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原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朱自清经典作品《背影》的感人魅力

  摘 要:经典之作总是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读者的感动。《背影》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其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本文对《背影》的感人之处进行了赏析。

  关键词:《背影》 感人 赏析

  经典之作,不止因它应运而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声音,还因它让人无论何时拾读,都能以其内蕴的魅力引发感动,令人久久回味。经历了读书时读《背影》,教书时教《背影》,甚至已教过三四遍,面对新的学生,再次品味它,还是会有诸多新的体会和感悟。

  对于人生阅历较为丰富的成人,特别是与亲人有过离别之痛的成人来讲,《背影》的感人之处,自是不难体会。但对生于独生年代,且人生阅历简单、情感单薄的初中生来讲,买几个橘子,看几眼背影,就让他们感动,那无异于天方夜谭。笔者认为,在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认同,有几处地方不能放过。

  一、重视背影感人的背景铺垫

  买橘子,在生活中只是一桩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但如果放到一个具体的情境中,橘子的“色彩”就会发生变化。这就如同画家写生,把一个苹果、一束鲜花放到不同颜色的桌布上,它就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因此,在教授《背影》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这么重要的背景,是无论如何不能忽略的。它不仅为整个故事渲染出了伤感的气氛,奠定了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也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即使给一个老人的生活带来了重压,也丝毫没有弱化他的爱子深情,这便为作者见“背影”而落泪,做了充分的情感铺垫。

  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在语言和外貌描写方面都只有淡淡的几笔,而在“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家景惨淡,父子离别”的背景上产生的忧伤情感,却犹如一层潮湿而浓重的雾气,弥漫其间。在这浓雾散去时,父亲的背影却越来越清晰,形象也越来越亲切感人。

  二、体味慈父情怀的层层积淀

  读《背影》,如果只是把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件事翻来覆去地阅读、讲解、分析,只能让学生从父亲步态的老迈、行动的艰难中,感受到作者的善良和情感脆弱。事实上,文章写父爱不止这一特写镜头,还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用来做铺垫的细节,是它们推动着作者的情感逐步走向高潮。

  学生如果能在教师的引导下仔细品味这些细节,定能感受到父爱的纯朴和炽烈,这样,对于朱自清何以对“背影”潸然泪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父亲对待已长大成人的儿子,犹如一位慈母待她的幼子,尽现“慈爱”之情。也许在别人眼中,这拖泥带水的舔犊之情多么缺少一些男人的气概,但对于父亲来说,有一点疏忽,他的内心都无法释然。

  在当时那个父权依然高举的社会,这是一种多么难得的温情。几年后,随着作者对父亲越来越理解,回想起这些,哪一个细节又能忍心忽略呢?那当初让他感觉翻来覆去决断不了一件小事的父亲,是多么疼爱自己呀。

  但在家庭遭遇变故之时,在父亲的心里,儿子的哪一件事又是小事呢?不丢东西,不被人骗,不生病,一路顺心,不让家庭的变故影响儿子的情绪和学业,这是多么体贴周到的关爱啊。从“背影”中终于读懂父爱的朱自清,回想起这一幕幕,又怎能不潸然泪下呢

  三、不能忽视的细节:“我”的独立意识对父爱的消解

  慈父的关怀,虽然在那个年代是稀缺的,但一个成长中的青年,却不一定懂得珍惜它。对于年轻人来说,自觉长大的意识会鼓励他去彻底摆脱幼稚、懵懂和对家人的依赖,而意气风发地去追求自由、独立和自己憧憬的生活。

  二十岁的朱自清,和父亲在浦口分别时,已经“为人夫”了,此时,他的独立意识应该比现在的初中生要强得多吧。因此,当我们细读文章时,就能从许多细节中感受到父亲默默的关爱,在一个年轻人的眼里却似乎成了多余和牵绊,让他在尴尬无奈的同时,甚至生出了些许不耐烦和隐隐的轻视。父亲由于常年在外奔波,深谙世事的艰难,在他看来,和脚夫讲价钱是很正常的事,而“我”却不能接受;父亲和“我”都明知茶房托了也白托,可他还是寄予茶房几分希望,把“我”这个“大”学生托付给他们;结尾的几句补叙,更暗示了这几年“我”与父亲之间矛盾不断,而这矛盾,便是一个在世事变迁中穷于应付的老人与一个青春期寻求独立自由的年轻人之间的隔阂,这隔阂使父亲再忙碌的身影,也难以唤起儿子的理解和欣赏。

