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所有公式大全
数学排列与组合知识点
一、排列
1定义
(1)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的一排列。
(2)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的所有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的排列数,记为A
2排列数的公式与性质
(1)排列数的公式:A(n-1)(n-2)…(n-)
特例:当时,A!=n(n-1)(n-2)…×3×2×1
规定:0!=1
二、组合
1定义
(1)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的一个组合
(2)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的所有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C表示。
2比较与鉴别
由排列与组合的定义知,获得一个排列需要“取出元素”和“对取出元素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两个过程,而获得一个组合只需要“取出元素”,不管怎样的顺序并成一组这一个步骤。
排列与组合的区别在于组合仅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排列不仅与选取的元素有关,而且还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因此,所给问题是否与取出元素的顺序有关,是判断这一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理论依据。
三、排列组合与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1.计数原理知识点
①乘法原理:N=n1·n2·n3·…nM(分步)②加法原理:N=n1+n2+n3+…+nM(分类)
2.排列(有序)与组合(无序)
An(n-1)(n-2)(n-3)-…(n-)=n!/(n-!Ann=n!
Cn!/(n-!
Cn-+Cn+1!=(k+1)!-k!
3.排列组合混合题的解题原则:先选后排,先分再排
排列组合题的主要解题方法:优先法:以元素为主,应先满足特殊元素的要求,再考虑其他元素.以位置为主考虑,即先满足特殊位置的要求,再考虑其他位置.
捆绑法(集团元素法,把某些必须在一起的元素视为一个整体考虑)
插空法(解决相间问题)间接法和去杂法等等
在求解排列与组合应用问题时,应注意:
(1)把具体问题转化或归结为排列或组合问题;
(2)通过分析确定运用分类计数原理还是分步计数原理;
(3)分析题目条件,避免“选取”时重复和遗漏;
(4)列出式子计算和作答.
经常运用的数学思想是:
①分类讨论思想;②转化思想;③对称思想.
4.二项式定理知识点:
①(a+b)n=Cn0ax+Cn1an-1b1+Cn2an-2b2+Cn3an-3b3+…+Cnran-rbr+-…+Cnn-1abn-1+Cnnbn
特别地:(1+x)n=1+Cn1x+Cn2x2+…+Cnrxr+…+Cnnxn
②主要性质和主要结论:对称性Cn-最大二项式系数在中间。(要注意n为奇数还是偶数,答案是中间一项还是中间两项)
所有二项式系数的和:Cn0+Cn1+Cn2+Cn3+Cn4+…+Cnr+…+Cnn=2n
奇数项二项式系数的和=偶数项而是系数的和
Cn0+Cn2+Cn4+Cn6+Cn8+…=Cn1+Cn3+Cn5+Cn7+Cn9+…=2n-1
③通项为第r+1项:Tr+1=Cnran-rbr作用:处理与指定项、特定项、常数项、有理项等有关问题。
5.二项式定理的应用:解决有关近似计算、整除问题,运用二项展开式定理并且结合放缩法证明与指数有关的不等式。
6.注意二项式系数与项的系数(字母项的系数,指定项的系数等,指运算结果的系数)的区别,在求某几项的系数的和时注意赋值法的应用。
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a×4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C=π×d
9、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S=πr
10、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S表=(a×b+a×h+h×b)×2
1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长×宽×高v=a×b×h
1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13、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14、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C底×h
15、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2个底面积S表=S侧+2S底
16、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底×h
17、圆锥的表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底面圆的面积S表=S侧+S底
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底×h÷3
19、环形的面积=外圆的面积-内圆的面积S=S外圆-S内圆
20、平行四边形的周长=(长边+短边)×2S=(a+b)×2
上册数学概念及公式
一单元(位置):1从左往右是竖列,从前往后是横行。先列,后行。
-二单元(分数乘法)-
[分数乘法]1.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组成新分数。
1.2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也就是: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1.3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
[解决问题]2.1分数乘法类常见解决问题公式:分数乘法多为知道单位“1”的情况:部分量=总量(单位“1”)×部分量所占的比例
[倒数的认识]3.1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dào)数。
3.2(1)真分数的倒数一定是假分数。(2)分子是1的分数,它的倒数一定是整数。(3)大于1的假分数的倒数,一定是真分数。(4)不为0的整数,它的倒数的分子一定是1。
3.3
三单元(分数除法):[分数除法]1.1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1.2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3整数可以看成一个特殊的分数,所以不管被除数、除数是整数还是分数,计算方法都是一样的。
[解决问题]2.1分数除法类常见解决问题公式:分数除法多为不知道单位“1”的情况,是分数乘法常见公式的变式:总量=部分量÷部分量所占的比例
[比和比的应用](比的意义)-3.1.1有时我们会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
3.1.2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3.1.3在两个数的比中,“:”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后项不能为0)。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3.1.4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比只是一种关系。
3.1.5比值=前项÷后项后项=前项÷比值前项=后项×比值
(比的基本性质)-3.2.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2.2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的应用)-部分量=总量(单位“1”)×部分量的分数÷总分数
