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回忆我的母亲》作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回念我的母亲作文

  肃杀的严冬,在无声息的凛啸的严风中,渐渐扫打在我的脸上。脸上的风痕,也不知是从开始罢,竟逐然而然,在我黝黑的脸上,刮起了劲罢。刮也就刮罢,但这风竟似乎愈发嚣张起来。因我投入学海有些时日罢,它竟也聚成了集团一般的痕迹。而我向来是不会刻意去在意这些小细节的,而母亲却不然,她却向来最会去刻意关注这些琐事。

  我一出生便是生在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的事业从百万企业晋升为千万身家,及时在十几年后的今天,父亲所承家业仍蒸蒸日上。而在这样的家庭中,人们并不势利,无论是我的母亲还是那风沙一般令人恐惧的威严父亲。反而,而令人无法想象的是,他们依旧循着旧封建社会的套路,教育我和妹妹仍用那所谓的“南穷女富:一套法子。用也就用罢,可母亲的旧教育思想却以入之骨髓,如今,却也令我不太愿罢回忆起童年。的确,我的过去是被母亲拉扯带大的,用旧思想教育带大的。

  还记得我不太大那会,约莫算来,四五岁左右,母亲那会便注意到了我的聪颖,便以此顺理成章地让我看起了文学,而此时的妹妹却如易折柳一般,被他们捧在心窝,就如家畜一般,不使其去冒险。而我,却只能被反锁在房中,捧着几本简化版的白话文的四大名著的彩绘本,似也非懂地在那张床上,翻阅着无尽似的书页,的确,这对于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来说,也看似太难太难了。可当时我却依然照着母亲的示意,读了下去。母亲时不时便会冲进屋中,检阅我阅读的情况,这,的的确确很苦。大家看似无趣而又幼稚的这小小的彩绘本,却是我童年中的最黑暗的时期,也由于这个缘由,以致于我现在还记着,母亲那时候,手中执着一把锈了的铁衣架,把我打到房中去,呵斥了一声:“给我读书去!你已经在幼儿园中闯了祸,不肖子!还不读书!你还不读书!——”我抽泣着,脚退到了床边,哽咽着读着顺手从床边抄来的红楼梦那其中的这么一段,是母亲用衣架迫着我诵出来的,因此,我至今记忆犹新:“贾宝玉把玉扯了下来,说道:‘这是什么破玉!既然妹妹都没有,那我要它做甚?”

  当然,也是由于母亲前期的逼迫,导致于我如今对各类书籍无不钟爱,在学习上更是十分精进。母亲,我在前文提过,她是个保守派的封建式主,所以她也从不给我去参加任何补习班。

  缘分,一如参禅不说话,母亲对我的爱恨如写意,山水画一般。也许吧,我的童年,是我人生的伏笔,这其中的恩恩怨怨,便许多为母亲所赐。我会恨她?这个答案。心中有爱的人,不言自喻。

  爱恨如写意,山水画;红尘千百道,独母爱。为了母亲,我写下这篇文章,短短的一千文字,洒满了纸上的天下。在这个冬季,尽管任寒风吹啸,因为母亲,却也不那般寒冷了罢。

仿写《回忆我的母亲》作文

高中优秀作文回忆母亲

  妈妈并不平凡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着这首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更让我感受到妈妈的不平凡。

  妈妈如水滴,滋润我幼小的心田,给予我甘甜的乳汁;妈妈如大树,遮蔽我头顶的乌云,带给我夏日的阴凉;妈妈如风儿,吹走我内心的烦恼,飘给我和煦的春风;妈妈如小鸟,教会我勇敢的飞行,保护我健康成长……点点滴滴,无不浸透着妈妈对我的关爱,无不感受到妈妈的任劳任怨,无不看出妈妈的不平凡。

  依稀记得童年的那个星期六早晨,我忽然想起下周一有体育课,要带好球鞋,一贯喜欢随意放东西的我这时显得不知所措了。我开始翻箱倒柜,功夫不负有心人,“哇,我终于找到你了。”我一蹦三尺高,高兴的说不出话来。只可惜,这双鞋子已经不再是我当年的那双漂亮鞋子了,上面沾满了污垢,我生气的把它扔在了墙角。

  这时,妈妈正好端着一碗粥走了过来,一声不吭地把粥放在了桌上,拎起我的脏鞋子走出了家门。过了一会儿,我觉得不对经,就跟在妈妈身后,来到了一条小溪边。我看见妈妈蹲在小溪边,两条青筋暴露的手支在大腿上,任凭冰冷的水侵蚀着她那双纤细的手,妈妈在为我擦拭着球鞋。她的手已经冻得发紫了,两条大腿索索发抖,头发被寒风吹的凌乱。

  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了,眼泪情不自禁的流淌了下来,我跑到小溪边,看着这冰冷的河水,但愿我的眼泪能够与这河水融合在一起,温暖妈妈那双冻僵的手吧;但愿小溪能够轻轻地流,把我对妈妈的感恩与爱融化她冰冷的内心吧!

  妈妈的不平凡带给了我无数的震撼与感动,让我在快乐中成长,唱着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想不了”这首儿歌,我仿佛回到了童年,仿佛投进了妈妈的怀抱,仿佛感受到了妈妈的不平凡。

  母亲的收藏

  母亲有事出去,临走时,给了我一串钥匙,叫我把家里小木箱里的东西收拾整理一下。

  箱子里放着衣物,我一件一件地拿出来,正准备叠,忽然,“啪”的一声脆响,从衣服里掉出一个小木盒。捡起一看,木盒子大约十厘米见方,盒面上的暗朱色油漆大部脱落,上面竟有一把小锁。

  我猛地一怔:常听父亲说母亲有一个小小的宝盒,里面放有一条家传的项链很好看,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可母亲从没让我看过!

