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感简短文案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生活仪式感的作文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仪式感赋予了生活和神圣的意味,把生命灿烂成美好的春天。

  ——题记

  生活中充满了仪式感,他们叫我向大大小小的标识,记录着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

  情人节爸爸会给妈妈发520块钱的红包;圣诞节家长们会扮成圣诞老人,趁孩子们熟睡时送上精美的小礼物;过年啦,晚辈就要给长辈拜年拿压岁钱。——仪式,让生活那么美好。

  在雪原与星空之间,只有仪式之隔。在这样一个生活浮躁的时代,我们应该放慢自己的脚步。仪式感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满足,一个个小细节,就是一点点小爱心,就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仪式感跟矫情无关,这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不凑合的态度。

  在前年6月份的夏天,期末考试结束也该是六年,师生散场的时候,一张试卷考散了一班人。在这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大袋子,很惊讶。于是小心翼翼的打开了,里面是一白色的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同学们对我的寄语,包括班主任和各任课老师的寄语及其签名。

  那个时候有个人走上前,递给了我一个本子。我诧异地翻开一看,里面各式各样的照片,记录了我们之间点点滴滴。看着上面的一张张熟悉的脸,我内心五味杂陈,不知是露出激动,还是不安不舍的表情,更不知说什么好。

  这只是一件平凡小事,也是人生中应该经历的一个阶段,但是却给了我这个平淡无趣的暑假,增添了一份值得回忆的小确幸。就像我们偶然在旧衣服的口袋里摸索出50块钱。意外的来临,说不上多激动,但是能够影响我们一整天。

  这种仪式感不需要多么多么昂贵的金钱去装扮,而是用真切的情去暖炽热的心。

  仪式感让生活成为生活,而不是生存,仪式感赋予了生活的神圣的意味。

  生活中处处都有仪式感,仪式感不等同于拘束,而是不凑合更是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以及一种幸福感。

  ——后记

仪式感简短文案

成长中的仪式感作文

  这个世界,是充满仪式感的,成长,也是一样的。每一年,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每一辈子,我们循规蹈矩,重复着做别人都在做的事,这种仪式感时刻陪伴我们走过每一刻,伴随成长。

  花记春泥,海念山峰

  大脑中,像是存在一个胶卷记录下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有的部分逐渐灰暗,最后化作一抹灰尘。有的却是那样清晰,在脑海中像影片播放,割下一寸一寸旧时光。这个胶卷是什么?是记忆,是成长中对流失的时光、昨日的快乐、曾经的美好的一种纪念的仪式。最终,一切都会消逝,能留下的只有记忆。而记忆是实在还是虚幻?它摸不着也看不到,那它又是那样的刻骨铭心。为了完成这个仪式,我们承受了苦,承受了痛,但同时我们也记住了爱,记住了暖。回忆,成长中的仪式感。

  静等风来,坐看花开

  有人说,人生是由一段又一段的等待组成的。等一方月圆,等一片花落,等一缕日照,等一人归来。等待,不是为了等出什么结果,而我之所以坚持,是因为让自己找借口还能看到希望,保持对未来的向往。眼中有光,心中就有远方。等待,让我可以在困境中依靠自己,在黑暗中散发光芒,在孤独时望月不语,在想放弃时咬牙坚持……等着等着,或许你什么都没有等到,但你自己却更加优秀。成长中的仪式感是等待,等待中的自己最与众不同。

  每日三省,余生不悔

  每天晚上,我都有三个问题问自己:“对今天的自己满意吗?”“有什么需要改进的?”“明天打算怎么做?”每天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如在一条岔路口,决定了你要走哪条路,要怎么走。在生活中,每天反省过这三个问题,并做出行动,可以使你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每日三省,是成长的仪式,是你脚踏实地一路走来的见证。每天反省,做最好的选择,将来的路才能不后悔。

  成长中的仪式感,这一刻与众不同,这一刻平凡往复。仪式感,伴我成长。

生活中的仪式感作文

  我不知我道底算不算是个拥有仪式感的人,不过肯定会有些仪式感的。

  我不知“仪式感”的确切定义是什么,于是就去问度娘。仪式感:将日常行为仪式化以赋予其意义的行为。

  耳熟能详的《小王子》中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王老师和我们极具有仪式感,每每到周一或者新学期开学第一节都会来一句“classbegin”。如果王老师忘了,中间正上着课的时候也会补上这句话。王老师好奇我们为什么必须要说,有位同学说:“这是仪式啊!”

