的工作--比如擦桌子,洗碗,但不包括个人管理方面的事情,比如刷牙--后,大人可以给孩子固定数额的钱,比如三岁给三块钱,四岁给四块钱。也有的人主张,只要孩子没有大的失误,可以直接领取一定数额的零花钱。具体采用哪种方案,各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但基本原则是,首先,孩子不应该马上掌握数额太高的钱,比如,爷爷奶奶给的几百元压岁钱可以用孩子的名义存到银行里,将来上大学用。其次,大人应该帮助孩子学习延迟满足,鼓励孩子把每周的零花钱积攒起来,几周以后买个大点的玩具。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零花钱,首先可以教会孩子合理分配资源。一个家长介绍了一个有效的方式。她说,我的孩子在我给他买冰淇淋的时候,每次都要买最贵的那种。后来,他有零花钱了,自己负责冰淇淋供应了,很快就弄明白如果买便宜一点的那种,他可以多享受几次。出去旅行的时候给孩子一点钱自己买东西,他很快就发现了不同地方的物价差异,甚至弄清了汇率。

  让孩子自己管理一点钱,也可以培养孩子的主动性,从小会利用资源,追求人生目的。我们过去的文化传统更强调教育上的指导能力,却忽略了个人的能动性。给孩子一点资源让他在一定范围内支配,能够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动性。比如,我不给孩子买枪和一些卡通玩具,但他可以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他知道妈妈不大喜欢这些东西,可是如果他克制自己买冰淇淋的欲望,经过一段时间,他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孩子当然有克制不住的时候,有买来垃圾、转眼就后悔的时候,但这是他的决定,他自己负责。作为父母,我们只在大的方面有所规定,比如不能吃饭前吃冰淇淋,如果玩具有危险性,妈妈可以有否决权,但孩子毕竟有了一个实现自己愿望的途径。

  给孩子零花钱之后,最常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突然变得"惟利是图",掉到钱眼儿里了!妈妈口袋里掉出的一块钱,他硬是要归为己有;买块糖,几毛钱的事,她犹犹豫豫,拿起来又放下,让老爹老妈于心不忍,觉得孩子失去了童心;更有甚者,你让他帮忙倒杯水,他要收费两元,你请他拿双拖鞋,他也要讨价还价一番。不少原来打算给孩子进行财商教育的父母,到此大感受挫,也就偃旗息鼓了。家庭造就孩子的金钱观

  其实,孩子出现这些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因为,他刚接触了金钱的一方面,还没有学习其他的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帮助孩子了解金钱的其他方面的好时机。别人的钱不能归为己有,因为丢了钱的人会着急的。外面拣的交给警察,家里拣的交给父母。家里的人互相帮忙是爱的表示,不能用金钱来衡量。这些道理,都需要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告诉给孩子。我们小时候比较缺乏金钱观的教育,因此遇到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就容易怀疑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其实这正是教育的过程。

  让孩子了解钱能做什么,仅仅是金钱观教育的一部分,还有更重要的部分,就是孩子应该了解金钱的局限性。孩子在接触金钱之初,有时候会非常天真地给所有东西"标价",这时我们正好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比如你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是多少钱也不换的。外婆留给妈妈的小盒子,别人可能觉得很不值钱,但对妈妈来说,也是多少钱都不换的,因为每次看到它,就想起妈妈小时候和外婆度过的日子。我们还可以告诉孩子,有的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更珍贵的东西去放弃金钱。比如,爸爸周末如果去工作,可能会挣更多的钱,可是爸爸爱我们,想和我们一起度假,我们的假期因为爸爸的参与而更快乐,这时候我们家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就比金钱更重要。有些东西与金钱的多少没有直接对应的关系,比如健康和快乐的心情。给孩子零用钱要做到八不

