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作文怎么写才能得高分
日积月累才能让作文赢得高分
作文在高考中的分数比重占很多,同样成人高考语文试卷中占的分值也较多,可以说,作文成绩直接关系语文科成绩高低。如何写好作文,如何得到高分,我想是很多考生不得不考虑的事情,怎样才能得到好的分数,我想语文只有日积月累才能在考场上写出美好的文章,考生只有在平时注意积累素材,拿到作文题目才能有话可说,才能写出考场美文。
如何提高作文的写作水平呢?考生要注重积累材料,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时局,关注人生,用心体味生活。考生要善于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亮点,积累素材;要善于观察生活,处处做有心人。有一年成考的作文题目是“期待”,就有考生写出了已经发生的事情,这样的内容不可能得高分。因此,对考生来说,关注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关注国家大事是最基本的要求。
考生要用心感受生活。许多人都爬过泰山,而李健吾先生登泰山就写出了 雨中登泰山 ,感悟到人生有苦有乐,也像登山,要知难而进,文章的意境因此得到了升华,成为人们学习的范文。
考生要深入思考生活。史铁生在20多岁时对前途丧失信心,后来从欣欣向荣的大自然中顿悟:人生在四季中轮回,生命生生不息,应平静看待。于是从颓废中走出,重新振作起来。有个孩子写了篇作文,感慨自然界的花草树木,本色自然,直至衰落凋零,感慨人也要真诚,珍爱自己,珍爱他人,对人类行为提出思考。朱自清先生写父亲的 背影 ,也是这样一篇带有思考性的不朽名篇,让很多人读来感慨万千。
有思想才能有意境,没有日常积累,写作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让现在的学生写革命回忆录,肯定写不出,就是因为没有生活体验。
考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资料和素材,也可以从传媒材料中获取信息。看电视节目,如 新闻联播 、 焦点访谈 ,甚至一些谈话类栏目都会使人增长知识;看报纸、杂志,也能获得很好的素材,可从中吸收感人的真善美内容。这些知识对考试、对个人发展和成长都会有启迪。像“感动中国”的那些优秀人物,对每个人认识社会、严于律己、积极奋进都有积极意义。
怎样写材料作文才能获得高分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题者已经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给考生了。一般来说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两部分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记叙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语式材料和图画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更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过自己对材料的理解和解读,选择适合自己的文体进行写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写好材料作文呢
一、抓关键词,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
命题者在命制试题时,往往将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认识、感情倾向融合在材料与提示中,因此,要想准确恰当的审题立意,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仔细分析命题者的意图。如以下材料:周国平曾经这样说过:狂妄的人自称命运的主人,谦卑的人甘做命运的奴隶。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人,他追逐命运,但不强求;接受命运,但不胆怯。走运时,他会揶揄自己的好运;倒运时,他又会调侃自己的厄运。他不低估命运的力量,也不高估命运的价值。他只是做命运的朋友罢了。
材料虽然提出了对待命运的三种态度,但抓住材料中的“狂妄”“谦卑”两词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命题者意在让你否定“做主人”和“做奴隶”的做法,而赞同“做命运朋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想生发就会得出以下理解:“做命运的奴隶”,屈从于命运的安排,在失败、厄运面前一蹶不振,当然为人们所舍弃。而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的咽喉”,像司马迁那样“肠一日而九回”“忽忽而不知所往”,固然精神可嘉,但毕竟生活得太过沉重。而把命运当作朋友,坦然乐观的面对命运所给予的一切,往往会生活得既积极又满足。就像坚定乐观的霍金,面对不幸命运,带着感恩的心态坦然地接受一切,积极乐观的完善自己的人生。
初一新生如何写好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初一新生。语文老师必须面对自己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作文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这个方面的探讨、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文章汗牛充栋。然而似乎至今没有找出一个可以推广的模式,依然处在一种“绕圈子”的状态。