  我喜欢这样的仪式感,我有时也会有些仪式感。比如我写作业之前。

  我在上自习课的时候总会先把桌面上收拾干净,只留下一个与此相关的书。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仪式也就被我延续到了家里。原本昨晚收拾好的,但到今天又堆了些东西。收拾干净后才安心下来学习。

  我喜欢仪式感,毕竟仪式感构成了我们丰富的生活。但过多的仪式感也会是没有必要的,反而会让我们一天的心情都并非那么顺利。

  比如早上照照镜子。早上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长了个痘痘,然而这一天都会想着自己为什么会长痘,并且想方设法地去让它消去,一天的关注点也就改变了。

  再多些仪式感吧,让我的生活再多些欢乐!

生活里的仪式感作文

  每一个字,都有自己的韵味,自己的风骨,我们要让每一个字都倍感自信,我们要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为了写出一手好字,我每次写字前都要好好酝酿,一笔一画,当思横平竖直,偏旁部首,定要清晰可辨。深思过后,方可挥笔。三指执笔,放入浓墨中吸饱墨,将笔头一点点捋尖,手臂发力,那墨便被均匀地涂抹在纸上,下笔时定要轻缓,切忌下急笔,否则笔毛会炸成一朵花,产生杂毛,从而造成那一幅富有灵魂的作品里的一点点瑕疵,给人一种“卷面杂乱”的感觉。所以在蘸完墨后捋笔时要到位,笔头尖,笔肚圆。书写时提笔带的尖用勾笔收,遇到带尖的笔画,那一尖要用提笔来展示,这会增加字的整体美观度,写字要注重其整体,左右对齐,或是左高右低。一个字,风韵立马就显现了出来,写字时所要的端正态度,则是对字最起码的尊重,以上,则是写出一个优美而有风骨的字要经历的仪式。

  我的毛笔字是从我爷爷那里学来的,每一次写字,都要用那个精致的砚台,亲自磨出一砚好墨,他从来不用那些已经配好的墨汁,他说这样写出的字又舒坦,又留香。我一开始觉得他事多,而后我才发觉,的确如此,自己想要的墨的浓度只有自己知道,写起字来流畅,写出的字也更加劲道。于是,我写字时也像他一样,在一个平坦的石桌上,用砚亲自磨墨,然后用那根笔杆光亮圆滑的老毛笔去书写,写出的字自然也就更加劲道,疏而有力,写完后,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品,去察觉字的风骨,去察觉那一丝丝墨香,使我沉醉。我觉得,墨比酒更易醉人,因此,古人不但饮酒,还会饮墨。写完后,会将字小心翼翼地收了,收在一个精致的盒子里,不时还会再拿出来欣赏品味。

  一根好笔,一滴好墨,碰上一张白纸,便可变成一篇有灵魂的字,心里的骄傲,是对这字的自豪,不是中国人,怎识得方块字?一个字,一种形,一个风骨,一个故事,认真写好每一个字,让每个字都有仪式感,这才是写字的真谛。

  写字,在于认真,认真写字,才有仪式感,体会好这种内心的尊敬,然后,写出那一个美丽的方块字。

关于仪式感

  在我看来,人呢就该活的精致,就该有点仪式感。

  生活你不来点仪式感怎么对得起自己,有点仪式感是对生活的负责任。

  自己借用仪式感,让自己成为一个精致的猪猪女孩。

  亲情中借用仪式感,让家人更幸福。

  友情中借用仪式感,让友谊常驻。

  借用李思圆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大多数人过着一种越来越不容易被感动的生活。

  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去逛个街,买个口红,买个包包,借用仪式感来满足自己的不开心。

  友情当中在你朋友不开心的时候,知道你给个拥抱,这也是对方心中想要的仪式感。

  节日当天你给爸爸妈妈打电话可能觉得没什么可说的,但是你这电话一打过去爸妈的心里她是甜的,可能你电话没感觉到,但是爸爸妈妈的嘴角肯定是上扬的,这就是爸妈心中想要的仪式感。