  孩子不是生活在真空里,会感觉到周围财富的多寡不均。记得几年前,有一次摇篮网论坛里,有一个家长提问,说自己家远不如弟弟家富裕,怕自己的孩子感觉心理不平衡。大家觉得难答。有一个教育专家就回答说,除了全球首富,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会在经济条件上比某些人差,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首先我们成年人对此要看得透,要处之泰然。其次,要告诉孩子别人的财富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有自己的努力、别人的帮助,当然也有机会的原因。让孩子学习用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的成功,用他人--尤其是自己亲人的成功鼓励孩子将来去努力和效仿。同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家的特点,哪怕只是很小的特点,但有别于他人,让孩子以此为荣,建立自己家庭的家风和传统,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这些问题,我觉得绝不仅仅是一个大人省钱的问题,而是一个培养磨练孩子心性、教孩子如何认识世界的重要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逐步认识到,金钱不是评判他人的唯一标准。除了金钱,还有品行、情趣、性格、特长等等很多标准。孩子常常天真地进行比较,你家的车是什么牌子,我家的车是什么牌子,这不是洪水猛兽,这是孩子正在认识周围的世界。但重要的是,周围的成年人如何去进行解释。你简单地说,他们家有钱,所以他们家的车贵,那么给孩子的是一种引导;你给孩子说明性能、外型、节能、方便、车主对车的依恋感情等其他方面的考虑,这时候孩子接触到的价值观就更多元,金钱就不会成为唯一的标准。在今天的世界里,要让孩子有健康的金钱观,周围成年人的心态和引导方法非常重要。

  有一个家长说,他有一个做法,就是常带孩子去比较好一点的餐馆,但是点非常简单的菜。有人以为他是让孩子"提高品位",其实不对,他为的是锻炼定力。他常和孩子说:"要能够在富人面前坦然地做一个穷人。"大千世界,能够坦然地对待财富方面的差距,同时用多元的标准去评价他人,对孩子将来健康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国外不少关于富裕家庭育儿的书籍也反复强调富裕家庭尤其应该教子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向大家推荐一本,刚有了中文译本,叫《富孩子》,大量篇幅讲了这个道理。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存努力,长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动力,也需要从生存之外的事业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美国不少"贵族学校"是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中产以上的家庭子弟大量参加和平队等志愿者组织,认识了自己生活圈子外的世界,在与其他阶层的交往中得到锻炼,同时从为他人服务当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他们的父母也籍着孩子的兴趣而成为各种公益组织的捐款人,使财富在社会中良性流动,各尽所能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达到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财富的积聚只是一个方面,而财富的使用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论题也会迅速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

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培养孩子正确消费观的心得体会

  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前,小、初、高三个学段没有一门涉及理财方面的课程。学生基本不了解理财是怎么一回事,也不知道理财的方式、效益、风险、目的和意义。2017年版《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设置了“现代家政技术”模块,可谓解了燃眉之急。

  如果让学生对理财持有健康的心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学生长大独立之后就会有经济责任心,不会成为“月光族”“啃老族”。在消费购物中,学生也能够经得起广告的诱惑,学会理性消费,不沉迷于物质享受,家庭也能避免陷入财务困境。

  我曾经通过模拟软件让学生输入家庭财务概况,记录家庭一年12个月的收入和支出,得出月收支对比图、月结余趋势图;家庭有房贷、车贷的,还要计算负债率,测评家庭财务风险。高中学生有一定的零花钱,但数额不大,可以在资产中心设置一定的现金。比如用1000元进行不同方式的投资:转入银行活期存款,看月利息和年收益;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根据当前银行理财的利率计算收益;对于信用卡的使用,我也让学生体验其高利息与逾期不还的后果。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终于明白:理财的目的是让资产增值,实现家庭财富的累积;明白理性消费的重要性,正确使用信用卡,树立风险意识;每月实现有结余,家庭抵御意外支出的能力就会变强,生活质量也能得以提高。在对家庭各项支出记一笔账的同时,学生知道了父母的不易,理顺了家庭财务状况,知道家庭或个人每月的收入、支出、剩余、透支,从而养成合理规划消费的习惯。

  数字化金融时代,购物、理财、转账、支付等都慢慢趋向线上,特别是疫情背景下,经济条件基本与生活质量挂钩,经济条件制约着人们的出行、消费、学习、保健等。成年人早已知晓这个道理,没有稳定的经济条件,生活和感情都得不到保障;但学生可能缺乏这方面的经历和信息,也不接触家庭财务,许多学生甚至不知“柴米油盐贵”,不知节俭朴素。但学生不可能做一辈子的“孩子”,他们总有一天会走上社会、组合家庭。如果在学生时代,就让他们知道理财的意义和价值,就可以避免养成盲目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习惯。

  对学生尽早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第一,让学生学会记账。学生通过记账,了解家庭的收入支出、经济状况以及当前的生活物价,知道钱是怎样花出去的,还能避免大手大脚,做到有规划的消费。