四单元(圆):[认识圆]1.1在圆上反复对折几次,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圆的周长的线叫做圆上。
1.2用圆规画圆:1、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上作为圆心。2、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作为半径。3、让装有铅笔的一只脚旋转一周。
1.3车轮为什么是圆形的?车轴应装在什么位置?这是利用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的特性,车轴放在圆心的位置,车轮滚动时车轴保持平稳状态,是行进的车辆也保持平稳状态。
1.4圆形是轴对称图形。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圆的对称(chèn)轴。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
[圆的周长]2.1其实早就有人研究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发现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用字母π(pài)表示。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π=3.141592653589793238462…,但在实际应用中一般只取它的近似值,即π≈3.14。
2.2如果用C表示圆的周长,就有:C=πd(d=C÷π)或C=2πr(r=C÷2π)。
[圆的面积]3.1如果用S表示圆的面积,那么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S=πr2
3.2如果用S表示圆环的面积,R表示外圆半径,r表示内圆的半径,圆环的面积计算公式:S环=π(R2-r2)
五单元(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1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在原来的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2.1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百分数去掉“%”,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反之,小数化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
2.2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把百分数用分数表示,再化成最简分数;反之,分数化百分数,将分数用小数表示,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1百分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解决百分数的问题可以依照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再乘上100%。
3.2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用“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节约百分之几”……来表达增加、减少的幅度。做这种题清楚单位“1”就好,通常“比”字后面就是单位“1”,如果,没有什么比什么,就自己变通一下,比如“降价了多少元”就可以看作“现价比原价少多少元”。知道单位“1”用乘法,不知道单位“1”用除法。
3.3.1.1(折扣)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3.3.1.2折扣率=现价÷原价现价=原价×折扣率原价=现价÷折扣率
3.3.2.1(纳税)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我国的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3.3.2.2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做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
3.3.2.3收入×税率=应纳税额
3.3.3.1(利率)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3.3.3.2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争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
3.3.3.3利息=本金×利率×时间Ps: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如果题中要求要扣掉利息税就扣掉,没有要求就不扣利息税。
[成数]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例如,报纸上写道:“去年我县油菜籽比前年增产二成”……“一成”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三成五”是十分之三点五,改写成百分数就是35%。现在“成数”已经广泛应用于表达各行各业的发展变化情况。
六单元(统计):[扇形]1.右图中,圆上A、B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弧AB”。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途中涂色部分是扇形。两条半径之间∠1,顶点在圆心。像这样,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
[扇形统计图]2.圆代表整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了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很容易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额度关系。美中不足的是不能清楚的反映各个数量的多少。
[统计图优点合集]3.常见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其中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的多少;折现统计图不仅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反映数量的增减趋势变化;扇形统计图仅表示部分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七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1.大约一千五百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常见方法一(假设法):①假设笼子里都是鸡,那么就有35×2=70只腿,这样就多出94-70=24只脚。②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腿,也就是24÷2=12只兔。③所以笼子里有35-12=23只鸡,12只兔。Ps:假设是鸡得出答案就是兔,假设兔答案就是鸡。
常见方法二(方程):[看下图]
趣味方法三(抬腿法):一声令下,全部动物抬起一只腿,还剩94-35=59条腿,再一声令下,全部动物再抬起一只腿,还剩59-35=24条腿,鸡只有两条腿,现在都抬起来,就只能一屁股坐下去了,就剩下每只兔子抬着2条腿。所以24÷2=12只兔,则鸡有35-12=23只。
兔:(94-2×35)÷2=12(只)
鸡:35-12=23
数学公式(上、下、续合并
hello!大家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可是赫赫有名的数学大师(能别吹牛吗)!最近,经过我呕心沥血(你把心呕出来了还怎么写作文)、九九八十一天(嘻嘻,不好意思,其实只有一天)的研究,想出了一些新的数学公式——( )=( )等.只要在括号里填上文字或数字,公式就成立啦!你们没见过吧?我先给你介绍一种我想出的公式中最最基础的一种公式——( )=( )(献丑,献丑).
