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三年改革方案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3.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到处呈现出繁荣、安定的景象。形容这种景象的成语有:
4.中国有许多别称,除“华夏”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A、B、C三家卖场推出迎国庆购物优惠方案。A卖场:每满200元送50元购物券。B卖场:全部 .
6.拓展应用。 A、B、C三家卖场推出迎国庆购物优惠方案。A卖场:每满200元送50元购物券。 .
7.用关联词连接下面的句子。 1. 钱学森在美国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钱学森一 .
8.作者对中国有哪些“初印象”呢?请你概述一下。
20余省市出台国企改革方案 员工持股试点或将展开
真题
2.送给员工生日贺词
3.员工年假请假条
5.A、B、C三家卖场推出迎国庆购物优惠方案。A卖场:每满200元送50元购物券。B卖场:全部 ...
6.拓展应用。 A、B、C三家卖场推出迎国庆购物优惠方案。A卖场:每满200元送50元购物券。 ...
8.99全体员工祝各位朋友平安夜平安!
2015国企改革六大方案将分三批次对外公开
据有关人士透露,该委负责的国企改革六大方案将分三批次对外公开。此前从权威渠道获悉,国企改革的“N”个配套文件将于近一两周内公布。
13日下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从总体要求到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14日上午,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和工信部相关人士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解读意见。
据悉,国企改革“N”个文件包括制定改革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系列配套文件,制定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方案,加快推进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和投资公司试点,制定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方案,修改完善中央企业董事会董事评价办法,完善中央企业分类考核实施细则,健全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分配有效衔接的激励约束机制,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出台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制定国有企业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指导意见,出台实施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修改国有产权交易流转监管办法和实施细则等。
有长期观察国企改革的人士称,从目前的舆论看,外界对国企改革总体方案评价不是太好,希望各分项文件在具体改革方面有所突破。
2015年五部门共同起草国企改革顶层方案
1.给环保部门建议书
3.学生会优秀部门申请书
5.学生会部门副部长申请书
8.A、B、C三家卖场推出迎国庆购物优惠方案。A卖场:每满200元送50元购物券。B卖场:全部 ...
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已势在必行。薪酬管理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与企业的存续发展密切相关。薪酬制度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薪酬体系的设计关系到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企业吸引、留住、激励人才的关键。在企业改革由科学管理时代逐渐迈入文化管理时代之际,完善原有的薪酬管理体系,建立新形势下符合企业自身发展要求的薪酬管理制度,已是许多企业管理者高度重视和思考的课题。
一、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
1.薪酬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有企业的薪酬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许多国有企业从管理者到一般员工对新理念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员工对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意识较为淡漠,工作缺乏积极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由此可见传统的薪酬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
2.薪酬管理缺乏战略规划
薪酬管理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之一,大多数国有企业在薪酬管理过程中,对薪酬的战略性导向认识不足,忽略薪酬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关联,在实践中考虑眼前利益较多,关注企业长远发展较少,往往注重于模仿成功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却忽略了自身薪酬体系与公司战略规划的匹配,这样导致薪酬管理与企业战略规划脱节,成为一个孤立的体系,缺乏应有的生命力和活力。
3.薪酬体系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1)薪酬体系缺乏公平性。 国有企业的薪酬体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保持一种模式,现有的薪酬体系主要是以岗位为基础,没有与个人能力及业绩连在一起,没有根据本企业的岗位进行合理的定员、定编、定责,缺乏岗位价值评价,岗位工作界定比较模糊,同一岗位没有层级之分,各个岗位之间薪酬差异并不明显。同时,由于国有企业中晋升渠道单一,每一岗位的薪酬长期保持不变,关键岗位的员工未能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挫伤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平均主义大锅饭现象严重。
(2)薪酬制度缺乏竞争性,与市场脱节。传统的薪酬类别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各类津贴、补贴,奖金、福利项目等,企业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只考虑了企业自身情况,忽略了对薪酬进行市场调查,导致现行的薪酬制度缺乏市场竞争力,企业无法争取到市场优秀人才,也难以留住企业的核心人才,职工满意度和心理平衡受到挑战,职工队伍的稳定和生产效率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薪酬制度与绩效考核分离。好的薪酬分配体系必须和绩效评价体系相对应,而很大一部分国有企业并没有重视绩效考核的作用,没有标准的岗位职责描述和绩效目标值,更谈不上专业的绩效考核组织机构及成员,绩效考核基本流于形式,导致企业薪酬体系不够完整,薪酬目标无法实现。
