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模板归纳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与答题技巧
1、定义:
反复是有意重复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以达到突出某种感情、强调某个意思、如加深读者印象的目的。可分为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2、反复的类型
A、连续反复
连续出现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间隔叫连续反复。
例如: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纪念刘合珍君》
B、间隔反复
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不连续出现,有其他词语或句子间隔在中间叫间隔反复。
例如:我们还在这样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必要了。离三月十八日也有两个星期,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纪念刘和珍君》
3、反复的作用
A、连续反复一般都是为了能够强调突出某种意思。
用于写人,强调人物心理状态或思想感情
用于写事,强调事件结果或意义
用于抒情,强调作者思想感情
用于议论,强调作者观点和看法
B、间隔反复的作用除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之外,还能起到分清层次脉络,增添旋律美,加强节奏感的作用。用在抒情文字中能达到反复咏叹,回环起伏抒情效果,充满语言美。
例如:
“大山原来是这样的!月亮原来是这样的!核桃树原来是这样的!香雪走着,就像第一次认出养育她成人的山谷。”(铁凝《哦,香雪》)
这里连续三次反复使用“原来是这样的”,表明了香雪此时的快乐心情。
再如:
忘掉她
闻一多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缕香──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风里一出梦,
象梦里的一声钟,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听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长得多高;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这是闻一多悼念自己不幸夭折的女儿的诗,“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在诗的每一节的开头和结尾反复出现,意在反复强调“忘掉她吧”这是痛极之语,中年失女的巨大哀痛始终包裹着诗人的心,诗人始终都是既努力超脱,又始终无法超脱,只能这样来安慰自己。同时,这句话又使诗的层次脉络十分清晰,有回环往复的旋律美。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要点归纳
1、段落
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
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2、句子或词语
句子本身或者其中有一个词语或短语运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或是表达方式。将之揭示出来解释涵义再联系文章内容即可。
A、修辞手法的作用
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修辞手法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所指对象+特性
排比、反复:增强气势,加强语气,强调了+所指对象+特性
夸张——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反问——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B、表现手法的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手法+分析(举例)+作用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突出特点,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
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
C、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描写:通过……描写+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人物肖像、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性格特征。
2.景物描写:具体描写自然风光,营造一种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3.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4.环境、场面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背景,写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渲染气氛,更好地表现人物。
5.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正面直接表现人物、事物;侧面烘托突出人物、事物。
议论:通过……论证+观点
1.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2.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3.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
抒情: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2.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说明:通过……说明方法+对象+特点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比喻论证,其作用是将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的形象之中,使道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容易被人接受。
2、类比论证,通过讲故事、打比方的办法将相类似的两件事进行比较,从而由此及彼,自然地得出新结论的论证方法。它以浅寓深,以近比远,形象鲜明,有很强的说服力。
3、举例论证,用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4、对比论证,运用正反两方面的事例或道理进行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鲜明的对比,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5、引用论证,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6、引申论证,通过对事理原因或结果的周密分析,层层剖析,从而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合理性,精彩深刻。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高考倒计时」
一、词语:答题时一定要在文段句词的前后找答案或找解答的依据。
(1)能理解词语的表面意义,以及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并能理解其表达的效果;
(2)能确定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上文,找出后代入原文,看是否通顺合理.
二、文章概括:
内容概括(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人物和事件 (抓要点概括,推动情节发展的要点必须要首尾的关键句必须扣住)
中心思想概括:如:“本文通过某人做某事,表达了作者对 __ 赞美与敬佩之情等,赞美了他(人物性格、精神品质)
三:主旨句的作用:结构上贯穿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
四、修辞方法及表达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 ,表达了 情感。
排比:表现了 ,抒发了 ,增强了语势,加强了感情。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使文章有起伏。
反问:加强语气,增强语势,表达了 (的情感),使文章有起伏。
模式: (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 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 ,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 ,表达了
五、记叙顺序及作用
(1)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尾,条理清晰,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 倒叙:造成了……的悬念,使故事情节更曲折,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3) 插叙作用:补充交代了……使人物形象更丰富,使中心更突出。
记叙文中穿插议论的作用: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画龙点睛.
六、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 (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承接上文、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
2、内容上: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设置悬念、埋下伏笔、为后文作铺垫、欲扬先抑、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象征、托物言志作用:使表达委婉含蓄、深沉感人.
