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个催泪小故事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催泪的亲情小故事

  有兄弟两人,小时家贫,父母只供得起一人读书。哥哥天性善良,主动提出把上学的机会让给弟弟,于是父母把学习的机会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很争气,念完大学,又念了研究生,后来又考取了公费到国外去读博士,学成回国,不久就进了外企拿着很高的薪水。而此时哥哥还在家乡的一个小矿山里当着最危险最劳累的挖煤工。

  弟弟在房价上百万的北京生活、工作,虽有高薪,可仍然感到r生活的压力。所以对老家的亲人也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父母只想着从小亏了大儿子,指望小儿子出息了,能帮帮哥哥,好歹也算弥补。所以对如今的小儿子很是不满。

  这时候,大儿子对父母说,我也有一双手,能靠得了自己,虽然我小时候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弟弟,可学到今天这一步也全靠他自己,他对父母赡养是应该的,对我他没有这个义务,我把学习机会让给他的那天,也没想过弟弟能有这么出息,这是他努力得来的,我不能对他要求什么,你们也不该生气。

  父母听了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这话转给了小儿子。小儿子听后,给哥哥去了封信,说,哥哥,我在国外学了几年,也吃了很多苫,也认为我不欠你们的,都是自己努力来的。可现在我不这么认为了,和哥哥你比,我觉得我很自私,我虽然书读得多,可做人和你比不了,他随信还寄了一万块钱。

  钱哥哥没收,回信只有一句,你不欠哥的,安心过日子吧。再后来,哥哥从挖煤工一直干到了一个中型矿的承包人,生活彻底改观了。弟弟在北京经常对朋友说起自己的哥哥,说他是个白手起家的企业负责人,言谈间充满了自豪。

  是呀,生活需要人自强、自立,如果哥哥因为当年的一次让,而让弟弟一辈子来还债,一辈子来救济自己,进而放弃了自己对生活的努力和追求,哥哥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弟弟也会觉得疲惫不堪,难道亲情是可以用公式计算的吗?既然不能,当付出的时候就不要想到回报。有了这样胸襟的哥哥在生活中一定会是个强者,自然他后来也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弟弟的尊敬。

  我们现实生活中也不乏利用亲情不断索取的例子,可是既然是亲人,既然爱他,就学学故事中的哥哥,自强自立,让亲人自由地呼吸吧。

100个催泪小故事

会让你流泪的感人故事

  一

  父母不是亲的,是养父母,她跟着他们的时候,已经6岁,什么都记得。

  她6岁那年的清明节,父母回乡下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再也没有能够会回来。他们乘坐的客车出了车祸,父母一同遇难。

  6岁,她尚且不能阅读人生苦难,只是为父母的不再归来任性哭闹。14岁的哥哥董小宝、一个已经和父亲差不多高的倔犟少年,紧紧地把她箍在怀里,不哭,不闹,只是紧紧地箍着她,直到她哭累了,在他怀里睡去。

  父母的丧事,包括养父在内的一些同事帮忙着料理了,她不再哭闹,但总是追在董小宝后面要爸爸妈妈。她不爱吃董小宝做的半生不熟的饭,不喜欢董小宝洗完后皱皱巴巴的衣服,不喜欢董小宝给她梳得乱七八糟的小辫儿……

  那天晚上,很晚了,她不肯睡,爬起来又一次扯着董小宝喊:“我要妈妈!”

  董小宝忽然把她从被子里面拉出来,用力握住她小小的肩膀:“妈妈死了,别再找她了,他们都死了,不会再回来了!”

  董小宝的声音很大,大到让她因害怕而住了口。然后,几乎是在一刹那,她明白了她的爸爸妈妈不会再回来,知道了她的世界里,从此只剩下董小宝一个亲人。

  董小宝猛然扑在床上,嚎啕大哭。那是父母离开后,她第一次听到他哭。

  这次反倒是她没有哭,然后,她慢慢俯下身去,趴在董小宝的背上,用她的小手,紧紧抱住了他的身体--和父母一样温暖的身体。

  她开始像依赖父母那样依赖董小宝:上学,她要他送;放学,他一定得来接。

  董小宝读书的中学离家远些,每天上午,董小宝骑着单车一路风驰电掣,赶到她的学校门口,总是满头大汗。然后她就牵住董小宝的衣襟再也不松开。她一声一声地叫着哥,不再哭闹和任性--小小的她从来就没有对他说过,从她知道父母真的不再回来的一刹那,她的内心就被一种恐惧填满,她害怕有一天董小宝也会离开她。