(4)福利制度缺乏激励因素。国有企业福利项目大多是沿用传统的模式,部分企业福利模式一成不变,并没有对员工的需要进行分析或者极少考虑员工的实际需要和个别需求,在福利项目设计中员工的参与度不够,对员工的归属感建立也不利,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却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
(5)薪酬分配缺乏动态管理机制。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一旦建立,就很难变动和调整,即便员工的工作业绩表现突出,也不能通过薪酬很好地体现,发挥不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4.高管薪酬存在不合理现象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使得国有企业资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大大提高了企业运作的独立性,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可能尽职尽责地为企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但自己所得的部分却很少。企业的高管以董事长或总经理为代表,接受上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薪酬管理,薪酬总额受上级监管机构的制约,其他高管人员只能取董事长、总经理年薪的某一比例,从薪酬平衡的角度出发,无法很好地兼顾企业和行业的特点。例如部分企业高管的薪酬与某些部门经理的收入差异不大,再者就是无法充分体现经营效果的差异,这样会导致部分经营效益好、发展速度快的国有企业高管心理的不平衡,长此以往会削弱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和奋斗热情,也不利于企业管理团队的稳定,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效果。
5.政府干预现象比较普遍
因受政府的影响,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不能完全市场化,不能真正体现贡献多少、效益大小与薪酬多少的合理挂钩,国有企业盈利或者亏损对员工薪酬并没有太大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也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6.与企业文化脱节
有的企业给职工的奖金和福利都不少,但是职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依然很低,关键是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没有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在员工层面,缺少人文关怀,缺乏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深入人心。
7.制度执行不到位
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同等重要。完善的制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企业大张旗鼓花费很大气力建成制度,设计流程,等到实践时遇到困难便开始谨小慎微,畏手畏脚,监管力度不够,以至于制度无法执行甚至停滞。这种现象在许多国有企业屡见不鲜,让员工对企业制度的执行力产生怀疑,对制度本身失去敬畏,严重影响了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国有企业薪酬管理制度改革的思路
1.转变薪酬管理理念
在市场经济时代的今天,国有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竟争压力,进行薪酬制度改革已成为企业立足的必然需要,这就要求企业经营管理者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新理念的树立,其次企业的各层级管理者必须与下一级员工保持有效的沟通,将企业的薪酬管理理念进行层层宣导,促进广大职工对新时期新观念的接受与认可。
2.与企业战略目标吻合
薪酬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企业战略的一个子系统,必须和企业战略结合起来,因此国有企业在设计薪酬方案时要树立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的指导思想,明确在企业战略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企业的长短期利益,在借鉴先进管理理念的同时,一定不能忽略企业自身实际,例如企业所处的区域、行业、行业中的所属位置、企业定位、目标、经营理念、经营模式、经营状况等等,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把战略目标分解到薪酬体系中去,注意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3.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
(1)建立职位薪酬体系。企业是由不同的职能部门组成的,不同的职位,工作职责、工作量、劳动强度以及对员工要求的技能和水平等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职位的人员,他们之间也会有差别。所以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应考虑不同岗位职责、能力和绩效的差异,对企业现有的岗位、职责和定位进行重新核定与评价,明确每个岗位的相对重要性和价值,制定清晰的岗位说明书,为企业聘用和考核提供客观标准和依据。同时在岗位评价时,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发挥效力、所处的部门类别在薪酬设计上要有所区分,同一岗位也要分出不同层级。
(2)提高薪酬制度的市场竟争力。当今的世界是信息化的时代,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改革时,必须密切关注市场动向,了解同行业薪资水准和构成,判断自身企业所处的行业位置和竞争水平,从而确定企业的薪资标准。在特殊人才招纳中要能够适时放宽政策,参照市场水平衡量人才价值,设计高素质专业性人才特别薪酬,关键岗位的竞争性薪酬,对于关键人才还可以采用“员工持股”的方式进行激励。这样不仅可以吸收人才、留住人才,还可以树立人才强企、人才优先的观念,营造你追我赶、积极进取的良好工作氛围。
(3)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在薪酬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薪酬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薪酬制度改革必须要有绩效体系作为支撑。国有企业应依据自身特点制定科学化、规范化和定量化的绩效考核制度,健全考核组织,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范围,并把考核结果与薪酬直接挂钩,同时设立竞争和合理的淘汰机制,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局面。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竞争意识,责任感和压力感,充分发挥员工的潜在动力。