  第二,让学生学会理性消费。可以让学生模拟家人的购物情境、购物习惯,分辨有没有盲目消费、过度消费的行为。教师设计一些对比性活动,比如用一定的钱买相同功能的不同物品。这时,不同的消费观念就会产生不同的购物标准:有追求品牌的,有追求实惠的,有追求折扣的……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消费方式,让他们掌握配置最佳资源的能力。

  第三,让学生尝试用压岁钱理财。因为学生不会理财,压岁钱基本都被“没收”了。教师可以建议学生说服父母,取用家长能接受的资金作“本钱”,进行一些理财尝试,让学生体验到通过合理投资实现财富增长的成就感,从而懂得财富积累的方式和意义。

大学生理性消费的思考

  “一月五百贫困户,千儿八百刚够用,两三千元是扮酷,四千五千真大户!”这是一句曾在大学校园风靡一时的流行语。近年来,关于大学生“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跟风”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负翁”、“卡奴”等词也成为部分大学生的代名词。大学生在同龄人中是文化知识水平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相对较好的群体,因而在同龄人中就具有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说,校园里出现的不良消费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重视大学生消费观的新变化,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不仅有益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将会对全社会消费观的正确引导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1概念界定

  作为特殊群体的大学生,既具有青年前期的年轻人消费观的新变化,又具有不同于同龄人的消费观。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是指大学生在消费能力允许的条件下,按照追求效用最大化原则进行的消费。

  2大学生消费现状及其特征

  为进步了解大学生消费现状,本文除采用访谈法,还采用了分层抽样的调查问卷法,分别对皖西学院大一――大四年级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0份。总体情况如下:

  通过以上表格可看出: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消费水平整体较高。大约一半以上学生的月消费在501-1000元之间。二是消费两极分化趋势明显。部分学生月消费在500元以下,有的甚至只有200元,而有的学生月消费超过1000元。三是消费内容多样化。手机、旅游、电脑、运动、影音器材、恋爱费、节假日聚餐已成为大学生的消费热点。生活费在月消费中所占的比例也因月消费水平的高低各不相同,消费越高,生活费所占的比例越低。四是消费方式多元化。在访谈中,许多大学生都表明自己有银行取款卡、打折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

  伴随这消费状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使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而导致许多非理性消费现状,如:“月光族”、“超前消费”等现象的产生,大学生消费观念呈现出如下特征:

  2.1崇尚个性品位,导致消费畸形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大学生在消费上追求个性品位的相对独立,脱离自身实际的“从众”消费已逐渐被摈弃。大学生看重的不是市场和传媒告诉我需要什么,而是觉得自己需要什么、什么产品适合自己,往往通过所购物品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在大学校园中,不难发现,在许多女大学生中,除了军训,很少看到穿同样衣服的同学在一起,一旦发生“撞衫”现象,就会把这件东西“封闭”,再去购置新的。同学中用的手机品牌、款式更是千姿百态。

  2.2饮食方面开销逐年增大

  无论是否哪个年级,饮食开支在消费总额中占了绝大部分,这是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的。但访谈中发现,大学生中还兴起一股节假日外出聚餐和请同学吃饭的热潮,这方面的开支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大,但也是造成大学生消费高的一个原因。而且,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已经逐渐有了社会交际方面的消费。

  2.3通讯网络费用过高,攀比现象存在

  被调查人群中,对手机的拥有率为达到99%,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手机费用集中在17-55元,只有个别同学的消费在15元左右。大学生中攀比消费现象愈演愈烈,消费群体亦出现割据局面:“奢侈型”学生出手阔绰,喜欢购买名牌、请客“买单”。攀比之风使较低消费群体容易心理失衡,于是有人频频向家人要钱,有人常常向同学借钱消费,使这个群体成为校园内最大的畸形消费群体,呈现出消费观念超前和消费实力滞后的特征。

  2.4“游玩费”、“恋爱费”等逐渐增长

  随着旅游的概念进入现代消费,大学生也逐渐有了这方面的花费。据了解,大学生平均一年内会出游一两次(集体出游或是与三两好友同游等)。被调查学生中,有30%的大学生在谈恋爱,他们每月用于恋爱的费用都是200元~350元不等。这是当代大学生中出现的一种不甚合理的消费。此外,学生思想活跃,对新事物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追求新潮,消费的趋附性强,娱乐消费占全部消费额的比重很大。

