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

互联网 2024-05-07 阅读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这个问题,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数据库恢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故障恢复策略有哪些

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常见的故障有3类:事物故障、系统故障、介质故障。

恢复策略:

1、事物故障:

发生事务故障时,被迫中断的事务可能已对数据库进行丁修改,为了消除该事务对数据库的影响,要利用日志文件中所记载的信息,强行回滚该事务,将数据库恢复到修改前的初始状态。

为此,要检查日志文件中由这些事务所引起的发生变化的记录,取消这些没有完成的事务所做的一切改变,这类恢复操作称为事务撤销。

2、系统故障:

系统故障的恢复要完成两方面的工作,既要撤销所有末完成的事务,还要重做所有已提交的事务,这样才能将数据库真正恢复到一致的状态。

3、介质故障:

介质故障比事务故障和系统故障发生的可能性要小,但这是最严重的一种故障,破坏性很大,磁盘上的物理数据和日志文件可能被破坏,这需要装入发生介质故障前最新的后备数据库副本,然后利用日志文件重做该副本后所运行的所有事务。

扩展资料:

“数据故障恢复”和“完整性约束”、“并发控制”一样,都是数据库数据保护机制中的一种完整性控制。所有的系统都免不了会发生故障,有可能是硬件失灵,有可能是软件系统崩溃,也有可能是其他外界的原因,比如断电等等。

数据库运行的突然中断会使数据库处在一个错误的状态,而且故障排除后没有办法让系统精确地从断点继续执行下去。这就要求DBMS要有一套故障后的数据恢复机构,保证数据库能够回复到一致的、正确地状态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事务故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故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介质故障

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

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利用备份的数据文件、日志文件或事务数据,将数据库还原到一个一致且可用的状态,以保证在数据库发生故障或数据丢失时,能够恢复到最近一次备份的状态或指定的时间点。

1.数据备份的重要性

在进行数据库恢复之前,首先需要有数据库的备份。数据库备份可以是全量备份,也可以是增量备份。全量备份即备份整个数据库,而增量备份则只备份自上次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通过定期创建备份,可以保留数据库的历史状态,为数据恢复提供基础。

2.日志文件的作用

除了数据备份外,数据库的日志文件在恢复过程中也起到关键作用。日志文件记录了所有对数据库进行的修改操作,包括插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当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可以通过重放日志文件中的操作,将数据库恢复到故障发生前的状态。

3.事务数据的利用

在支持事务的数据库中,事务数据也可以用于数据库恢复。事务是一系列的操作,这些操作要么全部完成,要么全部不完成。如果事务在执行过程中发生故障,可以利用事务的原子性(Atomicity)和持久性(Durability)特性,将数据库恢复到事务开始前的状态。

4.恢复策略的选择

针对不同的故障类型和恢复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恢复策略。例如,对于轻微的故障,可能只需要重放一小部分日志文件就可以恢复;而对于严重的故障,可能需要恢复到最近的备份点,并重放自备份点以来的所有日志文件。

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库的恢复通常会结合使用多种策略和技术,以达到快速、准确恢复数据的目的。同时,为了预防数据丢失,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测试,以确保在真正需要时能够迅速有效地恢复数据库。

数据库恢复的基本原则

要使数据库具有可恢复性,基本原理就是“冗余”,即数据的重复存储。

数据库恢复实现方法:

(1)数据转储(dump)(又称“倒库”)转储是指DBA将整个数据库复制到磁带或另一个磁盘上保存起来的过程。这些备用的数据文本称为后备副本或后援副本。一时发生故障,可以将后备副本重新装入。

(2)建立“日志”文件(logging)。日志文件是用来记录事务对数据库的更新操作的文件。对于数据库的每次插入、删除或修改,记下改变前后的值,写到““日志”文件,以便有案可查。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数据安全包含哪三个特性,数据安全包含三个基本特征

数据库的验收指标有哪些,软件测试5个常用的性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