七、评价感悟类
评价:“是不是”、“同意不同意”、“好不好”?感悟:结合主旨、个人生活体验,提出对问题的看法。
启示从原文引出;评价表明态度及理由。特别注意是否让举例或结合实际,把题目中所要求的全部答出。
八、懂得常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方法有:①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外貌②侧面(间接)描写:其他的人或事③细节描写④环境衬托人物心情等。⑤用词的感情倾向.褒贬色彩
作用是:揭示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风貌
非主人公在文中的作用:对比烘托,使主人公性格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九、记叙文语言风格:亲切自然口语化、幽默讽刺、热情奔放、冷峻辛辣等
十、人称作用:
第一人称: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第二人称:便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或读者感情交流,显得特别亲切、感人。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散文加小说答题模板
【一】行文思路(或结构)
1、常见题型①文章以什么为线索?请你进一步地理解文章思路。或除了以×××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外,本文还有另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思路来。②本文主要分几个画面来写,这些画面是如何组织到一起的?③请概括文章写了哪些方面?或概括特点?④为什么从这里写起;先写这个后写那个,为什么?为什么作者在文章开头写某某内容
2、解题思路:答题程序应该是分析层次结构,把握段落大意,然后准确切分文章层次并概括层意,最后把层意按照先后顺序组合起来。一般从结构、内容(表现形象,思想情感、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三个方面回答。
3、答题格式:先写了什么,然后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附:记叙文(散文)的文章结构特点:
1时间上组织材料;②从空间(场面)上组织材料等;
2以什么(物件、观察点)为中心;④以情感或认识过程来组织材料;
⑤由实到虚,层层层深入。同时要适时的结合中心回答。
【二】行文表达作用
1、常见题型:①局部某句话、某处叙述句(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或者这样写对全文结构安排有什么作用?文中某段文字不要行不行?为什么?②某一引文(诗句或典故等)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③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或文中描述了某某景色,请加以简要概括,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解题思路:主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解答分析。
3、答题格式:某段或语句:写了……内容(概括这句话或者段落的大致意思),运用……手法,起到了……作用或表达效果(联系中心)
引文的作用: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结构上起到了……作用
景物描写:这一景物描写了……自然环境,渲染了的……气氛;烘托人物的……心境或性格;暗示……社会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附:引文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1)开头:①总领全文;②引出下文的……情节或引出话题;
③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或与下文构成对比;
④开篇点题,营造……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
④制造悬念或埋下伏笔,吸引读者。
(2)中间:①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②前后呼应;
③为下文……的情节做铺垫、引起下文的…内容;
④照应上文的…内容、转换话题。
⑤或衬托作用(在行文中为了彰显叙述主体而谈到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具有衬托作用);或渲染烘托某种氛围(描写环境为人物的出场营造氛围)
(3)结尾:①升华感情;②点明中心,深化主题;③总结上文;
④卒章显志,点明主题;
或含蓄的表明主旨(往往借助象征性的景物描写)
⑤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完整;
⑥言已尽而意无穷,使文章委婉含蓄。
(4)其他
传说故事:增强文章的传奇性、风物的神秘性;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某一事件: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
史实: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具有例证的作用
诗句: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丰富文章内容;引起读者兴趣;含蓄地引出、表明……观点:
名言:表明……观点,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增强文章说服力;
丰富文章内容;
二、词语或句子含义理解
1、常见题型:①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加点词语能否删除,为什么
②根据文章解释或分析某句话的含义。或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主旨句、中心句、景物描写句)
③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结构类)
2、解题思路:从主旨、构思、立意、选材结构等方向作答
词语含义分析题:弄清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分析表达作用(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概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句子含义分析题: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分析内容;分析形式,结合语句的位置;分析艺术手法)
3、答题格式: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
