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论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张瑞敏曾说过:“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劳动改造人。通过这次社区服务劳动,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我想应该是我们在劳动中明白了许多平时不懂的道理。慢慢的长大了,改变自己。劳动中,我知道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

  处于这个时代的我们,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对待一些人际关系和自我评估的方面都有所欠缺。而集体公益劳动,使我体会到了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温暖和自己的不足。也让我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光荣感。这些都促进了我努力改正自身错误,正确认识自己。而现在,由于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的影响,在一些人的头脑中装满了金钱的利益,干什么事都讲钱,干活不讲报酬认为是傻瓜,甚至有的“公益劳动”也变相要钱。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意识地组织了我们去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对于抵制一切向钱看的思想腐蚀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让我们亲身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劳动穿早世界的真理,抵制了我们轻视劳动和不劳而获的思想的侵蚀,避免了我们形成好逸恶劳的坏习惯。公益劳动也同样加强了我们的劳动观念,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公益劳动同样培养了我们的竞争意识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平时,在家的时候爸爸妈妈都把我们当宝一样的伺候,这次我们算是亲身实践了,而且我们都努力的去做了。我们做了将近半天的活,包括拖地、扫地、擦窗等。最后当事情全部完成的时候,我们松了一口气,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刚开始劳动是有点累,但很高兴,有种成就感。就像一群人坐在一起吃着你做的菜,心里会很幸福高兴。

  我感触深的是万事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只有自己不断克服困难才会成功,做事要认真踏实。假如我不去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就发现不了自己的不足。工作也一样“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只有自己体验了才会知道。自己付出了多少,就得到多少回报。只有认真做了,才能有所得。认真学习了,会有好成绩;认真工作了,会有成果。通过自己的努力付出,不管结果如何,那个过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这次劳动并不是很难,想想父母每天都要工作,辛苦挣钱供我们读书,而我们只要坐在教室里学习,没有负担,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学习。

  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生活,想到父母小时候连吃都吃不饱,更别说读书,比起父母来,我们幸福多了。或许赚钱这么辛苦,甚至比这样更辛苦。一想到父母,我真的觉得好愧疚。因此,我在心底暗暗的下决心,以后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让父母以我为骄傲。

  从这次劳动中,我还明白了我们应该尊重和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样的一次劳动对我的身心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想不管以后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得认真负责,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对待,这样所得到的和所收获的经验和价值是值得学习和珍藏一辈子的。

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论文

劳动教育专题心得体会

  我自从教以来,已有二十余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深刻意识到,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成功的家庭,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肯定有一个不成功的家庭或不理性的父母!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许多的闪光点,而作为长辈的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现并帮忙他们发扬这些闪光点。将这位老教师总结的最精辟最实用的教育方法,送给身边有孩子的每一个人吧!

  1、上帝是公平的。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对孩子小时付出的越多、教育的越理性、越科学,孩子大的时候你付出的就会越少,你将越省心,越有成就感。

  2、“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一条真理。

  对孩子的教育要有科学的计划、正确的指导、理性的措施,父母要做好表率。

  孩子的生活习惯、处事方式、思维方式、世界观、价值观都将带有你们的影子,由于孩子小时候学习的重要方式是无意识或有意识的模仿。

  3、父母要多花一些时光在孩子身上。

  不要为了自我的事业而忽视对孩子的教育,否则孩子长大后很可能会毁掉你的事业。

  不要为了自我的休息娱乐而忽视与孩子的交流,否则孩子长大后你将无快乐可言,你将拥有更多的愁苦、恼怒和无奈。

  4、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是非观。

  孩子年幼无知,动手打父母或者长辈时,我们千万不要高兴,更不能够认为孩子长本事了。这时要严肃地告诉孩子这是不对的,要尊敬父母和长辈。

  否则,孩子会认为打人是赢得家长高兴的方式,是自我获得价值感的途径,这样是非观念就混乱了,长大后他就很可能动手打你了。诸如此类。我们都应引起高度重视。

  5、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打孩子。

  “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过时,更不能够无缘无故地把自我的不愉快倾泻到孩子身上。否则你的暴力倾向会在孩子身上“发扬光大”。

  6、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越小,你的话越有可信度,他们会不自觉地记住你说的话。