初一的学生还未摆脱小学生的稚气,在作文中无论是章法还是用词都不够成熟,许多学生连起码的行文要求谋篇布局都不会,更谈不上水平的发展、提高。近几年来,我觉得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每次的作文指导上要抛开理论说教,要具有可行性,要让学生尽快入门,掌握常用的基本的行文方法。然后才能在今后的两年学习中谈发展、提升。在具体的操作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现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读为写先行
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多说了,问题是平时真正落实的太少了。作文的很多能力是依赖读的,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每个星期的2节早读课我要求至少有一天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按一定顺序集体朗读课外资料上的文章。我反对唯书本论,一本走天下。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我们不能满足教科书,没有几本课外资料是我一直认为一种荒唐的学习方法,在阅读上是不能减负的。我在不过分增加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征订一份20元左右的月刊:《中学语文读写天地》。这是一份不错的杂志,不仅文字精美,文章数量多,内容范围也广,是学生阅读的好资料。在阅读中吸取别人的思想,学习别人的用词及其章法,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每逢周末,适当布置一些读写任务,为了防止学生走过场,要求写读书笔记,在笔记中一般要写清书名、作者、故事情节、感受、文中精彩的片段或细节并注明欣赏的理由,最后由家长签字。
这个训练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阅读量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游离了教课书,在做无用功。刚开始的几个月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学生不习惯,很容易放弃,回到老路上去。要知道语文能力在于积累,要结果一定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无论怎么样,我们一定要牢记: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就没有语文能力,没有一定量的阅读是无法让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高度的,“我手写我心”的语文宗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就是一句空话。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吸收的过程,接受影响的过程,其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是要付出一定努力和精力的。我还认为教课书只能是一种工具而不是语文的全部。我们的语文学习若仅局限在课本上,我们的语文就死掉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议也僵化了。读,是非常重要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至理名言
二仿为写先导
在作文中,人们一直反对学生抄袭模仿,要求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创新固然是作文的生命,本意固然很好,但这个提法我一直觉得脱离了刚进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实际。他们虽然在小学里写了一些作文,但在教学实际中发现,现在的初一许多学生连最起码的谋篇布局都不会,基本的词汇也没有,行文的要求更是不懂,修辞几乎为零,怎么去创新?作文是一门艺术,表情达意的艺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艺术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必须要经过学习训练,掌握基本的方法。小学作文,只能算是感觉阶段。“定出公式和框子是不对的,但是要求初学者熟悉并且掌握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是需要的,对于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也是有益的”。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必须让学生先掌握一般的作文格式,了解某一类题材、主题的文章一般运用什么格式来写,怎么去处理中间的一些材料,在表达手法上一般有哪些技巧等等,就像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某一类例题一样,有了入门的一般文体常用的套路,才能谈创新,写创意。
入门的捷径之一,我首推仿写,若连仿都不会的个别学生,我主张做一定的“抄袭”训练。这个“抄袭”不是传统上说的将别人的文章从头抄到尾,而是抄其精彩的语段,抄自己写不出、分析不出但必须要有的文字,是“借用”一下。我戏称这叫“借它山之石”。我认为这种“抄袭”也是一种学习,最起码能通过这样“不正确的方式”在作文的起始阶段学到一些“正确的语言和思想”,学到一些“正确的结构和章法”,形成一种“定性思维”,以后会“依葫芦”地画出些自己的“瓢”,这总比茫然无序,到处乱撞要好多了。至少能打开一扇门,知道某类作文怎么去安排材料了,为以后的精雕琢磨做了铺垫。
为了减少学生作文中抄袭的次数,尽快摆脱这样的依赖,掌握一定的文法,结合平时的作业和朗读我还时常要求学生做一些摘抄精美语段,摘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练习。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反复接触作文中我们常用的语言和表达的方法,从而熟悉我们生活中作文的一般使用的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三练为写根本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就是一个能力的养成必要的有效途径,就如运动员参加国际大赛一样,平时不训练怎么能斩银夺金?作文也是如此,只有在不停的训练表达中,才能掌握一个方面的技巧,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较好地将自己的思想外化成文字,写出属于自己的东西。
