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原文

互联网 2024-04-01 阅读

王阳明知行合一原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在本书中反复提起不下几百次,还有致良知、四句教、心学等,简单的语言被作者翻来覆去的解读,例证,从评书般惊心动魄的剿匪故事到他的个人生平无数奇遇,?再到谈古论今的外二篇(外一篇哪里去了?),知行合一仿佛一颗钻石恒久远,历久弥新,理解作者在熟读王阳明深谙心学精髓的同时,更想让王阳明的哲学思想照耀当下中国人尘封已久的良知,回归简单的初心。为什么这么简单的真理王阳明倾尽一生去传播?就像为什么我看完了整整299页的全面论述后,比之前知道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理论还要困惑一百倍一样

  简单即深刻,就像要用一生和几吨麻袋的草稿纸去证明?1+1=2,良知,心外无物,万物一体等其实我认为,每个作者想要表达的哲学片段我都能理解,但我没有把他串在一起,也就是没有把他们一个个的珍珠变成一串项链,没有建立起一个体系,所以我的理解是碎片的。看来,我还是需要再读狡猾的第二部,第三部了。

  书中王阳明离去的那些描写令人印象深刻,唏嘘不已,能感受到作者对王阳明深深的心痛,这是唯一本书中带有浓重情感的一幕,对于我这样的女性读者还是很享受的,否则我会对本书调低几个分值,之前之后仿佛都是理性略带调侃的文风,一看就是一位非女性作者的作品。(也难怪,对哲学和黑瘦男人感兴趣的女人大多无趣吧)

  作为一名老鸡汤提供者,我最烦的就是我这样的,好为人师,而作者在全书中其实想要做的也是好为人师,不知度阴山几岁,反正觉得他年龄不大,心性不小,好似通过王阳明通晓了人生真理,在外二篇里(?对啊,外一篇哪里去了?)小心翼翼的熬起了鸡汤,还好,与别的鸡汤味道不大一样,没有那么浅陋直白,就好像他放置的调料有一些你是不知道的,但并不难吃。

王阳明知行合一原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一、“龙场悟道”

  拿起《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我看到了王阳明那坚毅、严峻、从容、仿佛能化解一切困难的脸。但现实中谁也不能做到“化解一切困难”,哪怕是创办心学、弟子满天下、文武双全的一代圣贤——王阳明,也会在回想到自己悲惨过去的时候无奈地摇摇头,既而欣慰地笑笑。因为那艰难的处境,磨练了自己的意志,又加深了自己的思想。

  王阳明幼时即表现出自己的特别:他没有像大多数人一样研究四书五经,去考取功名,赢来荣华富贵。他潜心研究自己的爱好,道家、佛家的思想和如何布置战场等非正经的爱好。他立志成为圣贤,却迫于身边人的要求,开始学习去考取功名。他凡事讲求随良知,未受冤大臣申清白,却把自己也搭了进去。

  龙场乃荒凉之地。这里居住的多为不开化的土著,这里有的也只是一大片原始丛林,连房屋也没有。王阳明没有被这恶劣的环境打倒,他开垦荒地,修建房屋,每天要靠自己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房屋后的丛林中带有虎熊等野兽出没,王阳明险些丧命。当地的土著十分排斥外来之人,他们动不动就向王阳明示威,可王阳明只是对他们友好地笑一笑。

  有一天晚上,王阳明独自躺在床上,他忽然想起了自己前半生那不幸的遭遇及落魄的处境,他又看看窗外那艰苦的环境,想到自己受到的对待,不禁叹了一口气,心里有些悲怆、沧桑之感。他闭上眼——在青少年时期他曾有那么多爱好,可每样都不够深入,不够精致,现在也没有什么成就,可为什么,自己不后悔呢?他心中有个答案惊人地蹦了出来:要随良知!他恍然大悟,一下子坐了起来,这种信念塞满他的胸膛,他的心莫名地坚定了,慢慢思考良知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那一夜,他突然开悟了,把自己所想的边边角角整合为一门新的学说——心学。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心学,是帮王阳明打开辉煌人生的一把钥匙!