  3搭建大学生理性消费平台

  大学生理性消费观的塑造和培养影响其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全社会要重视开展好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科学的消费观和建立理性的消费方式。

  3.1优化消费环境,增强理性消费观念

  环境对心智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优化大学校园消费环境,是引导理性消费观念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人的消费,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环境是影响道德教育成败的重要因素,消费道德也必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若想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价值观,真正做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和文明消费,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和积极培育强大的民族文化精神,坚持积极、正确的消费舆论导向,继续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进行社会主义消费价值观教育。

  3.2提倡适度消费,引导和谐消费

  消费要与自身现状匹配,与环境相协调。强调健康消费,反对不健康或有害的消费;强调绿色消费,反对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行为;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反对只重视娱乐性的消费,实现最大的消费效益等。通过倡导和谐消费,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增加知识与技能,使其建立科学的消费价值观,从而正确地评价和选择自己的消费行为。倡导适度消费,必须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校情家情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展板、校报等做一些

  关于大学生消费的宣传,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水平和其他同龄人的消费有一定的了解,使大学生自己督促自己做到不乱花钱,树立良好的消费观。

  3.3把理性消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在高校思想理论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培养大学生的科学消费观,加强对大学生的基本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抵制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我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的消费应该是适度的,决定我们必须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发展道路。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从自身做起,树立勤俭节约意识。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3.4培养大学生“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创始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彦斌一直强调“财商”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对于没有经济收入的大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节流’来进行科学合理的理财,培养正确的理财观念,拒绝成为‘啃老族’,在离开校门前完成职业规划。”[1]因此,我们应该围绕这方面的内容,在平时的教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活动中,通过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规范学生的消费行为,提高学生的理财能力和消费心理水平,培养和加强学生自身的财商。

关注大学生的健康消费

  ——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

  随着经济社会的纵深发展,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对其一生的品德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关注大学生消费状况,把握大学生生活消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财商”,在当前就成为高校“两课”教学的重要课题。

  为了对大学生消费状况有比较全面准确的了解,我们从三方面开展研究。其一,对广州南华工商学院2001级442名学生进行了消费状况的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89份(男生192份,女生197份),施测率为88%。调查问题包括客观选择题和主观表达题,涉及消费的经济来源、家庭经济状况、月消费状况、消费支出分布情况及其对消费方面的最深刻感受等。其二,通过访谈等方式对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大学生进行每10年10人左右的个案调查,从而提供了纵向比较的资料。其三,让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形式对调查后发现的消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达到验证调查情况的准确性及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目的。基于以上三方面情况的把握,结合其他院校的学生消费状况,我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有了新的认识与把握。

  一、当代大学生消费新概念

  1.消费方式已经进入网络电子时代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跃发展,社会消费方式已经从原来单一的现金交易向现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样化的交易方式转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趋方便快捷。当代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有着开放的思想意识,从不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那么他们在消费方式上是怎样的状况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已经进入了网络电子时代。在他们的钱包里,许多大学生都有校园IC卡、交通IC卡、银行取款卡、上网卡甚至运动健身卡等,“刷卡”时代使他们的消费行为潇潇洒洒,用他们当中某些同学的话来说,就是“卡一刷,钱就花”。

  2.消费多元化倾向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我们以个案分析的研究方式,主要通过电话访问和面谈方式,分别选取了70年代中期至今的大学生作了基本调查,并进行纵向比较,如下表所示:

  时间研究对象(个案)月消费状况70年代中期中山大学哲学系77级10名学生30-50元:主要满足生活费80年代初期华南师范大学历史系82级10名学生50-100元左右:满足生活消费之余,买点喜欢的书籍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中山大学哲学系89级10名学生120-200元:以饮食为主,开始有旅游花费了90年代中后期中山大学外语学院97级10名学生400-600元:旅游消费渐成风气2000年初期南华工商学院00、01级金融系20名学生400-800元:消费多元化,除生活消费,手机、上网、旅游等费用激增

  21世纪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多彩的时代,步入这一时代的大学生们不再满足于宿舍、教室两点一线的单调生活,尽管书籍仍是他们主要的消费对象,但已不是首选的,更不是惟一的消费项目。大学生的消费已呈现明显的多元化趋势,手机、旅游、电脑、运动、影音器材是大学生的消费热点。调查中,当问及“在经济条件许可情况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时,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旅游”,其次是“买电脑”,反映出大学生具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与自然、拥有高质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费是主流