为了使学生在练中提高作文能力,我规定每个星期一篇周记,内容多样化,不拘形式。刚开始时要求可以没有题目,但必须有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能明显地从字数上区分开来。每篇必查、必批、必评。2个月后要求每篇周记必须有题目,文章的小节数可以增多,培养学生围绕中心去选材、表达的能力。一段时间以后要求文章中至少要有一段细节描写。并根据学生的作文情况,适当增加些要求如:抒情议论,修辞,正反对比等。
除次之外,在授课时也有机地将写作引进来,做到读写结合。因为作文训练不仅仅就在每次的作文课上,平时只要有机会和感触都可以训练学生的文字表达。比如学了《一面》可以布置这样的专业:学习本课外貌描写的方法写个自己熟悉的人,并注意人物有特征的细节;展开联想,作者买到书回去以后会是怎么样的情景,注意从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几个方面去展开;这样的故事在你身边听说过火是经历过吗?用文学手法写出来等等小练笔。再比如学了《郑人买履》后就让学生将这个寓言通过想象按记叙文的六要素改编成故事,要求有语言、动作、神态等。既巩固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想象能力、表达能力、组织材料能力。每次内容不一定都写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片段,一个念头,一个观点,只要有一定的情感,基本能表达出一个主题就可以了。
我经常布置这样的“即景式”的小练笔。它的好处是,和学生的生活结合的很紧,有话说,不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去苦思冥想,去制造,大部分10分钟左右就能完成,俗称“切豆腐块”。
此外我还进行专题训练,有春、夏、秋、冬;有植物、动物;有写人、记事;有游记、说明。在初中前两年,争取把每一个专题都写一次,让学生熟悉这类文章表达时注意些什么问题,一般怎么安排才不偏题,才是靠船下篙,行得正道。
四评为写动力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是非常敏感的,一句赞赏能兴奋好几天,写作激情会高涨许多。我们在评讲中既要鼓励,更要指出不足。表扬固然是动力,批评也是动力。一味表扬会使学生迷失自我,妄自尊大,在提高写作水平上更需要指出学生的不足,学生才会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从抄袭模仿走向独立创新。没有点评,或是不认真点评,我们平时的作文训练就是一滩死水,就是走过场的形式主义,学生毕业了依然没有掌握基本的作文要求和写法,言不由衷,没有主题,空洞低俗等现象依然存在,三年的初中学习并没有给他带来质的变化,后续的发展依然有障碍,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课标》中所要求的“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将成为一句空话。所以作文后的评讲是必不可少的。当然,评讲的内容可根据作文的主题确定,字词评讲,修辞评讲,主题评讲,行文技法评讲,详略评讲等。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途径有许多,许多老师在这个方面的探讨都是可鉴的。不管何种途径,都是在动态中生成的一个过程,都是持之以恒的一个过程,是一个静态和动态结合的一个过程,只要我们有心、认真地去做,学生的语文能力一定会提高的。
初一作文的基础写作详细指导
成长的烦恼:
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总是在不断地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攀登到新的高度。有了成绩、沾沾自喜时,需要战胜自满;碰到困难、灰心丧气时,需要战胜挫折;浑浑噩噩、碌碌无为时,需要战胜平庸;看到别人进步,产生嫉妒时,需要战胜自私……只有不断地“战胜自我”,方能健康地成长,愉快地成长,尝到生活的乐趣。请以“战胜自我”为题写作文。
成长作文写作提示:
1、巧妙利用写作提示。这是一个全命题作文,题目涵盖的内容很多,我们在写作时可通过写作提示确定文章的写作点,比如:战胜自满、战胜挫折、战胜平庸、战胜自私等,这些都是自身的缺点和不足,需要我们去克服,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
2、明晰写作思路。本文适用于不同的文体。无论是哪种文体,大体可沿着这样的思路写作:我需要战胜的是什么?如何去战胜它?战胜自我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写记叙文的时候,要注意叙事与情感结合;写议论文的时候要注意以理服人。
3、写一篇不少于600字以上的作文。
题目2《长大的感觉》
成长作文写作提示:
1、你的成长过程,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经历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品味长大的感觉,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你的感觉是怎样的呢
2、题目中规定了要叙述的是“长大”的内容,“长大”意味着一个人在成长的岁月中留下了生活足迹,意味着一次次的成长经历。生活足迹不只是一点,而是一连串的。如写成记叙文,所叙述的事就不止一个,应以二三事为宜。
3、写作本文可以时间为序,采用小标题的方式,记录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感受,重在“感”上。以叙事为主,用抒情或是议论的语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不得少于20行。