  好奇心让我想要把盒子打开,好好的欣赏这历史悠久的宝物。

  几乎快让我试遍所有的钥匙了,我才把盒子打开。

  我闭上眼,轻轻打开盒子,再猛一睁眼,满以为能一睹项链的风采,但盒子里的东西静静的躺在那里,并不像想像的那样美好——一个微微泛黄的信封而已。上面写着“宝物”两个大字。

  从信封中掏出一张极为普通的贺卡,再看上面的题字,写着:

  “母亲:

  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您幸福安康!

  爱您的女儿:侯翔

  原来是我送给母亲的!我感到十分迷惘,好一会儿才猛然记起……

  四年前,我刚读四年级,五月的几号,正是语文老师的生日,但老师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在生日那天上课,这张贺卡也就搁下了。恰逢母亲节,我便随手写了几个字送给母亲。

  记得母亲当时好高兴、好高兴、好高兴呀!她把贺卡紧紧地握着,时不时还摸几下。记得她当时还慎怪的说:不要因为做贺卡而耽误了学习。当时,我也高兴了好几天。

  我早已淡忘了这件事,若干年后,我却再一次看到自己不经意送出的爱卡。

  我呆了!

  一张随处可得而又简陋的贺卡,母亲一直这样收藏着!我的镜片上起了水雾,喉咙也开始变哽塞。我第一次理解了宝物的含义。

  原来母亲根本没有什么宝物,只是父亲让我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瞎编来的,母亲的宝盒里面竟放着的是我给她的贺卡,这就是母亲的宝物!

  母亲不能没有你

  母亲的时间观念向来是不准的,误差总是高达半个钟点。而我,总是不厌其烦地一次次纠正她的时间,可是母亲并不承认自己的“时间差”,而是微微笑着说:“我有分寸的”。

  总算熬过了整个学期,惬意的假期正迎接着我。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没有任何学习任务的我竟把每日的起床时间调整到了早上九时一刻。母亲也总是视而不管,这更加剧了我的涣散程度。我自以为过着舒适无比的日子,整日都钻入书海,看着喜爱的书籍。可是敏锐的我很快察觉出日子格外的长,似乎过了大半日也不见上班的父母回家,才忙去看时间。而时间竟被调快了两个钟头,这说明我每日是七时一刻起床读书的。我生气地找到母亲,诘问她:“你怎么回事?”母亲丝毫没有认识到错误,“狡辩”道:“不,可能我弄错了。”在她的一番搪塞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又是假期中的一天,父亲出差,我着急等待母亲下班回家做饭,因为晚上还要去上英语补习课,因路上堵车,母亲很晚才回来。做好饭菜后,我匆匆吃上两口就想走,母亲却拦下我,不紧不慢地说:“我看着呢,时间够,坐下来慢慢吃。”我没多想,就坐下吃完了晚饭。离家前我看了看时间,竟然已经到了上课时间!我满怀着不解和愤怒冲出家门,可即使三步并作两步,也终是迟到了。回到家,我大发雷霆,训斥母亲的欺瞒。母亲终于发话了:“我并不是真心想要骗你,我只是想让你松懈时重获紧迫感,在紧张时学会放松。”我大惊,哑口无言,含着泪花向母亲道歉,留下的,只有愧疚与深深的自责。

  从此以后,我再也没有因为误差而放弃母亲的报时。我似乎不知道这误差的谜底,母亲也像从未告诉我她的“故意”,我们继续着这报时的一问一答,继续着善意的时差。我知道,我不能没有你--母亲,我生命中的报时人。

  母亲的钟真的不准吗?不,它是饱含母爱的标准时间。而我,不能没有她--母亲,一位默默无闻的报时者。

关于回忆的作文我记忆中的妈妈

  随着我们的成长,脑海中的有些记忆会渐渐被遗忘。然而,有些人或事是难以忘记的。我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是我的妈妈。

  我记忆中的妈妈是一个既严厉又温柔的人。

  我以前是个比较懒散的人,做什么事情一拖再拖,譬如,今天能写好的作业我偏要拖到明天。我老妈每次看不下去的时候都会教育我一番,可是我就是听不进去,依然是我行我素。

  一天,老妈对我说:“你以后再不改的话,周末就呆在家里别出去玩。”我以为她只是说得好玩,没拿它当回事。然而,出乎我的意料,老妈真的说到做到。刚开始,我跟她赌气,但她不为所动,时间久了,我也就放弃了无谓地抵抗,照着老妈说的话乖乖地做了。

  如今,我已养成今日事情今日毕的习惯,我渐渐发现玩的时候比以前更轻松、更愉快了。我知道这都是老妈的功劳。

  我老妈虽然严厉,但也是个温柔的人。我清晰地记得三年级时我发了高烧,妈妈寸步不离地照顾着我,让我十分感动。当老妈得知我发烧的消息时,时间赶到了学校,然后带着我去医院打了点滴。打完点滴回到家里,老妈让我躺在床上休息,自己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而我不知不觉地睡着了。当我睁开眼时,看见妈妈就坐在我床边。她看见我醒了,轻声细语地对我说:“饿了吧,我给你熬了粥,吃点吧。”说完便起身到厨房去了。没一会儿,老妈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粥进来了,她一勺一勺地喂我,那时那刻,我觉得这碗粥是世界上最美味的东西。

  在老妈的悉心照料下,我又很快成了活蹦乱跳的小鸟儿啦。

  这便是我记忆中的妈妈。

追忆我的母亲作文

  在这个春意昂然的季节里,百花盛开,生气蓬勃,人们心情的享受着这明媚的春光。可我的母亲却没有享受到一切,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我的母亲突然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走完了她87个春夏秋冬的人生旅程!

  母亲走得很悲壮,走得很安详,也走得很从容,她似乎没有了一线挂念!