  二、“何为心学”

  前面对于王阳明如何创建心学说了那么多,那到底何为心学呢

  心学从本质上来讲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意思为当你为难时,不要犹豫,要严格遵从自己的良知,做自己的良知所指引的事,不要被其它的事情蒙蔽自己的良知。而“行”主要侧重于实践。意思是当你在对某些事情犹豫再三,困惑不前时,可以自己动手实践,得到锻炼;这个“行”也有不做书呆子只苦读书,要在事上锻炼的意思。

  以上为心学的实质。那么,心学是否是一个完全创新、不受世俗绊的学说呢?其实不然,当时的中国上下都信奉圣人朱熹的学说,早期的王阳明也不例外。但当他在实践朱熹学说中“格物致知”这一理论时,他却发现了漏洞——如何“格物致知”成为圣人?这一点在书中说的并不明确。于是,经过他多年的潜心研究,他把从朱熹学说得到的观点与自己的格调融为一体形成了心学。可以说,王阳明创建的心学是源于朱熹学说,又高于朱熹学说的。

  三、“心学的力量”

  既然在前面说了“心学是打开王阳明辉煌人生的一把钥匙”,那么,王阳明到底又怎样的辉煌人生呢?他一生取得成就虽不算多,但每一次胜利都宛如一件奇迹。

  他在受到贵人相助后立的一件重大意义功劳是:剿匪。他要去的地方环境十分险恶,民心涣散,民风恶劣,常有土匪出现。在王阳明来此地之前已有数批官员来此镇压,可都无成效,因此遭到了当地匪帮的轻视。他们对王阳明的看法亦是如此。

  而王阳明是真正做到了“新官上任三把火”,他颁布法令,查明奸细,又捉出土匪。但他明白,仅靠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他给自己下的任务是彻底清除土匪,改变这里的民风。

  王阳明不久后拉开了这场剿匪大战的序幕。他派兵直接袭击势力较弱的土匪,直捣他们的老巢。对于实力较强的,他则充分利用自己心学的优势,想敌人所想,没过多久就用自己的心计击败了敌人。可是,他也并不把心思全放在军事上,他也在不断提炼并升华自己的心学,并把心学的精华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身边每一个人。于是,每天他的状态便是一边给弟子们讲课,又一边听士兵报道战况,然后微微一笑做决定再接着讲课。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好几个月。终于有一天战况已定,而他的课也讲完了。他起身而走,又提醒自己不看路边的人员伤亡以免自己被内疚压得喘不动气。虽然,这已是他能力发挥的最大化程度,可还是有无法避免的人员伤亡,尤其是无辜普通老百姓,这让他无法释怀。

  之前提到王阳明的每一次胜利都相当于一场奇迹,那么这次剿匪之战奇迹在哪里呢?首先是人员伤亡少。之前派去的官员用的士兵比王阳明用的多好几倍,却没有取得完全的胜利。而王阳明充分利用了自己的心学去了解对方,没有直接硬碰硬。其次是花费少。在王阳明之前的官员,每次剿匪的军费不是几十万就是几百万,给国家的财政带来了一定的威胁。而王阳明只用了最基本的军费,其余的没有多花一分。这也是小小地拯救了当时国库空虚的明政府一把。

《知行合一王阳明3:王阳明家训》读后感

  我们暂且抛开世人是怎么想的,是怎么议论王阳明的,我们先来看看王阳明是怎么想的。当王阳明准备调头回吉安讨伐朱宸濠时,王畿的同门邹谦之劝王阳明改弦易辙或是谨慎前行。“师正色曰:‘此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使天下尽从宁王,我一人决亦如此做,人人都有良知,岂无一人相应而起者?若夫成败利钝,非所计也。’”王阳明对邹谦之的顾虑,格外严肃冷静:“我良知不允我退缩!纵然天下所有人都归了朱宸濠,我一人也决意如此。人人都有良知,朱宸濠造反必是错的,我不相信天下人的良知都被遮蔽,无一人响应我!此时,我心中只有良知的命令,成败利钝,根本无暇考虑!”

  是的,人人都有良知。正是因为有了良知,才有了今天中国的伟大成就和世界地位。14亿中国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不断创新前行,不断开创着改革的新局面。那么,什么是良知呢?在《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一文中,也给出了答案。王阳明曰:“致知在于格物,正是对境应感,实用力处。平时执持怠缓,无甚查考,及其军旅酬酢(zuo),呼吸存亡,宗社安危,所系全体精神,只从一念入微处,自照自察,一些著不得防检,一毫容不得放纵,勿欺勿忘,触机神应,乃是良知妙用,以顺万物之自然,而我无与焉。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世人利害,不过一家得丧尔已;毁誉,不过一身荣辱尔已。”

