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谁写的
祖国我为你歌唱
1949年10月1日,一个振聋发聩的声音响彻北京,荡破了东方的天空——世纪伟人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在世界的东方大地上树起了一面令世人瞩目的旗帜——五星红旗。从此,野蛮的舞台在摇晃中缥缈,文明的强音在奋进中升腾。
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讴歌祖国成立五十周年,我感到心潮激荡,感慨万千,由衷地呼喊:“祖国,我要为你歌唱!”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国家。她像一位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优美秀丽的江南风光,雄伟豪放的北国山川。气势磅礴的长江,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脉……都是那样的令人神往。
我们热爱祖国,如同热爱我们的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的心灵、身体的来源于归宿。祖国的甘泉、母亲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儿女。
我们的祖国走到今天经历了多少艰难的历程!谁会忘记悲壮的甲午战争?谁会忘记圆明园燃起的冲天大火?谁会忘记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谁会忘记黄浦江畔“华人预购不得入内”的牌子?为了洗雪国耻,为了拯救危亡,多少中华儿女前仆后继,谭嗣同,李大钊,杨靖宇,赵一曼……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经历了70多年的风风雨雨。今天,他依然坚定的驾驶着“南湖船”,迎风搏浪,向着社会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奋勇前进!
国歌的诞生
聂耳听说《风云儿女》的主题歌由他作曲,就连夜向夏衍要求看那个电影脚本,很快看完了,又仔细再看,受到深深的感染,满怀激情又十分认真地表示:“我干,交给我!” 那是1934年初夏,十里洋场上海滩的政治形势复杂。聂耳被敌人监视,处境危殆,组织上决定让这位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去日本,可能再转道欧洲赴苏联,以求作曲技巧和音乐理论的深造。行期仓促,启程在即。聂耳毫不迟疑:“交给我,我干!” 聂耳一旦投人创作,就专心致志,废寝忘食,不分昼夜。夜深人静起来打拍子,引起楼下房东老太大声抗议。去国前短短数天,他写出了曲谱的初稿。
一如他平时对自己作品的严格要求,每一段音阶,每一节音拍,每一个音符,都反复推敲。 导演许幸之很赞赏,两人就曲谱的开端和煞尾的力度不够,共同研究修改,加强了歌词的起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显得更有激情,让人一听就感到高昂激动的呐喊。结尾处增加了三个叠句:“前进!前进!前进!进!”经过处理,三次层层向上的呐喊取得强烈效果。 在聂耳去扶桑的简单行囊里,藏着一张《义勇军进行曲》曲谱的初稿。
我们只能想象,在长崎丸三等舱的l}l板!",版耳凭栏远眺波涛汹涌的日本海,扶着拦杆打拍子,为他自己创作的进行曲追求一个新的高度而努力。 聂耳一生创作三十余首歌曲器乐仁,在东去的海轮f",他不知道这是他用年轻的生命,献给}tl f }l和人!v的最后·支欧曲i,他不知道,《义勇军进行曲》在影片《风云儿女》放映后,欧声从银幕传遍祖国大地。他不知道,这首进行曲像是黎明前的甘角,唤起被压迫奴役被欺凌的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为中华民族的自由而战,共同走上抗战救亡的大道。 他更不知道,这首《义勇军进行曲》连续不断数十年,新中国建立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声响彻寰宇。
高一国庆节作文:国歌的诞生由来历史
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当时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这首在中华大地上歌唱了近70年的歌曲,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去蒋介石、解放全中国,去建设社会主义。
1931年“九?一八”事变,拉开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序幕,“不作亡国奴”的吼声唤起了全国人民高昂的爱国热忱。先后于1932年和193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田汉、聂耳,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1934年春,田汉决定写一个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电影剧本。在他刚完成一个故事梗概和一首主题歌的歌词时,就被反动派逮捕入狱。另一位共产党员、戏剧家夏衍接手将这个故事写成了电影剧本,聂耳主动要求为田汉写就的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谱曲。当他读到歌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他仿佛听到了母亲的呻吟、民族的呼声、祖国的召唤、战士的怒吼,爱国激情在胸中奔涌,雄壮、激昂的旋律从心中油然而生,很快就完成了曲谱初稿。后来又在躲避政府追捕的颠沛流离中完成了曲谱定稿。一首表现中华民族的刚强性格,显示祖国尊严、充满同仇敌忾、团结御敌豪迈气概的革命战歌就这样诞生了。这是聂耳短暂一生中的最后一个作品。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这首革命歌曲甚至享誉海外,在全世界传播。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了这首歌,接着他又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宋庆龄亲自为这套唱片撰写了序言。在当时的反法西斯战线上,《义勇军进行曲》代表了中国人民最强音的一支战歌。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在盟军胜利凯旋的曲目中,《义勇军进行曲》赫然名列其中。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设立由55人组成的国旗、国徽、国歌、国都、纪年方案审查委员会,马叙伦为召集人。