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影评
英雄儿女影片观后感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道哪儿去了……”随着《歌唱二小放牛郎》这首歌的结束,《少年英雄》这部影片开演了。
在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中住着一个名叫王二小的孩子,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把魔爪伸进了这个宁静的村庄。之后,二小被八路军收留了,加入了儿童团,学到了许多知识,对日本侵略者充满了仇恨。一天,敌人又开始扫荡另一个村子,二小看着敌人向着村民们转移的方向前进,便故意引起敌人的注意,鬼子见是个小孩,就让他带路,二小却把鬼子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鬼子发现上当后,用刺刀刺向了二小的胸膛,把二小摔在石头上……
在中国,像王二小这样的爱国英雄成千上万:勇敢机智的小英雄雨来;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黄继光;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敢于和敌人斗争到底的小兵张嘎……为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无数的革命先辈在战争中抛头颅,洒热血。这些勇士们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视死如归,这种爱国之心是多么可贵啊!这些英雄们凭着顽强的精神,宁死不屈,与敌人拼搏到底,支撑着他们的是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胜利。想到这里,我不禁深思:他们为了祖国能够胜利,是用命去与日军作斗争,但他们难道没想过,他们自己死了,不就看不到胜利的那一天了吗?哦,我明白了,当他们全力抵抗入侵者时,他们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祖国,而是千千万万的老百姓,他们那舍己为人的品格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作为一个光荣的少先队员,一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从小努力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而二小,若出身在新中国,他就能向我们一样,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学习,在和平里生活,不会再有可恶的硝烟子弹,和平之花将开满全世界。
这部影片不仅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还给了我们一个学习的榜样。影片设置得既合理,又吸引人。如二小与敌人巧妙地对话时的从容赢得了同学们的鼓掌;感人的场面总是同学们流下了眼泪;但有的场面却十分搞笑,逗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总之这部电影拥有丰富的感情色彩,使人更深地体会到王二小那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敢机智、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
我真诚的希望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和平的曙光永远照耀地球!也让革命精神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观影感
前几天,我去看了一部电影,名叫《功夫熊猫》。这部看似幽默风趣却蕴涵着许多道理的电影,讲述了一只拥有肥胖身材、长着圆脑袋、睁着圆眼睛的熊猫想像“五杰”一样学一生绝世武功。这对于胖胖的出生于面条世家的“宝”来说,简直是痴人做梦。他的后面有一个严厉的老爸整天在他屁股在要他跑堂煮面还一门心思地要把面馆交给“宝”。但是熊猫阿宝在重重压力和社会压迫下,并没有放弃,仍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最终打败了残豹太郎。