(4)提升福利的激励效果。员工对福利的实际需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日趋多样化,企业应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调查员工实际需求,尤其要关注员工的精神需求与性格偏好,重视非经济性项目的设计,在尊重员工福利愿望的基础上制定灵活多样的福利项目。可以借鉴西方弹性福利计划,根据员工的特点和具体要求,制定出一些福利项目组合,让员工自行选择;还可以开发新的福利项目,尤其是加大对骨干员工培训、学习的机会,发挥福利应有的激励作用。
(5)建立薪酬分配动态管理机制。一个科学有效的薪酬分配制度应包括科学的薪酬标准、合理的薪酬结构和规范的考核措施,并处于动态的过程之中。薪酬标准与企业的综合效益挂钩,薪酬结构随不同时期实际需要而动态调整,绩效考核措施内容也需要不断完善,以上三个环节相互联系动态发展,才能使员工薪酬真正随着岗位、技术的变化和岗位劳动效率、效益情况增减,从而适应薪酬分配的市场化要求。
4.鼓励国有企业中高管入股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现代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鼓励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是目前许多国有企业关注的又一焦点,也是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改制的大好契机。解决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提升问题,除了原有的年薪制、绩效奖,也可以设置特别奖项,还可以尝试在新一轮的改革中让国有企业中高管入股,建立企业与经营管理者利益共享机制,促使他们以股东的心态来思考企业的发展,真正建立起企业领导承担风险、享受利益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从而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5.增加政府的支持力度
新一轮的企业改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密切关注,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应该抓住大好机遇,增加监管机构的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外部运营环境,消除摒弃附着在国有企业之上的政治和社会功能,使其真正成为可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政府对国有企业的薪酬分配进行间接调控和监督,而不是直接干预和限制,国资委仅对国有企业的高管按照绩效考核管理办法进行薪酬兑现,至于员工薪酬给予企业自主权,这样企业才能根据市场竞争状况与市场薪资水平,自主决定自身薪酬结构与薪资标准。
6.与企业文化结合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助推剂,所以企业在进行薪酬制度改革时不能忽视企业文化的作用,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优厚的薪酬待遇对优秀人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而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使优秀人才充满激情和活力。所以应不断改进和完善企业薪酬文化,营造积极进取的价值理念,将企业文化的理念贯穿到企业日常工作中,了解员工的真实愿望与需求,既注重物质奖励,又考虑精神激励,充分激发各岗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让员工感受到企业带来的人文关怀,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7.加大制度执行力度
再完美的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都有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制度的强制执行和不断完善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执行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才能让制度本身发挥应有的作用。国有企业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应组建制度监督机构,成立监督小组,选定一名高管担任组长,由相关部门担负监督职能,务必要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制度建设,一手抓制度执行,让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发挥效力。
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改革将会迈入一个新的台阶。
2015年五部门共同起草国企改革顶层方案
昨日,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等5位副部级官员共同出席国新办吹风会。
据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介绍,《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部署,在国务院的直接领导下,由国资委、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社部等有关部门共同起草。
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在吹风会上透露,国务院成立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国资国企改革,该小组由若干个部门组成,财政部是小组成员单位。
他介绍,按照中央改革任务分工,财政部主要负责起草国企改革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方案。
张喜武透露,文件稿经多次修改完善后,先后提请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实施。
不过,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至今召开的15次会议的公开报道中,并未提及审议通过《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截至目前,公开报道披露的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的国企改革文件包括《中央管理企业主要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国有资产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等。
2015关于国企改革‘1+N’方案
“目前国企改革‘1+N’方案中‘1’已经落地,未来‘N’的出台以及各地改革方案细则的出台将会成为下一阶段国企改革行情的催化剂。”广发证券(13.30, -0.22, -1.63%)分析师陈果表示。