  也正是这叛逆性,使父爱的深沉、体贴和周到,在二十岁的朱自清眼里,看上去总有些不合时宜、拖泥带水,让人不由得想要摆脱。父亲的诸多努力和付出,年轻的朱自清是体会到了一些,但要说感动,则远远谈不上。因为这隔阂所带来的心理距离,使他无法主动走进父亲的内心,也消解了父爱在他心里的深度。

  几年后,再回想起这些,朱自清对自己当时的少不更事,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认识,也对父亲“琐碎”的爱才有了更多的关注和回味。因此在文章中,作者想把当时被自己忽略、被自己的年少轻狂所消解的“爱”的细节一一还原。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如果能关注到这一点,同时引导学生以自己的叛逆来体察作者的叛逆,不仅能激起学生对父爱感人的情感认同,还能感受到儿子的“聪明”和父亲对此熟视无睹的“宽容”所形成的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再看朱自清见“背影”而落泪,就会自然地产生同感了。

  四、解析慈父背影的感人魅力

  父亲是一个胖子,穿着普通,人又老了,这背影按理说是唤不起人的美感的,但它却实实在在感动了作者,因为它唤醒了朱自清昏睡的意识:眼前这位“两手攀在上面,两脚尽力地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的老人,不为别的,只为让年轻的儿子在旅途中不为饥渴所困,只为儿子放心读书,不因家中一日不如一日的光景而伤感;也许还有着那一点要读大学的儿子在人前觉着体面的虚荣,而在众人面前做着这不甚高雅的艰难的动作。

  而这艰难,又分明使朱自清感到了父亲的苍老;这苍老,又仿佛使他看到了父亲如负重老牛般奔波劳碌的一生……想到自己已长大,而父亲还在吃力、尽力地想为儿子擎起一片晴空;高大的儿子,在逐渐老去的父亲面前,时时要显示一下自己的“成熟”和“智慧”,而父亲却用沉默忽略儿子的不满,用爱包容了儿子的“聪明”,想到这些,想起这苍老的、坚强的、宽容的背影,怎能不令人感动,令人心酸,令人潸然泪下呢

  一个背影,凝聚了一份感动、一份心酸、一份同情、一份理解,更有一份深深的感激。而当父亲放下橘子,带着一份满足与儿子挥手告别时,那一道愈去愈远的背影里,又多了一份儿子对父亲的依恋,多了一份最美的人间真情。

朱自清的背影全文原文

朱自清散文背影读书笔记

  俗话说“母爱如江,父爱如山”,自从读了朱自清写的《背影》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息。最令我感动的是朱自清爸爸对朱自清无微不至的关爱。

  这篇文章词藻并不华丽,在这篇文章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每当我读到这句总会感受到父亲朴质的爱,儿子虽然已经20岁了,但父亲总是为他做这做那,在父亲眼里,儿子始终是最重要的。

  联系生活中,我们的父母也不是如此吗?从咿呀学语,蹒跚迈步,到走进校门……我成长的点点滴滴和每一点进步中,不都蕴涵着父母的哺育之恩吗?每天,当我还在睡梦当中,妈妈早已起床给我做好了早餐,为了让我多睡一会,总是在最后一刻才叫醒我。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经过一条毫无遮挡的大马路,走着走着,便天有不测风云,下起冰雹来了,爸爸看我那表情,便二话没说就把我搂在怀里,免得我被落下的冰雹所伤,自己却加快脚步向前走,我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上翻滚,我忍住没让它流下来,到达目的地之后,发现爸爸受伤了,自己却忘了问爸爸疼不疼。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自从我读了背影时候,对这句话又有了新的认识。

朱自清散文《背影》写作背景思想主题及文章结构分析

  一、写作背景:

  《背影》一文,写于一九二五年。斯文乃追忆其八年前的一件往事。讲述作者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期间,得知祖母去世后,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老家奔丧。办完丧事后,其父到南京找工作,而作者则回北京念书,父子俩在今南京市浦口区惜别的情景。此文后来收在了开明书店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中。它是自清先生早期一篇极为有名的文章,也是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杰作。作者仅以一千五百字描写了一个生活片断,却能感人至深,脍炙人口,自清先生的写作技巧,焉不敬服人哉!

