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律的素材人物事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自强自立美德少年事迹材料

  刘晶曾多次远赴外地或国外参加花样跳绳比赛,赢得了一个又一个的奖项,为此同学们都亲切地称她为“世界冠军刘晶晶”。刘晶的父母均为外来务工人员,父亲曾远赴浙江打工,现在又回到东莞等地务工,她的妈妈便跟随着父亲,带着幼小的妹妹辗转于湖南、广东、浙江等地之间,但刘晶并没有因此受影响。

  在学习和生活上,刘晶坚持自我管理,自我约束 , 将学习、训练、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她一直是一个自立自强,品学兼优的人。

  刘晶从小就开始学习花样跳绳,并一直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初为新手时,刘晶在一次比赛上落选了,为此没能代表学校进行参赛,让刘晶很受打击。但她并没有放弃,继续按照老师的要求加强训练,最后在花样跳绳路上越走越远。

  刘晶曾在全国及国际比赛中,获得 4*30 秒单双摇接力冠军五次,个人花样冠军三次,双人同步花样冠军三次,30 秒单摇冠军六次,大师赛总冠军两次,10 人长绳八字跳冠军,3 分钟单摇冠军,交互绳花样冠军,1 分钟双摇冠军……

  刘晶在学习上也非常专注和自律曾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获得“顺德区优秀学生金奖”;在 2013 年被评为“顺德区三好学生”,同时赢得非常难得的“顺德区教育基金优秀银奖和金奖”

关于自律的素材人物事例

雕刻好自己的本色励志人物故事

  小时候,人们都说,他没有文艺天赋,然而每当学校里要搞个什么文艺活动,他总是第一个报名参加,这时同学就会开玩笑地嘲笑他:“你们看,小胖墩也要学跳舞。”他有些气馁,但天真可爱的他,喜欢学着电视里的演员说话表演,逗身边的人开心。

  他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们对他的期望很简单,就是希望他考上一所好大学。但是临近高考时,他的心里突然很纠结。他想拥有一个自己的舞台,但是,他又不知道该如何实现梦想。

  有一天,他写作业写累了,就拿起身边的一张报纸翻了翻,一条消息映入眼帘:“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培训班招生”!看到这条消息,他的心咚咚地跳个不停。晚上翻来覆去一整夜睡不着,第二天起床时,他作出了一个决定:去报考。

  他把想法告诉了父母。眼看就要高考的儿子却要去学话剧,父亲当即就火了。然而这并没有让他却步。他偷偷溜出家门,到了报名地点。说实话,他心里也没底,因为自己根本没有什么“资历”。他想了想自己的获奖经历,唯一比较光荣的一次是在一次演讲比赛中得过奖。有奖就行,他心一横,填了报名表。

  没想到这一试,他竟赢得了考官们的青睐,他们告诉他,他被录取了。他飞快地跑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并成功说服了他们。就这样,17岁的他进入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毕业后,他选择留校。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他演了8年的配角,在很多演员由平静变得浮躁的时候,他选择了默默耕耘,无论是什么角色,都演出了自己的本色。8年的锻炼,磨炼出了他精湛的演技。渐渐地,他成了剧团里的主要演员。

  他说,自己就像一块石头,不奢望点石成金,但石头是可以雕刻的,他只求将自己磨亮,磨成一块有用的石头。抱着这样的态度,他参演的每一部戏几乎都成了他的代表作。

  1996年,凭借在美国话剧《篱笆》里的精彩表演,他获得了第三届中国话剧“金狮奖”。两年后,他又随着《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风靡全国,成了家喻户晓的演员。2004年到2010年,他一口气拍了四部《神探狄仁杰》,他精湛的演技让观众叹服,随着这部连续剧的热播,他也被全国的电视观众记住了。

  他就是梁冠华,国家一级演员,他和濮存昕、徐帆、杨立新被誉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台柱。有人说梁冠华更像是雕刻家,把每一个角色都雕刻得精致完美,把自己的本色发挥得淋漓尽致。