1.(作业不会做,问老妈)=(碰一鼻子灰)
一天,我回到家后,正在做老师布置的作业——作文.作文的题目是《我最喜爱的卡通明星》,老师让我们写米老鼠.该怎么写呢?我想着想着,老妈突然催我写得要快.于是,我想也没想就写了起来.第二天,老师说我写得不好,要重新写.回到家后,我不情愿地问老妈:"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最喜爱的卡通明星》,该怎么写啊?"老妈满脸气愤地说:"自己写(其实她也不会写)!不要什么作业都问别人!这篇作文该怎么写啊?明天还要交给老师呢!"我轻声说.我这话竟然被老妈听见了.可怜的我听到了一声"母狮子"的超级"狮吼":"本来就是你不对,你竟然还敢反驳?小心我罚你打扫一个月的厕所……"天哪,老妈"我立刻捂住耳朵,逃进了"(厕所)".
2.(上课不认真听课)=(我倒霉)
一天,在上英语(我觉得英语是最无聊的科目)时,我心不在焉,没有认真听课,所以我根本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叮铃铃……"下课铃响了,英语老师让我们把已经讲解完并且已经订正完的考卷交上讲台.到了下午的活动课时,英语老师叫去她的办公室.到了"牢房",老师对我说:"我在上课时把考卷全部讲解了一遍,可你的订正竟然还是错的!我……我……我……"我下得一身冷汗,说不出话来.紧接着,又是一声"惊天动地狮吼":"我什么我?赶快给我一张纸,我会把你的情况写在上面的,记住,一定要家长签字!明天我要是没有看到你的卷子上的签字,你就把这个张考卷抄一百遍,要是在学校抄不完就别回家!"(我自言自语:我妈这"母狮子"最凶了,要她签字,我的"pp(屁股)"肯定要受虐待啦)
3.(我的腿摔伤了)=(我掺叫)
一天,我们家刚吃好饭,老爸说:"刚吃完饭时要散散步,这样对身体有好处!"我和老妈都表示同意.于是,我和老爸、老妈正在公寓里的喷泉边散步.走着走着,我突然摔倒了.老爸连忙跑过来,看了看我的伤口.他发现我的腿破了.因为他怕时间长了,我的伤口会感染,所以,他和老妈以"飞毛腿"的速度带我去了医院.到了医院后,医生说我需要缝针.我顿时吓坏了,差点连尿都快出来了.你知道我为什么会这么害怕么?缝针可是很疼的啊!可我还没来得及把抱怨说出口,就被医生抬上了床."白医杀手":"只要缝一针,一点也不疼哦!"我还没把"不"说出口,"白医杀手"就凶狠地把一针缝了下去……"好——疼——呀——"医院里传出了我的一声掺叫,叫声经久不息……
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本大师还会给大家介绍什么公式?告诉你们吧,这次我要给你们介绍的公式是——( )÷( )=( ).这公式你们见过吗?什么?你们说你们没见过?嗨,真没见识!还是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吧!
1.(作业)÷(2)=(我快乐)
一天,语文老师上完了课,对我们说:"经过我校教导处最新讨论,我们几位语文老师提议:今天开始,作业一律减少一半.除了"布置作业狂"前三王(我们学校最喜欢布置作业的三位老师)以外,老师们全部支持这个提议,少数服从多数,今天起,作业一律减少一半!"耶!"全班欢呼一片.我突然看到平时上课最喜欢布置作业而且也最凶的秦老师正在失望地叹着气.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还不是因为她名列全校"布置作业狂"前三王,校长警告她:要是发布这条消息后,还布置那么多作业,就把她从教师名单中开除!所以她现在再也不敢布置那么多作业了.她本来每天都要布置一课一练、数学题十道、一张数学试卷.现在,她每天只布置一课一练.回到家后,想我这种做作业速度一流的同学,回家后十分钟就能把作业做完.我做完作业后,不是看电视就是上网,真是"very happy".
2.(上网时间)÷(2)=(我难过)
一天,老妈发现我的视力从0点8跌到了0点5.跌的全部时间竟然还不到一个月.真是比股票跌得还快!于是性格果断老妈当机立断,对我公布了一条消息:"由于你视力逐渐下降,所以嘛……从今天起,你的上网就减少一半吧!你可不能怪我呀,我也是为了你好嘛(为我好可以,但能不能换一种方式呀).你要是没事情干的话,你老妈我就亲自和你下象棋(拜托,您会下吗)!可是……"我想和老妈进行谈判(我可是"谈判高手".有一次,我用了一公斤口水,把老师扣的一分清洁分加了上去,这一分一加,我就从班级第二名边成了班级第一名).可是老妈的态度也很坚决,毫不留情地说:"这件事不能谈判!"啊?我本来每天能上时间有四十分钟,现在呢……只有二十分钟了!呜呜呜……
3.(打我的人)÷(2)=(我减少了一半痛苦)
一天,我的英语考试成绩很差(具体分数不透露),我就变成了"沙包(被打)".我的老爸和老妈知道了这几乎可以让人晕倒的成绩,立刻气得咬牙切齿,立刻决定来个"男(老爸)女(老妈)混合双打".可是我的老爸正在北京出差.于是,"男女混合双打"变成了"女(老妈)单打".虽然还是要被打,但是"单打"至少比"双打"减少了一半痛苦啊!对了,不能再多说了,那位"母狮"已经朝我扑来啦……
我的知识渊博吧?如果我把这些"经典"的公式去申请专利,我一定会成为富翁(观众:真是财迷)!什么?你说有人要抢我的专利?岂有此理,看我"旋风脚"……
(十分钟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好不容易才把那个想抢我的专利的人抓住.真是累死我了……对了,我还有一个数学公式没给你们介绍呢!那就是——( )×( )=( ).