(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
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附:某一词语含义或作用常使用的术语
动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
词语顺序: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一致;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三、形象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联系全文,
②指出某物象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某物象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解题思路:人物形象最基本的评价方法是:首先对人物做一个总的评价,然后从不同侧面逐点说明人物具有的性格特征,也就是说答题要使用总分总结构。
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3、答题格式: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
物象分析: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附:物象在散文中的作用
⑴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
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⑵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人称类
1、常见题型: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2、答题格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外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五、归纳内容要点
1、常见题型: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并具体分析文章是怎样逐层表现主旨的
文章表现了什么感情?请从作品的内容和写法两方面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2、解题思路:
全文内容概括:第一种:概括某些原因。很多散文,作家都是阐发某种生活感悟,明晰某些道理,而这些感悟、道理(结尾的“果”)从何(“因”)而来?答题时思维视界要笼罩全篇,尽量把“因”的数量找全。答案各点组织要尽量按照原文顺序。
第二种:围绕标题关键词语进行内容概括。
第三种:文中作者的多种情感概括。多种情感,指的是对不同的人、事、物而表现出的不同的情感,或是对同一人、事、物的前后情感变化。
主旨概括
答题要点:①关注文题。标题能提供阅读的线索。(隐含了信息-----写作对象、重要内容等,甚至可以借此把握文章的主题。)②抓住文尾的议论、抒情语句。这些语句常常是结尾点题,明确主旨。③在概括段意、整合层次的基础上,再高度概括层意,概括出主旨。
3、答题格式:
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况: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六、技巧分析类
1、常见题型:
①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表现手法)
②运用了什么语言技法,表达了什么内容,起了什么作用。或: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修辞手法)③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④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谋篇布局)
2、解题思路: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辨明本语句所运用的是哪一种修辞或表现手法,分析在文句中是要表现什么内容,要清楚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结合具体语句将此种修辞或表现手法的一般表达效果,加以说明。并注意联系主题思想。
3、答题格式:这个语句或段落用了……的方法,写出了……,在文中起到了……的表达效果
或: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好在哪些方面
附:表达技巧常用术语
表达方式:叙述(顺叙、倒叙、插叙);
描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事件描写;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议论;说明。
表现手法:
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渲染气氛、推动情节、烘托心理、烘托人物形象、象征社会环境、烘托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中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白描:简练,不加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虚实相生: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种表现手法。
衬托(正衬和反衬):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突出作者的某种感情,深化文章的主题。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渲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想象经常在一起使用,可以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增添文章的艺术表现力。
布局谋篇: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渡铺垫、设置线索(时间、空间、情、理、物等);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主次详略得当;材料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等。
修辞手法:
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冗长为简洁
借代:引人联想;形象突出、特点鲜明、生动;在表情达意上更得体、含蓄、别致
比拟:语言生动形象,蕴涵丰富;色彩鲜明,描绘形象,印象深刻;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夸张:突出本质、特征,引人联想;烘托气氛,语言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感情强烈,引起共鸣