  如果你总是打击自我的孩子,甚至随意伤害孩子的人格和尊严,孩子将失去自信和活力,失去应对挫折的勇气和成功的机会,甚至产生心理障碍。

  7、千万不要一味地迁就孩子,溺爱孩子。

  不要认为孩子小时候我对他好,他长大后就会对我好,这是极大的错误。

  因为你过分溺爱孩子,孩子会构成这样的观念: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将缺乏感恩之心。长大后,你一旦不能够满足他的要求,你的痛苦就开始了。

  8、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坐得住的习惯。

  不要带着孩子不停地乱蹿,否则孩子上学后将面临困难。因为学习首先要坐得住。

  9、抓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时段。

  第一,三岁以前,这是孩子语言、思维、行为方式、是非观念构成的关键期。

  第二、小学一、二年级,这是学习品质、学习习惯和自我意识养成的关键期。

  第三,青春期。这个时段,孩子的变化十分巨大,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在这一时段变得让你无措手足。

  10、年轻夫妻不要动不动吵架。

  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更不能够打架。否则,家庭这个安全的港湾将使孩子产生不安全感,而这会使孩子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必然要到外面寻找安全感,很容易出现加入不良小团体、早恋等问题。

  11、永远不要把孩子当孩子。

  善于和孩子平等交流,善于倾听孩子的意见和观点,尊重孩子的看法,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想法。这样孩子才能够与你消除隔阂,遇到困难才会愿意与你协商,亲子关系才会和谐。

  12、永远不要把孩子看得一无是处。

  发掘孩子身上的优点,任何孩子都有自我的闪光点。这个闪光点也许就是他将来成功的钥匙。否则,你有可能抹杀孩子的潜能,甚至成为葬送孩子一切的罪魁祸首。但也永远不要把孩子看得一无错处,理性地看自我的孩子,对父母而言最重要。

  13、永远不要把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孩子优劣的唯一标准。

  孩子的做人品质、应对挫折的潜力、良好的人际交往水平,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能够全面评价孩子的家长就是教育理念先进的家长。

劳动的教育心得体会

  当踏入大学校门时,心中充满好奇,好像个孩子来到这五彩的世界一样。对于公益劳动这门从没接触过的课程来说,其实心中不免怀着同样的好奇。

  从课程题目上来看:“公益”,也许你看它时觉得很远,其实它离我们很近。公益广告遍布街头大街小巷,偶尔你也会看到一些公益志愿者在做着各样的事,在汶川大地震时我们都深切体会到公益的力量,并为此感动,而我们其实也在做着公益的事,比如劝募,捐款。“劳动”,那就更熟悉不过了,从小就明白劳动最光荣,会在家长的教导下反反复复背诵那首耳熟能详的《悯农》,即使到初中没有劳动课之后,我同样每天劳动着。如此一来,我仔细一想,觉得公益劳动这门课程是最贴近我们生活,最有延续性的课程。它延续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延伸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并且将在以后依然延续。

  我就怀着小小的好奇心去上这门既陌生又亲切的课,渐渐去体会公益劳动其实际带给我们的教育意义。

  第一次,我被分配去打扫休息室,一走进去,觉得会议室挺干净的,不用我们干太多事,觉得应该挺轻松的。我撩起袖管就开始卖力干起来,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擦得干干净净,连柜子顶我也搬个椅子站在上面把它擦干净了。原以为老师会来大加赞赏一番,不想老师一来就是一个残酷的打击,重做。我不知道是怎样重新拿起拖把的,但我开始做了就依然要做好。终于,老师发现了问题,虽然我很卖力,其实人在走动,拖过的地方便又脏了。小事情里也有大学问。怪不得,有句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重新干下来,人已满头大汗,老师关切地问一句:“很累吧?”我看了看这敞亮的休息室,觉得挺温暖的,也许这就是“劳动最快乐”的内涵所在吧,我笑了笑:“不累,不累。”

  一开始,其实我并不太明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参加到公益活动中去。一次公益劳动课上出现“溪水”这个公益性组织时,对于这个问题我开始明晰起来。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人们通过各种方式都可以参与到公益中来。关键一点就是有一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来源于内心,来源于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爱本身。只要我们有心,那么我们同样能做出努力,为公益事业作出贡献。当然高中时我就参加过志愿者活动,同时还是市红十字会会员,但这都是大团体,大组织,让我深深震撼的是,只要我们有志向,有爱心,我们同样能组成一个民间团体去干出自己想做的公益事业。