1.(作业)×(2)=(我想……退休)
一天,我们班教了两篇课文.这两篇课文要抄的词语很多,所以……"今天的作业是:一课一练、1号本、语文写字本……"唉,咱班的语文老师又在不知厌倦地公布回家作业了.看来,今天晚上是甭想上网或看电视喽!可怜的我先做1号本,再做语文写字本,真是忙得不亦乐乎哇!唉,这么多作业我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啊?我的天……
2.(金币)×(100)=(我发大财)
一天,我在晚上做了一个梦……我来到了"富翁国",国王给了我许多金币.我数了一下,一共有九九八十一枚呢(观众:你也太贪财了吧,连做梦都想着金币!对了,能不能分给我十个金币)!如果再乘以100,就有八千一百个金币啦!哈哈哈……"叮铃铃……"闹钟突然响了起来.咦,金币怎么都不见啦
3.(科学技术)×(2)=(生活便利、环保)
一天,我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车后面排出的废气,忽然突发奇想:如果有一种新形汽车,是用太阳能前进,就不需要废气啦!还有一天,我坐在火车上,准备外出旅游,我突然觉得火车开得很慢,要是有一种速度非常非常快,在一秒钟之内就能环球旅行,那该多好呀!如果科学技术发达了,那么生活就能便利、环保啦!
大家快为我的研究成果掌声鼓励吧!
数学公式
一、小学数学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a×4
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2
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直径=半径×2d=2r
半径=直径÷2r=d÷2
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πr2
S=π(d÷2)2
S=π(C÷π÷2)2
11、长方体的棱长之和=(长+宽+高)×4
1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13、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14、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棱长×12
15、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2
16、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3
17、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abh
18、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侧=Ch=πdh=2πrh
19、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S表=S侧+2S圆
已知r、hS表=2πrh+2πr2
已知d、hS表=πdh+2π(d÷2)2
已知C、hS表=Ch+2π(C÷π÷2)2
20、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已知r、hV=Sh=πr2h
已知d、hV=π(d÷2)2h
已知C、hV=π(C÷π÷2)2h
21、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V=1/3Sh=1/3πr2h
V=1/3π(d÷2)2h
V=1/3π(C÷π÷2)2h
22、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3、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2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5、长方体、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6、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27、平移、轴对称、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只改变大小,不改变形状。
28、条形统计图——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
29、折线统计图——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0、扇形统计图——反映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间的关系。
31、三角形:
(1)按角分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类: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顶角是60o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45o的角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32、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小)。
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周长(不变),面积(变大)。
33、圆的半径扩大2倍,它的周长扩大(2)倍,面积扩大(4)倍。
任何圆的周长是直径的(π)倍。
34、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都变为原来的2倍,那么它的总棱长也扩大到原来的2倍,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4倍,体积会扩大到原来的8倍。
长方体的长、宽、高(或正方体的棱长)都变为原来的3倍,那么它的总棱长也扩大到原来的3倍,面积会扩大到原来的9倍,体积会扩大到原来的27倍。
面积是平方倍体积是立方倍
35、π=3.142π=6.283π=9.42
4π=12.565π=15.76π=18.84
7π=21.988π=25.129π=28.26
36、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3倍)。把一个圆柱形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把圆锥体积看成(1份),可把削去部分的体积看成(2份),圆柱的体积就有这样的(3份)。
二、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a+b)×c=a×c+b×c
6、减法性质:
(1)a-b-c=a-(b+c)
(2)a-b-c=a-c-b
7、除法性质:
(1)a÷(b×c)=a÷b÷c
(2)a÷(b÷c)=a÷b×c
8、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9、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10、2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2,4,6或8
11、5的倍数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
12、3的倍数特征是: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13、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奇数是(1)。
14、最小的质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5、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奇数+偶数=奇数
16、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
17、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8、分数的乘法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19、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20、
