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书上册内容
小学三年级
、设计思想
通过这节课,继续培养学生观察和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排列与组合不仅是组合数学最初步的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而且也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本课的内容是在前面分别学习了排列和组合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能区别排列和组合: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例3是以中国足球队参加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为背景,中国队所在的C组共有四个国家队,小组赛时要求每两个队踢一场比赛,要我们求:一共要踢多少场比赛。题目中给出了两种方法:一种是把四个队摆成正方形,两两相连;另一种是一字排开,每两个队都与其他三个队相连。要让学生能根据实际问题采用连线的方式,找出简单事物组合数,并能感受到是否与顺序有关。
三、学情分析
排列与组合作为组合数学的最初步知识和学习概率统计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本节课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为落实新课程的理念,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运用小组共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沟通,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在学习例1和例2的过程中,学生可能对排列和组合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不能完全区别清楚;在例3学习过程中,要使学生能区别排列和组合,这是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能采用列举、连线等方法进行排列,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能解决简单组合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并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和理解简单的组合规律。
教学难点:使学生搞清楚排列和组合的区别。#p#分页标题#e#
关键: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的教学模式,旨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优良环境,将学生置于广阔的社会时空中去体验数学、理解数学、认识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和数学问题能力、数学探索意识和数学探索能力、数学交流意识和数学交流能力。建立互动型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实践来获得解题的过程。
七、课前准备
学生对世界杯有所了解;
教师准备课件;
准备四面国旗;
准备五分、一角、五角、一元钱硬币。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用2、3、4三个数字,选择其中两个组成两位数,可以有多少不同的答案
学生练习。
学生四人一组进行交流:你有哪几种数?如何排的
检查有没有漏掉的
学生补充,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
5、小结:先固定十位上的一个数字,再把剩余的两个数字分别写到个位上,这样,依次轮换十位上的数字,个位上的数字也依次变化,这样一共有6种;也可以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写出两位数。这两种方法都可以,不容易重复,也不容易漏掉。
6、大家做的都不错,每组组员互相握手庆祝一下!
7、下面我要问大家:如果每两个小朋友只能握一次手,那每一组要握多少次手呢
二)拓展研究:
1、大家再握一次看看,一共有多少次
2、分析问题:我们说甲和乙握了手,乙和甲握了手,这算一次还是两次
3、解决问题(教师小结):两个人相互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但在数字排列中,交换数字的位置,所组成的数就变了,这和顺序就有关了。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不重不漏呢?让我们四个同学排成一直线,然后由其中一位同学向别的同学握手,握好就回到座位上,剩下同学也是如此,直到最后只剩一位同学,最后只要把每一位同学的握手次数加起来就可以了。
三、深入探究
例3:(出示图片)
1、02年世界杯背景简单介绍。
2、理解题意: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C组球队如下:巴西、土尔其、中国、哥斯达黎加。要求每两个球队踢一场,问我们一共要踢多少场
3、学生思考。(拿出国旗图标连一连)
4、学生交流,你是怎么想得?如何做到不重不漏
解答:将四个图标摆成一个正方形或一字排开,两两相连。
思考:每个国家要连几条?(3条)每两个队之间要连几条?(一条)为什么?(排列)
小结。
四、练习
1、作为奖励,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做一个游戏:抢座位。
1)游戏规则讲解,请学生游戏。(使学生明白这是和顺序无关的)#p#分页标题#e#
2)学生讲解抢到椅子的是哪两个小朋友,有几种可能
3)教师小结。
2、老师这里有四个硬币,你看,如果从这四个硬币中任取两个,大家想一下,一共有几种情况
学生讨论;
学生回答;
思考:我如果取了6角钱,应该怎么取
教师小结。(关键:这是组合问题。)
3、小兵到书店里买书,发现有三本书他很喜欢:《聪聪历险记》、《科学家的故事》、《大自然的奥秘》,但钱只够买两本,你认为小兵会买哪两本书?请你一一把它说出来。(关键:这是组合问题。)
4、小刚、小红、小丽和小明准备星期天外出,他们之间准备每两个人之间都通一次电话,你想,他们之间一共要同多少次电话?并用线连一连。
九、版书设计
十、作业设计
1、我们班级准备搞一次乒乓球比赛,以小组为单位,回去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应该要如何安排比赛,要比几场
2、课堂作业第54页。
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日记
201X年X月X日 晴天
今天我在看报纸的时候看见了这样一个题目:求圆锥的表面积。[题目]一个圆锥,底面直径是6米,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点长是5米,求这个圆锥的表面积。
我虽没有学习过求圆锥的表面积,但已经学习过圆柱的表面积,通过圆柱的表面积的解题方法知道:圆柱的表面积等于一个侧面加上两个底面积,而圆锥的表面积就是一个侧面积加上一个底面积,侧面是一个扇形,我虽没学过但我查了资料知道求扇形的面积是:扇形的面积=弧长×圆半径×1/2,题目中已经告诉了我们圆锥顶点到底面圆周上任一点长是5米,而弧长是3.14×6=18.84(米),扇形面积是18.84×5×1/2=47.1(平方米),最后用扇形面积加上底面积,就得到圆锥的表面积:47.1+3.14×(6/2)×(6/2)=75.36(平方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日记
8月2日
这几天,我提前学了一些四年级的数学知识。我了解了三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例如:216除以22.先看前两位,商如果不够1,就看前三位,拿22乘以9,得数看够不够216,如果乘积超过被除数,那就去乘上一位8。现在我们算一下:22乘以9,它的积是198,余18。18比22小,所以可以得9。
看来数学的方法无处不在,数学真神奇呀!