  王阳明说,“‘致良知’在于‘在事情上正念头’,正是对着外部的事验证我们的心,实在是用力处。平时无急事,感觉不到,一入军旅,呼吸存亡,江山安危,能处理明白,全在良知的力量。我的方法是,遇事时一个念头起处,立即抓住它,自照自察,无一丝思考,无一毫功利心,不要欺骗它,照良知的答案去做,此事必成,这就是良知的妙用,顺万物之自然,达无我之境。人心因有良知,所以就很神奇,它本来就是变动周流的,本能做到通晓万物的道理并按这道理行事而得到成功。之所以有人良知不明,只是考虑了利害毁誉。平常人所谓的‘利害’,不过是一家的得丧而已;所谓‘毁誉’,不过自己的荣辱而已。”

  读到此,不禁再次回想起了中央环保督查组驻闽一事。早在2017年4月初,当得知中央环保督查组即将进驻福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督查工作后,作为一名生产一线的值长,首先摆正了自己的位置,清楚明白自己肩上所背负的责任和重担,将安全环保提升到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以更严格和严厉的态度,督促自己狠抓落实、事无巨细、谨慎对待。在每个当班的期间,在班前会、班中、班后会上,在班组安全活动中,不厌其烦、一次次的向班组所有成员传达、灌输、贯彻着安全环保的重要性和利害性,让所有人清楚明白,安全环保对于企业存亡和个人工作的重要性,让所有人自觉树立起与企业共存亡的心理。只有做到这样,安全环保工作,才不会只停留于泛泛之谈或嘴巴上,才能真正落实到实处、落实到每一个人。

  当班8小时期间,随时绷紧着安全环保这根弦,时刻紧盯着生产,丝毫不敢放松。回到家后,针对着当班期间所发生的一些事,脑海中不断思考的是如何去解决、去落实,以至于有段时间,连做梦都是工作的事。付出总有回报,在当班期间,累计接待了2次环保督查工作,正是源于对厂部管理、班组工作和班组成员的绝对信心,2次接待工作均圆满顺利完成,且受到环保督查组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众人拾柴火焰高,在中央环保督查组驻闽一个月期间,每一次到厂环保督查,都取得了圆满的可喜局面。

  王阳明在讨伐朱宸濠大举获胜后,这样说道“此等苦心,只好自知,譬之真金之遇烈火,愈锻炼,愈发光辉。此处致得,方是真知;此处格得,方是真物。非见解意识所能及也。自经此大利害、大毁誉过来,一切得丧荣辱,真如飘风之过耳,奚足以动吾一念?今日虽成此事功,亦不过一时良知之应迹,过眼便为浮云,已忘之矣!”

  王阳明是这样评价自己的,“我这番苦心,只能自知,正如真金遇烈火,越锻炼,越发光辉。此处能经得住,才是真知;此处能解决问题,才是大本事。自从经历了这场性命攸关的大事,一切得丧荣辱,就如耳边之风,怎么能动我起念?今天虽称此大功,也不过是运用良知后所留下的一条轨迹,过眼就成浮云,我已忘了!”

  心存善念,方得始终。王阳明的一生,都致力于“致良知”一事,不管是在家书中、战场上,还是在管理家庭事务、平定战乱叛贼里,抑或是其所创办的心学,“致良知”始终贯穿其中。他的一生,是值得尊敬的一生,也正如此,后人才以其为榜样,“致良知”才得以流传至今。

  在公开场合上,不止一次和班组所有成员这样说道:不管是于公的“工人先锋号”荣誉,还是于私的党员身份,对于自己而言,都不是荣耀,更不是光环。他们存在的意义,是赋予自己更深、更重的责任、担当和压力,自己一定会不忘初心、埋头苦干、继续前进的。话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致良知”、为了对得起那份沉甸甸的荣誉和党员的身份,在生产上,不断献言献策,一针见血,有的放矢;在管理上,不断创新管理手段,用班组成员都能接受的方式,让大家不排斥并接受;在处理外宾事宜上,沉着冷静、不卑不亢,向外宾展示了公司及厂部的良好形象和素养。

  你的努力和改变,总会被人看在眼里、放在心里。无需刻意表现,更不需邀功受赏,我们能做的,就是以“致良知”为准绳,不断改变自己。

  最后,想用《读先师再报海日翁吉安起兵书序》一文中,王畿对恩师王阳明的评价,作为结尾。只愿天下人都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心存良知方得始终。“夫死天下事易,成天下事难;成天下事易,能不有其功难;不有其功易,能忘其功难。此千古圣学真血脉路,吾师一生任道之苦心也。”