  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4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的一般也不超过1000元,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4.追求时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话题

  即使在取消高考年龄限制之后,20岁左右的青年仍是大学校园的绝对多数,他们站在时代前沿,追新求异,敏锐地把握时尚,惟恐落后于潮流,这是他们的共同特点。最突出的消费就是使用手机。当代大学生们的消费中普遍增加了手机的消费项目。本次调查中发现学生手机拥有率已达到每班不低于60%。此外,电脑及相关消费也是他们的追求,小至一张几十元的上网卡,大至电脑都是当代大学生的宠物,用计算机系同学的话来形容,他们简直就把电脑当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发型、服装、饰物、生活用品,大学校园中都不乏追“新”族。调查资料也印证了这一点,就所占比例来看,“是否流行”紧随价格、质量之后,成为大学生考虑是否购买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产品,当问到“如果经济许可,会否购买名牌产品”时,80%的学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对追求高品质、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二、当代大学生消费状况存在的问题

  1.储蓄观念淡薄,财商需培养和加强。“财商”一词的提出者罗伯特·清崎曾经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讨论会上,当问及对“财商”概念的认识时,很多同学表示陌生。当问及一学期结束后经济情况如何时,大部分同学都坦然承认自己的消费已经超出计划范围,甚至有些同学还需要向别人借回家的路费,略有剩余的同学也想着如何把剩余的钱花完,只有极个别同学有储蓄的意识。可见,当前大学生的财商需要培养和加强。

  2.消费差距拉大,出现两极分化。在关于月平均消费一栏的调查中,有15.2%的同学在400元以下“有点痛苦”的生活线上坚持学业;有28.3%的同学在400-500元之间“勉强过得去”,有23.7%的同学在500-600元之间“稍为有点爽”,有16.7%的同学在600?00元之间“可以潇洒走一回”;有6.9%的同学在700?00元之间“比较自由”;有7.5%的同学月消费800元以上可以说是“跟着感觉走”——无忧无虑。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为突出。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广州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30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97名女生中,83.7%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净选择廉价的饭菜;而192名男生中也只有66.4%达到标准。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当我们把饮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在讨论会上指出的时候,他们当中,尤其是女同学很多都承认自己对健康饮食知识了解不够。

  4.过分追求时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在讨论会中,一些同学指出,为了拥有一款手机或者换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机,有的同学情愿节衣缩食,甚至牺牲自己的其他必要开支;有些男同学为了一双名牌运动鞋,有些女同学为了一套名牌化妆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别人借钱甚至偷钱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学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虚荣心的驱使又极易形成无休止的攀比心理。

  5.恋爱支出过度。在调查和讨论会上我们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

  三、当前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偏颇的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在消费上出现无计划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费、恋爱支出过度等问题,既与社会大环境的负面影响有关,也与家庭、学校教育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其次,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

  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关注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可事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具体体现为:

  其一,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真正达到有效性目的,就一刻不能缺少对学生实际行为的了解与把握。应该承认,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是由于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科研条件、人员配置等原因,对学生的教育首先从实践调查开始的教学科研风气仍然未能形成。据笔者了解,近年来有关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方面题材的论文被收入中国学术期刊上的少而又少,可见,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上还没有对这个问题形成足够的认识。

  其二,“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其三,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四、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建议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过程中,虽然社会经济与以往比较已经取得卓越的成就,但是放眼世界,我们离工业化发达国家的距离还很遥远。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他们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浪费、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国情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正确引导大学生养成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在思想理论教学中,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调查研究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科学方法,使理论教学真正摆脱空洞无物的说教。今后我们应当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消费状况的关注,注重在研究他们的消费心理与行为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诚然,调查研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首先培养自己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思维。

  比如,我们就在本学期初尝试了在“邓小平理论概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专题中,进行“我的消费状况”问卷调查和随后的课堂讨论。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同学们充分了解了自己和周围同学的消费状况,对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进行了自我解剖与反思,对健康的消费观念开始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最后,通过我们的总结以及有关财商知识的传授,同学们从认识问题、解剖问题到解决问题,思想认识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期末的教学反馈调查中,当问到参与“我的消费观”活动后有无收获时,广大同学都表示肯定,他们认为在教学中设计这样的活动具有深刻的意义,使理论教学真正联系实际。