截至当日,第六小组共收到应征国歌632件,歌词694首。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郭沫若、茅盾、黄炎培、陈嘉庚、张奚若、马叙伦、田汉、徐悲鸿、李立三、洪深、艾青、马寅初、梁思成、马思聪、吕骥、贺绿汀等人。在座谈会上,马叙伦等主张暂用《义勇军进行曲》代国歌,徐悲鸿、郭沫若等许多委员表示赞成。因原歌词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等历史性的词句,郭沫若、田汉等建议将歌词修改一下,郭沫若并拟就了三段。但是,张奚若、梁思成认为这首歌曲是历史性的产物,为保持其完整性,词曲最好不作修改,并举法国的马赛曲为例。黄炎培先生也赞成不修改歌词。刚从国外回来的宗教界代表刘良模介绍了《义勇军进行曲》在国外传播情况后,认为《义勇军进行曲》获得了国内外人民一致颂扬,在国际上有它的影响,应采用作国歌。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副主席赞成这种“安不忘危”的思想,认为新中国要达到真正安定、安全,还需要与内外敌人及各种艰难困苦奋斗。周恩来副主席说:“用原来的歌词才能鼓动情感。修改后,唱起来就不会有那种情感。”国歌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民族气质和精神面貌,《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中华民族危难关头,正是表现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毛泽东主席赞同和支持歌词不改。经过讨论,除国徽一项继续由原小组设计外,其他各项议题均获一致意见。会议结束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副主席和大家一起放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9月27日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国歌一致通过了4个决议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今年为1949年;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北京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用洪亮的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着毛主席按动升旗电钮,伴随五星红旗冉冉上升,《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第一次在广场响起。1949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国旗、国歌和年号的“新华社信箱”中,对将义勇军进行曲采用为国歌作了如下解释:“义勇军进行曲是十余年来在中国广大人民的革命斗争中最流行
说说最早的国歌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从清朝末年到民国,我国曾先后颁布过五次国歌。最早的国歌名为《巩金瓯》。
清朝之前,我国一直没有国歌。近代,因受西方国家的影响,1906年清政府曾于陆军部成立后,将新制订的军歌代替国歌。1911年(宣统三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首国歌——《巩金瓯》。歌词是:“巩金瓯,承天帱(dao道,覆盖),民物欣凫藻,喜同袍,清时幸遭。真熙暤(hao浩,明亮),帝国苍穹保。天高高,海滔滔”。“金瓯”指国土,“巩金瓯”是要巩固腐朽不堪、濒临崩溃的清帝国。国歌的内容更是为清王朝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然而,这首国歌颁布还不到一年,随着武昌城头的枪声,清王朝便被辛亥革命推翻了。
祖国颂诗歌是谁写
霍瑞锋
《祖国颂》
用一串串英雄的名字
架起中国近代历史的脊梁
用一块块英雄的白骨
垒起中国近代最高的丰碑
是你,就是你
喂养了一代又一代缺钙的中国人
扶起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尊严
是你,就是你
演绎了金戈铁马狼烟四起的山河
演绎了八月洗劫岗楼林立的疮痍
演绎了赤地千里吃糠咽菜的土地
是你,就是你
用最后的呐喊
唤醒了长江黄河的反抗
用最后的体温
输送给了黄土最后的呼吸
是你,就是你
站在世界的上空
歌唱着天安门广场上
被捆绑的民主与自由
歌唱着新文化运动中
被泥沙重重围困的封建思想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你是秦汉雄风大唐屹立的巨人
你是宣布旧时代灭亡的伟人
你是呐喊真理建设祖国的设计者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你就是脚下这片深沉的土地
是你,宣布了旧时代的灭亡
点亮了新时代的火炬
是你,就是你
我亲爱的祖国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
我最喜欢的歌曲—《国歌》
我会唱许多歌曲,有《爱我中华》、《好人生平安》、《好日子》等。但我最喜欢《国歌》了。每当听到这歌声,我心中的自豪感便油然而升。
《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它的作词者是戏剧家田汉,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捕捉前,把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后来,歌词传到了它的作曲者著名音乐家聂耳手中,音乐家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了的创作热情,聂耳马上动手写谱。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房子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跟着节拍走动,他把自己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全都倾注到每个音符里,这首歌曲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
1935年7月,《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祖国大江南北,无数爱国战士唱着它走上抗日前线……