  在她生病到离去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前来探望她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人数达百人,她的满堂儿孙、侄男侄女轮番守护在她病榻前,一直到她咽下最后一口气。她离去之后前来吊唁和为她送行的人更是成百上千人,葬礼如此热闹和简朴,这在我们那小山村里算是史无前例的。

  俗话说:不痛不生、不痛不死。我母亲离开我们之前确也经历了一番痛苦,头痛欲裂,呼吸困难,不能言语,偶尔尚在微弱意识……

  回想起母亲临死前那痛苦万状的情景,我才真正感到“生不如死”这个词语的含意,病魔其实是万恶之首,它要将一个活生生的人折磨死,其手段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先让你不能进食、然后让你不能言语、再让让你丧失意志力让你一步步迈向死亡之路,其残酷无情程度无异于用利刀生吞活剥一个大活人,这是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可以毫无夸张地说,世间最无情的东西莫过于病魔,人类与病魔是永远的天敌,而且人类在病魔面前是那样的束手无策。

  一直以来,母亲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都是健康乐观,身板硬朗,虽然生过几场大病,偶尔也买点药吃,可连打针输液都很少,尤其是她年近九旬仍然耳聪目明、思路敏捷,牙齿可以磕瓜子儿嚼胡豆儿,眼睛可以穿针引线缝缝补补,我们认为通过几次治疗她的身体已经是百病不染了,一定会长寿百岁的。

  也许正是这些“假象”使我们凭经验办事,没有对母亲的身体作全面体检,更是忽略了对母亲身体进行全面的疗养。总认为只要平素间家里备点感冒药什么的,买点牛奶水果让她疗养一下,这样就可以使母亲健康长寿。然而事实证明,这次我们错了,而且是大错而特错,这也成为我们作为儿女永远的伤痛。可世间哪有后悔药卖啊!怎么也没有想到,为何如此硬朗身板的妈妈,说病就病倒了?而且突然的毫无预兆的就那么走了?让我们一直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只有悲怆的面对现状,永远没有给我们补救的机会。

  就在“五一”假前的一周我回家探望父母和哥嫂时,母亲还在山上采摘叶呢,还和我们有说有笑,她说:考虑到大哥收入微少,想把那微少的养老金交点给哥嫂作为生活费呢!我当时叫母亲用不着考虑这事,哥嫂不会接受的。

  哪知仅仅在时隔一周的4月29日晚上,歌嫂就安排侄儿打电话告诉我:母亲头痛历害,病得不轻。30日又打电话说:经过打针服药,母亲病情似有所好转,我顿时宽心了许多。尽管如此,我还是慌里慌张的买了一些药物后赶往百里之外的老家,可是等到我们赶到她老人家身边时,她已经没有多少语言,不能饮食,左右手端碗也不平稳,我喂了她半瓶老酸奶是她的最后进食。打针服药全然无效,病情急转直下。我们束手无策,她年事已高,又不能送往大医院,只好请当地医生给母亲打吊针、肌肉注射、服药、喂葡萄糖,被动的等待着天塌下来时刻的来临!

  果然,我母亲苦苦支撑到5日凌晨2点便灯枯油尽,盎然长世,得以善终!

  母亲的一生是勤劳、节俭、善良的一生,是20世纪中国式传统型农村妇女的缩影。回想起和母亲一起生活的点滴时光,我的心里就禁不住一阵难受,眼泪也不由自主的流个不停。

  她出身在一个贫困家庭,4岁时我外婆去世,靠外公外出打短工维持家庭生计,后大舅舅被拉壮丁九死一生逃回来之后,母亲才有所依靠,在乡邻乡亲的关爱下度过童年,靠吃百家饭长大成人。母亲在童年的人生历经中,到底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是常人无法想象的。正是因为这样,使她养成了一生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她虽然不识文断字,但她知道怎样乐善好施、知道怎样勤俭持家、知道怎样帮助弱势群体、知道怎样体恤穷苦人。

  母亲是勤劳的。在大集体生产中是按强劳力分得工分的,从大伙食团开始母亲就是一把劳动的好手,曾经担任几百人吃饭的伙食团炊事员。后来,在生产队为单位的集体劳动中,为了争工分她常常是包上冷饭,早出晚归,叫大一点的我把妹妹背到山上喂奶,就这样用勤劳的双手把我们五兄妹拉扯成人。在困难重重的灾荒年里母亲总是和父亲、大哥等一起到大山中挖蕨根、采竹笋、找野菜来维持家庭生活。即便在条件好的时候,哪怕自己吃菜咽糠也要让我们几兄妹尽量吃好一点,而且她总是等我们吃了之后她自己才吃,这难道还不是最伟大的母爱吗

  记得也是在一个春天里母亲因操劳过度加之营养不良,在挖蕨根的路上晕倒了,被大哥背回来送到区人民医院抢救,经过2个月的治疗,母亲九死一生终于康复。后来条件好转了,我把母亲接到了城里居住,虽然生活条件好多了,但她虽然保持了勤劳的习惯。80多岁高龄的她,经常到农贸市场买菜,亲自动手做饭,平时把地板拖得铮亮,早上很早起来为父亲和我端送热气腾腾的洗脸水,有客人到家里她还亲自为他们端茶送水。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劳累成疾,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很节俭的。由于母亲从小受苦,在吃、穿、用方面养成了省吃俭用的习惯,吃了几顿的剩菜剩饭她舍不得倒掉,她经常为我们舀上新鲜饭菜,而自己悄悄吃剩菜剩饭,有几次我和姐姐妹妹怕她吃多天的剩菜剩饭不利于身体健康,偷偷倒掉了剩菜剩饭,惹得从不生气的她狠狠训斥了我们,几天不与我们说话。