  二、思想主题:

  通过对父亲在车站给儿子送行情景的描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热爱和儿子对父亲百般的怀念。

  本文作于1925年,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的一段经历。而在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作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会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作者以自己的家庭为例,讲述了其家庭因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写出了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三、文章结构分析

  《背影》是记实散文。它描述了在家庭遭受变故的情况下,父亲送别远行儿子的经过。通过朴素真切的语言,表现了父亲的一片爱子之心和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它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这话道出了《背影》的写作缘由、描写重点和写作特点等,可以作为理解文章的钥匙。

  全文分成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自然段。乃开篇点题。思念父亲,最不能忘怀的是他的“背影”。

  第二部分:即从“那年冬天”至“我的眼泪又来了”。以回忆往事,追述在车站与父亲离别的情景,表现父亲爱子的真挚感情。

  然此部分又分三层:

  第一层:从“那年冬天”到“我们便同行”。旨在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其主要交代此次父子分别时的家庭情况。

  第二层:自“从到南京时”到“……太聪明了”。写父亲送行前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始于“我说道”止于“……又来了”。描写父亲爬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抒发真挚的感情。

  第三部分:即最后一自然段。写别后对父亲的思念。以在泪光中再现“背影”作结,直接抒发深切怀念之情。

背影 朱自清阅读

  朱自清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全集。为中国现代散文增添了瑰丽的色彩,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问题。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大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 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_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 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_,一半为了丧事, 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题目

  1、文中横线上应填的一组词是( )

  A、狼狈 惨淡 B、狼藉 惨淡 C、破烂 惨败 D、破旧 惨败

  2、读第一自然段,你认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 )

  A、顺叙 B、倒叙 C、插叙 D、补叙

  3、如果把“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改为“我忘不了他的背影”好吗

  答:

  4、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日子”是指( )

  A、祖母死的那一天

  B、父亲交卸差使的那一天

  C、祖母死和父亲交卸差使的那一天

  D、发生两件不幸事情的那年冬天

  5、解词。

  ⑴ 差使:

  ⑵ 赋闲:

  ⑶ 变卖典质:

  6、读第二自然段,我“流下眼泪”的原因是 ,父亲劝我“不必难过”的理由是 。父亲的话,表现出

  答案

  1、B

  2、B

  3、不好,原句是判断句,起到强调的作用,改后 是陈述句,给人的印象不深刻。

  4、D

  5、⑴ 旧社会在机关里做事叫“当差”,这里指职 务。

  ⑵ 失业在家。

  ⑶ 把(自己的财产、衣物)典当出去。

  6、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又想起祖母 天无绝人之路 他体贴儿子。

  背影

  作者: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背影》: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神奇透镜

  经过许多年来的悉心探究,笔者私下冒昧认为:朱自清先生笔下的《背影》,是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一面神奇透镜。所有关于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问题的系列见解和系列说法,都得经受这一透镜的透视和检校。至于原因,则除了朱自清先生自己对《背影》曾经作过“我这篇文只是写实”的精警揭示之外,主要就是其中原本潜匿着这样一个时空框架――