1940年9月,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政协讨论国歌时,著名画家徐悲鸿和著名建筑家梁思成,力荐《义勇军进行曲》作为新中国国歌。这时,有人提出:歌中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眼下革命取得了胜利,是否应该改一下?周总理听后说:“我们面前还有国民党反动派,我们的建设越有进展,敌人就越嫉恨我们,就越想办法破坏我们,你们说,能不危险吗?倒不如留下这句,使我们耳边警钟长鸣。”一席话,使人豁然开朗,经过讨论,决定把《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代国歌。后来,经岁月的检验,《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新中国国歌。
我喜欢《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因为在抗战时期它激励着全国人民奋起反抗日本的侵略;在建国时期,它又鼓舞人民努力搞好建设,使祖国天天都在变化,都在前进,所以,我喜欢《国歌》
国歌情
我国的国歌,雄浑豪做,气势磅礴。它记录着中国人民英勇的战斗历程,使人振奋,促人向上,是最好的爱国主义诗篇。唱起国歌,听到国歌,都会使人油然而生爱国之恩。国歌诞生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最初叫{{义勇军进行曲}}。那时,山河破碎的人民生活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义勇军进行曲}}唤起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在党的领导下,拿起枪杆,万众一心,奔赶抗日前方。大家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一到保卫祖国的坚固长城。人们唱着{{义勇军进行曲}}浑身长劲,同仇敌忾。经过浴血奋战,终于战胜了日本侵略者,赢得全中国全民族的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
它虽然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但生活在建设时期和和平环境里的人们,同样具有很大的意义,它使人抚今思昔,居安思危。广大青年听到国歌,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在国歌的熏陶下,那那些勇猛冲东、不怕牺牲的革命先辈,更加宗敬。对用鲜血和生命话来的幸福生活和和平环境,更加珍惜。对经历过战火洗礼的伟大祖国,更加热爱。国歌唤醒我们重温历史教训:国家贪穷落后,是要被帝国主义欺辱的,是要挨打的。这就促使我们青年随时做好准备,歼灭一切敢于侵犯我们祖国的敌人。当我国的国际威望不断地提高,我国的领导人出国访问,当简略仪式上响起我国国歌的时候,我们为“朋友遍天下”而自豪。
当体育健儿为祖国赢得荣誉,发件仪式上随着□升起而高奏国歌的时候,在观众席上、在电视机前,炎皇子孙谁不豪情满怀、激动万分呢?!我们的国歌将永远鼓舞炎黄子孙从胜利走向胜利!
中国国歌的由来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夕,人民政协开会商讨国歌,著名画家徐悲鸿先生提出用以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这一提案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他们认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解放,《义勇军进行曲》中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之词,恐怕不合适。
徐悲鸿表示:这没有什么不合适,法国就有以战斗性的《马塞曲》作为国歌的先例。周恩来支持了他的意见,认为中国人民虽然获得了解放,但以后还会有战争,有危难,应该居安思危。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每当我们听到这首歌声,就会想起祖国过去被侵略、受压迫的历史,眼前浮现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无恶不作。日本鬼子在南京大屠杀,在抗日革命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更是罄竹难书。同时也想起前辈们在刀光剑影中同一切侵略者斗智斗勇,不怕抛头颅洒热血,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誓死赶歨侵略者,保卫祖国的精神。
每当我们唱起这首歌,就会居安思危,振奋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保伟大的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奋斗。
这一首歌歌曲高昂激扬,催人奋发,坚定有力,在战争中激励人们万众一心,勇往直前,誓死保卫祖国的精神。在学习中鼓励我们刻苦学习,不要忘记历史的耻辱,把祖国建设成繁荣强大的国家。所以我最喜欢这首歌。
啊,我喜欢这首歌,我更喜欢我们的伟大祖国。
国歌
《国歌》原名为《义勇军进行曲》,它的作词者是戏剧家田汉,田汉是在被国民党特务捕捉前,把歌词写在香烟的包装纸上。后来,歌词传到了它的作曲者著名音乐家聂耳手中,音乐家聂耳看到这振奋人心的歌词,激发了的创作热情,聂耳马上动手写谱。他把自己关在简陋的房子里,一会儿弹琴,一会儿高唱,一会儿跟着节拍走动,他把自己对人民的爱,对敌人的恨,全都倾注到每个音符里,这首歌曲催人奋进,尤其是结尾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坚定有有;力,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万众一心,誓死保卫祖国的伟大精神。
朋友,每当震撼人心的《国歌》响起时,你的感觉如何?我每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是的,我们是“不愿做奴隶”的民族;我们是“万众一心”的民族;我们是敢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民族。正因为是这样的民族,即使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屈服,而且毅然接受了强敌的挑战。《国歌》不正是中华民族发出的吼声,前进的号角吗?当说到这里,你们是否想到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侵略的圆明园吗?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 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