  平时她穿着也很节俭,她常说人老了买些衣服在那里穿不烂,多可惜。她总爱穿缝缝补补的旧衣服,我们给她买的新衣服她总舍不得穿,在清理她的遗物时装了一箱子衣物,有些已经是我们在八九年前为她买衣服,还从来没下水呢。为了节约,母亲趁空闲时间把家里的废纸块、废瓶子和其他废旧东西收集起来,扎成捆拿到废旧回收店变卖,她说我有孩子读书,又要结交朋友,家庭开支大,这样可以添凑起来买小菜。每周我给她买菜的钱,她总是节约着用;每次为她们准备在冰箱里的肉和鸡蛋,平时她也舍不得吃,总要等我回来一起吃。

  我母亲平素有心里话最爱对我说:什么要少买点衣服免得穿不烂被烧掉,什么老人百年之后不抬圆殇?这对扛拱的孝子不安全啊,什么她自己死后用石头垒个土坟就行了不要浪费钱财啊,当时我听了之后一笑了之,我说:母亲,我们当儿女的知道怎样做。

  哪里知道母亲的这些平常的“聊天记录”竟然成了临终遗言,这次从她生病到“闭风”,母亲连半句关于后事的话也没有对我们五兄妹交待,她就这样无声无息的离开了我们,这怎么不让我们痛断肝肠呢!

  我暗暗自责,母亲是不是因为太节衣缩食,亏待了自己的身体而缩短了自己的生命呢!

  母亲是善良的。在母亲的告别仪式上,哭得最伤心的除了我们五兄妹和她的孙曾之外,还有我的几个没有血缘关系义兄义嫂,他们诉说道:我们的命都是你老人家给的,你离去了让我们怎么活啊!原来我母亲在大伙食团任炊事员时,看见饿得快不行的那些可怜孩子时,哪怕是稀饭米汤她都宁愿自己少吃一口,也要分一点给那些孩子们,正是母亲的救济才使那些临近死亡的幼小生命起死回生,此情此景谁会忘记救命恩人的善举呢!尤其是一个为我母亲抬棺的不到20岁的年轻人,一边抬棺一边叨念:没有你老人家,哪有我爸爸,哪有我们一家啊!愿您老人家走好!

  母亲的善良还表现在一些细小环节上。母亲每当看到叫花子,身上有钱就给点钱,有吃的东西就给点吃的东西,她常说叫花子也是一条命,他们真够好可怜的!

  母亲一辈子从来不忍心看杀生,只要家里杀猪、杀鸡、杀鸭时,她总是避开走得远远的!

  母亲是明事理的。为了生活儿女们都不得不在外边打拼,一家人自然是的聚少分多。尽管母亲非常思念我们这些在外的儿女,但她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不影响我的工作和事情。母亲常说年轻的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养家湖口,不能老是为了我们这些老人就天天守在家里。当她生病时总是尽量不让叮嘱身边的人,不要轻易给外边工作的人打电话,他们在外边上班比较忙,不要经常耽误他们们的事情,老年人经常都是这样,只要吃点药就会好的。

  我一直感到内疚的一件小事是:那是一个周一的凌晨,母亲知道我要赶早班车到主城上班,她怕我睡过了头,4点钟就来敲门,并说已经为我饭做好了饭菜。我睡得有些糊糊涂涂的,显得有些生气地说:我设好闹铃的,这才4点钟,您这样早就起来做这做那,既怕把你感冒了,又把我的瞌睡耽误了,这样早我哪里吃得下去饭呢。您今后还这样,我周末就不回来,免得给您增添麻烦,母亲默默无言的离开了我的房间。之后,母亲就转变了方式,第一晚上就为准备好开水、糕点之类吃的东西,叫我务必在早上吃了才走,她是怕我饿着啊!每当我走下楼下回眸一看,母亲还站在屋内的窗子前看我的背影呢,一直等到我消失在她的视线里,她才回去睡觉。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母亲预感到我们的这种母子情已经终久不会存续很久了。我也算个小知识分子,饱读诗书,明白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千年的宴席总有散席”的道理,可我怎么就没有意识到和母亲的这些言行所包含的含义,她其实是在告诉我们母子即将分离呢!

  母亲疼爱我们胜过疼爱她自己。母亲、父亲在我大哥家和我家轮流生活了近20年,通常是上半年在大哥家,下半年在我家,他们觉得这样生活起有情趣一些,更主要的是母亲觉得他们还可以为家里做点事情。今年2月初回到农村老家大哥家的。母亲从没有家长的架子,吃饭的时候,母亲总是先给每个人舀饭,好吃的尽管往我们碗里送,年近70的大哥说到这些总是泣不成声,大哥说:父母不但把我们抚养大,而且已经把我们抚养老了!

  我在清理母亲的遗物时,偶然发现在大柜门扣上吊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包草药干岩阡,这是我们专门为老人备用的,据说此药能包医百病,母亲暗暗给我留下的。

  这虽然是件小事,可折射出母亲伟大的母爱,我时常有一个假设的命题:假设为了儿孙的幸福,我母亲一定会承载更多的痛苦,甚至她愿意为儿孙去赴汤蹈火。

  歌词写得好: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

  而我们作为人子,为了生活,常年在外边奔波,扪心自问是不是随时随地想到了母亲呢?我们又给了母亲多少关爱呢

  我暗想,假使我没有这样的母亲,没有她那勤劳、节俭、善良、明事理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我还是现在这个我吗?我们这个大家庭还会是这个样子吗

  善有善报,苍天有眼,也许正是因为母亲的善良,才感动了这么多人为她送行、为她祝福呢!甚至感动了苍天发丧时天若有情天落泪,安葬后万丈阳光照子孙。

  农历癸未年3月17日,这个令人悲痛欲绝的日子,母亲。

  您永远离我们而去了。自此,再也没有人早早地做好早餐敲我的门了,我出门时再也没有母亲您那慈祥的目光目送我走向远方。我不用担心您有没有关好天然气开关,也不用担心你的脚气病是否还让你痛苦,更不用担心家里停气停电的时候您该咋办

  我知道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不管我怎么伤心难过,现实告诉我母亲您是真的不在了,是真的离开我们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了。

  天堂里的母亲,您还好吗?此时此刻您的儿女们是那么的想念您!