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表意凝练,抒情酣畅;对比强烈,褒贬分明
排比:句式整齐,节奏匀称;文章贯通,语势强劲;集中内容,加重感情;条分缕析,说理严密透彻,抒情酣畅淋漓
设问:提醒注意,引起思考;突出内容,变化波澜;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增强说服力和表达效果
反问:强化语气,强调内容;增强表达效果,表达强烈感情;引起思考,余音回荡
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层次清晰;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印象
起兴:渲染气氛,定下感情基调;统摄全诗,引出故事;激发读者想象;化实为虚,形象生动
双关:言在此而意在彼,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更有趣
语言特点:平实、质朴、含蓄、直露、幽默、风趣、粗俗、典雅、清新、自然、简洁、优美等
七、标题
1、常见题型:为什么取这个标题
2、解题思路:有的散文的文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同时,它对行文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贯串文章始终的线索。问“标题”,答“结构”。首先要联系情节,比如情节的开展就是围绕标题中的某某词进行的;再次要联系中心,说它体现了中心等
3、答题格式: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XX)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附:散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点明写作对象的特点和多层含义
2、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
3、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
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4、成为文章的线索和结构思路
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成为了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的结构思路。
八、探究题
一、考点解读
1.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2.探讨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探究学习的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其考查不可能是无限开放的,其特点就是题目的回答具有选择性,个性化色彩较浓。
二、解体要求探究性试题是具有一定开放性和独立思考性的试题,要求说出“你的理解”、“你的看法”而在文中找不到现成答案的试题。
1、唯一型(有观点)是表面上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考生们只能选择这一观点来作答。
2、选一型(有观点)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而且每种观点都独自成立的命题,考生们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种观点来作答。
3、融合型(有观点)是问题有两种或三种观点,但是每种观点都不能偏废,考生们只能融合这些观点来作答。
4、自创型(有观点)是问题没有直接给出观点,要考生自己思考并形成观点作答。
三、答题格式
面对探究题时,可以先判断它属于哪一类型,然后确立观点,观点必须明确,态度必须鲜明,观点的表述多用判断语气的句子,比如“我认为……”“我觉得……”“我赞成……”等。
分析过程归纳为四种类型:
1、观点+文本这种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你同意作者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注意摘录或者化用文本的相关字词句,整合成话,扣紧观点进行分析。
2、观点+事例这种探究题的标志性语句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你是否同同意这一观点,请举例说明”等,分析过程要注意事例的叙述简洁,分析到位,材料与观点要相互融合。
3、观点+理论答题中的理论常见的有生活理论、文艺理论、写作理论等,这种分析过程要注意理论精辟概括,理论与观点相互印证。
4、文本+现实+观点标志性语句是“联系文本(文章内容)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理由)”等。要筛选和运用好文本相关内容,还要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小说的考点
高考中小说命题指向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1.把握故事情节;2.揣摩人物形象3.注意环境描写4.概括主题内容;5.品味语言特色;6.分析写作技巧。
(二)小说考题主要命题方向
(1)“理情节”题型:①用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②这一情节在文中起什么什么作用。
(2)“析人物”题型:①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并说明好处或者作用;②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③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平的评价。
(3)“看环境”题型:①在文中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起什么作用;②就指定的环境描写分析其对人物或表达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①说说作品在材料安排有何特点,分析其好处;②这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③联系全文,指出某某物在文中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5)“讲方法”题型:①文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以及用它塑造形象时所起的作用;②文中特有的表达方式是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的;③在语言运用上有何特点;④从语言运用角度,鉴赏文中画线句子。⑤本文人物语言有哪些特点?请分别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①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作品的主题;②这篇文章的主旨是什么,为什么?③前后说法,是否有矛盾,为什么?④阐释小说社会意义。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⑵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时间、地点、气候、景色、场面等。
