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专业论文题目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关于心理的作文:心理

  青春是一朵盛开的花,鲜艳多姿却也娇嫩无比,正如花开的日子并不都是风和日丽,成长的岁月也会遇到阴霾和风雨——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之一。近来,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学校的广泛重视。学生中有心理问题的很多,在这个年龄阶段,主要表现在狂躁、逆反、自卑、交往,我也是一名中学生,我也经历过相同的这些东西。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都完满的状态。”健康除了身体无病外,还要具备心理的稳定及良好的社会适应。个体健康的生理和健康的心理结合在一起,对社会做出良好的适应,才会呈现出完满的健康状态。中学生心理健康是指具备健全的智力,情感和意志;连续统一的人格及对己、对人、对社会的正确认知和良好的适应。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一)学习类问题:因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是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部分,其问题有:1.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从而导致食欲不振、失眠、神经衰弱、记忆效果下降、思维迟缓等。2.厌学是目前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的问题,不仅是学习成绩差的同学不愿意学习,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3.考试焦虑,特别是遇到较为重要的考试时焦虑更为严重。

  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也是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与教师的关系问题。其主要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不理解、不信任而使学生产生的对抗心理,以及教师的认知偏差等情况给学生造成的压仰心理,攻击行为等问题。2.同学间的关系问题。中学生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外,也希望在班级、同学间有被接纳的归属感,寻求同学、朋友的理解与信任。3.与父母的关系问题。民主型的和睦良好的家庭给中学生一个温暖的归属港湾,专制式的家庭中父母与其子女之间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儿童孤僻、专横性格。家庭的种种伤痕,会给中学生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伤害。

心理学专业论文题目

大学生心理文章

  摘要:统治近半个世纪的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是以理由为关注重心,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是遵循了消极心理学的以理由疾病为导向的治疗方针。近十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以及教育方式策略上提出了新的思路,即从理由导向到积极价值取向模式,不但要关注理由更要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品质,使学生幸福乐观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一积极心理学概述

  在过去的20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对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积极心理学创始人塞利格曼(Selig)在美国心理学会1998年度报告中提到:现今心理学家对至少14种在50年前没有能力治疗的心理疾病进行了有效治疗,这是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项实践性胜利。但这种以“理由导向”的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把注意的焦点集中在个体的心理消极(病理或病态)层面。近十年方兴起的积极心理学主张由从传统消极(病理或病态)心理学研究消极负面理由转向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力量以使人更幸福快乐,而这一主张给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辟了新视野领域。本文旨在从操作层面上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即融理由导向于积极取向,逐步实现从理由导向模式到积极取向模式的转变。

  二大学生积极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1.当代大学生心理理由复杂。当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07年《中国教育报》第7版对全国12所高校2300多名学生的心理理由目前状况的调查进行了报道:①大学生心理经常有以下症状:无故烦闷比例最大占46.7%;其次依次是懒惰颓废﹑自卑﹑生活没作用﹑无兴趣爱好等。②大学生压力过大,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人际交往障碍占54.3%;其次依次为性格缺陷﹑有自卑感﹑抑郁症﹑情感理由。③当代大学生面对困难和烦恼后的反应:将近80%的大学生表现出不知所措,能够迅速作出调整的人数不到一成。因此,有关研究者呼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2.心理健康教育理由导向模式的弊端。通常学校心理健康有三个级别目标,一级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预防教育;二级目标是以心理疾病干预为主,对普遍心理理由进行咨询和辅导;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对疾病和心理障碍的个别学生进行治疗和诊断。首先,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大部分是以心理理由为专题,导致人们误把心理理由看成心理不健康的代名词。其次,咨询工作和心理辅导被喻为垃圾工作处理站和消防工作,使心理理由辅导和咨询工作陷入片面和被动。第三,心理诊断和治疗忽视了患者自己构建良好心理状况和恢复健康的能力。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论文范例相关参考属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关于积极心理学论文范文素材大学生适用:8000字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69写作解决问题: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职称论文适用: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积极心理学3000字方向论文题目推荐度:免费积极心理学选题