  想必此时此刻的您应该是驾返瑶池,仙女作伴,没有了往日不停劳作之苦,没有了病痛的折磨,没有了对儿孙的牵挂,只有幸福悠闲的快乐,只有修道成仙的微笑!

  当然按照您以往的性格,或许您还在为如何保佑儿孙后代而集操劳吧,还在为父亲的生活发愁吧!

  我可以告慰您的是,遵照您的遗愿,我们让您在风水宝地—梨树岗安居落泥,与我的奶奶、爷爷相伴而眠!

  我还可以告慰您的是,我们已经安排好了父亲的生活,他会安度晚年的。

  儿、女、孙、曾们都会永远记住和怀念您这个纯朴、善良、和蔼的长者!

  母亲您还需要点什么,您就象以往那样在梦里告诉我吧!

回忆我的母亲初中作文

  1968还在冬天的时候,随着一声啼哭,我的母亲哇哇落地了。母亲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家里人口众多,不是富裕人家。

  母亲8岁那年已经开始读书了,一面读书,还一面料理家务,生活很艰难。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母亲到了15岁时,由于家庭经济的缘故,已经辍学不读书了,但她还是有求知的欲望,无奈之下,母亲只能辍学了。母亲辍学之后,也只能跟着父亲和几个兄弟姐妹上上砍柴,干着繁重的工作,照顾家里的事情。

  母亲就这样生活着,不知不觉已经长大成人,能出来找一份属于自己的感情,正值花季的母亲偶然遇见了我的父亲,两人一见钟情,开始了他们的恋爱生活。母亲与父亲经过一年多的相处,两人决定结婚,这时母亲正是24岁。母亲艰苦打拼一年多,准备生个孩子,那就是我。1995年10月,我诞生了。父亲和母亲是个裁缝,为我做了好多漂亮的衣服,还给我起名叫豪杰,在母亲的精心哺育下,我快速的长大了。在我两岁那年,父母正准备带我到内蒙古谋生。

  母亲在内蒙古租了一家卖小家电的摊位。在那里,我学会了许多道理。有一次,我在家后的小院玩耍,不留意把窗户打坏了,带母亲回来后,她问起:“这玻璃是谁打破的,是不是你”。我惊慌的说:“不……不是我”。在妈妈的严刑逼问下,我招了,被母亲教训了一顿。事后,母亲又慈祥的对我说:“孩子,做人不能不诚实,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懂了吗,以后不许这样了”。我跟随着母亲,在那里生活里几年。2000年,攒足了钱的父母回家买了一套房子,从此,不再过艰难的生活,走上了幸福的道路,我也在母亲的抚养下,茁壮成长,逐渐长大成人。

  这就是我的母亲,经过艰难险阻,最后尝到了幸福的滋味。

回忆母亲作文

  极少这样一本正经地回忆母亲,并为之写文。

  努力回想着脑海里的片段,我只觉得母亲变矮了。只在须臾间,她需要抬头才能看见——当年如猴儿一般上蹿下跳、鼻涕横流的顽皮儿子,已经变得高出她一个头,变得沉默寡言、沉毅坚韧。日益浓密的胡须与坚实的肩膀,让她不得不把早已编织好的问候丢进他疲倦迷惘的眼神里,彻底沉溺。她只能用一句“他长大了”来宽慰自己。

  不知从何日起,与整个世界渐生出一种厚厚的障壁。

  每一个青春期的少年都是一个被放逐天际的诗人,一路上并没有什么人能同他言语,即使驻足,亦不过是因好奇的片刻。嘴里吟咏着即兴的诗篇,漫无目的地游荡,去到他被放逐的地方。可是,目的地又在哪儿呢?只有母亲,是唯一能透过这障壁并将目光和温柔传递进来的人。她一直不曾放弃对于子女的包容,原谅他们的无知、幼稚、暴躁、冲动、颓废、麻木……似乎一切在她的眼里,都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恶作剧。

  昼夜纵横交替,白发绾进青丝,她将劝导和关爱渗透孩子们的心灵,只为我们能长高,只为我们能成熟。可我们并不知道母亲为之忍受了多少苦痛,只是一概挥挥手爱理不理,认为理所当然。

  我甚至有这样奇异的想法:人类千万年间,繁衍不绝的生命,其实只有一个。上一代的生命以自身的衰老交换新一代的成长。这不过是同一个灵魂在不同的躯壳里度过漫长无尽的岁月。生命传递之间,是母亲以伟大的情怀和含辛茹苦的养育让灵魂得以滋润,顺利成长。想到这里,便觉得母亲真是世间最伟大者,难有“之一”。

  我爱我的母亲,所幸,我们之间的争吵并未像一般母子那样水火不容,针锋相对。哪怕是偶尔的争执,也会极快地消逝。想着“子欲养,亲不待”的故事,我总爱看着母亲的眼睛,珍惜与她相伴的时刻,我觉得她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仿佛人的一生,我与她的母子情分就在这一眼中如白驹过隙,地老天荒。

  天底下,无数的女人,以一种难以想象的坚韧支撑着世界,她们便是母亲。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部

  文如其题,通篇没有华丽的辞藻渲染,但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却句句含情。作者用亲身的成长体会道出了一个真相:母亲的伟大,不但繁衍生命,而且支撑着世界。每一个少年的成长轨迹都何其相似,看看作者的自我审视,我们也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如作者所言,成长的路上,谁都少不了无知、幼稚、暴躁、冲动、颓废、麻木……是谁用耐心等待我们的华丽蜕变?是谁用坚韧承担我们的肆虐?是谁用衰老兑换我们的青春?那个人,只有母亲啊!文末,作者自然流露其对母亲的热爱,这份感恩正是少年的觉悟,成长的收获。

描写我的母亲的作文:忆母亲

  虽然已是老年,我依然时常思念母亲。

  是母亲含辛茹苦把我抚育成人;是母亲言传身教使我懂得人生的许多道理。母亲对儿女的感情是人世间最纯真、最深厚、最崇高的感情。母亲的恩情是永远报答不尽的。不幸的是,母亲在四十五岁时就一病不起,与世长辞。我未能在母亲生前回报于万一,是永生的悲伤与歉疚!