21、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2、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
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
23、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y/x=k(k一定)或kx=y
24、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x·y=k(k一定)或k/x=y
25、(1)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或
(2)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3)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6、鸽巢问题:物体数÷抽屉数=商……余数
至少数:商+1
27、自行车问题:
(1)前齿轮齿数×前齿轮转数=后齿轮齿数×后齿轮转数
(2)自行车蹬一圈走的距离=
28、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不为0),等式仍然成立。
29、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30、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31、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32、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33、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34、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35、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36、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37、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
38、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1。
39、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带分数>1。
40、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41、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42、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43、中位数:按顺序排列后,最中间的一个数(奇数个)或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偶数个)。
44、众数:表示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
45、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它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倍数是它本身。
46、=0.2=0.4=0.6=0.8
1a
2
=0.25=0.75=0.125=0.375
=0.625=0.875=0.5
47、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点。
负数<0<正数
两个负数比较,负号后面的数越大这个数反而越小。-6.8<-0.4-2>-10
48、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
49、(1)相邻的两个数一定互质。(如8和9)
(2)1和任何正整数都互质。(如1和8)
(3)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6和24的最大公因数是6,最小公倍数是24。
(4)如果两个数是互质关系,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积。
如:4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60)。
50、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如只要求“改写”,结果应是准确数。如:768000000=(7.68)亿
如要求“省略”万(亿)后面的尾数,结果应是近似数。
如:768000000≈(8)亿
51、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52、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100倍、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原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10、1/100、1/1000……
三、单位换算
1、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
1毫升=1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
5、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6、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亩=666.666平方米
7、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8、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日=24小时
1时=60分
1分=60秒
1时=3600秒
9、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366天
四、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
2、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3、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4、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5、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6、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7、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8、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五、特殊问题
1、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结余=收入-支出
折扣=售价÷原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本息和=本金+利息
2、工程问题
(1)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
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3、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4、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5、溶液问题
溶质的质量+水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浓度