  3.积极价值取向模式是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回归。2005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了四个重要任务和健康心理教育理念:①介绍心理健康的途径和策略,用来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②宣传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于大学生认识正确的健康心理有重要作用。③推广心理调节的策略,帮助大学生消除内心困惑和增强克服困难的能力。④剖析心理现象本质,帮助大学生了解心理理由产生的理由以及解决的办法,以科学的心态去对待心理理由。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推动个体主观幸福感,更注重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学心得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怎么写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500字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论文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格式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范文

  三积极价值取向:我们该如何做

  积极价值取向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由原来的目标增加为四级目标,由“预防→咨询和辅导→治疗”变为“发掘→预防→咨询和辅导→治疗”。前两级以增加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优秀品质和美德,发掘自身积极力量和潜能,进而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后两级仍以疏导心理理由和治疗心理疾病为目标,面向少数个体。

  1.人人都是心理调适者,处处是心理教育的阵地。通过课堂组织、学校社团、学生公寓等平台从多途径、全方位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种互动多维的交叉网络。一级目标的主题是发掘,包含如下三方面层层递进的内容:①是重视教育主体即校园每位教师积极心理的形成。树立包含一般课程任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咨询辅导老师在内的每位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主体的理念。②是注重课堂教育主阵地。注重培养学生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品格,转变消极心理学的负面效应。引导学生从积极方面来看待理由,处理事情。③是注重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公寓等校园教育场所。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强调利用课堂外丰富多彩的活动、丰富的人文资源以及公寓的积极氛围让学生体验幸福感、希望和乐观、充实和快乐。

  2.利用心理学课堂,转变消极心理学的负面效应。第二级小目标的主阵地在心理学课堂。在保留当前学校开设的以心理理由为专题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和举办讲座。系统地为学生讲述积极心理学的起源,研究内容及其积极影响。让学生转变理由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理解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致力于培养人的美好心灵、推动心理积极和谐发展的心理教育。

  3.引导正确归因,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建立正确的评价系统。第小目标实现的主要手段是心理教师引导下的自助式教育,通过自身的积极心理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形成积极的解释风格,从而建立正确的评价系统。Selig用归因风格来区分乐观和悲观,他认为乐观是指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进行解释时,对好事件作持久、普遍和个人的归因而对坏事作短暂、具体和外在的归因。当习得性乐观品质形成后,正性情绪和积极的行为得到了评价和重视。

  4.运用ABCDE理论,提高心理治疗效果。采用塞利格曼的ABCDE理论给予心理疾病进行积极治疗被认为是易操作和有效的,认为学会乐观最根本的就是了解你的ABC,即识别和评估不幸(A)、信念(B)和结果(C)。通过积极事件或自身潜能与自己的悲观思想争辩(D),从而激发(E)成功的动力和行为。从D﹑E两个角度可看出,积极心理治疗把注意力放在挖掘和发展来访者的各种能力上。治疗并非首先以病人身上现有的紊乱为准(目标),而是在于努力发动患者身上存在的种种能力和自助潜能。因此,新型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用积极干预来进行心理理由的解决。积极干预主张用人类自身的积极力量来完成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种积极力量不是通过外在的灌输获得,而是在干预中个体自主建构得来的,是个体积极品质的发掘与培养、积极力量的保持与提升。

  参考文献:

  [1]Sheldon,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2001,56(3):216-217.

  [2]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3):6-10.

  [3]郭本禹.当代心理学的新进展[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3:295-329.

  [4]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38-451.

  [5]杨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科技与教育,2011,(3):103-105.

  [6]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3):321-327.

  [7]任俊,叶浩生.当代积极心理学运动存在的几个理由[J].心理科学进展,2006,14(5):787-794.

  [8]Selig,M.E.P,TayyabRashid&vePsychotherapy[J].A,2006,61(8):772-788.

  [9]曹新美,刘翔平.从习得无助、习得乐观到积极心理学Selig对心理学发展的贡献[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4):562-564.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运动感言15字

消防安全制度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