  从开始的门外汉,到现在的国家一级演员,他不停地雕刻自己这块石头的信念,帮助他雕出了绚烂的梦想。

自律心态的故事

  1、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读书。县里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匡衡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想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资助匡衡读书。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晋时,有一个叫孙敬的年轻人,孜孜不倦勤奋好学,闭门从早读到晚也很少休息,有时候到了三更半夜的时候很容易打盹瞌睡,为了不因此而影响学习,孙敬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一根绳子,一头绑在自己的头发上,另一头绑在房子的房梁上,这样读书疲劳打瞌睡的时候只要头一低,绳子牵住头发扯痛头皮,他就会因疼痛而清醒起来再继续读书,后来他终于成为了赫赫有名的政治家。

  3、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4、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御史大夫。

  5、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6、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7、许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历法学家。一年夏天,许衡与很多人一起逃难。在经过河阳时,由于长途跋涉,加之天气炎热,所有人都感到饥渴难耐。

  这时,有人突然发现道路附近刚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树,梨树上结满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争我抢地爬上树去摘梨来吃,唯独只有许衡一人,端正坐于树下不为所动。

  众人觉得奇怪,有人便问许衡:"你为何不去摘个梨来解解渴呢?"许衡回答说:"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问的人不禁笑了,说:"现在时局如此之乱,大家都各自逃难,眼前的这棵梨树的主人早就不在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许衡说;"梨树失去了主人,难道我的心也没有主人吗?"许衡始终没有摘梨。

三个关于自律的故事:越自律越自由

  我曾经遇到过三次非常关键的人生岔路口,第一次出现在17年前的小学一年级,第二次出现在10年前的初一,第三次出现在8年前的初三,每次都只在一念之间,就可以决定我今后的命运,而我自律习惯的养成,也和这三次的经历息息相关。

  17年前,那时候我刚上小学一年级,小时候流行一种游戏,叫打弹珠,就是拿一颗玻璃弹珠,去瞄准其他人的弹珠,打中了,他的弹珠就归我,不知道现在同学们还有没有见过,但是相信你们的爸爸妈妈对这个游戏应该还是有印象的。那时候电脑还不普及,这个游戏就好比今天的魔兽和DOTA一样流行,一样让人迷恋,迷恋到什么程度呢,可以让你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忘记了睡觉,真的毫不夸张啊,那时候因为贪玩弹珠,也挨了很多老师的打,但是我一直都没有改,自然学习也是不怎么好。有一天晚上,已经很晚了,爷爷像往常一样又来找我回家吃饭,最后找到我的时候,爷爷再也不像以前一样只是骂我几句,而是出手打了我一巴掌,连平时最疼爱我的爷爷也都没忍住出手打了我,真的很难过,但是最难过的是爷爷冷冰冰的眼神,我到现在也忘记不了他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眼神,冰冷到窒息,所以从那晚开始,我就下决心再也不要贪玩弹珠了。但是戒掉一个孩子贪玩的瘾哪有那么容易呀,虽然之后的几天我有所收敛,但是才坚持了一周不到,当放学后小伙伴们开始吆喝,又来拉我去打弹珠的时候,我还是没能忍住,这次依旧是一直玩到月亮再次挂上了天际,不过这次爷爷没有来找我那天自己发挥也是超级棒,我赢了所有小伙伴的弹珠,拿着满满一大袋就回家了,但是随着家的距离一步步逼近,我的心脏就越发狂跳不止,一直到走到家门口的稻田边,我停了下来,手心是汗,后背也是汗,额头也是汗,说不清是担心害怕还是内心的自责,可能两种情绪都有吧,我就这样一直站着不敢进家门,大概站了半个小时,我内心也稍微有些平静了,我望着自己手里满满一袋自己心爱的弹珠,眼泪忍不住一直流,不知道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现在记不起来了,总之就是一咬牙,大脑一片空白,然后我大吼了一声,用尽身上所剩下的所有力气,把一整袋弹珠远远的甩了出去从那天以后,我内心也平静了很多,开始上课认真听讲了,虽然照样是忍不住要在座位上动来动去,虽然照样是没办法集中注意力,但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我可以不去理解老师说了什么,但是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无论是什么话,我都要跟着默念一遍,一字不落的默念一遍,就这样,我坚持了两周,效果出奇的好,我发现我开始慢慢由机械化的默念老师说的话变成去理解老师说的话,理解老师讲的知识了,至此之后,我的自律习惯正式养成了,也让我从此走上了好好学习这条道路。