溶液的质量×浓度=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浓度=溶液的质量
6、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7、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8、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9、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棵数=段数+1=全长÷间隔长+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段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棵数=段数-1=全长÷间隔长-1
全长=间隔长×(棵数+1)
间隔长=全长÷(棵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棵数=段数=全长÷间隔长
全长=间隔长×棵数
间隔长=全长÷棵数
10、流水问题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上册数学公式
1、个、十、百、千、万、十万……都是计数单位,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都是数位。
2、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数级分为个级、万级和亿级,其中个级的计数单位有个、十、百、千,万级的计数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级的计数单位有亿、十亿、百亿、千亿。
4、多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在比较多位数的大小时,首先比位数,一个数的位数越多,这个数就越大;如果这几个数的位数相同,就从最高位开始比较,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
1255332224433609993340988
5、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去掉4个“0”;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去掉8个“0”;4000000=400万1100000000=11亿
6、四舍五入就是5以下的舍去,等于5或者大于5的就向前一位进一。“舍”就是省略掉,“入”就是进一。
7、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到万位,就是保留万位,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位,如果千位是0,1,2,3,4那么要舍去尾数,全部改写为0,如果千位是5,6,7,8,9那么向前一位进一,再把尾数全部改写为0。
8、求近似数,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保留亿位,看尾数的最高位千万位,如果千万位是0,1,2,3,4那么要舍去尾数,全部改写为0,如果千万位是5,6,7,8,9那么向前一位进一,再把尾数全部改写为0。
9、表示物体的个数的0、1、2、3、4、5、6、7、8、9、10、11、12,…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0、线段有两个端点,线段有一定的长度;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可以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没有长度;直线没有端点,直线可以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没有长度。
11、两点之间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12、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13、直线外一点与这条直线的所有连线中,垂直的线段最短。
14、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两条直线就叫做互相平行。
15、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通常用1度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7、平行线之间的所有垂线段相等。
18、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19、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0、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的直线平行。
21、过直线外一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的直线垂直。
22、商不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3、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钝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
24、周角=360度;平角=180度。
25、1个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
26、路程=时间×速度总价=单价×数量
速度=路程÷时间单价=总价÷数量
时间=路程÷速度数量=总价÷单价
27、加法交换律:ɑ+b=b+ɑ
28、乘法交换律:ɑ×b=b×ɑ
29、加法结合律:(ɑ+b)+c=ɑ+(b+c)
30、乘法结合律:(ɑ×b)×c=ɑ×(b×c)
31、乘法分配律:(ɑ+b)×c=ɑ×c+b×c
32、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四位数也可能是五位数。
33、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一位数也可能是两位数。
34、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60米/分;汽车的速度大约是80千米/时
数列通项公式方法总结
不过一般分小题、有梯度设问,往往是第1小题就是求数列的通项公式,难度适中,一般考生可突破,争取分数,而且是做第2小题的基础,因此,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解题方法、技巧,每一位考生都必须熟练掌握。求数列通项公式的题型很多,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解题思路。
一、已知数列的前几项
已知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通过观察找规律,分析出数列的项与项数之间的关系,从而求出通项公式。这种方法称为观察法,也即是归纳推理。
例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0,22——1/3,32——1/4,42+1/5……
(2)9,99,999,……
分析:(1)0=12——1/2,每一项的分子是项数的平方减去1,分母是项数加上1,n2——1/n+1=n——1,其实,该数列各项可化简为0,1,2,3,……,易知an=n——1。
(2)各项可拆成10-1,102-1,103-1,……,an=10n——1。
此题型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试验、归纳推理等活动,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比较、分析、概括、证明去揭示事物的本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Sn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Sn,求通项公式an,主要通过an与Sn的关系转化,即an -{ S1(n=1) Sn -Sn——1(n≥2)