  每天起床都是新的一天,女孩子画化个妆去上班,脸上也会是满满的笑容,男孩子刮个胡须也会显得格外年轻,别人看了也不会觉得你这个人很邋遢,给人一种想要跟你说话的冲动。

  放假,休假了。远的地方嫌麻烦可以不去,可以是近的地方去看看风景,散散心,去放松一下心情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仪式感,或是约个朋友喝喝奶茶聊聊最近都有些什么趣事分享给朋友,一起开心。这也可以跟朋友的关系更上一层楼。

  过年了回个老家看看家人,你不用带礼物,家人也会很开心,只要是你,你就是她们心目中的仪式感。

  学会爱身边的人,学着让自己活的更快乐,更精致,所以生活中还是需要仪式感的。

  记得有人跟说我说过一句话,生活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好可坏,但是你心里把它想的很好,那事情就不会那么悲观,相反你把它想的结果很坏,那事情就因人而异变得可能比你想的还要惨。

  不要跟自己过不去,学会适当的放松自己,来点仪式感,活的更快乐。

  生活需要仪式感,跟矫情没有关系,只是有了这些仪式感,对自己,对爱情,对友情,对亲情,对身边的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种幸福,这样才显得格外的珍贵。

  所以啊我们的生活中多一点仪式感,我们回更加的开心,快乐,就会更幸福,温暖。

关于仪式感

  最近正值清明时节,有人翻山越岭、远渡重洋,只为一次与思念的人相见相聚,只为一场跨越生死的叙话,只为献上一支青绿的艾蒿,只为让那已逝的人与事不被时光的尘埃掩埋。

  可很少有人知道,在不久前,还有一个为花而生的节日——花朝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为平凡的日子,添一份美丽与诗意的感动。有能力的富裕人家,会为花的美丽开一场巨大的盛宴,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多少家的清秀佳人与翩翩公子在满园春色中相遇,在这初春的美景中又碰撞出多少美丽的诗行。夜幕时分,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以便更好地照亮花的美丽。

  古时,仪式感在人们是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端午飘散着的粽子清香、响彻着的赛舟呐喊,还是中秋团坐一席的赏月团圆和精巧月饼,还是春节时的合家团圆、守岁叙话。可现如今,花朝节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里,各类佳节的形式也不断简化,又是为何

  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少了一种仪式感,忘了给平凡的生活送一朵花。信越来越少被人使用,代替的是冰冷与敷衍的表情包。街道上,只见人们脚下生风、面色冷峻。甚至在书店里、咖啡店旁,都很少有人贮留。只有各色的网吧,围团着打游戏的少年。

  有人会说,仪式感是生活的负累,自己并没有多余的时间与金钱去追求仪式感。

  但其实,仪式感并不是满室金光、富贵堂皇的住所,不是精致昂贵、价值上万的佳肴。它是让你的心灵感到愉悦、特殊的美丽触动。如车站临别前,好友间真挚的拥抱,是为这次相见的时光的定格,和为下次相逢的期冀。轻轻一拥的仪式感,让你们的分离不再常含泪水而是饱含思念,让相隔的每天都因这一次庄重的告别仪式而闪闪发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思念的生长中,诚心诚意地写一封信,配上精巧的信纸,为它熏上芬芳的味道,从这绵绵思念中涌出诚恳动人的心意,寄出一份动人的想念。

  曾经有一堂语文课,令我非常难忘。课上,老师别出心裁地给每人发一张精致的明信片,并让我们写上一段美丽的句子,赠与你所思念的人。那一堂课,我们异常庄重用心,认真地回忆所珍藏的往昔,将涌动的心潮汇成最动人真挚的句子。这堂课让我懂得了,仪式感是必要的,它让平凡的事变得特殊,让绵长的感动取代遗憾的落失。它让爱被铭记,让每一天都变得闪闪发光,留有余味。它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对生活认真、尊重且热爱的一种态度。

  古人尚且为了一朵花的美丽而奔波,而我们由于脚步匆匆而忽略了太多美好。为了生存,忘了生活,只能沉淀疲乏不甘,所以,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为平凡送上一朵花吧。

关于仪式感

  重温那时的场景,就是爱你最好的仪式感。

  时隔两年,不变的场景,不变的造型,还有不变的我们。

  我们六个是青梅竹马的朋友,以前几乎是每逢周末就聚起来,可随着年纪增大和安排满满的学习班,现在总会因为时间冲突,在面对好友的热情邀请,只能回复寥寥几个字:算了吧,还有学习。