  那种恐惧感,让一个6岁的小女孩变得乖巧顺从。可是她怎么都没想到,尽管如此,董小宝最终还是抛弃了她。

  那天是周末,一大早,董小宝破天荒地用了半个多小时耐心地给她扎了两个小辫子,给她穿上不知道什么时候为她买的白色连衣裙。然后,他带她去了公园,并坐了她眼馋了许久的那个旋转木马。他还买了她爱吃的冰糕,把零食塞满她的小背包……

  那天,巨大的幸福感让她丧失了一个孩子的警惕,她欢快地在那一天忘记了父母忘记了恐惧。吃饱了,玩累了,她爬在小宝的背上睡熟了。

  可是,第二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她躺在别人家的床上,而小宝,已经不见了。

  那个她一直叫婶婶的邻居告诉她;小宝出去打工了,从此,她就和他们一起生活。虽然她知道叔叔婶婶是父母生前的好朋友,但是当她明白过来的时候,一种比失去父母时更大的绝望瞬间淹没了她小小的心――在给予了她一整天幸福的假象后,抛弃了她。她认定,她被小宝卖了。然后,他拿着卖她的钱跑了,不要她了。

  知道小宝和父母一样不会再回来后,她迅速地接受了彻底被改变的生活。那种迅速,长大后她知道那是一种悲伤的妥协。

  她主动学习做家务,洗自己的衣服,她知道这不是她的家,他们不是她的亲人,在小宝离去后,她已经彻底丧失了一切撒娇和任性的权利。她又有了一个哥哥,那男孩大她一岁,很顽皮,有时候会偷偷欺负她。

  好在养父母是疼爱她的,会在她每一年长高的时候,为她添置新衣,好吃的也总会为她留下。她对他们,有爱,更多的是感激。可是成长,在年少的时光里,总是显得如此漫长。

  二

  养母又一次提起董小宝时,她已经11岁,读小学四年级。

  那天晚上,她帮着养母缠毛线,缠着缠着,养母忽然说:“这些年了,你不想小宝?那时候他那么小,怎么养活你?”

  她紧闭着嘴不说话,是的,她不想他。她想起来心里就是恨,恨的感觉很不好,她宁可不想。于是她说:“妈,别说他。”

  养母叹了口气,还想说几句,但她已经放下毛线转身进了自己的小屋。

  没错,她恨他,她不怕跟着他过艰苦的日子,哪怕不读书,和他一起去讨饭。但是他击碎了她最后的幻想,带走了她对最后一个亲人的依赖――那是她来说彻底不留任何余地的摧毁。为此,她不能原谅。

  16岁,她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高中,大她一岁的哥哥在读高二。

  一年后,哥哥面临高考时,养父下岗了,在菜市场租了个摊位卖青菜。那天晚上,她做功课累了,到客厅喝水时,听见隔壁养父母的卧室里,哥对养母说:“妈,我不管,反正我得上大学。”

  “不行!小贝成绩比你好,她能考上好大学。”养父的声音不大,但是很坚决。

  “哪有那么多钱供你们两个?”是养母的声音。

  哥还在嘀咕着什么,她已经退回到自己的屋子。什么都不想再听,她在那一刻打定主意,让哥去上大学,她读完高中就出去找工作。在最后的亲人把她抛弃后,他们给她的,已经太多。她不想他们再为她付出更多。

  可惜哥的高考成绩非常不理想,没考上大学,于是哥与养父关于复读的问题又开始争吵,但是养父的态度依然坚决――小贝必须上大学。

  她同样坚决:“我不考,我决定了。”

  正挣执不下,养母从厨房走出来说:“小贝,你必须考,你知道吗?小宝已经给你攒够了学费,你必须上大学,别辜负了他,他不容易。”

  她愣住了。

  三

  11年后,她终于第一次让自己重新在记忆里寻回了董小宝这个名字。

  养父母告诉她:当年,小宝自知一个14岁的自己根本没有能力照顾6岁的妹妹,于是决定自己外出打工自食其力,而将妹妹托付给他们。他把房子卖了,将一点可怜的钱交给了养父母,他知道他们是好人,会好好照顾她爱护她。离家的那天清晨,他看着仍在熟睡中的妹妹流着眼泪郑重承诺:婶,我一定会混出个人样来,那时候一定回来接妹妹!