感受自然:
人教版课标教材《语文》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是一组描写自然、歌颂自然的优美诗文。作者以其慧眼发现自然之美,以其饱满的热情、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他们的笔下,有春的烂漫,春的柔情,春的勃发,春的希望;有济南冬天的慈爱、温暖、明净、祥和;有自然带给人的那份亲切、澄澈、单纯、深邃;也有秋天的幽谷、农家小院、满载而归的小渔船……清脆的鸣响和丰收的欢畅。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篇诗文,对其中某一个片段或细节进行品味,体会作者对自然的感受,从而进入以“感受自然”为话题的交流与写作当中。
二、漫话“感受自然”
1.调动回忆,走进自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回忆,并试着把自己走进自然融入自然印象最深刻的那段经历从记忆中调出来,与学生交流。
2.明确主题(立意)。
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用“温情”二字概括表达了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感受。学生对于自然,往往也都有比较深刻的体会和感受,不过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感受时,常常因为过于笼统而显得模糊不清。鉴于此,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着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他们对自然的感受。一方面,让他们的感受变得明晰、具体,另一方面也确定了表达的中心(主题)。
示例:西湖——秀丽,桂林——神奇,西藏——五彩缤纷等。
3.明确感受的基础(筛选材料)。
教师引导学生在静思中走进回忆,通过回忆,在心中置新体验曾经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那种最深切的感受;引导他们调动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把当时的情景在头脑中呈现出来并仔细揣摩,想想自己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来表现自然带给自己的那种感受。
在这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应随时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尽量帮助他们把粗略的感受变得更细腻更具体更全面,为动笔写作打下基础。例如一个学生如果准备从桂林的山和水的角度来表现它的神奇,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从山的色彩、形态、气势以及水色、水质、水的光泽等多角度去认真思考,力求把感受表现得更形象更丰满。
三、共话“感受自然”
不同的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同一片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个环节,教师从学生的漫谈中选取一个大家都熟知的自然之景,鼓励学生就此畅所欲言,谈出感受。同时,教师也加入讨论,把自己的感受与学生交流,并调动学生认真思考:如果我们要表现它带给我们的其中一种感受,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方面选取材料。例如学生对深圳南山荔香公园的感受是多样的:舒适、自然、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等,教师抓住生机勃勃这种感受,引导学生多角度去表现它,学生的视野就打开了。
他们有的从苍翠茂盛的树木去表现,有的从人的活动去表现,有的从盛开的缤纷的花朵去表现,有的从欢快的鸟叫声去表现,有的从天上飘动的风筝去表现,也有的通过层层叠叠的绿去表现……
在这个环节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以下两个问题:
1.不同的自然之景,带给人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同一片自然之景,不同的人走进它,其感受也不尽相同。感受不同,产生感受的基础也不尽相同。
2.共话“感受自然”环节非常全面非常丰富地把我们对自然的感受表现了出来。可以说,从中选取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完成一个片段作文,把这些片段组合起来,就可以成为一篇内容翔实、结构完整的作文。片段连缀成篇,需要我们调动多方面的感受,从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对自然加以体验。
四、我手写我心(片段写作训练)
在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基础上,教师“趁热打铁”,鼓励学生大胆下笔,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用片段作文的方式表达出来。
学生下笔之前,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
1.想好了再写,争取一气呵成。
2.注意感情的表达,写出真情实感,切勿照搬别人写过的东西。
3.理清思路,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序。
初一写作文的全面指导