  2015年的元旦,我们五年级,一起随同父母来到乐清,在其中一位闺蜜妈妈公司的大草坪上,玩得很是开心,为了日后友情见证,大家想出了拍错位照纪念,只为那“咔嚓”的一瞬间,虽然花费了好长时间,但却乐此不疲。

  又一个元旦,几个家长总算是帮孩子在“百忙”中抽出时间,“聚一下吧。”他们说。

  我们依旧决定来到那个熟悉的草坪故地重游,隔了两年,这儿的草可是长了不少,和我们很像。一来到这儿,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我们也像两年前那样,走到最高处,像坐滑滑梯一样滑下来,有时中途停住了,就互相开怀大笑,虽然在他人看来是很幼稚,可这却是属于我们六个人的特别记忆。

  几个家长翻出了两年前在这留下的“印记”,我们对着屏幕里夸张甚至滑稽的动作笑了好久。同是元旦,做同样一件事情,也是一场对友情怀念的仪式。那怎么能少了照片呢?随后开始模仿,似乎花了更久的时间,同样只为那“咔嚓”一下,却也还是乐此不疲。

  两年前的照片,与现在对比,个个都是大孩子了,个头也长了不少,但不变的是我们之间的永远的情谊。

  正是因为相聚,因为有了仪式感,才会使情更浓,也才不会忘记,永远也不会忘。

  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无趣,其实就是缺乏了仪式感,也就是仪式感,它也许是一个纪念会,也许是延续一个人未完成的梦想,或是同样的人,在不同时间,同一场景拍的照片,都会让生活增添不少情趣。

  如果没有这种小确幸,人生只不过是干巴巴的沙漠而己。

仪式感—触及内心的温暖

  回首人生,仪式在我每一段生活中都留下了脚印,每每都给我如午后阳光股的温暖,“仪式感”是一种虚化的感受,用来表达正式的情感。在如今,“仪式感”成为当下燃词。仪式也无处不在,最直接的表达内心情感,串起生命长河,温暖身心。仪式感总能表达家庭成员间的和睦。从小到大,大大小小的生日宴会,成人礼,婚娶仪式,都有过我们的身影。一大家子,聚在一起,举办个仪式,好不快活!且仪式十分正式,体现家庭中的尊重。也正因如此,成员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整个家庭也和和美美、

  洋溢着幸福的气息。因此,家庭间的关系有时因有了仪式感,才更加融治与带给人互相的温暖。且仪式感,不仅能使有血缘关系的纽带系得更紧,也使社会间充满浓浓人情。就拿不久后的春节为例,人们挂起灯笼,贴上窗花,社区里举办个新年趴,亦或着是坐在电视机前看个春晚。举国同庆,十四亿同胞乃至全球华人,我们在那一刻都在参加仪式,使生活都具有仪式感,感受到欢庆的喜悦与人情味。一同欢声笑语,一同零点放炮,一同合家同欢:在这每一年都有的节日庆典中,千千万万个人都会与被此共同庆祝。正是有这层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紧密,而心也因此变得温暖。而仪式感,并非仅仅存在于所参加的具有实体的仪式,更可形成于心,表现灵魂的粥聚力。过去的昨天,12月13日为国家公祭日,国家领导人等一众人马去到了南京,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商姓及战士默哀3分钟。而我们这里,却没有举办任何仪式。可若心有爱,便可在心中默默哀体,为他们祈福。无需繁琐的仪式步骤,便完成了来自心灵的间候。正是有这种心灵上的共鸣,产生的仪式感才更加有意义,有使人温暖身心的作用。

  仪式感,是一种虚化的感受,并没实体,但有承载它的载体。会使人在无形间用行动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使各种人与人间的关系紧密,宛如一缕缕阳光温暖身心。漫步人生,忆起每一场仪式。无论是家庭成员间、社会中人与人的交际还是更高一层,人与人灵魂上的触碰,都使得人生不那么单一,用最直接的方法表达爱意,让人生前进的道路上撤满阳光,身心皆有感知到的爱,使之温暖.仪式感,不单单表现内心情感,也受到外界的温暖。