《读者》上有一篇文章叫做《你是正常的傻瓜吗?》,在各种精神压迫和冷嘲热讽面前,有人坚持,有人退缩。就像电影的主人公阿宝,人们都说他既懒又谗,做事总是一事无成,可是他仍然在坚持,因为阿宝相信,只要有信心就会成功。有一位女运动员洛伦丝查德威克1905年从卡德那岛游到加利福尼亚海滩,在最后要到终点时,却没有坚持。在她还没有喝下一杯热茶的功夫,她已经看到了陆地上的人群。“贵在坚持、贵在坚持”,正是这种精神让阿宝一次又一次达到了成功的顶峰。
最后,熊猫阿宝打开了龙旨却发现没有字时,经历过无数苦难的他明白了,其实世界上没有任何神奇之物,正如鸭子爸爸所说我私汤的绝密药材就是什么都没有。认为它特别,它就特别了。俗话说过去是一段历史,未来是一个谜团。今天才是上天的礼物,所以今天才是present。忘掉过去,在今天奋斗。这部电影让我们受益匪浅,它告诉我们“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当你在失败之门前痛苦挣扎的时候,请不要忘记成功就住在失败的隔壁。再坚持一会儿,也许你就会成功。
影片观后感
还好还好没有失望,甚至超出预期,没有什么专业的电影技术评价,就是一个普通的观影反应。
江河和浩汉的一路向西,是在撰写自己的故事,而这故事里又是由无数的小故事相连而成,最终在路的远端汇集聚焦成一个完整的大故事:
这一路上遇到很多人,以为不会再相见,之后却都又相遇了,而后会无期的却是那个一路相伴的人。
台词都是金句连连,戏谑得很,可能会觉得是导演在卖弄自己的文采,这平常人哪有那么高的觉悟能说出这么有深度的话的。平常人能不能说出这话倒是不明白,但是这一串一串的惊喜笑点却也能戳中想要矫情的心窝。说的都是大道理,也不是没听过,但是现实的我们却是常常唬弄着就过去了,连承认自己做不到都不敢。这样的照应着的现实真实。
一个一个的主角,也仿佛能从自己的生活里找到对应的人物。
以为自己是负责讲故事的主角却在故事的开头就被遗忘的胡生,之后他人也不明白他是要担当什么主角,重要吗?好像也不重要。是不是要认真记一下?日子过着过着就忘记这号人了。
明白大城市的成功也要建立在关系和势力上却依旧愿意去努力的周沫,像极了身边刚出社会的年轻人,一腔热血,觉得努力就会有回报,对于多给了一句台词的机会都感激不尽,这样的乐观向上有时候很傻气也有时候也很美。
不明白是真是假的遇到渣男又中彩以为出国就能过上幸福生活的苏米,是那生活里一摔跟头就只想着逃到远处重头再来的自己,遇到一个渣就全军覆没,还拖家带口,逃避能解决是吗?好像也能够。那就这么干。
刘莺莺,是生活里那些冷不丁蹦出来还是带着各种重磅消息打碎你的期望期望愿望的厌恶的人。胡子都刮干净了,结果你在跟我讲我爸的事,难不成我们还是失散多年的姐弟
伟大的骑士还是处心积虑的偷车贼?如果是偷车贼,那阿吕也太敬业,从环游中国到爱妻到卫星,这故事一个编的比一个漂亮。与其承认自己被骗了,还是用这么凄美的故事来为这个人洗白好了,你看,他做这些都是因为 ,这样我就算被算计也心甘情愿了。
以为是用平庸无常走全场的男二却在剧末完美翻身,江河的十年如一日是在蛰伏,就连马达加斯加都觉得他会孤独至死,那是要怎样平静的心境才能熬下真正的一个又一个十年
马浩汉才是大多数人吧。各种职业这混混几年那滚滚几年,看起来资历深厚却是一事无成,自己以为是主角而到最后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也就只能在别人的记忆闪回了。
是碗心灵鸡汤,但也是一碗接地气的鸡汤。
所谓的平凡之路,也要是入过世的人有资格叫嚣,我们这真正的平凡人是不明白平凡的滋味如何。
搜索影评
大半夜跑看主要是为了陪朋友,对于整部片子不想做太多的评价,还算不错的一部都市小清新滥情片吧,而且北京的朋友可以找到很多熟悉的风景。
老实说,凯歌兄忽然拍这种片子感觉有点突兀,就像王珞丹在影片最后的造型和表情变化一样,本来一副天真烂漫的小姑娘瞬间成熟大姐。但更让笔者突兀的是故事的结局,不知道是编剧的想法还是凯歌兄的想法。
但是笔者说的突兀并不是指蓝的死,故事一开始当镜头切到叶蓝秋在医院,加上前面反复强调“体重变瘦”,笔者脑子里就瞬间浮现出滥情韩剧中各种绝症的情节(这些情节大都是笔者的各种朋友聊天时偶尔听得),蓝在结尾时死已经是必然的。
所以笔者估计编剧也好,凯歌兄也好、出品也好,都想到了这一点,作为国产大制作、国际大导演和国际大公司出的电影怎么能和小家子气的韩国小电视剧一样呢。所以呢,就是现在这样一种憋屈的结局。蓝突然就是自杀了,自杀的结局大家都能想到,但谁能想到画面刚从医院切出来,就死了。。。,笔者猜想应该是感觉如果渲染得太厉害了就太像韩剧了,所以赶紧刹住吧,蓝死了后,让大家可以都瞬间领域生命、生活和爱情的终极意义,整个影片的档次才能瞬间提升!!