王阳明知行合一原文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本次读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感觉这书里有种力量。或许有人会说又是本鸡汤。我负责的告诉你绝不是鸡汤。这种力量是与生俱来的。通过阅读本书,把藏在身体深处的力量挖掘出来。这种力量叫做“致良知”。

  它类似于心理学。心理学会告诉我们很多原理。但很少教我们方法怎么运用。而阳明心学确能简单易懂的理解去践行,确实佩服这位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阳明先生说“致良知”是终极目标。是我们的指路明灯,光明良知才能强大自己,持续不断的光明良知,才能成大事。看起来非常简单,实际却没那么简单,深挖隐晦的智慧才是不断探索的价值。

  光明良知有两种简单的方法,第一静坐,第二事上练。

  静坐并不是佛家的苦禅啥也不想。而是让自己静下来感受自己的良知。整理自己的思想。通过独立安静的思考把蒙蔽良知的东西清理出去。

  关于“事上练”我们每天都可以实行。对待生活和工作,事事都可以从良知来判断是非,并管理好自己,时时刻刻的光明自己的良知。

  理学讲存天理去人欲,阳明先生重新解读,人人平等,没有条条框框,良知与生俱来,良知也容易被私欲所蒙蔽。人只要没有私欲,自然能成为圣人或领袖。伟大主席“毛泽东”不就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在电视剧里就是这样的。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电视节目《对白》。当代的华人神探李昌钰讲了他自己的故事。对我印象比较深的不是他,而是她的母亲。他的母亲真的很伟大,做到了知行合一。养育了一群子女,学历都非常的高,都非常的出色。李昌钰的成长和人生的道路基本也是他的母亲给他指明的。他的母亲就是一个良知光明的人,私欲极低的人,一个教会儿女“致良知”的人。真心的尊重这位德高望重的老母亲。

  对于李昌钰本人,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天工作16小时,吃饭都怕浪费时间。就是这种勤奋成就了他。他也能做到知行合一。他有自己的目标。他知道这个目标自己怎样做可以达到,并长期努力坚持付出。最终成了华人神探,现实生活中的福尔摩斯。

  说到这里,我一直说别人的故事,我也来讲讲自己的体会和事上练。自从理解了良知的力量,简单的理解了阳明先生致良知。认为自己良知也被蒙上了一层较厚的灰尘和污渍。上至孝,中至信,下至公共社会。自己的私心太强。很多事情现在想想有些脸红,很多行为不够光明。

  比如对父母的孝,一直觉得自己非常有孝心,但做的很少,知行不一。前几年觉得自己对朋友以真心相待,这几年反而没有了,利益心太重,还是私欲太重。自己也会学着占便宜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参与感没那么强,总觉得跟自己没啥关系,或者自己等着结果直接受益就好了,还笑别人费力不讨好。等等……。我的良知被社会的习气所蒙蔽了。

  通过阳明先生的《知行合一》我也初步了解“良知”的力量。一个人做到无私自然无畏。无私无畏不是说不作为。你做的事情只要符合良知,你的心中就没有任何恐惧。比如革命先烈,他们就是心中的无私所以伟大。比如我们看到美女会不好意思对视。说白了还是心理有私欲。比如我们看到我们的上司和老板,有时不敢面对也是心理的私欲在作祟。只有去除这些私意,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发挥自己强大本身的力量。

读书之《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谈到王阳明,就要谈到心学,谈到心学,就要谈套心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

  在西方提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中,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法,从小我们的教育都是让我们做一个唯物主义者,其中带来的逆反就是:看,我们老祖宗崇尚心学。

  一知半解的玩意。

  作者也是出于这个目的,写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试图阐述清楚,心学和唯心主义的区别,虽然没有说服我。

  《知行合一王阳明》与其说是探索心学的形成,不如说是王阳明传记。

  王阳明和曾国藩,在近代被捧为圣人的2个人,他们和孔孟不同,在俗世中建功立业,王阳明平定宁王叛乱,曾国藩干死了太平天国,以武功而论文治,以入世谈出世,向往成功学的人,难免都将心学和《曾国藩家书》当做成功学教材,成功学不适用了,就用来追求道法自然,追求内心安宁,追求幸福之道。