写文章,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不但需要有一定的读写知识做基础,有具体的写作方法做指导,还需要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需要掌握丰富的事实材料。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规律”。要想写好作文,重要的在于扎扎实实的基本功,不能急躁,不能马虎,经过坚持不懈的勤学苦练,日积月累,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此,笔者只想谈谈拿到作文考题后应当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帮助你顺利应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一、周密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起步,这一步工作的好坏,将决定全篇内容是否符合要求,构思能否按正确方向展开。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中考时由于审题不清而造成文不对题的情况屡见不鲜。
那么如何审清题意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揣摩命题意图,分辨表达体裁
每道优秀的命题都包含命题者的意图。揣摩命题意图,就是分析命题者“为什么命这个文题”,探究命题的依据和出发点,善于揣摩命题意图,写作时才能深谙“行情”,投命题者“所好”。而近年来,作文命题多为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面对此类文题,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联系当前的社会背景去审视题目。
如命题已对文体有明确要求,就务必要按要求作文,如无明确要求,就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辨明表达体裁:(1)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性词语。如题目中含“记”、“忆”、“访”、“见闻”、“赞”、“颂”、“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题目中含“议”、“说”、“谈”、“辩”、“驳”、“评”、“析”、“看法”、“启示”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制作”、“方法”等词语,即写说明文。
(2)遇到没有标志词的文题,可通过试加标志词的方法辨明,也可从文题的含义辨明,一般说来,以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来题,应写记叙文,要阐发某种主张,论述某个道理的题目,应写议论文,要求介绍、解说宏观事物、事理等知识的,应写说明文。
(3)近年来,中考命题改革,降低了审题难度,有的采用“一题多体,一材多用”的形式,放宽了文体限制,增加了学生作文的自由度。面对此类文题,要尽量充分分析可以运用的体裁,然后根据自己的长处,选用一种合适的文体,绝不能写成非驴非马的文章。
2、明确选材范围,把握题意重点
命题对选材的范围都有一定限制,审题时要分析文题的各个限制条件,避免出现“跑题”、“偏题”的现象,文题一般从时间、处所、数量、关系、对象等方面限制选材的范围。
明确的选材范围后,还要把握题意的重点。这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1)捕捉、推敲题眼。题眼,即文题的关键词,如《我终于学会了___》的“终于”,表明文章内容应写“经过了不止一次或经过曲折后才达到某种目的。”
(2)把握内在关系。如《我的班集体》,要求写“我”和“班集体”的关系,“我”怎样为班集体争光,班集体怎样关心和帮助“我”。
(3)吃透文题的隐含义。隐含义即题目的深层含义,如《我的脚印》,决不是描写真实的脚印,而应当写成长道路上、进步过程中的有意义的事件。
二、妥善立意
审题完毕,就要根据题目要求妥善立意了,即确定文章的中心、主题,这是作文成功的关键。
立意的要求可概括为“四要”:
1、要正确。即立意必须有积极意义,即思想感情健康,观点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2、要集中。文章是用来交流思想、观点主张的,因此必须有一个中心意思,若多个中心,文章必然紊乱,令读者摸不着头脑。
3、要新颖。即要从“新”的角度立意,“意高而文胜”,往往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4、要深刻。这就要从自己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最有体会的角度立意,挖掘生活的底蕴,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三、编写提纲
在文章的中心确定下来后,就要考虑选用哪些材料,怎样组织材料,怎样结构全文了。这个思考过程可以物化为编写提纲。有如盖房子前要画好图纸一样,写作之前要先给文章搭个架子,把审题、立意、构思中落实下来的东西用文字条列出来。
提纲要确实反映自己的思路,要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简明扼要,突出文章每一部分的要求。至于文章细部的安排,可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落实。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有不当之处,则随时调整。
编写提纲没有固定格式,但文体不同,提纲的写法也有所不同。记叙文可按时间、空间的顺序或事件的发展过程来编写。议论文一般可按照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搭架子。说明文则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空间或时间或逻辑顺序编写。
四、沉着行文
1、注意语言表达
一篇文章有了明确的中心和合理的思路之后,最终的成败要取决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了。通顺、没有病句,这是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中对于语言的基本要求。