  母亲民国初年出生在管安陵一户张姓农民家里。外祖父是种地好手,农闲季节常常挑起货郎担卖些针头线脑,赚几个零用钱。外祖母操持家务会过穷日子。母亲常说,穷日子能磨练人长本事,她的一手好针线活就是从小锻炼出来的。

  母亲幼年失去亲娘,我见到的外祖母是后续的。外祖母很慈祥,待母亲像对亲生女儿一样。外祖父对我亦十分宠爱,每次去了,讲故事,做好吃的。街坊四邻不论男女老少,对我们母子都很亲热。逢年过节我跟随母亲到外祖父家里住上几天,是再快活不过的日子了。

  母亲十几岁就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老规矩嫁到罗家。祖父母和父亲都是老实的农民。母亲生过四个孩子:三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哥哥和弟弟在我不记事时就夭折了,只剩下姐姐和我。一家六口,做饭洗衣以及喂猪、养鸡等家务活都由母亲承担,一天到晚忙忙碌碌,煞是辛苦,但她从不叫苦叫累。

  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谁家遇到婚丧大事都愿意帮忙;邻里发生矛盾,她就去劝解。由于她明白事理态度诚恳,能把话说到别人心里,常常收到好的效果。母亲心灵手巧,会量体裁衣、描花绣枕头,有人求她,从来都满口应承,做得让人满意。别人遇有大的灾苦,她会尽心尽力地给以帮助。同族老余三爷的老伴患有绝症,鼻子上有个伤口化脓不止,母亲每天带我去她家,小心翼翼清洗上药,还坐在一旁温言安慰,一连几个月直到去世。三奶奶生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同三爷一起生活非常困难。母亲一直很关照,为他们缝补衣服,还常把我和姐姐替换下来的衣服鞋子送给他们。说起三奶奶家的事,母亲总是感叹他们不幸,埋怨老天爷不该让好人受罪。三奶奶的后人说起当年情景至今感念不已。母亲喜欢街坊四邻的女孩子到家里同姐姐一起纺棉花学针线活。有时也带着我到邻居家聊家常。县城北关每年一次庙会,四乡人上庙会“拴娃娃”赶热闹,母亲带着我和姐姐走一趟,算是最大的娱乐活动了。

  但母亲在家里并不是事事顺心,包办婚姻总有许多缺憾。父亲是个内向的人,只知埋头干活,对母亲缺乏体贴。婆媳之间也难免有些矛盾,祖母常嫌母亲为别家的事耽误功夫,女孩们来家里做活时大声说笑也看不惯,一天不知说了什么,只见母亲失声痛哭几乎喘不上气。我连声叫娘,母亲还是止不住流泪。我害怕极了,生怕母亲有个好歹。母亲一向能忍,有时见她一个人眼含泪花,看到我在跟前,就说是沙子迷了眼,破涕为笑,从不说她心里有什么委屈。我知道是怕我难过。遇到这情形,比母亲骂我打我都难受。

  母亲疼爱孩子胜于自己。她肠胃不好,有时心口疼还照常做活。可是,一旦我和姐姐头痛脑热有些好歹,就焦急万分。有一次我发了高烧半夜里说胡话,母亲立即跑到村东瓜地里讨了个西瓜,说西瓜能退烧。母亲本来胆子不大,却独自在黑夜里跑到村外,这才是母爱的力量呀!

  小时候我患过两次痢疾,每次都是先拉“红痢”后转“白痢”,肚子疼得要命,母亲又着急又心痛,整天坐卧不安,四处讨要偏方悉心护理,这才得以恢复健康。一九三七年秋,县城南边响起日本鬼子的炮声,国民党政府的官员和民团、巡警都一溜烟儿向北逃跑,家乡一片恐慌,父母和乡亲们一样带着我和姐姐往北乡逃难,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每天饥一顿饱一顿,挤在老乡家里过夜。父母生怕孩子有个好歹,把仅有的一点吃的尽着我和姐姐吃。那时我和姐姐只有八九岁,没出过家门,如果没有父母,真不知怎样度过那段苦难的日子。

  旧社会重男轻女,父母都把希望寄托在男孩身上。我六岁那年,父母送我上小学读书。母亲多次嘱咐我好好念书,将来做个有学问的人,免得受人欺负。有两件事一直刻印在心底。一件事是母亲讲的,她说:“你没出生的时候家里很穷,你爷爷为了省几个买盐的钱,就刮村边地上的碱土,自己淋点小盐,小盐发苦,但总可以将就着吃,没想到巡警抓‘盐户’,把你爷爷抓进班房,说盐是县里专卖,都要买大盐,不准淋小盐,谁淋小盐都犯法,要罚钱。家里哪有钱赎人,又找谁说理去?幸亏找到李家寨你姥娘村里一位识文断字的好人跑到县里说情,才把你爷爷放了。庄稼人就是这样受欺负,你一定要好好念书,长大后能识文断字,能讲讲理,也许就少受欺负了。”另一件事是我六岁时亲眼看到的:一天中午母亲和我正在院子里,突然闯进两个巡警,横眉怒目地要“查盐户”。母亲立即跑到做饭的屋里拿出几颗大盐粒让他们看,才免了一场灾祸。母亲又一次嘱咐我要好好念书,以后好支撑门户。我记住母亲的话,认真听课,守学校的规矩,多次受到老师夸奖。可是,刚上了一年学我就失学了。“七七事变”不久,日本鬼子占了县城,经常到乡下来抓人抢东西,还放枪吓唬老百姓,说谁反抗就打死谁。我家离县城五里地,日本鬼子来过好几次,每次都要村里人到街上“欢迎”,人人担惊受怕。逢到这时,母亲就让家人换上脏衣服,脸上抹点灶灰,显得很难看,生怕出事。