  8周就这么一步步走过,每一步踏出的都是挂着汗水的甜蜜,挂着快乐的艰辛,我在这一次次公益劳动中也慢慢体味着这门课本身具有的意义。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

  一、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多年来,劳动教育被边缘化,被排斥,从家庭到学校,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成长没关系,因为考试没有它,升学不需要它。久而久之,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除非上级行政部门或有关单位来检查此项工作,学校搞点临时花样点缀一下,它的教育内容与实际功能已悄然消失。于是,一批又一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儿们成长起来了。于是,一批又一批到了而立之年的“80后”还在家务活中啃老。大家都知道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发展。也就是说,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没有劳动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以劳育人,以劳促体,以劳促智,以劳促素”。所以,让劳动教育回归,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与素养,形成劳动习惯,并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是素质教育的重点。

  二、实践性是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

  劳动教育的第一特性就是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法体现劳动教育的效果,所有劳动教育光说不做等于白说,光说不练等于没练。正因如此,教师和家长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劳动项目,在实践中通过动脑、动手、动力、出汗、出智慧,最后,才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合作之中体验到相互合作所带来的快乐,更能在实践中体验到成功,体验到劳动的真正价值。实践是劳动教育的最好途径。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在劳动实践中得到锻炼,得到成长。当然,对劳动教育内涵的理解要宽泛。

  三、教给孩子劳动方法让孩子会劳动

  现在的孩子,由于长时间不劳动,没有劳动的意识、方法、技巧,所以教给孩子必要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方法势在必行。劳动课和其他学科一样,要培养孩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最后形成劳动技能,提高素质。这里,劳动方法的学习掌握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和家长要耐心帮助孩子掌握每一项劳动的方法,使孩子会劳动、巧劳动、动脑劳动、认真劳动、创新劳动。凡是劳动就要出力,凡是出力就会劳累,这是当下孩子最忍受不了的。怎样让孩子走出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再劳动的瓶颈,是每一个教师和家长应思考的问题。要把劳动教育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孩子在劳动教育中茁壮成长起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教育任务。

  四、让劳动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品质

  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传承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勤劳、节俭、辛勤已成为一代又一代的习惯。如何让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永放光辉,是我们每一个位教育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努力研究的课题。让劳动教育回归学校教育之中。

我对劳动教育的看法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劳动。

  雨果曾言:“未来将属于两种人:思想的人和劳动的人,实际上,这两种人是一种人,因为思想也是劳动。”换言之,劳动者始终主宰着时代。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各个时代、地点,沉默而高贵。

  阳光沿着既定的轨道滑动,那是先民们铭记于文字中的劳作日常。天有四时,他们有条不紊地挥舞着双臂,修犁、耕种、采桑、织布、收割、酿酒……从身边起伏而过,如松涛一般现出季节痕迹的自然之声,仿佛一种应和:春天的莺啼,夏日的蝉鸣,秋季蟋蟀振翅,入冬,雪沉沉压住声响,只有灶头的柴火不时发出噼里啪啦的低唱,弥漫出一丝丝甜香,劳动,让生命的脉络由此相续。

  镜头一转,稳定而较为迟缓的农耕时代中跃入了工业革命的火种劳动以一种新的形式在延续。电光穿透蒸汽的薄雾,世界像堆积木似地层层涂上更加鲜亮的色彩,路更平坦,车如游蚁,留声机里有婉转清晰的声线。文学家和哲学家们在灯光下抚摸过他们被打印成铅字的作品,那些小小的黑体字将要插上翅膀飞往世界各地,再无阻碍,在各种国籍和肤色的人心里点燃起另一种光亮。新的劳动,带来工业时代的喜悦欢欣以及觉醒,像碟片里音乐家的琴键,不断呼出新的渴盼,工业时代,又促进新的劳动发展。