  2.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财商

  所谓财商,指的是一个人在财务方面的智力,即对钱财的理性认识与运用。专家指出,财商的概念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也是现代教育不可忽略不宜回避的话题。可以这样理解,智商反映人作为一般生物的生存能力,情商反映人作为社会生物的生存能力,财商反映人作为经济人在经济社会里的生存能力。财商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其二,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我们应该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在“两课”教学活动中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以达到教育目的。

  3.大学生良好消费风气应该成为良好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校风是师德师风和学生学习、生活作风的有机组合。其中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是体现学生生活作风的重要部分。高校校风建设应该把握育人第一位的原则,重视大学生为人处世每个环节的教育,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一旦良好的消费习惯得到培养和加强,就会对良好校风的塑造起促进作用,并形成校风助学风的良性循环。因此,我们应该把大学生良好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培养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有关大学生健康消费理念的活动专题,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学生良好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促进良好生活作风的形成,进而促进良好学风、校风的巩固与发展。

理性消费从我做起

  在这个日益现代化的时代,消费是我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盲目消费的现象也愈加严重,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应该学会合理消费。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商品日益丰富,我们的消费观念在发生变化,许多中学生都存在盲目消费的现象。其中,买衣服、上网、送礼物所花费的钱占总开支的比例最大,到了用钱的关键时刻却又没钱了。作为中学生,我们的社会阅历还不够丰富,自己选择商品的能力还比较弱,在消费时更应多一些理性,少一些盲目。

  在消费前,我们可以先做出预算,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避免盲目消费,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购买物有所值、经济实用的商品;不与周围的人进行攀比,不要浪费金钱。在消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用环保的眼光选购商品这样做既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基本的物质消费需求后,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消费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一本有益的书,一部精彩的电影,一次愉快的旅游……都会给我们带来更多快乐,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现如今,人们已经不再仅仅限于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加注重通过消费提升生活品质,追求更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在生活中适度消费是对生态文明的重要贡献。如果每人减少一分钟淋浴时间,将减排74克;自带包装袋购物,减排62克……

  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并不是要降低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的生活方式,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当一个理性消费的文明人!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文

  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今年的主题为"消费与服务"。所以,我讲的题目是我的消费观。

  著名相声演员王培元曾经讲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他的一位朋友买了一套沙发,沙发买回家没多久,两个扶手竟然长出了萝卜缨子,扒开一看才明白,扶手竟然是用两根大萝卜做的。这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实故事的存在,一方面是一些经营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搅乱市场规则,泯灭了服务本质而造成的,另一方面却往往是我们消费者不懂法,不知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味纵容造成的。

  那英也曾唱过这样一首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词作者阎肃曾说这首歌是送给"3.15"的,希望消费者能够借助一双慧眼,将这经济生活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这几年,砸汽车,砸空调的新闻越来越多,殊不知,以损坏产品来引起关注做法直接是错误的,这一砸,痛快了,这一砸,证据也没了,证据都没有了,谈何要厂商赔偿损失呢

  那么在纷纷扰扰的经济生活中,谁是我们可借助的那双慧眼呢?那就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还是学生的我们做为一个消费者的角色不多,但这并不代表这个节日和我们没有关系,当我们在旅途劳顿后,喝到假冒的矿泉水,我们是默不作声的扔掉还是走上前去找商家理论?当我们在报纸上看到劣质及过期啤酒瓶还在伤人,我们除了为伤者感到痛心,有没有想到他应当如何维护应有的权益?当我们看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有毒塑料袋”,有没有告本资.诉他们消费权益正受到了损害?当残留农药的蔬菜还在市场贩卖、当三无产品还排放在商店的货架上……所有的这一切,当我们遇到的时候,我们应该站出

  十几年来,"315"从一个国外泊来的普通纪念日,已经演变为中国消费大众维权的一个节日、一面旗帜。每年春天的这个时候,她都会再一次擦亮我们的信念和勇气,让理性的光芒照耀每一位经营者、消费者的心灵。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让我们一起为那些勇敢的站出来,维护自己和大众权利的先行者鼓掌呐喊;让我们一起呼唤法制的力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树合理消费观做合格好少年

  “以耕读为本,以勤俭为德”。古往今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我们也一直都在倡导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可是随着人们经济能力的提高,如今的青少年开始有了独立消费的行为,只是他们中的部分经常盲目从众,互相攀比,挥钱如土,这种风气正渐渐毒害着中学生的心灵。