  心学向内心问,格物致知,求得豁达吗?不知道。

  心学的形成,得追述到宋朝,在朱熹的理学下,发展出了各种儒家学派,心学是继理学之后的儒家学派的其中一种。

  王阳明龙场悟道,悟了格物致知的道理,更要紧的是有好徒弟帮他传播,就像佛教的禅宗,耶稣的继承人,奠基者往往只是提出概念,将相关学说发扬光大的往往是二代、三代……可惜王阳明后来的学派断代了,明末的学术风气转向了东林党人。

  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没能说服我的原因。

  这本书利用王阳明的一生坎坷和俗世的成功,阐述了心学的形成,流于表面,而王阳明希望通过心学阐述什么,基本没说清楚。

  根据心学的概述,更像是现代的佛洛依德的心理学,向自己内心问,问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善恶未必天生,却可以自问而知。

  遗憾的是,看书看了个一知半解,对心学也不甚了了,没能学到什么。

  当本心学宗主的自传看是不错的,加入点宗教色彩,就是另一个版本的释迦摩尼传了。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刚开始拿到《知行合一》这本书时,我还在担心这种传记读起来会非常乏味,后来发现这本书运用浅显、有趣的语言讲述了王阳明辉煌传奇的一生,我渐渐入迷。《知行合一》是一本很励志的书,当你事业和生活跌落低谷时,读读王阳明的故事你就会不再感叹不公;《知行合一》就是一枚指南针,当你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时候,看看《知行合一》,你会找到心灵上的支撑。

  此书吸引我的首先是描写王阳明传奇一身的故事。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王阳明虽然是一介文官,却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迹:平息江西匪患、平定宁王叛乱……王先生都是在朝廷无计可施的时候,用了极少的兵力在极短时间内平定内战。“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王阳明立了这样的奇功,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奖赏和加封。对于这样不公的际遇,他从未抱怨一句,更没有因此消沉。这正是心学的力量,是王阳明的大德:只坚持自己心中认为对的事情,其他的与我无关。

  读了《知行合一》,便懂了王阳明神奇莫测的智慧,来源于他的心学思想和躬行践履的功夫,真正做到知行合一。王阳明的一生多次大起大落,尝过牢狱之灾,也体验过权力之巅。这一切铸就了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精髓,他的心学思想被誉为是王侯将相的必读经典。王先生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横行,他在这样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后,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

  我第一次对心学有了认知:“心即理”。他告诉我们要相信自己,倾听内心,树立起强大的主体意识。王阳明融三家之长,却归宗于儒家,提出振聋发聩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强调内圣外王,将心性之学转化为卓越的事功。企业文化即是“人心”的经营。“心即理”启迪我们:人的精神力量是伟大的“致良知”意味着将核心价值向外推广,这一思想对形成正确的企业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那如何做到工作中的知行合一?我想就是要人人都致良知,热爱岗位,作为码头的一员,我要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以实际行动为码头发展添砖加瓦。

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外无物—读《王阳明全集》体悟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有心俱是实,无心俱是幻。

  无心俱是实,有心俱是幻。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

  说与世人混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人人有个圆圈在,莫向蒲团坐死灰。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去人欲,存天理,常怀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

  以上为本人在阅读《王阳明全集》的一些读书札记,自从开始接触阳明心学,近来越发感觉心学之路在于修心,修心就是向内求,剔除内心不洁净之物,升华自我精神,净化自我灵魂。凡事向内求,就不会被外物所迷惑。明心见性,觉悟人生,要先从自我修心开始。好好吃饭、走路、睡觉,就是修行。从安安静静做好和享受当下开始,吃饭时就好好吃饭,走路时就好好走路,睡觉时就好好睡觉。这些正是收摄心思、修行炼心的第一步。一切的问题,都是心的问题,都要从心上找原因。收心是降服心魔的开始。

  阳明心学不是唯心之学,也不仅仅是心理之学,而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既强调道法自然,又主张天人合一,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一系列哲学思想之集大成,通过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核心概念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和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他提倡“致良知”,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所谓“知行合一”,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则不能算真知。

  当今社会,很多人在工作生活中总是手忙脚乱、越忙越紧张,把事情弄得一团糟,自己也困顿不已、狼狈不堪。这都是因为存有得失之心,得失之心太重,只想要好的结果,恐惧得到坏的结果,于是就蒙蔽了自己那颗本来能泰然处之、平和应对的心。人生起伏得失本是常态,尽力而为、顺其自然才是合理、顺乎人心的态度。艰难困苦的经历,是对心性的最好磨砺,越是在这种时候越能体现人的心性修养,博大境界。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动静不失其心。