实际上在影片最后可以吐槽的地方还有很多,王学圻假惺惺的眼泪,跳楼死后的尸体就额头一块红,陈红蚂蚁搬家一样的装自己的东西,先是珠宝、衣服最后直接开车跑了,而王学圻知道后竟然还似乎很震惊;蓝借100什么?蓝应该一开始就没打算治病,最后一周花的钱应该也不到10W吧!而且赵又廷莫名其妙的就爱上了叶蓝秋。
所以,笔记抱着一种不靠谱的心情,像对电影的结局改一下,可能的几种不靠谱结局如下:
1、黑色幽默变态现实版:叶蓝秋其实没有病,而整个新闻事件是王学圻公司、姚晨公司和医院做的局,一方面帮助思拓达到不可告人的商业目的,两一方面把成红赶走;但最后因为姚晨嫉妒蓝和赵相爱,没有告诉蓝,蓝死了,赵又廷知道真相后通过网络公之于众,最后坏人受到惩罚。
2、将滥情进行到底:叶蓝秋没有自杀,而是用100W了谁也找不到的地方,(大家可以想想“龙凤斗”和“暗战”中的刘德华,同样是得绝症,但你会幻想这个人还活着),赵和姚晨分手后,开始了无止境的寻找蓝的过程,日本北海道、欧洲小镇、非洲沙漠、美洲丛林,通过各种微小的线索,比如某处留下的字迹,挂在树上的丝巾,各种擦肩而过,各种背影,最后终于追到一片海滩,赵远远的看见一个人划着一叶小舟向大海深处进发,沙滩上停着一辆MiniCooper,赵拼命的叫拼命的喊(现在你可以随意咆哮了!!!!),但没有任何回音,画面一转,回到赵之前在芦苇荡给叶蓝秋拍的视频,叶蓝秋在夕阳的栈桥上舞蹈,说着“有一天我要一个只有蓝色的地方,这样就没有人能认出我了”。。。。。
读《东湖儿女》有感
小时候一直听爸爸妈妈对我说:“你长大后一定要有成就,要有成就就一定要有坚持。”东湖儿女就是有成就的人,她们为祖国争光,写出了很多好的文章,让我们看和读。可最让我感动的是林淑华老师,她在她八十三岁高龄的时候强撑着病体完成了《生死恋》的写作。除了《生死恋》,她还出版了《问宝宝》、《新中国的好朋友》、《劳动英雄的故事》等儿童读物。记者采访她的时候问:“人的这一辈子,什么最珍贵,什么最有价值?”她是这么回答的:“她这一生最看重的是责任和坚持。”
“责任和坚持”,这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在一个星期五的晚上,爸爸问我:“这个星期的作业你打算怎么完成呢?”我说:“我打算星期六就把作业全部完成,然后星期天么就在家里做阅读,看看课外书。到了星期六一早,我拿出作业本就做起作业来,可是不到半小时我就不想做了。但是我想,我对爸爸说过今天就要把作业做完的呀,我就休息一会儿吧,休息完再继续写作业。我就趴在窗前看起窗外的风景来,窗外的太阳暖洋洋的,风景是多么的美丽啊,出去和小伙伴玩多么好啊!看着看着我就更加的不想再继续做作业了。
这时,有一只蜘蛛慢慢地爬过来停在我家的窗户上织起了网。我看着看着便打起了坏主意,我拿起一根小棒子把它辛辛苦苦做的网给弄掉了。可是不一会儿,蜘蛛又慢慢地,不知疲倦地织成了一张新的网。它的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于是我又拿起笔来写作业,因为我知道我也要做一个坚持不懈的人。
以这篇《生死恋》而着名的海派才女林淑华深深地感动了我,看了这本《东湖儿女》后,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比如责任和坚持是人生中的必要。我还知道了文学有多种样式或体裁,如小说、诗歌、散文、随笔、戏剧等等。等我长大后一定要向东湖儿女们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东湖儿女》这本书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向着你的梦想出发,要找到一个真正的出发点,然后坚持下去。