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份“厚重”的顶层设计方案划定未来五年国企改革的目标和举措,从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国资管理体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方面提出了国企改革目标和举措。
“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为地方国企改革指明了方向。但考虑到不同省市区的发展水平,不同类型的企业在改革侧重点以及改革进度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因此,地方国资国企应遵循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原则加速推进改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国企研究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自去年上海首先出台“国企国资改革二十条”纲领性文件后,目前已有包括北京、天津、四川、江苏、黑龙江、山东等超过25个省市出台地方国企改革相关文件。其中,上海、广东两地的国企改革进程相对较快。
今年6月11日,上海浦东国资委[微博]发布了国企改革“18条”,并指出改革的重点在于分类改革、国资流动平台的建立以及国资布局的优化。随着《指导意见》的出台,作为地方国资重镇的上海,如何继续推进上海市的改革进程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对此,上海市国资委[微博]人士表示,上海此前推行的改革与《指导意见》提出的改革方向和改革措施有相通之处,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将在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创新推进,重点国企集团的改革则是重中之重。
此外,作为经济大省和国资国企重镇之一的广东,继2014年11月发布了《关于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方案》后,今年1月分,广东省国资委再次出台《关于规范省属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改革,开展国资与民资对接,规范产权流转,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除上述两地外,其他地区的国资国企改革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2015年3月,北京市政府印发《201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方案》,对国资改革任务给予了详细部署;湖北省在今年8月份也正式出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见》,提出针对下属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在企业层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此外,江西省也提出在未来5年时间内,使其省属国有资本证券化率从47.1%提高至60%。
陈果表示,顶层设计方案出台已经基本解决了国企改革中的核心分歧,后续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将会更加顺利,这一次资本市场不需要等待太久。更多热门关注文章分享阅读:
2015最新的国企薪酬改革方案
昨日,国新办就《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吹风会。国资委、发改委、财政部、工信部、人社部等5个部委官员共同出席,为上述文件做解读。
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昨日介绍,中央部门管理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方案正在履行报批程序,将于近期完成批复。她还特别指出,薪酬改革方案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
人社部:
央企薪酬改革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
张义珍昨日指出,中央部门和地方省级管理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从2015年1月起实施。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有企业负责人的薪酬改革方案除西藏外已全部批复。
她表示,下一步将按照《指导意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制定深化国有企业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其中,改革国有企业工资总额决定机制,要结合国有企业的功能定位和分类,分类实施。
就薪酬分配她指出,要建立与企业负责人选任方式匹配的差异化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办法要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相挂钩,同时推动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形成合理的工资收入分配关系,调节不同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酬差距。
具体薪酬分配办法上,她介绍,对组织任命的企业负责人,其基本年薪根据企业负责人岗位职责和承担风险等因素确定;绩效年薪以基本年薪为基数,根据年度考核评价结果,结合绩效年薪调节系数确定;任期激励收入根据任期考核评价结果确定。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加强经营业绩考核,对未完成约定目标任务、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
她还指出,对由各级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企业负责人,重点是严格规范薪酬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形成机制,对不合理的偏高、过高收入进行调整。
吹风会后,在接受记者追问“国企薪酬改革会否引发新一轮降薪潮”时,张义珍回答称,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针对相关问题已有一个全面方案。她说:“对于过高偏高收入要调整,这对于整个工资结构和收入水平是一个规范,有关问题还会进一步研究。”
国资委:
加大对长期亏损国企的处置力度
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昨日就国企改革指出,对“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
就国有资本布局,他表示,当前尤其要在做好增量、盘活存量、主动减量“三量调整”上做文章。其中,“做好增量”即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优先支持、加快培育,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要求的不再新投、增投国有资本;“盘活存量”,就是要重组整合一批国有企业,使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