  时光继续向前轮转,如今大多数人都是电子科技的拥趸,“劳动”可以断档隐匿了吗?并不,科技时代更需要劳动,唯有思考,唯有亲自实践,才能在信息爆炸时代获得属于自己的真知。我们习惯了简化而便利的一切,只需手指轻轻一划,很多问题似乎就已迎刃而解。但这不是生活全部的奥义,当然不是——冰冷的器械不能代替经验、情感以及沟通。“为学虽有聪明之资,必须做迟钝工夫,始得。”求学问如是,其他事业何尝不是如此?科技的进步只是为大家提供了利器,而人的思考和直接经验怎能被代替?要想真正了解并精通,除非自己动手,否则终究是纸上谈兵,隔靴搔痒。打开网络,搜索时争先恐后冒出的种种“教程”,真可谓是“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如何去做,此过程中几有分符合自身情形,如何因地制宜,适时调整,都是极其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去不断地思考、尝试。

  你仍然甘心做一个“电子奴隶”吗?相信我,只要尝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快乐,可得的、重复滥用的事物所蛊惑。无论身处何处,你的思想将伸向宇宙般广大、星河般灿烂的境地,你感到无限的幸福,因为你在思考和劳动中实现了真正的独一无二的自我。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从田间地头到宇宙天空,从注目方寸到思接千里,不同时代的劳动,让我们得以不断挣脱牢笼,我们也可以成为新时代的新劳动者,打破新时代出现的新牢笼!

对劳动教育的心得体会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简《意见》),劳动教育也成为教育领域颇受关注的热词。

  根据《意见》,未来将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大中小学都将设立这一必修课程,家庭、学校、社会都将在劳动教育中发挥作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将开设相关专业,而劳动素养也将成为评优评先、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教育部提出,他们将把劳动教育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内的重点工作来抓。未来,这一《意见》将进一步细化。

  前苏联著名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曾经说过:“我知道什么是劳动: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也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他写过一篇文章《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原文如下:

  一、中国教育史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的有教无类,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人定胜天,屈原的批判君恶,司马迁的颂扬反抗,王充、范缜、柳宗元、张载、王夫之的古代唯物论,关汉卿、施耐庵、吴承恩、曹雪芹的民主文学,孙中山的民主革命,诸人情况不同,许多人并无教育专著,然而上举那些,不能不影响对人民的教育,谈中国教育史,应当提到他们。但是就教育史的主要侧面说来,几千年来的教育,确是剥削阶级手中的工具,而社会主义教育乃是工人阶级手中的工具。

  二、儿童时期需要发展身体,这种发展要是健全的。儿童时期需要发展共产主义的情操、风格和集体英雄主义的气概,就是我们时代的德育。这二者同智育是连结一道的。二者都同从事劳动有关,所以教育与劳动结合的原则是不可移易的。总结以上所说,我们所主张的全面发展,是要使学生得到比较完全的和比较广博的知识,发展健全的身体,发展共产主义的道德。

  在建国初期,对于劳动教育也曾有过深刻的讨论:

  当时政府尝试实行了“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以求在低投入的条件下提高人民的整体文化和技术水平。同时,在建国初期的劳动教育问题上,政府与学界也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当时他们敏锐地意识到——教育不应该作为一种社会的上升通道,因为“教育作为社会上升通道,对应着社会中职业的贵贱差别,而职业贵贱等级的基础是‘劳心’和‘劳力’的分离,是对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的轻视,说到底是对工人和农民,尤其是对农民的轻视”。

  令人惋惜的是,这一尝试并没有得到坚持,但是回顾这段教育历史,依旧能够帮我们在今天重新关于劳动教育的讨论,帮助我们去真正思考以及解决今天的问题。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密切的今天,却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农村的孩子不会做农活,城市的孩子不认识农作物,男孩子不懂电线线路,女孩子不会拿针线……为什么会出现学校教育与劳动教育“相脱离”的现象呢

  一、劳动教育的地位不高。古人云“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平民子弟想通过读书寻找发展出路,与书本比起来,劳动成了一种“庸俗”的活动。自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念以来,劳动教育的地位一直不高。

  二、应试教育高温不减。迫于升学压力,学生的时间被学科课程挤占,实践活动课程形式化、课堂化,学校缺少相应的劳动阵地,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动手实践机会,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下降,眼睛近视度数却在上升。

  三、家庭教育观念不正。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让其干家务活,或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会造成孩子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