  这一时空框架就是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神奇透镜。其中涉及的相关信息莫不通通都是些“背影”。“现在”、“北来”、“那年”乃至于作者自己的出生之年究竟分别时值什么时候?这是些“背影”;“已二十岁”、“近几年来”连同“二年余了”其起点终点各自究竟是怎么样的?这其实仍然也属于“背影”。在这里我们所能明白的,无非就是这么一些基本信息:①从作者出生到“那年”之间,时间间隔为20年(即《背影》之所谓“已二十岁”);②从受聘清华的“北来”到撰写《背影》的“现在”之间,时间间隔为2年有“余”;③而从经历往事的“那年”到撰写《背影》的“现在”之间,时空跨度则为极富弹性、极使人感到朦胧迷离捉摸不透的“近几年来”。在这样的局面中,如果仅仅凭着这么个“哑谜”一般的东西,人们当然弄不明白“现在”、“北来”、“那年”以及作者的出生,各自究竟时值何时。但是由于作者宣称《背影》一文“只是写实”,所以在这里,这个时空框架不能不作为检验问题的相关“说法”虚实、真伪、是非、优劣的“试金石”。固然,对于撰写《背影》的“现在”和作者出生的时间,人们早已达成了共识,认为“现在”时值1925年8月,而作者出生的时间是在1898年(皆可参阅为数不少的专家著述、大中教材乃至于权威辞书)。但是明摆着的道理则是,由于《背影》“只是写实”,并且这一时空框架不能不为其所“写”之“实”的灵魂与生命之所在,故而无论共识、见解、说法显得怎样权威,都不能不自觉接受它的严格检验。并且在接受检验的过程中,能够经受检验的才有可能是属“实”的和可信的,不能经受检验的就很可能是不“实”的和可疑的。笔者之所以说《背影》是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神奇透镜,真实奥妙乃在于此。

  既然如此,那么,由此透视出来的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其真实面貌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呢?这个问题,实际上就是相关时点的准确定位问题。在这里,其它时点的定位情况究竟如何,我们似乎说不大清楚。但是对于其中的“北来”,即对于朱自清先生受聘清华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的时间,我们却没有理由说不大清楚。因为从为数不少的文史资料所作的记载,我们都能够非常清楚明白地看到,朱自清先生在1920年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之后,到受聘清华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为止,一直都在作为他第二故乡的扬州及其附近地区的一些学校里教书。而其受聘清华成为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时间则是在1925年8月。这是许多文献史料都曾有过明确记载的根本历史事实之一。这样一来,我们就不难由衷发现,《背影》一文的问世时间,未必就是在1925年10月。因为从1925年8月到1925年10月,时间间隔并不就是像朱自清先生在“只是写实”的《背影》中所说的那样为“二年余了”。

  其实《背影》一文的问世,时间理当不应该是在1925年 10月,而是应该在1927年10月。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使“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显得合情合理毋庸置辩。至于笔者的持论依据,则自然就是季镇淮先生之所著《朱自清先生年谱》,特别是其中的如下这么个史实记载:

  1927年先生三十岁,十月十一日,《唱新诗等等》一文写成,同月,写散文《背影》。

  应当说,这则记载偏偏就是被人们不慎之下盲目忽略的一则史实记载!并且,这则史实记载对对我们了解、认识和研究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真实情况,价值和意义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性能与功效也实在是太神奇太神奇了。它除了可以作为《背影》写于1927年10月的直接证据之外,至少还可以作为朱自清先生生于 1897年、《背影》往事发生于1917年冬天、《背影》之所谓“近几年来”其实就是“近10年来”的基本证据之一。这便是:

  经历往事:1897年+20岁==1917年;

  近几年来:30岁―20岁==10年(或者1927年10月―1917年冬天=10年)。

  正因为如此,所以经《背影》透视出来的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真实情况原本理当是这么样的――

  在这里,时间是条中轴线,其上部为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背影”,其下部为朱自清先生人生历程的“实情”。“影”“实”相映,机趣盎然,使一切既显得空灵剔透、透明澄澈,又显得严丝合缝、若合符节。由此可见,迄今为止的传统之见,认为朱自清先生出生于1898年,这是不甚可信不甚属“实”的;认为《背影》问世于1925年10月,这也是不甚可信不甚属“实”的。倘使若此,那《背影》又还能有什么“只是写实”的价值和意义可言呢

无言的父爱-朱自清《背影》

  《背影》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父子送别的小题材,着力于叮咛、嘱托、买水果等细节,没有重大的主题和宏伟的结构,没有华丽的文字和刻意的雕饰,但却极其生动地抒写了纯真圣洁的骨肉之情,再现了人伦之中深邃幽微的生活情趣,确是一篇叙写实境、抒发真情的文艺珍品。