  第二次人生岔路口出现在10年前,那时候我刚上初一,学校组织冬季运动会,因为我们班是当时年级学习成绩拔尖的尖子班,大家学习成绩好,但是体育相对较弱,1500米项目,老师在课堂上念了三次,一直都没人敢报名,当时我虽然体质很弱,但是一看班里没人敢报名,我就坐不住了,咬了咬牙还是踊跃的报了名。名是报了,但是就我当时的体质,别说1500米了,操场跑一圈都喘的不行,但是既然已经报名了,也不能认怂啊,所以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了长跑训练。从家到学校3公里,是那种铺了柏油的小公路,路两边整齐的排列着两排桉树,一直以来我们都是骑自行车上学,大概20分钟可以到学校。但是为了能够在校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我每天放学上学跑2趟,坚持了1个月,最终运动会上击败很多体育特长生夺得了第二名现在回想起来,我非常佩服那个时候自己的毅力,每天早起1个小时,然后一步一步往学校跑,说是跑,其实就是挪,比走路快不了多少,我告诉自己,可以慢一点,可以慢一点,但是就是不能停,实在坚持不住想放弃了,我就告诉自己,跑到前面那颗桉树下就可以停下来休息了,然后等我跑到了,我又再次告诉自己,再坚持一小会儿,再跑到前面那颗桉树下就可以休息了就这样,我靠数着从身边经过的一颗颗桉树,坚持到了学校!从初一到现在已经过去了10年,这10年里我已经完成了4个42公里的马拉松比赛,5个30公里的越野跑比赛,10公里的公路跑赛事更是记不清有多少次了。同学们你们看,四肢发达不一定头脑就简单对不对,谁说学习成绩优异体育成绩就要很弱,其实关键还是要有一个决心去学会坚持,有时候坚持其实就两课桉树间的距离,这5米,如果当时放弃了,可能我就会是另外一种人生。

  第三次人生岔路口出现在8年前,那时候我刚上初三,记忆中那年特别特别的累,洽恰好电脑也开始普及,一间间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在学校周围开起来,虽然自己本来学习成绩也不错,自制力也还行,但是对于这种新兴事物还是忍不住要去尝试一把,当时最难的倒不是说没机会跑网吧,而是没钱,怎么办呢?又不能偷又不能抢,也不敢告诉爸妈我要去网吧打游戏,后来我想了一个办法,主动为父母承担了一些去市场买菜,买水果的任务,然后每次都从中偷偷扣几块钱去打游戏,就这样持续了小半年,第一个学期期末考,我的学习成绩也从年级前三落到了二十几名!当时这个打击还是相当大,毕竟我自尊心比较强,一时半会没办法接受掉出年级前10的结果,所以决定下决心要戒除网瘾。其实我自己内心是知道迷恋网络游戏是不对的,学习成绩肯定会受到影响,但是就好像抽烟的人明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还要继续抽一样,自己又没办法一下子戒掉网瘾,怎么办呢?当时网络游戏还不是很流行,不像现在的DOTA和魔兽那样有名,那时候主要还是单机游戏的天下,我就想了一个办法,和自己有了一个折中的约定,就是我可以去网吧,但是不能玩网络游戏,也不能玩一直打不通关,或者很难打通关的游戏,可以允许我玩一些单击类的射击游戏,这些游戏有一个好处,就是虽然也让人着迷,但是毕竟打通关了之后就不会再让人继续产生兴趣了,所以接下来的时间,我也会陆陆续续去网吧,但是随着当时的一些主要的单击类设计游戏被我依依打通关之后,兴趣也开始有所下降了,不过还没达到戒除网瘾的地步。直到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样买完菜,骑着自行车来到网吧门口,准备走进去的时候,当时犹豫了十几分钟吧,内心一直在挣扎,我告诉自己:这次不进去,下次也不可以进去,到了要彻底和网吧决裂的时候了,有种你就发誓下这个决心,但是我的另一个声音也在告诉自己:没关系的,你现在已经不玩网游了,不就是一些简单的单击游戏吗,玩玩怎么了,这两个声音一直在耳边打架,我一时摇摆不定,突然小时候我扔玻璃弹珠的场景在我脑海中呈现出来,我平静了一下心绪,一步跨上了自行车,头也不回的往家的方向飞速骑去现在想来,当时自己能再次做出正确的选择,一是自己在游戏选择上没有敢继续尝试网游和永远也打不通关的游戏,使得自己没有那么深的陷进去,二是自己之前也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虽然中间遭到一些网络游戏的诱惑和侵蚀,但毕竟心里的那股倔劲还在,狠狠心还是能再捡回来的,所以咱们养成自律的习惯后,虽然不敢说今后就会一直坚持下去,但是至少我觉得自律过的人是有那份勇气去面对诱惑和困难的,再次捡起自律的习惯也会更容易一些。