  有人说“人们最基本的物质需求:空气、阳光、水,其实就与钱没有太大的关系。至于人际和睦、心灵充实、情趣活泼、人格高贵等生命价值的重要内容,更不是钱能买来的。”没错,作为一名中学生,学好知识的同时,还要能够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学会花钱,学会消费,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追求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做到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消费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种消费只是满足我们正常的衣、食、住、行等基本方面,

  而不是沉溺于物质享受,“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有些同学家庭经济本来就困难,仍盲目跟风,其结果只会让自己和家人负债累累;有的人家庭经济状况好,有条件消费,却热衷于到处炫耀,讲排场,比时尚,玩潮流……长期下去,只会让他们误入歧途。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所用的都是父母的血汗钱,不是让你来挥霍的,更不是理所当然的给你消费的,务必量力而行。

  “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一定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一定是一个只做物质主人的人而不做物质的奴隶的人。”是的,如果我们都能在消费中注重节约,讲究文明,合理支出,那么在此同时,就可以适当的增加健康有益的精神文化消费,这样才是积极有意义的生活。

  因此,作为青少年的我们,不光要树立远大的人生抱负,还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适度消费、合理消费、理性消费,做健康、快乐、积极的好少年!

建立自己正确的消费理念作文

  消费,在当今的世界已经不再是一种理念,而是好象一日三餐一样,平和地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你要想生活的更好,就不得不去创业,而哪怕是开一个小小的店,也不得不要一定的本钱。而本钱想方设法是弄来了,可是,小店的收入只有那么多,你要想开大点,就必须再投入一定的本钱。那么你就要节约开支,尽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可是面对不眠不休的日益上涨的物价,你又如何能减少开支,增加收入呢

  我们一定要建立正确的消费理念。首先,对于自己,看看书,上上网是必不可少的消费,至于麻将和牌,则是尽量少摸,当然逢年过节,还是要凑凑班子,热闹一下。其次,那些可有可无的化妆品,还是少消费好,把那些涂脂抹粉的时间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大脑,而那些钱也可以买几斤水果,可以美美地滋润一家子的皮肤了。

  对于小孩,就好象是我们的小小银行,你储进的是什么,日后会十倍百倍地奉还,我们当然要事事小心,步步为营。首先在时间的分配上,我们一定不要吝啬与小孩共处的时间。多与他(她)谈谈心,多关心和辅导他们的学习。其次,我们化在他们身上的金钱,既不能太少气,也不能太大方。对于必要的学习用品和简单的游戏工具,我们是一定要消费的。而对于一日三餐的营养,我们也要搭配好,饭前饭后的水果,我们也要准备好。而对于商店里的零食和昂贵的小玩具,我们则要控制自己的钱袋,三思而后决定是买还是不买。再次,对于小孩,我们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情,我们既要以朋友之心待他们,又要以良师之心引导他们。

  对于小孩的为什么,我们不要简单而不耐烦地加以斥责,也不要不管不顾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我们一定要尽自己所知,尽量满足他们的提问,而对于简单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抱抱或亲亲他们,故意装傻,“亲爱的小宝贝,妈妈不知道,你能告诉我吗?”无形中就让小孩自己学会了思考,而当他们告诉你时,一定要表扬,“哇,我的小宝贝,好聪明的,妈妈不知道的,你都知道,妈妈真的好喜欢你。”那样,我们可以趁机再亲亲他,抱着他转两个圈了。

  小孩的自信和聪明,便不知不觉又上了一个档次。而对于,太复杂,或我们自己也不可能回答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诚实和坦白,“对不起,妈妈也不知道,你能告诉妈妈吗?”“我也不知道。”而当小孩,想了想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答案,他当然不会怪你怠慢他了,而感情上也与你更进了一步。我不知道的,妈妈也不知道,他无疑自己也会自动放弃。

  对于,老公,我们化在他身上的时间和金钱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多了,就娇惯了他,让他慢慢地自高自大,忘记了自己的责任,心里也会默默地把自己遗忘。少了,就忽视了他,让他的感情没有归附,让他的金钱有外流的倾向。老公,作为一个人,他也需要爱和关怀。而作为一个男人他有更大的担当,他必须用自己的身体去换取一家子的开销。所以关心他的身体健康也是十分必要的,吃饭时多给他夹些大鱼大肉,晚上加班回来,给他弄些有营养的夜宵也是应该的。遇事多与他商量也是必须的。