  阳明心学的世界观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都带有一种使命,就是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善,潜能充分发挥,进而为他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同时让自己获得一个快乐、幸福、成功的高品质人生。而我们该如何做呢?答案就是修心,时刻保持良知在场,而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用做任何思想斗争,不用刻意用脑用心就能做出决断。做事要全神贯注、全力以赴、专一对待。越不想看书,越要硬着头皮看。如果白天做功夫觉得烦躁不安,那么就静坐。就算不想看书,也必须去看。这是对症下药,是矫正心态的一种方法。浮躁的心,总是会本能地往舒服上跑,往享乐上靠。这样的心灵越是贪恋舒服享乐,就越不会成长、成熟,甚至还会变得更加浮躁、肤浅。要扭转这种状况,就要逆着自己的性子来,越不想做什么,就越要耐着性子去做。这是对自己心性的磨砺,也是对自己人生的考验。人世复杂,诱惑众多,我们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学会在心性上打磨。不逾矩,不随心。

  每个人心中都是有良知的,每个人只要遵循自己内心最深处的、摒弃了利益、物欲后的最纯粹的良知,就可以看清问题的本质和真相,也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当一个人凡事只是为良心而干,他就已经是“致良知”了,要学会接受不满意的结果。

  通过阅读《王阳明全集》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内心高贵的人,是如何与这个不平静的世界相处的。我懂得了“温凊定省”、“存天理、去人欲”的真正含义,使我在王阳明的传奇故事里,读懂人生,收获力量!

知行合一,生无所息-读《王阳明的故事》有感

  他,高僧点开聪明穴,金山赋诗誉“神童”。

  他,少小立志学圣贤,少年单骑察边关。

  他,军事天才,曾力换狂澜拯救了明王朝的历史命运。

  他,精通儒、佛、道学说,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发展心学。

  他,就是余姚四大乡贤之首——王阳明。

  王阳明一生坎坷、满地荆棘,其遭遇更是令人为之动容。当我在读这本书时,被他那种求实、光明磊落的胸怀所感动。他把荣华富贵、名利得失、恩宠荣辱看成天空中的朵朵云彩。他的心灵更是宛若水晶般透明,让我自惭形愧。

  他虽然临死前仍没有等到朝廷对他所受到的各种诬陷与诽谤做出昭雪,没有等到他一心所期盼的人间正道与公义回归朝廷,他但却被后人称为“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楷模。“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这是明史最后对他的评价。他的坎坷经历不禁让我联想到了海伦凯勒、贝多芬等一个个伟大人物。

  海伦凯勒在一岁半时她失去了视力和听力,接着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可她没有放弃,以惊人的毅力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种文字,成为了人类历史上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第一位盲人文学家,成为了马克吐温心中与拿破仑其名的20世纪的两大奇人之一。她的一生同样值得人们去铭记、去尊敬。

  贝多芬的一生也是苦难与痛苦不堪紧随的一生。年少时“神童”的光环带给他的是无尽的折磨;在他事业的高峰期他失去了听力,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致命打击,正当别人都以为他的一生将从此与音乐绝缘时,可他没有放弃自己热爱的音乐,《命运交响曲》、《欢乐颂》是他给自己和世人最好的证明。

  达尔文、莫扎克、居里夫人……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他们的一生也是充满了坎坷和荆棘,但他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所谓“心怀天下,掘天觅地,以无为本,勇以成之”,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重要的是无论逆境、顺境都要坦然处之,一时的倒下并不可怕,关键是你要有重新站起来的勇气。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永无止境的,《王阳明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学习或生活的道路不一定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从逆境起飞,时刻准备着做一只迎风而上的风筝,即使不能鸣叫,不能自由的选择方向,也要翱翔于蓝天!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旷世圣哲

  人物导语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哲学家。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文人用兵当以三人为最:诸葛亮、王阳明和毛泽东。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只有两个半:孔子、王阳明,加半个曾国藩。有人说: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者,只有两人:一是明朝王守仁,一是清朝曾国藩。毫无疑问:王阳明乃一代旷世圣哲。