  当然原因还有很多,以上只是简单陈述几点。我们不能只看到问题,还要看到此问题背后所做出的努力。

  党的教育方针里明确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劳动教育作为教育目标的重要内容不容忽视。教育不仅是要培养有知识的新人,也要培养具有一定劳动素养和劳动能力的现代化新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劳动教育在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下,许多学生却已然远离了劳动教育。在家长眼中,孩子忙于学习,根本无暇顾及劳动;再者,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安逸生活,他们的劳动机会在无形中被“剥夺”。劳动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了活生生的摆设。

  教育的目的不是要培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知识分子,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该重视劳动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家长,要将劳动的权利还给孩子,从小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家长要做劳动教育的有心人,从细微之处入手培养孩子的劳动素养和动手能力。

  加强学生劳动教育要从思想上重视,从行动上落实,而不能只是走过场,让劳动教育成为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必修课,让孩子在劳动中体会作为一个劳动者所具有的精神上的幸福!

劳动教育征文

  劳动教育曾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一项传统项目,勤劳也是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然而,由于教育观念的偏差,劳动教育正一再缺位与异化,致使教育的多元性与可塑性经历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再次重视劳动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劳动,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不是毛毛雨,幸福不是免费午餐,幸福不会从天而降。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源于劳动与创造。”倘若没有任何人劳动,每个人都在等待那结果可想而知——灭亡。金米村曾是极度贫困村,这些年在扶贫政策与村民们自身的努力劳动下,金米村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民的生活日益转好。这就是劳动改变生活的生动例子。亟须贯彻劳动教育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劳动力,他们需要有劳动意识,要想劳动技能,要热爱劳动,倘若人人都一副鄙夷劳动的姿态,游手好闲、好逸恶劳,那么轻则生活无以为继,重则社会将停滞不前。这个问题不可小觑。

  劳动,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劳动,不仅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还能使科学技术进步,推进人类文明进程。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正是一位勤勉的劳动者。他一生勤勤恳恳,不断地研究着杂交水稻等科研项目。其中,研究成果杂交水稻就使每亩水田的产量大幅提高,使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人民能吃饱饭了,不再饥肠辘辘,从而能有更多人能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创造性的劳动。同时,杂交水稻也为其他的基因研究项目拓宽了思路,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可见劳动的重要性。袁隆平院士还寄语万千学生过:“要热爱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恰是在提醒我们,要让学生们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即重视劳动教育。

  劳动,是最好的教育。高尔基曾说过:“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集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不错,劳动不仅强健了体魄,更能磨练意志。热爱劳动则是一种坚韧精神的表达,一种集体意识的体现。这正是劳动最大的意义所在,也是劳动教育的目的。

  中国的教育应该抛开成绩的束缚,中国的青年也不应是只会读书的机器,而应成会劳动、爱劳动、有思想、能担当的人。一切从我们重视劳动教育开始。

劳动教育意义心得体会

  大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其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锻炼自理能力和协作能力,使其养成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珍惜集体荣誉与他人劳动的美德和良好行为习惯,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推动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美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院本期设置大学生劳动课,后勤总公司将这一任务交予了我们(物业分公司),分公司领导把学生劳动课作为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精神和服务育人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院实情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为确保劳动任务的落实,我们把任务逐项分解,层层落实,建立责任制,划分责任区,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建立了物管组责任人--组内职工--劳动委员、班长--班内成员责任制,实行目标责任管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做到责任任务到人,每个人都在劳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根据劳动课的要求和同学们的具体情况,把劳动课的同学分成校园环卫组、教学楼管理组、绿化组、公寓管理组、临时突击组,形成了全天候校园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管理不放松的格局。

  在劳动中我们以对待事业要中心,服务学院要全心,实践操作要精心为工作指南,要求每位同学在岗期间做到全心全意,认真细致,不错过任何一个锻炼机会,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在劳动过程中注意自身的文明礼仪、文明用语、文明行为,确保劳动课顺利有序进行,保证圆满完成劳动任务。

  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创造了美。事实证明,学生在劳动课中拓展了知识、技能,发展了智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品德水平,感受到劳动价值和创造之美。此外,还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学校教学、劳动处于乐融融的气氛之中。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对于我们这些在校的大学生们,独立的培养和社会的洗礼是多么的重要。在这个更新速度超快的今天,如何适应社会也是我们即将面临的问题。对于现在的我们,越早接触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就意味着我们越能适应它。我们应该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辜负党组织对我们的要求。

关于劳动与教育

  中队:六(1)