例2、已知数列{an }的前n项和Sn=2n+3,求an
分析:Sn=a1+a2 +……+an——1+an
Sn——1=a1+a2 +……+an——1
上两式相减得 Sn -Sn——1=an
解:当n=1时,a1=S1=5
当n≥2时,an =Sn -Sn——1=2n+3-(2n——1+3)=2n——1
∵n=1不适合上式
∴an ={5(n=1) 2n——1(n≥2)
三、已知an与Sn关系
已知数列的第n项an与前n项和Sn间的关系:Sn=f(an),求an。一般的思路是先将Sn与an的关系转化为an与an——1的关系,再根据与的关系特征分为如下几种类型。不同的类型,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1)an=an——1+k。数列属等差数列,直接代公式可求通项公式。
例3、已知数列{an},满足a1=3,an=an——1+8,求an。
分析:由已知条件可知数列是以3为首项,8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直接代公式可求得an=8n-5。
(2)an=kan——1(k为常数)。数列属等比数列,直接代公式可求通项公式。
例4、数列{an}的前n项和Sn,a1=1,an+1=2Sn+1(n∈N+)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分析:根据an与Sn的关系,将an+1=2Sn+1转化为an与an+1的关系。
解:由an+1=2Sn+1
得an=2Sn-1+1(n≥2)
两式相减,得an+1-an=2an
∴an+1=3an (n≥2)
∵a2=2Sn+1=3
∴a2=3a1
∴{an}是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n=3n-1
(3)an+1=an+f(n),用叠加法
思路:令n=1,2,3,……,n-1
得a2=a1+f(1)
a3=a2+f(2)
a4=a3+f(3)
……
+)an=an——1+f(n-1)
an=a1+f(1)+f(2)+…+f(n-1)
例5、若数列{an}满足a1=2,an+1=an+2n
则{an}的通项公式=( )
解:∵an+1=an+2n
∴a2 =a1+2×1
a3=a2+2×2
a4=a3+2×3
……
+)an=an——1+2(n-1)
an=a1+2(1+2+3+…+n-1)
=2+2×(1+n-1)(n-1)
=n2-n+2
(4)an+1=f(n)an,用累积法
思路:令n=1,2,3,……,n-1
得a2 =f(1)a1 a3=f(2)a2 a4=f(3)a3
……
×)an=f(n-1)an-1
an=a1·f(1)·f(2)·f(3)……f(n-1)
例6、若数列{an}满足a1=1,an+1=2n+an,则an=( )
解:∵an+1=2nan ∴a2 =21a1
a3=22a2 a4=23a3
……
×) an=2n——1·an——1
an=2·22·23·……·2n-1a1=2n(n-1)/2
(5)an=pan——1+q, an=pan——1+f(n)
an+1=an+p·qn(pq≠0),
an=p(an——1)q, an+1=ran/pan+q=(pr≠0,q≠r)
(p、q、r为常数)
这些类型均可用构造法或迭代法。
①an=pan——1+q (p、q为常数)
构造法:将原数列的各项均加上一个常数,构成一个等比数列,然后,求出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再还原为所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将关系式两边都加上x
得an+x=Pan——1+q+x
=P(an——1 + q+x/p)
令x=q+x/p,得x=q/p-1
∴an+q/p-1=P(an——1+q/p-1)
∴{an+q/p-1}是以a1+q/p-1为首项,P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an+q/p-1=(a1+q/p-1)Pn-1
∴an=(a1+q/p-1)Pn-1-q/p-1
迭代法:an=p(an——1+q)=p(pan-2+q)+q
=p2((pan-3+q)+pq+q……
例7、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Sn=2an-n(n∈N+)求an
解析:由Sn=2an-n 得Sn-1=2an-1-(n-1) (n≥2,n∈N+)
两式相减得an=2an-1+1
两边加1得an+1=2(an-1+1) (n≥2,n∈N+)
构造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an+1}
②an=Pan-1+f(n)
例8、数列{an}中,a1为常数,且an=-2an-1+3n-1(≥2,n∈N)
证明:an=(-2)n-1a1+3n+(-1)n·3·2n-1/5
分析:这道题是证明题,最简单的方法当然是数学归纳法,现用构造法和迭代法来证明。
方法一:构造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an+λ·3n}
用比较系数法可求得λ=-1/5
方法二:构造等差型数列{an/(-2)n}。由已知两边同以(-2)n,得an/(-2)n=an-1/(-2)n=1/3·(-3/2)n,用叠加法处理。
方法三:迭代法。
an=-2an-1+3n-1=-2(-2an-2+3n-2)+3n-1
=(-2)2an-2+(-2)·3n-2+3n-1
=(-2)2(-2an-3+3n-3)+(-2)·3n-2+3n-1
=(-2)3an-3+(-2)·3n-3+(-2)·3n-2+3n-1
=(-2)n-1a1+(-2)n-1·3+(-2)n-3·+32+……+(-2)·3n-2+3n-1
=(-2)n-1a1+3n+(-1)n-2·3·2n-1/5
③an+1=λan+p·qn(pq≠0)
(ⅰ)当λ=qn+1时,等式两边同除以,就可构造出一个等差数列{an/qn}。
例9、在数列{an}中,a1=4,an+1+2n+1,求an。
分析:在an+1=2an+2n+1两边同除以2n+1,得an+1/2n+1=an/2n+1
∴{an/2n}是以a1/2=2为首项,1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ⅱ)当λ≠q时,等式两边同除以qn+1,令bn=an/qn,得bn+1=λ/qbn+p,再构造成等比数列求bn,从而求出an。
例10、已知a1=1,an=3an-1+2n-1,求an
分析:从an=3an-1+2n-1两边都除以2n,
得an/2n=3/2 an-1/2n-1+1/2
令an/2n=bn
则bn=3/2bn-1+1/2
④an=p(an——1)q(p、q为常数)
例11、已知an=1/a an——12,首项a1,求an。
方法一:将已知两边取对数
得lgan=2lgan——1-lga
令bn=lgan
得bn=2bn-1-lga,再构造成等比数列求bn,从而求出an。
方法二:迭代法
an=1/a a2n——1=1/a (1/a a2n——2)2=1/a3 a4n——2
=1/a3 (1/a a2n——3)4=1/a7·an——38=a·(an——3/a)23
=……=a·(a1/a)2n——1
⑤an+1=ran/pan+q(p、q、r为常数,pr≠0,q≠r)
将等式两边取倒数,得1/an+1=q/r·1/an+p/r,再构造成等比数列求an。
例12、在{an}中,a1=1,an+1=an/an+2,求an
解:∵an+1=an/an+2
∴1/an+1=2·1/an+1
两边加上1,得1/an+1+1=2(1/an+1)
∴{1/an+1}是以1/an+1=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1/an+1=2×2n-1=2n
∴an=1/2n-1
以上罗列出求数列通项公式的解题思路虽然很清晰,但是一般考生对第三项中的5种类型题用构选法和迭代法都比较困难的。遇到此情况,可转化为第一种类型解决,即从an与Sn的关系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用观察法求an。
五年级的数学公式
长方体: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 宽 高)×4
长方体的长=棱长和÷4-宽-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和÷4-长-高