  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

  守仁格竹

  在王阳明生活的年代(明代,1472年-1529年),朱熹是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大圣人。他的《四书集注》是科考指定教材,他的思想被公认为“天下之真理”。朱熹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叫做“道”。道,就是天下所有规律的总和,洞悉了道,就可以洞悉世间一切。如何才能悟道?朱熹说:格物致知。

  格,就是琢磨的意思——只有不停地格物,与事物亲密接触,才能明白其中包含的“理”。

  对于朱熹的学说,天下读书人无人深究,也从不怀疑。但是王阳明偏要亲自去验证一番。

  21岁那年,读完朱圣人之著作后,王阳明邀请朋友一起到家中“格竹”。两人坐在院中一棵翠竹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竹子,希望参透竹子的变化玄机,掌握时间万物的变化规律。格了三天三夜,朋友砰一声晕倒了。格了七天七夜,王阳明也砰一声晕倒了。苏醒之后,王阳明长叹:“圣人之说可疑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素材点拔】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守仁格竹,格到晕倒),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知。

  对抗刘瑾

  明武宗时期,太监刘瑾只手遮天,把持朝政,三位“顾命大臣”刘健、谢迁、李东阳起来上书反抗,可是刘瑾深受皇帝宠信,三人的权力遂被剥夺。有几个大臣为三人打抱不平,反抗者不是被关进大牢,就是直接送命。一时间,朝里朝外,人人禁若寒蝉,大家再不敢议论刘瑾。

  在大家都陷入集体沉默的危险时刻,兵部小吏王阳明却勇敢地站了出来。他直接上书皇帝朱厚照,为三位大臣和几个御史抱屈。结果可想而知,王阳明马上遭到了逮捕,进了大牢,被狠狠打了四十大棍,皮开肉绽,几乎死去。后来虽然勉强保住了性命,但是被发配到偏远的贵州龙场去当驿站的站长。去龙场赴任的路上,刘瑾还一路派人追杀,千钧一发之际,王阳明佯装跳江自尽才得以逃脱。

  在逃离险境的路上,王阳明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泛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一切艰难险阻,在我看起来,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云,不应停滞于心中)”这样的诗句将其英勇无畏的大丈夫豪情显露无遗,令人敬仰!

  王阳明的智慧,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这样一个明白人,他不会不清楚刘瑾的权势及他上书后的险恶处境,可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他还不顾个人之安危,勇敢上书。这正体现了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精神。

  【素材点拔】真正的勇者,总能在关键时刻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

  龙场悟道

  贵州龙场驿,荆棘丛生、人烟稀少,王阳明只好栖居山洞,亲手种粮种菜。经此一役,他对功名利禄不再挂怀。他凿了一副石椁,日夜澄默端坐其中,自誓:“吾惟俟命而巳!(一切听从命运的安排)”

  一天深夜,一声大笑破空而出,打破了夜间山谷的宁静。王阳明从山洞狂奔而出,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著名的“龙场悟道”。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也就是说,我们的一切生命活动,包括感知外物、分辨善恶、判断推理,就在于我们具有一个“本心”。所以说,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一门伟大的哲学——“心学”就此诞生。

  朱熹把世界分成两块,一块叫“理”,一块叫“欲”。他认为“理”存于万物中,但“理”有一大敌,那就是“欲”。所以“存天理”,就必须“去人欲”。而王阳明意识到:人之欲望,永远屹立于天地间,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泯灭。

  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破的是居于正统地位的程朱理学,立的是以“人”为中心,主张人性的自由和解放,把“人”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素材点拔】欲望、情感、好恶都是人性,只有尊重欲望,正视人性,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

  知行合一

  1516年,王阳明奉命巡抚赣闽湘粤四省交界地。为何把他派往这样一个独特的地带?因为这四省交界的山区,盛产一种特产——土匪。上任后,王阳明奇计百出,猖獗数十年的山民暴乱,竟在两年内被王阳明彻底平息。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要确保一方长治久安,必须注重教化,以正人心。于是王阳明一边剿匪,一边兴办学校和书院,讲授心学,所巡抚之地,民风遂焕然一新。

  在剿匪与讲学中,王阳明意识到:懂得“理”很重要,但实际运用也很重要。于是,他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就是说:“你明白了一个道理,就应去付诸实践。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理论,后世影响了东亚无数豪杰。2009年以来,习近平就数次提及“知行合一”。

  【素材点拔】把思想付诸行动,思想才有意义。

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300个字的小故事

强化后勤管理 做好后勤保障