  提案人:赵梦颖

  附议人:六(1)中队同学

  提案主题:

  现在的孩子缺乏劳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实际经验,无法将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对劳动所得的成果毫不在惜。所以劳动教育对青少年有着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提案内容:

  现在社会普遍认为学业有成才会有出路,渐渐淡忘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在孩子的心目中劳动就是像农民伯伯在烈日下耕种这样吃力不讨好。这都受父母老一辈思想影响左右,使孩子们肤浅的认为学生时代要以学习为生活。为了让孩子成龙成凤,有的家长竟剥夺了孩子的自由。还有的家长看见孩子在干家务竟训斥孩子。劳动其实是培养一个人的动手能力,能锻炼出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有益身心健康。

  你听过《纸上谈兵》的典故吗?春秋战国时赵国将领赵括谈起用兵之道滔滔不绝,头头是道。但是在“长平之战”中却损兵折将反赔性命。其原因在于他缺乏操作军队打仗的经验,不知变通。现在的孩子对于书本的知识掌握在手,却无法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无法用学过的书面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试问,就是像英国、法国这样土地人口都不足中国的十分之一的国家,都曾有人获诺贝尔奖,而中国呢?其原因是什么?我个人认为,关键在教育,他们的教育是让孩子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的成长。

  世界文人雅士都对“劳动”的评价极高。我国的革命家李大钊同志说: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法国的法郎士说过,人类的劳动是唯一真正的财富;江泽民同志在一九九四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辛勤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学生适当参加一些物质生产劳动,应当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不是可有可无,这一点务必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

  因为孩子们没有劳动,所以认识不到劳动的辛苦(当然劳动也能给人带来快乐),对劳动成果也不懂得珍惜。所以劳动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很重要,我殷切希望社会重视青少年劳动教育。

  建议措施:

  对于以上情况,我提出如下建议:

  1、 学校教育:希望教育局人员重视劳动教育,多多提倡学校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举行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劳动比赛,丰富孩子们的生活。

  2、宣传教育:宣传部的叔叔阿姨们,请你们加强宣传。可以宣传家长们带孩子到农村走一趟,玩上几天。父母们带孩子去田里插秧,去河边洗衣••••••深切感受劳动的快乐。

  3、以身作则:如果您也身为父母,请先从自己做起。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相信这项措施很快就能有效实施。

劳动教育的意义

  1.劳动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当今演艺圈的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娱乐选秀节目批量造星、“流量小生”一夜暴富、网络红人靠打赏日进斗金,这些社会不良风气和乱象,如同雾霾一般无孔不入,侵蚀学生的心灵,扭曲其价值观念,助长好逸恶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思想。我们应当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尊重每一位劳动者,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让他们相信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创造性劳动才能破解;让他们自觉将日常生活与理想追求紧密结合,在劳动创造中实现远大理想和个人目标,树立依靠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劳动获取财富、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思想观念。

  2.劳动教育与德育密不可分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和劳动成果,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不良习气的影响,在劳动中磨砺意志品质,这本身就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3.劳动教育能促进智育

  陶铸曾说过:“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锻炼得以内化和升华;劳动还能直接为某些知识的学习、观念和情感的体悟提供真实情境。让学生把《锄禾》背得滚瓜乱熟,他们对诗歌思想内涵的认识,可能不如到田间地头干一小时农活来得深刻。

  4.劳动与体育相辅相成

  体育就是在劳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劳动不能代替体育锻炼,但是劳动可以促进人体消化吸收,使人体魄强健,为体育打好基础。有些农村学校或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学生体育成绩和体质监测指标通常好于中心城区学校,和这些学生劳动锻炼较多有一定关系。

  5.劳动涵养美育

  劳动创造了世界,也创造了美。劳动美是人们在生产劳动中形成和表现出的美,是社会美的最基本的内容,它使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活动以及才能、智慧、品格、意志、情感等本质力量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在生产劳动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在劳动中创造自己并理解劳动的美。”劳动教育可以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在“哈韩”“哈日”“娘炮”等各种所谓时尚风潮中坚持自己独立的认识和选择。

  劳育虽然在五育中“排行老五”,却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在当前更是亟待补齐的短板。那么这块短板怎么补?今天从劳动教育观念的“进化”来讨论。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我对劳动的认识3000字免费

疫情宅家个人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