  “从你读小学四年级开始,小宝他每个月都会寄钱来,我们都给你攒下了。是爸爸妈妈没本事,这些年,让你跟着我们受委屈了……”养母再也说不下去,握着她的手,哭了。

  这些年他在哪里?如何生活……她的心里一下被太多的问题噎得满满的,那些问题一点点填补着她心里那个深深的黑洞,随之而来的,是巨大的被亲人所爱的幸福感。原来小宝从来没有抛弃她,原来他一直在爱她,以她当年所无法理解的方式。

  可是他为什么不回来看自己?他不是说过要来接自己吗

  钱,寄自广州,没有具体的地址。邮戳上的邮局地址甚至也是不固定的。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到广州找到他!

  一年后,她考上了大学,去了那个有凤凰花的城市。可是,在喏大的广州找一个人,简直就是大海捞针。这期间,小宝依然将她的学费寄回老家。

  大学毕业了,她留在了广州,找到了份推销保险的工作,为的就是利用一切机会寻找他。

  就在她近乎绝望的时候,她竟然在网上看到了一组新闻照片:一个窄小的书报亭前,一个瘦弱的男子用嘴叼着工具,用仅有的一只手在修理自行车……当目光落在那个男子的面部特写上时,她有瞬间的眩晕感,进而血脉愤张――那不是董小宝是谁?!没错,他的目光依然那么清澈,他眉角上的神情依然那么清晰!

  当她看完整片新闻时几乎心痛得无法呼吸了:那个她恨了十多年的董小宝,早就在19岁时在建筑工地打工时就因机器操作失误失去了一只手,从此辗转街头,四处流浪,想方设法谋生:捡破烂,卖报纸,发广告传单……直到三年前开了这个简易的书报亭,一边卖书报,一边修理自行车,他乐观生活的唯一动力就是妹妹……

  当她出现在董小宝的报刊亭前时,董小宝正忙着给一辆自行车换胎:嘴里叼着扳手,右手将车胎定位,锁紧,然后把扳手从口中交付给右手,这一切,董小宝做得相当熟练。细密的汗珠在他粗糙的脸上小河一样流淌着,却看不出他有任何愁苦。读着他脸上的淡定,从容,甚至隐约的笑意,她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18年前,那个抱着她坐旋转木马的14岁少年正向她缓慢走来。

  “姑娘,你……"她良久的沉默引起了董小宝的疑惑,当他将询问的目光投向她时,他楞住了:眼前亭亭玉立一袭白色连衣裙的女孩正泪流满面凝视着他!

  “你……你……"此刻,他的眼前迅速幻化出一个个渐渐放大的在梦中无数次出现过的白衣少女的形象……

  “哥!我是小贝……”

虐心催泪的爱情小故事

  欣茹是个美丽的大三女生,快放寒假时,在学校组织的冰雕大赛上,她看见一尊冰雕的鱼美人光彩夺目、鹤立鸡群,正在赞叹,突然发现其他同学都捂着嘴,冲她意味深长地微笑,她这才注意到,鱼美人的脸竟然是按照自己的面庞雕刻的!欣茹感到耳朵根子都发烧了,心里却高兴又疑惑:是谁在跟自己开这么大的玩笑呢

  冰雕的基座上有参展人的姓名,欣茹一看,上面赫然写着:李振轩。这不是艺术系那个才子吗?等欣茹气冲冲地跑到艺术系,找到那个李振轩,还没开口,李振轩就举起双手投降:“我坦白……”看到一脸阳光般灿烂笑容的李振轩,欣茹的气竟然莫名其妙地抛到了九霄云外。

  不久,欣茹就成了李振轩的女朋友。

  大学毕业后,李振轩专心搞起了冰雕创作,而欣茹放弃了几家南方企业的邀请,留在寒冷的北国,陪着李振轩,过起了清贫的日子。

  一晃两年过去了,两人的生活不但没有好转,反倒出现了情感危机。原来,冰雕是一种季节性的艺术,而且有地域限制,虽然艺术价值很高,却没有多大的经济价值。李振轩把所有的热情投入了冰雕创作,却得不到多少人肯定,除了在冰雕大赛上一展身手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用武之地。为此,李振轩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坏,动不动就把正在雕刻的冰块狠狠敲碎。欣茹劝他,如果冰雕没有发展前途,不妨换个思路,做石雕试试,谁知李振轩却大怒:“你懂什么?这是艺术,怎么能随便换材料,又不是在市场上卖菜。”

  有了第一次拌嘴,吵架成了两人的家常便饭。欣茹受不了了,想想李振轩连送给自己的玫瑰都只是冰雕的,一气之下,干脆提出分手。李振轩惊呆了,问:“为什么?”