  罗丹曾经说过:“艺术就是感情。”文学艺术是以情感人的,作家在形象思维时,只有将自己深切的情意渗透在自己所描绘的富有情感的形象中,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才能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朱自清在回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的八问时,曾经这样谈到《背影》的写作:“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期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由此可见,《背影》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写真情和实境。

  那么,朱自清是怎样抒写真情实境的呢?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要用文字把它抒发得具体可感是不容易的。高明的作家往往在叙述事实之中,让感情通过事实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给读者以身临其境之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印象以及知识去理解和补充,这样的作品,便会使人觉得意味无穷。虽然作家并不特意去写感情,然而欢愉惨恻之思自会沁人心脾。《背影》就是紧扣生活细节,加以着重渲染和深刻发挥,通过“爬月台买桔子”作为文章核心,对父亲背影的简叙,使父亲的形象跃然纸上,把深厚的抒情和具体事件的叙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首先,作者写了父亲的老态和老人的衣着。做儿子的从背后看着去买桔子的父亲,映入眼帘的是父亲的穿戴:“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且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接着,就以细腻的笔触刻画老人过铁道爬月台的动作:“他用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攀”、一“缩”、一“倾”和那“努力的祥子”,逼真地再现了一个年老体衰、动作笨拙的老年形象。作者流泪了,读者似乎也要流泪了。寥寥几十个字,都是叙事,但却那样地传神。这里写的是“背影”,从背影中,人们真切地看到了父亲为了儿子辛勤操劳的深情。另一方面,作儿子的,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自然会从深深感到父亲的慈爱转为对父亲充满疼爱和怜悯,因而联想到父亲平时如何在艰难的生活中挣扎着。此时此刻,做儿子的怎能不动情呢?所以,作者的感情这时也达到了高潮,“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一句既是作者对自己感情的正面抒发,也是作者对自己流泪这一客观事实的叙述。

  接着,作者写父亲买了桔子归来时的情景:“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然后“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通过这些实境的叙述,把父亲为儿子做了一件对他来说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之后轻松愉快的心情逼真地表现出来。说心情轻松,为什么还要加“似的”呢?这是因为父子马上就要分别,父亲的心里其实并不轻松,只是为了不伤儿子的心,故意做出轻松的样子。临走的时候,父亲心里本来有许多话,但说出来只是“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进去吧,里边没人”这样平淡的话,但是这比用许多语言直接抒情更加感人。这些叙写看起来都很平常,但实际上其中每一个微小细节都是经过作者精心选择的,里边包含着很深的感情。

  当然,文章并没有只在主要细节中着力写人,还处处注意了人物心灵的点染。作者对父亲的缅怀崇敬,是由于老人的许多美德。只有这样,主要细节才能焕发出动人的光彩。父亲不但是慈爱的长者,又是生活的强者,在祸不单行的日子里,作者禁不住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老人却压抑住内心的苦楚安慰“我”:“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文章还运用了反衬对比,使感情抑扬有度,波澜起伏。例如父亲同脚夫讲价钱,作者总觉得他说话不漂亮,非自已插嘴不可;父亲嘱咐茶房好好照顾作者,作者心里暗笑父亲的迂。这种父亲对儿子的爱与儿子对父亲的误解所产生的矛 盾,使后来感情的进发更有力量。文中“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内疚、自责和后悔之情,巧妙地把内心深沉的思念反衬了出来。《背影》就是这样紧扣主要细节着意描绘,前铺后垫,反复渲染,笔笔含情,步步有意,在叙写实境中抒写真情。父子之情叩人心扉,千种情思回味无穷!

  作者这几句话,不仅告诉了我们《背影》写作的契机,而且说明这篇散文是完全写实的,说不到意境上去。以白描的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本文取得成功的原因。朱自清对父亲的爱,对父亲的怀念和感激,都在具体的叙述和描写中表现出来。这感情真挚、强烈,又表现得恰到好处,父子间的至情被作者记写得那么动人,激发起读者的共鸣,这怕是《背影》长久不被忘记的原因。我们分析《背影》,用不着去探求它的意境之类,抓住内容的真实和感情的真切,就能深入了解本文的好处。一个“真”字,是把握全篇的一把钥匙。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

  “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刘勰《知音》中的这两个名句,我很欣赏。就交朋友来说,也确有这种情况。有的人,与之交往,但他并不能进入你的精神境界;有的人,生平未得一面,却永远地记住他!