作用: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⑤深化主旨;⑥象征和暗示。答题指要:
⑴解题思路: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揭示人物心境,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⑤推动情节的发展或作为情节线索;⑥揭示或深化主旨;⑦象征暗示,对比烘托
⑵答题规范环境+人物+情节+主题
⑶环境类试题的答题思路: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根据要求还可以这样来组织语言表达:XX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的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思想感情;为下文……情节展开作了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
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2情节的作用
⑴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⑵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⑶侧面烘托,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⑷照应前文。⑸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⑹刻画人物性格。⑺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情节的特点
⑴情节安排评价
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把结局放到开头来写)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此外,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
⑵情节安排基本技巧
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
(三)揣摩人物形象
1.表现人物的手法:
⑴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肖像、心理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如概括介绍、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
⑵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
2.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⑷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下:
①典型的细节可以刻画人物性格追求爱好。
②典型的细节可以深化主题。
③典型的细节可以推动情节的发展。
④典型细节可以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
⑤营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动
⑥典型的细节可以暗示影射。
⑵常见题型
①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②对文中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自身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③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④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4.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面对这些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高考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1、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强化情感。
关于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1、论点(证明什么)
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率分论点)
⑴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⑵方法
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
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
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
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
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
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湖,归结出中心论点;
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
⑴论据的类型:
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
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⑵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⑶次序安排(照应论点);⑷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⑸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
⑴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
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