关于仪式感

  小学美好生活的结束,应为它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仪式感使那个普通的日子变得不平凡,变得庄重而有意义。

  生活中的仪式感在那天,那场毕业典礼上体现,可能经历了那天,我们才能真正毕业吧。

  所有的同学牵着父母的手,在门后面排起了一条长龙,要举行一场神圣的仪式。一位位同学陆续走上台,与父母摆出六年前,在讲台上摆出的一个个古怪的动作。

  “怎么办?我好像忘记了动作?”“不用担心,照片记录了一切。”

  那张集体照,重现我们一路走来的这六年,同样的位置,同样的我们,不同的是心。心中多了一个大家庭,里面装着六年来一起陪伴我们的“扬帆中队”。不同的是笑容,六年前的我们,怀着忐忑,羞涩与腼腆,而此刻,心中更多的是那份不舍吧,我想。

  回想六年前,我们在第一天踏进小学的那场仪式,充满羞涩地拍下了我们的第一张集体照,那个仪式简单,却也让人难以忘记。

  六年来,我们在一起度过每一天,虽之间有些争执,有些吵闹,但那都不重要,至少在印象里,这六年,都是快乐的。只是在此刻,笑容不如从前灿烂了,眼眶渐红,泪水渐渐溢出眼角。

  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对别人的思念有多深,直到这个瞬间。在这个特别的场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变得柔软起来。

  我们又一次走上了台,拥抱班主任,一直以来,他对我们都是如同对待自己的孩子般,如今,更是难舍难分。

  这一场毕业典礼不能够代表我们的六年,却是六年以来最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大家打扮得优雅而精致,愿在这场仪式外,给对方留下一个好的印象。

  离开了小学,离开了曾经的他们,每次回想起的都是那场仪式,那场毕业典礼。那场毕业典礼的背后,藏着我们的四十份爱。我也一直相信,那场庄重而有意义的仪式,会在时光保存下来。

关于仪式感

  我喜欢在每一个新的日子开始前,举办一场仪式。这场仪式并不轰轰烈烈,只是轻轻许下的一个愿望。然后接下来这一天,我都会努力去达成这个愿望。

  可能有人会说,这样太累。是吗?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生命就在无数个“一天”中过去。人生说枯燥也并非如此,说有趣似乎也夸大其词,每一天好像都是差不多的,又好像是有点不一样的。人在尘世中麻木地活着,走在相似的轨道上。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大大小小的仪式,它们会让你记住每一天中的不凡,会让你的每一天都与前一天有所不同,会让生活变得丰满充盈生动起来,会让你感觉到,你不仅仅是这大千世界中的平庸一员,更是你自己,独一无二的你,这个世界也可以因你而不同。

  清明节的时候,家里人总会带着我去扫一次墓。小时候的我站在墓前,看着大人们摆上蜡烛、水果,哭着烧纸钱时,其实是有些不解的。人都已经去了,这样做还有什么用呢?他们看得见吗?渐渐长大,这个谜团也渐渐被揭开了。我开始对这种仪式抱有尊敬的态度。这样的仪式感,使在场所有人都沉浸在回忆中。这一刻,我们放下了尘世间的种种烦恼,只是这样单纯地做一件事,回忆一些人。

  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其实它们都是生活的仪式啊!端午节,不仅仅只是为了划龙舟,吃粽子而设立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如果不是每一年,都有这样一个节日,或许这个人也不会像现在一样流传百世,不会有那么多人背他写的楚辞,敬佩敬仰他。他与我们时空遥隔,但因有了这样一个节日,让人们记住了他,正是这样一场仪式,让他与他的故事永远留在了这个世上,永远,永远。圣诞节,就是一场童话般的仪式,它让我们记住了那个白胡子的老爷爷,它让童真与美好留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生活需要这样的仪式,也存在着这样的仪式,它们让你我更加真实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让生命不再单调贫乏,能有更多的美好。

  亲人远去,时常翻一翻相册,是一场思念的仪式;秋风落叶,是一场道别与新生的仪式;生日派对与毕业典礼,是一场自我拥抱,给人生立里程碑的美好仪式……生活需要仪式感,需要通过这样的仪式来点缀生活,给平凡的日子增光添彩,让每一天都变成生命中不一样的存在。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关于仪式感的议论文

关于礼仪的论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