另外要清理退出一批国有企业“主动减量”,对“僵尸”企业、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要加大处置力度,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
发改委:
混合所有制要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昨日就混合所有制改革解读称,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坚持宜改则改、稳妥推进,特别是要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连维良表示,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区分不同类型,包括“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商业类和公益类以及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等不同层级。对适宜混合的坚持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商业类中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原则上都实行股份制改革,充分运用整体上市等方式。
对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区别,他指出,集团公司层面除国家有明确规定的特定领域坚持国有控股外,其他领域逐步调整国有控股比例。子公司层面,国有企业集团公司二级以下公司,以研发创新、生产服务等实体企业为重点,引入非国有资本、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
财政部:
组建中央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财政部部长助理许宏才昨日透露,要由国务院授权,在中央层面组建中央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指导意见》明确要“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许宏才表示,依据规定,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国资委授权模式,一种是国务院授权模式,其中在中央层面组建中央级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由国务院授权。
据他透露,2015年,国资委、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在中央管理的110多家企业中积极推进包括直接授权试点在内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工作。
他指出,这种方式有利于进一步理清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和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之间的权责关系。今后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指令主要通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个平台,按照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以“市场化”的方式层层传导,规避政府对市场的直接干预,真正实现政企分开。
2015关于国企改革方案落地
《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近日发布,市场期盼已久的指导和推进国企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终于落地。
国有企业是A股上市公司的中坚力量,市值占沪深两市总市值的半壁江山之上。9月13日晚,中国中铁和中铁二局加入停牌行列,宣布因筹划重大资产整合事项停牌。目前A股有逾40家央企上市公司处于停牌状态,大多数停牌原因为正在筹划重大事项。其中,中远、中海集团旗下的中国远洋、中远航运、中海发展、中海集运、中海科技5家上市公司8月10日起停牌。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出炉,本轮深化国企改革有四大看点值得资本市场期待。
看点一:推动国企整合重组,重点是在央企层面。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振鑫称,近期央企强强联合的思路主要是针对龙头企业进行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品牌”,避免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产生恶性竞争、自相残杀。未来央企整合方向在推动附加值较高、对出口带动作用较大、业务存在竞争性强的央企进行合并同类项,中船工业+中船重工、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鞍钢+宝钢+武钢等整合预期较强。
看点二:混合所有制改革仍是重点。除过去一直提到的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外,广发证券分析师陈果认为,此次混合所有制部分的最大看点在于对国有资本入股非国有企业的鼓励:“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
作为典型的“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巨石已被列入首批国企改革试点企业名单,公司总裁张毓强介绍,通过合作,央企的实力加上民企的活力可以提高市场竞争力。
看点三: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指导意见》提出,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专家指出,这类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主要是做股权或资本管理,通过股权的进退、资本的流动,来实现资本价值的保值增值。
近期上海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上海国际集团就完成了国资运营“第一单”——锦江航运与上港集团的战略重组,上港集团也已将自己3.2%的股份无偿划转给国际集团。为履行平台功能,上海国际集团在2015年上半年完成了集团层面的整合重组,涉及14家公司和超300亿元存量资产。
看点四:地方国有资本运营管理试点值得期待。陈果表示,在顶层设计方案出台的过程中,已经基本解决了国企改革中的分歧,后续国企改革方案出台将会更加顺利,资本市场不需要等待太久。在国资改革总体方案出台之后,各地改革也会加速推进。
上半年一些地方国资改革已加快推进,广东、上海、深圳等地改革领跑全国。广东省面临国资体系资产证券化率低,提高资产证券化率的诉求比较强烈;上海作为地方国资重镇,已先试先行。
9月11日,上海上市公司申达股份因筹划重大事项停牌;同日仪电电子公告称,公司重组获上海国资委批复,重组后仪电电子成为上海仪电智慧城市核心战略实现的重要发展平台。