江湖儿女—混社会的人
从电影院出来,我问朋友,好看吗?回说没看懂,没get到点。我说好看,拍得真好,拍得真。朋友没再说话。
从票房反映看,应该是很多人都没get到点。也许是社会变了。
贾樟柯拍的人,我太熟悉了。在乡村、小城镇,常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在我们那里,叫混社会的人。混社会的人讲义气,有兄弟,有自己的处事原则,常以暴力解决问题。有点像《老炮》里的六爷。在老一代,他们也叫耍江湖的人。
有年,我们去找一位老辈人出面处理点问题。老辈的给对方打电话,说:来嘛,看看我们的老江湖是不是不如你们新江湖了。这是说狠话。江湖代有才人出。往往是新人比老人更狠,因为荷尔蒙更旺盛,更不知道天高地厚。以前混社会的人混到一定时候,也怕年轻一代混社会的。早年混社会的人还讲点规矩,新时代混社会的,拿着刀子就敢捅,所以大家都怕。
江湖上的人比拼的是狠,比拼的是兄弟。为了维持兄弟情义,常干两肋插刀的事情。
初中的时候,我们喝血酒结拜兄弟。十三个人。结拜的原因,就是抱团壮势。一群人混在一起,别人不敢欺负。不仅不敢欺负,往往还反过来欺负别人。一个人代表的是十三个人。十三个人的背后,又各有来头,都还能捎带上三三两两学校里的或社会上的人,所以一遇到事情,站出来的人,就多。阵势壮。
学校里,有几种人出名:学习非常好的,长得很特别的,非常调皮的。非常调皮的,要么是个跳梁小丑,要么就是个大哥。很多人都有大哥情节,崇拜大哥。低年级的和高年级的混在一起,学校里的和社会上的人混在一起。
十五六岁的时候,我也是满腔热血,说干就干。也看古惑仔,也是一个眼神不对就和人干架。一路走过来,走到现在,我练就了一样本事,不怕人不怕事。
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个观点,我出学校,也是社会上的,所以完全没必要怕混社会的人。很多年以后,我问朋友,你在社会上混这么多年,你说真有混社会的人吗?他说有啊,咋没有。我说真有黑社会吗?他说有啊,咋没有。我说哪里有黑社会,我咋没看到过呢?他说让你看到了,还叫黑社会?我说也有道理。
每个年代都会有风云人物。在我们老家,风云人物很多。最出名属营山杨军,在赌场帮人看场子,杀人越货,绑架威胁,带着一帮兄弟成了亡命之徒。开着车,拿着枪支弹药,甚至有炸药,真和警察干。现在网上都还能找到他们的视频。最后被击毙在古蔺。
这些人,普通老百姓哪惹得起。闻风丧胆。老家有个人,一年有人骑摩托车经过,放着音乐,姿势张扬。这人看不惯,把人逮住了,一砖头把人拍死了。
我们老家水潦、坛厂的人最团结,也最狠。他们主要聚集在二中。我读书的时候,和他们打过交道,他们自尊心非常非常强,愿意拿命拼。由此,大家都怕。
那时候我在外面认识一个刚哥。老鹰山的。在学校外面开了个发廊。说是发廊,其实就是妓院。带着几个小姐。白天睡觉,晚上接客。那里是我们经常聚集的地方,一间屋子的床下,全是砍刀。哪里有事,说要刀,就从这里调。刚哥和我关系不错,他觉得我这个人日怪,搞笑,胆子还大。我和他单独呆过几次,他都是一脸没睡醒的样子。但一听说哪里有事,精神马上就来了。