  一九三八年春,听说共产常领导的八路军是打日本鬼子的,村里人都说这可有了盼头,顿时长了精神,母亲也露出笑颜。这年五月八路军果然来到威县,打跑了日本鬼子。村里很快组织起抗日自卫队,父亲被推举为自卫队长,不久又到抗日县政府供给总帮助工作,母亲积极支持。这时我又重新上了小学,老师讲抗日救国形势和抗日救国课文,使自己在很短的时间里懂得不少东西。县里的宣传队也经常下乡宣传,教唱抗日歌曲,母亲带着我和姐姐去学。当宣传队唱《在松花江上》的时候,我们都感动得流泪。我和村里的孩子都参加了儿童团,轮流在村头站岗放哨查路条,母亲总是嘱咐我们要细心,不要马虎,千万不要放过日本鬼子、汉奸的密探。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日本鬼子又侵占了县城。威县是冀南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中共冀南区党委、冀南行政公署、冀南军区等党政机关都在威县、南宫一带的农村开展活动。我家政治可靠,又住村东头进出方便,同族的罗绍振大伯(我叫他二大爷)是两面村长(实际是抗日村长),和我家是近邻,多次把抗日工作人员带到我家居住或在家里歇脚。当时日本鬼子疯狂推行“强化治安运动”,实行“三光政策”,到处建碉堡挖壕沟,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斗争异常残酷。母亲和全家人冒着危险热情接待抗日工作人员,烧水做饭收拾住处,像对待亲人一样。后来绍振二大爷被汉奸队抓走,说他私通八路,严刑拷打,他坚决不吐露真情,当天就被杀害。剩下二大娘和一个女孩艰难度日,十分悲惨。母亲常在晚饭后带着我们去二大娘家坐坐,说些宽慰的话。不久还发生一件不幸的事,春雨舅舅(母亲最小的弟弟)在企之县抗日政府工作时,被国民党石友三部队在冀南和共产党、八路军搞摩擦时给活埋了,母亲悲愤不已。

  母亲慈祥,对孩子的要求却很严格。她常教导我说要做堂堂正正的男子汉,不要做势利小人。她常说人穷志不短,人穷不丢人,人不好才丢人;一辈子不要嫌贫爱富。还嘱咐我做人要厚道。我十二岁就和喜莲结了婚,两人年纪都不大,常闹孩子脾气,有时免不了拌几句嘴,母亲总是护着喜莲,把我叫到一边教训一顿,说喜莲已经没有亲娘了,你要想想没娘是啥滋味,要懂得体贴人家,不能让她受委屈;即使你有理也不能耍小性子。母亲把喜莲当成亲生女儿,教她做针线活,告诉她一些应当明白的事理。喜莲一直感激母亲,在八十年代发表的一篇题为《婆婆教我学绣花》的散文中,生动表述了婆媳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她对母亲的感念之情。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老百姓度日如年。一九四二年、一九四三年又遇到空前的旱灾、水灾和蝗灾,加上黄疸病、疟疾等疫病流行,很多人饿死病死,家里的生活也十分困难,母亲整日愁眉不展唉声叹气。即使这样,母亲还坚持让我上学。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上学要走五里路,早去晚归,每天天蒙蒙亮母亲就起来,为我热一碗糊糊吃,再准备好一两个窝窝头,一截自家腌的咸萝卜,放在小柳条篮里送我出门,晚上站在街口等我回来。不管刮风下雨,两年时间从未间断过。我常常在晚上钻进被窝里给母亲讲读书的情况,有时候也背一两首好诗或一两篇好文章,做点讲解,她听得很仔细,也常给我讲些民间故事,诸如“岳母刺字”、“水漫金山”、“王祥卧鱼”等,都讲得有声有色。一天老师讲了明代归有光写的《先妣事略》,我很受感动,晚上给母亲讲了,她也很感动。我说母亲不在了,最好我也同时死。母亲抱住我说,不要说傻话,母亲总要比儿子先死的,儿子怎么能一起死呢!要好好活着才是。我流了眼泪,母亲的眼泪也滴在我的脸上。

  一九四五年夏天威县解放,到处一片欢腾。中共威县县委和人民政府招收知识分子和年轻干部。我当时十六岁,小学毕业不久,母亲鼓励我报了名,很快就被批准,稍加培训后分配做小学教师,并做群众工作。先在五安陵中心小学,学校设在罗安陵,每天回家吃饭,生活没什么困难。不久调到三七里村小学。三七里小学是由三个自然村组成的学校,我一个人在那里工作,挨村挨户动员学生,做家长工作,给孩子们上课,还要做群众工作,的确很忙很累,也很吃力。县政府每月发给六十多斤小米票,吃的米面、烧的柴禾以及做饭等等,都要自己动手。每星期回一趟家,离家时母亲总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米、面和菜带上,千叮咛万嘱咐,鼓励我克服困难努力工作,恋恋不舍地送我到村头,直到走远了才肯离去。这段时间家里出了一件大事,喜莲生下双胞胎女儿后患了大病,性命难保,家里到处求医求药;两个女儿需要找人喂养,又雇不起奶母,母亲急得团团转。幸亏县城南街上一家中药店的宋霞飞先生提供了好药,才保住了喜莲的性命;大女儿托同族的九婶喂养,小女儿让辛庄一位好心人抱去,说定孩子长大算两家的女儿,可惜小女儿没能活下来。