  我对朱自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情况。朱先生是“五四”时代的老作家,我青年时代就读过他的《背影》、《荷塘月色》,心向往之。他和我尊敬而又亲近的前辈相交甚厚,象叶圣陶、郑振铎、闻一多、王统照诸位先生。他主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选》,是我经常翻阅的一本诗选。他心胸宽阔,评选公允,片言只语,决非随意出之,从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也可看出他的为人。一九五六年,我编选了本《中国新诗选》,接触了朱先生的不少诗作,选入了《送韩伯画往俄国》、《赠 A·S》、《小舱中的现代》。从前二首中,可以看出他向往革命的进步思想;后一首写出了“窒息着似的现代”。诗句朴素近口语,不见雕琢的痕迹,自自然然,如行云流水。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不泯。

  四十年代,我从战地到了山城雾重庆,住在近郊歌乐山一家农舍里。一九四五年前后,从报刊消息中,知道了闻一多先生思想大进,走出书斋,呼号奋发,成为青年运动的导师。我兴奋极了,写信去,他回信来。情感交流,两心相通。有一件事,惹起我很大的惊异:闻先生忽然大大称赞起田间来了,称他为“擂鼓的诗人”。说实在的,我还有点想不通。但我知道闻先生的性格:只要他认定这是对的,他可以否定自己肯定过的东西。当年,我确是在对新诗的看法上,落在闻先生后边了。闻先生欣赏田间,是有个过程的。首先是朱自清先生看好了田间的诗,然后把它介绍给闻先生的。闻先生初看之后,心想:“这是诗吗?”他一再琢磨、思考,最后说:这是新时代的诗。这件事,使我精神上相当震动。我个人,还照自己的诗路走下去,没有大改变;但朱闻二先生,对新诗的观念已经更新了。思想上,感情上,对一切事物的看法上,已成为新型的了。因此,我钦佩闻先生,也同样钦佩朱先生。他们的形象高高并立在我的心头上。他们两位,都是:学术家,大诗翁,年相约,道正同,革命路上携手行。

  抗战胜利第二年,我到上海,主编了一个刊物《文讯》。为了约稿,开始给朱先生写信。他应邀写来了《论百读不厌》和《今天的诗》两篇文章,前后给我来了四封信。遗憾的是,这几封我十分珍视的信件,十年浩劫中,和其它我珍藏了多年的师友们的大批函件一道,被我忍心地、痛心地付之一炬了!故旧的手泽,化为云烟。其中有郭沫若、茅盾、叶圣陶、老舍、王统照、洪深、郑振铎……许多位我尊重的前辈的。

朱自清的背影

  曾读过朱自清的《背影》,父亲胖墩的身体形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正是这笨茁的背影体现了真挚无私的父爱。然而在我的人生中也出现了这样一个背影,这个背影充满了忙碌与宁静。

  头上裹着一条灰色头巾,露着整齐而散乱的几撮白发,在额发前飘扬;身上的灰布衣服把看似矮小的身体包得严严实实的,而衣服又显得很肥大,甚至衣边已经盖过了车座,一排左倾半圆的帆布纽扣整齐而扎实地贴在那里;一双布满皱纹的双手紧紧地握住车把,血管透过层层干涩的皮肉,好似要迸裂出来;佝偻着身子,好似那并不热辣的阳光重重地压弯了她的背脊,脚上穿着一双破旧但很干净的黑色布鞋,两只脚平衡地一上一下缓慢而吃力地围着车轴旋转着,后面拉着上了锈的车斗,车上载着垃圾,就是这个背影——一个老奶奶和一辆破旧的三轮车。一人一车在路旁缓慢地前行着,既是那么渺小,又是那样伟大,在夕阳余晖的映射下,是那样光芒四射。