有一回,我们二三十个人每人提着一把砍刀去老鹰山打群架,黑灯瞎火的,到半夜两边的人才聚齐。两边的老大都还一直通着话。最后没打起来,又有一个刚哥出面了,说看在他面子上,这事就算了。然后这事就真多算了。之后我们就去喝酒。先是在烧烤摊喝,然后又到一个兄弟家去喝酒。干到天昏昏亮,才各找住处睡。睡到下午,又被叫起来,又吃东西,又喝。晚上在KTV唱歌,又喝。我觉得这样的日子太没意思了,之后再叫我出去,我就不去了。
有次刚哥打电话给我,问我在哪里,赶紧过去汇合。我说我在新华书店看书呢。他说看个锤子书,有球用!我有点生气,就把他电话挂了。
差不多十年以后,我在那个小县城又看到他了。在送快递。我认出他来了,他认不得我。我们没有打招呼。
很多混社会的人都达成共识了:混个锤子的社会,哪个混社会混得好的会天天打架?混得好的都当老板开奔驰宝马了,社会有球混头。这拨人成熟了,新的一拨人又起来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儿女》观后感
《江湖儿女》已经上映好多天了,曾写过如下观影感受:不错!自认为是我看过为数不多的电影中最好看的一部。赵涛扮演的巧巧让人钦佩,廖凡扮演的斌斌也不让人讨厌。每个人本身似乎无所谓好坏,坏的是欲望,是人性。正如影片中徐峥的一句台词:我们每个人都是宇宙的囚徒。
如今静下心来,再次回顾剧情,曾经让我黯然神伤的电影结尾此刻却让我眼前一亮。斌斌最后的离开,难道不是最好的结局吗
斌斌和巧巧似乎都是爱对方的,但是爱情在他们各自生活中的份量并不一样。爱情于斌斌而言,像是配菜;而爱情之于巧巧,却好似大餐。所以,当巧巧如飞蛾扑火般地扑向爱情,斌斌却没有相向而行,而是如外人般冷静淡然。
尽管巧巧为救斌斌坐了五年牢,但出狱后巧巧却发现,斌斌已有了别的女人!
从女人的角度看,斌斌似乎是既可憎又可恶的不仅忘恩负义,又薄情寡义。但是,如果我们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冷静下来细想,从来都不曾看重爱情的斌斌此时依然对爱情淡然他生活的重心似乎从来都不是爱情。
巧巧对此若有所悟,她不用恩情绑架爱情。她觉得,既然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并非坚如磐石,既然对方又有了新欢,死缠烂打或者竭斯底里都非明智之举。所以,尽管她心有戚戚感,但她还是选择默默离开。
斌斌历经种种人事,落难时仍首先投奔巧巧他早已把巧巧当成了亲人。不过,当他得知多年来巧巧一直未嫁人,他才恍然大悟,自己对爱情的敷衍从来都配不上巧巧的真情。所以,与其在一起日后伤感不如及早分离
总之,看过电影,我又领会到了一种爱情的处理方式不合适,就分手!免得日后相爱相杀。
《江湖儿女》观后感,情面江湖和情义江湖
科长的电影我都看过,我最喜欢的还是《三峡好人》,三峡好人有明显的科长风格,但多了情义在里面,人物也有血有肉了。表弟(韩三明)变得超级可爱,一下子变得鲜活有个性了,而不再是一个符号了。有人说科长的电影跟侯孝贤的电影类似,就是没有特写镜头,里面的人物似乎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阶层或者一个现象,人物本身是没个性的,但是三峡好人的人物变得鲜活起来,因为加了情义在里面。情义是江湖的最显著的特点。
江湖在三峡好人里已经出现过,接下来的《天注定》是一个更纯粹的暗黑江湖。看《江湖儿女》,也是第一次在电影院看科长的电影,还是有点享受的,那种慢慢的节奏,接地气的画面,声音突然变得重要起来,这是看影碟感受不到的。