  这就是我和大家分享的三个关于自律的故事,三个时间点,面对诱惑,面对机会,我勇敢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才最终成就了现在的自己。现在看来,虽然当初坚持自律很痛苦,但是却让我之后的路越走越顺,也活的越来越开心。所以我建议同学们一是身边要多交一些习惯好、品德好的朋友,大家相互促进;二呢就是面对诱惑和困难的时候,对自己狠一点,一咬牙一坚持就挺过去了,养成自律的习惯,勇敢面对人生关键期的是非抉择。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越自律越坚持,越坚持越努力,越努力越自由。

强化人的自律励志故事

  “圣经”里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智慧人家中积蓄宝物膏油,愚昧人随得来随吞下。

  百万富豪的财富是累积来的。大多数的百万富豪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没有继承过一毛钱,少数的百万富豪继承过相当于他们财产10%的财富,大多数钱财还是靠他们自己赚来的。

  他们的成功通常是因为自律,很少是因为运气或机缘。

  自律真的很重要,如果缺乏自律,能够累积的财富就很少。你可以梦想赢得彩券,但是机会却十分渺茫。

  自律就是不贪图享受,永远想着资产的价值。一个自律的人,内心才有方向,知道何去何从,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能自律的人都有崇高的目标,他们会想出妥善的方法达成自己的目标。能自律的人不易出轨,他们可以坐怀不乱,出污泥而不染。他们可能遇到上百个机会,然后选择一两个最能发挥他们的长处,而且有市场需求的机会发展。

  有自律能力的人知错能改,他们追求完美的心理机能或道德特质。自律的人正直、有道德洁癖。

  大多数的百万富豪都自律。他们给自己设定高标准,然后不断追求这些标准。他们不需要别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事实上,自律的特色就是不需要有人指引,就能自己找出成功致富之道。百万富豪有自己的纪律,他们无需有人告诉他们什么时候该起床或该工作。

  井植薰为了使自己成为一名称职的企业领导人,时时处处严于律己,他知道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刻苦的学习、持续的自我启发和不懈的探索,还需要经常保持自我约束精神,甚至是牺牲精神。他每天早晨到公司上班的时间可以精确到以秒计算,天长日久,公司大楼的门卫竟把他当作标准时钟,有时还会自言自语道:“我的表怎么慢了一分钟?”