2、准确使用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是文章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标点使用不准确,可能会导致文字的歧义,会影响全篇文章的表达效果,因此,行文中应予以重视。
3、书写工整规范
考试作文的书写情况,直接影响阅卷老师的总体印象,也就影响着作文成绩。
4、掌握时间,限制字数
一般地说,整个作文过程中应注意三次时间,一次在开始作文前,看一看可利用的时间有多少,以决定行文的速度,一次是提纲编写完成时,看可用于正式笁文的时间有多少,第三次是在正文写下一半时,看还有多少时间,从而决定是按计划进行,还是需要压缩调整。
对作文的字数,考题一般都有明确规定,或规定上限:“不得超过××字”、“在××字以内”或规定下限:“不少于××字”。这两种情况都必须严格执行限制字数,也有的考题上下限都有规定,如“左右”、“之间”。一般地说,600至800字的,为不宜大于30字(含标点符号)。
五、检查、修改
文章写完后,一定要检查修改,主要从思想内容、结构、语言三个方面着手。考试作文因时间限制,不可能做大的调整、改动,所以修改的重点应是文面上的问题,漏字、错字、别字、病句等赞美,要及时纠正,使其减少到最低限度,修改的简单可行的方法这一就是默读,逐字逐句读下去,发现问题随时修改。
作文临场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但答卷的质量取决于考前的努力,反映考生平时的语文功底。因此,要想临场答卷取得满意成绩,功在平时,多看、多想、多读、多写,这就是作文的“秘诀”。
最新初一作文五种写作技巧
一)审清题意:
审题,就是动笔前,认真读题,对题目中每一个字和标点(有的题目中含有标点)都要认真阅读。
每一个作文题目对作文内容都会有一定的限制,我们在习作时要弄清这种限制,也就是要弄清范围。一般有这样几种范围。
1、时间范围。有的题目,从时间上规定了写作范围,我们审题时就应该审请时间范围,这种规定大体有三种情况:
一是取材的时间界限如《暑假中的一件事》。二是启示了所写的内容时间跨度,如《午饭前后》。三是限定了所写内容的特定时间背景,如《童年趣事》。
2、地点范围。作文题目中常常出现一些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它们往往对所写内容的地点背景作了明确的限定。如《农贸市场》《上学路上》。
3、对象范围。如《我熟悉的人》、《我的同桌》、《我的同学》、《我的伙伴》。
4、内容范围。这是指对事件的限制。如《一个难忘的事》、《老师二三事》。
5、数量范围。有些题对所写人和事物都作了数量上的限定,我们要确定它的数量范围,按照题目规定的数量要求去写作。如《暑假中的一件事、《学校生活二三事》。
其次就是要找准“题眼”。我们把它找出来,也就是找到了写作的重点。如《一件难忘的事》这个题目,“难忘”就是题眼。有的题目比较含蓄,我们更需注意什么是关键词,把意思领会清楚。比如《我的“傻”爸爸》,这个“傻”字是反语,表面是傻,实际上是不傻的意思。
找“题眼”有一定规律。如果题目是一句话。“题眼”多数在回答“谁?什么?”的部分词语中。如《我爱我的老师》的“爱”。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多是修饰部分。如《快乐的节日》的“快乐”。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标题都有“题眼”,如《我的同学》。
第三,确定体裁。记叙文包括记事、写人、写景、状物等四种主要体裁。
如果碰到半命题作文,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写作习惯先填充,再一步步来。
1、看看下面的作文题,说说题目的意思,并找出“题眼”,在它的下面划上“……”线。
①最爱我的人②小学生活中的一件乐事③可爱的家乡④园丁赞
2、比较下面每组作文题,说说它们有哪些共同点,每个题目又有什么不同要求:
①我们做了一件事②难忘的日子③我爱老师
④节日的夜晚⑤春游XX记⑥记一次运动会
欢乐的节日游XX记运动会的一角
3、仔细审题,确定下面这些习题目的体裁(记事、写人、写景、状物、读后感)重点和范围。
⑴第一次游西湖⑵班上好事多⑶读课文《XX》有感
⑷闲不住的奶奶⑸不平静的夜晚⑹校园一角
(二)定好中心
1、中心要有意义的健康的。一篇文章赞扬什么(或歌颂什么),批评什么(或揭露什么),或说明一个什么道理,都应该使别人读了以后受到教育或启发。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那么这篇文章就是有积极意义的。
2、中心要集中。一篇文章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分散,不能有二个(或多个)中心。
3、中心要新颖。要善于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来考察材料,做到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从中深深地挖掘出他人从未曾发现的新的思想内容。
确定中心思想,有的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如《勤俭节约的奶奶》、《我爱家乡的秋天》等题目作文,确定中心思想必须符合题目的要求。有的作文题目设有直接规定中心思想,但是规定了确定中心思想大致的范围,如《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这件事教育了我》等题目,确定中心思想比前一种情况有较大的自由,但也必须受规定的范围的限制。有的作文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而只规定了在什么范围里选择写作的材料,如《课间十分钟》《我的爸爸》等题目,但要避免中心思想不明确的毛病。
1、给下面的作文题目分类,看看哪些题目直接规定了中心思想;哪些题目规定了中心思想的大致范围;哪些题目完全没有涉及中心思想。
(1)一个助人为乐的人(2)春游南北湖(3)记一次公益劳动
(4)书,我的好朋友(5)生日(6)我的小黑板
2、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请你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