  欣茹气昏了头,冲他大喊:“为什么?你怎么不问问自己?你能给我什么?你能放弃冰雕,和我去南方吗?你能给我一个有安全感的家吗?你能给我一辈子的幸福吗?”李振轩张了张嘴,却说不出反驳的话,他颓废地坐在了椅子上。

  两人最终决定平和地分手,不过李振轩提出,希望欣茹能陪他爬一次苏梅尔雪山。自从恋爱后,去苏梅尔雪山旅游就一直是他们的梦想,但由于经济窘困,一直未能成行。看着李振轩那近乎哀求的眼神,欣茹心一软,答应了。

  雪山风景壮美,可两人的心境却都十分失落,爬山时,李振轩始终没说话,欣茹也生气不说话。来到飞虎峰后,天色逐渐暗了下来,起了山风,两人该下山了。谁知就在这时,他们脚下突然开始颤动起来,然后一阵“轰隆隆”的声响仿佛从地下传来。

  “雪崩!”两个人的脑子里同时闪现出这两个字。果然,几秒钟后,整个苏梅尔雪山开始颤抖,飞虎峰上的积雪狂泻而下,李振轩拉着浑身发抖的欣茹刚跑了几步,就被雪流裹挟着冲向深渊……

  雪崩持续了好几分钟,等周围的一切平静下来,欣茹发现她和李振轩竟然没受什么伤,只是随着雪流掉到了雪谷里。不久,天上飘起了大雪,暮色降临,在寒风中,两人冻得瑟瑟发抖。他们的背包和登山工具都丢了,只有在这深深的雪谷里等待救援。

  李振轩看了一眼周围的地形,突然抓起了欣茹的手。“你要干什么?”欣茹一甩手,气呼呼地问。“你不想在这里冻死,就跟我走。”李振轩冷冷地说着,抬腿就走。欣茹犹豫了一下,紧紧跟了上去。

  找了好久,两人才找到一个可以容身的洞穴。洞穴里要暖和许多,缓过气来的两人开始琢磨着怎么求救,手机在雪崩时丢了,信号弹在背包里,也丢了,他们既没有食物,也没有衣物御寒,如果救援队不尽快赶来,他们只有死路一条。难熬的一晚过去了,第二天,雪更大了,四周全是白花花的雪地,两人试图要爬出雪谷,可没爬几米,手脚就冻麻了,只得赶快回到洞穴。一连两天过去,丝毫不见救援人员的影子,苏梅尔雪山实在太大了,他们两人又藏在洞内御寒,就算有人走过隐秘的洞口,也不一定能发现他们。

  欣茹绝望了,她感到全身如同掉进冰窖,又冷又饿,忍不住哭了起来。谁知道,一旁的李振轩并没有过来安慰,他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羽绒服,那衣服上不知何时已经拉破了一条大口子,突然,李振轩的眼睛里闪烁出一种奇怪的光芒,他黑着脸走到欣茹面前,命令说:“把你的羽绒服脱下来。”

  “什么?”欣茹张大了嘴。李振轩不耐烦地重复:“快把你的羽绒服脱下来给我,我快冻死了。”

  欣茹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个曾经发誓要用生命保护她的男人,竟然在这个时候,要抢夺她惟一的御寒衣物!