国企改革顶层方案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众所周知,国企在我国实体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意见》的下发将会对我国的经济转型、企业改革、资本市场价值重估等方面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今日,《每日经济新闻(微博)》将从权威专家的解读、股市的投资机会、央企改革的参考样本以及各方人士的声音这四个方面,为您详细解读《意见》在方方面面带来的影响。
国企改革顶层方案正式落地。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划定了未来五年国企改革的路线图。
按照《意见》,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此次《意见》明确提出,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性和公益性两类。《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截至201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已达到15.5万户,这意味着15.5万户国企面临着类别划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李曙光表示:《意见》体现了两套话语下的精细化改革。一是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保值增值,落实到改革措施上,就是要通过管资本的方式,使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等重点行业国有资本更集中。二是市场化,即主要强调混合所有制、员工持股和国企效率的提升。前者更强调党的领导,后者侧重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国企分两类厘清角色
30多年来,国企改革不断推进,国企规模和质量都已今非昔比。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国有企业净利润仅3202.3亿元,而2014年,国有企业利润总额为24765.4亿元,其中,中央企业17280.2亿元,地方国有企业7485.2亿元。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独立核算的国有法人企业15.5万户。其中,中央企业及其下属企业5.2万户,地方国有企业10.4万户。中央企业中,中央部门企业9988户;国资委监管企业3.8万户;财政部监管企业3614户。到2013年年末,全国国企职工人数3698.4万人。
但此前国企并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许多国企“盈利与服务”兼顾。而此次意见明确提出,将国企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两类。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都将国企分类视为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有专家称,这些年,国企一直面临“盈利性使命”与“公共政策性使命”的诉求冲突。一方面,要通过盈利性来保证自己不断发展壮大,另一方面,又要服务公共目标,常要干些不盈利的事。这样的角色不清导致行为偏差。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李曙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主要是因为现在5.2万家央企及其下属企业,除国资委管理的一部分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由财政部等部委管理,谁出资谁分类能够界定不同部委在国企分类上的权限。
但是《意见》暂未具体明确划分方式。此前一位央企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国企多为混业经营,要明确划分类型还比较困难。例如,中粮集团,既担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这可能算公益,但是中粮也经营着地产等商业性业务。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早在上世纪90年代,国企就开始探索建立股份制等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之后,国资委开始推进在国有独资公司中建立董事会制度。
一位国企负责人也曾向记者介绍,虽然多数国企都设置了董事会,但对于目前一些没有完成公司制、股份制改制的国企来说,设置董事会与相关法规不符。他说,一般来说,董事会是股份制公司的产物,由股东大会选举,但现在却多是政府任命。《意见》也认为,“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存在“‘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出现上述情况主要因为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政府一股独大,有时还遵循计划经济的做法,有的党委书记作为第一把手不由自主地扮演着独断独行的角色。
对于国企负责人的选聘,《指导意见》提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
国资监管模式重大变革
在监管层面,《意见》突出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监管机构职能转变、改革授权经营体制、推动国资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和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意见》将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这意味着,此前由国资委管理国有企业的两级模式转变为国资委、投资运营公司和国有企业的三级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监管机构将对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投资运营公司则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李锦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国有资本经营公司的主要功能是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有效组合配置国有资本,充当赛场上的“教练员”,而国资委则作为对国有资本的统一监管者充当国家队的“裁判员”,国有实体企业是“运动员”。
除了开展类似“淡马锡”模式以政府直接授权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外,对于优化国有资本优化配置,《意见》要求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
混改稳妥推进不设时间表
从此前陆续公布的地方国企改革方案来看,多地都设定了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比例目标。本次《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李曙光表示,混改涉及国有资本进退的问题,内容比较复杂,牵涉到哪些企业可以混改、参与主体、混改主导权等问题。与之前的提法相比,此次《意见》更稳妥一些。
据记者了解,所谓员工持股并非全员持股,而是“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