李明在运动会比赛的前一天身体不舒服,老师、家长、同学都劝他不要跑了,可他坚持参加。比赛中,李明被其他运动员远远地甩在后边,但他仍顽强地跑完了全程。
(三)选好材料
写一篇作文,在审清题意、定好中心之后,就要按照中心思想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凡是与中心关系密切的材料要抓住,凡是与中心无关的材料要舍弃,凡是能够深刻表现中心的材料是我们选择的重点。
选取作文材料,还要注意几点:
1、材料要真实。我们作文要尽量写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经历的事情,这样方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当然,要求内容真实,并不排斥文章中合理的想象和联想。
2、材料要典型。有时候可以选用的材料很多,我们就要通过比较进行分析,从这些都可用的材料中挑选出最能反映中心思想的材料来写,这样的材料一般都是十分典型的材料。
3、材料要具体。写作文时,一定要把所写的人(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写)、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物、景等写具体写生动。因此,我们所选的材料内容一定要具体、丰富、周详,这样写文章时才能达到写具体写生动的目的。选择材料练习。
按照作文题《我的老师》所提供的材料,想一想为了表达下面的中心思想可以选取哪些材料。
⑴XX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衣着朴素、和蔼可亲的老教师。
⑵他酷爱学习、学识渊博。家中书架上放满了书,晚上常常读到深夜。
⑶他备课十分认真,常到深夜。
⑷他讲课抑扬顿挫,生动有趣,善于启发同学们思考。
⑸他批改作业从不马虎,学生优秀的作业常常受到鼓励,发现有错误的作业,常找学生来当面批改予以指点。
⑹他指导我们办《红领巾》文学报。
⑺他常和学生家长联系,把学生们取得的成绩和进步告诉家长。
(1)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2)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事业心很强、十分尽职的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3)中心:我非常敬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好老师
准备选取的材料(只写序号):
(四)列好提纲
确定好中心,选择好材料以后,还应该对材料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头、结尾和过渡,都需要认真构思,进行整体设计,这就是布局谋篇。为了防止写作时疏漏、零乱,我们就需要把构思的内容编写出写作提纲,然后按照写作提纲一段段地写。
写作提纲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作文题目、中心思想、重点、段落层次等。
1、根据提供的作文题目和有关材料,试按雪后欢乐、助人为乐的不同中心,写出不同
的写作提纲。
题目:下雪以后
材料:雪景:地面、房顶、树上、天空;行人:衣着、神态、语言
车辆:自行车、汽车、大卡车;扫雪:老人、孩子
玩雪: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拍照:取景、拍照
扶人:高年级的大同学、低年级的小朋友
2、下面的这分写作提纲有什么毛病,请你改一改。
题目:春游动物园
段落层次:①我兴奋得半夜里就醒来。②早晨五点钟就起床。③六点钟赶到学校。④七点半乘车出发。⑤十点钟我们到了动物园。⑥我们看到了猴子、金鱼、熊猫、长颈鹿、老虎、大象。⑦中午,我们吃东西、玩耍。⑧下午两点半,我们乘车回家。
(五)撰写初稿
完成上述四个步骤后,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篇文章的大致轮廓,把它写出来就是文章的初稿。动笔写好初稿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要按照写作提纲一步一步地写,注意开头、结尾、过渡、详略等。
2、怎样想就怎样写,尽量一气呵成,遇到用词造句有困难,可先空开,继续写下去。
3、文句要朴实、明白、通俗,有真情实感。注意用好标点符号。
4、作文中注意照应文题,恰当地点明中心。
初一议论文:作文如何得高分
也许很多同学自从进初中以后的月考语文作文基本(以40分为假设)只有28多分,今天我给大家说一下怎么得高分
1.素材不能旧,一定要吸引人有一种想继续往下读的感受,(比如说给老奶奶过马路,拾金不昧,)等低分素材,有人会问了,如何有新素材呢,其实很简单,推荐大家可以多读一些小说,建议是短篇小说,不要是科幻小说。
2.语句优美,可以在作文中用一些比喻,拟人,夸张句,但不能频繁使用,可以多读一些童话故事,你可以准备一本小本子,把好的比喻,拟人记录下来。
3.句式,这里只给大家说几点,①不要用心想句,例子,(原句,这件事真让我感动,我心想:我要向他学习)(该后句,这件事真让我感动,我深感油然升出一种敬畏之情:我要向他学习)很明显,大家都因该感觉第二种更好。②万能开头法,比如写童年生活的开头,你就会发现网上的作文开头基本都是这样的(童年就像,像,像,但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你不难发现基本很多作文开头都是可以联用的,就像数学的公式套来套去,这样的作文只能和大家的作文成绩差不多,不会有什么高分。
4.写字的关键,写字要好看,少用修正带,还有有的作文纸是有3列的,题目中要求大家写800字,这时候你不能只写到第二列结束,因为你会发现,你的第三列是空着的,让批卷老师感觉你写的太少了,所以至少写到第三列中间。好了,如果你考试是能做到这几点,我保证作文成绩不会底的有人问我,为什么前面的小说不写了,因为我马上就要写短片小说了,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请关注我哦我是陌浅,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