  欣茹愤怒地说:“我凭什么给你?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在这个鬼地方。”可李振轩却强行撕扯着她的羽绒服,欣茹的心简直快痛碎了:当年自己放弃工作,跟着李振轩留在北方,北方那特有的严寒让她得了重感冒,这件漂亮又保暖的红色羽绒服,正是李振轩攒了好几个月的钱,为她买的新年礼物,当时李振轩还说,只有这纯正的大红色,才配得上她。没想到现在……欣茹一边想,一边眼泪直流。李振轩却像没看见一样,很快撕扯下了红色羽绒服,然后赶紧把它套在了自己身上。由于衣服太小,他穿在身上的模样非常滑稽。欣茹流着泪,愤怒地瞪着他。

  李振轩却若无其事,把自己那身撕破了的白色羽绒服丢给欣茹,说:“我要出去看看,你想活命就老实留在这里。”他走后,欣茹伤心地痛哭起来,她哭的不是现在面临的绝境,而是恋人的背叛。什么爱情,什么誓言,在绝境面前都是假的,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自私。

  欣茹恨死李振轩了,不想穿他的破衣服,可过了一会儿,实在抵不住严寒,只好捡起那件破了的衣服穿在身上。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去了,饥寒交迫的欣茹逐渐昏睡了过去。

  欣茹再次醒来时,眼前还是一片雪白,不过眼前已经不是雪地,而是医院里的白墙。医生告诉她,她在雪谷被困了好多天,如果救援队再晚一点发现她,她就没命了。欣茹不想知道那个负心汉怎么样了,复原后她很快出了院,换了手机卡,谁也没告诉,独自去了南方。几年后,她认识了一个不错的男人,结婚后不到两年,就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如今欣茹的生活非常幸福,丈夫很爱她,宝宝也十分可爱,事业又顺水顺风,有时她回忆过去,不禁骂自己当初怎么那么愚蠢,竟然会爱上李振轩那样的男人。

  那天是节假日,欣茹和丈夫抱着孩子去逛街,走过展览馆,里面正举办摄影展,欣茹就和丈夫饶有兴趣地走了进去,转悠了大半天,丈夫去吸烟区了,欣茹就抱着孩子来到了一组名为“世界天灾摄像集锦”的展区。展区里都是人们在火灾、洪水、地震、海啸等天灾中,抢拍下的一些惊心动魄的照片。

  看着看着,欣茹来到了一幅奇怪的照片前,照片上的景物非常特别:在茫茫的雪地中,立着一尊丑陋的人形冰雕,更可笑的是,人形冰雕的手里还挥舞着一件红色的衣服,模样要多奇怪有多奇怪。这时,围过来几个人,也对这幅奇怪的照片产生了兴趣,于是讲解员就过来给大家讲解。欣茹正要支起耳朵听,却见丈夫远远地朝她摆手:“时间不早了,咱们该回家了。”

  欣茹只好抱着孩子,和丈夫走出了展览馆。身后,讲解员对观众讲解起那幅古怪照片的来历:“……那是苏梅尔雪山的一次大雪崩,有一对恋人被困在了雪谷。当时一连几天降雪,搜救队根本找不到他们留下的踪迹,就在大家快绝望时,有人看到在一片白茫茫的雪谷里,有一点红色,搜救队赶到后,发现那竟然是一个挥舞着红色羽绒服的男人。原来,那个男人为了拯救他心爱的恋人,一直站在雪地里,挥舞着显眼的红色羽绒服充当求救信号,给搜救队指明他们的方位。”

  有参观的人忙问:“他们最后得救了吗?”

  讲解员笑着说:“女孩得救了,但是那个男孩在雪地里站了五天五夜,早已冻成了一座冰雕,这幅作品就是当时救援人员拍摄的。好了,咱们现在看下一幅……”

催泪的亲情小故事

  明泰与旺仔是湘西同一个村子的乡亲,两人都在新疆打工,平常关系很好,情同手足。年关将近,两人结伴回家,结果到火车站一看,心都凉了:从电子显示屏上得知,年前不再发售开往老家的车票。

  就在这时,来了一个退票的中年男人,明泰眼尖,一看正是自己需要的票,忙一把抓在手里说:“先生,这票我要了!”旁边的旺仔一看明泰已经拿到票,心里不免有些慌,忙问中年人:“您就只有一张票吗?”那人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票贩子,哪来那么多票?”说完,拿上钱走了。

  那人走后,旺仔心情复杂地问了一句:“什么时候的车?”明泰这才仔细查看票面上的开车时间,说:“明天晚上八点的车。时间很充裕,我俩再转转,说不准还能买上一张。”于是两人开始四处乱窜,票贩子、旅行社、代售点、旅店宾馆……总之,车站附近能问的地方都问了,可就是找不到一张回老家的票。看来,两人之中只能一人回家过年了。

  当天夜里十一点,两人失望地住进了一家小旅店。旺仔手上没票,心里非常焦虑,老睡不着。明泰一觉醒来,看他辗转反侧,便来到他床边说:“旺仔,你别急,我早已打定注意,不管还能不能买上票,这张票都是你的了!”说着,他从口袋里摸出那张票,放在了旺仔的枕头边。

  旺仔没票当然急,这一来他更急了,不由生气地说道:“明泰,咱俩是好兄弟,你这样就是看不起我。老实说吧,我也打定了主意,不管有票没票,这票我不能要!”