  他们会自己设定工作的优先顺序与工作计划表,妥善管理自己的生活。有些人如果没有其他人告诉他们;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情,他们就不知道怎么办。自律的人就是跟这些人不一样。

  作为一家大型航空公司的领导者,戴尔·史密斯可说是一位严格自律的人。他的员工们这样评论说:“他对自己与周遭的人表现有严格的标准,他非常亲切而且乐善好施,时常以无名氏的身份帮助别人。”夏普说。

  玛丽·赛门说:“他像一个令人引以为做的父亲。我们到华盛顿出差数天,旅馆有一位年轻的女侍是非洲人,她在此工作是为了赚钱把家人接来美国。史密斯先生没有说什么,结帐离开时,他把一千元装在信封内交给女侍,帮助她维持家计。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相信上帝要他帮助别人。”

  史密斯是麦克·菲尔银行的董事,银行因为贷款收不回来而陷入困境,几位董事认为宣告银行破产,结束营业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戴尔根本就不考虑这种作法,”乔·夏普说,“我们不能让投资者及存款人失望。他提供资金帮助银行周转,并且支援三个重要的管理人才,以免错误重演。”

  “他教我们相信自己。有时候我们对部属失望,但是我们不能对自己,尤其是戴尔失望。”

  “他随时都要求品质、注重细节、专注于目标,并且鼓励我们和他一样。虽然他被称为工作狂,却十分重视家庭的价值,即使我们长时间工作,但他给我们机会休假旅游。”

  史密斯鼓励他的儿子探索世界,考验自己。不塞车时,他们在周末飞到阿拉斯加钓鲑鱼或打猎,那是麦克最喜欢的。“我们到处都跑,”他说,“回程在飞机上睡觉,回到家里刚好赶上星期一上课。”

  两人有父亲的指导,很快就学会自己飞行。马可一天就学会了,早上八点开始,当天就会单飞。现在他同时拥有飞机和直升机的驾照。

  史密斯费了很大的心思,避免他的两个儿子长大之后沾染富家纨挎子弟的气息。孩子加入童军,他会抽空参加活动。史密斯时常开着长青的直升机在营地上方巡视,把西瓜丢进河里,送给又饿又累的重军团。

  史密斯仍然住在他养育孩子长大的老家,并且对两个儿子在十几岁时协助建造的休闲中心引以为傲——他提供建材,麦克和马可出力,建成宽敞的游戏及运动室,加上室内游泳池,足以容纳一群精力充沛的男孩发泄过剩的精力。

  他们经常开玩笑,说父亲对工作的要求过于严格,却认同他的工作伦理与尽力付出帮助别人。马可捐出他收入的半数,赞助职业赛车及全国预防眼盲协会。《天堂》杂志在一次访问中报导:“这位年轻赛车手的父亲是白手起家的航空巨子戴尔·史密斯。他们捐了几部直升机给医疗团体,小史密斯急于追随父亲的脚步,他说:‘我的父亲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我非常敬佩他。’”

  “了不起的人”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史密斯。他不只是为了钱而赚钱,他帮助慈善团体,慷慨地捐钱给不幸的人。更可贵的是,他帮助别人了解自己真正的潜能。

  让别人成长,是领导的一环。他们知道,人们必定会成长,起初无法预料他的方向。“我们数不清栽培了多少竞争对手。”史密斯说,“一个资讯自由开放,鼓励人们突破极限的环境,总有人会离开,加入竞争者行列或自行创业。他们做得好,是一种骄傲。”

自律的名人

  做事是你的必修课成功者所从事的工作,是绝大多数的人不愿意去做的, 如果你是苍鹰,那么请磨练你的翅膀,为冲上蓝天做准备,如果你是蜗牛,那么请你找到自己的方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

  柳传志的自律

  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明代大学士徐溥储豆律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性格沉稳,举止老成,他在私塾读书时,从来都不苟言笑。一次塾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由此对他十分赞赏。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地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贮藏黑豆和黄豆。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或是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地深刻反省并激励自己;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相较之下黑豆渐渐显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来为官,一直都还保留着这一习惯。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地修炼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来终于成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对自己行为的高标准约束显示了他强烈的自律意识,即使是在个人独处时,也能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独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让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仍然能够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丝毫不放松自我监督的力度,谨慎自觉地按照一贯的道德准则去规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觉。

  鲁迅刻"早"字励志板凳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使他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著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初中生自律计划时间表

正能量的故事励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