长方体的高=棱长和÷4-长-宽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 长×高 宽×高)×2
长方体的表面积(无左)=(长×宽 长×高)×2 宽×高
长方体的表面积(无下)=(长×高 宽×高) ×2 长×宽
长方体的表面积(无前)=(宽×高 长×宽)×2 长×高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长方体的体积的长=长方体的体积÷宽÷高
长方体的体积的宽=长方体的体积÷长÷高
长方体的体积的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
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
正方体棱长=棱长和÷12
正方体表面积=6×棱长×棱长
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正方体体积=底面积×棱长
字母公式:
长方体的棱长和=(长 宽 高)×4
长方体的棱长和=(a b h) ×4
长方体的长=棱长和÷4-宽-高
长方体的长=棱长和÷4-b-h
长方体的宽=棱长和÷4-长-高
长方体的宽=棱长和÷4-a-h
长方体的高=棱长和÷4-长-宽
长方体的高=棱长和÷4-a-b
数列求和公式方法总结
一、分组转化求和法
若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构成,则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Sn时可以用分组求和法求解。一般步骤是:拆裂通项――重新分组――求和合并。
例1求Sn=1×4+2×7+3×10+…+n(3n+1)的和
解由和式可知,式中第n项为an=n(3n+1)=3n2+n
∴Sn=1×4+2×7+3×10+…+n(3n+1)
=(3×12+1)+(3×22+2)+(3×32+3)+…+(3n2+n)
=3(12+22+32+…+n2)+(1+2+3+…+n)
=3×16n(n+1)(2n+1)+n(n+1)2
=n(n+1)2
二、奇偶分析求和法
求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Sn,如果需要对n进行奇偶性讨论或将奇数项、偶数项分组求和再求解,这种方法称为奇偶分析法。
例2:求和:Sn=-1+3-5+7-9+11-…+(-1)n(2n-1)
分析:观察数列的通项公式an=(-1)n(2n-1)可知Sn与数列项数n的奇偶性有关,故利用奇偶分析法及分组求和法求解,也可以在奇偶分析法的基础上利用并项求和法求的结果。
解:当n为偶数时,
Sn=-1+3-5+7-9+11-…+(-1)n(2n-1)
=-(1+5+9+…+2n-3)+(3+7+11+…+2n-1)
=-n2(1+2n-3)2+n2(3+2n-1)2
=-n2-n2+n2+n2=n
当n为奇数时,
Sn=-1+3-5+7-9+11-…+(-1)n(2n-1)
=-(1+5+9+…+2n-3)+(3+7+11+…+2n-1)
=-n+12(1+2n-1)2+n-12(3+2n-3)2
=-n2+n2+n2-n2=-n
综上所述,Sn=(-1)nn
三、并项求和法
一个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中,某些项合在一起就具有特殊的性质,因此可以几项结合求和,再求Sn,称之为并项求和法。形如an=(-1)nf(n)的类型,就可以采用相邻两项合并求解。如例3中可用并项求和法求解。
例3:求S=-12+22-32+42-…-992+1002
解S=(-12+22)+(-32+42)+…+(-992+1002)
=(1+2)+(3+4)+…+(99+100)=5050
四、基本公式法
如果一个数列是符合以下某种形式,如等差、等比数列或通项为自然数的平方、立方的,那么可以直接利用以下数列求和的公式求和。
常用公式有
(1)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na1+n(n-1)2d=n(a1+an)2
(2)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na1a1(1-qn)1-q=a1-anq1-q(q=1)(q≠1)
(3)1+2+3+…+n=n(n+1)2
(4)1+3+5+…+2n-1=n2
(5)2+4+6+…+2n=n(n+1)
(6)12+22+32+…+n2=16n(n+1)(2n+1)
(7)13+23+33+…+n3=14n2(n+1)2
例1:已知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12n-1,设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求Sn。
解:∵an=12n-1∴a1=1,q=12
∴Sn=1+12+14+…+12n-1=1(1-12n)1-12=2-12n-1
五、裂项相消法
如果一个数列an的通项公式能拆分成两项差的形式,并且相加过程中可以互相抵消至只剩下有限项时,这时只需求有限项的和,把这种求数列前n项和Sn的方法叫做裂项相消法。
裂项相消法中常用的拆项转化公式有:
(1)1n(n+1)=1n-1n+1,1n(n+k)=1k(1n-1n+k)
(2)1(2n-1)(2n+1)=12(12n-1-12n+1)
(3)1n(n+1)(n+2)=12[1n(n+1)-1(n+1)(n+2)]
(4)1n+n+1=n+1-n,1n+n+k=1k(n+k-n),
其中n∈N,k∈R且k≠0
例5:求数列1,11+2,11+2+3,…,11+2+3+…+n,…的前n和Sn。
解由题知,an=11+2+3+…+n=2n(n+1)=2(1n-1n+1)
∴Sn=1+11+2+11+2+3+…+11+2+3+…+n
=2(1-12)+2(12-13)+2(13-14)+…+2(1n-1n+1)
=2(1-12+12-13+13-14+…+1n-1n+1)
=2(1-1n+1)=2nn+1
数学所有公式
人教版小学数学公式大全
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
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
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π公式:L=πd=2πr
圆的面积=半径×半径×π公式:S=πr2
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s=ch+2πr2
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公式: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
(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
(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
(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
1分=60秒1时=3600秒
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四、算术方面
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5=2×5+4×5.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和-差)÷2=小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流水问题
(1)一般公式:
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
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
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
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5%)
工程问题
(1)一般公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
1÷工作时间
÷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工作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