这个江湖不是港台电影里的江湖,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江湖,就是咱们实实在在的发生在身边的江湖,生活在小镇的70,80后小时候应该都接触过这种江湖,身边的江湖人物传说,记得上小学初中,村跟村的结帮拉伙,打群架,似乎每一个开个店做生意的都跟江湖有关,最起码要跟江湖人打招呼,这就是早期生意的原罪。那个年代小镇上村子里,讲规矩,江湖管的多,很多人不敢做生意,是因为不敢去招惹江湖人。
这个现实江湖就像电影展现的,拿把枪去撑门面,吓唬人,而不是真正用来杀人,打架也是很少动刀子,棍棒为主。声势很大,场面很足,规矩要有,只有愣头青的小孩子学着电影里下重手,没规矩,但是远没有电影和小说里江湖那种腥风血雨。
从电影里看,似乎开始斌哥是江湖人,巧巧不是江湖人,后来反转了,斌哥不在江湖了,即使坐轮椅也不是被人砍的,而是喝酒喝中风的,巧巧进入了江湖。其实斌哥依然是江湖人,最后偏瘫依然瘸着“走啦”,没带走一分钱;赌桌上输了,依然讲面子,讲规矩。出狱后选择离开,是想有一天风光回来,让女人顶罪本身就不算个爷们,面子上过不去。江湖人脖子要硬,不能低头,可以丢情义,不能丢面子。斌哥的江湖人讲面子,不讲情义,讲情义的反而是不在江湖的巧巧,为情顶罪,为义收留偏瘫后的斌哥。这样看来似乎巧巧才是传说中的江湖人,斌哥似乎是个爱面子的假江湖,这个时候江湖人又是模糊的。
如果大家有机会阅读这两本书《江湖丛谈》,《乡土中国》,更理解中国社会的特点,可能全世界都一样,有法内之地,也有法外之地共生,但是中国的江湖似乎有自己鲜明的特色,古代郡县以下都是乡绅管理,郡县以上是庙堂之高,郡县以下就是江湖之远了。具体到人有时候很难说你是庙堂之人还是江湖之人,因为中国人没有高在庙堂的世袭贵族,每个人追溯都来自农村,有乡土的根,一代穷一代富,一代在朝堂一代在市井,皇帝轮流做,今天到你家,所以既有孔孟礼仪,也有江湖规矩,在人们的风俗习惯,待人接物中两者混合兼有,文化传播听评书,相声曲艺,这些过去都是江湖人的行当,他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自然不自然的会带出江湖的价值观。几千年江湖还在,因为在演变过程中有共通人性的普世价值,以后也依然会继续有。
总结一句,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每个人都是江湖人,不管你在不在江湖里。有的是面子里的江湖,有的是里子里的江湖。易中天老师归纳过三点中国逻辑: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这些是乡土中国的人情世故,讲情不讲理,乡土中国就是江湖中国诞生的土壤。
《江湖儿女》观后感
很显然,贾樟柯的《江湖儿女》不是一部有诚意的作品,看完之后丝毫没有回味的余地,也就更谈不上去看第二遍,或者推荐别人去看了。
作为拥趸,这是我第一次对贾樟柯的电影有如此感觉,真不知道是他因为频繁接拍各种商业广告,经营饭馆而没有太多时间,还是已经江郎才尽——戛纳电影节没有把大奖颁给它,证明了戛纳的明智。
整部电影的故事很简单,山西大同男女巧巧和斌斌之间横跨20年的情与义的纠结。两人曾经是情侣,后来巧巧为斌斌顶包坐牢,但斌斌并没有报恩,反而远走他乡,另结新欢。巧巧出狱后去重庆找他,但木已成舟。又是多年之后,斌斌身残返回老家,巧巧依然收留了他,只不过凭的是义气,并不是感情。最终,身体好转的斌斌默默离开了……