  明泰听他这么一说,知道问题严重了,他没想到一张车票摆在两个患难兄弟面前,竟然成了一道大难题。他想了想,决定来个“听天由命”,于是说道:“旺仔,这票归谁我俩说了都不算,不如这样,我俩来个锤子剪刀布,一招分胜负,谁输了票就归谁,决不反悔。你说好不好?”

  旺仔一时不敢答应,不管是胜是负,他都怕。明泰见他不出声,明白他的心思,忙说:“旺仔,你想想,回去一个总比两个都不回去要好,这票不能浪费!来吧,赌一手,这最公平。”

  旺仔迟疑片刻,终于缓缓举起了手,嘴里叫道:“来吧!一——二——三!”三字刚落音,兄弟俩的手就同时伸了出来,明泰是锤,旺仔是剪刀,无疑,票归旺仔了。明泰释然地笑了,旺仔却没法高兴起来。

  旺仔没票时睡不着,有了票更睡不着。他看着已经熟睡的明泰,心里非常难过,明天晚上,两人就要依依惜别,一个回家过年,一个将留在异乡,孤独地度过这个春节。

  第二天,两人早早起床,明泰说:“距你启程还有十来个小时,我俩出去碰碰运气吧,也许还能找到票,说不准还是同车的票。”

  于是两人又跑到火车站,四处打听起来,到了下午五点,距旺仔上车的时间只有三个小时了,仍然一无所获。明泰说:“算了,回旅店休息下,你收拾行李,到时我送你。”

  旺仔想了想说:“慌什么,还早,再找找吧。我觉得我俩分头去找几率更多一些。记住,有消息一定打我手机,七点三十分在旅店见面。”说完,旺仔就匆匆汇入了人流之中。

  七点半很快就到了,距开车时间只有三十分钟了,旺仔仍然没有找到票。就在这时,手机响了,是明泰打来的,旺仔一阵兴奋,接通电话就问:“是不是找到票了?”可明泰的回答却让他十分失望:“没希望了,快回旅店吧,你该启程了。”说完就匆匆挂断了电话。旺仔愣在那,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他终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票卖掉,不走了。

  七点四十分,他步履轻松地回到旅店,明泰还没到。就在这时,明泰又给他打来了电话,兴冲冲地说:“旺仔,运气太好了!我终于有票了,我可以与你一同回家了!”

  旺仔一惊:早知这样,自己就不该把票卖掉。一时间,他的心里乱极了,嘴里随意问道:“真的吗?几号车厢?座号多少?”明泰没有及时回答,显然,他太高兴了,刚从票贩子手中得到票,还没来得及细看。旺仔耐心地等了一会儿,可对方一句话也不说,突然挂断了。旺仔心里又是一惊,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无法相信,天下居然会有如此奇巧的事

  几分钟后,旅店楼下传来急匆匆的脚步声,旺仔知道,明泰回来了,他打开门,迎了出去。在旅店长长的走廊里,两人相遇了。当明泰看到迎接他的旺仔时,眼泪突然涌了出来:“兄弟,你……你太傻了,你不该把票卖掉!”说着,他拿出那张刚从贩子手中买来的票,塞给旺仔,“真是太巧了,这票天定就是你的,卖了还是你的!”接着他以命令的口吻说:“提上行李快走,现在还来得及!”

  旺仔没动,诚恳地问道:“如果我不走,你会走吗?”明泰毅然摇摇头:“我不能丢下你!”

  旺仔的眼圈不由红了,“我俩是好兄弟,有福共享有难共当,谁也不能丢下谁。既然我卖掉了它,就不打算回家过年了,我们一起过年……”说着,他一点点地撕碎了手中的那张票。

  明泰先是惊异地看着他,然后伸出双手,把旺仔紧紧拥在了怀中……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初中语文答题技巧全套

简单的个人收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