  作为女人,我们应该以树的形象,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以藤以草的形象依附自家的男人。那样有一天如果自己的老公变了心,或走了,我们照样可以以树的形象十分从容自信地活着。女人只要懂得储蓄与消费再大的苦难都能够担当,幸福的时候也不至于晕了头。

良好消费习惯,从我树立

  “消费”,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我们能用它来换取物质上的需求。消费一词,按照威廉斯的说法,其最早的含义是“摧毁、用光、浪费、耗尽”。而现在,它表现出的是一个人的生活质量,一个人的生活志趣,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如果将消费定位在超出生存必需的范围,这就演变成了“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里,物价上涨,生活质量下降,自然风景的破坏、生活节奏的紊乱……

  “舌尖上的浪费”便是由此产生的。

  舌尖上的浪费——中国式“剩宴”

  “舌尖上的中国”呈现的是美味,而中国“舌尖上的浪费”是一种奢侈,一种对消费的错误观。据中央电视台报道,餐桌上杯盘狼藉,满桌剩饭剩菜,很多人已经对中国式“剩宴”司空见惯。不论是高校食堂还是各类餐馆、饭店,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中不乏好的食物,餐饮浪费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勤拿少取、避免浪费”,说的容易做的难。有关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

  这是一种极大的腐败,“深省”又要从谁开始

  理性消费,科学生活

  拒绝奢华的浪费,才是理性的消费。记得自己小时候,晚上睡觉害怕,一晚上的灯都亮如白昼,直到睡着了才关。妈妈常给我灌输开灯也浪费资源的观念,于是渐渐的,我便将这个坏习惯改正了过来。

  小时天真无邪,只记得“节约——从小事做起”,看书时灯都是30秒开着,2秒关上,然后再开,不知为此毁了多少灯。妈妈疑惑不解,问我为何这般?我答:“翻页的时候又不用开灯!”妈妈哭笑不得。

  中小学生没有收入,但如何“理性消费”呢?我建议购买任何东西,都要有计划的列个清单,既避免遗漏,又避免重复。对于那些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可以呆上半个月,当发现还是对那件或那些东西有强烈渴望时,再买也不迟。对消费意识的薄弱,便是青少年“理性消费”的难点。

  加强金钱控制意识,科学生活,避免浪费!

  消费权益,谁来维护

  在商场,我们是顾客。

  在餐厅,我们是食客。

  在电影院,我们是观众。

  在旅游中,我们是游客。

  我们无时无刻不是消费者。如何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

  这就需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拿起消费维权的武器,打击不法商贩,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文

  导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作文1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能力自然上升,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此时,为了促进国家和自身的共同发展,正确的消费观就起了重要作用。首先,要有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识,这是必须的。对于个人,消费可以很好的满足自身的需求,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对于企业,消费可以促进商品的生产,从而激励企业不断调整与创新,为企业赢得经济效益,带动企业成长。而对于国家,消费可以拉动内需,国家宏观调控会给予各企业优惠政策,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根据新调查表明,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这是不健康,不稳定的经济增长状况,应该努力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所以,作为新世纪的创建者之一,我们应该有促进消费增长的意识。

  然后,在促进消费增长的同时要注意“促进”并不等于“浪费”。促进是相对于紧缩来讲的,是指在应该消费的时候,若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之内,就尽量去消费。而对于那些没有必要或超过自己承受能力范围的消费,就绝对是“浪费”的不良表现。现在,有很多学生向家人要这要那时,仗着自己有些文化水平,就说“这是促进消费的表现,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增长”。其实这是一种不正确的消费观,“浪费”并不会带动经济增长。此外,过多的消费会导致通货紧缩,这是通货膨胀的相反现象,是不健康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会抑制经济的长久增长。所以促进且不浪费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最后,响应世界现阶段的严峻形势——环境污染与全球变暖,我们还应该在消费的同时注意保护环境。这不仅仅是对自己个人的负责,也是对国家,对整个世界负责的表现。臭氧层空洞和白色污染的导致,很大一部分就在于我们没有能做到绿色消费。固然,消费时精打细算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若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精打细算节余再多的资本也无济于事。所以,在环境问题还没有道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时,让我们树立绿色消费观,做到可持续发展。

  消费对于经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必须做到合理又不破坏环境,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合格的消费者。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责任担当的金句

怎样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