  每当遇到一个垃圾箱,她便会停下来,右腿向前搭,左脚落地右脚紧跟着,动作由于已经熟练已经很敏捷了。他比垃圾箱略高一些,吃力地掀开沉重的垃圾箱盖子,她的手和佝偻的身子几乎同时扎进垃圾箱内,众里寻他千百度,寻找属于她的东西,也许那时他生活的唯一来源,很久她才从垃圾箱出来,拿着几个微薄的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随之放到自己的袋子里,平时从旁边走过会嗅到难闻的异味,但她的手从没有停止过,直到全部处理完毕她会又去下一站点。每当看到她佝偻的背影时,我的心如刀绞,已经年过花甲的老人,个子还不到一米五,做这样又脏又累的活,他们的子女于心何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我没有看见过她的面颊,我不知道是我近视的原因还是我没勇气去看。有一次,我从宿舍楼下来扔垃圾,正巧,老奶奶也在那里收拾垃圾,我小心翼翼把垃圾送到她旁边,正巧,她回过头去取垃圾,我们的眼神正好相对。她那眼神是那样平静,而我的眼神却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和惊慌,我看清了她的脸,爬满了沧桑的岁月,层层皱纹罗列成历史的痕迹。

  当我们制造垃圾时,她却为我们清洁垃圾;当我们大喊口号“环保校园”时。他却在背后默默贡献;当外面在这大于我们在宿舍闲谈时,他却在外面冒着风雨走在回家的路上。

  并不是只有改变历史,为国捐躯的人才是英雄;并不是只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影响全国的人才是英雄。在我眼中,英雄是一群在普通不过的人———清洁工。没有人多看她一眼,没有人询问她的名字,然而,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们的校园才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才能更快的发展。

  在美丽的校园中,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他的身躯不再是那样的渺小,他的背影光彩照人。

朱自清《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誉满文坛的代表作,叙写的是一些朴实而生动的感情细节。《背影》也是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在叙事中,融进了真挚的情感。在通常的情况下,要表现人物的感情,往往要写这个人的正面,写他的表情、眼神等,唯恐给人印象不直接。但在这篇作品里,作者却不写父亲正面的形象而写了父亲的背影,切合人物特定的关系和场合。孩子大了,尤其是男子,他虽然很爱自己的父亲,但这种爱比较含蓄,不那么外露。在离别的时候,明知父亲很哀伤,他不会特地从正面去细致观察父亲的表情,只会在父亲转过身去时,表面装着毫不经意,而实际上是很注意地从侧面或背后去看父亲,而且也只有这时才好意思看仔细。所以,作者以背影为中心来写,正是他抒情真实的地方。

  文章围绕“背影”对各种材料进行适当的剪裁布局。首先是由远及近,回叙父子奔丧时的相聚,细数父爱的种种表现,定下深情怀念的基调。接下来写父亲“终于不放心”,亲自“送我上车”的情景,初步揭示了父对子的挚爱之情。这些简练的叙述,为即将推到面前的“背影”作了必要的铺垫和蓄势。再接着对父亲买橘子的“背影”集中描写渲染,一方面描写父亲行动的艰难,真切地表现父对子的深情关怀。另一方面突出“我”的动情,表现了父对子的感激思念。最后概述父亲老境的凄凉颓唐及始终惦念儿孙的厚爱。并通过读信时的心境描写,让“背影”第四次出现,首尾呼应,感情回荡。

  在第三次提到背影,是描写父亲离开车站时,说“父亲的背影混入来往的人里”,只虚带一句,文字很简单,但父亲那么眷恋儿子,至此也只是黯然分别悄然离去的悲酸惆怅,感情也就包蕴在其中了。文章的最后,又一次地让父亲的背影在“我”晶莹的泪光中映现——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由生离的悲伤发展到死别的预感,感情愈是深沉真挚。

  作者将自己的真挚情感与叙事结合起来,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情”与“事”交融。通过一系列的典型生活细节,抒写自己的衷情,真切自然而不空泛。其生活细节自然而然地成为感人的“抒情细节”。

  朱自清偏重于叙事的散文感情委婉细腻、诚挚、真切,有别于周作人的恬淡,有别于俞平伯的缠绵,也有别于徐志摩的矫饰,“另有一种真挚清幽的神态”。正是因为他在抒情与叙事结合中追求着一种“真挚”的特色。

朱自清-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自己做蛋糕的方法

节能低碳绿色环保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