故事简单也罢,问题是贾樟柯把之前善用的所有“道具”又在这部片子中堆了一遍:街头斗殴、葬礼现场跳国标、狮虎笼子、街头卖唱的肌肉男、振聋发聩的舞厅……更为拙劣的是,把女主角的钱包被盗、押送犯人转移等对于表达主题毫无意义的场景都摆了上来,而这些场景都被我预先猜到了,并担心他会摆上去,而他真的摆了上去!这一切只能确认贾樟柯变得匠气十足,炮制能力高超,但丧失了进取的心。
为此,看《江湖儿女》会感觉是又把《三峡好人》《天注定》《山河故人》重新热了一遍剩饭,而且毫无新意。我想说的是,它根本配不上廖凡和赵涛的上乘表演,浪费了他们的演技和才华,贾樟柯本人应该为他们道歉。
《环球时报》总编辑看完后在微博上对这部片子颇有微词,我还表示了质疑。不过,我看完它之后,迅速决定对他的批评表示支持。
贾氏电影风格虽有辨识度,但观众不是傻瓜,尤其是我们这些看过他多部作品的拥趸。那些帮忙鼓吹这部片子有多牛逼的媒体应该闭嘴,我知道你们在拿钱消灾,你们的良知不痛吗
总之,贾樟柯没有进步,甚至在倒退,他如果不坚守初心,以真诚之心面对观众,可能很快就会被抛弃。
江湖儿女观感
我从贾樟柯导演的这部《江湖儿女》中看到的是江湖已没有儿女。
无论是斌哥还是巧姐,在经历了许多变故之后,已不再年轻,相应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人,也已不再是儿女。想象着斌哥或者巧姐走在大街上,被人叫做大叔,大爷,大婶,他们也许会觉得恍然如梦。然而,对于新的一代,他们的辉煌,到自己死的那一刻才作数。斌哥在瘫痪之后,穷守江湖礼节,在自己曾经的小弟的儿子眼里,就是一个臭脾气,对自己父亲不敬的废人。他曾经的辉煌和地位,只能靠现在的辉煌和地位维持,如果现在一无所有,那么很残酷,他信奉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人同样回以“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斌哥再次出走依然会碰壁,因为他的江湖已经不存在了。他错失了山西的拆迁重建,在三峡大坝时代也没有出头。在更加信息化的时代,他看着导航都在发呆。大时代,总会有大潮流,而属于小人物的,只有随波逐流。虽有成功者,但凤毛麟角。斌哥的江湖再大,也敌不过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所以,他再去江湖,已失去江湖身份,成为了时代的边缘人物。
至于巧姐,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呢?她曾经的江湖可能就两个人,甚至她不把自己作为江湖中人。但是造化弄人,她走上了斌哥的路。斌哥说:一个男人出狱没有兄弟接,看着小弟宝马豪车,自己很难平复。但是,他想过巧姐一个女人的处境吗?很显然,他没有。巧姐遇到了小偷,遇见了见色起意的摩的司机,但他遇见最无情的是斌哥。从始至终,这个江湖都是男人的。是不平等的。是残酷的,充满变数的。不知道哪一天,就被人捅死了。江湖上的男人无论怎样,都会留下一个女人。豪富的二勇是如此,挣扎不甘的斌哥如此,入狱的双胞胎,更是如此。
江湖已被时代打散。同是天涯沦落人,更多的不是相逢何必曾相识,而是,那个江湖人好骗,可以捞一笔。徐峥扮演的角色何其多也,在陌生人前吹嘘,自己却不过如此。江湖从来侠客不多,败类不少。所以江湖险恶,退出方可保命。
我们都曾在江湖,遇到无数的人,与这些人中的极小部分,保持亲密。江湖广大,各在东西,以故人称。当我们不得不退出江湖,不再是儿女时,愿那些散落在江河湖海的故人都能衣食无忧,感受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