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
⑵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⑶论证的完整性(答: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⑷分析论证的作用:证明该段的论点。
高考语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个雨后初晴的早晨,荀子信步走至淄水河边,面对汤汤流水,浩然长叹。他头颅硕大,目光如炬,布衣草屦,步态稳健。顺着河畔那条幽僻的小径,他静静地走着,苦苦思索着人生的意义。他遍观宇内,搜罗群象,脑海里渐渐形成“人性本恶”的想法,于是声声叹惋回荡在淄川长空阔天。荀子内心深处波涛阵阵,一种神圣不可遏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陡然升起。就在行走于淄水河畔的那个清晨,他写下了卓绝千古的《劝学》,以不容置辩的口吻劝勉人之向善。
荀子勤勉好学,手执古卷孜孜以求。晨昏相继,他总是手捧《诗经》《尚书》《春秋》《礼记》吟哦诵读,那些让它痴迷的竹简已然破旧不堪,但他总是耐心地重新穿绳相结。荀子不单读书,且深谙读之高妙,他认为《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因此他说读书要从读《诗经》开始而终止于《礼经》,这样才能达到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这些经典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囊括其中,只要尽力去读,便可成为高尚之人。书简上的每一个字都在闪烁真理的光芒,这让荀子兴奋异常,他废寝忘食,熟读成诵,潜心揣摩,终成一代儒学大家。
荀子之前的那个时代也让他陶醉其中,那个弹瑟的瓠巴是哪里人?是否生有异相?他的瑟到底有多少根琴弦?他就那么不经意间一挥手,琴声就如清风流星四处飘散,惊得水中的鱼儿浮出水面,静静倾听。这是怎样的一个乐师呀!今天,哪个乐坛圣手能像他那样令我们心生羡慕和嫉妒?那个弹琴的伯牙在荒野是否已然遇到了樵夫钟子期?“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钟子期是在听到什么样的乐曲发出如此的感叹?子期死,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的知音传说,高山流水的绝唱,为什么荀子没有向我们娓娓诉说
不对,荀子明明也在寻找知音,寻找那个识贤用才的君上。他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借以推行主张,多次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但一个小小的学官与治国经邦的愿望相差实在太大,于是他愤然离去,带着满腔豪情前往秦国,拜见秦昭王。面对威严的秦王,荀子有点心悸,但他并不畏形于色,只是神态自若地把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的政治主张和盘托出。秦昭王听得有点倦怠,长长地打了个呵欠,婉言辞绝。①荀子的内心沉入万丈深渊,从威仪赫赫的宫内走出,抬头便看到了阴霾的天空,灰蒙蒙的大幕让他感到身心交瘁。
高考语文阅读的答题技巧
灵魂何在?它既非先天地而生,又不是离开血肉之躯的身外之物。灵魂储藏在你的心中,闪动在你的眼里,流露在你的嘴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它毫不掩饰地展现你的学识、品性、情操、趣味、审美观和性格。戏剧表演家、舞蹈演员、画家、文学家、诗人都着意地研究人们的眼睛,认为它是灵魂的一面无情的镜子。而语言也毫不掩饰地展现你知识的深或浅、趣味的雅或俗、思维的文或野、动机的纯或杂。对于一个敏锐的画家和作家,总是善于捕捉人们瞬息万变的眼神和因人而异的语言,离开了这两件事,恐怕形象思维就会贫乏得多了。
眼睛放出的神彩,它的类型是那么繁多:心胸博大、为人正直的,眼神明澈、坦荡;心胸狭窄、为人虚伪的,眼神狡黠、阴诈;志怀高远的,眼光执着;为人轻薄的,眼光浮动;因为克己,眼神内敛;因为贪婪,眼神暴露;正派而敏锐使眼光如利剑出鞘;邪恶而刁钻使眼光如蛇蝎蛰伏。渊博的人,眼中透出了悟;无学的人,眼中似乎只存疑窦。自信者,眼神坚而毅;自堕者,眼神晦而衰。也许你貌不惊人,眼小如豆,但它可能流露出华美的气质;也许你美目流盼,却可能有一个蜷曲衰败的灵魂在其中沉睡。那碧如长天、浩如沧海的眼神是属于周总理的;那英爽逼人、气冲霄汉的眼神是属于陈毅的;那临危不惧、坚韧如磐的眼神是属于于方志敏的;那忠实纯洁、无私无畏的眼神是属于雷锋和王杰的。啊!最美好的灵魂在他们的眼中闪耀。
或许语言更能直接地反映一个人的灵魂,你一动嘴,便在勾画着自己,有时惟妙惟妙惟肖,有时则比较隐晦曲折,但是言为心声,那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彻底掩盖自己的灵魂的。
我们提倡语言美,那么,什么样的语言是美的呢?我想:“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你的语言为何能如此纯洁而明净,那是由于你的灵魂祟高而朴实,有着源头的活水。语言是反映一个人的风貌的另一面镜子,豪放的人语多激扬而不粗俗;潇洒的人言谈风动而不随便;谦逊的人含蓄蕴藉而不猥琐;博学的人旁征博引而不芜杂。你学富五车,在讲坛上才能有惊人妙语;你胸无点墨,则往往临阵搜索枯肠。你知道妙悟者不在多言,所以你言简意赅;有的人则不肯花时间思考,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喋喋不休。宽厚的人,语多奖掖;刻薄的人,词每贬抑。脚踏实地的人,连声调都沉稳;只图虚名的人,则往往最好浮词。由于妒恨,使语言成为中伤的暗箭,向四方射击;由于私欲,语言会染上奴婢的色彩,令人作呕。罗嗦者往往由于思维太紊乱;晦涩者则大体因为心灵不纯洁。时穷节现,闻一多在万人丛中长啸一声:“天洗兵”:身系囹圄,谭嗣同在刀戟之前浩歌:“我自横刀向天笑!”正义使季米特洛夫在敌人的法庭上慷慨陈词;残暴则使希特勒的广播演说成为野狼的嗥叫。
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归纳复习
题型一:小说情节的作用
【思考角度】情节对情节,情节对人物,情节对主题,情节本身的阅读效果。
【作答步骤】
①辨析题干:题干是否只要求回答“情节展开”作用?题干表述是否与“情节作用”等价
②找出所考察的情节区间,分析情节内容。
③从四个角度为切入口,分步作答。
【答题格式】
①对情节:照应前文,为下午铺垫/设悬/埋下伏笔/提供依据,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转折,与另一情节对比,使小说波澜起伏,预示故事结局,将故事推向高潮等。
辨析:“引出下文”代表该段文字与下段文字紧承,“为下文铺垫”代表两段文字不相连。
②对人物:表现人物性格或特征,促成人物发展变化,丰富人物形象使其更为丰满鲜明,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等。
③对主题:点题,突出主题,升华主题(多在结尾),暗示主题(多在开头)等。
④阅读效果:引人入胜,跌宕起伏,陡生波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等。
题型二:概述或分析小说情节