  长期艰苦生活的折磨损害了母亲的健康,一九四七年春节过后母亲就大病不起,天天发烧,父亲和我四处求医寻药,怎么治都不见好转。我和姐姐整日在炕上守着母亲,边说宽心话边流眼泪,母亲早已没有力气,断断续续地叫着我和姐姐的名字说:“你俩都是好孩子,我也不愿意离开你们。你们要想开。”我和姐姐听了痛哭不止。母亲去世那天下午,我觉得像天塌地陷一样,阳光变得格外惨淡。母亲去世时才四十五岁,走得实在太早了!想起母亲,我就感到深深的悲痛。正如归有光在《先妣事略》结尾所说:“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

  母亲在世时,我不记得拍过照片,这是莫大的缺憾。一二年冬我回乡探亲,遇到县城北关的八姑(绍振二大爷的妹妹),忆起母亲生前种种,我说母亲连一张照片都没有,想请人画一张像也很不容易,太遗憾了。八姑说你不早跟我说,我家就有一张,是有一年北关庙会你娘到我家来,我们合照了一张,你回北京时可以带上,把你娘的像放大。我听后有说不出的高兴,把母亲的照片带回北京后,请王府井中国照相馆放大了。

  照片上的母亲非常慈祥,看到母亲的面容,好像她还健康地活着,还时时刻刻守护着我,给我以温暖和力量!

回忆我的母亲作文

  我的母亲,就像一本爱的手册,在这本手册中,有着许多母亲对我的帮助、关怀.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打开这本爱的手册吧!

  翻开手册的第一页,妈妈和爸爸才刚刚生出我这棵幼小的苗。当妈妈听到我在病床上“哇哇哇”地哭时,她用手轻轻地拍着我的背,一边说:“孩子,别哭了,爸爸妈妈都在你的身边,你不用担心!”说完便做出了一个笑脸,笑嘻嘻地看着我。

  我们继续翻,翻到第三页。那时的我才是三岁的小宝宝,我还不怎么会说话,就在那里像蜜蜂一样叫。妈妈见了我这幅模样,急忙跑过来,对我说:“你看,这个男人是谁呀?”她指着爸爸说:“爸.爸.”“那连起来怎么读呢?”“爸.爸.”“呵呵!”站在一旁的爸爸被逗乐了。除此之外,妈妈还教我走路,骑有辅助轮的自行车。

  翻到第十页,我在别的小朋友眼里已经是个大姐姐——我十岁了,我是个少先队员。这时的妈妈不像以前那样宠爱我了,而是放开双手让我自立,让我学会更多的道理。在一次骑自行车,我慢慢地学会了上车,拐弯,而这些都是我自己学会的。

  我相信,这本书会一直延续到几十页。而妈妈却渐渐老去。等我长大了,我一定要做出许多帮助妈妈的事,来回报妈妈对我的爱!

回忆我的妈妈

  虽然妈妈三年前已经离开了我,可是,时光抹不掉妈妈留给我的印象······

  记忆中的妈妈,有着高高的个子,白净秀丽的面庞上长了一双大大的眼睛,小巧的嘴巴总是带着温柔的笑意。

  妈妈也是一位老师。她很爱她的学生。有一次,一位学生在下课时晕倒了,妈妈知道了,扔下刚刚会蹒跚而行的我,立即背着那位同学去医疗室,全然不顾身后哇哇大哭的我。后来,那个学生住院了,妈妈每天都要抽时间去医院探望她,还给她补课。

  妈妈是一位优秀的教师,每一节课,她都想办法把枯燥的知识转化成生动形象的故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传输给学生。比如她教学生认识“瞎”,她这样告诉学生,因为眼睛受到伤害,所以才会瞎。

  妈妈也是一位优秀的家长,不管工作多忙,她总要想办法给我做可口的饭菜,让我和爸爸穿干净整齐的衣服。每次只要我有一点点不舒服,妈妈就整夜坐在我的身边,看着我,宁可整夜不休息。

  后来,不幸降临到了妈妈的身上,一场无名的病魔把妈妈摧残了。即使这样,病床上的妈妈还经常搂着我说:“誉儿,妈妈对不起你,妈妈不能照顾你了······

  妈妈,我爱你,我永远也忘不了你!

  老天,我恨你,你为什么带走我的妈妈

  妈妈,你地下安息吧,女儿一定会好好学习,绝不辜负你的期望。

仿写回忆我的母亲

  奶奶握着我的手腕下楼梯。她慢慢地用一只手提起裤腿,一只脚试探着向下伸去,就像试水有多深那样,另一只手则紧握着我的手腕。很粗糙的手,到处都是老茧,扎得我微微有些肉疼,她仿佛知道我有些疼了,便时时微微松手。如此一来身形更不稳了,像极了一个畏畏缩缩的小孩。她这样高血压的老人家本不便于运动,可一听到我回家过年,一定要亲自带我去买爆竹。

  路上,一个废弃的矿泉水瓶,安静地躺在草丛中,奶奶慢慢挪了过去,像捡了天大的便宜。我看着她僵硬的腰,一点点地,像掰铁片那样弯下去,泪水已经在我眼中打转了。

  打我记事起,她就经常捡瓶子去卖钱。尽管一天劳碌下来也不过几块钱,可她依然坚持了十多年。刚有主见时,我觉得跟着她人前人后地捡瓶子十分丢人。直到现在我明白了,她不过是为了给儿孙们买些小零食小玩具,每天不知道走多少路,要弯多少次腰。阳台上总是堆着满满一堆的塑料瓶,像小山一样。那都是奶奶用汗水汇集出来的,那一个个透明的瓶子,是给予我们最纯净的爱。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背影仿写600字作文

打扫卫生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