数学三年级上册日记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有两道题把我给难住了。
1、体育馆的东区共有30排座位,呈梯形,第一排有10个座位,第2排有11个座位,……这个体育馆东区共有多少座位
2、有一串数字,第一个是10以后每个数比前一个大5,最后一个是90,这串数字连加的和是多少
妈妈过来问我怎么了?我如实的对妈妈说了,妈妈听后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淘气的孩子,老师很不喜欢他,因为他上课老做小动做。一次,老师正上课的时候,他又在做小动作,老师就让他算一道题,从1加到100,老师以为他可能就会安静一会了。可他很快就算了出来了,答案是5050。老师很惊讶,就问他是怎么算的。他说:“1+99=100、2+98=100、3+97=100、4+96=100、5+95=100、6+94=100……最后有50个100就是5000,还有一个50,再加上50就等于5050了。”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伟大的数学家,他就是高斯。
我通过妈妈讲的这个故事,知道了遇到什么事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过了几分钟,那两道数学题就算出来了。
教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千米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千米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页的内容。《千米的认识》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并且初步了解了这些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千米这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学生会感到抽象,建立1千米的观念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建立千米的观念,在建立千米观念的基础上去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又是这节课的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千米的感性认识。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熟记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2、能力目标:在认识千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能用千米正确估计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探索和合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本节课的课时安排为1课时
二、说教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为此我分析了学生的状况。由于学生已经学习了米、分米、厘米、毫米等长度单位,且三年级学生都有最初步的感知长度的生活经验,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来看,准备状况是良好的。但三年级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要建立1千米这么大的一个长度观念,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对长度单位千米认识不深入,必将导致重量单位使用不合适,以及估计估计物体长度不准确等错误。介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特点,我采用了观察法、实验法及尝试练习法,并把所学知识与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建立联系。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中学习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三、说学法
教师要成为“善教者”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因为“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教法一样,学法指导也必须根据学生特点与学习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在分组实验时,指导他们学会观察、比较、分析、抽象、概括的思维方法;学会合作与讨论;在认识千米时,指导他们学会自学与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一) 复习导入
1、一米大概有多长
2、出示米尺,让学生说说米尺的作用。
3、当我们测量数学课本的宽,铅笔盒的厚度时,是不是还用米来测量?当米尺测量这些物体显得太长时,我们是引入了分米、厘米、毫米等比米小的长度单位来测量,这些单位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4、 如果我们要测量一下梧埏镇中心小学到温州动物园的路程到底有多长?你有没有办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当测量路程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现在我们就来认识千米。
(这种导入方法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的基础上, 通过设疑提问,巧设悬念,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并了解了千米这种单位的作用。)
(二) 新课教学
1、认识千米
(1)认识10米。
在学校的操场上用卷尺量出10米,在两头插两根标枪,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然后每10米移动一下标枪,同时让学生观察,走步,了解几十米,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0米
(2)认识100米。通过测量得到10个10米是100米,观察,然后走一走,想想100米的长度。举例说说从哪里到哪里的长度大约是100米
(3)认识1000米。
上此课的前几天体育老师已经利用体育课组织学生绕操场跑道跑了4圈,每人必须跑完,跑慢没关系。学生先说说赛跑的感受,然后告诉学生跑道为250米,问实际上就是跑了多少米
2、单位间的化聚。
(1)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就是1000米(板书千米、米关系),千米有时也叫公里。
(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跑完艰苦的1千米,此时“千米”在学生的心中已经烙下了深深的印痕,那将是久远的,突破了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难点)
(2)教学例5
以前我们学过米、分米、厘米、毫米间的互化,现在你能不能根据1千米=1000米,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请大家试一试,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与同桌商量一下。
计算:3千米=( )米
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说说是怎样想的。
再练习:2千米500米=( )米
6 千米 30米=(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