【思考角度】小说叙事结构,情节的展开与脉络,叙事方式,前后情节关系(伏笔、照应、烘托、铺垫、悬念、图转、抑扬、对比、补充、因果、依据等),情节作用。
【作答步骤】
①抓人物抓事件:根据人物读懂小说,明晰中心事件。
②抓时间抓地点:寻找时间、地点标志,梳理故事脉络,根据事件发展过程或者人物心理变化过程分析叙事结构,抓住小说的线索与思路。
③理结构分层次:把小说全文分成几个板块,概括“何人做何事”。
【答题格式】
何时、何地、为何、何人做何事。(何人、何事不可省略)
题型三:分析小说叙述方式
【思考角度】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①顺叙:按时间顺叙/故事发展/空间地点变换为顺序,展开情节。
②倒叙:将后发生的情节前置,再回头从头开始叙事。
③插叙:情节中断,插入某段与中心情节偏离的文字,将之完全删除不影响情节的表达。
④补叙:将之前发生的情节故意隐藏,直到后文再来叙述。
补充:“嵌套式”叙述结构:故事中套故事的手法,既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又有外部观察,叙述动人心魄。
【作答步骤】
判断叙事方式,结合文章内容,根据格式作答,注意详细分析。
【答题格式】
①顺叙的优点:事件次序井然,文气自然贯通,文章显得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②倒叙的优点:设下悬念,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
③插叙的优点:宕开一笔,摇曳生姿。使文章内容丰富,结构紧密,人物形象鲜明。
④补叙的优点:将某个片断隐藏以造成悬念、引发错觉,到后文再揭示,使文章波澜起伏。
题型四:小说的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节奏
【知识补充】
①叙述角度:全知视角【灵活自由,不受时空限制,可以全景式地展现场景】与有限视角。【增强真实性和感染力,便于情感抒发,使叙述更为简明集中】
②叙述人称:第一人称【增强故事真实性,增强代入感,便于展现心理】、第二人称【增强对话效果,拉近读者距离,便于直接抒情】、第三人称【叙事灵活自由,行文更为自然】。
③叙述节奏:指的是小说情节推进的快慢缓急。可从调节情感运动、控制情节发展、揭示小说主题、展现的形式美与情绪色彩、生活内在意蕴等角度探讨节奏的作用。
题型五:小说情节安排的合理性
【思考角度】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迹、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小说的主题、立足情节本身思考看情节自身前后的关联性、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从小说和作者时代背景角度分析。
【知识补充】情节安排类型:伏笔、照应、烘托、铺垫、悬念、突转、抑扬、对比、蓄势。
【答题格式】
①小说结尾效果:凸显人物形象,深化主旨,令人回味,留下想象空间,引发读者情绪。
②跌宕起伏式情节: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戏剧性与可读性。
③收尾呼应式情节:使全文浑然一体,圆合结构,使之紧密完整。
④倒叙式开头:设下悬念,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⑤“欧亨利”结尾:如何意料之外,如何情理之中,起到陡生波澜的效果,更好地深化主题。
题型六:小说环境描写作用
【思考角度】环境本身、对情节作用、对人物作用、对主题作用。
【作答步骤】
环境本身(点明时间、交待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情节(推动、暗示、铺垫)→人物(烘托、映衬)→主题(表达、寄寓、暗示、点明)
补充:判断景物是否为线索:题目出现景物名称,或某种景物贯穿全文。
【答题格式】
①判断所处位置:处在开头的有点题、设悬、奠定基调、渲染氛围、引出下文等作用,处在中间的有承上启下、铺垫伏笔、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处在结尾的有出人意料情理之中、言有尽意无穷、深化主题等作用。
②点明环境特点:静谧、和平、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沉闷等。
③指向环境本身:点明时间地点;交待人物环境;渲染气氛营造氛围;交待时代背景(象征或暗示社会环境、解释社会本质特征)。
④指向情节:推动情节发展、与其他情节的关系(铺垫、对比、照应等)
⑤指向人物:烘托人物性格、心理、思想、情感,暗示人物命运等。
⑥指向主题:暗示主题/深化主题/寄寓主题。
题型七: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思考角度】人物描写、故事情节、联系环境、主次人物关系、小说主题。
【作答步骤】
①辨明题意:题干表述是简要概括还是简要分析,要求写人物特征还是只答性格特点。
②扫读作答:快速阅读文章,根据具体的情节概括人物的特点,注意不遗漏,能答则答。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恰当、多角度分析、分清主次、把握变化。
【答题格式】
如题干要求“概括”,则直接写出数个概述人物特征的短语;若题干中未出现“性格特征”,则还需要写出人物的身份特征;若题干出现“分析”,则需要举出实例。
题型八: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
【思考角度】情节、人物、环境、主题。
【作答步骤】
①归纳人物形象特点。②体会作者态度与情感倾向。③总结人物形象,根据以上角度作答。
【答题格式】
①作为小说的线索人物或贯穿全文。②推动了小说的情节发展。③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④烘托了小说的主要人物。⑤深化了小说主题或暗示主旨。
题型九:小说物象的作用
【思考角度】情节、人物、环境、主题。
【作答步骤】根据以上方面分角度作答。
【答题格式】
①作为线索,贯穿全文。②暗示主题,象征意蕴。③衬托人物形象。④侧面烘托环境。⑤推动情节发展,设悬,埋伏笔等。
题型十:小说标题的作用
【思考角度】情节、人物、主题、环境、艺术效果。
【作答步骤】
①分清题干表述,考察“标题含义”还是“标题作用”,两者答法不同。
②分析标题内容构成,是以人物为题,还是以物象、事件、地点、环境、主旨、问题为题。
③根据以上方面分角度作答。
【答题格式】
①主题:具有隐喻象征含义(多重意蕴);揭示主旨(暗示主旨);寄托情感、奠定基调。
②人物:交待、烘托人物形象,铺开故事情节。
③环境:点明时间地点,创设故事背景;渲染环境氛围。
④情节:概述主要故事情节,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⑤艺术效果:设下悬念以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运用矛盾、双关等手法对比讽刺。
题型十一:探究小说意蕴
【思考角度】核心情节、物象、标题或词句的表层义、文中义(象征、比喻、引申)、深层义(体现情感取向)。
①审题,找出探究点,思考探究方向。②在文中寻找关键性的提示类语句。
③注意从不同的角度组织多点答案,答案必须来源于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